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

2023-10-23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第1篇

一、临时施工电源的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箱采用双门、

双漏保的标准闸箱,箱内标明负荷名称,箱门加锁并设警告标志,并加贴专业负责人的名字及联系电话。

二、各工程项目部应明确施工用电管理人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各

分包单位的电气负责人及通讯方式,并以书面形式报电气处。

三、电源闸箱分为

一、

二、三级。其中一级电源箱(包括电源箱内的

设备、维修)由电源管理单位管理;

二、三级电源箱及各分路开关下口所使用的用电设施、二级电源箱负荷侧接线及三级电源箱由施工队伍管理。固定设备应有专用开关箱,必须一机一闸一保一箱一锁。

四、各类电源箱必须使用国标正规产品,并经电气处检查验收合格,

办理完用电许可手续后,方可送电。

五、电源管理、维护和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操作

证";监护人员等级应高于操作人员。

六、施工现场直埋电缆必须用铠装电缆或加保护管,深度不得低于

0.7米,经过道路和铁路需加保护管,缆沟回填应沿电缆走向每隔15米立"地下电缆"标志。

七、敷设各处的临时线路绑扎牢固整齐,电气连接及绝缘可靠,防止

外部受机械损伤。

八、施工现场一律不准采用裸导线,采用架空线时,必须按规定使用

绝缘导线,架设高度不得低于3.5米,有车辆通行的路口不得低于5米。

九、禁止使用没有装设漏电保护器的活动线轴。三相电动工具必须采

用三相四极插座或插销。

十、在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必须设在室外;

在缆沟、循环水沟及潮湿地方,用24V电压照明;在箱罐容器内施工必须使用12V的低压行灯电源,(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应采用橡皮软线和手持灯,且低压线路必须与高压线路分开敷设。

十一、交流电焊机的一次线一律采用3×6MM2的橡皮软线,直流电焊

机的一次线一律采用3×10+1×6MM2的橡皮软线,集中布置的电焊机的一次线要装电缆槽盒,电焊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十二、轨道式起重机械的动力电源软线要装设电缆托架,轨道应多点

接地,轨道与轨道之间做好跨接。

十三、施工用电设施除经常性的维护外,还应在雨季及冬季前进行全

面的清扫和检修,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后,应进行检查、维护。(测试用电设施的接地电阻值,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同时做好特殊性检查维护记录)

十四、施工用电线路及设备的检修和恢复送电严格按照《电力建设安

全工作规程》规定执行;严禁采用预约送电时间的方式,在线路和设备上进行任何工作。监理公司、指挥部电气处负责定期对现场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拒不改正的单位进行通报及处罚。

十五、因施工用电采用的是预购电制,为保证施工单位用电负荷,请

各单位积极配合预缴电费。

某水泥有限公司

2011年08月X日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第2篇

2003年以来,枣庄市环保局围绕水泥粉尘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多种方法措施,投资1.2亿元对所有水泥立窑粉尘安装了高效除尘设施。全市水泥粉尘治理全面完成后,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加大了设施运行管理,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对企业的水泥粉尘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位于高速公路两侧、城区周边地区和环境敏感地区的40家水泥企业实施了重点检查和监控。多数企业能够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正常使用立窑粉尘处理设施,烟气达标排放,但有部分水泥企业由于安装了质量不高的除尘设施或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设施维护,使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立窑粉尘超标排放。

该市环保局邀请有关技术人员首先对全市40家位于敏感地区、被重点监控的水泥生产线粉尘治理设施进行了年检。重点检查了立窑静电除尘器的箱体封闭情况、毛刺线是否完好、极板是否腐蚀、除尘器清灰系统是否正常、除尘器通电时电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立窑袋式除尘器通电后能否正常运行、原有排烟设施是否加锁封闭、清灰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布袋有无缺失、破损、糊袋等情况。大多数水泥企业重视环保工作,对立窑粉尘治理设施维护较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实行了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定期进行清理检修,使除尘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证了除尘效果。54.6%的水泥生产线粉尘治理设施通过了市环保局的年检,但仍有部分企业的负责人环境意识差。对治理水泥粉尘污染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以污染环境为代价,除尘设施不正常使用,甚至根本不使用。有的企业没有落实专门的除尘设施管理维护人员,使除尘设施只有人使用,没有人维护;有的企业监督检查工作跟不上,致使职工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不认真进行维护和维修,使除尘器长期“带病”工作,严重影响了除尘效果;由于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少数企业在安装除尘器时偷工减料,除尘器不完善、质量不过关,影响了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行。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目前水泥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在对内部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际精细程度一定要进一步进行加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加强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使企业整体的管理工作更加的有效,正因如此它的重要性是水泥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水泥企业在对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优秀的机遇,在运行的过程中仔细的分析自身在进行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且运用更为经济的管理方案,从根本上对水泥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做出保障。

关键词:水泥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引言

在水泥企业实际进行精细化内部经济状态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之中,水泥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当下所应用的财务组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并且与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经济预算管理方式,进一步对水泥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度作出保障,对财务方面面临的风险问题作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水泥企业内部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从而达到进一步为加强水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精细化程度的实际效果起到推进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水泥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我们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模式的变化,逐渐从传统的投资拉动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型的内需拉动发展模式,目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过热问题已经显现出渐渐缓解的趋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水泥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水泥企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单单要在企业外部找到全新的经济增长方法,而且还要从水泥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内部经济管理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实际精细程度。在水泥企业运行过程中实际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时,运用精细化经济管理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自身的整体价值,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程度。

二、水泥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方式的概述

从根本上讲,与过去所应用的传统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理论相比较来说,精细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尤其重视对企业整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更加重视其系统化的程度,可以为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做出更加有力的保障,这其中包含了对水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以及对水泥企业进行生产工作之中每一道工序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且对运营的整体状况作出全面的总结,从而帮助水泥企业可以保持优秀的运行状态。与水泥企业过去一段时间使用的经济成本管理方式相比较来看,精细化的经济成本管理方式不单单重视水泥企业目前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对水泥企业日后的持续发展能力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程度,从目前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这种管理方式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三、水泥企业新型精细化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一)进一步对水泥企业内部财务组织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

在目前水泥企业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财务组织体系所展现出来的具体特征是整体架构相对较为简单,并且对自身内部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直接影响到水泥企业财务状态经济化管理的实际应用,正因如此第一点就是要对水泥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的相关部门实际应用的组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水泥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拓宽管理的实际范围,并且将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的深入。在加强管理范围的方面,要进一步对水泥企业内部经济状况的审计以及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设范围进行加强,提升管理深度的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水泥企业基层财务部门与水泥企业总部两者之间的日常联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水泥企业的总部直接下派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与水泥企业基层财务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对接。通过进一步加强水泥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范围以及加强管理深度的方式来使水泥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建设工作得以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与此同时,水泥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虚拟的会计主体,从而达到提升水泥企业内部财务组织体系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与水泥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紧密的连接

水泥企业在实际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将水泥企业自身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化管理的方式进行紧密的连接,这就从根本上对负责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水泥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十分熟悉,并且熟练的掌握水泥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业务。并且在实际将精细化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求水泥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熟悉水泥企业自身的财务理念。这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是较为繁杂的,首先水泥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与水泥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人员一定要进行多次的交流并且达到一致的目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也要定期的为工作人员进行财务培训,运用各种方式来加强水泥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思维。

(三)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系

从水泥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如果想要确实的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那么一定要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预算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水泥企业顺利的运行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在准备进行财务预算报告的制定工作的过程中,水泥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就是与水泥企业自身实际特征进行有机结合,水泥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第二点就是设置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式对水泥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第三点就是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编制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实际进行编制预算工作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适应,所以应该不断的向着精细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转变,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的实际精确程度;而且还要进一步提升水泥企业预算编制方式的实际灵活程度。在水泥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之中运用精细化的内部财务管理模式来从根本上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合理程度,并且还可以对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规范程度作出有力保障。

(四)控制财务风险

随着我国资本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水泥企业在运行中所遇到财务风险可能也不断加大,如果不加以重视,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危及整个企业的发展。水泥企业为了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财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水泥企业投资方面要完善评价制度,对投资风险严格防范。在企业寻找新的外部经济增长点的时候,财务部门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投资评价制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科学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来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评估,分析投資盈利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确保企业的良好运行。

(五)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建立具体的评价机制的时候,可以根据业务不同加以区分,对科研、管理、销售、生产等人员分别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运用责任成本法、BSC 积分卡、QCD成本质量控制等相关量化指标进行科学评价。建立相应的研发基金用以奖励新型科研产品的开发,建立能源用度指标考核能源的使用情况,建立回款责任奖励制度来控制财务风险。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对绩效评价的要求。

(六)增加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泥企业要通过对相应的财务核算平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等的建立,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确保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可靠性,进而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语

水泥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好机遇,并且不断的探析自身在实际对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通过新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其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对水泥企业日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精细化管理的建设中,企业要从完善财务组织体系,密切结合经营情况,建立科学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调度,控制财务风险,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增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在水泥企业中的运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平平,张红.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 构建建材企业新的盈利模式[J].辽宁建材,2005(04).

[2]汤谷良.新瓶新酒浓烈香醇——评毛洪涛教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研究——中国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的实地研究》[J].会计之友,2012(04).

[3]王丹容.精细化核算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初探管理会计体系在网络公司的应用[J].江苏商论,2013(09).

(作者单位:陕西富平生态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第4篇

1.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质量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回顾 2.验证

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确认

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4.最差条件:

系指该工艺条件或状态其导致工艺及产品失败的可能性比正常的工艺条件更高的条件。 5.挑战性试验:

指对某一工艺、设备或设施设定的苛刻条件的试验,如对灭菌程序的细菌、内毒素指示剂以及无菌过滤的除菌试验等。 6.批

指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以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 7.物料平衡:

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是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收得率必须在规定的限度内,二是指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 8.清场

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生产阶段完成后,由生产操作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设施、设备、仪器、物料等作一清理,以便下一阶段的生产。 9.药品委托生产

药品委托生产是指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企业委托其他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该药品品种生产的行为。 10.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11.质量事故

是指生产的中间体、成品的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规定,生产出的中间体或成品不合格或中间体、成品的收率极低,产生大量的废品。

选择或是简答题

1.生产管理理论中7S活动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其中节约、安全是后来加上的内容!

2.PDCA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或处理)(Action)的简称,是全面质量管理反复经过的四个阶段。 其中总结(或处理)总结是推动循环前进的关键。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又称“戴明循环”。

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企业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使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呈阶梯状上升的过程。推动PDCA循环一定要抓好A阶段。 3.《药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事项分为两类:

许可事项,其成立或者变更需要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变更许可事项。

登记事项,这些事项的成立和变更不需要药监部门的审核批准,其内容的成立和变更完全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内容。

4.《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5.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GMP的主导思想是药品的质量是在生产中形成的。

6.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结果评定标准:一是未发现严重缺陷;且一般缺陷小于等于20%,能够立即改正的企业立即改正。

7.SFDA

主管全国药品GMP认证工作,负责制定、修订GMP,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设立国家药品GMP认证检查员库及其管理工作。

负责生产注射剂、放射性药品、规定的生物制品的企业认证工作。

负责进口药品GMP认证和药品国际贸易中GMP互认工作。 8.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注射剂、放射性药品、规定的生物制品的企业药品GMP认证的初审工作。

负责除上述品种、剂型以外的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GMP认证工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GMP认证后日常监督管理及跟踪检查工作。

《药品GMP证书》有效期5年,期满前6个月,按规定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

9.制药企业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设置(QA)的重要性

对制药企业内部来说,QA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

对企业外部来说,QA是对所有的有关方面提供证据的活动。

10.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设置(QC)

在ISO8402:1994的定义为“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1.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新版GMP明确规定企业关键人员的定位,引入了质量受权人的概念。 12.生产管理负责人资质

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13.质量管理负责人资质

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一年的药品质量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14.制药企业人员卫生管理 1.个人健康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个人卫生管理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 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3.工作服清洁

工作服穿戴:不同洁净区的工作服不可混合使用 15.厂区布置的主要内容

——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妨碍。 ——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洁净级别合理布局。 ——同一厂房和邻近厂房进行的各项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 16.药品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

A级:高风险操作区,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17.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洁净度级别、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18.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19.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20.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21.阶段性生产方式:在公用生产区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生产某一产品,再对相应的公用生产区、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更换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方式。

22.气流组织:1.非单向流(乱流)----稀释作用

2.单向流(层流)-----活塞作用 23.空气过滤器:

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24.物料常用的净化设施:

传递窗

25.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

26.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

27.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

28.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状态标识。

29.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

30.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

31.原辅料的管理:接收、检验、储存与养护(贮存期一般不超过3年)、发放 32.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和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

33.按监督管理的要求药包材产品分为Ⅰ、Ⅱ、Ⅲ三类。Ⅰ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Ⅱ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Ⅲ类药包材指Ⅰ、Ⅱ类以外其它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34.药品生产过程中物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1. 实行定位管理

2. 制定并执行物料的储存条件和使用期限 3. 完善物料状态标志

4. 采取有效的防护和隔离措施 5. 加强物料中转(间)站管理 6. 加强不合格物料的管理 7. 加强物料回收及返工的管理 8. 加强物料平衡检查

35.物料接收和成品生产后应当及时按照待验管理,直至放行。

36.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37.成品放行前应当待验贮存。

38.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处理应当经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并有记录。 39.确认方式

1.设计确认(Design Qualification或DQ)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GMP的要求。

2.安装确认(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或IQ)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3.运行确认(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或OQ)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

4.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或PQ)

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持续有效地符合标准要求。

40.验证的分类

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验证、再验证: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料、主要设备等发生改变时进行的验证。 41.确认与验证工作的基本内容

设计确认(如收集供应商资料、优选供应商)、安装确认(如设备相应的公用工程和建筑设施的配套)、运行确认(如按SOP草案对设备的单机或系统进行空载试车)、性能确认(如空白料或代用品试生产)

42.清洗工艺中的取样方法:目检法、棉签擦拭法取样、最终冲洗液取样

43.生产工艺验证涉及:厂房设施验证、设备验证、检验方法验证、工艺条件验证、清洗工艺验证、

44.产品验证涉及:物料验证、稳定性验证、计算机验证 45.文件类型大致可分为标准和记录

1.制度和标准

主要是关于阐明要求的文件,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记录和凭证

是关于阐明结果或证据的文件,它反映实际生产活动中执行情况的实施结果,一般分为生产管理记录、质量管理记录、维护检测以及其他记录、销售管理记录、人员管理记录 。

46.技术标准(Standard Technical procedure)是指药品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颁布和制订的技术规范、准则、规定、办法、规格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技术标准应用于:产品工艺规程、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物料的质量标准、验证规程

47.管理标准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是指由国家、地方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制度或规定等文件以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标准或办法等书面要求。应用于:生产管理规程、生产卫生管理规程、质量管理规程、其他管理规程

48.工作标准是指企业内部对每一项独立的生产作业或管理活动所制订的规定、标准程序等书面要求。应用于:工作职责指令、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法、标准操作规程

49.制订文件的程序

1.建立起草文件的组织机构

2.选用合格的文件起草人员

3.起草文件

4.文件的批准和生效

5.文件的修正和废除

50.文件管理的原则:记录应当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空格。记录应当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应当尽可能采用设备自动打印的记录、图谱和曲线图等,并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销毁,应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

51.工艺规程: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而制定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和包装操作要求,规定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工艺参数和条件、加工说明(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等内容。

52.标准操作规程(SOP):经批准用来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也称标准操作规程。

53.产品质量管理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批检验记录、产品质量档案 54.文件的管理是指包括文件的设计、制订、审核、批准、分发、执行、归档以及文件变更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应制订文件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各类文件的保管和归档应符合要求,各种生产记录应保存3年或产品有效期后1年。

55.药品的生产和包装:生产指令的下达由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下达、生产前的准备:领料;试制;检查、无菌产品药液的灭菌管理: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从配制到灌装4小时内完成

56.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前最后混合(总混)的操作日期,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57.批次的划分 ①大小容量注射剂

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匀质产品为一批。同一批产品如用不同的灭菌设备或同一灭菌设备分次灭菌的,应当可以追溯; ②粉针剂

以同一批无菌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③冻干粉针

以同一批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所生产的匀质产品为一批。 ④ 口服或外用的固体、半固体制剂 (中西药) 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匀质产品为一批。 ⑤ 口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

在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 ⑥ 原料药

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间歇生产的原料药:由一定数量产品,经最后混合所得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⑦中药制剂批次的划分 固体制剂同④

液体制剂、浸膏、流浸膏等同上⑤

58.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 :投料 按处方量的100%投料、正常偏差

59.收率:也称合格率,在药品生产中,产品(或中间产品)的合格产出数量与投入数量的比值称为收率。

60.GMP规定物料平衡的限度可允许存在正常偏的差。当生产处于正常情况时,物料平衡的结果应在正常的偏差范围内,这个范围即为物料平衡限度,它应从生产经验中得出,取在正常情况下连续生产的几十批产品计算其物料平衡,根据数据所处的范围,制定出该产品的平衡限度。限度设置不宜过大或过小。

61.物料平衡检查:发现待包装产品、印刷包装材料以及成品有显著差异时,应当进行调查,为得出结论前,成品不得放行。

62.剩余包装材料:包装结束时,已打印批号的剩余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负责全部计数销毁,并有记录。如将未打印批号的印刷包装材料退库,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63.清场工作的内容:物料的清理、文件的清理、清洁卫生 64.清场工作的规程: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的发放

65.防止污染和混淆应采取的措施:除了对生产中的原材料、设备、生产方法、生产环境、人员操作等五大引起污染和混淆的因素进行控制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生产前认真检查

生产前应该认真检查、核对生产指令、物料,应确认生产环境无上批生产的遗留物,确认设备、容器等已洁净或已灭菌,生产结束已做好清场工作。 2.生产工艺布局合理

工艺布局合理,生产流程应顺向布置,防止交叉污染,缩短生产区与原料、成品存放区的距离,控制生产过程的时间,减少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的污染。 3.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生产

(1)严格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在规定洁净度的生产场所生产,采取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的措施,控制洁净室人员,定期监测生产环境的洁净状况。

(2)生产区域专一,不同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包括不同批号的操作不能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并采取适当的有效的隔离措施。

(3)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或生物体引起的交叉染,应安装排风等相应的设备防止粉尘飞扬。 4.状态标志明确

(1)生产状态标志应标明正在生产的情况,内容包括正在生产的品名、规格、批号等。

(2)生产设备状态标志应标明正在加工何种物料,停运的设备应标明其性能状况,能用与否、待修或维修,对已损坏报废的设施,应从生产线上搬出。

(3)容器状态标志应标明内容物的情况,如品名、规格、批号、状态(半成品、中间体、回收料等)。

(4)卫生状态标志应标明生产线、设备、容器等卫生状况,如已清洁、已消毒、已清场等。 5.其他方面

(1)生产过程中必须按工艺要求、控制要点进行中间检查,填写生产记录和检查记录,并归入批生产记录中。 (2)检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宜再用于其他的药材的洗涤。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的药材及切制的饮片和炮制品不得露天干燥、着地堆放。

(3)为防止药材被微生物污染,可采用对药材灭菌的方法来控制。药材及中间产品的

66.制药工艺用水分为三大类: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67.目前一般采用蒸馏器有多效蒸馏水机和气压式蒸馏水机等。过滤膜的孔径应为≤0.45μm。常用的滤膜的孔径有 0.45μm和0.22 μm 68.注射用水适宜贮存在优质低碳不锈钢贮灌内。贮灌的通气口要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应在70℃以上保温循环。 69.委托生产的受理范围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省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申请。 注射剂、生物制品和跨省药品委托生产申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受理和审批。 疫苗制品、血液制品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药品不得委托生产 70.《药品委托生产批件》 有效期不得超过2年

71.灭菌管理中的灭菌方法: (一)热力灭菌

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 (二)滤过灭菌:注射剂的滤过 (三)辐射灭菌:成品的灭菌

(四)环氧乙烷灭菌:医疗器械的灭菌 (五)灭菌过程中的指示剂 72.灭菌管理:

1.灭菌前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应予控制 2.灭菌前后的产品应有可靠的区分 3.灭菌设备 灭菌柜采用双扉式

4.湿热灭菌管理 常采用121℃,15-20min组合 5.除菌过滤前后管理 应检查装置及滤膜的完整性

73.ISO9000系列标准对质量保证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74.根据原辅料总件数确定取样件数: 当 n≤3时,每件取样,取样量N=n ;

n 4~300时,取样量N=SQR(n)+1 随机取样;

n>300时,取样量N=SQR(n)/2+1 随机取样。 75.物料放行

质量部授权专人负责审核放行

76.产品放行

质量受权人负责产品的审核放行

放行的原则

药品及其生产符合注册和GMP要求

77.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事故的处理。应制订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2.发生质量事故时应会同生产、技术部门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3.在未找到原因及解决办法前应暂停生产。

4.所有的分析、质量事故调查的结果、建议及付诸实施的计划都应该是书面的。

5.所有质量事故的处理都应有书面记录和处理报告。

6.发生质量事故的半成品、成品要做一些特殊的质量检验,而且要经质量管理部门的书面批准才可以对处理后的物料作回收或进一步加工。

78.偏差处理

任何偏离预定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的情况均应有记录,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部门。§偏差是指对批准的程序、标准、指令、标准的偏离 、 79.偏差发放数使用数报废数退库数100%

使用数报废数成品数留样量取样量损耗数100%

理论产量80.物料平衡81.以下偏差之一出现时必须及时补救处理:

82.(1)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正常范围,如果实际收率高于理论收率,可能单剂量的装量偏少或者辅料过多造成含量太低等原因,所以应及时查出原因,按规定的程序处理。

(2)生产过程的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规程规定的范围,出现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发生变化,如发酵生产、种子培养时间超过控制的时间,可引起发酵品质量变异,影响后工序的生产。

(3)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

(4)生产过程中设备状况突然发生异常,影响产品质量,如灭菌设备突然达不到规定的温度等。

(5)产品质量(外观、含量等)发生偏移。 (6)跑料现象。

(7)包装结束后,标签的数额平衡超出范围,尤其是出现领用数远大于实用数(包括残损数、剩余数之和)时,说明有漏贴的可能,所以必须返工检查。

83.持续稳定性考察的时间应当涵盖药品有效期

84.1.企业按规定保存的、用于药品质量追溯或调查的物料、产品样品为留样。用于产品稳定性考察的样品不属于留样。 2.留样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留样进行管理;

(2)留样应当能够代表被取样批次的物料或产品; (3)成品的留样: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第5篇

【编者按】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轰轰烈烈跌宕起伏,而在于以咬定青山之志做水滴石穿的努力。在中央企业大力推行管理提升活动的热潮中,我们刊出本文,积极探究承载中冶陕压40年发展的内核动力和精神坐标,以飨读者。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冶陕压),一个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大三线建设时期的重工装备企业,已有46年的发展历史,历经3次创业和加入中冶集团后的壮大与发展。如今已成为以生产大型精密黑色和有色金属冷热板带轧机成套设备和板带后处理成套设备、重型锻压设备、锻钢轧辊、大型铸锻件为主要产品,覆盖冶金、有色、新能源、电力、船舶、矿山、铁路、军工、石油、化工、汽车等领域,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国内、国际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

艰苦创业朴实勤俭的发展理念成其大

中冶陕压坐落于八百里秦川的富平庄里小镇,“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渊源,锤炼出艰苦创业的制胜法宝,并在46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成为企业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无论顺境或逆境。

1966年至1974年的建设时期,中冶陕压排除万难艰苦创业,“边基建、边准备、边生产”,建成了11个生产及辅助车间、41个动力站房、81幢各种建筑,安装了近千台设备,形成了初步的生产规模,并创出有名的“席棚底下闹革命”的创业精神。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营形势极其困难时期,在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强烈冲击面前,在残酷的市场份额拼抢中,中冶陕压一直紧紧抱定艰苦创业精神,永不退缩,坚毅前行,由分散到集中,装备水平一点点地提升,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终于形成了年产冶金及锻压设备5万吨、成品锻钢轧辊2万吨、锻造用钢锭9万吨的生产能力,跨入了中国重机行业的前列。

在企业跌宕起伏的发展中,中冶陕压领导班子踏实勤俭的表率作用代代传承,始终没有改变。1976年建成使用的四层办公大楼,现在仍是公司的管理总部。在步入中央企业序列后,中冶陕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为延伸和完善生产链,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崭新的现代化轧辊工厂已经屹立在生产基地。刘满元董事长每提及中冶陕压的发展,总是念念不忘当年企业求生存的艰苦时日,这也成为他所带领的管理团队在追求管理卓越的同时,始终恪守艰苦创业精神的不竭动力。党委书记樊志永说,企业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也算计过改善一下办公条件,把老楼装修一下,一算账需要800万元,考虑再三,还是用这笔钱购买了设备。如今,中冶陕压领导班子成员仍住在不足50平方米的老家属区里;公司领导不配专车;企业公出实行费用包干制度,严禁无故超标准、超路线现象;企业所有接待必须在厂招待所安排;各个单位可控费用、公务用车费用、办公电话使用费用全部定额考核;公司实行文件OA查阅系统,除涉密文件外,全部取消下发纸质文件……正是因为他们始终能够从点滴做起,将认真的态度、节俭务实的作风贯彻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企业才经受住了各种外部形势变化的考验,有了今天的发展和壮大。正是企业领导者自身廉洁公正,身体力行,职工才更敬其廉,服其能,赞其公。2010年,中冶陕压获得中冶集团“四好领导班子”荣誉称号。

不甘落后敢于攻坚的必胜信念成其强

中冶陕压在发展中不断奋进的每一次提升,无不凝结着一代又一代陕压人不甘落后、敢于攻坚的操守与情怀。

成其不甘落后、敢于攻坚之志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自主设计。从1969年起,他们就自行设计了400吨液压机及630吨液压机等产品,到1979年又进一步向精密轧机转向,并从黑色向有色迈进。这一阶段的产品精密、复杂、水平高并多属自行设计,其中,50吨汽车模具研配液压机填补了国家空白。而当时研制的800吨水压机、伞齿刨机、单臂油压机,目前仍在生产现场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无不令人惊叹。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15年,随着企业的发展,技术队伍得到有效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的力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先后形成完整的轧钢、锻压、液压、电气四大专业产品设计开发体系,形成了分工协作、接口完整的自主创新和开发模式。期间,企业先后有20余项新产品荣获局、省、部级技术进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25吨、50吨研配压机分别获得省、部优产品称号。期间,他们果断抓住淘汰单机架小型轧钢机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并大力实施了“三线一机”战略,即开发生产高速线材轧机、棒线轧机、连铸连轧和模具研配压机,由此揭开了陕压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企业产品结构由单机转向成线,单项合同由原来的几百万提升为几千万,企业全面摆脱为小企业服务的历史,豪迈跨入为冶金大企业、大集团服务的行列。90年代后期,国内冶金行业高线、棒线产能呈现过剩趋势,陕压一班人又果断提出“三个调整”战略,主导产品由高线、棒线全面向板带轧制线的调整。尤其是中冶陕压新公司成立后实施的板带轧机、板带精整线、板带处理线、卷取机、剪切机的优势组合,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档次和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企业又一次高速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企业实现了产值由2亿向12亿的突破,企业的效益实现了由几百万至亿元的突破。

2004年,由陕压厂技术总负责、工程总承包、具有陕压自主知识产权的6辊1 450HC冷轧薄带轧机,在浙江协和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投产,奠定了陕压在高新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里程碑。2006年,陕压进入中冶集团后,企业加快转型,实施了从重型机械加工及装配调试到锻钢轧辊专业化生产以及大型铸造、锻造、热处理的转变,重点设备数控化率达100%,其中一些设备的整机性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今年6月1日,凭借自身的专有技术优势、钼板轧机领域的良好业绩和远近闻名的严实管理风格,中冶陕压在国内重量级重机企业等竞争对手的合围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亚洲最大的钼业公司——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宽幅钼板轧机总承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交钥匙工程)项目。这个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宽幅钼板轧机成套设备的研制将填补多项空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项目的取得验证了中冶陕压多年来坚持走以设计为龙头总承包的发展之路的正确性,特别是为扬己专有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进入路线上获得了飞跃式突破;同时,也带来研发参数重新制定、大牌坊铸造加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突破的挑战。而不畏艰难敢于攻坚的信念必将成为战胜这个目前最大挑战的有力保障。

脚踏实地精细严实的工作作风成其久

中冶陕压的实践表明,踏踏实实办企业、精细严实抓管理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传动,是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的最根本的因素。中冶陕压党委书记樊志永说,中冶陕压的发展关键就是:基础和决策。中冶陕压的严实管理有着优良传统,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陕西省工业领域掀起了“远学邯钢,近学陕压”的活动,并在陕压召开全省扭亏增盈现场会。伴随着时代进步,中冶陕压乘势而上,不断赋予管理以新内容,做到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其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5个方面:

一是全面实施具有中冶陕压特色的“OEC”管理,即全方位优化管理法。面对企业规模、产能快速增长的现实与传统管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他们从1993年开始导入“OEC”管理法,2008年进行了全面升级。以目标体系、运行体系、监控体系、考评纠偏体系四大部分形成闭环管理链,管理过程一切以总账目标为依据,按日清、周清、月总结、季考核、年总评方式运行,监控管理上按企业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系统领导归口,职能处室履行职能管理职责,考评上以承包文件、中层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细则、处室奖金考核办法、综合管理考核细则为依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运行、管理监控、考评考核兑现过程。目前这一管理理念已被各阶层理解和接受,管理效果提升明显。

二是坚持综合管理巡回检查制度20年不动摇。这是中冶陕压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形式是:每周安排两名中层干部组成综合检查组,在一周的时间内,负责对全企业各个单位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工艺纪律、设备管理、物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检查;每周五召开由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亲自参加的综合管理检查交接班会议,听取监督检查汇报,听取值班中干的详细检查汇报,并对下周工作重点进行安排,形成日常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每周值班至少要对全公司每个单位认真检查一遍,有时为了检查夜班情况,检查组甚至在凌晨二三点前往车间进行现场检查。通过综合管理综合检查及交接班制度,每个综合管理处室、每个当周值班中干都会认真掌握各项管理的制度要求、程序要求,并代表总经理行使好监督检查职能,否则要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通过综合检查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公司领导能够及时掌控各个单位的管理状况,及时掌握各项管理的运行状况,能够及时解决基层单位在协调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三是千方百计节能降耗,降成本、增效益。轧辊铸钢车间30吨电弧炉和50吨电弧炉,是轧辊项目关键设备,同时又是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公司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并从2011年开始,设备部门专门成立专题组,骨干电器工程师放弃休息时间,不间断地跟踪炼钢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提出新的炼钢操作工艺,最终解决了两年来电炉高压频繁跳闸问题。

经过共同努力,到第二三季度,50吨电弧炉电耗由原来平均每吨钢水耗电640度左右,降到每吨钢水耗电550度,最好水平达到490度。30吨电弧炉由原来平均每吨钢水耗电680度,降到每吨钢水耗电520度左右,最好水平达到510度。平均每吨钢节约80~100元,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全年按6万吨钢水计算,节约成本500万元。同时,认真调整生产组织方式,从2011年底开始坚决执行避峰就谷生产,即每天白天不炼钢,晚上10点以后炼纲,按峰值、谷值的电价差别,相当于节省了2/3的电费。他们还调整企业生产供电模式,在确保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将原来交纳容量基础费改变成按最大申请用量交费,按目前的数据,一年可单项节省费用500万元左右。

四是优化天车操作流程,提高生产工作效率。中冶陕压生产一线配备天车近150台,原天车工257人。为了优化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生产,降低人力成本,根据国外的实际经验,他们决定将天车操作改为遥控操作。从今年初开始,他们先后对所有专职天车工、兼职天车遥控操作人员进行了多批次的培训,并正在组织基层和公司级的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车间运行。

通过天车操作流程调整,使天车工从高空转到地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十年一贯的做法,从效率、安全、成本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调整后原专职天车工已经由257人减少了200人左右,直接节约岗位成本150余万元;随着机床操作人员、工段班组职能人员对天车遥控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普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专职天车工人数。

五是进一步优化人力结构,减员增效。为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和竞争上岗机制,中冶陕压以满负荷工作为标准,以精减、高效、改进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以辅助岗位和一般管理岗位人员为主体,采用提前内部退休、转岗等不同形式,精减压缩部分岗位和人员。同时制定新的岗位指导书,规范用人标准。今年一季度完成的人力结构调整工作,压缩非一线岗位人员312人,降低人力成本500万元/年,在岗人员总数由3 200人减少到2 900人,并稳妥过渡。

传承创新人品铸产品的人本文化成其髓

以千方百计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为代表,用感情为职工办事,深化员工爱厂如家情怀。还是在2006年,中冶陕压借进入集团的时机,花6 000万元为6 000多名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以货币补贴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员工的房改难题,极大地稳定了职工队伍。

近年来,中冶陕压还千方百计多渠道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切实解决公司退休职工、低收入职工和单身职工的住房问题:一是廉租房建设。他们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与政府达成协议,由政府、企业共同作为出资主体,建设东关小区廉租房,2011年建成6栋354户,2012年6月建成2栋108户;二是享受国家政策,建设6 000平方米的公租房,为彻底改善单身职工住房条件而建设的单身公寓,共340套住房。居住时两人一套,1室1厅有厨房和独立卫生间,此举将彻底改善近700名单身职工的住房条件。同时,他们还为离退休职工建设活动中心,在东关廉租房、公租房建设时同步配套建设了体育馆。

在集团文化框架下,中冶陕压积极融入到中冶特色文化中,又注重个性文化的发挥,制定出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职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能力、职业发展、岗位平台、发展通道、绩效评价、从业环境、薪酬福利。通过中冶陕压内刊、广播站和网站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增强。

以一线班组为主体单位,加强规范化建设,夯实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班组一级的组织、引导、教育和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中冶陕压现有生产班组153个,其中,集体作业生产班组108个,单人单机作业班组45个,主要分布在8个主要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中冶陕压调整班组机构、班组长设置、班组管理基本规范,认真总结并形成一套班组建设有效机制,包括班组建设推进领导机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评比考核方式、班组长培养方式等,先后有7人从平凡的班组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集团和陕西省劳动模范。

46年来,中冶陕压走的是一条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勇于攻坚、敢打硬仗的发展道路。一以贯之,不断扬弃与传承,成为了确保中冶陕压发展到今天并将继续转型发展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

(责任编辑:郝幸田)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范文第6篇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现场管理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为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我市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学习创新型、品牌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安全型、和谐进步型等“六型企业”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各区(市)经贸局、各行办、企业根据各自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植重点企业、推动产业集聚、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目标,促进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从而有效提升企业软实力,全面推进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场管理的主体是职工,强化现场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其融入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强调开拓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优势。要充分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地提高,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真正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要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保证企业现场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是经济效益的原则。现场管理要克服只抓生产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的倾向。要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三是科学合理的原则。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应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实施,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其真正符合现代

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等。 四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企业现场管理的最基本要求。要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管理秩序,确保现场管理的诸要素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

三、主要内容

(一)环境整洁

1、布局合理。厂、库区、作业区、生活区按网络化要求合理布局,确保物流沿着最佳路线运动,厂区内排除“三废”等设施符合环保规定。

2、通道畅通。厂区内各种道路及车间、仓库内通道安全畅通,符合规定。各通道严禁堆货、堆物、停车、搭建;车辆停放整齐,分类集中管理;各类物品、材料按指定地点堆放,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3、标志明显。办公区、厂房、货场、库区、物料摆放位置等要设立标志,标志要醒目、具体、准确。厂区、作业区、工作区等区域要根据不同要求设置各类安全标志,如:严禁火种标志、交通限速标志、安全操作标志、消防检查标志、安全通道及消防器材标志等。各标志所标志的重要器械要安全有效。

4、厂容整洁,环境优美。各种宣传橱窗、板报、标语醒目庄重,内容适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环境达到绿化、美化;花草、树木、盆景搭配合理,厂房、办公楼色调优雅美观;生产、办公现场秩序井然,窗明几净,无积尘,各种用品摆放有序;不晾晒衣物,地面无油污、无积水,管道无跑冒滴漏;照明设施齐全,亮度适中;职工着装得体、仪表端庄、礼貌服务、谦虚谨慎,体现企业文明风貌。

(二)生产均衡

1、生产指挥统一。有健全的生产业务指挥系统,有方便生产、有利生产均衡的计划组织机构,使人、机、物等生产必备要素得到高度协调、统一。

2、劳动组织优化。劳动组织的形式能适应生产需要,劳动成员的配备符合“优化组织”的原则,对劳动者的管理有一套激励和制约的机

制。

3、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都应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清楚、职责明确、事有专职、落实到人,并在现场公布。有健全的岗位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标准,并按规定实行考核。

4、现场定额合理。凡能进行定量考核的工种都应编制《定额手册》,对生产各道工序全面实行定额管理,各项定额齐全、配套、科学、合理,确保指标层层分解到部门、车间、班组、个人,形成现场定额管理体系。

5、生产、工作流程科学。制定科学的生产、工作流程程序图,认真做好产前一切准备,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组织生产,一切生产、工作活动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保证环境优美、清洁生产。

(三)物流有序

1、健全生产规程或标准,加强对各道生产环节的管理,生产准备充分,工艺流程科学并据以组织生产;机具使用合理,操作符合规范,做到文明生产、提高效率、确保质量。

2、现场各类物件实行定置管理,定置图清晰明确,物位与图相符,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有牌,按区存放,按图定置,图物相吻。

3、物流过程中各类数据、图纸、标识、工艺卡、检验卡齐全,正确有效;在重点和关键工序要设置质量控制点。

4、采用A.B.C管理方法,清除“C”类物资,现场无闲置杂物。

5、仓库物资按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库、架、层、位四定位,标牌签卡齐全、整洁,帐卡物相符,并要簿记清洁,批注及时,数字准确。

6、仓库实行限额领料制度,领退料手续完备;坚持“日抽查、月核对、季盘点、年清仓”制度,保持“三相符”。

7、加强物料能源等管理,有合理的物料、能源损耗定额,实行专人管理、记录齐全、加强核算、降低消耗。

8、建立严格的原、辅材料进出库验收、复核制度,加强管理,明确

责任,环环紧扣,层层把关,交接严密,互不脱节。

9、依照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完善企业物资采购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组织网络,对物资的购、管、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努力降本增效。

(四)设备完好

1、实行定人定机、持证操作制度,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者熟悉“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坚持文明生产,执行“三检”和交接班制度;集中精力,听从指挥,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不违章操作,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操作者应做好每天的例行保养,使设备随时处于“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状态。机修工掌握“三知四会”(知技术要求、知质量标准、知验收规范;会拆核、会组装、会调试、会鉴定),严格遵守设备的维修、检修规程,开展设备检查,定期保养,强制保养,根据需要适时维修,确保设备完好,仪表、电器准确可靠。

3、各种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保证合格,正确使用,放置合理,保持清洁,完好无损。

4、重点设备、完好设备挂牌示意,对闲置停用设备应做到擦净加油,设罩维护或包装封存。

5、车间应配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工量具,保持完好无损,有周检标志。

6、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计量台帐,做好设备的运行、交接、保养、维修记录。

(五)信息准确

1、制定“信息管理标准,建立以信息中心为枢纽的信息管理网络,负责企业内外信息资料的汇总、分析、处理、归档及各种信息分流上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效果,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2、建立现场管理综合考察体系,加强对现场各种信息的反馈、处理

和控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3、主要业务信息流程科学、合理,有明确的示意图和相应的执行检查制度,各种业务工作的原始记录、单证、报表、台帐、卡片等资料齐全,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填制规范、字迹工整、表面整洁、传递及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开展经济核算,及时分析和公布经济活动指标。

(六)纪律严明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质量检验、设备保养、职工守则等现场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切实执行并严格考核。

2、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不窜岗,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3、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应知应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

4、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记录完整正确,字迹清晰。

5、加强优质服务,加强廉政建设,自觉纠正企业不正之风。

(七)安全生产

1、坚持安全第一,安全防范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齐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工作做到思想、组织、制度、措施落实,各个岗位遵章守纪,安全操作。特殊工种持证挂牌上岗;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2、重要危险岗位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并按有关要求管理。

3、消防器材按规定设置,专人负责,确保有效;消防通道畅通。

4、下班切断电源方可离开现场,新工人上岗前安全教育合格后方能上岗。

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无违章作业现象,也不准指挥他人违章作业等。

6、电器线路及动力运输等设施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四、基本要求

1、建立健全企业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执行。要有检查、有控制,形成责任保证网络化管理体系。要

开展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岗位纪律检查活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对现场管理的监督作用,使岗检工作贯穿于现场管理的始终,监督和保证现场管理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2、坚持职工岗位职责和现场管理紧密结合,建立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全面考核,并运用奖惩的杠杆作用,奖优罚劣,鼓励先[FS:PAGE]进,鞭策后进,促使职工在现场管理活动中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实现企业现场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目的。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和谐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做文明职工活动,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机制,努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为推进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市经贸委将根据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的实际,在日常检查、督促的基础上,采取邀请专家讲座及对部分企业实施专家指导、咨询、策划等方式,解决企业现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拟于每年底对现场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评选出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其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以此促进企业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市企业的运营效益。

特此通知。

上一篇: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范文下一篇:社区建设工作成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