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

2024-03-15

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群众戏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块活动阵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向上风貌,为时代发展做出贡献,是群众戏曲文化的价值所在。群众戏曲文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标准,才能保持自身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群众戏曲;定位;价值取向

在群众文化的大框架里,群众戏曲文化是一项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社会现象。它源远流长,薪火不断,深深植根在社会文化的土壤里,为群众所接受。同样是群众戏曲这么一个艺术分种,每个时代,却都这着各不相同的存活形态,也都有着各不相同的而适应当时社会文化需求的价值取向。在当今深度变革的新时代里,传统的群众文化模式正面临着时代潮流的冲击,接受新的挑战。如何看待新时期的群众戏曲文化,怎样界定它的社会性质,以怎样的价值取向引导它的发展。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课题。我们认为只有及时审视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掌握社会群体对群众戏曲的审美认识和价值定位,确立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价值标准,才能准确认识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的规律与特征,才能正确确定自身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从而有效地持续发展我们的戏曲文化。

前不久,笔者就群众戏曲活动的社会存在,对当地的群众戏曲文化群体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是参与群众戏曲活动的人们中,35%的人员认为参与戏曲社团活动是纯兴趣、用来打发时间;20%的人认为是交朋友、从而增强社会和谐,35%的人认为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需要;还有少数人认为是体现自我价值等。不难发现,这些朴素的戏曲价值观,大部分包含着不少认识群众戏曲社会价值的积极因素。但是,凭这样的群体认识,远不足于作为正确发展群众戏曲文化的社会基础,很难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我们要实现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的局面下建设发展群众戏曲文化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对戏曲文化的社会定位及其价值取向的认识,展开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1 群众戏曲文化的社会定位

群众戏曲在群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其他群众文化形态一样,它通过群众的自娱自乐活动,在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普遍的审美情趣,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文艺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文化实践的不断深入,文化艺术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状态。群文戏曲团队在这众多文艺形式的冲击下,能立足站稳自己的阵地,在国家的体制外自觉地传承和发展着我国优秀的民族戏曲艺术,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实属不易。大家知道,我国戏曲是一项古老传统的艺术门类,它有着几百年传承形成的规则程序,我们的群文戏曲队伍,能跟着专业戏曲院团的建设步伐,随着社会文化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自觉地顺应了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整,不断自我完善,以其独特的组合方式和充满传统艺术魅力的活动形式,盘下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领地,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块活动阵地,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社会文化大家庭里的重要地位。

2 群众戏曲文化的社会价值

这么一大批戏曲爱好者,出于对民族艺术的钟情,本着展示自身戏曲才能的欲望,一腔热情,自筹资金,利用自有的场所,组织召集人马,建立了自娱自乐的群众戏曲组织。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探索戏剧艺术,实践戏曲表演,充实了专业戏剧触不到的业余艺术天地。他们不能像专业院团那样成规模地排成大型剧目公演于市场,但他们举办的一系列小型的充满现代元素的各种比赛、各种展演、各种讲堂、各种展览等,都展示了群文戏曲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适应力。也正是通过这些传承、展示、研讨等群众戏曲娱乐活动,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文化传递等功能,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向上风貌,使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受到启迪教育,塑造健康的审美心理,倍加尊重我们的民族传统,从而振奋精神,更好地为建设现代文明贡献力量。这些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吸引力以及强大的渗透力,为时代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足以显示出群众戏曲文化的价值所在。

3 群众戏曲文化的价值取向

通过对十六大六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提高人的素质,实现自我完善是群众文化价值取向的最高标准。只有坚持这个标准,才能实现群众文化的根本目标。从而在这个目标的导向下,发挥群文戏曲团队的功能作用,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多方位需求,把人们的文明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应该成为群文戏曲文化的最终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

在确立群众戏曲的价值取向上,社会上有这么两种非主流偏差认识不容忽视:一是以单纯的娱乐消遣、情感宣泄来定位群众戏曲的社会功效,忽视了戏曲文化宣传教化的价值所在,使群文戏曲团队成了消极文化的表现载体。二是盲目崇拜国外艺术,一味追求所谓的当代戏剧元素,全盘否定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不重视戏曲人的要求和群众的戏曲艺术欣赏思维,无规律地改变民族戏曲的程序和规则,使戏曲失去了它独有的艺术光彩,失去了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进而阻碍了群众戏曲团队的正常建设。这些情绪对戏曲文化的片面看法,致使群众戏曲文化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严重损害了群众戏曲对社会的价值作用。

群众文化的最高目标要求我们,在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标准。群众戏曲是群众文化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必须遵循群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各项要求,消除不健康的戏曲价值观,以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为己任,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戏曲的宣传教育功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戏曲团队在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健康地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玉琼.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J].四川戏剧,2003(02).

[2] 陈健.新时期群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再审视[J].大众文艺,2011(12).

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化生态的保护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格局。本文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案例,在分析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无形遗产与有形遗产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的区域性策略和整体性方法。对具有文化价值一定物质形态的所有遗产资源的保护,必须遵守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地域文化生态的乡土性保护,需要协调、维持和保存村落景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其有形和无形的联系。文化多样性保护涉及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注重文化生态的异质化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育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生态;无形文化遗产;多样性;完整性;区域整体性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建设,在我国是一项旨在建立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模式的新探索。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前,将确立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文化部已经正式命名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7.6.)、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1.)、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8,)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10.)等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此外,还有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正在积极申报中。

徽州文化圈涉及古徽州府六县及周边地带,是孕育和形成徽州文化的主要地理空间。徽州属内地山区,原为“椎髻鸟语”的山越所居之地,其“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扼”的地理环境;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相对稳定状态的行政格局及人文环境。“造成了一个特有的区域社会生活体系”,“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完整的区域社会,是我们认识传统社会的一个极好范本。”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清末徽州府的行政区划范围为边界,与其相对应的现今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全境、宣城市的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总面积13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00万人。徽州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遗产保存相对完整、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指数较高。其文化表现形式涉及村镇规划、徽派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新安理学、地方戏曲、节庆民俗等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且跨两省三市的行政管辖,因而有必要探索区域协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一、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生态文化或生态文明是由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是自然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和协调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与人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文化变迁,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ecology)概念愈来愈熟悉,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处理现实问题,采用科学认识生态学的途径,或科学的生态思维,使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生态化”,使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文化正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然而,人们对文化生态的含义,尤其是对文化生态保护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似乎还缺乏足够的重视。

文化生态(cultural ecology)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是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生存方式和区域现实人文状况的反映,它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文化生态的维护,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对人类而言,如同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一样极其重要、必不可少。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一种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灭绝同样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对人类进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一方面,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同样包含着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地域文化本身即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历史等有密切的关系。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地域文化的结构体系,探索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是文化生态保护的基础。

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过去人们对遗产(heritage)概念的理解,只是习惯性地按照传统的法律概念,认为专指先辈遗留给法定继承人的财富。其实,遗产与历史有关,是某种前人留给子孙后代加以传承的东西,其中既包括文化传统,也包括人造物品。而且,大自然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变,同样给全人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产,而且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亿万富翁的遗产,只不过迄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罢了。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者之间表面看来似乎没有或甚少共同之处。过去人们曾片面地认为文化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其实,大自然与人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记忆关系,由于人类在大自然向他们提供了生活或者生存的手段后便迅速忘记了大自然,这种记忆关系才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并得到不断发展”。纵观地球演变史和人类发展史,各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在各自所生活的环境中形成的,人类所创造的古老文化与地球上的风景名胜以及各类遗址古迹,美化了大自然的景色,而自然风光本身又是真善美的源泉。这些壮观的大自然遗址,既具有当时能够提供人类赖以长久生存并发展的优越条件,又保留了人类活动的印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中的一大特色就在于:过去被认为是分立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开始被视为相互依存的遗产一并进行保护。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就是考虑到将混合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类别之一。

1990年按世界遗产的登录标准2、7、10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山,就是一处典型的文化与自然的混合遗产,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自然并蓄共生的传统思想。作为文化景观的黄山迎客松,又在新时代体现了“黄山松精神”的文化内涵。2000年按登录标准3、4、5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村落的特色与价值也是与自然山水环境密不可分的。(图1、图2)

过去,文化遗产常会被人仅看作是一些孤立的历史遗留物。最近30年来,在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COM)等相关国际组织的有关遗产保护的文件中,环境要素正日益突显出来。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各民族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见证物”,倡导保护“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文化遗产”中增加了“具有特殊环境价值的地区”等内容。

在日本,为了防止开发建设给古都风貌带来破坏和负面影响,于1966年制定了《古都保存法》,以保护京都、奈良、镰仓等古都内的“历史风土地区”。为切实保护古都的历史风土和文化景观,通过城市

规划划定历史风土保存区及其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在保存区、特别保存地区,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法律意义上的“历史风土”是指“在历史上有意义的建筑物、遗址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已成为一体。具体体现并构成了古都传统和文化的土地状况”。主要包括古寺院、古建筑、古迹,及其它们周边的自然环境,划定的保护范围很大,为保护古迹和周边环境景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京都市划定了14处历史风土保存区、面积达85.13平方公里;在奈良市划定3处历史风土保存区、面积27,76平方公里。这种通过划定大尺度的保护区来整体保护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的方式,值得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在制定保护规划时借鉴参考。

三、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

“无形遗产”一词是由日文翻译成英文的。早在1950年,日本在制定《文化财保护法》时就综合考虑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护。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在国家政策中得到考虑。

1972年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时,部分缔约国已经对保护无形遗产表示关注。1973年,玻利维亚曾建议在《世界遗产公约》增加关于保护民俗的条款,建议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发展和传播做出规定。但直至10年后的1982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会议上才重新界定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其中加入了无形遗产的因素;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一个由民俗保护专家组成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专门委员会。1989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这成为有关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份国际准则。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使用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来表述此类遗产,后来逐渐认识到此类遗产也以物质形式呈现的,所以采用日文中的“无形”(intangible)一词取代“非物质”(nonphysical)。《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对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任何实践、表演或是技能都与某种工具、场所或是实物相联系,这些工具、场所和实物都是物质的,保护任何一种实践、表演或是技能,都需要保护与其相联系的物质载体。

虽然,关于无形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遗产分属两个国际公约,但鉴于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应综合理解这两类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能够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它所传递的价值观、道德观及思考方式是构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价值观、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恰恰是不可捉摸、难以明了的。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有两种主要方法:(1)将它转变为有形的形式;(2)在它产生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它的活力,即通过鼓励世代相传和复兴无形文化遗产来保持它的活力。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1989年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主要着重于对遗产的记录和研究,而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优先考虑第二种方法,这也正是我国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目的。

四、区域性策略与整体性方法

1 区域整体性保护的必要性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泰勒Tylor,1871)。而“城镇的心灵”产生于“它的文化的一般精神中”,“形成了一种可见的实体。从各有自己的历史的、成片的乡村的农田和茅舍中,出现了一个整体。这整体生活着、呼吸着、生长着,并获得了一种面貌和一种内在的形式与历史。”

可以说,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文化生态或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形态复合性。“遗产不仅包括一个地区主要的历史遗迹和习俗,还包括该地区的整个地理风貌,比如农庄和农田、道路、港口、工业建筑、村镇和主要的街道、商业设施,当然还有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及其传统和经济活动等”(鲍斯,1989)。

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涵盖多种文化遗产类型,涉及多种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丰富的自然遗产。因此,对于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需要建立区域整体性保护策略(Regional Integrated ConservationStrategy)。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年通过了《阿姆斯特丹宣言》和《建筑遗产欧洲宪章》,在全球率先确立了“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整体性保护方法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城市发展计划和各个层面的规划,协调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并由地方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以实现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目的。

保护规划需要综合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划,将文化生态保护与振兴地方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科学发展等区域发展目标进行整合,在保存和利用、传承与创新、看护与生产、记录与传播之间寻找平衡,创造有利于文化与自然、历史环境与生态环境、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正如韩国学者的观点所示:全球性危机现象“反证着人类不仅从知性文化层面上,而且从地理学意义上正在同化统一,那么拯救之策也必须是统一而全方位的。”作为综合性遗产保护区的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的设立,改变了文化遗产传统项目的点状特征。它的保护有赖于跨地区之间的理解、交流以及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合作。通过区域的交流合作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为促进地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提供宽广的平台。在具体保护措施上,应注重对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维护转型时期城镇和村落的社会网络结构,并对不同类别、不同时代的遗产类别予以同样的关注和守护。

以原徽州府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为例,在其县域范围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村镇有渔梁、许村、棠樾、深渡、雄村、郑村、槐塘、富塌,北岸、昌溪、瞻淇等20个;一般保护的村落也有西溪、王村、黄村、溪头、殷家村、丰口村等23个。在县城规划区内划定了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府衙历史文化街区、渔梁历史文化街区和鲍家庄历史文化街区等4处保护区,合计面积24.7公顷。此外还有渔梁坝、许国牌坊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南谯楼、东谯楼等10处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综合性总体保护规划是难以实现有效保护和全面保护的。星若棋布的古村落保护,需要在县域国土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协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村镇建设、环境资源、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农田水利等关系。譬如渔梁古镇现在已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但要保护好渔梁古镇的历史特征、街巷格局、自然环境、滨河景观和水利设施(渔梁坝),就要通过城镇规划严格控制城区的蔓延和大型市政设施的开发建设。(图3、图4)

2 完整性的保护及其意义

“完整性”是指遗产资源的“健康和完整”。如果一项遗产资源被指定的价值没有受到损伤和威胁,

能有效地传递给公众,并在所有影响遗产地的决策和行动中得到尊重,就可以说这一遗产地具有“完整性”(加拿大联邦公园局)。

在2005年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第88条中规定,完整性用来衡量自然和/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整体性和无缺憾状态。审查遗产的完整性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1)包括所有能够体现遗产价值的必要因素;

(2)遗产的价值通过遗产本身的面貌及其形成过程得以体现。因此要求,遗产应该拥有适当的规模以确保其面貌和形成过程能得到充分展示;

(3)能够承受开发和/或忽视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过程中,对具有文化价值一定物质形态的所有文化资源,包括文化景观、历史城镇、古村落、考古遗址、建筑物和历史物件等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遵守原真性(aut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ity)原则。

首先,“保护好大自然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这是人类生态系统存在的首要条件,没有人类生态系统的存在,文化本身将终止”,“没有历史真实性和大自然,一切文明都将受到腐蚀破坏,即由于其各个不同领域的逐渐独立而倒退”。

其次,要保护好古村落等历史环境本体和文脉的原真性,保护文化遗产背景环境的完整性。如对古徽道、古河道上的文化遗存的保护,可以参照国际上保护文化线路的思路来开展。

为了认识民俗的价值和保护的意义,对民俗等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是必要的。但应避免传播中的曲解,从而使无形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也得到有效保护。在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出现了“抛绣球”等活动项目,而据民俗学家的考证,“抛绣球”并非该地区的传统民俗。然而由于这项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在徽州古村镇旅游中多有出现。这一活动在“杜撰”一个文化空间、愚弄游客的同时,也对村落古民居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图5、图6)

类似这样的事件应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整改。徽州地区的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应该考虑到美学、社会和文化各方面,自然和文化的景观,生态多样性的特征和遗产场所更广泛的视觉背景。而且,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实际施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强调“发展才是保护”,其实是在玩概念偷换游戏,心思都花在如何利用尚存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谋利的工具,无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弘扬(郑培凯,2006)。

3 乡土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的保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乡土文化“滋润着广阔的村野大地,这是一种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品格和香气的文化。说是‘一种’文化,其实又随民族、地区而变幻出千种风情,万种色彩。”“它的厚重、它的丰富,就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长度和国土的宽度。”

徽州村落,按传统的风水思想而营造,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村落内部空间变化丰富,建筑色彩朴素淡雅,砖木石三雕装饰精致,室内陈设古朴雅致。古村落多以家族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尊儒重教等传统文化影响了建筑形式和村落景观。保存较为完整的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传统人居环境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徽州文化生态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崇尚和谐的理想境界。

乡土性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等空间实体和物质形态上,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系。如歙县渔梁古镇,历史上的居民多由码头工、渔民、商家等组成,少有官宦人家。因此,渔梁古镇的平民性也就直接反映在村落的环境景观上。(图7、图8)

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制定文化生态保护策略时必须考虑进去。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认识到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同时必须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

并且,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重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保护文化生态区和风景名胜区中反映徽州文化特色的遗产及其所处的整体环境,对其中的古镇、古村落、古河道、古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在保护、整治历史村镇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建筑外部环境的整治,地方政府必须想方设法改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这是因为社区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体现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准,而且对于身居其中的居民意识也有直接影响。优美的社区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还能增强村镇和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突显地方的文化特色,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和古村落文化景观是极为重要又极其有效的途径。

4 文化多样性及保护策略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0次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而那些生存在古村落、传统街区、历史城镇等历史环境中,由世代人民所创造、积累下来的乡土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所在。

首先,基于区域层面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策略,不仅应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非物质遗产,还应以实现整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过区域内的人口、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及资源等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和促进,实现良性循环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且,“不同文化在对待环境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和观念体系,众多文化中保留着优秀的思想资源。”

其次,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态一词可解释为人的生活或生存状态。文化遗产,尤其是活的历史城镇和古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被当成博物馆一样保护和封存,它必然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维护社会结构稳定并延续文化脉络以实现遗产地区的复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因此,改善保护实验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要成为保护规划中的必要关照,不能因为保护那些已经不在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物质因素而破坏社区的社会进程。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整合状况,取决于其在区域和城镇规划及发展规划中的重视程度。只有不断协调各利益方之间的关系,激发各利益方的热情与能量,保护行动才能有序、高效地展开。(图9、图10)

第三,多样性的思想主张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不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强调异质化的选择。因而需要通过公众参与、教育宣传等方式向公众诠释地方文化特色,防止伴随全球化浪潮出

现一个同质化世界。今天,对人类的知识和文化资源来说,那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风俗、语言和生活方式现在却正以惊人速度消亡,保护它们显得极为迫切、极其重要。从这一层意义上讲,“任何一种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即使是最简单的,也是由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只要有可能,都应当尽力保存”。

另一方面,正如斯宾格勒的观点:“每一种文化都各有自身的精神消亡的方式,此方式乃是出自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之必然”。因此,“时间的消磨,是不可抗拒的。传统文化的衰减是不可逆转的”。“挽救传统文化,就是继承古人的创造,恢复遗忘了的智慧,减缓旧文化的衰减,延长旧文化的寿命,进一步从旧文化中吸取新的启发。”。

第四,价值观念和评价过程是整个遗产概念以及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对遗产的拥有、创造和看护应逐步成为一个社会的基本需要。文化生态的保护强调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因素,强调其所包含的各个遗产节点所共同构成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及至今仍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结语

总之,政策导向和功能协调对整体性保护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影响;反之,如果缺乏正确和有效的政策来协调多方关系,整体性保护方法则难以进行。地方政府有责任像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那样,尽力确保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再者,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热情和动力受自身认识水平的影响,而提升公众这一保护主体的意识也离不开政府的努力。

虽说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来保护自然遗产、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大有可为。然而,人们也要意识到处理文化生态的保护问题,可能比自然生态的问题还要复杂、还要敏感。在我国,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从消极的标本式保存、冻结的博物馆保护方式,转变到积极的公众参与保护,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形成有生命力的保育机制,可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充分理解遗产范畴不断拓展的现实意义,积极保护、有效管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不同层面着手进行。在环境层面,着力于对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加强对物质环境的整体改善以及与其他旅游吸引点的沟通连接;在经济层面,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积极营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氛围;在社会层面,通过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借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城镇或村落衰退带来的种种内在问题,达到重建和谐社区的目的。三个层面的措施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从而对整个区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陈晓东)

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一种物理属性的表达形式,而在文学创作中,颜色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寓意也不同。本文从颜色分类出发,分析中西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颜色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性

我们通过脑和眼,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对光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就是色彩。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比较常见,如蓝天、白云、綠叶、红花等。色彩在表达物理属性的同时,也可以体现一定的情感状态和文化内涵。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色彩文化表达方面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种颜色词的差异性表达,也反映出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颜色分类

(一)基本颜色词汇

基本颜色词汇一般包括以下特点,一是单音节词。如yellow,grey,pink,blue等就是单音节词,而light blue就不是。二是独立词汇含义。基本颜色词可以独立存在,与其他颜色词没有从属关系,如red,但其从属词ruddy和scarlet就不是。基本颜色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较频繁,少数名词的修饰和限定词就不属于基本颜色词,如仅修饰hair的颜色词blond就不是基本颜色词。在汉语中,基本颜色词有11个,包括黑、白、红、粉、绿、蓝、橙、紫、黄、灰、棕,英语中对应的分别为black,white,red,pink,green,blue,orange,purple,yellow,grey,brown。

(二)实物颜色词汇

所谓实物颜色,是根据客观事物所特有的颜色确定而来,这种颜色仅此事物独有。在使用这种颜色词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所表达的事物。这种实物颜色词的表达,相对基本颜色词而言,具体生动、准确形象。如番茄色(tomato)、海贝色(seashell)、桃色(peach puff)、琥珀色(amber)、柠檬黄(lemon)、巧克力色(chocolate)等。

二、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一)白色

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做贬义词。我国祖先对白色产生的恐惧感,使其成为一种禁忌色,多用于不吉利、悼念、悲伤等情景,表现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厌恶感。在中国,亲人去世,会贴白色的挽联,布置白色为主的灵堂,家属需要穿白色的孝服。此外,白色还有无利可图和愚蠢的寓意,如“白干”表示付出劳动却没有收获,“白痴”形象愚蠢的人。在战争中,白色也代表着失败,如“白旗”意味着投降。“白衣”、“白脸”等在汉语表达中也是贬义。

相对于中国而言,白色相反是西方人所喜爱的颜色。在《圣经》中,对于天使的描述通常会用到白色,如洁白的翅膀、白色的光环等,白色因此在西方国家代表着纯洁、可爱。如“Snow White”即为白雪公主,“a white soul”表示纯洁的心灵。在英美国家的婚礼传统中,新娘需要穿白色婚服,戴白色头纱,捧白色鲜花,对新婚夫妇而言,白色代表着纯洁和忠贞[1]。此外,白色在西方国家还有公正、诚实、正派的寓意,如“a white spirit”表示高尚的精神,“white light”意味公正的判断。白色在西方经济领域也有特殊涵义,如“white war”,“white sale”代表经济竞争。

(二)黑色

黑色同白色一样,在中国传统中属于不祥的代表,另外,也有邪恶、灾祸、不幸等意义。如在黑心肠、黑车、洗黑钱、黑市、背黑锅这些词中,黑色就是一种贬义词。但在《诗经》中,对于黑色的描述又带有正义、庄重、尊贵的涵义,此外,在戏曲人物中,黑脸的包公和李逵都是正面形象。

黑色作为西方国家的禁忌颜色之一,其寓意与中国类似,多为贬义。在《圣经》中,黑色多与邪恶、痛苦、魔鬼联系在一起,表现不幸、死亡、黑暗。如“black deeds”表示恶行,“black words”表示不吉利的话,“Black Maria”表示囚车或巡警车,“a black day”表示倒霉的一天。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代表着仇恨、欺诈和邪恶。但在经济领域,黑色有其特殊涵义,在记账时,黑色代表盈利。如“in the black”表示盈利。

(三)红色

红色是中国所崇尚的一种颜色,这种崇拜源于红色的太阳,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和吉祥。由于太阳给人微暖和力量,因而红色也有一种亲切感[2]。在中国,逢年过节会贴红色的对联,挂红色的灯笼,而结婚也会贴红色的喜字,新娘则穿红嫁衣,盖红盖头。此外,红色还是成功和顺利的代表,如“公司分红”、“生意红火”等。红色在抗战时期,有革命以及进步的寓意,国旗和国徽都是以红色为主,“红色政权”和“红军”就是革命时期的特殊表达。

对西方人来说,红色通常与暴力、危险、恐惧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出现的fiery red dragon就是撒旦,而撒旦是恶魔之首,因此,红色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贬义词。西方人通过红色会联想到灾祸、激进、残暴、血腥等内容,如“red alert”表示空袭警报,“red activities”表示激进运动,“red hands”表示血腥的手。而在经济、金融领域,红色代表亏损和负债。

【参考文献】

[1]王菁. 红、白、黑、黄——浅析中西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4:57+68.

[2]潘琳. 分析各种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所表达的不同象征意义及联想[J]. 才智,2013,35:282-283.

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培育塑造的日趋稳定独特的企业价值行为和企业精神,是员工心灵中的精神资源,是推动企业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群众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时代的文化和传播的主渠道,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企业文化 群众文化 建设与思考

企业文化是各种组织文化中目前发展最成熟、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企业文化事实上早就存在,如:“同仁堂”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大庆石油的“铁人精神”。而群众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精神面貌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组织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强调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希望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而上述要求,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可以通过职工喜闻乐见中的文体形式传播,并让职工接受,所以说,企业文化通过群众文化这种形式,倡导企业的理念、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改制五年多来,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建设有机地融入到企业基础管理之中,实现了企业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经验型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转变,打造出一套独具龙矿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流程。在这个管理流程中,公司以群众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健康有序的文化活动,向广大职工传播文明健康向上的理念,通过每年三十多场次文化传播活动,以“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的理念,着眼于员工行为养成,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相声等节目,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及职工的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岗位作业、团队意识、环境意识”等方面,使员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文艺演出进矿井、进社区、进社会、进广场、进家庭等形式,以现场演出、电视播放、广播放送、制作画册、印制宣传小品等手段,大力倡导文明规范,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和凝聚力。达到“以正确的导向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也说明了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影响群众的道理,最终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无缝对接\",从而达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之目的。

作为群众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践行者,第一宣传者。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对本单位形成的群众文化进行总结、提炼和加工,并通过再创造形成能够影响职工行为的一种艺术,让职工在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那么群众文化工作者就担负着把握企业灵魂和发展方向的职责,因为优秀的群众文化总是能让职工记忆深刻。如本人创作的安全快板、安全小品、家庭和谐方面的情景剧,都在矿区产生了很多的反响。相声戏剧小品《卓别林喜游矿山》,反应了矿区安全工作常抓常新的题材;快板书《走后门》歌颂了煤矿劳动模范的高风亮节;相声《追悔莫及》讽刺的是忽视安全、违章作业者的后果;快板书《扒车》参加全国煤矿安全文艺汇演中分获创作、表演二等奖和第五届烟台文艺创作二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二台黄金时间播出;创作的相声《你快回来》,参加由中国曲艺杂志社、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曲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曲艺作品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后悔莫及》荣获全国煤矿文艺汇演一等奖;这些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也在社会上要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就是群众文化在企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并且决定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面貌和走向,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是群众性的、群体的、多元的、方式和内容与时代同步,成为社会沟通,人际交流,烘托企业形象,培养企业明星的桥梁和手段。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走上前台,就是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对国家来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企业来说,是团结职工的精神纽带,是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权利和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职工文化活动能够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融洽人际交系。职工队伍是社会性群体,每个人有合群的需要,承认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爱的需要,发挥需要,相助需要等等,通过群众文化工作的作品、通过他们的完美表演和努力,在企业中形成相互鼓励、相互鼓舞、相互劝勉,齐心协力,共同争夺荣誉的氛围,企业的凝聚力也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升华,又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有丰富内涵又有时代风采的大型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得以协调发展。

实际上,就一个企业而言,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经济活动。一方面,企业的文化体现在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六大环节,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要素、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产品以及产品销售都有文化的参与,都体现文化的色彩。所以,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文化,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企业的经济和企业的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是通过群众文化这样一种管理文化来表达其最终目的。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秩序,企业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无论怎样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无法保证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遵守。企业文化正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用一种观念的力量,用一种最好的形式,用最好的文化氛围去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意识;由控制职工个人转向控制企业群体;由控制职工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群众文化建设是进一步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为职工发展成才建立了一条快速通道,使职工在活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企业党政领导对职工群众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的关心、重视,培养了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与拥有感,有力地增强了职工同单位生死与共的信念,把职工与单位结合为命运共同体,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从而调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单位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 □

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谐进步。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域文化“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校园文化 互动性研究

一、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指的是从古至今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包括了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化遗产,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绵延发展、独具特色,被世代传承至今并且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仍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属于特定区域的传统习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系等文明表现。

地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具有独特的地域时空性,它在某种程度上深受人类活动形态等行为系统的影响,同时环境与文化、文化的传播对地域文化的最终形成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在一定区域内被人们继承与发展的文化的各种表现,包括地域物质文化、地域精神文化和地域行为文化;其次,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它是人类古老文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历史积累,也是一种历史沉淀和历史继承,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和发展,具有强大的传播力、感染力、渗透力。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地域文化与人的生活关系不断产生碰撞和摩擦,不断被加入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形成一种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以地域为主要依托的核心的强大文化体系。

高职高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共同培育和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文化体系的总和,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点的文化环境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等这种物化的表现方式,更包括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科研领域、生活领域等各个方面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载体。包括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生活与学习,起着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风气、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

高职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活与学习,大学生是人一生中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关键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互交融和碰撞,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正确思潮的引导,高职校园文化优劣与否对于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

二、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都统一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民族生存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民族文化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示,是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传播。地域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从不同的两个维度阐释了文化的不同种类,弘扬地域文化,并以此次为契机创造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作为地域文化强有力的代言人,在宣传与传播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方面,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释疑权,是传承和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谐进步。一方面,高职院校从建校开始就置身于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从初期建校到后期校园建设发展势必受到地域文化不同方面的感染和影响,深深地烙上地域文化的某种印记。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本土化比例要略高于本科院校的教师,从某种程度而言,本土化高职教师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大多数根深蒂固地受到地域文化的重要影響,而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地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处,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层次,引领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帮助地域文化建设有鉴别地、有选择地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按照时代精神,依托当地优秀资源,把地域文化精华和校园文化精髓相结合,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辐射作业,把地域文化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化。

三、地域文化“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

宜兴作为著名的“宜陶之地”,几千年来,宜兴人一直和陶为伴、以陶为生。宜兴境内已经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时制陶技艺的水平,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明清时代,宜兴的制陶业已发展到“家家做坯,村村有窑,遍地是陶”的地步。清代大词人陈维崧有诗写道:“百锤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数千年的传承使宜兴形成了以紫砂器为主流的制陶产业和由此而产生的陶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陶都”[2]。可以说,宜兴的地域文化中,最有特点、最有特色的就是陶文化。陶文化是宜兴文化的精髓,是宜兴文化的重中之重。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陶都宜兴,学院因陶而生、因陶而兴,多年来,学院秉承优良传统,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的理念,自然地将陶文化与校园文化契合在一起,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之中,打造以陶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学院把陶精神凝练为“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并将其融入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拥有8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坐落于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浓厚的江苏省县级市宜兴,有着浓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现设有陶瓷学院、数字艺术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系和经济管理系等7个院系。

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陶文化”学院——陶瓷学院,现有陶瓷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材料工程技术等专业。依托陶都宜兴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丰富的陶瓷资源、浓郁的文化氛围,已培养数千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教授、一级美术师等专家和设计人员。陶瓷学院把举办陶艺专业毕业生作品展纳入教学计划,通过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融合,营造以陶育人的氛围,让全校学生感受陶瓷艺术和陶文化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教育和文化熏陶。

第二,“陶文化”环境氛围感染。学院内部陶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60米长的仿古龙窑,图书馆门厅的巨型紫砂浮雕,办公室外教师作品图示,紫砂材质的办公室标牌,学院内随处可见的雕塑作品、陶瓷花瓶、陶瓷造型景点等,这些陶文化元素让师生们感受到宜兴陶都的独特文化魅力,使师生更能认识到“土与火的艺术”,充分领略到紫砂陶瓷艺术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感受到陶文化古老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陶文化是无锡工艺職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特色文化。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陶瓷选修课,让全校学生通过陶瓷知识普及陶瓷文化赏析方面的课程教学提升人文素质。学院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陶艺创作比赛、邀请国内外陶瓷业界的专家主办陶瓷知识讲座、利用各种平台进行陶文化交流等,建立校外素质教育基地——陶瓷博物馆、展览馆、陶坊等,倡导感受陶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陶瓷历史、陶瓷种类及陶瓷文化,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陶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39-42.

[2]淘壶人,小编.宜兴有着什么样的陶文化历史?[J].淘壶人紫砂学堂频道.http://news.taohuren.com/zishawenda/2011-12-17/article-336.html.

基金项目:2015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互动性研究》(15KT112)

群众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黄岛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文化强区和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2013年,黄岛区工商部门登记在册涉文化企业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0家。经文化部门审验的文化企业300余家,包括网吧94家,娱乐场所22家,美术品经营单位3家,文艺表演团体1家,出版物经营单位51家,印刷经营单位103家,打字复印经营单位20家,电影放映单位1家。2012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6.7亿元(除去开发区托管单位的数据为32.6亿元),同比增长30.2%,占GDP比重5%,列青岛十二区市考核排名第一名。获得“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美术创作基地青岛基地”、“中国书法家(胶南)创作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特点

一是工艺美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艺美术是青岛市黄岛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目前,初步形成了集原创、临摹、培训、展示国内国际市场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其中绿泽画院开创了我区由企业创办美术职业学校的先河,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展出油画最多、同时也是惟一一个建在乡村的油画展览交易中心,被命名为“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荣誉称号;西海岸书画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获“中国美术创作基地青岛基地”、“半岛都市报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是文化旅游节会业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相继推出了“海洋音乐季”、“杜鹃花会”、“蓝莓文化节”、“樱桃文化节”、“茶文化节”、“大枣节”、“汽车文化节”、“国际拉网节”、“黄岛区首届糖球会”、“‘黄岛之夏’市民文化演出季”、“乡村之声”、“世界城市音乐节”、“青岛啤酒节黄岛分会场”等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节庆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

三是文化产业园区积聚效应明显加快。其中,规划15 77平方公里的达尼文化产业园已通过专家评审会的评审,具体实施将交由康大集团运作。园区内青岛泽丰生态园(一期)項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并取得20亩建设用地指标;康大文化产业园占地66平方公里,由北京中美建瓴规划设计公司对产业园和社区建设进行了一体化规划,突出油画、版画两大主导产业,打造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社区集聚、村民就业四位一体的特色文化园区。青岛大珠山文化产业园预计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项目一期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区、文化会展度假区及山水景观、山地运动等配套功能区,目前已基本落实239亩的建设用地指标,并投入84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藏马山文化产业园位于藏南镇境内藏马山上,目前集团已取得1700亩建设用地指标,完成投资额439亿元。

四是文化产业大项目拉动日趋明显。金典红树林文化旅游项目规划建设集度假酒店、电影院、美术馆、会展中心、温泉馆、餐厅、商业街、儿童游乐城等于一体的电影文化艺术中心、会议会展商业中心、休闲度假生活中心。目前项目豪华酒店已建至21层(总共23层),已完成投资额13亿元;青岛万达影视文化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在新区中央商务区内初步选址为滨海大道北侧约4.8平方公里地块,滨海大道南侧约1平方公里地块(含海域约1200亩),总计约58平方公里。该项目将主要建设影视文化和游艇产业项目,其中影视文化产业项目包括影视节庆会议、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影视文化创意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文化传播影视基地,8座星级酒店、顶级秀场以及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社交、环球影城、影视文化体验馆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城市综合体。

五是印刷、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健康决速发展。以炜瑞印务、星球印刷为代表的出版印刷、包装装潢业快速发展。拥有三台先进海德堡印刷设备的青岛炜瑞印务有限公司已成为青岛西海岸专业从事设计、排版、印刷、印后加工于一体的最大的综合型印刷企业之一。以同乐迪、金之歌等为代表的大型娱乐场所健康发展,目前已达到22家之多,满足了群众的娱乐需求;推动成立了青岛锦泓网络有限公司和青岛上祺网络有限公司2家大型网吧连锁企业,网吧经营单位连锁化经营达100%。图书、音像、打印复印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量小,规模小。从规模上看,我区文化单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长;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高,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从投入看,总量偏小,比重偏低,融资缺乏有效的手段,资本经营尚未起步。文化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

二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形成了党委政府齐抓其管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但尚未形成全区统一高效的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等组织机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未形成,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和体制外的文化产业两张皮,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

三是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尚未形成。园区的建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功能和管理权限不足,集聚效应不明显,与创建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有一定差距。

四是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难度加大。由于2012年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67亿元、同比增长302%,数据较高,相对基数较大,在今年的增长速度上会放缓,对于青岛市各区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排名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下步工作对策、建议

1、建议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各相关部、局积极参与,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好黄岛区文化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既要培养我区的文化产业人才,更要营造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来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建议改进现有的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引进和培养既懂管理,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根据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管理标准,加大园区的扶持力度,坚持把文化产业园和集群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园区快建设、快见效,帮助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4、充分发挥文化和镇街部门招商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把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发挥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推动更多文化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发展。

5、建议成立区文化产业联盟,通过联盟平台,把全区文化产业的企业、专家人才队伍联合起来,整合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合作、发展、共赢,努力形成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合力。

上一篇: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范文下一篇:预警系统煤炭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