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

2024-05-13

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第1篇

第一课时

3月15日 第三周 周二 总第11 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

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3月15日 第三周 周二 总第11 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

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 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

2、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

2、通过“请你做导游”活动的设计,更好地了解长安城的布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

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3、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唐朝的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由于唐朝时期经济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同时使学生知道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教材以“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等史实再现了唐王朝对外交流的空前盛况。“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通过中国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唐朝学习。表明唐代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而“玄奘西行”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国际性大都会”长安是一个开放性 的城市,它的繁华,再现了大唐王朝对外交流频繁的盛况。

本课重点:

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课难点:

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三、学情分析

1.本节课关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知识学生已初步了解,在设计问题时要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思考,激发爱国情感,并培养其坚韧不拔、刻苦顽强的优秀品质。

3.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可将玄奘西行和《西游记》有机结合,使新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有一个著名节目《唐人街》(展示图片),该节目是反映海外华人真实生存状况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都有“唐人街”,你知道哪些地方有“唐人街” ?(北美的纽约、洛杉矶,澳洲的悉尼、墨尔本,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东京、汉城等等。)

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

唐朝当时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往来,在众多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中,最突出的是哪几个国家? (日本、天竺)首先我们来学习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本目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设计自学问题如下,学生自学中如有困难,也可讨论交流)

1.什么叫“遣唐使”?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

(遣唐使就是派遣到唐朝的使臣。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2.仔细观察唐朝钱币与日本钱币有哪些相似之处?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你知道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4.日本朝野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

鉴真是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在唐朝与天竺交流中同样也有一位杰出使者,他就是玄奘。(展示图片)

二、玄奘西行

(本目内容比前一内容相似,相对来说学生更易掌握,采用比较玄奘与唐僧的比较法进行学习)

你们听说过玄奘吗?谁能讲讲你所知道的玄奘?

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到《西游记》中的唐僧。 玄奘和鉴真有哪些共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可以阅读课本和参考自我测评题2) 我们能从玄奘和鉴真身上学到什么?

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展示《唐长安城示意图》,让学生读图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为什么说长安是一个国际性的都会,你能用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说明吗? (课后延伸)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第一, 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第3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1)学习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加强对诗歌内容的详细理解。

(2)注意结合平时阅读、参观和观看影视作品等知识积累,知道中华儿女感人的英勇事迹,为解读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做到在读中了解内容,在读中品味鉴赏,在读中培养感情。 (4)品析诗歌的语言,用想象丰富其内涵。

【学习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走进课文,与课文和作者交流;走出课文,与生活和他人对话;这是阅读成功的必经之道!)

一、过关预习 1.生字注音

气魄( )哺育( )山巅( )澎湃( )劈开( )狂澜( ) 屏障( )浩荡( )臂膀( )九曲连环( ) 2.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二、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一)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二)诗歌的朗诵要点

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如:

1

学生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三、合作释疑(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四、质疑交流(学习贵在发现!)

学习贵在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五、迁移延伸(学为我用,提升自我!)

1、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2、再次朗读: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六、同步达标(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我掌握、我轻松、我快乐!)

1、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2、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名言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故事。

《黄河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 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过关复习

提问上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小组朗诵展示,推荐课堂朗诵展示。

2

三、合作释疑

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 ⑴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⑵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⑶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⑷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质疑交流(学习贵在发现!)

学习贵在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五、迁移延伸(教师寄语:学为我用,提升自我!)

1、根据这三首歌词的形式创作一段歌词,表达你对学校、班级、集体等的深情。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饱含深情地唱出来或朗读出来。

今天黄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第4篇

京韵

教学内容:

表演《蝈蝈和蛐蛐》

《我是中国人》

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京调》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 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角色和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充分体验京剧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京剧、讲解京剧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听《戏说脸谱》

二、导入新课。

1、刚才这段音乐叫什么题目?(戏说脸谱)

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脸谱?

了解戏曲知识: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哪一种剧种最具影响力?(京剧)

2、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

(1)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2)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3)讲到脸谱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脸谱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

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

黑色——表现刚正不阿,如:包公。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三、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

四大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可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还有文生和武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可分为:花脸、武花脸。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可分为:文丑、武丑。女的可叫丑旦。

“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脸谱用的较多。生、旦角很少用。

四、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五、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

2、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3、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西皮唱腔的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初步感知

能听懂吗?

3、简介剧情后,再听感受剧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4、分句反复的学唱,体验京剧的韵味。

(1)提醒学生用假嗓演唱,音量不要太大。

(2)适当加以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

(3)拖腔出要提醒学生仔细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剧韵味的关键。

5、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蝈蝈可蛐蛐》

二、欣赏《京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蝈蝈可蛐蛐》

1、初步感知歌曲《蝈蝈和蛐蛐》。

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儿童歌曲有什么区别?

(诙谐、幽默;像京剧)

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蝈蝈和蛐蛐》这首歌曲就是将京剧元素和儿童歌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首京韵儿歌。

3、再听,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4、学唱歌曲

(1)带着刚了解的知识再次欣赏、感受,并可轻声哼唱。

(2)划分,并说出每段的演唱情绪。

(3)逐段学习。(解决音准、节奏问题,强调旁白部分的调值)

5、完整连唱

6、分角色演唱全曲。(男生扮演蝈蝈,女生扮演蛐蛐,老师扮演大公鸡。)

三、欣赏《京调》

1、再一起欣赏《京调》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3、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4、复听全曲,完成教材下方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蝈蝈和蛐蛐、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一首京韵儿歌)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将京剧元素、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表演《我是中国人》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知道《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选自其中的唱段。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叙述了东北解放初期,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杨子荣大智大勇、深入匪巢,在匪徒群中沉着机警巧作周旋,

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接应部队一举歼灭匪帮的故事。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剧中的一个唱段。人民解放军刚来到匪徒盘踞的威虎山周边的村庄,就进入深山老林访贫问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乡们对人民解放军的疑虑。这时,参谋长唱起了这个唱段。

唱腔的旋律质朴简洁,唱腔显得格外亲切感人,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对老百姓真挚、深厚的感情。

唱段开始采用二黄原板,最后,唱出“到这里为的是扫平威虎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表明了人民解放军的坚定决心。

2、初听,感受其韵味。

3、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录像片段,学生仔细观看,感受京剧的“做”。

4、结合课本再次聆听,模仿演唱其中的经典唱段,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我是中国人》

1、聆听范唱。

2、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3、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4、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第5篇

故事从2001年开始。小金鹏的父亲因意外车祸造成高位截瘫,先前辛苦攒下的十几万元积蓄全部花完,却仍未见效果。而后,更多的不幸开始降至这个家庭:奶奶检查出肠瘤癌,不到半年就撒手人寰;不久,妈妈因不堪家庭重负选择了离开;而后,家里突发大火,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烧光„„。从那时起,年仅五岁的小金鹏,就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用他瘦小的身躯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小金鹏已经自己穿好了衣服,生着了炉子。热水烧好后就开始给爸爸洗脸、做饭,对这个五岁的孩子而言,他所能做出的饭只不过是用家里烧水的壶煮面条而已,煮出来的面条经常很黏,然而他却很认真地一口一口地喂给爸爸吃,随后再将一个带有吸管的杯子靠近爸爸的嘴边,喂他喝水。为了让爸爸早点站起来,小金鹏每天都会给爸爸翻身子,擦身体。由于年龄太小,翻动父亲身体得使很大的劲,每次小金鹏都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不叫苦,不喊累,十年如一日。最困难的就数给爸爸清理大便了,每清理一次小金鹏就得忙活整整一上午。“每当看到5岁多的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忙里忙外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爸爸说到这些,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故事的主人公毛金鹏,是我校八年级十班的学生。屈指算来,今年15岁的小金鹏已经照顾父亲整整十年了。十年,三千六百个日日夜夜,小金鹏在人生的磨难中坚强成长。他没有气馁,没有绝望,他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使学习日有所进、月有所长,用自己执着的孝行和坚强的毅力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孟子曾经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或许年幼的小金鹏说不出这样的大道理,但十年如一日的行动高于一切语言。毛金鹏以一颗滚烫的孝子之心感动了社会,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第十三频道分别以《15岁少年撑起的家》和《为了爸爸能站起来》为题,对毛金鹏同学孝老敬亲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到帮扶救助毛金鹏父子的行列中来。我们学校以此为契机,把孝德建设作为切入点,在全校大力弘扬孝老敬亲、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引导全校师生向上向善、感恩尽责,全力打造团结和谐、创新实干的活力校园,积极为“孝实昌乐、厚德宝都”建设贡献力量。

毛瑞玉老师正是这种精神理念的真实写照,更是当下树新风正气弘扬高尚道德的生动教材。她是我校九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历年来一直任教毕业班,是同学们敬佩的好老师,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她无私无畏地孝敬公婆的事迹。毛老师的丈夫工作繁忙,多数是她一人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八年如一日,无微不至,不离不弃。这对于一个一直担任毕业班的老师来说,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最难熬的是儿子中考那会儿,毛老师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疲惫生活,时间对她来说是最为奢侈的东西:她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忙了老人忙孩子,然而她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婆婆由于长时间的卧病在床以及年龄的增长,精神上也出现了异常,对于悉心照顾她的儿媳不仅没有半句好话而且经常在毛老师喂她吃饭时对毛老师进行打骂撕扯,有时候给婆婆喂一顿饭需要费上好长一段时间。但毛老师总是把这些早早地做好,然后按时到校上课,谁也不会想到,课堂上把课讲得很生动形象的毛老师早上曾经历了一番怎样的的周折,因为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多年来,她从未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同事们都说,毛老师真了不起,而她自己却认为这没什么,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做老师的应该做的。”多么朴实而又感人肺腑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够以一颗平常之心把应该做的做好又何尝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她,毛老师,用自己的孝行,用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用对学生的真诚,用自己的生命能量,把“一孝三实”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第六课书法教案范文第6篇

班级:姓名:组号: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学习目标】

1、 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

2、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3、珍惜昏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

4、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的学习态度

一、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并完成】

1.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

2.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

3.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学习、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提高。

二、【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1.维护受教育权利的方式

2.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初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学习机会?

4.初中生为什么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5.P62★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6.P63★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 7.P63★你从上述材料(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家长辛勤劳动供子女上学)中感悟到什么? 8.P64★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如果小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 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责任?

9.P65★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 假如遇到下列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三、【随堂巩固练习】

(一)单选选择

1.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①青少年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青少年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③国家应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④国

2.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义务有()

①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②按时入学的义务③履行遵守学校规定、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义务④考入重点高中的义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④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初中生辍学率反弹,或学生“辍学不辍考”,流失到社会后,中考时再回来参加考试以取得毕业证书的现象。流失到社会后大约有70%的学生外出打工或和父母在田间劳动;约有30%的学生靠打牌、闲逛、上网、看不健康书籍来消磨时光。其中不少学生染上赌博、偷盗、打斗等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据此回答4—6题:

4.对于上述现象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上学是自己的权利,是自己的事B.这是没有珍惜受教育权利的表现C.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D.这是制约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5.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①没有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②最主要的是家长以及学校的放任自流③学生的厌学心理④国家对教育重视不够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6.这种现象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①直接阻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②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③影响我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④加剧农村部分地区的贫困程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马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张家树村的一个普通女孩,多年来该村没有一个女孩子上过初中。马燕从小学四年级就坚持写日记,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对辍学的担心都写进了日记,小学毕业时已经积累了六本日记。在她考上初中但妈妈要她退学时,她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我要上学》。在她的坚持下,妈妈含着泪说:“我一定要让孩子上学。”马燕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 (1)马燕是怎样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

(2)马燕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示?

上一篇:调解协议书赔偿范文下一篇:对讲机拆机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