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2023-11-11

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三种信息技术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三网合一”的传播生态。从传统的“看电视”变为“用电视”,电视信息的接受主动权转移到受众手中。电视传媒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市场格局调整形成媒体传播的新价值,达到媒介市场战略成效最大化是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国家政策与产业规划下传媒市场走向共生共赢,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营运模式与管理观念的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数字化;电视传媒;转型;运营

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字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迅猛发展,使原有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手段彻底地更新换代,产生如交互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新兴媒体等。电视信息传播的全面“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社会与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数字传播技术改变电视作为单一视像传达工具的媒介观念,用户通过数字电视接收各种信息、互动选择、记录自已喜好的资讯,可以通过它进行各类增值服务足不出户地完成过去必须亲力亲为的诸多事务。如今,全球一体化与数字技术下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调整了广播电视的传播技术标准与传播形态,同时推进监管政策的变革,并制订发展战略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幅提升,文化精神产品市场化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经济的生力军。这对于电视传媒产业化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财富生产的逻辑主宰着风险生产的逻辑”,电视传媒行业也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传播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广播电视电影等内容产业,已经成为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资源。

一、电视传媒业数字化转型扫描

截至2010年8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7880.5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45.30%,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我国各省份及直辖市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已达129.8万户,占国内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的1.8%。

电视数字化转型是科技、经济、社会、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现代化、城市信息化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在电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电媒机构探索多种数字化转型经营模式:

1.以地方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一刀切”整体平移数字化转换的“青岛模式”。青岛作为全国首批数字电视试点,是我国最早全面普及有线数字电视的城市,有线电视成了集公共传播、资讯服务、文化商务与娱乐互动于一体的电视信息平台。一次性全城整性建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的“青岛数字模式”做法得到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肯定。如今,数字家庭带动青岛城市走向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快车道。

2.与IP网融合提供“广播+点播”双向交互业务的数字化“杭州模式”。由于杭州在网络建设上已有良好HFC和IP网络运营,杭州在数字化电视转型中选择双模方式。其运营模式的最大创新点是新型的交互方式,即有线电视网与宽带网的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交互型增值服务。通过“广播与交互”两种方式提供资讯内容,把公共信息服务与市场化资讯服务分开经营。如今,实践证明杭州模式的成功,但其转型模式对不具备现成网络的地区不可复制。

3.采用双向互动型机顶盒电视数字化转换的“淄博模式”和一卡一费的“佛山模式”。这种模式以“一卡一费”为特点按频道销售的节目运营,并进行多元化的资金合作,分散了在整体转换时免费给用户装机顶盒所带来中的市场投资风险。同时运用的数字化频道资源大大增加,为开创各式增值业务而创造了盈利条件。佛山正是广泛引入社会资金投入数字化电视项目,降低电视台与有线网络机构投资的风险而获得转型后持续发展的空间。

此外,例如有实现从传统单向广播网到双向、交互、增值多功能电视整网转变的“深圳模式”;或将信息功用带硬盘的机顶盒实现准交互点播的“辽宁模式”等数字化转型后的电视市场经营模式。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推进,陆续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出路和创新手段。在内容产业上下功夫让用户有更多选择的转型经营,如上海文广电视、北广传媒等开办上百个有线电视内容付费频道。近期推广的“武汉在线”模式的广电数字化转型工程,受到国家主管机构充分肯定。上海在数字化转换、网络整合、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等广电传媒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的新尝试,为全国实施NGB战略,推进三网融合起到示范作用。

可以说,数字化革命已为电媒行业在制作、播出、管理、赢利及受众接受模式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传媒数字化运营的各方面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也难预测它未来。但从调研分析来看,数字化传播技术对国内电视传媒经营发展的影响至少有如下特性:

其一,电视传送频道数量剧增。过去频道是十分稀缺的资源,数字化后变得非常充足。信息由单一的“大众传媒”转问“小众传媒”,资讯由原来的“广播”渠道变为“窄播”。用户个性化付费电视频道应运而生,为小众化和分众化视听受众提供各种需求。电视频道资源大量增加,“内容为王”更要求注重电视内容的制作与包装。多种信息形态的涌现使观众对电视频道和节目的可看性、观赏性和独特性要求越来越高。电视频道日趋专业化和对象化,受众的选择权与主动权发生逆变。

其二,电视信号高清传送与多媒介形式传播。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是数字信息传播技术的产物。数字高清电视传输多声道、3D立体视听效果的信号,让受众在家里就能观看体验到像电影院的高保真音响和清晰画面。“电视的新境界”(尼葛洛庞帝,1997)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传统电视生存、发展和竞争的环境在数字时代下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今天你跟人说看过某个节目,别人可能不敢确认你指的是电视片、网络视频、手机视频或移功电视了”(斯蒂芬,罗伯特,2008),这段话客观地反映出数字化生存给电视媒介带来的传播竞争环境的变化。

其三,互动式收视体验与分享。数字传送技术使电视观众在观赏中变得自由、自主。电视数字化转型其目的之一是真正实现视听传收互动功能。彻底改变人们的收视、收听习惯,让信息接受主动权交给受众。彻底改变过去单向传播和去“中心化”,真正实现受众拥有点播主动权,享用提供的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多媒体综合服务及可以不断升级、开发增殖服务功能。家庭数字电视机已经成为集广播电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生活信息、文化教育、节目参与和节目存储于一体的家庭多媒体信息服务终端。

电视数字化不仅是为建立新型传播服务体系、媒介运营体系和新媒体发展平台,提高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的竞争力,也是为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转换打下基础。电媒产业转型在开发资讯服务、游戏、健康、医疗、教育和商务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将会有更大的开发和市场空间。电视传媒生态也将颠覆式转折。因为,基于互联网或光钎传输的数字电视就是一台家庭式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形成了一种全交互式电视系统。人们从传统的“看电视”转变为“用电视”。数字化技术将计算机、电视、电信技术相互融合,使用户真正享受到电视、电影、电脑、电话“四电合一”的媒介融合带来的各种各式便利。可以说,当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边界,令多种媒体走向融合,电视媒介的传播市场竞争者蜂拥而至,电视产业市场格局面必将重构。

二、电视数字化转型媒介融合瓶颈

数字化转变对于电视传媒行业来说,来自于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与契机已经上升到能否生存与发展的严峻程度。“三屏合一”(电脑屏、手机屏、移动电视屏)不可避免地把原有电视业务市场分割。在转型进程与媒介融合生态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的挑战,国内电视传媒产业转型与升级正遇发展中瓶颈。

其一,传媒受众市场定位仍不清晰。近年来国内电视台制作播出节目一直在计划经济思路与大众传播市场竞争环境之间摇摆不定,加上宣传政策的需要,因此,电视传媒产业定位不清是不争事实。其实,电媒内容产业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功能,信息功能与价值多样性。全球一体化的信息市场环境中,自身市场定位模糊将成为电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瓶颈。

其二,受众资讯需求开发简单。国内电视节目内容形式上互相抄袭、模式简单、互动贫乏,基于数字传播的高清电视内容严重不足和信息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用户消费使用意欲与数字化电视工程的推广。用户的满意才是推进电视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其三,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国内传媒市场化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发挥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促使电视传媒从内容到服务质量的不断创新和提高,才能做强做大数字内容产业,与电信、计算机网良性竞合,重塑电视受众的忠诚度。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下,新媒介运营商不断地开创出营运模式,在“三网融合”政策规划的出台,电信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信息终端制造业也在创新各式业务模式和新媒介。各种媒介终端技术应用对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也无疑提供良机。这包括有:其一,IPTV(交互电视)是目前唯一覆盖通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业务新媒介。其二,直播卫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的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具有加密功能的接收终端免费发放到偏运地区民众家中。这种成本低、覆盖广也是广电传媒数字化转型差异化道路之一。其三,CMMB(移动多媒体)即手持电视。通过手机、PMP等便携式终端提供电视传媒信息内容,实现随时随地收看电视。

可见,有线、地面、卫星、移动多媒体等四种传输技术都是数字化电视信息传送工具,具有不同的分工和特色,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受众要求和市场开发需要。从传播定位上,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主要定位公益性资讯传播服务与部分产业化发展,有线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的媒介可朝产业化市场做强做大。所以,这四种传输技术媒介可形成完善全方位的数字化电视覆盖体系,形成转型化传媒市场新格局,满足终端用户使用电视的需求。

三、广电传媒数字化转型运营思考

电视数字化转型,体现信息时代数字时代新媒体传播形态与特征。从产业层次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传媒产品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彻底改变。重构产业价值链、打造电视传媒核心竞争力是冲破转型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从组织层次看,数字化使得传媒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结构巨变,保护壁垒打破,迫使电视传媒特殊文化商品属性和规制措施进行相应改革,数字化给电视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机遇。因此,如何适应数字化转型要求,重构与升级广播电视传媒产业价值链,是电视数字化转型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比特”经济学理论认为,高流量、高带宽的业务不如低流量、低带宽的业务更具商业价值。电视传媒运营的是高流量、高带宽的产品。在网络经济发展下,电媒要发挥优势去突显主营业务市场效应,把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打造成为网络传媒市场新卖点。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和家庭多媒体服务”为一体的互动数字电视,增加用户使用业务的便捷性、时效性、广泛性。收看选择权在用户,不同类型的终端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市场经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制播分离、文化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实现电视系统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重新规划市场格局,形成媒体的新价值,以达到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成效最大化,成为媒介融合时代的新赢家。目前,尽管新媒介融合的盈利模式未能清晰界定和成熟,但在“内容为王”的市场主流化的背景下,数字转型后的电媒可免费试用推广相关资讯内容,培养引导消费者用户对数字化电视新媒介使用习惯观念。可以预见,在手机电视、IPTV、移动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新媒介业务方面,电媒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向全媒体方向运营及产业化进程,应冲破原有的广播宣传体制观念,广泛利用所有的传播手段营造媒介新生态。要从内容形态的制作和传播中从源头着手,逐步转变电视传媒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方向发展,实现数字传媒产业的整体化运作。国家广电总局曾提出“鼓励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推动数字高清电视从制作、播出到传收等有序运营、健康发展。对于广电数字化转型,电视业务形态要向多媒体发展,整合资源去打造和延伸数字内容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媒体电视产业。同时,以价值链的重构形成产业宽度,构建现代传媒产业上、中、下游高效的运作系统,整合形成传播资源库网,从而实现各种传播资源价值最大化。电视数字化转型要从整体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统筹内容与技术是基础,统筹速度与质量是关键”经营理念。事实上,这样的关系适用于任何一种新生的数字传媒发展。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探求数字电视传媒产业化的用户体验、商业模式、全媒体运营、新传播模式等,实现聚合和创新,这对超越数字化转型的传媒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国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提出要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电视体系。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另外,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政策也开始实践,无疑给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带来又一强心剂。加强电视传媒内容创新,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服务、新功能,推动各类媒介融合与竞争有序展开。电视数字化转型目标之一就是把千家万户的电视机转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形成一种全数字化的交互式电视系统,从而实现电脑、电视、电话“三合一”数字媒介融合功能。受众成为资讯接受与使用的主人,人们从此开始“用”电视。

参考文献:

[1]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中国电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王积龙.抗争与绿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0.

[4]俞虹.中国传媒新起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郑学良.浅谈数字化在广播电视发展中的应用[M].科技信息,2008(7).

[6]孙丽.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产业经济特征的分析[M].新闻界,2010(3).

[7]仲栋.试析电视数字化产业化进程[M].电视工程,2009(2).

[8]王联.广播电视全面数字化进程与政策解读[M]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08,9.

作者简介:莫智勇,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方面对何卫华撰写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2017)一书进行了评析。该著作分析了文化研究作为政治事件出现了历史语境,探讨了文化中蕴藏的政治和革命要素和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揭示了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运用威廉斯的观点论述分析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本文认为,通过文化研究理论的比较和对比,该著作清晰地阐明了威廉斯理论的独到之处和现实意义;以威廉斯的文化批评为视角,对一些经典文学文本进行了重新解读;引介了威廉斯的独特的文化研究术语,加深和拓展了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希望的资源”

作者简介:桂宏军,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文化是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依靠的不仅仅是其经济和军事力量,也是由于其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凝聚力,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代代相传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就有文化自信。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何卫华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可以说是应时之作。正如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样,文化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和多样,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当代社会转型以及相关知识生产有紧密联系,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观察角度的改变,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變化(王逢振 1)。在当前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原有的界定不足以解释这些新的文化现象,而互联网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众性,而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是文化的大众性,因此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对于评判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包括导论和结语共七章,该书分析了文化研究作为政治事件出现了历史语境,探讨了文化中蕴藏的政治和革命要素;探析了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论述了文学评论中“文化批评”方法,从“情感结构”、“惯例”和“可知共同体”的角度揭示了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运用威廉斯的观点论述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大众文化,指出大众文化具有颠覆性、民主性、娱乐性、介入性的特点,中国的文化研究可以从威廉斯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成为威廉斯意义上的“希望的资源”,从而推动中国的文化民主化及和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何卫华 229)。在当今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如何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让大众传播不受资本逻辑的控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潜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威廉斯的理念对以上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一、文化研究使命的再省思

“文化研究”的定义犹如“文化”一样,也是难以简单确定的,因为文化研究的兴起是多重文化背景交织的结果。通俗文化各种新形式、青年文化、反传统、新媒体等,加之由于移民和散居现象出现的跨文化特征,这一切使得文化固有的边界和传统的定义被不断打破,因此文化研究理论随着时代在不断继承和发展中。本书作者立足当前的历史语境,研究了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索了威廉斯的思想渊源,既有和马克思、阿诺德、艾略特、利维斯思想、福柯、鲍德里亚的比较和对比,既有纵向的追溯,也有横向的梳理,作者通过这些比较和对比论述了威廉斯的文化理论。

作者首先论述了对文化内涵的政治和革命的重构,威廉斯对他所认为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了重新建构,重新阐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二者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而是不可分的、相对的(229),这为文化的政治介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威廉斯将文化重新定义“一整套生活方式”,这一定义将利维斯的精英文化所忽略的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引入到学术殿堂内,从而强调了文化的能动性和介入性,威廉斯将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实现部分地寄托在包括大众文化的“文化”上。这里作者用“霸权”、“主导文化”、“残存文化”和“新兴文化”(85)等概念清楚地论述了威廉斯的文化观,威廉斯用类似解构主义的方法,消解了文化的霸权表象,取而代之的是普通大众都参与的“共同文化”,“共同文化”是由差异性的个体共同参与建构的,这与以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对“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的反抗类似。作者通过与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比较论述了威廉斯所认为的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威廉斯认为当时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一方面会成为利益阶层的新的、强有力的和高效的操控手段,在鲍德里亚所描绘的后现代社会中,媒体制造的各种影像逐渐取代了现实,能指和所指已脱节,“真实”的内容已不复存在,人们接触到的只是各种“漂移”的符号。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技术不仅可以将信息更高效传播给更多人,也能让更多人更便捷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之中,促进了民主的实现。

从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的大众性和介入性的特点对于当前中国文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底层文化和各种非主流文化不断走向前台,冲击着传统的精英文化,这一进程可以被认为是威廉斯意义上的“文化民主化”。当今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更加开明,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传播手段更加多样便捷,这些使得文化生产、文化需求和消费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当今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型中,大众文化的崛起有其必然性。从威廉斯文化理论的大众性和介入性的视角看,中国的大众文化中有以下特征:大众文化的颠覆性,文化民主性不断增强,受众的主体性,政治性。

在威廉斯那里,作为“介入性”知识,文化研究承载着重新激活英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在当下中国语境中,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以理论话语的形式存在,也能够不断介入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213)。在威廉斯那里,文化研究的目标是为底层代言,在关注边缘人群文化形式的同时,还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的政治潜能,通过对边缘群体文化的关注,可以更好地让整个社会关注到这些群体。同样,在当下中国,通过各种新型文化媒体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曝光,引发社会和政府关注,从而有可能使他们的生活改善。

二、经典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

文学作品的解读有多种理论,有的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或形式,如新批评理论和结构主义理论;有的强调作者一方,如现象学批评文本的本质是作者写作时头脑中的纯粹的意识,与作者的生平无关;有的关注的是读者一方,如英伽登认为读者在阅读中确定作品中的未定点和填补其中的空白;有的关注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如解构主义。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文本的含义发生了蔓延,新的文本尤其是纸质文本以各种形式出现,新的历史语境下文学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人们不再拘泥于对传统定义的文本进行单一的内部研究,即那种依据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层面,从语言结构、语义、修辞方法等角度对文本内部的构成性因素逐层加以分析的方法,而是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对文本的生产机制、传播、移植、旅行和接受的全过程进行扫描,从中透视出问题所在(王逢振 105)。这种从社会发展的动态角度观察文本的演化的文学评论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原有研究方式的不足。

作为一种文学评论方法,“文化批评”探索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何卫华 27),这种批评有特定的政治使命和现世关怀,这种发掘文本的字里行间的权力和意识形态暗流的方法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新的角度,很多经典作品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重新解读。《傲慢与偏见》描写的是作者生活的乡村的绅士的日常爱情婚姻故事,没有提及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但小说中的悠闲宁静温文尔雅的乡村生活是建立在作者所忽略的对社会底层的剥削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的基礎之上的,小说中描写的“可知共同体”实际上是作者有意选择建构的结果。 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小说将美国人的“天真”和“纯洁”与欧洲人的世故和颓废进行了对比,但实际上去欧洲的美国人都是百万富翁,他们的“纯真”是建立在以不纯真的手段获取的金钱上面的,因此詹姆斯笔下的人物缺乏现实基础,是作者有意选择和建构的。同样,简·奥斯丁小说中呈现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的乡绅生活所掩盖的是社会底层生活,《简·爱》中的爱情故事中罗彻斯特的财产也来自于他在牙买加的殖民产业。《呼啸山庄》讲的是炽烈的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爱情故事,并不涉及政治经济制度,从威廉斯的“文化批评”的角度看,作品中对强烈的情感的描写的表征下面是对“可知共同体”所体现的压制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反叛。《远大前程》描写了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发展,揭示了主人公对进入上流社会的期望以及幻想破灭后的道德感受和精神反思过程,然而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是以海外殖民为背景和基础的,小说中的殖民被赋予了魔力,为现实矛盾提供了一种想象性的解决方式;殖民地可以神奇地改变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借助这一戏剧性因素,小说中的各种矛盾和现实社会问题得以解决。在诗歌中,田园诗将乡村理想化,呈现的是虚饰的、被扭曲的和充满着意识形态的乡村图景,“反田园诗”展示的则是对抗性的想象乡村的方式,通过描写乡村生活中的苦难、剥削和压榨,揭露和批判田园诗所传达的虚假意识形态。

三、关键理论术语的重新探析

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威廉斯的一些文化研究术语进行了重新探析,术语是理论的凝练和现象的抽象,这些术语对于提高文化批评的理论深度和视野广度具有很大意义。上面提到的“可知共同体”是文本呈现给读者的社会空间,对读者而言,这一空间中的人物、情景和事件是真切的、实在的和可知可感的存在。实际上,“可知共同体”往往不能反映碎片化的现代社会,“可知共同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的限制,是作者有意的选择和建构(178)。“可知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弗里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的辩证性、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观点。詹姆逊认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例如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是不可分割地同一个更大的整体(如更为广阔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是和作者的思想意识联系的,而作者的思想意识又是历史语境的一部分(Selden 113)。因此作品的内容必然有主观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威廉斯的“可知共同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观点。

“情感结构”和“惯例”等文化研究术语的引介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常研究文学作品往往是把作品放在政治经济的背景下考查,而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不同于这种政治经济背景,政治经济背景的角度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决定论,即文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也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也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但它强调的是通常所用的分析概念所不能传达出的那种独特的对时代的感受、情感和切身体验,其中有“客观的”整体生活方式,也有个体的现实体验,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是林林总总的生活整体(何卫华 152)。“情感结构”比经济基础的内涵更丰富细腻,而经济基础角度的文学作品研究所看到的往往是一种被动的简单的粗线条的反映。“情感结构”和文学作品的意义能更好地契合,例如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中表现的勇敢忠诚的骑士精神和《爱情小唱》中用色彩绚丽的形象对真挚热烈爱情的描绘与伊丽莎白一世的太平盛世文化繁荣的“情感结构”有很好的契合,而马修·阿诺德的诗“多佛海滩”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的低沉忧郁的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当时社会的市侩风气的“情感结构”有紧密的联系。

在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中,“惯例”是指“艺术和文学中某种也已确定的关系或这种关系的背景”,例如在戏剧中,观众和演员的类型、戏剧中人物的打扮装束、人物对话、角色出场和介绍都有章可循,威廉斯用“惯例”来剖析文学形式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操控(158)。例如萧伯纳的戏剧把握各种社会问题,描写各种社会腐败堕落现象,其内容的中心是社会批判,但由于其中的机智俏皮风趣的对话和传统的戏剧形式等“惯例”,读者往往不一定能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社会批判性,而荒诞派戏剧的内容所揭露的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虽然不及萧伯纳的戏剧,但因其戏剧形式对“惯例”的突破,给读者的社会批判性感觉更强烈。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研究了形式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称之为“形式的内容”或形式的意识形态分析,即文学作品的形式中隐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马新国 569),威廉斯的“惯例”体现了这种观点。

此外“城市”和“乡村”也被威廉斯作为文化研究术语,用来阐释当下世界格局中的等级秩序,这是威廉斯最富创新的分析之一(何卫华 172),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似乎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对立已经消失。但威廉斯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全新阶段,各种压制和剥削表现得更为赤裸和强烈,这种本质同样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为了攫取市场、原材料和势力范围,通过政治、文化和军事干预,遥远的异国他乡演化为工业化了的英国的“乡村”,例如爱·摩·福斯特(E. M. Forster)的《印度之行》中的印度。这一理解新型殖民关系的视角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视角。

在威廉斯的思想中,威廉斯不断将目光转向现实社会,将大众文化的民主化和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视为“希望的资源”。正是对文化研究精髓的精准把握,何卫华因此在这本著作中始终强调,文化研究不应该仅仅描叙文化现状,还应该介入社会,烛照未来(217)。对代表大众文化和蕴含意识形态的“希望的资源”的研究对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本评论所選取标题之意义所在。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何卫华:《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He, Weihua. Raymond Williams: Cultural Studies and “Resources of Hop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7.]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Ma, Xingu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2.]

Selden, Rame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王逢振:《文化研究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Wang, Fengzhen. Cultural Studies: A Selected Reade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责任编辑:刘晓燕

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

创新动力模型

创新能使产品、市场、生产程序超越目前边界和能力,创新是新思想的产生和开发,创新也为企业提供了在竞争中领先的条件。创新给战略带来三种无价的财富:一是实质性的未来增长;二是竞争优势;三是超越主要竞争对手的能力,甚至超越占支配地位的竞争对手的能力。

创新不是无风险的。如果创新取得了成功,回报就相当可观。创新动力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两个动力同时也是检验创新成败的标准。

创新动力模型分析

1.消费者需求分析:市场推动力

当公司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是市场中一个被忽略的新细分市场时,公司就会进行创新。事实上,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利用这些机会非常重要,比如佳能发现中小企业需要的复印机是一个空白的细分市场,于是立即启动创新机制,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的复印机,并迅速与施乐平分秋色。但对市场需求研究

的常规性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危险,那就是消费者的眼光往往局限于他们当前已经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所以,市场需求研究要引入更多的经验性方法,切合消费者的认知。

2.技术开发分析:科技推动力

市场拉动过程没有完全说明许多真正的创新是如何发生的。创新可能产生于小公司的研发活动,往往是在与它们的大公司客户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时,创新则始于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比如,IBM公司的总裁托马斯·沃森就曾说他的公司1947年建造的新计算器可以解决许多世界科学难题,这台机器后来成为IBM公司最早的计算机之一。

[编辑]

创新动力模型适用范围

(1)当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时,无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都需要利用动力模型。

(2)检验创新成效时,也需要应用该模型中的两个方面的分析。

[编辑]

经典案例:索尼(Sony)

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相关工作,重点介绍了广播电视编导在全媒体时代中的创新发展对策,这些创新发展对策不仅能够克服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且具有多种价值和优点。通过对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以期为全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发展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

1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意义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编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观众需求,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创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基于此开展的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新兴科学技术发展需求,而且受众能够借助网络电视广播来掌握实时信息,并能够通过直播的形式与他人进行互动。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创新发展,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可以实现与受众的有效交流与互动,进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水平。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使得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可以借助直播形式来实现信息的有效活动。在传媒传播方式,直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创新,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受众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程度,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快速与多元的途径。其次,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可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更具吸引力和新颖性,并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中,创新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其需要对节目制作的方法進行优化,这样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吸引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广播电视媒体节目的质量水平。

2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2.1打造特色节目

在全媒体时代中,融媒体这一新兴媒体方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优点。融媒体凭借其新颖题材、多样形式以及繁多品类等众多优点获得了群众较高的认可度。因此,作为广播电视编导要力争打造特色节目,以此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进行革新。2019年到2020年,南京电视台教育发展部分别推出了系列文博纪录片《国宝在金陵》第一季和第二季,接下来,就以该节目为例来做具体表述。

第二,广播电视编导在完成节目策划任务时,还需要对节目制作过程给予跟进,对其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优化处理。在制作每一档《国宝在金陵》节目时,编导要在前期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与文物相关史料,与专家、顾问共同不断探讨节目的延伸方向,在制作过程中,也要随时与后期编辑、视觉设计一同设计画面,让节目更加富有表现力。

节目完成后,还要开展各个播出平台的宣推工作,让节目有更大的影响力。

第二,编导需要对节目主题、风格等进行创新,保持节目的原创性和新颖性。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文博纪录片不仅对作品主题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而且开始逐渐走向大众化,这就要对年轻受众的收视和审美习惯给予关注,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将5000年前的兽面纹玉梳背饰件形象化为“80后”的回忆——录音磁带;将方首阔面,样貌威严的陶塑人面像与当今流行的“锥子脸”做对比。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实际上,目前我们看到的文物在以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使用的物品,其中凝聚了创造者的设计和思考。短短几分钟内很难说清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但《国宝在金陵》的表现形式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各个播出平台都获得了好评。原创性和新颖性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作为广播电视编导,尽可能将当地文化特色到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期不断拓展节目深度。《国宝在金陵》的策划之初,就着眼于南京本地的文物,比如介绍六朝人面纹瓦当的《人间滋味》一集。瓦当遍布在中华大地,中国北方出土的瓦当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相较于这些地区,南京出土的瓦当并不特别出彩,但六朝时期的人面纹瓦当却在其他地方十分罕见。全片在开头就将人面纹瓦当与时下流行的表情包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在介绍完瓦当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之后,就将重点放在了人面纹瓦当的独特性上。凸显了六朝时期南京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地位。节目播出后,远在云南的一位中学美术老师还特意致电栏目组,希望将该片用于他的教学。以便更好的介绍各地的特色瓦当。

除此之外,广播电视编导还需要准确地发现社会现象中所反映的社会动向。比如2021年,南京电视台教育发展部制作的专题片《格桑花开》时,编导在南京、墨竹工卡县两地,跟随多位西藏墨竹工卡县的大学生,拍摄他们在南京培训、见习,回到家乡后就业、创业的过程。完成拍摄后,编导就要考虑,如果片中只是反映个人成长,也许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认了以扶贫必扶智,培养人才是巩固脱贫成果关键的主题,从而更好地反映了社会动向。

最后,广播电视节目编导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更好地打造特色广播电视节目。同样以《格桑花开》为例,同样的拍摄素材,表现出来的可以是个人人生的提炼,可以是国家人才战略,也可以是对“中国梦”的诠释。每一项选择,其实就是编导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

2.2拓展全媒体传播路径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路径与方式,并创新现有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模式。同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要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与广播电视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受众的需求,虚心接受受众所提出的合理建议与意见,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优化,对自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从而有效地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2.3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与传播

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的建设与传播是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方法,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来拓宽传播覆盖面。在当今社会,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成为人民大众使用最为频繁的网络平台,此时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可以借助现有网络平台来宣传广播电视节目。实际上,广播电视编导能够利用不同短视频平台来注册账号,以此来为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提供保障,并获取社会关注与社会热度。广播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节目开播之前,最好借助网络平台优势来对节目预热,并对节目精彩内容进行剪辑后制作成短视频,获取网络关注,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吸引流量。

2.4提高新闻节目真实性

全媒体时代中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创新,但媒体内容本身质量水平仍是传媒行业竞争的核心与关键。真实性与时效性是新闻的两个基础特点与要求,在全媒体时代中,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新闻媒体既要保证新闻内容传递的真实性,而且还要借助独特方法来对新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传递新闻背景材料,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新闻节目的真实性,还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提升自身新闻材料内容的分析能力,更加准确且丰富地挖掘新闻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内涵。

2.5应用新媒体技术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媒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广播电视编导要意识到在广播电视中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价值之所在,并对现有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不断创新,以期更好的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同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借助网络资源共享特点来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媒介进行拓展,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提升受众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满意度。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时,广播电视编导必须要准确认知新媒体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科学合理地应用新媒体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减少新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颖度、吸引力以及表现力。

3结语

总之,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广播电视传媒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要求。文章对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阐述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益鹏.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策略分析[J].赤子,2019,(8):54.

[2]邹旭.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新策略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203.

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在新兴媒体获得高速提升的同时,广播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十分强烈的冲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在新时期站稳脚步,如何面对高压、实现创新发展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关键词:融媒体;电視新闻;新闻传播;创新

从当下新闻传播的环境和状态来看,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新兴媒体的产生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新兴媒体的诞生给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市场冲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在当前的新闻环境下获取一席之地,就需要格外重视创新,趋利避害,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以融媒体发展为背景,简要分析电视新闻传播开展创新之路的方法。

一、汲取新媒体优势,促进报道多样化

“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存方式,也同样反映出了信息时代下各媒体的生存状态。每一个新鲜事物的产生和壮大都预示着其拥有一定独特的优势,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要想在新时期获得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吸取新媒体传播中自己所没有的优势,扬长补短。

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创新,创新的方向在哪里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创新的内涵就在于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汲取外来优势,而新媒体的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宽泛的时效性、包含内容的丰富性、接受信息的便利性等等。因此,电视新闻传播在开展创新时,也要积极融合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自媒体平台,开展一些延伸业务,拓展和丰富报道方式,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曝光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更加注重报道传播路径的多样性,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为依托,严谨有余,互动不足,受众难以和电视媒体人进行日常交互,距离感较强,所以电视新闻传播可以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一些日常信息,并利用评论区的交流特性和受众加强联系。这样既能促进报道多样化,也能有效增进创新进度,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二、培育综合型人才,注重内容高质量

无论何时,高素质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运用。当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发现新闻亮点、打造独特优势,不人云亦云,将内容质量作为首要要素,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质量与竞争力,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和谐的新闻环境。

电视新闻传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融合了画面、声音等多种形象性元素,形成声画兼备的整体形象,并且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可信赖度和较强的引导性。我们不难发现,收视率排名靠前的电视台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是民生新闻、或是综艺节目,总有一个特点能够吸引到受众,所以电视台要想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就不能一味的“求同”,更要“存异”,要有能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说,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可以和本地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城市特色文化提现到电视传播当中,将“重视受众”视为自己的立台之本,不仅要创建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也要创建高质量节目,能够使受众获得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当然,高质量的节目必然离不开综合素养人才,重视新闻人才的培育,提高新闻人才的待遇,都能够起到有效的发展作用。

三、明确新时代使命,坚守媒体人准则

虽然新媒体的冲击给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但是电视新闻仍然具有其独特性以及存在必要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公众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是所有媒体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新闻市场的地位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其职能和影响力依旧较大,所以我们在追求内容质量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职业准则。

从业务能力上来说,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比单纯的新闻人要更多,并且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敏感度,也要有较高的屏幕意识感,要积极寻求进步,不能安于现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从道德素养来看,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恶意竞争、虚假新闻频出等,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新闻人都能够挑起社会责任来,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初心,不胡编乱写、不违背准则,以客观的角度为受众们展现真实的新闻,不惧怕艰苦,明白自身定位和时代使命。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影响下,电视新闻行业势必要做出更加前卫和适宜的改革举措,以此来谋求更远的发展。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骤增,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闻传播创新之路是一条需要不断完善、不停前进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位媒体人付诸行动,为电视新闻行业的进步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秀文.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改善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0(18):150-151.

[2]王一凡.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4):175-177.

电视理论创新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 内容空泛

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过于空泛和枯燥, 所以, 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让受众觉得无趣, 也无法吸引受众的眼球。现在大多数的电视新闻节目走老路线, 对新闻内容以播报完成为目的, 话语僵硬、表情单一。让人味同嚼蜡, 有千人一面的感觉。这使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失去了信心, 从而使受众渐渐转移视角, 削弱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1.2 形式单一

在电视新闻节目播报形式上单一陈旧, 老套的节目形式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渐渐就会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在电视新闻内容的安排上显现极其严重的不合理性。“电视新闻播报方式僵硬, 不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有效方式来吸引受众, 使受众对单调的电视新闻形式厌烦, 甚至放弃”[1]。从而导致了电视新闻丧失了大量的受众。

2 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措施

2.1 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是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养成的基础”[2]。扎实深入的理论学习是电视新闻编辑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为此电视新闻编辑要认真地进行理论学习, 培养自己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电视新闻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具体生动的内容和形式, 把党的声音及时正确地传达给人民群众, 否则, “则会导致新闻传播出现失误, 不仅达不到既定的宣传目标, 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进而导致各种严重的后果”[4]。

2.2 积累与升华

作为有创新能力的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三项基本创新能力:“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5]电视新闻编辑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复杂性, 要勤于思考, 善于解析新闻事件。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要注重平时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 信息交流增强, 新事物层出不穷,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 良好的价值观和庞大的知识面。这一切都必须在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在一定的知识水平积累的同时还要注意将积累的知识升华。

当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新闻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 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以前单一的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 进而播报形势也向着多形态发展。“新形势带来新观念, 新观念带动新闻运作的改革。”[6]电视新闻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因此应该在报道形式上创新突破。比如在2006年碧利斯台风肆虐, 福建省莆田市境内福厦路段受淹严重, 行人受阻, 有人趁机敛财, 用挖掘机、货车等“摆渡”过往行人, 借此收费。我站记者及时采回第一手资料, 在编排这条新闻时, 我们不是简单的进行事件报道, 而是使用了大量现场行人和车主等的录音采访, 配合雨声喇叭声等同期声的使用, 使得受众犹如身临其境, 过目难忘, 新闻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这条新闻也获得了本年度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

在改变单一僵化播报的同时还要融入现代流行元素, 努力地贴近受众的生活。电视新闻既传播图像、文字, 又传播声音, 形象生动, 易于被受众接受。当前, 电视新闻常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出现, 现场报道集中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共时空效应”。2008年11月1日, 为了庆祝“妈祖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在莆田湄洲岛举行了第十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 我站也派记者参加, 在对其直播报道中, 我们采取主持人、特约嘉宾、前方记者交叉播报, 结合来自前方的现场报道图像, 屏幕上还穿插出现双视窗、飞字幕的方式, 多渠道多形式地传递开幕式的盛况, 这样既增加了节目的现场感, 又体现了权威客观的观点, 就会使受众感到亲切可信, 从而使受众自己被电视新闻深深地吸引。

2.3 积极参与组织协调

参与组织协调是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电视新闻编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编辑稿件而是组稿。这是一个取舍判断问题, 需要电视新闻编辑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明白自己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怎样的细节, 需要什么样的图片, 应该用怎样的播报语速和节奏, 还有新闻之间连接关系的设定, 不同性质的新闻穿插等, 这些都是电视新闻编辑事先需要组织协调的。电视新闻节目从拍摄、制作到播出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 一档完善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细操作, 而新闻编辑对题材的精心组织, 对稿件的细致处理, 对编排的巧妙布置, 则是新闻节目上台阶的前提。只有用新眼光、新视角、新思维才能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出新、出彩、出亮点。

另外, 电视新闻编辑还要组织协调好时政新闻和重大新闻的工作, 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单位, 社会人士及广大群众进行沟通协调, 在对新闻进行展示和评论时, 一定要客观、公正、全面的将真实的新闻信息展示给受众, 同时又“不能让受众强制接受, 必须贴近群众的生活与思想实际, 必须适应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6]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挖掘新闻的深度意义。对蕴含着新思想新观念或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新闻, 及时配以“编后语”、“编者的话”等电视短评, 从而加强了新闻节目的思想深度。

2.4 强化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 “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当应该看到这个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 不断探索, 可以说, 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紧紧抓住受众的心理, 使电视新闻按照受众的心理要求而新意层出不穷, 进而将受众紧紧地吸引在电视新闻中。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新时代的要求和受众的需求下, 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一定要端正思想、脚踏实地、注重平时经验积累和升华、积极参与组织协调、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将受众吸引在电视新闻上, 进而推动电视新闻的发展壮大。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新闻竞争加剧, 特别是电视新闻的竞争。这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要求电视新闻必须要进行创新, 否则不仅会失去大批的受众, 而且难以承担宣传作用。现实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实力, 获得更广大的受众。而电视新闻的创新的重担势必压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肩上。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竞争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新闻工作者创新能力浅议[J].新闻传播, 2002 (6) :72.

[2] 刘存宽.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J].视听界, 2002 (1) :50~51.

[3] 余运超.浅议记者的创新能力[J].记者摇篮, 2000 (11) :19.

[4] 姚德全.编辑主体创新三论[J].出版发行研究, 2001 (1) :35~38.

[5] 范以锦.传播学科学生到不了传媒界工作拷问传媒教育[J].新闻与写作, 2007 (7) .

上一篇:晚稻栽培技术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奥运品牌营销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