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

2023-09-22

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一、会计核算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 会计核算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会计核算通过将经济业务数据化、表格化, 向企业的相关者提供反映经济业绩的财务信息。会计核算本身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执行, 而企业相关者也会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影响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数据, 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度倒逼企业要规范自身行为,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 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会计核算涉及的经济业务多, 成本核算即为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成本核算, 可以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是否合理, 是否存在可以节约的成本、企业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等指标, 从而使企业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调整生产结构, 节约成本, 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另外,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扩大,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 也需要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通过会计核算与分析, 可以发现财务异常指标, 便于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这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 会计核算有利于管理者的经济责任

目前企业的经营模式, 管理者与所有者的相分离的, 所有者要了解实际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就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的财务报表来了解。而管理者接受了投资者的投资, 有责任接受其监督与考核。通过会计核算, 实际经营管理者就有了经营的压力, 也有了一定的动力,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首先, 目前许多企业领导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产出效率、业务销售量以及整体的营业收入, 往往对会计核算工作不够重视, 企业高层领导认为会计核算工作是行政后勤的补助工作, 只是基础的登账、记账、算账、报账、付款收款结算、预算等业务事后工作。由于会计核算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的认同认可, 成为会计核算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其次, 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 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 事先确定了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 又随意改变核算方法。对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归集时存在账簿前后不一致的, 登记内容不完整等, 便利企业的成本、收入、费用核算内容不够准确, 无法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 需要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统一化。

(二) 会计核算不规范

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复杂程度的增加, 各种财税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大。第一,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 普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应计提待摊费用的项目, 没有按要求计提摊销而直接计入费用化, 会计核算未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计提费用依据不充分;多笔银行单据汇总录入一笔会计凭证;应分摊的汽油卡充值支出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科目等。第二, 会计核算科目使用不正确, 对真实反映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造成影响。如应计入福利费误计入差旅费、应该计入工会经费的误计入福利费等。第三, 账务处理不当等现象普遍存在, 如已取得发票且各项手续已完善的开支项目应计入成本费用科目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没有计入而误计入预付账款等, 从而导致了成本信息不能如实地进行及时反应。第四, 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 无法通过凭证摘要了解业务内容, 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防范系统风险, 逐步完善各项会计核算规范。

(三) 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 财务会计工作缺乏监督职能的保障。不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全, 对企业的经济生产活动无法进行严密的控制。对于已制定的内部监督制度过于高大上, 形同虚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就处于监督无力的状态中, 从而出现不规范的现象, 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会计核算做得不好, 会计监管不得力, 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的公司设有监督机制, 但由于审计和财务机构都受控于同一主体, 从而无法实施监督机制。

三、完善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 更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法制建设,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适合本企业的先进财务软件系统开发;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工作, 及时了解财务状况, 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严谨的会计核算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流程, 对企业的资产管理、费用成本支出、物资采购、经营活动等等制定详细的控制制度, 明确员工职责, 对支出核算、审批、监督、考核等进行动态管理, 使会计核算更加简化、更加高效。财务部门要对特殊交易事项需要按可比口径进行调整, 并且做出明确解释, 以客观反映出企业营业收入, 支出情况, 确保会计信息的规范性、真实性, 更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 提高会计核算规范性

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企业需要完善内部的会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通过财税部门监督管理, 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能够规范运行。通过整冶会计核算行为, 对会计核算过程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经营中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进行必要的惩罚。对于会计人员对会计科目的使用不准确、会计核算不规范, 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及熟悉的各种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最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来做好企业的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及选择, 不能随意选择会计核算科目,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企业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拥有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是极为重要。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能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制度便利, 还能让会计核算工作有序开展。在会计核算的操作中, 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是要求会计人员监督其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 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工作人员会干预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 会计人员处于受人管理, 导致会计的监督职能缺失, 使企业的资产流失、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管理制度在会计核算中所以能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更多的平台, 使每一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职责都能够明确, 知自负起责任, 使企业的会核算能够实现制度化。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时效性原则来加强会计信息的管控力度, 从而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使的会计核算能够更及时、有效和准确。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面对此种情况, 企业就需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 加强内部工作人员会计核算技能, 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 针对性制定会计核算制度, 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发展越来越快, 面临的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与复杂, 与之相适应, 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会计核算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出发, 阐述了企业管理中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臻.探析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导报, 2013 (01) .

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我们每天的生活已离不开服务, 即使足不出户都难免跟各种企业打交道。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活动中, 作为客户本应该获得应有的优质服务, 但却往往事与愿违。员工代表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每一次接触都不是简单的日常交往, 那是没有返工和排练机会的服务输出现场直播过程。消费者支付了包括服务费在内的金钱, 就期望得到除有形产品以外的服务。服务的无形性、即时性和不可存储性, 决定了企业员工必须依照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礼仪标准, 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企业员工每一次与消费者的接触过程, 都应该看作是在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机会, 而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无形的竞争力。因此,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员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服务礼仪培训是重中之重。

二、服务礼仪培训的重要性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细胞的健康与否关系到整个经济有序的健康发展。服务国家社会经济是企业存在的意义, 服务客户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服务能力可通过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来进行体现, 而服务意识则是在员工举手投足间的体现。良好的服务礼仪是消费者直接感受企业服务水平的最好途径, 如果企业员工连基本的服务礼仪都不具备, 那消费者又该如何相信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有保证的。其次, 随着全球经一体化, 各国间不但经济贸易活动频繁了, 日常活动交往也密切了。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便是从踏入中国土地的那一刻, 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服务人员的接触开始的。机场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否热情、出租车司机的态度是否和蔼、酒店人员的服务是否专业、旅游景点工作人员是否诚信可靠……无数中国企业员工的行为素质, 最终体现为中国人的整体素养。企业员工服务礼仪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基本体现, 代表一个团队经济和人文服务的整体发展面貌, 更代表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企业通过开展商务合作和面貌展示等树立形象, 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因此, 企业想要得到持续经营发展, 需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对内部员工的行为举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这种管理办法不是挂在墙上或写在员工手册中的条则。需要企业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 并且加以严格执行, 尤其是做好服务礼仪培训是关键的第一步。

三、企业服务礼仪培训的误区

服务礼仪包括在服务过程中遵守服务道德, 运用标准的服务语言, 有正确的服务态度, 合理的服务仪表, 掌握专业的服务技能, 力争提高服务质量, 保证服务效率。企业在服务礼仪培训时, 往往出现以下误区:首先, 培训缺乏系统化。服务行为并非与生俱来, 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反复锻炼, 当强化为一种行为习惯时, 才能自然地流露于言行和举止间。这种强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制定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其次, 培训缺乏层级化。员工的礼仪培训并不局限于基层员工, 服务礼仪并无指向性, 基层员工需要一般业务的礼服礼仪培训, 中层员工需要管理礼仪培训, 高层员工需要商务礼仪培训。在商务活动中, 许多所谓企业高层领导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不讲究搭配原则的穿着、不修边幅的行为举止、不雅的修辞表达, 个别还以“企业家”美化自己, 实在有辱中国企业家的“儒商”形象。最后, 培训过于形式化。企业在员工培训时, 通常利用老员工带新员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在教授业务的同时又传递服务。虽然既省钱又省事儿, 但让老员工既当爹又当妈, 而且不增加相应补贴的情况, 往往是想法很美好, 培训效果很糟糕。

四、服务礼仪的培训举措

(一) 把服务意识融入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由其经营者的意志所决定的, 但一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却需要全体员工在言行举止间的共同营造。企业通常把“客户为先、服务第一”挂在嘴边、挂在墙上, 但是响亮的口号、鲜艳的横幅、沉甸甸的宣传画册并非企业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是通过有效的培训, 使之像血液一样流淌在员工的身体里, 体现在举手投足间, 如春风扑面让客户亲切地感受到。一种好的企业文化会让每一名员工不但热衷于自己的工作, 更会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把服务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并上下一致坚持执行, 会增强员工对工作和企业的自豪感。员工加入一家企业都希望本身有所提升, 都期望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 且得到和自我预期值相同的薪酬。因此, 企业在开展礼仪培训活动的过程中, 要先让员工正确认识服务礼仪培训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一个具备良好服务意识和个人修养的人可以胜任所有工作。

(二) 把礼仪培训写入培训日程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发展的不断变化, 采用适当的方式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过程中员工需要培训, 犹如机械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保养。服务礼仪培训是保养的第一步, 产品知识再扎实、专业技能再过硬, 如果员工仍是一张张“扑克脸”, 那还不如实行全面机械化。人工智能正是来取代这一类企业的, 假设说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也会思考, 那么人类和机器的区别就是人类是用灵魂来思考, 而机器是用算法和理性来思考。用心真诚地、恰到好处地提供优质服务将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抗衡的最后阵地。所以在企业管理中, 不能再让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或岗前培训成为参观企业、走马观花般的一日游。或是其声泪俱下、劳民伤财地搞一系列团队合作、挑战自我主题的“拓展训练”, 还不如阶段性地聘请有资质的礼仪培训师, 让员工学会行、走、站、坐、蹲, 以及日常的待人接物、沟通表达等技巧来的实用。

(三) 完善服务礼仪培训的评价体系

虽然当前已有许多企业开始重视员工服务礼仪培训, 有好的培训方案谋划、有科学的实行与控制, 但往往缺乏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培训效果指的是参训职工参加培训以后的收获, 和其参训以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成绩, 也指企业在培训工作之后所取得的效益。

服务礼仪培训效果的好坏, 除了可以在员工日常对客服务中所体现出服务主动性、服务热情度等方面进行现场考核, 根据客户投诉数量和投诉关注点进行考评更直接有效。但是, 客户投诉情况虽然能反映出员工的服务质量的好坏, 但并非是完全客观有理的。这要求管理者需要根据客户投诉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有时因为客户的投诉, 企业不分青红皂白克扣员工工资的情形也确实缺乏理性。此类行为不但没有警醒员工提高服务质量, 反而迫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 员工破罐子破摔导致企业的服务质量更加每况愈下。因此, 消费者要理性行使投诉权利, 企业也要科学分析客户投诉原因, 才能确保奖惩制度公平公正。

五、总结

我国自古以来便被冠予礼仪之邦的美称, 不管是人与人的日常交往, 还是企业与客户间的商业活动都应该处处体现优质的服务礼仪。另者, 随着当今世界逐渐走向一体化, 中国企业应扎根礼仪之邦, 让礼仪之花开向世界。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视服务礼仪, 不但有利于国内企业凝聚公众向心力, 更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服务类消费的比重约为50%, 且每年大概提高1个百分点。近年来, 快递物流、交通运输、医疗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显露出众多问题, 集中体现为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态度恶劣、缺乏专业服务技巧等。消费者针对企业服务质量的投诉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根本, 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缺乏应有的服务礼仪培训是症结所在。

关键词:服务礼仪,员工培训,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小燕.酒店员工服务礼仪培训的问题及措施[J].时代金融, 2018 (23) :325-326.

[2] 赵丽霞.加强员工培训助推企业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21) :127.

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国内的合同发展的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着光辉璀璨的历史,这段历史也见证了合同所经历得漫长演变和发展,自有文字记载起,几乎就能发现合同的印迹,我国合同在过去又称“契约”,最早的合同起源于西周,在当时分为“傅别”“质剂”“书契”多种形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为维护森严的等级统治,始终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一直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人民崇尚重义轻利,因此,合同的发展颇受限制。鸦片战争后,中国迅速由封建主义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平等、诚信、法治这些帝国主义先进的思想为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冲击,但由于在政治上、经济上居于不平等地位,当时的法律制度改革并不彻底,新的合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集体化,在这近三十年的过程中,是一个计划经济时代并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府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直至1984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对我国合同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自此开始与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合同发展。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合同发展的又一分水岭,我国合同管理进一步开始理性、现代、充分的发展。

(二)国外的合同发展的历程

由于不同国家各自发展的历史背景,合同管理的发展各有千秋。“合同管理”在《汉英航空大辞典》被译为“contract management”,在《汉英航海大辞典》被译为“contract administration”,在《汉英水利大辞典》被译为“contract supervision”,在《现代商务汉英大辞典》被译为“management by contract”。根据不同的表述方法,合同管理的内容也略有差异。古罗马法的市民法是最早、最完善、最发达的民商法律体系,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沿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拿破仑法典》受罗马法影响颇深,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早的一部法典,被誉为“公民权利的宝典”“社会生活的《圣经》”,《德国民法典》也深深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这部法典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私法体系。大陆法系中这些法典是近现代民法史上的瑰宝,对民法、合同的发展影响深远,为现代合同制度奠定了基础。相较之下,英美法系有自己的特色,英美法系立法不一,个人本位,民商事制度混杂,合同制度相对也比较杂乱。

二、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市场不仅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全球化的大市场。面对这样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繁杂;市场变化瞬息万变,企业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生存、发展,企业现代化应运而生。现代企业为了防范风险、适应生存,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从广义上讲,合同管理贯穿在企业业务运行的全过程,包括合同订立的前期准备、合同签订的操作流程、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合同纠纷的处理解决以及合同文本的分类归档,这些工作涉及到企业的诸多部门和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业务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对外扩展业务、商务磋商、签订合同;法务部门负责围绕合同产生的法律事务与法律问题,包括合同条款的把关,合同的保存归档以及合同纠纷的解决;管理部门负责对合同履行进行监督,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以及领导层级通过对合同整个过程的监管、指导,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决策进行把控。

从狭义上讲,合同管理仅限于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过程,从业务部门在授权单位内代表企业签订合同,到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直至合同履行完毕或其他原因终止的过程。狭义上的合同管理中,除了业务部门代表企业签订合同外,主要是法务部门围绕合同开展的业务。现代企业管理不论是广义上的合同管理还是狭义上的合同管理,都对工作人员自身的要求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对专项业务纯熟,充分理解岗位职责,按职履责;严格按流程操作,流程严谨,程序公开,互相监督互相配合;掌握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利用word, excel,以及各种管理软件或信息平台,高效、便捷工作。

三、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科学的合同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愿景。企业通常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的一切管理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的,合同管理也不例外,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可以更好的调动业务部门、法务部门、管理部门的能动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各部门所长,使每一份合同、每一宗业务都能与企业的使命和目的相关联,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愿景。完善的合同管理衡有助于规避风险。现今的市场环境机会丰富,竞争激烈,风险无处不在,完善的合同管理更有利于在各个环节掌握完善的资料,对完善的资料进行充分统计,进而掌握相对全面的信息,面对竞争信息就是资源,越是全面的信息,越可能更准确的预测市场变化。企业经营管理面对投资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各种风险,完善的合同管理可以把各种风险分解在各个环节中,从而减少风险、降低风险。健全的合同管理更有助于及时止损。合同管理不仅仅是防患于未然,还可以在发现问题、发生纠纷后快捷、有效的应对。健全的合同管理会加强善后工作,“面对风雨,掉转船头”,寻求最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防止损失扩大。

摘要:本文首先从合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 对比了中外合同的起源、发展, 同时简单介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虽然合同的发展历程各有千秋, 但在目前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形下, 市场竞争激烈, 风险颇多, 均对合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进一步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 合同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新的定义, 以及合同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性。

关键词:合同管理,竞争,法务

参考文献

[1] 张丽.论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做好合同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 2019, (04) :78-79.

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西安同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本文以企业多元化,改制企业为重点研究对象,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系统创新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尤其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三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协同作战,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协同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国有企业转换所有制体制,资本结构,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机遇。而企业改制以后,面对新的市场和环境,如何“重新”统一员工思想,团结力量,不断培育企业核心优势,实现企业较快的发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社会的战略,正是解决当代中国诸多问题尤其是企业的一项“治标性”措施,创新正成为各企业永恒的主题。而系统创新作为一项创新的组织管理技术, 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一、系统创新在企业经营的可能性

系统创新作为一项创新的组织管理技术,是对组成系统的诸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结构、系统流程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的、全面地组织的过程,以促进系统整体功能不断升级优化。企业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保持持续发展,保持企业常青。系统创新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子系统(也有学者认为是六个系统,本文把其中最重要的三项作以分析)。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一次新的技术的创新将赋予企业一轮新的生命,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内容。通过技术创新,能改善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进步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2、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就是创建适应环境变化与生产力发展的新组织形式的活动。组织创新最核心的意义是企业资源的重组。包括组织制度、结构、流程、治理等方面。即引进很多新的组织因素,进行一些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形成较为完整的企业功能,是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横向联合,是企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通过适时的组织创新,使企业组织结构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市场创新

通过新的市场要素的引进以求开拓、占领新的市场,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着眼于开拓新领域,创造新需求。市场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出发点和回结点,企业的各种创新,都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最后的落脚点,企业创新的效果也必须由市场来检验。同时,市场创新应该辅助有营销创新。

二、系统创新各子系统的相互促进作用

1、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

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新产品,也就没有市场创新。产品创新通过开发新产品,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而向市场推出具有新属性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市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

- 1 -

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市场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 所以市场创新要求我们先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今天要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市场明天要什么现在就储备什么。可见,市场创新不仅仅是市场经营模式的转变,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市场创新结合起来。

2.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在转型期的改制后,必将带来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相应的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也要发生重大的转变。根据新的变化给员工的心理与行为带来的冲击去重塑新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来有效运作,从而实现与环境的适应,打造组织实力,赢得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过程要求并推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的变化与创新。创新是具有特殊性质与规律的活动,对于组织的性质、结构、功能、机制等有着特定的要求。相当数目的组织创新源于技术创新产生的新要求。在进行组织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股东关系,二是劳动关系。一方面,国企体制改革以后,有些或全部职工就会持有公司股份——成为股东,即职工和企业是股东关系,作为股东的职工享受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比过去那种虚位的国有企业主人更实在,这种关系处理得好就会给职工带来无穷的动力,毕竟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与自己身家性命相关联,而处理不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至伤害职工积极性。所以树立起企业是职工自己的“家”,“我当家”的思想就显的尤为重要了。这样为了赢得市场,适应生存而打出的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组合拳”才能发挥效用,使得公司发展渐渐走上正轨。

3、市场创新与组织创新

企业组织具有自适应性。组织是一切行动的根基,组织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与承担不同的任务,它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成功的市场经营战略必须有成功的组织创新作为保障体系,市场诱发下的组织创新主要是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和市场目标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根据市场变化引起的企业管理新变化,如企业流程再造,产品价值链、服务链的再造,以及竞争规则的创新,无不体现着市场创新对组织创新的要求,也反映了组织创新对市场创新的支撑作用。

三、发挥协同创新作用,促进企业发展

一般来说,核心能力不一定等于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只有经历系统创新后才可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成功取决于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爱因斯坦说:“你不能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解决那个问题”。这就暗示在单项创新上有优势的企业,如果缺乏系统创新,不一定有竞争力。企业创新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此系统中,单一要素或部分要素的创新离不开整体,否则,这种创新要么没有意义,要么就进行不下去。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说:“一个元素在系统内部的行为不同与它在孤立状态中的行为。你不能从各个孤立部分概括出整体的行为;为了理解各个部分的行为,你必须把各种从属系统和它们的上级系统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往” 。组织创新是企业所有创新活动的保证,技术创新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核心,是组织创新的诱因,市场创新的保证与动力基础;市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目的与外在推动力,同时也是组织创新的诱因。因此,要打破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之间相对封闭与隔绝的状态,必须根据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市场创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三者的有机协调与组合是企业取得终极竞争上风的关键。例如:企业在产业突变期,产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产业创新的回报也是很丰厚的,不创新即死亡也是千真万确的。要突破已有产业结构的约束,应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或组合创新来改变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指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的实践活动时,必须以企业总体战略为龙头而展开,使各活动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利于整体的发展与功能完善,而不是彼此之间的相互牵制与抵消。为了实现企业创新目标,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生命力,以市场创新为总的指导思想,视三者为一整体,发挥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搞好组织创新为技术创新搭建良好的平台。

最后,特别就创新意识和观念问题再做阐述。 “创造性破坏”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因此,包括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的企业员工在内的文化创新显得尤其重要。企业要适应变革的内外环境,甚至主动变革,培育创新意识,建立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于改制企业,要特别注意是改变员工的陈旧思想观念,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饭大家吃而无饭大家饿的观念必须废除,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与观念,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建积极向上和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汲取员工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以创新促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柳卸林.技术创.北京:出版社,1993.

[3]傅家骥 .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 北京:企业治理出版社,1992.

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目前不少外国优秀企业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

日本的新日铁:

(1)高度重视管理。新日铁强调“精”、“细”,强调规范化,讲求高质量、高要求,认为现代管理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力图通过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把员工的力量统一起来。

(2)高度重视创新。新日铁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经验。在学习和借鉴中,他们不是简单模仿和照搬,而是经过消化、吸收后为我所用,形成了特别善于创新和特别注重创新的精神。

(3)提倡勤俭精神。日本企业文化吸收禅宗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把职业中的劳动提高到一种神圣义务的程度,主张“最低限度的个人消费及严格履行日常工作义务”。 欧洲安赛乐-米塔尔:

(1)兼并重组过程中不同企业文化的良好融合。米塔尔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对并购造成的风险远远大于并购企业过程中的项目风险、品牌与渠道风险及人员管理与使用风险,正是前者的有效处理,使后者可能出现的危机迎刃而解。

(3)严格的理性管理。米塔尔的组织机构设置严密、管理集中、讲求实效、富于理性,并随企业规模、市场情况、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人员配备方面,注重人员能力、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的选拔,要求管理人员技术过关、能力过硬、有较强的管理水平。 但反观我们国内的企业,很多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也不够健全。我想这个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内企业竞争不过国外企业的原因之一吧。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老板和高层,认识要统一,要能够正视弊病、缺陷和不足,正确对待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不要掩盖问题,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会缺乏明确的目标,而陷入盲目和流于形式。

其次,要明确企业未来对人员的要求,以及未来发要求与人员现状的差距。

再次,要作为一个项目,由专人来进行。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局观念,进行整体规划,有计划地进行。不能想到那就做到那,尤其不能为了如期出期刊而乱拉文章凑数。

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2、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价值、问题及出路

3、对服务品牌创建的几点思考

4、论诚信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石

5、探索公司品牌化:用自我传播同化员工

6、企业文化视域下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7、“破窗效应”与企业管理

8、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品牌创建的路径探索

9、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与合作关系研究

10、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关系实证研究

11、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创建路径分析

12、中小企业品牌管理意义及措施探析

13、销售企业形象建设提升探讨

14、WTO“后过渡期”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大力打造央企强势品牌

16、注重企业宣传创新企业宣传

17、试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18、品牌资产形成过程与食品企业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因及策略

19、关于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复杂网络理论在企业品牌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21、分析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模式

22、以联想为例浅析IT企业品牌的整合与创新

23、培育“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品牌提升企业服务品质

24、幼儿园品牌形象构建的新思路与新见解

25、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创新策略

26、品牌识别实施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27、企业品牌网络:产业集群视域下的研究

28、抓住典型案例强化企业品牌建设

29、商标品牌及名牌战略现状研究

30、“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品牌管理的策略探析

31、塑造品牌形象 培育品牌优势

32、关于胜大品牌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33、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34、旅游品牌对旅游经济的推动探析

35、品牌定位在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分析

36、精心培育品牌文化 倾力打造中国品牌

37、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与展望

38、畜产品加工业如何对标牧区现代化

39、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及改革策略探析

40、实施品牌战略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41、影响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区域知识产权品牌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2、论光谷联合的品牌延伸之路

43、讲好品牌故事:论企业档案对企业品牌记忆的传扬

44、论我国民族工业品牌的法律保护

45、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跨国经营SWOT分析

46、姜东艺术学校(天津区)品牌营销研究

47、浅议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策略

48、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理论基础述评

49、食品伤害危机消费者宽恕意愿形成机理研究

上一篇: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范文下一篇:学习月活动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