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

2023-10-07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豫剧动画是融合豫剧表演和动画设计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是对传统豫剧中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的艺术继承,也是对新媒体发展的有力推动。本文从豫剧与动画的艺术共性和豫剧动画的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对豫剧动画的艺术表现进行剖析。

关键词:豫剧 动画 艺术共性 艺术特征

引言

豫剧是中国最悠久的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沉厚的文化沉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动画则是当前主流的媒体传播途径,能够以各种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加工和表现。因此,融合豫剧和动画两种文化和艺术形式的新型艺术作品必然拥有极具特色的艺术表现。下面本文将从豫剧与动画的艺术共性和豫剧动画的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对豫剧动画的艺术表现进行剖析。

一 豫剧与动画的艺术共性

1 娱乐性

豫剧是一种地方戏曲,而戏曲中的“戏”字本身便有游戏的含义。“戏”最早出现在河南商周文化中,意思是一种祭祀性的仪式。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戏”也由单一的祭祀仪式演变为包含舞蹈、杂技、马术在内的多种表演形式,游戏性的含义得到了加强。由于增强了戏曲中舞蹈等艺术形式,戏也不再局限于祭祀仪式,而是成为了人们在盛大节日中娱乐表演的重要艺术形式。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豫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娱乐和文化形式,娱乐性成为了其基本的属性。无论是传统的盛大节日、庙会还是平常人家的红事、白事,豫剧都是中原地区人们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和娱乐项目。豫剧对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人们的作用就好比二人转对于东北人们的作用,是当地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和文化载体。

动画虽然以特殊的方式承载和表现着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文化,但其同样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娱乐性是豫剧和动画共同的艺术属性。动画是以运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的艺术作品,其形式广泛、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中国早期的皮影戏便可看作是早期动画作品,随着摄影技术和电子媒体的发展,当前的动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电子产品,无论电影、电视、广告,还是网络等各种多媒体平台都能看到动画这一艺术表现方式。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等形式的传播媒体平台,动画无疑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轻松和休闲的观赏平台,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动画中的人物和事物都是虚拟的,而不像电影电视中记录真实的场景,所以,从表现内容上动画通常表现相对简单、积极向上的主题。以娱乐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样是动画的基本属性。

以娱乐共性为主题背景的豫剧和动画相结合的经典例子便是上文所述的皮影戏。中国传统皮影戏中的造型是抽象化、艺术性的豫剧动画形象,这些平面的玩偶用驴或是硬纸版雕镂、辅材而成,借助灯光投射在半透明的屏幕上。而皮影戏的后台则是运用戏曲的唱腔、戏文及乐器来表现故事。这与现代戏剧动画片的表现手法非常相似,只是以动画片来表现的画面要更丰富些,层次多些,动作不是摆出来的,而是根据真实的动画逐帧画出来的。

2 故事性

故事性新豫剧和动画的又一艺术特征。豫剧的发展根植于中原这片有着最悠久的文化土壤,在表演上和曲目主题上有着鲜明的故事性。经典的豫剧曲目《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本身便是来源于民间传说并经过后期加工而成的经典艺术作品。其他曲目的豫剧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较强的故事性。豫剧是戏曲的一种,故事性在豫剧表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看的故事往往是好剧目的基础,再好的演员也是需要通过豫剧中的故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题思想的。豫剧的曲目都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人物和故事进行了更符合主题思想的艺术加工,从而使得豫剧中的故事性更加鲜明,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动画同样是一门以叙述为主的表现艺术,通过流动的画面来表达设计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所以,动画中的故事性仍然是其表达主题的基础。好的故事如同一部好的小说一样能够吸引观众,让观众随着故事的起伏发展而经历着不断的情感体验。例如,中国的第一步动画片《大闹天宫》便是由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改编而成的。原故事中精彩、辗转的故事情节为动画的创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塑造空间。而这部动画片也因此而成为了中国动画发展史上最经典的动画。

文化的沉积是必定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历史的变迁注定了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背后都会有着特定的历史故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故事性同样是一部艺术作品的重要审美形式。没有故事性的艺术作品必定缺少美学思想和艺术灵魂。豫剧动画是将豫剧以动画的形式进行改编和演绎的,从而使得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时代有着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期中故事性便是能够将这两种艺术形式连接和融合的基础。好莱坞经典动画片《花木兰》便是依据传统豫剧花木兰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经典动画,并且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期中的故事性是这部动画片成功的基础。花木兰的故事本身便充满传奇色彩,替父从军、男扮女装、战功赫赫的花木兰的故事曲折动人、波澜壮阔。经过改编后的故事更是增加了一些神话性和趣味性,使动画具有可看性以及很高的艺术性。

3 虚拟性

豫剧是在固定的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所有的场景布局都是虚拟的,而动画也同样是运用绘画来表达出所需要的各个场景。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相同的虚拟性。虚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意境追求的延续,语句中以鞭子代表人物骑马,以两面车旗代表人物推车前行,而水火等自然现象也同样运用旗子来表达,虽然简朴却也给观众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动画中的一切景物虽然源于自然,但同样并非对自然的完全记录,而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进行技术加工。对现实场景和人物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豫剧场景、人物和动画场景、人物是两者虚拟性艺术表现特性的反映。正是因为有了包括虚拟性、娱乐性和故事性等艺术共性,豫剧动画才能够借助豫剧和动画两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而快速发展,下面本文将分析豫剧动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二 豫剧动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1 表现重点戏而非曲

豫剧和动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将两者融合需要从上述两者的艺术共性中寻找突破口。因此,豫剧动画在艺术表现上提取的是豫剧艺术中的戏,而非曲,即将豫剧中的扮相、服饰、叙述方式、表演等表演艺术融入到动画制作中,从而淡化豫剧唱腔在动画中的表现。例如,上文所述的《花木兰》从任务的外部形态和装束上都取材于豫剧中的人物扮相,场景的转换也符合豫剧的剧目变化,故事情节更是在原有豫剧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的。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戏曲形式,豫剧在扮相、服饰上本身就符合动画中对人物外观形象创作所需的模式化表达。由于舞台的局限性所以豫剧的表演同样具有夸张的艺术效果,这些都符合动画表现的基本艺术特征。

豫剧的唱腔虽然是同样经过若干年的文化沉淀和传承,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豫剧唱腔缓慢的节奏无法适应新时期人们对于歌唱和戏曲快节奏的需求。因此,豫剧动画将对于豫剧文化传承的重点放在对豫剧表演的传承上。豫剧动画《穆桂英》同样是一部根据豫剧经典故事改编的动画,片中的穆桂英等人物造型吸取了豫剧脸谱的造型特点,武打设计也吸收了豫剧武打的动作特点,但对于豫剧中“曲”的继承和表现在动画中则只能一带而过,在个别场景的背景音乐中得以表现。以戏为中心是豫剧动画表现的一大基本特征。

2 变化、流动的场景空间

豫剧表演的传统舞台是固定、无法进行转换的。舞台中人物上场和下场的形式相对固定,没有更多丰富的变化。而动画则不同,可以对于动画场景进行随心所欲的变化。豫剧动画无疑可以弥补豫剧表演中缺乏场景变化这一乏味的表现模式,通过流动的空间来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容。由于传统的场景布置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因此相对舞台效果较弱,而用动画手段布置场景则非常的简捷、方便,而且可以设计出富丽堂皇的场景效果。例如,在《花木兰》中对于节日的场景布置便体现出动画场景设计的优势。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的节日盛大场景是传统豫剧表演中无法实现的场景布置。不断的场景转换创造流动的空间,使人物穿梭于不同的场景之间,是豫剧动画对豫剧艺术表现的创新。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台剧中“十八相送”这场,祝英台一路上以景物作为比喻向梁兄暗示爱情时,一直用走“圆场”和动作手势来表现,场景和空间的转换相对牵强,而在豫剧动画中不但可以通过动画手法轻松地表达场景变化还可以在画面中配上了并蒂莲、鸳鸯鸟等动人景色,丰富了画面,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同时动画还可以完成任务的心理变化描写,例如,通过并蒂莲和鸳鸯鸟的形态、动作可以极具深意地表达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心理变化,这些都是传统豫剧所无法表达的。豫剧动画中借助动画场景变化而形成流动的空间,为动画的表述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是传统的豫剧表演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人们从静止的角度观看流动的空间变换会使观众产生流动的视觉效果,使自己更加沉浸在动画艺术所表现的场景中,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

3 秉承豫剧人物的装饰特点

豫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种类,有着悠久的文化沉淀和美学思想积累。豫剧动画在进行美学创造时保留了豫剧本身所具有的美学思想,例如,人物的造型和服饰,传统豫剧有众多的角色行当(生、旦、净、丑),旦又可分为正旦(又称青衣)、花旦、武旦、老旦、丑旦之多。每一种角色的造型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豫剧动画在进行动画人物设计时同样考虑到豫剧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属性,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豫剧动画《穆桂英》中的穆桂英形象便是取材于豫剧中的艺术人物形象,如人物的头饰、盔甲等服饰乃至人物的面部造型都符合豫剧的美学思想,这也反映了豫剧动画对于豫剧所代表的中原文化的表现和传承。豫剧动画的受众不只是中原地区的孩子,同样包括中原地区的大人,因此秉承豫剧的美学思想,使广大观众在观看豫剧动画的过程中同样能够欣赏到豫剧所带给人们的美学享受是豫剧动画制作者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4 秉承豫剧的动作特点

豫剧动画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思想不仅体现在人物装饰特点上,还体现在对豫剧中动作特点的继承。豫剧中的动作是豫剧文化和豫剧审美思想的体现,融合了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经过漫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成熟的动作、身法,体现着豫剧演员的人体造型之美。豫剧表演中的动作可以归纳为手、眼、身、法、步五个关键环节,其中任何一种技法都是演员功力的体现。手和眼体现着演员肢体与眼神的协调能力,讲究手到眼到,眼到手到,两者之间互相配合,达到统一。身、法、步是指演员在舞台上的步法、动作和身法,尤其是在表演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时,更加考究一个演员的基本功,要求演员做动作时如行云流水一般向观众展现豫剧动作表演中的连贯和美学主题,如《打金砖》最后一场刘秀在太庙惊魂失态,那翻、跌、扑是集难、险、奇的典型例子。

豫剧动画同样需要将豫剧中的动作特点借助动画的手法完美地表现出来。相对于豫剧演员对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需要在台下反复的练习不同,豫剧动画则只需要对动画中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而已,如上文的《打金砖》在豫剧动画的改编中大大增加了人物的动作难度,在翻腾和跌倒的处理上更加复杂和细腻。而在《花木兰》中的武打动作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豫剧中的艺术动作,动画中人物的闪、转、腾、挪都体现着传统豫剧的动作艺术。

结语

豫剧动画是一种戏曲艺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动画表现形式,它融戏曲的文化性、动画的娱乐性、电影的虚拟性为一体,具有传承戏曲文化精髓、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时代意义。

注: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立项代码:2012B755。

参考文献:

[1] 《豫剧特色及其欣赏》,《音响技术》,2009年第1期。

[2] 薛中君:《豫剧的传统与革新初探》,《戏曲艺术》,2006年第4期。

[3] 郭克俭:《豫剧起源新探》,《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

[4] 胡振邦:《豫剧演唱中咬字、吐字特点浅析》,《四川戏剧》,2008年第2期。

[5] 雷桂华:《豫剧之母“祥符调”》,《四川戏剧》,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萍,女,1965—,河南郑州人,华中科技大学2008级在读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英语,工作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2篇

曲艺艺术虽然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但因各曲种彼此间缺乏整体联系,难以合众为一,整体呈现出粗放式结构体系,缺乏核心的引导和真正强大的向心力,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艺天空中曲艺星寥辰落,只见点点之光,而无煌煌之耀。

万物生长齐向阳,百川到海俱归东。中国共产党不但为古老中国的复兴绘就了蓝图,同时也为曲艺发展指明了道路。过去的曲艺中,虽也有“是真正的被妇孺老少所深爱的作品”,但终究受限于时代背景,受困于生活现实,时有“由通俗而流为庸俗,丧失其应有的艺术性”作品出现。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破开阴霾、尽情沐浴新时代阳光的曲艺工作者们,真正认识到了曲艺不但是要满足群众普遍的文艺需求,更要把健康的思想、积极的观念深深植入受众的心田,真正实现曲艺“说书唱戏劝人方”的艺术职能。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中国曲协的团结引领下,广大曲艺工作者深刻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实在在为人民生活说与唱,全心全意为社会发展鼓与呼。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我国的钢琴伴奏仍处于发展阶段,与西方的钢琴伴奏相比,还未完全成熟,但由于我国艺术家与学者的积极探索,促使了中国钢琴伴奏艺术能够更快的发展起来,并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中。本文主要讲述了钢琴伴奏在我国音乐行业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在时代的发展下音乐艺术对钢琴伴奏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并为音乐艺术增添光彩,从而为听众们带来最佳的音乐审美体验。其次,在钢琴伴奏艺术中,伴奏中的情感审美是钢琴伴奏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演奏者在进行钢琴伴奏中,融入情感审美元素,可有效地触动听众的内心情感。此外,钢琴伴奏中的织体层次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体音乐的修饰、辅助和牵引作用,可有效地补充整体音乐中可能会存在的缺陷,并运用钢琴伴奏艺术,进行辅助和修饰音乐中的不足,从而使音乐能够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并运用钢琴伴奏中投入的情感,以此来牵引出观众的情感,并投入其中,从而促进钢琴伴奏艺术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钢琴伴奏   织体层次   艺术审美

目前来看,我国钢琴伴奏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积极乐观的,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其中的不足,但与西方的钢琴伴奏相比,还存在着艺术相关的问题较多不足,其发展的空间也较大。因此,如何提升钢琴伴奏艺术的发展路径,并增对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的研究分析,成为了钢琴音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难题。本文主要讲解了我国钢琴伴奏艺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以及对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分析,而后对钢琴伴奏中,所呈现的不同织体层次进行研究,最后展示出钢琴伴奏在音乐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希望能够加快研究对钢琴伴奏发展艺术的有效路径。

一、钢琴伴奏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钢琴伴奏艺术的发展,成立较晚,与许多西方国家的钢琴伴奏艺术相比,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由于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许多艺术家与学者对钢琴伴奏的艺术研究越来越深入,以至于我国在钢琴伴奏艺术研究方面,提升了很多效率,并从研究中获得了不少的成果。同时,因我国在钢琴伴奏艺术方面的探究与研究,使钢琴伴奏艺术在细化和深入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进步和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钢琴伴奏艺术已经不仅仅只用于演唱背景音乐中,它的应用领域以及应用效果,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广泛的发展着。钢琴伴奏艺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艺术形式增添光彩,在其他的艺术形势发展中,利用钢琴伴奏艺术进行相互融合与碰撞,以此来为我们带来最佳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钢琴伴奏情感审美元素

在钢琴搬伴奏艺术中,曲譜中的音符被称之为组成音乐的中心点,音符中所蕴含的情感便是钢琴伴奏艺术的重要部分。人们在欣赏钢琴和艺术的时候,通常注重的是蕴含在曲子中,音乐艺术家在钢琴音乐演奏过程中,融入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可有效地引起人们对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故事产生共鸣。同时,在钢琴艺术演奏中,演奏者无法将丰富的情感及思想内涵融入进钢琴曲中,那将会导致无论怎样演奏,都无法打动人们对音乐的触动,并无法带动人们对曲子的喜爱之心。因此,在实际的钢琴演奏中,音乐家应当通过节奏音调的,将曲谱背后的故事中所蕴含的感情演奏出来,以此来触动听众的内心,并成为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钢琴伴奏表现审美

在钢琴音乐演奏中,钢琴伴奏通常体现在烘托其他艺术形式中,并不属于主导性的艺术形式。在质量较高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对其创作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要求,并以优雅含蓄的高品位作为代表特征,同时对钢琴艺术中,含有的艺术审美具有较高的价值。钢琴伴奏艺术作为辅助钢琴音乐的帮手,可在钢琴音乐演奏中所产生的不足,进行有效地弥补。同时,钢琴伴奏艺术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在烘托出良好的钢琴审美效果时,对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效果也可进行有效的修饰及烘托,从而使整个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渲染性,以此来促进钢琴音乐作品更好的呈现在听众面前。此外,在进行钢琴伴奏时,将钢琴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进行理解并掌握,并运用其中的故事情感进行适当的延长与停顿,可以更好地促进听众融入其中,以此烘托出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

三、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

(一)整体音乐的辅助和补充

在钢琴音乐演奏中,钢琴伴奏在整首音乐的曲调与节奏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整首音乐表演中,起到了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是钢琴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音乐中的钢琴前奏,是属于钢琴伴奏中的一种,它可以带领听众进入精彩绝伦的情感音乐中,引导人们探索音乐中的情感故事。同时,钢琴自身有着独特的音色特质,正是因为钢琴这种特质,才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钢琴的广泛应用。钢琴伴奏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一种具有多元化的音乐韵律,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好的钢琴伴奏可以引领听者进入音乐的情感世界,并牵引出听者的丰富情感,达到情感渲染,从而使钢琴音乐的美丽,在钢琴伴奏艺术的烘托下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使钢琴伴奏被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整部音乐的修饰作用

在钢琴伴奏过程中,其呈现出的情感、思绪以及连贯旋律能够充分的修饰和弥补音乐作品中的缺陷,并展现出具有丰富、情感精确和思绪充沛的艺术作用,这一点在歌曲演唱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同时,想要表达出音乐中蕴含的故事情感,使听众能够更加深入的感悟和体会到音乐作品存在的意义,采用钢琴伴奏进行传达,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手段。因此,借助钢琴伴奏来辅助和补充音乐的不足,可使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快的带入情感,使演奏者表现能力和情感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此外,运用钢琴伴奏与歌曲相结合,不仅能使音乐更加饱满丰富,同时也能促进征收音乐作品的表演,在钢琴伴奏的修饰下,更加具有感染力,以此来发到完美的钢琴演奏效果。其次,在音乐艺术演唱中,所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钢琴伴奏艺术都可有效地进行修饰,并运用钢琴伴奏艺术,充分的调动出听众的情感因素。

(三)对音乐作品的牵引及烘托

钢琴伴奏与整体音乐艺术形式中,存在的交互性是密不可分的,它使钢琴伴奏在音乐中具有着一定的牵引及烘托作用,使其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钢琴音乐演奏中,第一时间演奏出的正是钢琴伴奏中前奏的一种,可通过这种伴奏的引入,将人们带入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氛围。同时,和弦是钢琴伴奏艺术中最基本的音乐手段,提升钢琴演奏的效率,可采用和弦手段将钢琴音乐中含有的情感,充分的烘托及牵引出来,从而使钢琴演奏氛围更加情景化。其次,作为在钢琴音乐中最基础的伴奏形式,钢琴伴奏的演奏效果并不可代替音乐整体演奏效果,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想法。然而作为音乐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钢琴伴奏艺术,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整体来说,演奏者在钢琴伴奏艺术中投入了相应的情感与思绪,可以使乐曲中蕴含的各种情绪,运用钢琴作品充分的表达出来,以此来提供听众情感上的寄托。

四、结语

总体来说,钢琴伴奏艺术对于音乐作品来讲,其中的价值与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为我国的艺术形式增添光彩,为我们带来最佳的审美体验。同时,还可以将钢琴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进行理解并掌握,可以更好地促进听众融入其中,以此烘托出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此外,钢琴伴奏艺术可以借助钢琴的伴奏来调动和烘托出听众的情感以及情绪。其次,运用钢琴伴奏艺术,不仅能完善音乐作品,还可使其作品进行优化,以此来促进音乐作品更加完整的呈现给听众们,从而促进钢琴伴奏艺术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音乐艺术家应当不断的努力,并总结西方伴奏的优点,进行吸收并发挥到钢琴伴奏中,从而促进我国钢琴伴奏艺术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蕊.论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J].艺术研究,2018,(01):170-171.

[2]齐丽娜.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J].戏剧之家,2017,(11):83.

[3]曾贞.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J].大众文艺,2017,(06):155.

[4]常增宏.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探讨[J].音乐时空,2014,(02):127.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4篇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是流行于中国西南的年画品种,堪称中华艺术之瑰宝。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绵竹木版年画名列其中。绵竹年画是一种有着良好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品。迄今为止,绵竹年画已被全世界50多家博物馆和众多私人收藏;精品绵竹年画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此套丛书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记录绵竹年画历史、代表作品、传承人和创新发展的权威出版物。

作者简介:

陈兴才,95岁,绵竹孝德镇人,绵竹年画“南派”代表艺人。几十年来,陈兴才翻刻了许多传统样式的年画作品,其技法熟练,并谙熟绵竹年画传统造型的方法。1994年,绵竹县人民政府授予陈兴才“绵竹年画艺术大师”称号,2007年陈兴才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

李方福,绵竹拱星人,绵竹年画“北派”代表艺人。1994年,他绘制的《立锤武将》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同年,李方福被绵竹县人民政府评为“绵竹年画艺术大师”。2006年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称号。

胡光葵,四川省犍为县人,四川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绵竹年画资深创作者。其年画作品曾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5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览。

刘竹梅,四川绵竹人,供职于绵竹年画博物馆,任副研究馆员。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获奖。

完整纪录、弘扬传播地方特色艺术

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许多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他们把美好的理想愿望、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以及艺术的欣赏趣味,反映于年画作品之中。绵竹年画作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地方特色,为弘扬和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促进作用。绵竹新年画多为表现人民群众身边所发生的新事物新面貌,是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

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绵竹年画延续数百年达到艺术完善也是有坚实的基础。木板年画的产生和制作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远在雕版印刷刚刚兴起的唐代,四川就是刻版最发达的地区,种种迹象表明当时四川雕版事业处于全国前列。

绵竹年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构图对称、简练,形象夸张、变形,线条古拙、流畅,色彩艳丽、明快,工艺独特,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该书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绵竹年画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特别从创新发展的标准归纳梳理了新年画的特点,一是绘画性强,上色全靠手工彩绘,与其他地区的“套版色印”年画有明显的区别;二是讲求构图的均衡对称、完整饱满和主题鲜明;三是注重整体布局,讲究明快、简练;四是以线造型,给人以刚柔相济的艺术享受。

在全国诸多年画产地中,绵竹年画独具一格,其主要制作方式既非全部水印套色,也不是半印半画,而是在印刷墨线的基础上由人工彩绘而成。最初印刷在纸上的墨线只起到勾勒轮廓的作用,画工可以在此基础上放手绘制,这一点尚保持着古代的遗规。画工虽在墨线稿上作画,但并不完全受其制约,可以自由地放笔挥洒,具有很大随意发挥的余地。一幅墨线稿经过不同画工的加工,由于技艺高下、风格的差异、处理手法的不同,自然会形成幅幅各异的现象,这是绵竹年画与其他地区年画迥异之处。

绵竹年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辟邪迎祥、神佛崇拜、戏曲故事、讽世劝善、写景纪实、花鸟鱼虫等极为丰富的题材内容,又有明展明挂、勾金、花金、印金、水墨、常形、填水脚等那么多种绘画形式语言,即使使用同一块版印出来的稿本,经不同画师的手笔便可出现各不相同的神气。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传统年画比较,在木板印刷的基础上,绵竹年画附着较多手绘,有的甚至完全手绘,因此这里的画工们必定有着较高的绘画功夫。特别是“填水脚”,这种年画以木板印墨线,再以墨色粗略勾画,意笔草草,狂放不羁,让人感到生气勃勃、动中含静,舒畅而又精致,自由而又严谨。倘若没有长期积累的功夫,那三笔两笔的涂抹是不会让现代文化人赞不绝口的。

随着近现代文明不断向中国农村渗透,中国乡土的传统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衣食住行到生产方式,从审美标准到思想观念,几千年积淀的牢固的精神长城不断地受到新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居住条件的改变对传统年画的需求急剧萎缩,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人类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理由。当年,一代文豪鲁迅也极力推崇中国的民间木版年画,并广为收藏,呼吁人们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当前,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就是集全社会的力量,全面系统地整理、收集、研究传统民间艺术,尽可能翔实客观地将它记录下来。当今社会一大批有识之士已经积极地投身到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工作之中,但个人的力量必定是有限的。将这些零散的成果全面系统地整理保存,使后来的研究者和继承者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这正是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绵竹年画》丛书所要达到的目的。

出版社在强化全程管理确保项目质量方面高度重视了制度建设,严格把握政策导向,实行从选题策划、项目申报到实施的全程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项目申报阶段,发挥多民族文化交融地区特色优势,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服务民族地区群众角度入手,结合“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编制实施,深入挖掘精品项目进行申报。在及时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定时定点跟踪进度的监管机制,保证了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制,严把内容质量关。有关出版单位按照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原则,采取了多种形式、切实有效的质量保障措施,在三审三校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编辑加工和校对次数,特别注意把握民族、宗教政策的尺度和规范出版语言,确保项目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分册介绍:

1 《五颜六色一一中国传统绵竹年画制作全过程》

为绵竹年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其中主要是对绵竹年画的制作过程的描述。作为中国著名的四大民间年画,绵竹年画在制作过程中保留了许多地方的和民间的特色,正是这些特色使得绵竹年画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全书以丰富的图片表现绵竹年画特殊的制作工艺,对其纸张、工具、颜料、刻板、印制、着色等全过程进行真实再现。书稿叙述生动并循序渐进,对读者了解绵竹年画的制作有一定帮助。

2 《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

为绵竹年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名为传统绵竹年画精选。本书全面介绍了传统年画的制作历史和发展脉络,收录了众多传统年画精品,为读者全面了解年画的精髓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该书全面收录国内博物馆及私人藏家的传统绵竹年画精品,涵盖绵竹年画的所有门类。

3 《海内外遗珍——世界各地散藏传统绵竹年画》

为绵竹年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其中主要是对绵竹年画在国外的藏品的叙述与介绍。绵竹年画早在20世纪初就被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足以表明其独特艺术性,足以表明东方艺术的魅力。书稿对读者了解绵竹年画在海外的影响有积极作用,收录海外各大博物馆珍藏的绵竹年画精品170幅。

4 《中国绵竹年画创新年画集》

为绵竹年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从时代文化的视角分析,绵竹年画在不同发展时期都体现出各时期内的社会文化属性的现象,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绵竹年画是未来的必然选择。这本年画集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年画的继承者和研究者在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

5 《中国绵竹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丛书(上下册)》

为绵竹年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绵竹年画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之一,现今仅存的传承人极少。该书对国家授予的绵竹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介绍,结合绵竹年画近代发展史,从传承人的从艺经历及其作品展示等方面来梳理绵竹年画的特点、风格和流派,对绵竹年画的保护工作极具珍贵性和紧迫性,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

6 《中国绵竹年画研究》

为绵竹年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其中主要是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及特点,以及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研讨。书稿以史为据,以画为证,叙述生动,有学术价值,对读者全面认识、深入了解绵竹年画有积极作用。该卷收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绵竹年画的论文资料,对绵竹年画的理论研究及历史沿革记录详尽。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情感,且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对于绘画作品来说,技法、形式、色彩都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合理运用技法、形式和色彩可以让观者切实感受到绘画作品的情感,从而使绘画作品对观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进而提高观者对作品的评价。因此,分析绘画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研究情感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总结绘画艺术中表达情感的方法,对于丰富绘画艺术的表达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感;绘画艺术;语言形式

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一个优秀的绘画作品,通常可以表达出力量、气质、美感、韵味等,可以带给观者良好的观感体验。创作者需要在绘画过程中融入情感。很多专业的绘画爱好者会将绘画作品作为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一般来说,有情感的绘画作品具有灵魂和生命,如果一幅绘画作品不具有情感,则其艺术价值也会大幅降低。

一、情感与绘画的关系

绘画是创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情感的绘画作品是优秀的作品,可以说情感是绘画的精髓。因此,情感与绘画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无论是西方绘画艺术家还是东方绘画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他们都会将情感的表达作为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普遍认为,没有情感的绘画作品是没有观赏价值的[1]。绘画艺术家在表达自身情感的时候,也会以绘画作品为载体,利用自己精湛的绘画技术,将情感融入绘画作品,带给观者不一样的观感,进而提高绘画作品本身的价值。

二、情感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一)情感是中西方绘画对话、融合的桥梁

从表面上来看,中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差异只是局限在绘画手法与材料的运用上。中西方的绘画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很多相同之处,都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意义。比如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代绘制的《格尔尼卡》,这幅画作并没有枪炮、飞机等,但是从作品破碎的身体、悲戚的眼神中观者能够看到战争的惨烈。毕加索将自身对战争的痛恨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出来,给观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2]。从绘画手法来看,毕加索绘制这幅作品只使用了黑色、白色、灰色三种颜色,并采用了明暗色调对比的绘画手法,通过颜色的搭配与对比,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痛苦、无助和绝望,同时也表达了毕加索对惨无人道暴行的控诉。

(二)情感是古今绘画对话的桥梁

中国绘画作品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很大程度上依靠情感的表达。中国的大部分绘画作品都有着情感表达的特点,也正因如此,中国绘画得到了大量的赞扬与认可。比如《女史箴图》,这幅画作凭借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如王维绘制的《江山雪霁图》,该画作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些优美的自然景观,但是其真正蕴含的意境卻是非常深远的。经过时代的更迭,人们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对于绘画作品情感的鉴赏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人们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清楚地感受到创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可以说情感是古今绘画对话的桥梁,同时也是绘画艺术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三)作品是真情实感的表现形式

从绘画作品的角度来说,其除了能够将创作者拥有的情感世界清晰地表达出来外,同时它也是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对绘画作品的塑造力。作品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其表现形式也有所区别。观者在对作品进行观赏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作品的形、色予以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作品蕴含的感情、精神充分挖掘出来。一幅作品的现实意义与内在需求是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为了能够对作品的真情实感有清晰的认知,观者在观赏作品时应该深挖作品背后隐藏的情感,进入创作者的内心,将作品的内在根源寻找出来。

三、情感与绘画艺术语言形式的表达

(一)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与生活

相关学者在对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进行研究的时候,通常会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艺术本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它不是完全的主观,也不是完全的客观,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3]。大多数艺术作品都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在这个方面不同的艺术作品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只是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讲,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绘画作品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事物,因此绘画艺术作品是客观,而情感表达则是一种隐藏在绘画作品中的内容,是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一种主观行为。怎样处理好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关系,是创作者在绘画艺术情感表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绘画作品的质量。除此之外,绘画艺术情感表达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生活是一种现实,而绘画艺术情感表达则是一种理想。现实生活通常都是不完美的,创作者在生活中遇到与自己理想不相符的事情时,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理想融入绘画艺术作品,有效提升绘画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为观者营造视觉冲击,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二)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形式

1.情感是绘画的灵魂

绘画是一种特定的情感表达方式,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会将自身遇到的某些事物及产生的感受融入作品,使观者充分感受作品的情感,进而提高绘画作品的意境。不同的事物会使创作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即便是相同的事物,创作者也会由于不同的观察角度,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作品是寄托创作者情感的平台,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作品。同时,情感也是绘画作品的灵魂,只有具备情感的绘画艺术作品,才是有灵魂、有生命的绘画作品,才能带给观者更加真实的感受。

2.生活与情感的融合是绘画创作的火花

大多数绘画艺术作品都源于生活。很多创作者在绘制作品的时候,会参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并会以绘画艺术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生活与绘画情感的融合是绘画创作的根本所在[4]。在绘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感受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只有这样,绘画作品才能更加清晰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能得以提高。通过丰富的生活感受,创作者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同时,创作者也可以以绘画创作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将生活中一些美好、悲伤的心理感受传达给其他人,从而创作一个具有情感表达意义的艺术世界,提升绘画作品的境界,提高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使绘画作品能带给观者更多精神和美的感受。

3.情感体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是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艺术,创作者可以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从而赋予艺术一定的审美价值。而观者在观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感受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如果一个艺术作品没有表达出任何情感,那么其本身的审美价值也会大幅下降,难以对观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情感体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三)不同画面构图形式的情感表达

在绘画艺术作品中,不同的构图形式给观者带来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构图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正三角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可以带给观者一种稳重的感觉,比如李永海绘制的《木工厂》,该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就大量运用了正三角形的构图形式,这种严谨而生动、自由而和谐的构图形式,使观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这幅作品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木工厂的一些劳动场景[5]。二是S形构图形式。这是创作者最常用的一种构图形式。采用这种构图形式进行绘画,能够大大增强绘画作品的美感,带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比如我国著名绘画艺术家陈之佛绘制的花鸟作品,这些作品在绘画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S形构图形式,极具美感。三是线的有序排列。绘画艺术作品是由很多线条组成的,这些线条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着绘画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有序排列线条能够使绘画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势,进而使情感表达更加清晰。比如沙清泉绘制的《太行牧歌》,这幅绘画艺术作品采用的就是这种绘画形式,虽然画作的尺寸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却可以带给观者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清楚地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四)不同绘画色彩的情感表达

在绘画过程中,色彩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色彩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情感表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观者的观赏感受。比如凡·高绘制的《向日葵》,这幅作品在绘制过程中就采用了画面感非常强烈的黄色,这种颜色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温暖、激情的感觉。这幅画作中如同火焰一样的向日葵,能够使不少观者联想到法国南部的灿烂阳光,从而使其感受画作中蕴含的真挚爱情。此外,毕加索创作的《拿烟斗的男孩》也运用了合适的色彩搭配。该作品的背景采用的是暖色,而人物穿着的衣服采用的则是冷色,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到一起,带给观者一种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画作中蕴含的某种情感[6]。

(五)绘画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情感

绘画作品要想达到情感表达的效果,就必须保证艺术形象的适宜性。众所周知,不同的绘画材质带来的绘画效果也是不同的。对油画、摄影作品进行比较可知,二者带来的效果是明显不同的。毕加索在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就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了尝试,《一块印着藤编图案的油布》创作于1912年,这幅作品就是对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而这也是其“拼贴画”的代表作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表现主义开始盛行,不少艺术家开始应用综合材料。基弗在作品中大量运用油彩、钢铁、灰烬、石头、树叶、感光乳剂等材料,使作品呈现出抽象、具象相结合的特色,象征意义非常明显,带来的视觉冲击也较为强烈。對于观者来说,作品的材质、表现技术差异越大,带来的情感体验就越是丰富。

四、在绘画艺术中表达情感的方法

(一)区分情感表达和描绘事物的表面性

在绘画艺术作品绘制的过程中,创作者如果过于注重绘画作品的表面效果,过度使用绘画技巧,就会使绘画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作用大大降低,观者在观赏绘画作品的时候,很容易只看到绘画作品的美观,并不会产生深层的心理感受,并且绘画作品对观者产生的心理冲击也非常有限,难以展现绘画艺术的真正魅力。因此,创作者在绘制作品的时候,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对情感表达和描绘事物的表面性进行合理区分,不能为了增强绘画作品的美感而过度使用绘画技巧。创作者要充分考虑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将情感表达与描绘的事物充分结合,不但要保证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具有观赏性,还要充分发挥作品的情感表达作用,只有这样,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能进一步提高。

(二)在共性中寻找个性

在艺术作品的观赏中,观者通常会在某个方面达成共识,这是艺术表现出的一种共性。然而,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创作者不能被这种共性所影响,而是要从艺术欣赏的共性中,找出能够满足自身情感表达需求的独特个性,追求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情感更加充分地融入作品,从而更好地发挥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价值[7]。在寻找个性的过程中,创作者首先要明白,个性的追求并不是与其他艺术家绘制的作品不同,而是对自身生活感受的一种尊重;其次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独特情感,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且对生活也有着不同的感悟,因此,绘画作品创作者在创作绘画作品的时候,要在绘画作品中融入自身的独特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绘画作品的个性,才能有效增强绘画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看到某种事物的时候,大多数创作者会产生某种心理感受,比如喜悦、愤怒、忧愁、思念、悲伤、恐惧等,而这些心理感受往往都是激发创作者创作的灵感源泉。创作者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身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传递给观者。由此可见,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创作的开始,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离不开情感表达的。创作者只有将自身的情感充分融入作品,才能赋予作品灵魂,赋予作品生命。因此,为了创作出能够表达自身情感的优秀绘画作品,创作者应主动接触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挖掘绘画作品的创作灵感,并利用精湛的绘画技术,将情感和绘画作品有机融合,提升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一个优质的绘画作品可以通过思想情感的表达,使观者产生与创作者相同的情绪,进而引起观者的共鸣,赢得观者的赞赏。总之,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丰富生活和情感的融合。创作者的创作要依托对生活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内心世界,使其创作出好的艺术品。情感就是创作者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动力。因此,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投入情感的艺术才是一个拥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浅谈情感与绘画艺术语言形式的表达[J].艺术市场,2020(12):120-121.

[2]王蜀,和一亮.绘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0(1):48-49.

[3]贾晓东.浅析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新闻研究导刊,2019(6):60,62.

[4]王轶.绘画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及艺术设计[J].科技视界,2017(27):73,77.

[5]何方园.绘画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及艺术设计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4(5):24-25.

[6]张延庚.论绘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15-17.

[7]王琳琳.绘画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及艺术设计[J].艺术百家,2010(增刊1):249-250,203.

作者简介:

吴新月,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从雕塑艺术的发展来看,如今的雕塑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计算机数字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数字雕塑已经成为艺术家常用的艺术创作方式,而数字雕塑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这种新技术不仅使创作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数字雕塑;现代雕塑;数字技术;3D打印

1 现代雕塑概述

大约在200万年之前,人类文明便已经诞生。而在人类文明诞生的伊始,艺术便已经开始萌芽。

在丰富的艺术海洋中,雕塑是艺术所呈现的形式之一。从本质上来说,雕塑是人们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所形成的实体。创作于公元前2.5万年左右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便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人类最早期的雕塑作品。原始人民通过对女性生殖特征的夸张和放大,表达出他们对于繁衍后代的渴望和景仰。

在浩瀚的雕塑艺术史的长河中,前有古希腊、古罗马古典严谨的人体雕塑和惊艳世人的秦汉兵马俑。此后又诞生了以奥古斯特·罗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雕塑。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人们的思维得到拓展,自杜尚起,人们对艺术本质的全新探索逐步被打开,于是便有了以巴勃罗·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雕塑。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雕塑这个艺术门类来说,它所包含的形式、题材以及内容和概念的范围越来越大,且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在现代雕塑艺术概念的范畴中,“雕”与“塑”已经不再是雕塑创作唯一的手段,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雕塑创作的手段与方法再一次融合了技术的革新,开启了全新的时代。

2 数字雕塑发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史概述

2.1 数字雕塑发生的时代背景

早年,著名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麦肯锡就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计算机的高度普及,“数字化”成为21世纪最为鲜明的代名词之一。而整个艺术领域也呈现为普遍的“数字化”特质,曾经的物质与实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主要载体,计算机使虚拟的数字模型变得可视化,电子媒介成为艺术品全新的承载方式。

三维数字化技术更是这样全新的雕塑手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三维数字化技术即利用计算机语言——二进制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复杂运算,将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如今的3D打印技术,还能将这种三维数字化的模型精准地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实现从现实到虚拟再到现实的三度转化,是体现当今艺术在不断进化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

2.2 数字雕塑发展史概述

确切来说,数字雕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初期,数字雕塑首先是被小范围地运用在了电影和动画领域。随着3D打印技术的崛起,雕塑家也开始大范围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技术。在大型城市雕塑与建筑领域,人们通过数字建模,精准地制作出所需要的模型,并根据模型施工。在工艺品雕塑与首饰艺术等领域,数字雕塑技术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批量化的生产中,通过数字化的设计与建模以及机械手段的复刻,从一个母模中制作出成千上万的复刻品,大大降低了雕塑工艺品的生产成本。而随着机械生产技术的一步步革新,通过数字手段生产出的雕塑工艺品在材质上的突破也是日新月异。在如今的社会,这种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

早在80年代,以布鲁斯·比斯利(Bruce Beasley)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雕塑家已经开始尝试用数字技术进行雕塑创作。他的著名数字雕塑系列作品《Coriolis》,这位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艺术家在不懈的探索中创作出了许多由3D建模得来的雕塑作品,他的作品既融合了建筑和几何学的嚴谨构成,又结合了雕塑的空间美感,风格以抽象为主,是当今世界上最卓越的数字艺术家之一。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Keith Brown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字雕塑家之一,这两件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作品是他通过数字建模,利用一台全彩的Mcor3D打印机完成的作品。

如今,用数字技术进行雕塑的创作已经不乏为当今艺术家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段,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未来感强烈的艺术作品及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影响了如今一大批艺术家,形成一股新兴的艺术潮流。

3 数字雕塑对现代雕塑创作的影响

3.1 数字雕塑的语言特质

(1)模型的几何构成性。在计算机的3D建模过程中,每一个模型的每一个点都有自己在三维空间内的坐标,每个面都有其精确的位置,这些点与面之间形成了精确而复杂的构成关系。相较于传统雕塑,这些点、线、面的大小位置及空间构成关系不受材质与重力以及客观条件的约束,而是遵循严谨的几何构成关系,相对于人工创作的随机感,数字雕塑在雕塑语言上能更好、更工整地呈现出相应的几何构成感。

(2)精确的对称性。由于受重力、材料、工艺方法以及人为操作所造成的误差的限制,传统的雕塑很难达到理想状态下的完全对称,并且在需要对称构成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整出肉眼认为对称的状态。而使用数字建模方法制作的数字雕塑完全不用操心这个问题,用很简便快捷的操作就能使成品达到理想状态下的完美对称。

(3)无限可复制性。相对于传统意义的雕塑,数字雕塑在进行复制重组的问题上几乎是小菜一碟。如今的许多艺术家也常常运用这种复制重组的手法创作出效果震撼的雕塑。这种无限可复制性正是数字雕塑的艺术语言的一大特征。

(4)形体的穿透与叠加性。在考虑到重力和雕塑各方面的承重力等物理环境的约束下,传统雕塑的创作常常会受到工艺的限制。而数字技术建模的雕塑是虚拟的,在形体的穿透和叠加上有无限的自由,无须受到任何物理条件的限制。雕塑在形体的穿透与叠加组合上有无限的可能。

3.2 数字雕塑对当代雕塑创作的积极影响

数字雕塑对当今的雕塑创作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总的来看,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中,积极影响如下:

(1)创作过程的便捷性。因为只需一台电脑就可完成整个建模过程,3D打印以及各种数字雕刻机也实现了将数字模型迅速转化为实体的可能性。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雕塑创作的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对场地和空间客观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低,整个创作过程变得十分便捷。

(2)创作成果的可控性和精确性。在传统雕塑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很难把控最终实际的创作效果,对于不熟悉的材质,也需要一定的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最终的创作效果而言,在创作初期往往是很难想象的。这种不可控性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失败的经历,整个创作成果的可控性并不高。

而对于数字雕塑而言,通过建模和渲染就基本上能预先在电脑上看到最终的成果,艺术家对于结果的可控性相对较强,能将脑中的设想较为精确地付诸实施。在这种情况下,若有不满意,也能预先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其中耗费的修改成本大大降低。

(3)后期制作的简化。传统雕塑由于材质和工艺的不同,往往要经历多次的翻制和铸磨过程,在反复的材质转换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一定程度上的变形和细节的丢失,此外,其耗费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整个过程相当复杂。而数字雕塑往往能通过3D打印技术一次成形,不需要太复杂的后期工艺,使整个制作过程简化了许多。

(4)雕塑创作的可复制性与大众化。由于数字模型的可复制性,雕塑作品能实现大批量的生产操作,因此也越来越大众化。例如,著名的思想者雕塑不再需要临摹者手动完成复制并制作成缩小版的复制品投放于市场,用3D扫描技术便能直接完成这件旷世奇作的精准复制,因此降低成本,使其越来越大众化。

(5)雕塑创作语言、材质与形式的丰富。数字雕塑和传统雕塑有完全不一样的创作手法,因此前者也形成了独到的艺术语言。数字雕塑作品往往具备传统雕塑作品达不到的精准性和复杂度,而传统雕塑作品也比数字雕塑作品多一份人工制作的痕迹和感性意味。数字雕塑也扩充了雕塑创作的材质和形式。总体而言,数字雕塑丰富了雕塑创作之道,为其平添了一份科技感色彩。

3.3 数字雕塑对现代雕塑创作的消极影响

(1)艺术家参与感的削弱。数字雕塑由于极大的便捷性,在制作上需要艺术家参与的环节大大减少。尤其是写实雕塑这一块,即便是不懂雕塑的人,利用3D扫描技术,也能将实物直接转化为3D模型完成数字雕塑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数字雕塑比传統雕塑在艺术语言上更缺乏人为的主观处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

(2)手工制作的情感性的削弱。艺术是需要人的情感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在艺术语言上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情感特质。艺术家在用手塑造形体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移情状物的过程。即便是写实雕塑,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在形态上也会呈现出某些夸张处理的成分,而不是将现实模拟照搬。但对于数字雕塑而言,正由于其制作到成形一步到位的便捷性,使得数字雕塑比传统雕塑往往少一层手工制作的情感性。

(3)可复制性带来的版权问题。相较于传统雕塑只能通过临摹和翻制实现的可复制性,数字雕塑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无限精准复制。同一个模型可以制作出千万个相同的雕塑,通过电脑进行虚拟模型的传输,数字雕塑已经消解了实体。在这种情况下,数字雕塑极易被人拿来进行非法的复制与模仿,而如今国内的艺术品版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数字雕塑极大的便捷性背后往往也容易引发一些版权问题。

4 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

4.1 艺术离不开技术

自工业革命伊始,人类开始进入了机器代替手工的时代。在几百年的变革中,人们逐步进入了数字时代,开始通过计算机的演算与网络信息的传播形成新的生产与生活模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均根据其变化而变化。

早在19世纪,管状颜料的发明直接打开了户外油画创作的可能性,从而催生了艺术史上闻名遐迩的艺术流派——印象派。便携的颜料改变了艺术家在工作室内夜以继日地长线作画的创作方式,彻底改写了艺术史的进程。

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在他的著作《隐秘的知识》中断言15世纪艺术家曾大批使用透镜成像技术作画。在摄影技术尚未诞生的时代,早期的艺术家发现了透镜这样的光学设备能将实物直接投影在画布上,从而完成精准的造型创作,从而创作出极为精确的作品。因此,从后来的艺术作品来看,当时的艺术家的确创作出了一大批造型技巧极为逼真的作品。

1839年,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诞生,除了催生出摄影艺术这一新兴的艺术领域。绘画不再以写实为主流,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回归艺术的本质,思维及创造力成为艺术价值判断的核心因素。而如摄影、摄像、数码等技术的产生,也不断丰富艺术创作的手段。由此看来,艺术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4.2 技术无法替代艺术

曾经,摄影技术的问世的确对写实的架上绘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并未造成架上绘画的消亡,而是引导写实的架上绘画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寻找新的方向。如今人们欣赏写实架上绘画的写实性,也更关注其中人的创作所带来的情感性,同时也催生出抽象的架上绘画。艺术并没有被技术取代,而是吸取了其优点,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扩充了其形式与内容。

如今数字雕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雕塑的创作方式。例如,曾经的写实雕塑需要对实体进行临摹,而如今有了3D扫描枪,直接通过扫描,就能完成实体的精准模拟。但这种模拟并不代表写实雕塑就此消亡。相反,通过人的主观进行形态的调整和再创作,才是如今写实雕塑的核心。技术是创作的方法与工具,唯有人的主观创造才是艺术的核心。技术只是拓宽和方便了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并不可能真正取代艺术。

4.3 艺术与技术辩证统一

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艺术家们闭门造车,不去了解和学习新的技术自然是不可取的,但盲目追求技术,不去思考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没有个人的主观创作,也是不可取的。艺术和技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将二者结合,使艺术和技术达到辩证统一的高度,才能在如今新时代的背景下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5 结语

本文从数字雕塑产生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其在当今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数字雕塑作为一种全新的雕塑手段,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特点,并将数字雕塑与传统雕塑进行比较,分析这种全新的手段对于雕塑创作的优劣性,将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形式、过程、语言以及艺术家的主观制作方面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小见大,由数字雕塑这个点上升到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的讨论,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数字雕塑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段,在技术上给雕塑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方便,也滋生了新的雕塑语言。但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雕塑的创作,艺术终究要回归本质。艺术家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数字雕塑所带来的利与弊,以积极的心态将新的技术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与时代紧密结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大卫·霍克尼.隐秘的知识[M].万木春,张俊,兰友利,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2] 赫德·里普森.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M].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

[3] 邓威.数字雕塑发展现状分析[J].美术大观,2013(3).

上一篇:民营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财政学前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