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7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京召开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文艺高举旗帜、守正创新,进一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出席并讲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建民主持会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卫平、张宏森出席会议。聂辰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发展和管理两手抓、两手硬,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党中央、中央领导同志和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当前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方位坐标,以守正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实践为关键,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强改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工作,努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聂辰席指出,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工作要把握方向导向,坚持政治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政治家办台办网办节目,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用力,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文化立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推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强化价值引领,壮大先进文化,激励前行力量,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守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向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低俗媚俗、高价片酬等说“不”,合理控制明星、嘉宾片酬额度,坚持在全行业执行“四个坚决不用”的标准,严把内容关、导向关、人员关、片酬关,确保社会责任得到履行。聂辰席要求广播电视文艺工作者要聚焦主题主线,真情讴歌伟大时代,围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打造好重点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动画片、文艺节目,以对时代、对艺术高度负责的精神,推出一批能够在历史上打下烙印、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精品力作。

要把更多普通群众而不是影视明星作为作品的主角、节目的主角,以真挚的情感刻画最美人物、讴歌奋斗人生,精彩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采,着力讲好新时代百姓身边日常故事,留下普通人追梦中国、追求幸福生活的鲜活时代影像志。要坚持不忘本来,坚持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办好优秀文化类、道德建设类节目,实施好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坚定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节目和作品。聂辰席要求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深化创新创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要坚定不移支持原创,倡导“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方向,大力扶持“公益、文化、原创”节目,让好节目进入好时段,加大对创作基础性环节的鼓励、扶持,认真研究加强对原创内容、原创节目模式的保护和鼓励的办法,推动研发更多原创节目模式、打造更多原创品牌节目。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改进作风文风,真正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创作第一环节,不仅“身到”,还要“心到”,更要“情到”,带着对人民的热爱、时代的真情捕捉生活之美,努力创作更多打动人心的好节目、好作品。要坚决摒弃浮躁,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动摇,不为一时之名急躁,保持定力,保持静气,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以踏实之心锤炼厚实之作,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

要坚持党管人才、党管文艺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文艺人才教育、培养和管理,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根本着力点,提高文艺工作者政治素养、业务能力、职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与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联系。聂辰席强调,要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文艺阵地统筹管理,确保可管可控、风清气正。坚决执行网上网下统筹管理、同一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抓好政策执行,加快建立网台联动的管理机制,统一执行标准,加强节目题材把关,加强对播出平台的监管,加强行业自律,确保网上网下节目在导向、题材、内容、尺度、嘉宾、片酬等各方面执行同样标准,绝不给问题节目留下空隙和死角。要坚决打击扰乱行业生态的行为,继续保持对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突出问题整治的高压态势,加大懲戒力度,加大公开警示、行政处罚、联合惩戒。

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要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主管主办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事落实到关键环节,层层传导,步步压实,齐抓共管,常抓不懈。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定自觉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靠前指挥,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旗帜鲜明,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各级收听收看、监测监管机构要加强节目监听监看工作,及时发现、及时研判、及时报告、及时处置。聂辰席要求,各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政管理部门、播出平台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展现新作为新气象新篇章,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国设立了33个分会场,共计12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包括总局机关各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相关负责同志,部分电视节目、电视剧制作机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重点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制作机构负责人,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台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负责同志。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变化对我国高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诸如拓宽教育视野、理清教育目标、转变教育方式、扩大教育范围等。据此建设,能有效提高该课程的发展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议

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经济发展向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个千载难逢的转型期,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变化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从而引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新改变。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程为例。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毛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和精神实质,以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门课程。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毛概”课程建设必须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一、拓宽教育视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高校“毛概”课程理论视域由国内微观环境向全球化的宏观背景拓展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同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例如,在高校“毛概”的教育方面,以往内容大多局限在国内微观环境的状态已经无法满足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世界性潮流的发展,我国高校“毛概”课程改革应该不断开拓新的视野,尝试从全球化角度出发来提高课程建设的力度和深度。例如,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和反映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力求做到准确性和前沿性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1]。另外,在授课过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国际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热点问题,抓住前沿的理论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逐次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等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增强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度,还能以宽阔广大的理论视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程鲜活的时代气息,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理清教育目标,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毛概”课程的教育目标应由单一价值观转向多样性综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精神文化产品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社会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逐渐发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正逐渐由意识形态的泛政治化倾向转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就高校“毛概”课程而言,在深入理解教材精神和导向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内容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指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例如,在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章节中,可以借助《感动中国》电视纪录片中人物事迹为蓝本,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身边各种好人好事的故事,加以分析提炼,促使学生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 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这既是一个丰富理论知识、深化思想认识、提高道德境界的认识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的主动过程。

三、转变教育方式,信息化传媒方式的飞跃发展促使高校“毛概”课程的教育方式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化形式转换

所谓教育方式的传统形式是指师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例如,课堂教育、导员辅导、心理咨询等,应该说,这些传统方式是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式,它们在当时的年代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网络、电影、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电子媒体迅猛发展,整个世界已经和过去有了极大变化。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体,诸如社交网站、微博、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通信工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也通过沟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由于通过这些工具传播信息的匿名性和免责性强,海量信息的流动往往真伪难辨,容易使一些人产生各种非理性情绪,并通过网络成为社会各种情绪发散的泄流口。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时代的直接主力军,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受这些内容的影响。可见,新时期以往那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新时期校园思政工作的需要,教育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实际上,目前许多高校基础硬件设施正日益完善,高校政治理论课完全可以借助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诸如投影、幻灯、录像、广播、电影、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赋予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就高校“毛概”课程而言,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加以改进。首先,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通过提供多种刺激信号(图、文、声、动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一章时,将教学内容用Flash制作一个对外开放逐渐展开时的动画,充分展现对外开放的全过程,则学生更易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原理和形成过程,易于记忆和掌握。其次,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的建设。针对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其中,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3]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妥善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崭新的平台,以便有效提高课程效果。例如,可以建立师生网络信息互动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教学、思考问题。一方面,教师将自己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媒体课件、影音文件等多种多样的资料文件传到网上,以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回答,引导学生甄别各种网络信息和问题,从而将网络平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有力武器。

四、扩大教育范围,新时期我国社会的现实发展要求促使高校“毛概”课程的教育范围从校园逐渐向社会扩大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将实践基点落实在高校学生群体,这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实际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作为社会主体力量的广大社会成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如何,德行修养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校园中,而应该逐渐扩大范围。特别是就高校“毛概”课而言,党和国家每一次重大决议和方针政策都会及时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教材中,它是和国家理论政策联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也是学习和领会国家理论政策最直接的课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多方面、多渠道扩大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吸引和引导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思想觉悟的人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凝聚起强大的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精神力量。例如,在党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胜利召开之后,全国各地正开展各种会议精神的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完全可以承担学习引导者的工作,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相关单位组织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人员对于党的各项政策的学习和领悟,为党的各项方针的顺利执行和贯彻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另外,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影响,可以开展政治理论课的网络宣传,诸如,针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可能条件在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部门开展各种“热点面对面”、“理论探讨”等栏目,当然这些想法都需要社会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我们相信,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

[2]郭凤志.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

[3]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建党百年华诞临近,“十四五”规划号角吹响,春天的中国大地,山河锦绣,生机盎然。

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今时不同往日,更显意蕴非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以此为契机,进行特别编排和设计,三十多档特别节目逐一亮相,闪耀呈现。

一、整体设计 、一体规划,主打“从相加到相融”    精准布局、全力出击,释放文艺组合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国家媒体和文艺宣传重镇,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秉承敬业奉献的筑梦初心和职业匠心,审时度势、统一规划,精准定位五一小长假这一关键时间节点,聚焦“奋斗者”这一抽象又笃实的集体群像,制作了三十多档特别节目,诚邀全国受众一起点赞奋斗者,汇聚起逐梦和超越的强大力量。

风格迥异的节目样态,质优量大的影音风暴,极致超凡的视听享受,这场蔚为壮观的超级文艺盛宴把轻松、欢乐和祝福装进全国人民五一假期的行囊。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最美的旋律是奋斗的旋律。除三十多档特别节目外,总台文艺还巧妙运筹,通过主题宣传片、明星倡议短视频、劳动模范和有为青年代表人物创意海报、融媒体直播等形式营造声势,烘托氛围,奏响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强音。

二、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呈现新特色  全媒体全平台全覆盖   展开全方位宣传

在乐享五一假期、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双循环发展的背景下,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旗下三个电视频道、五个广播频率及新媒体平台强强联合、联动发力,用统一的视听包装体系打通不同时段,融汇多种媒介手段,适配各个年龄段的受众,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凸显“文艺国家队”的职责使命,创新布局文艺内容供给侧改革,书写新时代文艺宣传新华章。

五一特别节目《中国梦·劳动美》以“劳动创造幸福路,奋斗百年新征程”为主题,礼赞百年奋斗史,绘就百年新蓝图。

五四特别节目《奋斗正青春》以“奋斗吧,青春”为主题,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勇于担当党和国家交付的重要使命的精神风貌。

总台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努力做新形态新节目的开拓者。好戏连台,乐动精彩,定制类节目簇新亮相,多点开花。

综艺频道职业体验类真人秀节目《送你一朵大红花》让演员、歌手和主持人化身为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体味平凡劳动的苦辣酸甜。《劳动如歌》以沉浸式歌舞表演展现职业特征、行业风采和创新成果。

戏曲频道《激扬青春梦——2021年五四青年节京剧演唱会》展现戏曲艺术的充沛活力与魅力。来自河南豫剧院三团的老中青演员联袂表演豫剧经典《朝阳沟》。

音乐频道《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打造“筑梦之夜”,让劳动者在现场助阵歌手打榜。《乐享汇》五一特辑邀请实力歌手畅聊难忘的劳动节记忆,勇做无畏前行的追光者。

《民歌·中国——许我向你看》以三峡工程的劳动者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和看齐。

广播方面,音乐之声《劳动者之歌》《青春之歌》展示凝聚在劳动者心底的坚定信念,听学子们用深情的歌声告白祖国。

经典音乐广播撷取以勞动和青春为主题的中外经典音乐,带领听众感受文化发展之路上的守正创新。

文艺之声《舞动·青春》《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阅读之声《匠心筑梦致敬劳动者》《青春为党旗添彩》反映现实、观照现实,深入挖掘作品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价值。劲曲调频带领听众走进大美新疆,并在五一档电影中品评漫步。

三、大时代大情怀  凸显大文艺百舸争流   小人物小切口  书写小康梦繁花竞放

文以载道,以形传神;文以明道,以文化人。

深耕于大地、植根于人民的总台文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着力展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人都是奋斗者”的精神风貌,传递“每个人都了不起”的价值观。

综艺频道《星光大道》《开门大吉》《越战越勇》《黄金100秒》等品牌节目群雄逐鹿,在既有的环节设计和模式规则基础上引入五一主题阐释,回应时代关切,使作品焕发生机,为时代画像、为劳动者立传、为人民添彩、为祖国增辉。

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奋斗正青春》《一起音乐吧——强国一代有我在》《中国节拍——舞动青春》《合唱先锋——梦想当歌》等用年轻人的视角分享科技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励志故事,唱响新时代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总台文艺新作为。人民群众寄予厚望、充满期待,总台文艺大有可为。

以此次“五一播出季”为契机,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伫立在新时代的潮头,将突破格局和眼界,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激发内生动力,汇聚无穷力量,用文艺的姿态构筑繁花似锦、群星璀璨的文艺“高原”和“高峰”。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

(转自CMG观察微信公众号)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逐渐走上快车道,但是在产业化和网络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和挑战。文章基于升级促转型这一发展方向来探究广播电视发展战略,探讨传统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情况和新时代下的技术形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我国广播电视如何通过升级促进其转型与发展,以期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升级转型;大数据;广播电视;发展策略

近些年来,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对各个行业均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广播电视也包含其中,所有行业都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了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应当全面了解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行业自身综合实力,通过升级转型,巩固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占比,通过积极创新、不断改革,发挥广播电视行业的作用。广播电视行业应当寻求技术上的创新,正视存在中的问题,结合实践,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转型升级顺利实施,构建出全新的优势,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实现根本上的可持续发展。

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对新媒體强势崛起应对不足

传统媒体自身的不足和劣势因新媒体发展和壮大逐渐凸显出来。例如,新媒体能够实现与受众的深入互动,实现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但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技术不具备这些优势。另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也并未积极且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分析受众的相关信息,忽略受众的需求研究,工作方式缺失持久性和连续性,难以整合大众需求和信息传播。[1]

(二)主动亲近新兴技术但尚未形成优势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利用新兴技术不断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向全面整合发展方向迈进,尤其是对网络数字化技术的积极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媒体能够借助数据库,快速寻找出有关信息,从而强化信息整合的实时性。[2]例如,基于计算机网络传输功能,广播电视能够随时播报资讯和新闻,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信息传播速率,且能够提供更高清的画面。但与网媒相比,仍未能形成发展优势。

二、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广播电视的升级措施

(1)积极拓展发展渠道,实现服务理念的升级。基于自身的不足,传统广播电视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难以很好地抓住受众群体,使得受众流失现象严重。具体来说,就是在当前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广播电视因其传播渠道的单一性,难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之路,应当加强服务理念的升级。[4]第一,应当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实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第二,制作科学、恰当的适用于全媒体播放的节目,运营好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应当针对热点事件,回应社会关切,体现出节目特点,为受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从而吸引更多受众。例如,某市的广播电视媒体单位,除传统的卫星传输手段外,还积极应用新型传播技术,实现无线、网络、有线等多种技术方式联合并用,并且实现城市农村并举、广播与电视并重,建成环节多、范围广且传输距离长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又如,某市积极推进建设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以及1千瓦发射站点,把当地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加入CMMB 覆盖网中,由于其信号覆盖的地区很多,使得其节目传播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该市还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加强供配电、避雷接地、机房等全面改造,新建 120 米发射塔,这使得相应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面更加广泛。之后,该市还通过联通、电信等网络宽带建设,实现当地高质量、大范围的节目覆盖。

(2)实现文化产业的升级。大众传媒是传递文化产业价值的主渠道之一,也是主要的实现载体。在传媒产业中,广播电视作为其关键构成部分,和文化、创意产业均存在密切关联,能够为创意产业带来升级力量。西方传媒把广告、娱乐、旅游业和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积极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构建出大文化产业链。媒体竞争在近些年呈现出逐渐激烈的态势,对此,我国的广播电视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做好大文化产业链的扩展、延伸,同时也要拓展延伸之前的广播电视产业链。

(3)积极升级发展平台。想要实现广播电视更好更快发展,需借助平台的力量实现广播电视的发展,同时还需借助较好的平台和负责任、专业性强的服务。如今各种产业的超链接出现于各个平台,能够获得受众的青睐,为客户增加利润,从而实现较好的发展前景。[5]具体来说,就是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选择出能够促进自身未来发展和适合于自己且更高级的发展平台,从而使自身发展为更高级的媒介平台,以此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顺应时代潮流。比如,某市播报新闻综合广播,覆盖多个地区,各县区机房也相应地开通交通文艺和新闻综合广播两套节目,信号主要覆盖各县城,选择实施小功率同频同步方式播出,达到了全覆盖,收听率和经济效益也实现同步攀升。

(二)广播电视的转型策略

(1)积极推进电视、广播数字化、网络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加快推进播、存、用、采、编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进建设融合媒体平台,并且结合实施风险、战略定位、发展价值分析等情况,充分考虑云计算和传统IT平台的实际情况,绘制出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发展规划。同时,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还要通过推进融合媒体发展,重点发展新兴媒体,把传统媒体做强做大。具体来说就是在内容的生产、汇聚、管理、发布等过程中,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运作,以此来扩大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抢占媒体宣传的制高点。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要因台制宜,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节目的生产制作与传播,从而实现其业务形态共性和个性特征的结合。另外,通过积极优化远程编辑模式,我国的广播电视能够在网络数字技术的支持下,逐渐摆脱烦琐的过程,使各个环节被简化、优化,从而使得远程编辑工作获得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制作难题也能够迎刃而解。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可针对性下载信息内容,结合现有的共享资源,实现对信息的编辑完善以及全面整理,这就能够简化操作流程,有效压缩因编辑信息内容而占用的时间,并且能够将其直接运用于后期制作,提升工作效率。

(2)努力增强策划能力,实现室内室外媒介全覆盖。当前新兴的网络媒体有着极佳的数据整合能力,能够通过这一能力切实提升其服务质量,这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极大的压力。同时,大量广播新闻从业人员由于新媒体的影响,不断改行加入其中,这就造成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基于此,为了提高竞争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要增强自身的策划力,创造新颖的、别人不易模仿的节目,突出表现自身特有内容。另外,在广播电视的转型升级中,想要策划出新颖有吸引力的作品,思辨能力的強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广播电视的转型中,相关编导、策划要多学习、多思考,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尽可能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创造出新颖的节目来吸引社会大众。除此之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还可以实施实验性(NGB-W)系统建设,关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从而实现向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平稳过渡;同时通过无线广播、卫星广播、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宽带数据网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媒介信息的全覆盖,从而在优势互补、合理分布中完成有线无线融合。需要明确的是,建设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不可等待观望,也不可盲目冒进,广电系统需要在推进的过程中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平稳过渡。

三、结语

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互联网给人们以更多的启示,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积极构建全新的媒介平台,做到响应需求、创造价值、聚合资源,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需要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选择全新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正视广播电视发展实际,深刻理解大数据内涵,结合广播电视发展特点,明确其优势作用,从而打造出高效、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总之,传统广播电视要以升级促转型,积极通过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协调的理念,坚持从根本上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坚,张健祥.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四川广播电视台在频道专业化道路上的积极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22(14):9-10.

[2] 李玉薇.下一代视听发展趋势和广电网络融合升级解读 ——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先生[J].广播电视信息,2020,27(12):6-7.

[3] 聂辰席.高举旗帜、勇担使命,积极作为、砥砺奋进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28(2):4-10.

[4] 陈潮亮,徐海雄.浅谈广播音频制播系统的升级改造——以揭阳广播电视台为例[J].视听,2019,33(8):219-220.

[5] 尹毅剑.握“四力”挖“新闻”:新时期电视教育宣传的实践升级探索[J].视听,2019,17(10):33-34.

(责任编辑:黄康温)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情况分析

中央电视台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纪录片频道,每天播出4小时纪录片,频道序号为CCTV—9,新的纪录片频道将在全国范围内委托定制纪录片,全国的制片人和纪录片摄制组参与创作,开启了在“制播”分离模式下纪录片创作的新时代。新的纪录片CCTV—9对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催化”。“纪录片发展的春天来了”、“纪录片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业内人士对即将开播的纪录片频道的赞誉。

中国西部纪录片白银基地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既是和CCTV—9的对接,也是打造白银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平台的需要。白银纪录片基地以制作大型的电视专题片、系列纪录片、电视剧、数字电影等为重点。以弘扬主旋律、反映白银改革发展成就、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文历史为己任,创作出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影视精品。2010年召开的“西部纪录片(白银)高峰论坛”为中国西部纪录片白银基地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甘肃的纪录片创作有白银的声音,通过纪录片,让白银走向全国。所幸的是,在纪录片制作方面,我们白银电视台并不落后(较甘肃省而言)。

2009年,白银电视台大胆实践,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创作了14集的大型人文电视系列片《黄河258》,今年拍摄4集纪录片《黄河S湾秘事》,规划中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陇原枪声》(又名《靖远起义》,5集)、反映会宁教育的纪录片《师魂》、红色题材

《大会师》、生态题材《大移民》、工业题材《铜城——共和国不会忘记》。2011年将是白银纪录片创作的有利时机。

还有部分设想中的选题正在酝酿,如反映白银城市建设为内容的专题片。如《白银蓝天梦》(白银空气治理);《我家的变迁》(白银棚户区改造);《最后的火车》(白银工业史);《黄河畅想曲》(聚焦黄河旅游文化经济带);《铜城儿女》(劳模、先进专访);《党旗飘飘》(党建工作);《红色记忆》(长征、西路军纪实);《荒漠化的省思》《宋平和郭富山》(绿色、环境、生态、人文);《绝响》(民间音乐、民间文艺);《黄河野鸭》(地理、环境);《旱塬古象揭秘》(考古)等。

中远期目标:28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会师》,反映发生在70多年前的红

一、

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历史事件,史诗般的讲述那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抢救性的发掘历史资料。纪录片将历时3年,于2016年3月前完成,5月推广发行,9月拟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16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师魂》,以写实的手法,艺术的表现会宁的教育精神,以大山深处的几个点、几个人展开纪录,突出故事性(矛盾冲突的设计)、突出人物命运(人物命运的细节展示),突出地域文化(黄河高原的民俗风情),实现继《脊梁》后又一部反映会宁教育的影视作品。

近期目标:8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陇原枪声》,以发生在1932年的靖远起义为线索,反映中国共产党上世纪30年代的“谍战”故事,把我省地下党员血雨腥风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屏。

白银纪录片基地的优势:

1、制作优势:整合电视台的优势资源,把优秀的编导、摄像和制作人员集中到纪录片基地,打出拳头产品。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心是一个全国性机构,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甘肃省电视台)和我们有很好的合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机制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营创收。

3、人才优势:影视是一个重装备、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白银基地”具备灵活、科学的用人机制,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优秀的影视业人才加盟。以干事业的精神吸引人、以丰厚的补助留住人、以先进的文化培养人才。争取使白银纪录片基地成为培养高端影视人才的摇篮。

4、竞争优势:白银纪录片基地成立后,白银的地方影视制作实现了和国内、国际同行之间的“同台竞争”。我们已经走过的两年多的纪录片创作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不少创作经验和教训;中央电视台即将推出的纪录片频道为白银纪录片基地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其实早在两年前,其他各地市州也积极行动起来了。酒泉台已经在央视《探索·发现》累计播出了十多集自拍节目,平凉给央视制作的《关山》已近尾声,天水的大型纪录片《渭河两岸》正在制作,张掖台的数字电影《卧佛寺传奇》正在拍摄,还有像《百年青海》、《茶马古道人家》等纪录片的推出,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请相信我们,把白银纪录片团队“扶上马”,她就一定能“淌出一条路来”。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定义: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纪录片也叫电视专题片,它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产物,主要由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同期声、字幕几要素组成。可以说,一部电视纪录片的成功与否与这几要素的协调配合密切相关,而解说与其他几要素的相依相合则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那么,应怎样为电视纪录片解说,简单地说只有十个字,贴切、吻合、适应、融合、谐调。

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如同新闻等其他纪实类节目一样,真实性也是纪录片的生命。电视纪录片要求制作者在真实的基础或前提下,以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创作。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

二、纪实性。

纪实性同样是电视纪录片本质属性的一方面,是一种与真实的联系,是一种风格,一种表现手法。纪实手法,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手法。利用先进的电视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活素材地完整性、完整的现场环境和心理氛围。利用现代电视特技和摄像技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镜头,拓展观众的视野。纪实情节化。

电视纪录片的题材:

1、现实性题材。

2、历史性题材。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述评论文范文下一篇:阿伦特政治哲学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