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化验范文

2023-09-19

矿石化验范文第1篇

提问人的追问2009-12-04 15:38

具体实验方案。

回答人的补充2009-12-05 12:11烧杯装过量浓H2SO4,加入M克矿石混合加热,然后过滤得到CuSO4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Cu(OH)2沉淀Xg,CU(OH)2的摩尔质量为98,Cu摩尔质量为64,则Cu质量为64X/98,Cu的含

生产风磨铜的厂家

矿石化验范文第2篇

云建标[2006]295号

省直各有关部门、各州、市建设局(委)、各有关单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5]13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有关问题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93号)和省发改委、财政厅《关于调整全省工程定额测定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云发改价格[2006]269号)文件的规定,决定调整《云南省2003版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中建安工程造价税金计算系数和工程定额测定费费率。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一、调整后的建安工程造价税金计算系数:

--- 工程所在地 综合税率(%) 计算系数

--- 市 区 3.33 0.0344 --- 县城、镇 3.27 0.0338 --- 其 他 3.15 0.0325 ---

二、调整后的工程定额测定费费率:

--- 工程所在地 费 率

--- 昆明市 0.08%

--- 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 0.12%

--- 其他州市 0.14%

---

调整后的建安工程造价税金计算系数和工程定额测定费费率自2006年7月1日起执行。2006年7月1日前已发出招标文件或已签订施工合同的工程,按招标文件规定或合同约定执行。

云南省建设厅

二○○六年五月十七日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

云南省财政厅

云发改价格〔2006〕269号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全省工程定额测定

收费标准的通知

省建设厅,各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

省建设厅《关于申请提高定额测定费收缴比例的请示》(云建标〔2005〕414号)收悉。经研究并报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针对我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所属工程定额编制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 ,参考周边省区的标准,为有利于加强各地工程定额管理工作,同意适当提高工程定额测定费的收费标准。

二、工程定额测定费用于开展工程定额(劳动定额)测算、编制、发布及相关管理工作。具体收费标准:昆明市按建安工作量的0.8‰收取;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按建安工作量的1.2‰收取;其它州市按建安工作量的1.4‰收取。

三、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四、原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工程定额测定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云计价格〔2002〕87号)同时废止。

矿石化验范文第3篇

1 试样分解

在矿石试样分析过程中, 首先是试样的分解, 即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定量地转变为适宜测定的形式。根据矿石性质和待测组分等因素, 选择采用适宜的方法分解试样。虽然对试样的分解方法有很多种, 但试样分解的目的和要求是一致的, 这就是试样分解的共性。例如测定矿石中钨的含量采用过氧化钠碱熔法分解试样;测铜可用盐酸、硝酸等分解试样, 这两种分解方法所用的试剂、操作等相差很大, 但分解后的结果是相似的, 即试样分解后, 钨或铜完全溶解于溶液中。

在试样分解的教学上, 必须牢记试样分解的目的是, 在不影响分析的前提下, 使试样分解完全。在操作上主要学会判断试样是否已分解完全。矿石中各种元素的分析方法已有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等, 但在操作上不掌握要领, 就是按这些标准的方法去做, 分析结果也不一定准确。如待测组分未完全溶解, 分析结果就会偏低;如试样含碳较高, 溶样仅用盐酸和硝酸, 碳的干扰就难以消除等等。可见按分析方法一样画葫芦, 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必须理解和掌握操作的要领。

试样的分解是分析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这一步骤的操作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该步骤的教学重点是试样分解的原理、操作要领等, 难点为根据试样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试样分解完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试样分解的作用原理等, 比较各种组分的试样分解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等, 找出规律。使学生学会和掌握试样分解的要点, 不局限于现有的分析方法, 应灵活运用。例如矿石中铅含量测定, 通常是用王水溶样, 当试样含碳高时, 王水难以将试样分解完全, 如采用KCl O3+HNO3溶液, 就可将碳分解。这并不是说用KCl O3+HNO3溶液是最好的, 如试样不含碳王水溶样就很好。一般情况下, 试样分解后所得的溶液并不澄清透明, 多为仍有不少的沉淀物, 判断试样是否已分解完全就得仔细观察溶液的变化, 观察判断方法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上认真指导, 不允许试样未分解完全就进行下一步骤的实验。

2 溶液处理

溶液处理的作用有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将待测组分转化为可测定的形态。根据分析方法、待测组分、干扰离子等因素, 溶液的处理也有其相应的方法, 如EDTA滴定法测Zn+2, 对少量Fe+3离子的干扰可加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Fe+2离子而消除干扰;碘量法测Cu+2, 消除Fe+3离子的干扰则不能加抗坏血酸, 因加抗坏血酸消除Fe+3离子的干扰后, 又引入了抗坏血酸而干扰滴定, 可通过加氟化物使F-离子与Fe+3离子形成[Fe F6]-3络离子而消除Fe+3离子的干扰, 本测定的待测组分为Cu+2, 但滴定反应是I2与Na2S2O3标准溶液反应, 因此需加过量的KI与Cu+2反应生成I2后再滴定, 即将待测组分Cu+2转化为可测定的形态I2。在所举例子中, 溶液处理的方法、反应等均不同, 但目的和要求是一致的, 即经溶液处理后, 在下一步骤的分析过程中不受干扰离子的影响, 待测组分转化为可测定的形态进行分析测定。

溶液的处理已有了较为全面的体系, 矿石中各种元素等组分的分析都建立了与测定方法相适应的溶液处理方法, 在教学上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强调实验过程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 要了解溶液处理过程的作用、原理等, 不能机械地照本操作。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和总结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

3 分析

矿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根据分析取得的实验数据计算而得。《矿石分析》课程的开设是在《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之后, 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溶量分析、重量分析、仪器分析等分析的理论和操作, 在《矿石分析》课程的分析模块教学中, 虽已不是新的内容, 但其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进行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巩固和提高学生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时, 提高实验成绩所占的比重, 每一次实验都计成绩, 这就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 测定结果准确时, 他们就会有成功感和自豪感;如测定结果误差大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找到原因后, 学生会有重做实验的欲望, 条件许可时应满足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矿石分析的元素、组分多, 测定方法也很多, 因此《矿石分析》课程不可能也做不到将矿石所有的元素、组分分析及测定方法等都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试样分解、溶液处理、分析等三个模块的教学, 使学生全面了解矿石分析操作的全过程, 理解各个操作步骤的作用及原理, 掌握矿石分析的基本规律及操作要点等,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 增强适应能力和操作技能。

摘要:根据矿石分析操作步骤的规律和共性, 将矿石各组分的分析过程分解为试样分解、溶液处理、分析等三个模块进行教学, 并探讨各模块的教学。

关键词:矿石分析,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忠伟.矿石分析[Z].自编教材, 2006.

矿石化验范文第4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TAS一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碲空心阴极灯, 日本岛津精密电子天平。碲标准溶液ρ (Te) =1.00mg/m L准确称取1.0000g金属碲 (99.99%) 于250m L烧杯中, 加入30m L盐酸和1m L硝酸, 于低温电热板上加热溶解, 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备用。碲的工作溶液:准确移取25.00m L1mg/m L碲标准溶液于250m L的容量瓶, 用5%的硝酸溶液定容, 摇匀。此溶液1m L含有100μg碲。酒石酸 (200g/L) ;硝酸;盐酸;王水。

1.2 实验方法

准确称取0.2000g一0.4000g样品于200m L烧杯中, 加少量水润湿, 加20m LHNO3, 在低温电热板上加热溶解, 蒸至10m L, 加20%酒石酸15 m L, 继续加热溶解并蒸至10m L, 加5 m L HCl继续加热至样品溶解完全, 蒸至10 m L, 用水清洗杯壁, 加热煮沸, 冷却至室温, 移入100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澄清。按选定的仪器条件与碲标准溶液一起测定。

1.3 仪器测定条件

分析线:214.3nm;负压:300V;灯电流:4m A;光谱带宽:0.2nm;燃烧器高度:6mm;燃气流量:1300ml/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乙炔流量选择

按实验方法, 故选用1300ml/min的乙炔流量。

2.2 燃烧器高度选择

按实验方法, 故选用6nm的燃烧器的高度。

2.3 灯电流选择

按实验方法, 故选用4m A的灯电流。

2.4 酒石酸浓度和酸度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在4%的王水介质中吸光度最大, 且空白值最小。

由于多数金属离子的存在, 会与碲发生共沉淀现象, 加入酒石酸可防止共沉淀, 并分别在1%~10%的酒石酸介质中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小于2%的酒石酸吸光度偏低, 3%~4%的酒石酸介质中吸光度最大, 大于5%的酒石酸吸光度偏高, 且空白实验的值很高。故选用4%的王水加3%的酒石酸作为介质。

2.5 共存离子的影响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按实验方法测定3μg的碲, 相对误差≦±5%, 下列倍数的离子不干扰测定:50倍的Fe3+、Ti4+、Al3+、Ca2+、Mg2+;10倍的Si O2、Cu2+、Ni2+、Mn2+;5倍的As3+、P5+、Cd2+、Co2+;等量的Mo6+、Cr2+、V5+、Pb2+。

2.6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碲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准确移取0.50m L、1.00m L、2.00m L、3.00m L、4.00m L、5.00m L的100μg/m L的碲标准溶液于100m L的容量瓶中, 加3m L硝酸, 20%的酒石酸2ml,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上测定其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 碲的标准溶液的浓度C为横坐标。碲的浓度在0.5~4.0μg/m L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y=0.2969x-0.0024, 线性回归系数R为0.9997, 检测限为0.08μg/m L。

2.7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按实验方法, 做加标回收实验, 在样品中加入碲标准溶液, 回收率在99.1%~100.6%。

对试样进行外检分析, 本法测定碲的结果与外检测定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上述试验表明, 该法是一个简便、易行、准确、稳定性好的方法, 对矿石中碲的测定是可行的, 结果令人满意。

摘要:样品经硝酸一酒石酸溶解后, 在王水一酒石酸介质中,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矿石中的碲。研究了酒石酸浓度、酸度等有关工作条件对碲的影响, 最后实验结论表明:在4%的王水+3%的酒石酸混合介质中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y=0.2969x-0.0024, 线性回归系数R为0.9997, 检测限为0.08μg/ml。本方法用于矿石中碲的测定, 回收率为98.0%101.8%, 相对标准偏为0.4%0.8%。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 可以测定w (Te) : (0.1330) / (mg/g) 范围的碲。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碲

参考文献

[1] 黄烈洪, 陈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精锑中碲[J].理化检验一化学分册.2000.36 (6) :277.

[2] 黄坚, 马玉天, 欧阳征会, 龚竹青.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含铅碲渣样中碲的研[J].稀有金属.2006.30 (1) :126.

[3] 肖金娥.从铜铅阳极泥中回收碲的质量控制[J].湖南冶金.2001. (5) :17.

[4] 王冬珍.阳极泥及碲回收物料中高含量碲的测定[J].岩矿测试.2002.21 (2) :143.

矿石化验范文第5篇

1 分析工作实际情况

磷矿石作为磷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 生产厂家对磷矿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对矿石杂质的控制更加严格。杂质中的氧化镁含量在湿法磷酸及磷铵生产中有着较大地影响, 其含量越高, 在混合料浆的粘度度就越大, 料浆浓缩就越困难, 易形成不溶化合物MgNH4PO4, 总的P2O5回收率降低, 水溶率降低, 质量下降, 甚至会使分析无法进行。在长期的化学分析工作中, 我们发现测定磷矿石中MgO含量, 特别是遇到杂质含量高时, 滴定终点难以判定, 耗费试剂多, 成本高, 时间长。MgO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一直是困扰分析工作者的难题, 这就需要解决快速、准确测定MgO, 降低检测成本。

2 实验部份

2.1 实验方法的选择

2.1.1 用化学分析法按照GB/T 18 71.5-1995中测定磷矿石中的MgO

试样制备:选取GBW07210、GBW07212、A、B、C五个样品, 分别称取1g试样, 精确至0.0001g, 用王水溶解, 分别定容于1#、2#、3#、4#、5#五个25 0m l容量瓶中, 备用。

实验所需化学试剂: (1) 盐酸; (2) 硝酸 (3) 氢氧化钠; (3) 三乙醇胺; (4) 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 (EGTA) ; (5) 氨水; (6) 抗坏血酸; (7) 孔雀绿指示剂; (8) 铬黑T指示剂; (9)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

实验步骤:分别吸取上述备用试液50ml于250ml烧杯中, 经加入掩蔽剂、沉淀剂, 过滤、分离、溶解、滴定, 测出结果。结果如表1。

折线图如图1。

由图1看出, 用化学分析法测出的各个样品的结果均接近标值, 误差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检测时间约为2h。

2.1.2用AAS测定磷矿石中的氧化镁

实验原理:试样溶液加入锶盐消除铝、磷等共存离子的干扰, 在稀盐酸介质中, 使用乙炔-空气火焰, 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85.2nm处测量吸光度度, 以工作曲线法求出氧化镁含量。

实验试剂: (1) 氯化锶; (2) 盐酸; (3) 硝酸。

实验步骤:用上述试样制备试液, 稀释适当的倍数, 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锶溶液, 将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参数调至最佳, 使用乙炔-空气火焰、镁空心阴极灯, 于285.2nm处测量吸光度度, 以水调零, 测量试液吸光度, 工作曲线法求出氧化镁含量, 以工作曲线法求出氧化镁含量。

分析结果如表2。

图2表明, 用仪器分析法测出的各个样品的结果均接近标准值, 误差较小且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检测时间约为50min (表3) 。

3 结果与讨论

3.1 两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 两种分析方法测定出的氧化镁含量均接近标准值, 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3.2 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化学分析法分析步骤多, 在沉淀分离过程中, 对于氧化镁含量高的试样, 滤速慢, 而且指示剂封闭现象严重, 滴定终点不易判断, 造成分析时间加长, 试剂耗量大, 成本高。

AAS分析步骤少, 试剂用量少, 不受照明光线强弱的影响, 分析成本低, 分析时间缩短, 降低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3 用A A S分析的样品不同实验室结果对比

选取了8个不同的磷矿石样品送到不同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磷矿石氧化镁含量, 检测结果如表4。

通过以上数据, 可以看出仪器分析法分析的实验结果和其它单位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 分析方法是可靠的。

4 结语

利用AAS可以准确测定测定磷矿石中氧化镁的含量, 缩短分析时间, 减少试剂用量, 降低成本, 真正做到经济、快速、高效。

摘要:磷矿石中氧化镁的测定, 传统的化学法滤速慢、耗时长、终点不明显, 通过用AAS测定磷矿石中氧化镁的含量的研究, 测定结果表明此法与化学法结果相符, 该法快速、准确, 经济、高效、操作简单, 是一种理想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磷矿石,分光光度法,氧化镁测定,比较

参考文献

[1] GB/T 1871.5—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容量法[S].

[2] 刘约权.现代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矿石化验范文第6篇

荧光X射线辐射是由原子内电子接受不同能级的光束能, 而X荧光分析技术主要是将样品物质接受一定的激发而发射出与元素成分相关特征的X射线量, 接着发生跃迁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而形成的。由于该射线的波长只和跃迁电子的初态和终态能级差相关, 利用此特征就可以应用荧光X射线波长对材料的相关化学元素成份进行鉴定。

2 X荧光分析技术在多种矿石多元素检测与分析关键技术

2.1 双激发技术

低能x光管在管压10k V, 管流150m A的作用下, 能够发射出能量较低的X射线, 但这种射线的照射强度很高, 适合用于激发荧光产额较低的轻元素;而z Pu能够放射产生能量较高的射线, 其照射强度低, 在激发重元素时能产生较强的X荧光。双激发技术就是将这两种荧光射线相结合, 同时进行轻、重元素的激发, 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元素。双激发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 在自动稳谱的同时, 还可以进行多元素分析并出结果, 而且, 这一技术还可以获得多个测量参数, 利用这些参数不仅能够完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也能够对样品进行自动分类。这些优点有助于有效的克服样品的基体效应, 增加其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2.2 高精度测量技术

2.2.1 比值测量技术。从X荧光计数率的基本公式中我们可以发现:

某种元素K的X射线荧光计数率IK与矿石试样中的元素含量ω (k) 成正比。在探测装置固定的情况下, KIO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的测量方法是按照同类样品进行测量的, 即使样品中含有其他的样品, 系统也会采用自动分类技术进行消除, 基本可以保证数值一致性。这时, 采用同类样品作为参比样品进行比值测量, 用比值计算含量, 使结果误差减小。

比值测量技术的优点是: (1) 可以消除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对于不同的温度环境而言, 参比样和试样的谱峰同时漂移, 但计效率比值却基本不变, 消除了温度影响; (3) 正比计数器的特点是, 随着测量的进行, 所充气体会不断地消耗, 影响计数率, 比值技术却能有效地克服这一缺点。

2.2.2 自动稳谱。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随时将谱峰凋到预置位置, 保证测量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2.3 利用多参数对样品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 保证了样品在同类型条件下测量。

2.2.4 所研制的为X光管供电的高压发生器, 其管压和管流都具有独立的反馈电路控制, 长期稳定性优于0.1%。

2.2.5探测器所采用的高压负反馈式集成电路稳压, 其高压纹渡<30m V.长划稳定性优于0.1%。

2.3 多种矿石分析技术

把参比样放在仪器内部, 既能够进行参数测量的对比, 又可进行稳谱测量。采用X荧光分析参比样和分析样品是相同或相似矿石类型样本时, 一般只能得到一种矿石的元素含量。如果用同一台仪器测定多矿石元素含量, 就要采用在仪器内部增加多种矿石参比样本的方法实现, 这样一来就改变了仪器内部的构造, 使仪器的设计复杂难以实现。针对多种矿石的分析, 最近研究出一种多矿石多元素的分析技术。其具体的操作内容是首先将稳谱样样品放置到在仪器内部, 然后将参比样放置到仪器的外部。在样本分析前, 先测量同类外置参比样, 后用x荧光分析和测量仪器内部的样品, 对以上两个步骤循环反复操作, 直到把所有的样品分析完为止。利用此方法我们可以同时分析多种矿石元素。

3 X荧光技术测定矿石多元素成分基本流程

3.1 实验样品制备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分析样品固体样片可以采用压片法和熔片法两种方法进行制作, 而压片法的缺点在于其测量结果与准确值之间的偏差较大, 而熔片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基体效应产生的影响。

3.2 进行荧光放射实验, 收集反应中的荧光信号,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大量的实验表明, 荧光分析仪器的性能相对较为稳定, 并且其测试的结果也较为准确, 是在矿业中多矿石多元素进行分析时最主要的分析方法, 但其分析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4 X荧光技术与经典方法比较及测定结果分析

本次探究中选择的了铁矿石、锰矿石和碳酸岩, 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 采用经典的化分法和本方法分别进行了检测, 分析结果对照表见表1。

由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 TFe共分析了10个样品, Si O2, TMn和Ca O各分析了5个样品, 使用本方法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使用经典化分方法的分析结果, 相对双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其合格率为100%。

通过对样品进行进行经典方法和荧光技术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可以得出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4.1传统的化学分析手段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污染严重, 并且其样品信息反馈之后, 不能及时地起到指示和调控的作用;而荧光分析技术具有无损、快速的特点, 能够及时地对样品信息进行反馈。

4.2样品的代表性:一般的化学分析中取0.4g左右的样本, 而荧光分析的方法取样量一般在8g左右, 因此,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两者检测的并不是同一样品, 如果在样品制备的过程中其粒度不够细, 制样不够均匀, 将会引起较明显的测定误差。

4.3就人们的检测习惯而言, 一般人们在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对比时, 常常将化学分析的结果作为真值对待, 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化学分析误差和仪器误差的叠加。

5 结语

多种矿石多元素X荧光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迅速、测试结果准确等特点, 这一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地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的发展成熟, 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在X荧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以使其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需求, 在我国的地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将在介绍X荧光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其在多种矿石多元素检测与分析的关键技术, 对其测定矿石多元素成分的基本流程进行介绍, 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与经典的方法相对比分析X荧光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X荧光技术,多元素分析,多种矿石

参考文献

[1] 童运福, 周建斌, 刘磊等.多种矿石多元素X荧光分析技术[J].核技术, 2000, 23:608-613.

上一篇:春节祝福短信范文下一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