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7

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领域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产生四个方面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但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历史教学 有效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支持,而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便符合了这一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设备,创造性的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能使历史课堂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动静结合、视听并用,大大强化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改革历史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四个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从教育教学规律出发,结合历史教学的特点及多媒体的教育功能,就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的作用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探讨,请方家斧正。

一、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既包含有认识能力系统,也包含有心理动力系统,即一般所说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习是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总是有动机的,动机有两个可能的来源:一个是来自个人内心的,称为内驱力;另一个来源是外部刺激,称为诱因,一般认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驱力。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可以作为一种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历史的诱因,通过这种诱因可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教师通过对历史图片、文物遗址、影视作品、三维动画的展示,配合各种音效,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历史课堂集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于一体,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闻其声、见其行、临其境”,完全溶入历史情境中,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心理动机,必然会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著名数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著名教育家康·季·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所以,我们提倡多媒体教学,就在于这种手段的使用符合学习个体求知的内部心理。课堂上,当一幅幅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画面,一个个动静结合、色彩变换的图像、文字出现时,就会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在冷冰冰的书本中和学生的脑海里变得栩栩如生,学生全方位地、主动地接受信息,从而使他们主动学、乐于学,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授《明末农民大起义》时,可在屏幕上展示一幅《饿殍满路图》,并配上一段如悲似泣的二胡独奏乐,在音乐接近尾声时,“社会矛盾激化”这六个字跳入屏幕,并不断闪烁,几乎不用一句话就重现了上一节“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被兴趣盎然地引入到《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学习中去。

2.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逐步提高的过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须提供一定量的感性材料。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指出:“任何思维,不管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思维从这个出发点出发,而后离开它、摆脱它。”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记忆效率看,单靠听觉获得的知识,三小时后能记住60%,三天以后就只能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三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以后只能记住75%。这些数据说明了视觉和听觉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能够适当增加历史文物、地图、图片、音像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比重,并把这几者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听、说及手脑等多种感官,必然能够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既帮助学生形成关于过去历史事实的具体而又清晰的表象,牢固记忆和加深理解教科书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提供了鲜明的素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写道,“儿童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的。”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写道:“我在讲授历史、植物、动物和地理课的90%,物理和数学课的100%,我都要使用黑板和彩色粉笔。在我看来,不这样做,就不可能设想会有一个发展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由于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其过去性,过去了的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不能重演,除有部分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外,绝大多数的历史事物要依靠间接的手段,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其形象。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动态的反映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掌握历史线索,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新航路的探索与开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内容丰富但较为抽象,且与地理知识联系密切,初中生很难弄清探险家的航海路线。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地球制成三维动画模型,把抽象变成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学生在完成模拟探险和发现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14、15世纪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这样,学生在了解世界上著名探险家的同时自己也几乎成了一名探险者;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发现了学习的新方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博大而精深,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然而,过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审美观的教育,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把学习变成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那么学生就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自身的智慧,产生审美的喜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我们的视野中来”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分不开的。如在讲授艺术史部分18世纪“音乐之父”巴赫的生平和创作突破时(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可以先用电脑展示巴赫的肖像,讲授完后指导学生欣赏其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同时播放有关该音乐的创作背景图片和相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体会对比巴赫的作品与宗教音乐的不同,最后使学生得出“音乐创作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结论。通过这种音与画的交替,动与静的结合,教师把历史人物、时代作品都呈现于学生眼前,使他们把以往接触到、但思维中混乱的这些线索最终贯穿起来,进而强化了情感,获得了美的熏陶。此外,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各种音像资料,给学生播放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播放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过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播放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对于他们良好情操的培养、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利益而学习”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4.能够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之一就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然而由于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包括智力差异、知识差异、性格差异及认知类型差异等等,同时他们更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分析学情,从个别差异出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既重视优等生的超前发展,又鼓励达标生拾级而上,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就需要多媒体计算机设备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MCAI)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与交互性,集各类媒体优势于一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经过教学设计、开发、选择等环节,组织多种媒体并发展为集动画效果、图像声音于一体的课件,经过系统完整演示,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生命所在,利用交互性,可以使我们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设置,灵活安排教学进度,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提问。学生在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当进入到练习巩固阶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式与内容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里完成。当学生做对时,电脑会显示得分并发出各种鼓励信息,而且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在练习中自动设置一定的坡度,学生通过一关自然进入下一关,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成功感;而对于未通过的学生可以点击按钮选择重新学习,或进入网上论坛寻求教师的在线帮助。历史教学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的收获,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

二、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用设备来代替历史教师,更不能用“机灌”来代替讲解,所以,在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要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改变过去那种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其次,既要继续学习、钻研和掌握最新的史学理论知识,又要积极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并尝试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再次,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教学新思路。

2.重点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了解史学方面的知识,还要不断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在教学时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恰当安排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契机,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注意素材的积累。要想上好一堂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的历史课,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因此平时要利用各种期刊、画报、录音机、录像机以及互联网来积极搜集有关历史方面的素材,日积月累,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历史多媒体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4.辅助而非主导。传统教学方式因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延续了几千年,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使其锦上添花,但却不能完全替代。因为教育毕竟是一个将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的过程,而传统教学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历史教师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就要考虑全面、周到,统筹规划,在设计教学时处理好“辅什么”和“怎么辅”的问题,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造就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情商”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鲁宾斯坦.心理学原则和发展道路[M].北京:三联书店 1965.60-61.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90.

[3](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87-88.

[4]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90.

[5]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

[6]贺千红.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J].中学历史,1998,(8):15.

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育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方面,历史与社会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另一方面,历史与社会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初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不断开拓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方向;教学问题;教学现状;

引言: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与社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人文素养以及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深度反思,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教学问题,对初中教师应当如何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为初中教师提供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新思路。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育都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相关课程以及教育长期搁置,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单一、死板的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教师教学以及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但目前初中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教学中依旧以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应试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1]。

其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许多学校都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但由于各地区经济的差异、学校对于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部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仍然存在以课堂板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单一式教学,对现代科技引入不足。

最后,学校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混乱,教师的教学时间被压缩,而学习内容以及教学任务过于繁重,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建议

(一)重视历史与社会教育

首先,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应当重视历史与社会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爱国情怀养成以及品德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历史与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带领学生了解相关历史,更是帮助学生通过历史加深对于史实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应当积极帮助教师进行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教学改革。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部分“历史与社会教学无用论”的论点,这些论点对于三观处于养成期的学生而言,十分容易动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学校第一应当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为教师开设相关培训讲座以及组织教师与其他学校交流学习等,为教师自我提升提供广阔渠道。第二,学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规划课程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架构符合学生发展的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方案。

最后,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学校、教师也应当积极探求更加深入的家校合作,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相关历史,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爱国情怀。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应当力图打造更加生动、活泼具有高覆盖度以及还原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例如在学习《明清的文化发展》这一章节的课程时,教师首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查找明清时期的文化内容以及进步之处、弊端问题,通过课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应当向同学介绍优秀的明清文化,还应当普及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等弊端问题,并且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2]。

(二)创新教学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创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爱国情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为教师如何创新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教学思路:

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多媒體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在信息社会,学生接触消息的渠道十分复杂,信息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初中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筛选互联网的学习内容。例如以《觉醒时代》为主的系列电视剧,一方面具有历史教育性,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新民主革命的历史内容,另一方面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培养对于相关历史事件的学习热情,增进对于相关历史的了解兴趣。

其次,初中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从原本的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转变为由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教学模式。第一,初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热情为基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以教材中的不同专题为教学内容,将专题的各个部分由小组同学合力完成资料查找、讨论以及上台演讲等教学环节。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查找能力,令学生在主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习相关历史,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强的人才。第二,初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资料查找,包括与教材不同的观点、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内容等,这些知识内容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以及辩证看待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主动投身于历史资料的学习当中。

最后,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初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充实自身的知识内容,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历史事件的疑惑。随着历史与社会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资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也被暴露出来。在此背景下,初中教师应当坚持不断学习的精神,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学习历史史实的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史实资料,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答疑解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中,历史与社会教育及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资料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以更加全面、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香菊.思维可视化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J].高考,2019(12):167.

[2]祝利萍.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有效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1):161.

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有效的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不是教育了多少,而是接受了多少。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马克思主义教育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在接受论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教育从以“授”为中心转向“受”为重心,需要重新审视四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接受、谁在接受、接受什么和如何接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理论;实效性

文献标识码:A

接受论着重研究接受主体与作为接受客体的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关系,考察并分析接受的主体性和客体信息的特性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揭示主体对客体信息接受的变异性和同一性的认识机制,目的是寻求一种对人类精神交往的有效沟通,特别是对人类精神产品和文化经验的积极性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论,作为更具体的接受论,注重探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受教主体(接受主体)与教育内容(接受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研究的一个基本范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活动的根本矛盾。

一、“什么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词义的重心在“接受”上,它表征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如何被接受的?特指发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领域的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标志是接受主体出于需要而对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施教内容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与践行的过程。所谓反映与择取,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实践活动;理解与解释,即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的认识——实践活动;整合与内化,即马克思主义“在头脑里生根”,生成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实践活动;外化与践行,即把马克思主义“看做行动的指南”,当做“革命的科学”,用来改变世界的认识——实践活动。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因而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特定阶级利益和价值诉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它的接受与“文学作品接受”“思想文化接受”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内涵与要求。“文学作品接受”侧重对“美”的体验和感悟,“思想文化接受”强调对“真”的认知和把握,“意识形态接受”虽然也注重体验以及认知,但更强调的是对特定社会理想的价值追求和信仰确立,是一种对“善”的终极追求。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又区别于一般的意识形态接受,是“科学意识形态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深刻洞察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向,终结了以往单纯乌托邦式的道德预言,拥有可逐步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因而具有科学性。“科学意识形态接受”强调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基础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的确立。因此,接受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要成为“马克思学”的学者,而是马克思主义者,是信奉马克思主义并将它付诸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谁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主体的个体性

接受主体,即教育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效果的共同创造者和直接实现者。

(一)“接受是最本质的”:接受主体的地位确立。接受理论确立信息接受者的中心地位,强调信息接受者的决定作用。接受理论认为:“接受不等于接收,而是扯接收对象的信息或精神性影响的基础上加以认同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也就是说,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即使教学目标是明确、向上的,教育者是优秀、渊博的,教学内容足正确、先进的,教学方式足科学、多样的,教学环境是积极、优化的,但如果不能引起接受者的兴趣、满足其需要、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即不被接受,那一切都是徒劳。教育存在的前提足学习,“如果没有集中高效的学习需求也没有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言以蔽之,缘学有教,应学而教,教为促学”。所以,要确立接受者的主体地位,牢记“接受是最本质的”。

(二)“期待视野”:接受主体的先在结构。“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巾,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是信息接受者通过以往的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只有当读者认为“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个人的审美经验,拓展了审美视野,也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时,才会“兴高采烈”。“期待视野”带给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研究的启示是,接受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前已经形成了由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品位和理论水平构成的期待视野,会对即将开始的教育产生一种潜在的理沦“期待”、当接受者发现教育内容与自己的理论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时,接受者就会对此不感兴趣;反之,如果教育内容超出、校正了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时,接受者才会产生兴趣。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不断突破其固有模式,挖掘内在的创造性、新颖性和价值性,给接受者创没一种出乎意料之感。接受者通过接受马克心主义教育,能够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丰富自身的理沦经验、拓展理沦视野并建立新的理论标准。例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理沦本身的逻辑魅力与创造者的人格魅力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相比较,进行辨析,突显其真理性,使整个教育过程超越接受者的“期待”,成为其接受的对象。

(三)“读者参与”:接受主体的能动作用。接受理沦认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的、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化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也就是说,接受者的参与将会不断修正、丰富和补充被接受信息的价值,“参与”的重要性体现在上述三个“转化”中。它既足内化过程,也是创造过程。如何让事实上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的接受者真正“参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个性和实用性,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研究的时代课题。联合国教科义组织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涉及人们精神结构中较高层次的理想、信仰的确立,因此要给予接受者允分理解、思考和转化的时间与空间。灌输教育必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这是一条早已被认识、但从未被真正实施而必将在未来成为主流的教育方式,实现真正的“授一受合——”。

综上分析,接受主体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理由,接受主体的期待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出发点,接受主体的参与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标接受主体通过选择性地接受教育,可以逆向影响教育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评价与反馈,可以自觉地完成或拒绝完成被动受教向主动受教的转化;通过内省意识、进取精神,可以主动受教,也可以封闭自我、冷漠相对。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足看接受了多少。

三、“接受什么”: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客体的可接受性

接受客体即施教内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都是接受客体吗?不是。只有进入主体视野并与之发生接受关系的施教内容才能成为接受客体。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但是对于没 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尢意义那么,仆么样的施教内容才能满足主体需要成为具仃价值可能性的接受客体呢?美国传播学研究认为,受传者之所以主动获取、接受传播信息,是出于他们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是:“(1)为了生存发展或顺利完成某项工作;(2)解决问题;(3)强化信息;(4)社会需要;(5)心理需要”这个结论,对于研究究竟哪些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有可能进入接受领域、成为接受客体颇有启发。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一线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研究,以下教育信息有可能进入接受领域,成为接受对象:(1)满足人们“渴望自由,追求解放”本性需要的内容;(2)有助于人们走出精神困境,获得理沦上解惑的内容;(3)有助于人们坚定社会理想信念,进一步获得价值认同感的内容;(4)满足人们社会活动中理论需要的内容;(5)满足个体独特的价值慰藉的内容这些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足马克思主义永恒的理论轴心和最高的价值追求,即彰显人的本质力量、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丰富人的自由个性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通过对人的关注(主要体现为充分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与培植人的主体意识体现出来,实现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这就提醒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要站在接受者的立场,从接受主体的需要出发,例如,把理论发现者的人格魅力与理论本身的逻辑魅力相结合,即“把马克思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结合起来”,“把毛泽东的浪漫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把打不倒的意志与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表达进行“中国化”与“民族化”,彻底改变马克思主义文本理论概括的抽象化和枯燥化,实现“生活化”与“通俗化”。可接受性要求,一方面挖掘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让受教主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和文化视野,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自由的精神去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链条衔接,从而在现实世界里愈加能驾驭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过程的实现

恩格斯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大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接受不只是要求接受主体遵循一些外在的规范,接受一些一般性观念,而是要深入接受主体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层核心,形成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上的自觉,内化为价值判断标准和行动指南,体现于始终一贯的行动中。

(一)接受的基础:人的大脑机能系统。根据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1902-1977)的大脑机能系统理论,“人的大脑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机能系统构成的,即觉醒结构、加工结构、控制结构”,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对外来的信息进行敏觉、接收、加工和化解,构成一个人的接受运行图式。马克思主义教育信息成为接受对象后,人的头脑这块特殊物质的运行图式一般表现为:“通过刺激——觉醒系统,起动接受注意;接收——定向系统,把握接受方向;加工——重构系统,保证接受质量;内化——延伸系统,放大接受效果。”

(二)接受的动力:主体生存、发展及完善自我的需要。首先是利益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目的和动力,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包括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接受主体认同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授的观点、立场等,其动力就是用其传授的理论、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其次是真理需要。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不仅追求现实物质生活,而且追求超越现实物质生活的理想、信仰等精神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资料的丰富,人的生存需要将逐步成为背景性的东西,追求真理需要日益增长。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使它成为不断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追求真理是接受主体的一种自然需要。再次是价值需要。主体追求真理,最终是为了实践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解放理论,不是独属于某个统治阶级,而是立足于全体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崇高境界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人类在根本上是向善的,求精神上升的”,人能够超越现实和自身去寻找精神的满足,去追求理想的社会,这一点不仅已被哲学家、人类学家所公认,而且也已被历史上的先行者、优秀者的人生实践所证明。争取利益、追求真理、践行价值,作为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系统的基本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构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系统结构。

(三)接受的过程:前接受活动环节、现接受活动环节与后接受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前接受活动主要在心理层面,现接受活动主要在思维层面,后接受活动主要在行为层面。首先,前接受环节是指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包括接受主体的心理适应性调整、注意力的定向性转移、对教育氛围的敏感性提升等。从实质上讲,前接受环节就是“教育者通过各种信号向接受主体开放其施教趋向的先兆信息,向接受者作接受指向调整的暗示,唤醒接受主体的以往记忆使之处于准备状态,从而催发接受主体的接受期待心理,变自在的接受客体为因我存在的接受客体”。这也就是孑L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接受者产生质疑、问难、求解的欲望时,才是最佳的施教时机。在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通过渲染主讲人的政治、学术地位,突出主讲人的政治与知识的权威性,或者突显讲题的理论前沿性与社会热点性,这都是引导接受主体形成良好的前接受状态的有效方式。其次,现接受环节是指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内容接触后,进入直接接受活动状态,对施教者所提供的教育内容作“好恶的情感判断、是非的认知判断、利益的价值判断,经过真理性权衡、功利性权衡,进而作出受、拒选择的决断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的关键环节。现接受活动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活动的共时性过程,是施教者所代表的社会需要与接受者的个人需要的融合过程。在现实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由于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进行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足一种非理性状态下的情感体验、即时反应,有待于后续接受活动的检验。再次,后接受活动是接受主体对已经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反思、验证和践行的接受延伸,是现场接受后的后续接受活动。施教活动已经结束,但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还在继续,而且真正的接受活动正是受教之后的后续活动,这就是“受益终身”一词的由来。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以能否影响接受主体若干年甚至是一生为判断标准。后接受活动是在接受主体人生的大舞台上进行的,具有更开阔的背景,接受的主体性表现更加允分。马克思主义教育应着意于关注接受主体后接受能力的提升,引导和激励接受主体自我教育,强化其接受意愿。

总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被接受,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态度和水平问题,同时也取决于对受教主体接受规律的了解和掌控。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接受主体接受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因人制宜,才能确实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 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塑造。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 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或畏惧困难, 或抵抗挫折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 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 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 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 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 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 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 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 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 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 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 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 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和比较, 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 拓宽思维的广度, 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塑造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 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 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 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 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 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勤奋学习。

要鼓励竞争, 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 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 (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 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 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 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 以推动他们人格不断完善。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不断塑造和完善人格。

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达能力,而在于鼓舞,唤醒和鼓舞人心。教师通常不能等待这种情况自然发生,因此老师必须确定学生的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和动机,并鼓励学生的行为。《义务教育和公共课程历史标准》要求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鼓励教师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进行教学活动,所以老师有必要探索历史和社会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情境训练;应用

情境训练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有机会更好地了解知识,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介绍几种引人注目的情感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包容,从而引起学生对于初中历史和社会课程的热情,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和见解来解释和说明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中的使用。

一、初中历史和社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初中的历史和社会学科是一个主要的学科。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培养我国未来人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学校考试中“仅点理论’”的错误观念,中学历史和社会教育的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其次,传统的初中历史和社交课堂教学存在许多缺陷,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但是,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值得讨论的是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并提高课堂效率。

在中学的历史和社会学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很难有效地集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相对过时,尤其是对学生有不良的影响,仅基于分数理论,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为了有效地提高中学历史和社会学科的绩效,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以在提供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情景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建媒体上下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多媒体教学逐渐进入课堂,而计算机成为了整合音频,视频和高密度视频的主体。它具有亮度,清晰度和直觉性的优点,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并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媒体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向。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中学的社会和历史中引入了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多媒体工具集成了文本,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内容,因此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建模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的限制,可以再现运动变化。当教师谈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关的知识时,他们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可以有效地讲授历史和社会课程。

(二)创造合作状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的社会教育和历史的课程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传统的讲课式教室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协作学习是教师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小组协作,学生可以提高协作能力和独立探索能力,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中的历史和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人文,地理,历史,政治和其他知识,所以协作教学中有效的分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协作环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协作机会。

在新时代,随着现代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的新标准下,中学历史和社会课教学也面临着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挑战。协作教学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应更适合中学历史和社会课教学。当教师分享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时,他们可以让学生一起查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以便学生可以掌握更全面的历史和社会知识体系。

(三)创造生活情境

历史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与以前的单位相比,它更贴近社会生活,弘扬人文精神,更加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强调学生在历史和辩证法上观察和理解社会,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历史和社会教学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尤为重要。但是,当前中学的历史和社会教学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够好。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和社会入学考试分数较低,远不及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这四个主要学科重要。即使不允许学生花额外的时间,学生也不想认真地上课。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会很好地学习四个核心科目,但没有通过历史和社会考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让历史和社会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生活情境,不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历史和社会科学都有过去,可是学生不可能回到过去。但是,老师可以联系到学生生活的现实,并有效地描述情况,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历史,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入历史,体验历史,并获得自己的现实认知和感受。体验历史知识的过程是让历史进入学生的真实生活,精神生活,感官世界等。这是学生感知,内化,建构和表达历史的心理过程。此外,随着课程改革新概念的不断实施,当前的教育理论认为,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在于公众所居住的客观世界,因此教育必须回到客观世界。这种教学观念深刻地反映在历史和社会学科的教育和教学中,历史和社会的主题来自生活,通过生活方式学习历史和社会是教授历史和社会的真正需要。当老师谈论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时,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生活并将数学与现实相结合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章彩燕.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用[J]. 中华少年,2016(24).

绍兴文澜中学 祝敏

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高中历史的教材中,各种图片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历史图片类型多样化,通过各种历史图片能够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审美能力和获取并解讀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着重分析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深入研究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图片;历史表象;审美能力

在高中历史中,历史图片属于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历史图片能够帮助学生走进历史。历史图片种类丰富且信息量繁多,应用各种历史图片来辅助高中历史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较充分地认识历史,同时有助于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过去,历史教学存在一个误区,即历史学科主要就是传授历史知识,并没有其他作用。但事实上,历史的教育同样涵盖了审美的教育,尤其是当历史教材之中出现各种图片以后,如唐三彩,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唐代陶瓷技术的精湛,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唯美;清朝时期北京城的布局图,既让学生感受到宫城外观的威严(黄色琉璃瓦屋顶配上红墙,显得如此金碧辉煌)以及故宫中太和殿那雄伟、气势磅礴的建筑,又透过建筑去分析建筑和政治的关系,有的建筑艺术又是有形的政治文化。

2.促进学生形成历史表象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对学生历史的形象思维创造力进行培养以及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的表象,所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应用影视资料、实物、图片与照片等表现出历史的表象;其二,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情节进行描绘,以便学生产生历史的表象;其三,应用文字、图形以及符号所构成的历史图片形成历史的表象。在以上三种方式中,图片对于学生历史表象形成以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有着较好的效果。如,在战国编钟挖掘出土以前,如果仅凭文字记载,任谁也难以想象出编钟具体的模样,但是通过欣赏战国时期编钟的图片,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在汉代,丝织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若只通过文字进行描述,会显得空洞,并且难以提高学生了解的兴趣,但是应用汉代金缕玉衣的图片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代丝织技术发展的盛况。

二、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历史漫画的教学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漫画作品,如何有效理解漫画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点拨。漫画,也是一种图画,它用诙谐、简单、讽刺、夸张、变形和比喻等手法來比喻现实中的人或事,让人印象深刻,耐人寻味。例如,讲到战后美苏冷战格局形成时,通常会列举史实,如美国的冷战措施和苏联的应对措施。当讲解到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措施时,可以引入一幅漫画作品,来自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1947年的作品《黄鼠狼给鸡拜年》,这幅漫画中,“黄鼠狼”指美国,“鸡”指西欧各国,通过对漫画的分析得出,马歇尔计划不只是对西欧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漫画巧妙地反映了美国实施该计划的本质意图:援助西欧、遏制苏联和称霸世界。通过对漫画的观察和结合对教材文字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兴趣和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历史照片的教学

历史照片是什么?它可以说是研究历史可信度较高的、距离那个年代较近的且比较直接的历史证据。通过历史照片,可以更为直接地感受历史、见证历史,进而形成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情感交流。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课时,可以穿插历史照片《大总统誓词》的学习。这是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仪式上宣读的誓词,内容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印)。”体现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专制政府,致力于主权在民、国民自由平等、民生幸福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现了博爱、宽容、和谐、社会进步、天下为公的中山精神,这是值得不断传承的一种家国情怀。

3.历史地图的教学

历史地图体现了文科综合的整合,它将历史和地理两门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形象直观地了解区域历史,并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的全貌。

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使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通过读图来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通史的各朝疆域时,可以展示一系列的历史地图: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隋朝疆域图、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宋金对峙形势图、元朝疆域图、明朝前期疆域图和清朝(1820年)疆域图,通过对比这些历史疆域图,分析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应用历史图片来辅助历史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姚正奎.关于利用历史图片激活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研究[J].考试周刊,2015,21(5):114.

编辑 赵飞飞

上一篇: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