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家简介

2022-11-27

第一篇:中国古代书法家简介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

1.王羲之,其书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被尊为一代“书圣”。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2.颜真卿,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书风饶有筋骨。悲恸处所作行草《祭侄文稿》后世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3. 柳公权,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后人习楷书多“以柳体入门,以颜体见功”。著有《玄秘塔碑》。

4.王献之,被评“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兼精楷、行、草、隶各体。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5.诸遂良,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6.钟繇,工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

7. 欧阳询,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8.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诗帖》就已惊天动地了,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几近完美的境界。 9.怀素,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10.米芾,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米芾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书法功力非常深厚,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11.黄庭坚,书法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他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取纵势。他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12.虞世南,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著有《孔子庙堂碑》,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13.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其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

14.文徵明,文征明书法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15.赵孟頫,其作品清秀遒劲,前后一贯,没有丝毫畏缩不前的迹象。其书画兼善,书法则诸体皆工,尤以楷书和章草见长,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16.董其昌,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用笔精到,能始终保持正锋,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

17. 蔡邕,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18.鲜于枢,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上要由唐人书法人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他的大字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气势磅礴而不失规矩。行书结体谨严,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19.王铎,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20. 何绍基,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平生作书,对联特多,而不是一般应酬之作,书作着力,书艺很高,被誉为“书联圣手”。著有《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草堂诗·文钞》《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校正》等,传世书迹甚多。

21.王宠,精小楷,尤善行草。其书法初摹虞世南、王献之,后稍出己意,行书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运笔速度较慢,比较注意点画得失,以沉着的笔触从容书写,形成一种古拙典雅的风格,巧中寓拙,婉绰而疏逸。别具一种沉静的风神,在明代别树一帜。 22.孙过庭,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3.张旭,,他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24.胡昭,胡昭在书法上,师承刘德升并推陈出新,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并称“钟胡”。胡昭的行书书法广为当时的士人学习推崇,以至于“尺牍之迹,动见模楷”,成为人们学习和临摹的榜样。

25.智永,王羲之七世孙,早年出家,书风受家法影响较大,习字很刻苦,相传几十年不下楼,终成一代大书法家。当时的求书者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了。最著名的是飘逸俊秀的《真草千字文》,被视为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

26.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

27.金农,清朝画坛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

28. 赵佶,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赵佶虽说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 他的书作笔致清朗,点画瘦劲俊美,飘飘乎宛若仙风道骨,真如不食人间烟火。 29.刘墉,刘墉的书法,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刘墉精于小楷,其特色由此件作品可窥一斑。他书的蝇头小楷具有擘窠大字的恢宏气象,结体丝毫不令人觉得拘紧,点画洁净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加之偶尔揉入行草笔意,使得整个作品在规模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

30.宋克,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特别钟情于草书。草书流走畅贯,挥运自如,似飞剑狂舞,潇洒纵横,十分契合于宋克"任侠使气"的性格。

31.刘德升,纡书书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德升的纡书法虽草创,但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划从略,离方遁圆,浓纤间书,如行云流水,非常局面捷,被后人列为“妙品”,独步当时。 32.薛稷,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其书法特色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

33.梁同书,清代书家,他主张不拘泥于前人的成法,强调在创作中自出胸臆。梁书以行草见长,结字端严稳妥,用笔娴静流畅、平和自然、从容洒脱,那种温文而雅的书卷气息常常扑面而来。

34.索靖,索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是相当雄厚的,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黄山谷也称道他书法为“笺短意长,诚不可及”。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章草是隶书草化后的书体)。

35.杨凝式,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36.祝允明,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

第二篇:中国古代极品书法欣赏

中国古代极品书法欣赏上虞帖卷 东晋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清 周金然 草书录唐人论书轴 清 周金然 草书录唐人论书轴 绫本 纵132.5厘米 横56厘米

行草书鸭头丸帖卷 王献之 绢本 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原籍?琊(今山东),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承其父,并创新体。东晋著名书法家。此系唐摹本。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高宗赵构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

清 永瑆 楷书论画句轴 清 永瑆 楷书论画句轴 纸本 纵122.4厘米 横50.4厘米

楷书《大涅槃经》卷 唐 (公元618-907年) 长26.5厘米 宽834厘米

此卷为敦煌唐人写经中的精品。朴茂中见润泽,韵味古雅隽秀。

清 郭尚先 行书七言联 清 郭尚先 行书七言联 纸本 (各)纵123.2厘米 横28.2厘米

郎官石柱记序帖册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与怀素并称为"颠张狂素"。[郎官石柱记序]是张旭的楷书作品,这部传世宋拓本,展示了张旭严谨深厚的楷书功力,这正是他狂草的根基所在。

清 方亦临 草书七律诗瘦 清 方亦临 草书七律诗瘦 花绫 纵154.3厘米 横51.7厘米

苦笋帖卷 怀素 这件"苦笋帖"是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传世亲笔墨迹之一.文字不多,总共才l4字,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 清 方亦临 草书七律诗瘦 花绫 纵154.3厘米 横51.7厘米

千字文卷 释高闲 纵30.8厘米,横331.3厘米 释高闲,是晚唐时期专精草书的高手。此件作品点画纯熟,笔划粗中有细,心手双畅,可谓意境深远,情性毕露。传世高闲作品少见,这是仅见的孤本。

行书八言联 林则徐 纸本 纵131.9厘米,横29.2厘米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官大学士。道光十八年(1838)任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查办鸦片事件。工小楷,兼行书。此联为自书八言诗。

行书仙庐峰六咏卷 白玉蟾 白玉蟾,南宋道士,出生于琼州,号海琼子,受封为紫清真人。他善书画,行书受黄庭坚影响,此卷书法秀逸清朗,别具一格,内容是咏景诗六首。

纸本 纵131.9厘米,横29.2厘米 孙星衍(1753-1818) 清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官山东督粮道。治学范围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均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所撰有《寰宇访碑录》等书,并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书者尤长篆书,故此联为得意之作。

阁中帖 吴说 吴说,南宋书家,钱唐人,书学黄庭坚、王羲之,所题扁额碑铭均佳,为宋高宋所折服。此帖是吴说在浙东括苍写给家人的信札,清逸无比。

真书八言联 永瑆 纸本 纵170.5厘米,横28.2厘米 永瑆(1752~1823), 中国清代书法家。字镜泉,号少厂。乾隆十一子,封成亲王,因皇太后赐陆机《平复帖》,又号诒晋斋主人。著有《诒晋斋诗文集》、《随笔》、《仓龙集》等。此联为永瑆真书八言联,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

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 赵构 赵构,南宋高宗,他是宋徽宋第九子,也善书画,书法学二王,遒劲流丽,有较高的成就。此卷是临虞世南真草二体千字文,得虞世南之圆润而略乏笔力。

篆书七言联 洪亮吉 纸本 纵128.1厘米,横28厘米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穉存,世称北江先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探花,官编修,以言事获咎。工篆书,法李阳冰。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此联为篆书七言联,体现其书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

草书七言诗纨扇 赵佶 这是宋徽宗在纨扇上草书的诗联“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布局章法极为高明,气势弥满而又有疏朗之意,行笔圆转流利,有唐怀素狂草的影响。

行书七言联 钱沣 纸本 纵126.9厘米,横25.8厘米 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昆明人。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拜江南道监察御史。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此联为行书七言联,书风中透出字如其人的特点:以德养字,以文养字。

真书千字文卷 赵佶 赵佶,北宋徽宗,他虽是亡国之君,但却具有艺术家的天才,书画皆精。此卷千字文,是他用独创的瘦金体书写的,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

行书题画诗轴 翁方纲 潇金笺 纵130.2厘米,横30.6厘米 翁方纲(1733~1818), 中国清代书法家、金石学者。字正三,号覃溪,晚年得到苏轼书《天际乌云帖》,因此又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至内阁学士,迁鸿胪寺卿。擅长正楷与隶书。行草学习米芾、董其昌,飘逸跌宕,气清韵通。此轴为行书题画家安光誉画诗,其书风有朴实淳厚的笔势。

华严疏卷 黄庭坚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江西分宁人。江西诗派创始人。工书,宋四家之一。他的行书受瘗鹤铭影响,创造了一种辐射式的结构,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撑开,十分俊朗。此卷行书比较含蓄,但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行书十言联 王文治 纸本 纵219.5厘米,横29.7厘米 王文治(1730--1802年)清代书家。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出为云南知府。工书法。他喜用柔毫或长毫,讲求姿态。此联为行书十言诗,书风秀润淡雅,法度严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祭黄几道文卷 苏轼 苏轼,字东坡,是北宋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祭黄几道文卷》是他为好朋友去世而撰写的一篇悼文。从这件字卷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他那丰腴淳厚的书法风采。

纸本 纵219.5厘米,横29.7厘米 王文治(1730--1802年)清代书家。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出为云南知府。工书法。他喜用柔毫或长毫,讲求姿态。此联为行书十言诗,书风秀润淡雅,法度严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真书宁州帖 司马光 纵32.7厘米,横57.6厘米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曾编撰有名的《资治通鉴》。此帖为司马光答复其侄子司马富的手札,叮嘱其辞官归里,侍养尊亲,为司马光六十七岁时所作。其书法结体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古雅淳厚,并寓隶书笔意。

纸本 纵130.4厘米,横29.3厘米 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钱塘(今杭州)人。诗正子。乾隆十七年(1752)特赐进士,官侍讲。博学多文,善鉴别古法书。尤工于书,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自成一家。著《频罗庵书画跋》。此轴为七言诗,其书风秀逸精到。

动止帖 沈辽 沈辽,著名学者沈括从弟。其书法五体皆能,尤以隶楷最为人称道。此书是一通向病中之友问安的信札。所书颇具晋唐之风,笔势纵放,神韵俊逸。 行书轴 刘墉 冷金笺 纵129.4厘米,横62.6厘米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工书法。初学赵孟頫,中年后自成一家,其书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著《石庵诗集》。此轴为论《刘宾客伏波祠》诗,其书风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

参政帖 米芾 米芾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这件[参政帖]是作者为苏太简家鉴定书画的记录,虽随笔写来,然有一种沉着飞扬的神韵。

行书自书贺新郎词轴 郑燮 纸本 纵128.4厘米,横31.3厘米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精墨竹、兰花,秀劲绝伦。书亦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板桥全集》。此轴为行书自书贺新郎词,原文在《郑板桥全集》词钞中刊入,作者时年三十八岁。

赵孟頫 行书十札卷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擅画,书法各体皆能,开一代书风。此卷由赵氏书与友人的十通手札合装而成。 纸本 纵104.4厘米,横54.5厘米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精墨竹、兰花,秀劲绝伦。书亦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板桥全集》。此轴为行书论书法,原文在《郑板桥全集》集外诗文中刊入。未署年月,约为晚年之作。

秋兴赋卷 赵孟頫 纸本 纵25.7厘米 横184.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中年曾作孟俯,吴兴(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后,曾任兵部郎中、济南同知、浙江儒学提举等职。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封魏国公,谥文敏。博学多才,尤以书画领袖当时,对后世影响巨大。 此卷未书年款,从用笔结体之工稳熟稔及通篇气息之蕴藉密丽看,应为其中年之作。

行书七绝诗轴 张照 纸本 纵108.6厘米,横56.7厘米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深通释典,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兼能画梅。此书为行书七绝诗,不难看出张照书法有着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魅力。

真书江南春词卷 倪瓒 倪瓒,号云林,无锡人。元著名书画家。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家豪富,多藏法书名画,后卖去家园田产,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擅长画山水,是元四家之一。书法学《黄庭经》。此卷楷书,疏朗劲健。

纸本 纵127.4厘米,横31.3厘米 沈铨(1682~?),清代画家,字衡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人。雍正元年(1731)十二月携弟子郑培东渡日本,居长崎,历时2年。善画花鸟、走兽,师承明代吕纪。此联为行书七言诗,下联右边有顾大昌题字。

张雨行书诗册 元 纵33厘米 横42厘米 三开

张雨(1277-1348),初名泽之,字伯雨,号贞居,又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元代书法家。书法清逸,有晋唐法度。善行书,书性极高,自成一家。

行书五绝诗轴 胤祯 绫本 纵133.2厘米,横46.9厘米 雍亲王(1678-1735),即清雍正皇帝,姓爱新觉罗,满洲人。此轴为雍亲王行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隶书离骚卷 吴睿 吴睿,元书家,先世为濮阳人,移居杭州。善书法,长于篆隶。此卷隶书所书《离骚》,是他37岁时写,有评论认为:法度严谨,字字不苟。此卷隶书清健秀美,但古朴不足。

绫本 纵227厘米,横60.8厘米 傅山(1607-1684)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善书画,其书自篆、隶、正、草无不精。工书山水,兼画墨竹。收藏甚富,尤精篆刻。 此轴为一五言诗轴,未署年月,据其书法风格而言,应为中年所书。

诗赞卷(局部) 鲜于枢,元初著名书法家,渔阳人。精鉴赏,善弹琴,工诗能画,尤擅行草书。鲜于枢书法英姿特出,纵放而坚实,在赵字流行之时,独立特行,不入赵的范围。此卷作品为传世鲜于枢墨迹中的精品。

行书五绝诗轴 玄烨 潇金笺 纵135.8厘米,横58.2厘米 玄烨(1654-1722),姓爱新觉罗氏,建元康熙,•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好学工书,尤善董其昌书,且将其书赐廷臣及外国人士。此书以金笺的形式出现,使在本以豪迈劲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几份华丽和雅致。书为临摹董其昌所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十札卷(局部) 赵孟頫,元杰出书家,湖州人,宋室后裔。赵孟頫 多才多艺,天姿卓绝,他精通音乐和鉴赏,书画皆有极高的造诣。他的书法精熟,以韵胜,越唐接晋,更力追远古,有人称他是六百年来第一人。此卷是他的信札,书法超迈,远接二王。

潇金笺 纵135.8厘米,横58.2厘米 玄烨(1654-1722),姓爱新觉罗氏,建元康熙,•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好学工书,尤善董其昌书,且将其书赐廷臣及外国人士。此书以金笺的形式出现,使在本以豪迈劲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几份华丽和雅致。书为临摹董其昌所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明 何吾驺 草书冬日署中梅花诗轴 明 何吾驺 草书冬日署中梅花诗轴 绫本 纵160.5厘米 横55.3厘米

刘墉是清代中期以帖学闻名的代表书家。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合称"翁,刘,梁,王"。这件[行书游道扬山诗卷],为作者所作的纪游诗篇,以书法的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可谓是诗、书并美的佳品。 明 文震孟 行书初入侍班诗轴 明 文震孟 行书初入侍班诗轴 绫本 纵214厘米 横51.4厘米

行书论书帖轴 郑燮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是老少皆知的人物,他以画兰竹而闻名,他的书法也很有特色,他以隶书、楷书、行草书相融合,再加入画兰竹的笔意,自称"六分半书”。这一风调从此件[行书论书帖轴]中可窥一斑。

明 祝世禄 行书七绝诗轴 明 祝世禄 行书七绝诗轴 纸本 纵215.9厘米 横60.3厘米

篆书轴 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清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尤善篆书,时称其四体书法为清朝第一。此作笔力圆劲,结体舒展,间架均匀平整,在平衡对称中,通过横斜变化求得多样统一,疏而不散,密而不塞,疏密关系得宜。

行书天马赋卷 董其昌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巨幅长卷,字迹酣畅多姿,笔法矫健自如,有天马行空之势,它是明代后期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杰作,[天马赋卷]原为米芾的书作,董其昌仿学古人,但加入了自己的笔意,表现出新的意趣。 篆隶书屏(之一) 赵之谦 赵之谦隶书中参用北碑楷书书意,用笔浑厚遒润,顿挫有致,笔笔中峰,力透纸背。字行间笔意顾盼、朝向偃仰,又各具意态,行款显得活泼巧丽。寓劲挺于流动之中。

邢侗草书临《逸民帖》轴 明 纵168 横26.3厘米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清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帖学功力深厚,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此轴临王羲之《逸民帖》。 释文:

吾前柬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所复及此,似梦中语耶。邢侗。 明 纵168 横26.3厘米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清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帖学功力深厚,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此轴临王羲之《逸民帖》。 释文:

吾前柬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所复及此,似梦中语耶。邢侗。

隶书题画诗轴 金农 金农,被称为“扬州八家”之首席,尤以书法著称。此隶书轴用笔取势自然,在匀齐整饬中无呆板之弊。用笔拙重,体方笔圆,隶中带楷,笔墨浑厚,具沉重雄健的风姿。

行书谢翱五律诗轴 倪元璐 绫本 纵157.1厘米,横41.5厘米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进士出身,历官至户、礼部尚书。擅书法,行草尤极超逸。此书为行书录宋代谢翱五律诗,其用笔苍古劲爽,结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宽疏,注重节奏变化,尤以气骨见长。

清 37.8×224.8厘米

翁方刚(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北京人。清代著名书法家。精金石考证,擅鉴定碑帖,对著名碑帖考证题跋甚多。书法学欧阳询、颜真卿、苏轼,有朴静之境,行书、小楷皆精,并能隶书,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张弼草书《蝶恋花》词轴 明 纵151厘米 横61厘米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上海松江人。明代书法家。工草书,书法杂以今草、章草,自成一体。此轴以草书书写,通篇布局疏密有致,字形大小错落,运笔灵活,气势雄伟。 释文:

钟送鸡黄昏报晓(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古千秋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能有几个人知道。独上小楼风云杳,天涯一点青山小。

右调寄蝶恋花。东海翁为任锦衣书 康有为行书《泰山》诗轴 清 151.2×40.5厘米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饴,字广厦,一字更生,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康有为自幼学书受家庭熏陶,早年习王、欧、颜、苏、米诸大家的书艺。中年之后,倡导北碑,博览多种金石碑刻,创立出独特 "康南海体"。

行书轴 黄道周 冷金笺 纵143.2厘米,横53.8厘米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 ,福建漳州人,工书法,真、草、隶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此书为作者五十八岁时期的作品,其书风峭万方劲。

铁保草书轴 清 纵207厘米 横41厘米

铁保(1752-1824),字冶亭,号梅庵,亦号梅翁、铁卿,旧谱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满州正黄旗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学颜真卿,草书宗法王羲之,兼学怀素。与刘墉、翁方纲、永瑆(成亲王)齐名。 释文: 香光云:余性好书而懒矜庄,多纵横断续语。虽无白不书,皆无伦次语,然余不好书名,故书有澹意。 已卯(嘉庆二十四年,1819)六月,梅翁。

行书七律诗轴 归昌世 潇金笺 纵117.3厘米,横30.4厘米 归昌世(公元1574年-1645年) 字文休,?假菴,江蘇昆山人。明末著名书画篆刻家。此书为作者四十岁时期的作品,书风清雅流美。

何绍基行书五言诗轴 清 纵169.3厘米 横39.5厘米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县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早年多为楷书,宗法颜真卿,中年后多为行草、篆、隶,尤工小真书,为清末书坛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行书五绝诗轴 张瑞图 纸本 纵112.6厘米,横28厘米 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又号白毫庵主,晚称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官至大学士,善画山水,尤工书,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明四家"。此行书意气雄旷,极吞吐腾挪之致。

郑燮行书《五经手读》册 清 纵29.5厘米 横19厘米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书法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板桥风格"。以真、隶为主,糅合草、篆各体,笔法变化多样,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看上去有"乱石铺街"之感,大与小、方与圆、长与扁、疏与密、浓与淡不一,具有音乐一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他的书法艺术可称丰富多彩。 《五经手读》抄录《尚书》、《周易》、《诗经》、《礼记》、《春秋》,现存八册。每册封面有梁章钜题签,册内首页以大字写书名,后以小字录文。

行书七律诗轴 米万钟 冷金笺 纵151.7厘米,横33.2厘米 米万钟(1570-1628年),字仲诏,号海殿渔长。北京人。工书法,擅画山水。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称,崇尚用笔个性。此件作品体现作者流畅、秀劲婉丽的书法风格。

弘历行书《龙井八咏》诗卷 清 纵89厘米 横34厘米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高宗,年号乾隆。工诗,善书画,每游历一处,多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学赵孟頫,圆润秀逸。

行书轴 董其昌 纸本 纵139.2厘米,横28.8厘米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一字元宰,?思白,又?香光居士,華亭(上海松江)人。明代後期著名书法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 他尤其擅長行、楷,融合了唐、宋、元各家并自成一體。此书以风格清丽安雅,而独树一帜。

永瑆楷书对联 清 142×32厘米

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庵,别号诒晋斋主人。乾隆第十一子,封成亲王。自幼习书法,博学诸家,深得古人笔意,兼擅各种书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风格取法欧阳询、赵孟頫,楷书刚劲方正。

文徵明行书《赠朱近泉》诗轴 明 纵180厘米 横98.3厘米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有"集书之大成者"的美誉。运笔遒劲流畅,自成一体。晚年大字多仿效黄庭坚,风格苍秀。此幅为学黄庭坚大字。

玄烨行书唐诗轴 清 111.3×46.5厘米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圣祖仁皇帝,年号康熙。好学工书,尤喜临摹明代董其昌墨迹,书风学董而多雍容之态,书法功力深厚,笔法精纯。

米万钟行草七言诗轴 明 纵136.5厘米 横40.5厘米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号友石,原籍陕西,后迁北京。明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后裔,擅行、草书,得米芾家法,用笔质朴有力,与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米"之誉。"为明末四大书家"之一。尤其擅长署书,"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

竹鲜月好阴个个,萧碧写窗梦初破。

美人不来秋入吟,云际一鸿声远堕。

勺园碧鲜寮秋怀,书似它石词丈正之。

行书刘禹锡陋室铭轴 周天球 纸本 纵130.1厘米,横31.5厘米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止园居士。江苏苏州人。工书画。系文征明之学生。作者为当时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一时"吴派"中坚力量。此轴为唐代著名哲学家、诗人刘禹锡之名诗《陋室铭》一首,其书端庄劲健,作者时年六十八岁。

草书五律诗轴 文彭 文彭(1498-1573)明篆刻家、书画家。字寿承,号三桥,江苏吴县人。文徵明长子。文彭继承家学,亦善书画,尤长于书法,真、草、隶、篆诸体兼擅。尤工草隶。此副作品体现了"行中有留"、"留而不滞"的意境,表达出一个复杂微妙的运动变化过程。

行书午门朝见诗轴 文征明 纸本 纵130.4厘米 横28.7厘米 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仲,号衡山,停云生。江苏吴县人。擅书画。文征明书法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不仅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该件作品为作者八十三岁时所作,可见作者在当时不仅还保持着工细流畅的笔法,并且愈晚愈工。

行书七律诗轴 文征明 纸本 纵122厘米 横59.6厘米 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仲,号衡山,停云生。江苏吴县人。擅书画。为"吴中三家"之一。文征明功力深厚,楷书法度严谨,不仅深得《黄庭经》、《乐毅论》之诣,更多地则是采用欧阳询的笔意和体势,但在用笔上又更加削劲、挺健。此件作品在笔风上突出了重用笔结体,具有风格秀劲婉丽的特色。

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 祝允明 纸本 纵173.8厘米,横48厘米 祝允明(1450-1526),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用笔激越奔发,然又狂而不乱。 此件草书气度不凡,极具节奏感的用笔以及蕴含其中的无尽的激情,笔势雄健,情浓势足,风骨烂漫。

行书五律诗轴 吴宽 纸本 纵122.5厘米,横35.7厘米 吴宽(1435-1504),字原博,江苏苏州人。工书法。 此件法书为吴宽的名作之一,其书风闲逸清俊,纤细奇绝,极具观赏价值。

行书诗卷(局部) 陈继儒 陈继儒,号眉公,华亭人,明书家,工书擅诗,兼能绘事,名重一时。此卷行书,是他77岁时所书,倔强秀丽。

自书诗卷 王宠 王宠,苏州人,明著名书家,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为“吴中三家”,此卷行草书写自作诗。他的草书专学王献之,间或掺入一些智永,而其结构,又采用了欧阳询的残本草书千字文,非常精熟而巧丽,字形撑挺,又无宋以后的流荡习气。

前后赤壁赋卷 祝允明 祝允明,号枝山,人称祝枝山,是明代中期吴门地区的著名书法家,擅长于草书。这件书作录苏轼[前后赤壁赋],结体奇幻多变,纵横驰骋,可以想见作者在挥毫时那奔放激昂的情感,已达到了神融笔畅的境地。

行书杜甫五律诗轴 张瑞图 擅长行草书,“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开晚明书坛革新之风,为当时之勇于创新者。用笔冷峭,取势方折,刚劲有力,在峭拔险劲中,饶有俊秀之姿,表现出奇逸的书法风格。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时称邢、张、米、董。

清 宋曹 草书怀素论书轴 清 宋曹 草书怀素论书轴 纸本 纵157.9厘米 横48厘米

清 黄慎 草书诗轴 清 黄慎 草书诗轴 纸本 纵141.2厘米 横79.3厘米

第三篇: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快乐(指书写时的痛快感)着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 "频有哀祸"帖,而又怎能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可逮?

2.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大臣、书法家,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东临沂市费县)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变古法,开新风,把在民间酝酿已久的书法革新运动推向新阶段。他突破了东晋以来一直统治书坛的清俊妍美的书风,开创了具有盛唐风貌的刚健雄厚、雍容壮伟、大气磅礴的新书风。

书法初学褚遂良,兼得二王和初唐四大家的书艺特点,后又学张旭笔法,广泛吸收民间书家的风格,集众之长,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筋骨层的“颜体”新风貌。笔法上大大加强腕力的作用,笔画上清劲丰肥,竖笔多相向,结构庄重正大,笔致圆转深厚,布局充实茂密。整体上充满质朴豪迈的气概和刚健丰伟的气度,给人以厚重的浮雕感。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圆劲激越、诡异飞动。这博大精深的书法成就与他正直的人品也不无关联。

传世书迹,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碑》、《李元靖碑》等,行书有《争座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及《祭侄稿》。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3.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後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後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柳体”字结体谨严端庄,笔力遒劲峻拔,独具风神,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其书名与颜真卿并重,合称“颜柳”。“柳体”与“颜体”同以筋骨具备著称,世有“颜筋柳骨”之说,然字形风貌却有明显的差异。“颜体”肥硕丰润,圆紧浑厚,刚健雄强,竖笔相向,布局满密笃实,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体”则瘦挺劲媚,骨力遒健,结构劲紧,棱角外捉,竖笔不相向,布局疏密得当,表现出清利高雅的气质。两种书体皆受到学书者的崇尚,成为练习楷书基本功的理想范本。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学习楷书最喜爱的范本。《金刚盘若经》、《神策军碑》,亦为最著名书碑。书迹《送梨帖题跋》,笔致清晰自然,神采生动天真,耐人寻味。

4.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为做过太傅,世称“钟太傅”。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他的书法历代为人所重视。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摹本。

5.陆机(261-303),字士衡,苏州人,西晋书法家,三国东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擅长草书,有《平复贴》传世。《平复贴》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流传至今的最早墨迹。该贴斑驳古拙,取章章之精蕴;信笔纵横,成今草之自由。陆机纯用秃毫枯锋,信笔纷披而行。其结体,内敛蓄势与圆转纵横交相辉映。其章法,笔断意连,散若群星,又顾盼流连。通篇看来,既有清疏萧散的典雅韵味,又有率意挥洒的自由气象。历代论者均把陆机的《平复贴》奉为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典范

6..王献之(344-386) 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笔划连续不断,世称“一笔书”。

7.王洵(350- 401) 字元琳,小字法护。临沂( 今山东临沂县 )人。官至尚书令。他是“书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是因为它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

《伯远帖》东晋王洵真迹。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伯远帖》是王给亲友的一通书函。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为“三希”之三。它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8.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善正书、行书。尤其正书,对后世影响较大。笔力刚劲,笔划方润,纤细得中,给人爽利精神之感觉,被誉为“欧体”。

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还编有《艺文类聚》一百卷。

9.虞世南,字伯施。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少年时学于顾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文明于世。

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故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10.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

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11.张旭(658-742),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风之势,被称为“狂草”,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贴》、《心经》、《醉墨贴》、《千字文》、《自言贴》、《古诗四贴》等。

12.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鲁公(颜真卿)亦为之心折,与师旦夕切磋笔法,获益良多。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13.米芾

米芾(fú)(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米芾学者书法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他临摹的对象由唐代颜、柳、欧、褚上溯魏晋,更远追先秦咀楚文、石鼓文与鼎铭,其泛览博观、多方取资是前人所罕见的。

14.蔡襄(1012-1067) 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知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

蔡襄书法得力于二王、颜、柳,作品有《万安桥记》、《扈从帖》、《思咏帖》、《入春帖》等。

15.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赵佶(1082--1135),虽说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在书法上,他学褚遂良,薛稷的瘦劲,然后再秉之以风神,出之以飘洒,卓然自成一家,名之为“瘦金书”。贴上书法,笔致清朗,点画瘦劲俊美,飘飘乎宛若仙风道骨,真如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书风的形成,除了他在书法方面确有功力外,大概和他精神上对于道教人的向往,也不无关系。

16.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诗、文、书、话俱为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称书法史上的“宋四家”,幼学王羲之,后习颜真卿,杨凝式,笔圆韵胜,天资焕发,亦擅画竹石古木,自写胸臆,妙的形似,天趣盎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题跋》。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但事实上他绝大部分的字都相当平实、朴素;虽然外形左低右高的特征和较为整齐的章法自李北海处来,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气息自是他个人的特点,就象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帖”就已惊天动地了。

17.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只有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以文学著称,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18.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书法最佳为楷书、行书,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兴复王羲之、王献之书风,有“赵”体之称。

《元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足见其在书史上的地位。由于其妻管道昇、其子赵雍均在书画上名冠一时,元仁宗曾把他们三人的书法合装成帙,秘藏于宫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19.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等,华亭(上海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为明代后期显赫的大书家。"尺素短札,人争购宝之。"清初康熙皇帝更是偏爱董书,以至清"士子执管者,莫不习董",形成举世"专仿香光"的局面。董其昌的书法笼罩中国书坛近一个世纪,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董其昌的行草,古淡潇洒,追求逸趣。章法布局仿五代杨凝式,行距较宽。楷书则以拙取胜。董其昌书法崇尚平淡天真,自谓"吾书往往率意",认为他的书法高于赵孟頫,"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但后世常将赵董并称,因两位大家书风俱典雅秀美。这幅董其昌书法,字形飘逸飞动,笔势潇洒随意.

20.文征明(1470-1559) 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七年,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卯、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臵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21.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

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俯,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得意之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22.徐渭

徐渭(1521~1593年),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徐渭书法值得注意的是,其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为后来书家效法,代表作有《草书七言律诗》、《草书诗卷》等。

说到徐渭,人们很容易将他的艺术风格与大气磅礴、粗头乱服联系起来。然而其论书则崇尚“古而媚,密而散”。恣肆与姿媚,可以说是徐渭风格的独特结合。

23.刘墉,字崇如,号石庵,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第四篇: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简介

历史名人简介

1、千古帝谜——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秦王嬴政(前259—前210)成为一统天下至高君王。两千年来,关于秦始皇的功过,也无定论。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废分封,轩郡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功莫大焉,因此,有人奉他为千古一帝。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坑儒,酷罚苛政,奴役臣民,因此,又有人称他为天下第一暴君。秦始皇,说他生性残忍,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为过。可他又纳谏如流,大肚能容。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2、无赖帝王——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前202年)正式称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出身低贱,起于微末,投机造反,青云直上。在强手如林的乱世洪流中,连年征战,为王关中,楚汉相争,中原逐鹿,压倒群雄,登极称帝,汉承秦制,统一国,软硬兼施,巩固皇权,维持了汉家四百年江山。

3、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五个皇帝,在位54年(前140—前87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树的封建帝王。他继承“文景之治”形成的富强国势和安定局面,一改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革鼎新,励精图治,对内加强皇权,巩固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宣扬国威,把西汉王朝推陈出推向极盛时期,开创了历史上一个辉煌时代。

4、中兴汉室——光武帝刘秀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32年,28岁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三十岁称皇帝。他在兄长被害君主猜疑的紧急关头,忍辱负重,徐图大业,化险为夷;在兼并群雄的过程中,以智为上,攻战为辅,使天下重归汉室;以柔为道,以文治国,与民休息,善待功臣,中兴汉室,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影响颇大的一个帝王。

5.盛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世所公认的古代第一明君,他的文治武功和辉煌业绩,万世景仰。李世民十八岁随父起兵太原,攻克长安,渐露头角。公元618年,李渊长安称帝,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得封秦王。在随后的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时机成熟,弑兄屠弟,逼父退位,夺取皇帝宝座。他平衡群臣,恩威并重用,宽柔相济,任贤纳谏,修律谨法,以身作则,贞观大治,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文武双全一代明主贤君。

6. 智勇双全——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他智勇双全,工于心计;把握机遇,应天顺人,黄袍加身,稳定臣民;南北用兵,统一全国;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张弛有度,宽柔有道;远见卓识,修身正已。烛影斧声,太祖之死,终成千古之谜。

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名铁木真,他是蒙古人最伟大的传奇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铁木真少年时代历经磨难,练就一身过人武功和英勇于练的性格。他深沉机智有大略,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在他的率领下,攻金国,打南宋,灭西夏,狂飚席卷,战无不胜。蒙古铁蹄从中亚细亚踏到了多瑙河和巴格达,他们留给欧亚大陆的是一个个“黄祸”的噩梦

8.旷世奇丐——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少年不幸,人生凄苦,当牧童,作和尚,脱袈裟,投义军,招兵买马,广纳人才,削平群雄,以猛治国,加强集权,铲除功臣;发展屯垦,减轻赋役等,他一身励精图治,勤奋好学,其文功武略,堪称一代英豪。

1 9.再造盛世——康熙大帝玄烨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是大清一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盛世明君之一。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大智大勇,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三征葛尔丹,平定漠北,亲征雅克萨,打败俄罗斯,稳定疆域,整饬吏治,广揽人才,重农贵粟,勤勉好学。

10.风流天子——乾隆大帝弘历乾隆大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我国最后一个有所作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政六十七年。他的一生虽然比不上祖父康熙大帝,但凭借其自身的雄心大略,在治国安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好弄文舞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生性风流,不仅嫔妃成群,而且六下江南,踏遍秦淮花巷,尝尽苏杭风月。一部清代野史,多半由乾隆风流故事写就。 才高齐天

11.谋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功过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伪饰地追逐功利权势,研学帝王术初投秦相吕不韦,后宫帏进言,献翦诸侯,灭六国,成帝王之策,得秦王嬴政信赖,驰骋于秦都。他以《谏逐客书》,说秦王取消逐客令,挽救了万千卿客,成就了大秦伟业。批驳分封,倡郡县制,一统货币,度量衡。著《仓颉》篇,创“小篆”,统一文字,有万世不灭之功。然而李斯也曾助秦始皇焚书坑儒,附赵高沙丘谋逆,最终为小人构陷,一代权谋大师腰斩于咸阳。功高亦李斯,过高亦李斯。

12.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萧何,江初谋略家,汉王朝开国名相。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也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反了沛县。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徐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兴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下,乃汉初开国两件大事,功在萧何。楚汉相争,萧何留守关中,为刘邦大军提供了充足可靠大后方,首功在萧何!汉王朝初定,治国安邦,颁法立规,更有“萧规曹随”之誉。身居相位,历时二主,善始善终;“功冠群臣,声施后世”的盛誉,太史公受之无愧!

13.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陈平,秦末汉初谋略家,始投魏王,继属楚王顶羽,后离楚归汉,佐汉王刘邦,一匡天下,终成汉室名相。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道,远在三杰之上。陈平之人多奇事:年青俊美,偏纳他人之遗孀,为当时笑谈。六出奇计佐汉,助高祖解白登围,又平定叛乱,使大汉江山天牢地固。陈平之人善谋身:高祖欲杀“连襟”樊哙,一边是真命天子,一边是皇亲国戚,陈平夹在中间受难,便对灵哭奏,解吕后构陷之心,王陈并相结交周勃,终于翦灭吕后势力,得了善终。

14.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龄,大唐开国大臣,贞观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长的宰相。他为人多智,有奇谋,人称“房谋”。隋时,人皆言隋会长久,唯房玄龄慨然而忧,一语道破天下事:“今虽清平,其亡跷足可待。”云破日出,便走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为幕府谋主,助李世民扫平群雄,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事变,他是主谋,翦除太子党,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谓一策定乾坤!作为大唐宰相的房玄龄,贞观元年,图治安民,不遗余力,得太宗殊遇,被誉为“汉之萧何”,也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终至辉煌,儿子当了附马,女儿作王妃,如此功绩,也不枉其为大唐天下谋尽一生。

15.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魏征,以直谏扬名天下。隋末,投瓦

2 岗,兵败归唐,佐太子,玄武兵变,易主辅秦王。唐太宗时,进为宰相,成为大唐王朝决策主要人物之一。魏征,有胆,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创了历史上君“畏”臣之先例,树了历代君臣关系的典范。魏征曾向太宗面谏五十次,呈奏十一件,一生谏诤多至“数十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定,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魏征一人。难怪魏征一 死,太宗大发感概“魏征殁,朕亡一镜”!

16.熙宁变法 争议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王安石,北宋神宗时名相。这位不甘寂寞的政治家,领导一场轰烈和悲壮的熙宁变法,从此这位勇士独撑大旗步入历史漩涡,成了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变法之前王安石被誉为“当世圣人”,变法后,司马大骂其为欲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后来的宋徽宗对王安石推崇备至,而到了宋钦宗那里,竟成了北宋灭亡的魁首。作为文人的王石安,中国人妇孺皆知,而作为宰相,却争议不休,原因何在?

17.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名相寇准,北宋宰相。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元年称相。时值辽兵来攻,寇准力排众议,坚主抵抗,促使真宗前往督战,与辽订“澶渊之盟”,后王钦若陷害寇准,被罢相。寇准居官清廉,为世代楷模,他终生不蓄钱财,家中无歌伎,“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是时人对他的形容。

18.辅佐天骄 北国卧龙——元代名相耶律楚材,辽国皇族之后,元代开国大臣、名相。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双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遂为成吉思汗股肱大臣,尊宠至极。耶律楚材,上谏针贬时弊,保江山稳定,改革税制,武功文治,使蒙古统法者收到极盛之效。

19.帝王之师 救时宰相——明王朝名相张居正,他机巧善谋,治世有方:创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治黄整淮,修整边防,功在社稷,垂名后世。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时宰相”之誉。张居正作为一名改革家,不在王安石之下,他没有贸然全面整顿财政,避开了统治势力的“痛处”,改革成功,国富民安于一时。张居正作为一代宰相,为国于民鞠躬尽瘁。身为帝王之师,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师德,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他尸骨未寒之时,朝野狼烟四起,一帮小人便开始秋后算帐,张被罢了官位,抄了全家。

20.文胆武略 官场楷模——清代名相曾国藩,清代名相,也是个清官。他步入仕途后,曾十年七迁,37岁当上二品京官。他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立功,他挽救了大清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因此,他除了“一品侯”头衔之外,还有“中兴第一名臣”、“洋务运动领袖”、“圣贤”、“近代史之父”诸等称谓。曾国藩一生是极其成功的,名誉、地位,别人所有,他皆有,别人没有的,他也有。他成了毛泽东惟独佩服的人物,成了蒋介石心中完美的老师形象。

21.百家宗师 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际遇。前半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七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图,伐商灭纣,兴周八百年之基业。这就是被后人奉为神祗的历史巨人—姜子牙。他追往古而知来今,通古今之变,知胜败之势,晓民众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术,为文王、武王之师,倾商立周,兴周盛齐,救民于水火,为后世开创了吊民伐罪,恩及百姓的范例。百世而下,被尊为武圣,太公兵家宗师,堪称当之无愧的千秋军师第一人。

3 22. 智士能臣 千古奇人——先秦范蠡,先秦杰出谋略家,罕见的智士能臣。初,越王执意伐吴,未听范蠡劝阻,险些丧命。吴国三年,范蠡伴君处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尝便献忠,为范蠡计谋,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复国兴越,苦身深谋二十年,兴师伐吴,让越王报了仇。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时,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辞国相、大将军之官,退隐东海之滨,治产业,力经商,十九后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贾,名扬天下,令同代人望尘莫及,也叫后人难继项背。范蠡,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不精通,于从政,于从商,总是得心应手,堪称千古奇人。

23.谋取天下 如烹小鲜——兴汉三杰之首张良,本韩国壮士,身负家国沦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复故国河山。因其仗义任侠,虚心上进,因而先得优越性世兵法,后广交志士豪杰,并与刘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并起的混乱时刻,张良投靠刘邦,可谓目光高远。张良善谋大计,不为假象所迷。鸿门宴上巧妙策划,进退有据,让项羽无可奈何,刘邦亦全身而退。略施反间小计,便令项王军臣相疑阵脚自乱。末了,又以奇兵突袭,垓下一战而天下。

24.羽扇纶巾 智多巨星——蜀汉军师诸葛亮,古今中外,闻名遐尔。他是军事战略家,运筹惟帷幄,决胜千里。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无不闪其智慧的光辉。诸葛亮,又是安邦治国的政治家。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刘备安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德威并举,儒法并用,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朽贡献。

25.学富五车 功盖孔明——东晋王猛,人称“赛诸葛”,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政治谋略家。东晋五胡十六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王猛择主而事,辅苻坚据秦州趁势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枭视群雄,统一北方,堪称“常胜将军”。在治国上,独展长才,不但国泰,而且民安。可惜王猛英才早逝,五十一岁便撒手人间寰。

26.少志凌云 相知重臣——中唐谋略家李泌.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肃宗、代宗、德宗的顾问。在安史之乱以及以后的动荡年代里,他深谋远虑,全局在胸,避开祸端,为国家解决财政困难、安定边缘地区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27.半部论语 治理天下——北宋佐国良臣赵普,北宋佐国良臣,他以孝行感动赵匡胤,以对局势的锐敏观察和果敢应变,导演了黄袍加身的好戏。他力劝太祖御驾亲征,迅速平定了众多割据政权。从唐末以来的乱世争纷中,他清醒地意识到藩镇之危和穷兵黩武带来的隐患,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时弊的改良措施,杯酒释兵权堪称最佳注脚。史称赵普贵为国卿,亲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断大事。从其三落三起,长达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窥忠君佐国之道。

28.神机妙算天地间——大明朝军师刘基,年青时即学识渊博,“通古今之变”。初时,效力元朝,后因不满其腐朽统治,从而走向反抗,为大明江山创立出谋划策,立下不朽功勋。他为官清正,一贯反对贪官污吏,主张廉洁奉公。他性格倔犟,不畏强权,不阿权贵 ,洁身自好,超然物外,可像他这样神智过人的人也终难逃小人之陷害,以致抱恨而终。

29.遁迹空门 和尚军师——明成祖功臣姚广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壮的历史中,计定江山的谋略家灿若繁星,但超尘脱俗,四大皆空的和尚积极用事,却极为少见,姚广孝就是这一位奇特神秘的

4 人物。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风云变幻,在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身披袈裟,口喧佛号,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但策划兵变,指点江山,又是货真价实的军师。他最擅长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也能亲自指挥千军万马,守城却敌,在成祖朱棣夺取江山的创业中勋功第一。

30.蛟龙出头 佐清智囊—— 范文程,初为大明生员,后努尔哈赤誓师南下,他沦身为奴。皇太极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见识。守遵化,突围力战,战功显著;行反间,功不可没;劝降明军,乃得头功。后得皇太极重用,成肱股大臣。谏言天下,计取中原,禁令士卒勿抢百姓,乃收民心,废除增加田税,乃快民心,争取汉臣归顺、合作,乃治民心。范文程,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亚汉之张良,明之刘基。

31.乱世英杰 一代兵神——吴国名将孙武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群雄逐鹿,一代兵圣孙武,隐居于山野,闭门研读兵法。伍子胥慧眼识人才,向吴王大力举荐。兵神横空出世,率三万吴军五战五胜,大破十余倍的楚军,楚昭王落荒而逃,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最终勘破名利,飘然而去。一部《孙子兵法》更令孙武之名万古长青,成为中华文化史上最为绚丽的军事艺术之花。不仅照亮了中华兵学的长空,更突破了传统,走向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文明:经济、哲学、医学、体育、文学,都被孙武的人生智慧刻划了或深或浅的烙印。并为世界军事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32.纵横天下 一战扬名——秦国名将白起。他聪明好学,不负父亲期望,在率兵伐韩的战事中,屡出奇兵,一战扬名。此后数十年,白起统率秦军南征北战,战无不胜。设疑兵麻痹魏、韩联军,迫使求和;以水淹之计,迫使楚国迁都;与赵军长平之战,堪称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白起以诈败之计诱敌深入,然后聚歼;也以常胜将军的美名,永载青史。白起性格耿直,屡抗秦王之命,最终落得个赐剑自刎的结局。

33.“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大汉名将韩信。韩信祠庙上这副对联生动开象地概括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萧何有举荐之恩,偏又夺命无常。漂母救命在前,吕雉诛杀于后。观其一生,功莫大焉,然而憾事亦多也。忍辱胯下,成就千古佳话。舍项羽,投刘邦,堪识时务者为俊杰。而后登坛拜将,奇兵渡陈仓,以闪电战接连平定了三秦、魏、赵诸地,攻城掠地,成为汉名将之首,一跃手握雄兵的实力人物。

34.驰马立功 将中名将——西汉飞将军李广。飞将军李广,以“良家子”身份,投身从伍,因其身材魁伟,两臂修长,骁勇无比,骑射无双,成为军中之翘楚。他不仅勇于冲锋陷阵,冒险御敌,更体恤士卒关心下部,因而深受爱戴。上郡 一战,他率领百余人对阵数千匈奴。河西战役,他领四千先锋,遭遇十倍敌人的围困虽拼命血战突围而出但功过相抵,未得丝毫赏赐。他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依然未能封侯,却被刀笔吏逼上绝路。

35.野小子金龟婿——击破匈奴的大将军卫青汉武帝时,平阳公主的一个女仆与县吏私通,生子取名卫青。因身份卑贱,饱尝屈辱和虐待。因偶被武帝相中,时来运转 ,拜将讨伐匈奴。他胆略惊人,孤军深入,越过长城,直扑西域,大获全胜,奏凯还朝。尝到甜头的卫青更大胆,每每驱军数千里,踏冰雪,顶风沙,迂回侧击,出其不意,经历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战役,终于解除了匈奴之患。从前忍饥受冻的野小子,终于扬眉吐气,娶了以前的主人,当今皇姊平阳公主为妻,小小人物,一跃入龙门。

36.功盖天下 位极人臣——中唐名将郭子仪青年郭子仪刚毅勇猛,不畏贵

5 权,在被押赴刑场时,依旧昂首阔步,毫不惊慌,其凛凛潇洒状,为李白大为叹服。他居于开元盛世,却能居安思危,勤练军马。及至安禄山兴兵反唐,郭子仪挥师讨逆,肩负起扭局的重任。临敌决战,筹谋划策,以假乱真,虚张声势,单刀赴会,恩威并重,便解之围。他为了减轻军费开支,不顾年迈体衰,亲自下田耕作。治军宽厚,爱民如子,深得国人爱戴。七子婿皆为朝作官,为了避免是非,多次拒绝朝廷的高厚奉禄。

37.大鹏虎将 千秋义士——宋朝抗金名将岳 飞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宋朝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他少年时便有壮志,四处拜访名师,习武读书,孜孜不倦。十九岁应征从军。他作战勇武机智,灵巧兼备,攻必克,守必固,一生历经大小一百三十余次战斗,无一败绩。他治军严谨,赏罚分明,大军所至,闻风而逃。恢复故疆宏愿,眼看就将大功告成,朝迁却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催其撒兵,大好形势付诸东流。青山顿首,江河呜咽,一代英杰竟含冤蒙难于风波亭。天日昭昭,正气何在?

38.昔日放牛娃 开国擎天柱——明朝开国名将徐达问苍茫乱世,谁主沉浮?淮西庄稼汉徐达应声而起,助元璋,举义旗,横扫江南如卷席,舍去肉身作人质,深得太祖嘉许。他驱火船,匹马当先,战鄱阳,围平江,破敌不忘民心。他顺应天时地利,驱雄兵,克大都而不骄,扫西北而不倦,镇边关而不怠,堪称将中良玉。他生性温和敦厚,功高而不忘谦逊处世,纵然朱元璋百般宠信,任不忘君臣之秩,时时小心应对。

39.“万里海疆赖汝平”——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明嘉庆三十四年,他被调防到倭患最为激烈的浙江前线,要求将士必须学习武艺,提高全军战斗力。这支经过言传身教,纪律严明的“戚家军”,迅速成长为抗倭寇的主力:血战合州城,设伏上峰岭,千里援福建,夜袭仙游短短数年,便将东南的倭贼消灭殆尽,大壮了我中华国威,成为抗击侵略、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值得一提是,戚继光不仅创作了多部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在实践中,还发明了一些克敌致胜的武器。

40.半百授衔 中兴名臣——清代名将左宗棠的前半生可谓碌碌不得志:读读闲杂文章,做幕僚,出主意,代替主人写奏章,回老家募兵筹饷。他的机遇来自乱世兵荒,五十岁是个起点。另组湘军,初显锋芒;追剿义军,小败大胜,官衔越来越高,手下难免鲜血横流,所以人称“左剃头”。他志坚、性刚,老而弥辣,身为洋务派先驱,他整海防,肃军纪,办船厂,发动民众,保家卫国,反对与法寇议和?其志可嘉,其意可怜。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

41.太监宰相第一人——秦?赵高本赵国贵族后裔,春和灭时被掠入秦,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入宫后暗立复仇之志,忍辱负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赏识。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策划阴谋,巧言厉色拉李斯下水,瞒天过海,矫诏逼杀公子胡苏,将大将军蒙括史弟下狱,成功邦助胡亥篡位。事后升为郎中令,控制朝纲。接着赵高充分施展其凶残手段,诛杀异已腰斩同盟者李斯,他指鹿为马,玩秦二世股掌之上,最后发动政变,逼杀二世。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灵他怎能明白,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42.敛财弄权乱汉宫——东汉?张让东汉末,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张让颖州(今河南禹州)人。他从宫中一杂役太监,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他怂恿昏君刘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

6 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哄得灵帝喜笑言开。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又怕灵帝发现,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这个昏君竟然确信,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货色。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张让又先下手为强,诱杀何进,导致京师卫军变乱,杀尽宫中几千太监,张让也走上绝路,投身黄河。

43.太监军师——唐?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权谋的太监这一。他从一流浪少年,遭阉入宫侍奉女皇帝武则天,目睹深宫中种种险恶和残酷,逐渐领会了一套处绝学。“神龙革命”中他随机应变,择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将主子武则天拉下马。后又出谋划策,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终成唐明皇最忠实的心腹奴才。不过,高力士在创造唐朝“开元盛世”的过程中出过不少力,献过不少良策,这在中国历届太监中,算是出类拔荟的高人了。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出戏,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成也力士,败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长恨在人间。

44.阉海权宦 厚黑高手——唐?李辅国从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宫中太监,成千上万,且不去说好坏忠奸,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者不多,象李辅国这样的太监宰相,只赵高和他两人其后再无来者。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已,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李辅国一生忙碌,谋权固位,巧取豪夺,拥城国之富,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尸弃荒野。

45.监军误国 流毒四海——宋?童贯,少年净身入宫,投于大太监李宪门下。他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精于媚术。徽宗即位后,他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献古玩,弄字画,用尽心思讨得这位风流天子的欢心,从此平步青云。他与蔡京联手,排挤朝臣。公(即蔡京)媪(即童贯)二相,朝内朝外,互相勾结,独霸北宋军政大权,朝野百官,尽出其门,童太监成了“童大王”。童贯独领兵权二十年,北宋在与辽、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力日虚,他却兵权永固,足见他保权固位手段之高。

46.自阉走向富贵路——明? 王振本是一介失意文人,他从历史上不胜枚举的宦官发迹擅权事例中,找到了一条代天行事,富甲天下的捷径,获得了自我阉割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像赌徒一样,把肉体和人格作为赌注,用自我阉割的代价,铺就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他臵传统观念与社会议论于不顾,排斥辅政大臣;盗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使宦官公开地走上政治舞台;大权独揽后,疯狂敛财,打着皇权的旗号干预财政,贪脏受贿,把发财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头上;翦除政敌手段,阴险毒辣,肢解残杀刘球,为明英宗时期最为骇人听闻的惨案。王振专权乱政,导使英宗被俘,自已也送上绝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死,魂归黄泉。

47.八虎之首“立皇帝”——明?刘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人称“立皇帝”。他少年入宫,凭借好用的头脑,学会一身钻营功夫,得到大太监李广赏识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倾心尽力讨太子欢心,不久成为太子心腹内臣。太子继位后,刘瑾连连升迁,很快当上了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答天下奏章。他把贪淫乐的明武宗哄入豹房,炮制“奸党”名单,把56位正直朝臣

7 一网打尽。朝廷的一切决断独揽,成了无名有实的“刘皇帝。他还依靠东西厂和锦衣卫等机构大搞恐怖,使天下人人自危。又妄改朝制趁机广纳赂贿,朝臣纷纷仿效,贪风四起,明王朝由是江河日下。

48.阉海第一枭淫——明?魏忠贤,本是一市井恶少,目不识丁,却谙熟拍马绝技,入宫不久,得太监王安提拔,又与皇孙奶娘客印月打得火热,并接近万历皇帝,地位和权势与日俱进。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他和客印月开始揽权干政。他恩将仇报除王安,逼走魏朝,杖杀朝臣,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私植党羽,自称“九千岁”,为历代阉官专权乱国的最高峰。他不仅献春药怂恿皇帝淫逸,自已娶妻纳妾,抢夺天下民女,害死多少薄命红颜。崇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被除。

49.恃功骄横终伏诛——清?安德海,10岁入宫当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主子欢心,称他“小安子”。1861年,他遇到了一个机会,就一步登天。是年,咸丰帝临终密诏,由其独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臣摄政,并密令:如那拉氏弄权,可除之。安德海把遗诏密报那拉氏。咸丰死后,他充当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间,使辛酉政变一举成功。“小安子”劳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后,恃功自大,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挑拔两宫皇太后,树敌众多,他疯狂敛财,骄横处世最后落个伏诛济南,身首异处的下场。

50.清代厚黑第一阉——李莲英李莲英从咸丰六年(1856)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宫,在清宫长达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自太监,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他对主子的奴才嘴脸,和对同类的凶狠残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狐假虎威,有恃无恐,臵诸侯于脑后,视军机大臣为等闲,;朝中大员及外省督抚,无不对其巴结奉承,仰其鼻息。举凡国政朝纲、清廷要务,无不与闻,无不参预。

51.贪脏纵敌 害贤祸国——伯喜,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但任吴国太宰(大夫),与子胥一起共谋国事。起初,由于尚未在吴国站稳脚跟,他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得志后,便利用权力和地位,贪财纵敌,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拿人钱财,替人免灾。他助勾践引美女西施入吴,把夫搞得神魂颠倒,忘了杀父之仇,放过勾践一马,最终落得国破身死的下场。吴国既灭,他也完成使命,勾践毫不犹豫送他上了断头台。

52.祸国奸雄——安禄山.性狡诈多智,深得唐玄宗宠信,兼任范阳、卢龙、河北三镇节度使,带甲二十万,遂生反心,755年他同史思明自范阳起兵,发动叛乱,攻占了洛阳、长安。昔日威风八面的大唐天子,也惶惶逃离长安,直奔成都。安禄山攻陷洛阳后,纵军烧杀抢掠,好酒好色,不得人心。内部纷争日甚一日,一代奸臣死于亲生儿子安庆绪刀下,其人虽死,其毒犹存,好端端一个大唐帝国,从此江河日下,盛世不在。

53.盛世奸相——杨国忠.主杨贵妃堂弟,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李林甫死后,拜为右宰相,封魏国公。他本是一位无赖之徒,入朝之初,与李林甫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后又相互争斗,代李而为相,一时权倾天下。杨国忠无能就不容能人入朝。他广收贿赂,纳一批贪劣者入朝,致使朝纲败坏,愚蠢者当道。他与安禄山争宠,加速了安史之乱的暴发,也把自己逼上黄泉路。

54.卖国求荣 屈身事敌——张邦昌张邦昌在金兵南侵,大宋王朝处于危亡之际,畏敌如虎,尤其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向

8 金人屈膝投降。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被作为人质,送到了金营中,被外来征服者表面上的强大和气势,吓得手脚无措,痛哭流涕地向金人求饶,他的丑恶表演,丢尽了大宋王朝的脸面。张邦昌被金人推举为大楚皇帝,定都南京。虽登位时间仅仅只有三十三天,但他丝毫没有敷衍金人,徐图后举的打算,而且心甘情愿地卖国求荣,为敌效命。成为千古遗臭的民族败类。

55.乱政专权 误国害民——蔡京.有才无德,乱政专权,长达二十年。他打击迫害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被卷入这次政治漩涡之中达309人之多。他引导宋徽宗尽情享乐,大兴土木,国库财富耗费似流水,致使东南地区许多人倾家荡产;他胡作非为,把北宋拖到了灭亡的边缘。蔡京为官期间,贪脏枉法,收刮民脂民膏,在南逃时,家中的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大船。途中为防不测,还将四十余担金银珠宝放在族人家里。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落得个死后没有棺材的可耻下场。

56.通敌卖国 残害忠良——秦桧.秦桧之奸,一是害人太多,二是甘为金贼,三是私惠亲旧,贪得无厌。他杀岳飞,残害忠;阻挠抗金,倡议和,跪拜金人;屡施手段,破坏北伐。秦桧之阴,尽显其于政治清洗之中,制造党祸,打压政敌,赵鼎、李光、王庶、胡铨、张浚被整,党祸、文祸、言祸令人胆颤心惊。秦桧厚颜,掩盖罪恶,为己立碑树传 ,欺世盗名,其做官权谋,可谓独特。

57.狂征暴敛 心黑手毒——阿合马.阿合马步入政坛后,一手遮天,植党专权,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干了不少坏事。他一方依靠自己的地位和职权,采用花样翻新的敛财手段,狂征暴敛,民不聊生,致使天下怨忿;一方面植党专权,诬杀异己,损公肥私强占民田,挟权经商,获利归己,同时运用各种手段,把良家妇女据为己有,妻妾达四百余人。阿合马被杀死之后,在他家中收出两张人皮,生活腐配,心狠手毒,令人发指。

58.巨奸大恶 贪贿误国——严嵩.严嵩出身平寒,中进士入仕后,直到四十八岁,才悟出窍门:要想当官就得说假话,巴结权势,。于是,他变计逢迎,多方运动,入京做了礼部尚书,得到了明世宗宠信,登上了首辅宝座。发迹后,他贪权残暴,恩将仇报杀恩人,陷害同僚,臵死地而后快。专权乱政,导致了明王朝蒙受外敌入侵的奇耻大辱,祸 国殃民却让别人充当替罪羊。革职抄家后,他死在墓舍中。

59.欺主乱政 专横跋扈——鳌拜.鳌拜出身将门,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他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聘疆场,战功赫赫,有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在皇太极死后,他为顺治帝幼年继位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得顺治帝信任。康熙即位,为四辅大臣之一。他广植私党,滥施权力,后被 少年康熙智擒,革职拘禁,病死幽所。

60.惊世巨贪——和珅 ,满洲正红旗人,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巧附机缘而得乾隆宠信,渐次升为御前侍卫、护都统、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兵部尚书、大学士、以至封为公爵,位极人臣,独揽大权。他精于观测揣摩谄媚逢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被观之于心,极尽讨好之能事。在他当政二十年间,其私人财产超过国家十年财政收入,为“天下第一号大贪官”。

61.性格坚毅 不让须眉——吕雉在中国上古时代,处于权力顶峰的国王、君主、皇帝宝座,是男人的专利,女性可望不可及。经过楚汉相争战火洗礼的吕雉,巾国不让须眉,在历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向皇位男性格局叫板,勇于向在男人垄断的政权世界里角逐争锋,斩韩信,剁彭越,临朝称制,开外戚专权先

9 河,变刘家江山为吕氏天下,呼风唤雨,让男人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掌国家大权、政绩卓著的巾帼枭女。

62.北魏女枭——冯太后南北朝时期振兴北魏的“太和改制”,人们往往把这一功劳归于孝文帝,其实改制的真正主持者是文明太后冯氏。他降世之后就历尽磨难,从一个卑贱的宫中婢女,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文成帝死后,她采取果断措施,平定乙浑之乱鸩杀献文帝,两度垂帘听政,执掌朝纲二十年,。在以男宠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团辅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严励打击贪官污吏,实行汉化政策,富国强兵,把北魏的封建化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3.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最大限度地开发青春美貌和肉体资源,迷住唐太宗,施展媚态拴住唐高宗;扼死亲生女儿换凤冠,毒杀亲生儿子霸皇权;利用酷吏消灭政敌,借助头颅平息危机。心狠手辣被后世称为“千古未有残忍之人”。她极有耐心地经营了50年,终打破皇位男性化格局,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4.武则天的影子——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美艳而工于心计,能屡屡避祸,死里逃生,巧用谋略,铲尽韦武集团,为匡扶李唐皇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唐代除她母亲武则天以外,第二个在政治上最为杰出的女性。随着她的地位和威望上升,权力欲愈来愈大,不但参与朝政,而且要把握天下。每有军国大事,皇帝总要请她商议;每见宰相有奏,睿宗总要先问一句:“这是与太平妹妹商量了吗?”当她密谋太子,“以窃威权”之际,万万没有想到,唐玄宗“七月三日事变”,将太平公主赐死。

65.铁马红颜——萧燕燕.萧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台这初,面临的是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艰难局面。她处变不惊,沉着果断,在皇权受到威胁之时,毫不犹豫舍去亲情,亲手鸩杀了大姐和二姐,同时广揽人才,在韩德让等蕃汉臣僚的辅佐下,顺应历史趋势,仿效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整饬内务同时,东征高丽,迫使其称臣纳贡;西讨阻卜,降伏其众;挥师南下,活捉杨业,结束了宋辽双方的长期战争,重振辽王朝雄风。萧燕燕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越著称的皇后,而且也是推进契丹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女英雄。

66.大清定海神针——孝庄文太后,一生饱经风霜,波澜壮阔,。她经历三朝,辅佐两帝,运筹后宫,不临朝擅权,顺应时势,不固执旧制。宫廷争宠,可以毒死亲侄子;入主中原,不耻色诱洪成畴;为了儿子保位子,舍得身子嫁叔子;胁助孙子擒鳌拜,平三藩,堪称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雍正皇帝赞扬他的太祖母“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

67.阴狠毒辣老佛爷——慈禧太后慈禧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咸丰尸骨未寒,她就发动政变,铲除顾命八大臣,登上政治舞台,垂帘听政,独掌大权。她在长达48年的统治中,政治上专断,思想上守旧,生活上糜烂,性格阴险毒辣。先后毒杀慈安,害死两个皇帝,三度垂帘听政,和大小帝国主义签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断送了大清江山,而且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有一副对联对她的一生作了概括:奇女子热面孔善结人缘一手遮天风风雨雨控驭中国多至半个世纪;妖妇人冷手腕暗含杀机三次垂帘听政忽忽喇喇奴役臣民将近四亿人口。真可谓形象生动!

68.乱世艳谍——川岛芳子,本是清末皇族的一位公主,地道的中国人,幼时被其父送给东洋人作养女,在日本帝国的教育熏陶下,蜕变成为二十世纪

10 三十年代的乱世艳谍,在日本红极一时,享有“帝国之花”的美誉,一度成为当时日本青年的青春偶像。川岛芳子在日本侵华的十五年间,以中日两国军、政、财界为舞台,周旋于东京、东北、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利用娇艳的身躯猎取情报,在暗杀张作霖,抢走婉容皇后,拥立满洲国以及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干了许多罪恶勾当,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以汗奸叛国罪枪毙于北京,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69.“雷山老母” 汪伪第夫人——陈璧君,原本南洋华侨富商之女,巧遇汪精卫在铁窗内结成“患难夫妻”。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以后,她夫唱妇随,成为汪伪政权的“第一夫人”。她秉性爱出风头,汪精卫的政事,没有她的干预,会常常办不成。汪在白天在会上决定的事情,夫人一反对,第二天开会又再议,汪先生准会推翻。她生性泼辣,连蒋介石也敢骂,被称为“雷山老母”。日本投降后,陈璧君被国民党当局诱捕入狱,后被终身监禁。于1959年6月17日病死在狱中。

70.横跨三个世纪的耀眼女性——宋美龄,这位曾风靡一时的“第一夫人”,横跨三个世纪的时代女性。由于她的家世和婚姻,加上独特的个性和才貌,一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女人。她参与朝政,干预蒋介石,穿梭于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一时间有关她的传说象神话一样遍布世界。而她毕竟是个女人,也有女人的需要和女人的情怀。江河日下,流水无情,随着蒋家王朝大厦的倾塌,她个人的悲剧也不可避免。

71.投机人生皇帝梦——袁世凯清末民初袁世凯,投机人生,刚刚还是维新运动的极积支持者,一会儿又成了仇视变法的慈禧太后的座上宾;昨天还做作着的内阁总理大臣,一晃又成了***大总统。当袁氏妄图恢复帝制,做起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之时,终于败露了投机者和独裁者的本来面目。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仅仅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袁氏军阀集团四分五裂,他也在众叛亲离的绝望中,孤身只影走向了黄泉路。

72.狐狸心计 北洋军阀——段祺瑞.段祺瑞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历史人物。他早年留学德国,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受到袁世凯的提拔重用,参与北洋军阀的创建,被誉为“北洋之虎”。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成为北洋军阀的最高指挥官,镇压武昌起义,逼迫清帝退位;左右开弓,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参与镇压二次革命;袁死后,他成府院之争的主角,以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向日本大量借款,与日本签订密秘《军事协定》,并批准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他一手策划直皖大战,在两次直奉大战中,翻云覆雨,制造政潮;北京政变后,东山再起,出任民国总执政,弄权卖国,变本加厉,丧心病狂地制造了“三?一八血案,在民国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

73.先当土匪 后当元帅——张作霖张作霖统治奉天、东北、华北长达十三年之久,从一个绿林好汉,爬上国家元首的宝座。他天性狡黠,大胆勇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群雄相比,在于他擅于收揽人心,礼贤下士,并能薄以待己,宽以待人,且能深谋远滤。他在当土匪时,就力求发展,扩充实力,并以实力作为投靠官府的资本,终于走上官途。张作霖嘴上总说:“我是一个武人,不懂政治。”其实他脑筋灵活,是一个思想敏感的人物。法军福煦元帅在沈阳见到他时,说过:“张作霖两只狐眼,机警过人。”

74.乱世狐狸 投机革命——阎锡山 20世纪上半叶,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首领阎锡山成为“不倒翁”式的人物。人称“乱世狐狸”,能独霸山西而不倒,他自有一套独特、狡诡的生存方式。为了自己的生存,一会儿联合

11 直、奉军去打西北军,一会儿又联冯倒蒋,导致百万大军血战中原;面临民族危机,在与国共、与日卫的关系中,玩着“在三颗鸡蛋上跳舞”的游戏。他搞“保境安民”,修筑窄轨铁路,竭力拥有自己的金融和军火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以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国共停战,把自己拴牢在蒋氏内战的战车上,终于始自己归于覆灭。

75.秀才大帅——吴佩孚.吴佩孚早年曾考中秀才,后三入军事学堂,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对用兵“诡计”,十分精通,文武双全,时人称之为“秀才大帅”。他善于捞取政治资本,多次倡言开国会,要求停止内战,甚至宣扬“四不”主义,欺骗民意。直皖战争中,他采取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策略,只打了三天就迫使段祺瑞通电辞职,被帝主义说成是中国的“强者”。他虽精通诡谋,但在北伐军打击下,几十万人马灰飞烟灭,赤手空拳发出了愿为“太平之民”的哀鸣,最后落了个死得不明白的下场。

76. “北洋之狗”——冯国璋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时,延揽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三人,并委以重任,时称“北洋三杰”。北洋人中戏称:王龙、段虎、冯狗,这就是“北洋之狗”冯国璋的来历。“冯狗”有两面之意,一是忠诚,即忠诚北洋团体,忠实于袁世凯;二是善于迎合,善讨主人欢心,同时善变。表现心无主宰,胸无定见。然而,他善于见风使舵,便中取利,在三杰中,唯有他坐上了国家元首的宝座,尽管只是“代理”,但毕竟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

77. 西北恶狼——马步芳.马步芳自幼随父从戎,深知枪杆子是马家命脉,为扩充兵力,大量收罗盗匪,仿照国民军的军事训练整饬部队,中原大战暴发后,成为马氏家族的主要代表,横行西北,当上了“青海王”。他利用宗教家族势力、地域观念、民族纠纷、愚昧政策和镇压手段,控制压榨青海及周边地区的各族人民,实行血腥的反动统制,甘心充当蒋介石门下恶狗,疯狂围攻堵截红军,犯下了滔天罪行。1949年西北解放,马步芳势力土崩瓦解,被迫逃离大陆,于1973年,客死沙特。

78.政治变色龙——盛世才.盛世才早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怀着政治野心进入新疆,“一炮成功”当上“新疆王”。为了独揽军政大权,他用“三把刀”铲除异己,不惜杀害自己亲弟弟。他盘踞新疆十二后之间,费尽心机,上演了政治变色龙一幕幕丑剧:一时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时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民生主义,一时是联***员,还自封中***员,一时又是忠诚的国民党员。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保其“新疆王”的宝座,排除一切派系,不使大权旁落,要的是完全独裁。

79.杂牌军阀中的枭雄——杨森辛亥革命后,四川大乱,军阀层出不穷,他们或投机革命,或拥兵自重或荼毒民生,给人民带来无穷痛苦,给社会经济造成惨重破坏。杂牌军阀中的枭雄人物就是人称“川蜀耗子精”的杨森。他早年就学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后来投机革命,加入同盟会,参加护国运动。北阀战争时,担任军长之职。他一方面,与武汉国民政府虚与委蛇,另一方面与北洋军余部暗行勾结,蒋介石政权巩固后,他拥蒋***,进攻红军,成为蒋介石宠信,解放前夕逃往台湾。在民国期间,杨森以妻妾多闻名,世人称夫人成连,子女成营。

80.混世魔王——张宗昌,他本是家乡遭人唾弃的浪子,凭着一股劲闯关东,在动荡年月,闯出了混世之道,从东北到江南,为奉军开路,不愧见风使舵高手,得到了张作霖的信任,在山东拥有自己的地盘和十几万军队,他没有

12 文化,做事荒唐,丑态百出,为世人所笑。他摧残妇女,残害人民,祸国殃民,遭到众人唾骂,是横行一时的大军阀。

第五篇:中国古代军队特色简介系列

一:中国古代军队的数量

很多人根据历史动辄近百万人的大会战判断中国军队数量庞大,可以随便组织起数十万人的大会战。实际上由于各时期的兵制不同,很少有朝代能组织起这种规模的战争。先秦以及秦(西)汉,采取的是一种以常备军为骨干、拥有庞大预备役的征兵制。以秦为例,全国青壮年满二十者都要在所属郡国接受地方军事长官一年的军事训练,然后进入中央军或边防军正式服役一年。退役后,属于预备役,一有战事就要接受征召。换句话说,秦军有三等,第一等是由正在服第二年兵役中央军和地方军,第二等是正在地方郡国服第一年兵役的郡国兵,第三等是临时征召的退役军人。前二等是骨干常备军,第三等是主体。长平之战,双方出动军队近百万,大体都由以上三类组成,在围歼长平赵军进入关键时刻后,秦人甚至不惜违反“非教士不得从征”的常识,将未受训练之十五岁男子悉数征召,可谓是一场豪赌。是役,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秦人赢得非常干脆。可以说当秦军开始大屠杀时,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就此奠定。

当然这时候的兵役没有军饷可言,但和同期罗马的义务兵役制不同的是,秦军有二十等军功爵作刺激,魏军武卒有田宅和免除赋税(与秦军不同,魏军二十万武卒为长期服役的常备军,有雇佣性质,为后世募兵制之原型),齐军以(斩)首功受钱财。其间优劣,荀子有专文分析,流传最广的那句莫过于说秦军锐士腰挂人头,腋下夹着俘虏,脱掉盔甲追击敌军。

爆发赤壁之战的三国时代,实行募兵和征兵并存的制度,以征兵为主,募兵为骨干。爆发淝水之战的南北朝,北朝是游牧民族建立,除有义务服役的常备军以外,和先秦一样经常临时大量征发青壮,但不同的是这时的青壮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骑兵由游牧民族征发,步兵由汉族农民中征发,游牧民族可以在狩猎活动中学习战争技巧,但农耕民族无法在农耕活动中学习战争技巧,所以这时是骑兵强于步兵,步兵战斗力甚至不如秦汉时期。南朝是中原正统政权南迁演变而来,正规军以募兵为主,但也会临时大量征召青壮。

温泉做个总结,中国古代以两汉为界,先秦及西汉早期是全民接受军训、以常备军为骨干辅以临时大量征发的预备役为主的兵役制度。而自汉武时期起,因为战争和土地兼并频繁,无法征集到充足的兵员,募兵制就因此出现了,北军八校就全由募兵组成。武帝之后募兵更加广泛,补充部队和出征也经常出现募兵的身影。

征兵制是以户籍为基础,征召编入户籍之中的农民,先秦、秦朝及西汉早期因人少地多,加之对土地兼并控制得力,使得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而被固定在田地上,一旦土地兼并加剧,大批农民失去土地,便开始流亡谋生活,按户籍上的年龄、地址征兵往往找不到人,而募兵则不存在这这种问题。罗马募兵制的出现也与此相似,因为战争频繁,公民人数减少,不得不实行募兵制,将无产者、同盟者与行省的居民招募到军队中来。

罗马的募兵制略比西汉晚,出现于公元前107年,公元前九十年才得到全面实行。汉武于公元前133年与匈奴开战,于公元前119年,遣卫、霍十万铁骑出塞,取得决定性胜利,自此匈奴远遁漠北不敢近塞,军事行动的次数和强度都大为减少。

此后,募兵制一直是常备军中的骨干,包括唐代早期的府兵和明代早期的卫所都和武卒一样具有募兵的性质,有意思的是这些兵制和汉朝一样都是被土地兼并所破坏的。但在战争频繁的乱世,因常备军损耗巨大,推行募兵的同时往往又同时实行征兵制,只是这时的青壮并未接受过军事训练。换句话说,这之后的预备役战斗力大大下降。

实际上,在大多数军事行动,不算临时征发的,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役军团大多在十万左右,如唐朝十大节镇、南宋包括岳家军在内的五大军事集团、明朝的九边重镇,几乎都在十万以下,个别十万多一点。温泉个人推究其原因,一则是指挥控制手段落后所致,那时没有无线电,视距内指挥全靠旗鼓,但在非开阔地,将领视野有限,很难将上十万人的部队全收入眼底,视距外的部队指挥则全靠传令兵。如果相距数天路程,命令的时效性就大打折扣,所以就干脆新设一个独立军团,有自行决断之权。再则,古代是冷兵面对面的交战,能让数十万大军展开队形同时进行面对面交战的场地有限。三则应该是总兵力限制。 二:中国古代军队的防护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古代军队相对西方来讲以轻步兵和轻骑兵为主,其实是受西方前几个世纪的军事家误导所致,如恩格斯曾提到东方骑兵以轻骑兵为主。因为当时的信息不流通,这些西方军事家完全没有了解过中国,对东方军队的印象全部来自跑到西方的游牧骑兵,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东方军队重机动、轻防护的观点。东方的游牧民族确实是由装备简陋而机动性强的轻骑兵组成,但农耕民族完全不是那回事。以出土的汉朝盔甲为例,不带头盔,全重11公斤,而同期的罗马重步兵,盔甲九公斤,头盔两公斤。到宋朝,步兵盔甲达到世界之最的三十三公斤(包括弩手甲),而西欧的骑士盔甲还在二十多公斤徘徊。到西欧骑士盔甲达到三十多公斤时,中国已是明朝中叶,明军大量使用火器,步兵盔甲回落到二十八公斤。在中国大量使用火器之前,从秦汉到唐宋,盔甲分量是领先的。

就几种金属的物理特性来说,从强到弱依次是钢、青铜(合金)、铁、铜。之所以要强调这个是因为有些人拼命强调有些国家使用铁制兵器时中国还在使用青铜兵器。其实战国时期,各国就能大量生产铁兵器,但基本上全用于做农具了,因为原始状态下的铁的物理特性不如青铜合金,所以战国时期各国普及了铁制农具,却仍用青铜为兵。而我们西汉初期用于生产兵器所用的铁实际上应该叫做钢了。公元一世纪,普林尼(罗马博物学家)曾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相媲美(语出其著《自然史》)”。而罗马普及铁兵器是在公元元年前后。更详细的比较已经有了做过了,很专业、翔实严密,我就不照抄了,给个名字让大家去网络上查,《古代西方铁兵器的技术指标及与同时期中国的比较》。

唯一例外的是战马,中国骑兵不喜欢给战马披甲,这是出于战术思想不同所致,中国骑兵往往经常脱离步兵,独立进行快速机动,战马负重太大,战略机动速度就比步兵快不了多少,持续力也不行。西欧骑士经常跟随步兵行动,本身还有邑从,即使独立进行战略行军,速度也和步兵一样。可以说,从行军速度上来讲,西欧的骑士不过是骑在马上的步兵。 三:独特的军工体系

中国古代的军工体系也与西方不同。西欧的军工是私营,国家必须以金钱向私营作坊主购置武器,所以在每一分钱上都精打细算。以重步兵和重骑兵的防护最好,但由于金钱关系,数量不多,其它长枪兵、弓箭兵就比较简陋了,盔甲以皮甲为主,甚至不披甲,第二武器以匕首为主。马其顿方阵被罗马人击破时,马其顿长矛手就发现,他们的长矛太长,短剑太短,对付持剑的罗马步兵基本上任人屠杀。

中国古代军工是国营,就连铁矿也是国营,因为铁是战略物资,优先保障国家需要。兵器作坊就向一条流水线,源源不断的生产兵器,国家不需要为此支付一分钱,只需要支付工人工资就行。和秦国一样,历朝历代都在兵器上刻上工匠姓名,由严格的追查制度来保证兵器质量,出土的秦兵可以证明兵器的质量。

所以中国士兵的个人装备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奢侈,盔甲一领,长兵一件,一米左右腰刀一把,弓一张外加数十支箭矢,远中近各种交战距离全部涵盖。特别是弓箭的装备很有特色,箭矢是一种消耗用品,一战下来发射数十万,而且仅有少数能在回收后直接使用,西欧国家消耗不起,基本上以近战肉搏为主。

而且中国的军工作坊产品甚至还有余,在各地都设有地方武库,以储存武器,中央还有中央武库。武器是一种消耗物品,以中国军队的交战规模,一战不论胜负,往往磨损兵器以万计,临时生产往往要数年才能补充完成,所以往往预先将备用武器生产好存入武库,而兵工作坊只要补充武库所需就成。安史之乱时,唐中央军屡屡战败,兵员武器损失难以计数,封常清到洛阳,不得不临时招募骁勇,数日之日,仅凭洛阳当地武库的装备,就武装起了一支六万人的军队。在长安,高仙芝、哥舒翰又先后招募武装了近十万军队。颜杲卿和颜真卿凭借河北地方武库在安禄山大军过境后,招募了二十万军队。

充足的国家武库为临时大量征召预备役提供了基础。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大量征发预备役参战,靠的也是国家武库,史书形容各国军队往往以“持戟百万”、“带甲百万”形容,可见武库预存兵器量是相当巨大的。而西欧各国因为财力和军工体制原因,即使是临时征兵也因缺乏武器盔甲而征发规模有限。

另外,中国的强弩的装备量也是相当大的,出土的秦军方阵,一个千人队拥有二百弩手,而根据西汉居延要塞的挖掘结果,汉军的守城兵器中,强弩占到六成。攻城器械无法用于野战且不便于行军,一般都是由辎重营随军工匠就地制作,用完就烧,不参加野战行军。

四:庞大而精锐的骑兵军团

中国古代军队除了宋军,基本上都拥有庞大而强悍的骑兵军团。虽说汉族是农耕民族,但与同时期的世界其它地区相比,发展骑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汉族的疆域东抵于海,西达葱岭,南至亚热带雨林,这几个均无强敌。唯一的且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北方的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的骑兵军团,汉族建设庞大骑兵军团的最大理由就是应对这唯一的威胁。而且,蒙古高原和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多是平原,既为双方提供了战场,也适合双方在此发展畜牧业。

汉族本发源于黄河两岸,经不断向外扩张,才达到今天的疆域,其中三北地区的夺得,本身就是对游牧民族扩张的结果。并州雁门关以北地区,本为林胡、楼烦地,赵武灵王将其夺取。并州河套地区本为匈奴楼烦王、白羊王地,蒙恬、卫青先后将其夺取。凉州陇西地区本为羌人所居,秦国将其夺取。凉州河西地区本为匈奴休屠王、浑邪王地,霍去病将其夺取。幽州地区本为东湖地,燕将秦开将其夺取。这些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区被汉族夺取后,迁入的汉族居民也在这里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他们自小生长在马背上、自小骑射,是汉族骑兵军团的主要兵员。驱逐匈奴的卫、霍军团骑兵大多来自这些地区。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历代统治者无不大力提倡骑射和民间养马,使得三北地区骑射成风,其它地区也有不少人饲养驽马、以马代步。加上三北地区频频遭到胡人的入侵,边疆居民民风强悍,东汉郑泰曾言“关西顷遭羌寇,妇女皆能挟弓而斗”,这就是边疆地区民风强悍的写照。

之前已经说过,士兵装备都是官营作坊统一生产的,铁矿也是官营,仅需支付工人工资,所以骑兵的装备来源充足,足以武装数十万铁骑。而骑兵的战马主要来自官营马场,汉武时期官营战马四十万,唐贞观时期官营战马有七十万,明代灭亡前九边之中仅袁崇焕的辽东军区就有马八万多。其次是与少数民族以茶、布交易得来的战马,还有民间养马作补充。

有来自边疆地区擅长骑射的居民、来自国营作坊和马场的充足军械和战马,使得中国古代轻易就能拉起上十万全副武装且精通骑射和长矛的骑兵。东罗马帝国曾仿照匈奴人组建双重功效骑兵,也是远用弓箭,近用长矛,只不过其成员有不少人是匈奴人,因为东罗马人不擅长骑射。这种骑兵到底是匈奴原创还是汉军原创,很难说清楚。总之,当年双方交战时都大量使用了这种双重功效骑兵。

游牧民族政权,多以本民族和其它游牧民族充当骑兵。在募兵制尚未实施的秦朝,骑兵即使是从边郡地区征召的,征召之后仍然要再次选拔,优秀者才能充当骑兵,从秦兵马俑骑兵的介绍就可见一般。之后则以招募为主,即使募兵制和征兵制并存的时期,骑兵也一直是招募而来的常备军。除直接招募外,有时候也从步兵中按十选一以上的比例将优秀的士兵选拔为骑兵。武艺高强、作战勇猛的士兵都有机会成为骑兵,而技艺不合格的骑兵,则会降为步兵。少数精锐部队,如魏武的虎豹骑,虽只有五千,但士兵却都是曹魏五十万大军中的翘楚,如有战损,补充的兵员都要从百人督中挑选,类似于今天特种部队最基本的成员都是连排职干部。

进而可知,古代军队中,一支军队中的骑兵往往集中了全军最优秀的士兵。不仅在组建时就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而且训练也相当严格,汉朝边郡每年秋季都要举行大比武,边郡骑兵的主要考核内容就是骑射,还有在边郡太守的主持下进行军事演习。“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也就是说每年秋季在太守的带领下蜂拥出塞,围追堵截,扫荡近塞的匈奴骑兵。而匈奴骑兵仅通过集体打猎来训练骑兵的技战术素养。岳飞军队中有八千背嵬骑兵,其成员不但是从其十一万大军中十中挑一选拔出来的,而且在岳飞的要求下经常披重甲进行冲坡、越障训练,作战时既能骑射又善使马枪。作战时,“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

汉初,匈奴有众百万、控弦之士三十万,数十年没有遭受重大打击。汉武企图消灭匈奴,每战不过遣十万骑兵出塞,而匈奴骑兵这时候数量无论如何不会低于二十万,最终匈奴被迫西迁。唐代,李靖以三千骑兵夜袭十万东突厥并大破之。明代,袁崇焕精选全军最精锐的九千骑兵救援北京,疾驰两昼夜,掉队者高达四千。北京广渠门外,五千铁骑与掉队的四千骑兵前后夹击,大破十万后金军。

良好的基本素质、精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使得汉族虽然作为农耕民族,却能组建起数量庞大且能击败游牧民族的强大骑兵部队,这是其它农耕民族所不具备的优势。 五.重视弓弩的军队

中国自古重视射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射术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就连孔子一生都大力提倡包括射、御(驾车、骑马)在内的六艺,并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也就是说君子从不与人争长短、较胜负,如果有这回事,那一定在比试射艺的时候。从战国到清朝,君王执政最大的乐趣就是田猎了,一些奢侈的君主大力扩建皇家围场,为打猎荒废朝政。不过,至少他们的射艺不低。战国齐宣王能开三石强弓,东汉陈王宠善弩,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唐太宗和唐玄宗善骑射,还有魏文帝也善射。民间习俗,生男孩向四方射一箭,门口挂一张弓。

而且中国长期面临善射的北方游牧民族威胁,边疆百姓不会射艺,单凭刀剑根本无法对抗驰射如飞的游牧骑兵。飞将军李广就出自边郡陇西,在匈奴入侵陇西时与陇西百姓一道以骑射奋起反击。北宋大力在陕西、河北前线组织民间弓箭社,仅河北一地就有三万多百姓入社。北宋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何常曾奏:“我诸路并塞之民,皆是弓箭手地分,平居以田猎骑射为能,缓急以追逐驰骋相尚。”

就西欧而言,首先就没有弓箭传统,罗马公民不善射也不善骑马,骑兵与弓箭手只能由异民族充当,这决定了弓箭手和骑兵无法充当主力。其次,西欧缺乏威力强大的复合弓,只有威力强大的复合弓才能作为战场的主力,单体弓除非加长到英国长弓的长度才有堪比复合弓的威力。而且威力强大的长弓与十字弓出现时也受到了传统的抵制,如所谓骑士精神、教皇禁令等。

弓的威力取决于弓的弹力系数,一般来说弓体越长,弹力系数越大,但中国走的是以复合材料制弓来提升弹力系数的路子,通过复合六材及双基反曲的原理,在弓长不增加的情况下大力提高了弹力系数。史载,北魏武将奚康生曾拉开过一张长二米四,拉力五百多公斤的大弓,而最长、最强的的单体长弓长达二米二,拉力还不到八十公斤。按这个弹力系数,一米五的复合弓拉力都能超过百公斤并非不可想象。普通的蒙古骑弓也都有166磅的拉力,一说八十公斤。所以,中国提强弓而不提长弓,长弓未必一定强,弓长只与士兵身高有关,弓长不能超过身高(这也是英国长弓手数量有限的原因),而与拉力无绝对关系。 与单体长弓相比,复合弓制作要复杂,但不像长弓样需要找一米八以上的人拉开,只要有力气,各种身高的大力士都能找到趁手的强弓。且按《梦溪笔谈》所言,复合弓制弓六材运用得妙,和单体弓比还有 “性体少而劲”(形体小而拉力大)、“久射力不屈”、“寒暑力一”等六大好处。六材之中,漆还有抗霜露的效果。

弓箭的力量最终还是来源于人体,与刀剑标枪不同的是,弓箭来源于人体静止时的的最大力量,而其它武器来源于瞬间爆发力。弓箭就像一个容器,通过弓弦和弓体的共同弹性形变来储存人体的最大力量,而在松手时以瞬间爆发力(弹力)的形式发射箭矢,所以弓箭是比这些武器更高级、更复杂的武器,也是发明相对较晚的。有些人认为弓体中加入铁片能增强弓的力量,这样一来,原本有弹性的木制弓体都不会发生弹性形变,而全靠弓弦的力量射箭了。

人的臂力是终究有限的,一般普通士兵所用的弓也就五十公斤左右,英国长弓一般为为100~120磅,明代“中力”为五十三公斤。为了加强投射武器威力,强弩就应运而生。弩以踏张为主,士兵用脚踏住弩臂,脚蹬、挺腰、提臂一气呵成,方可拉开。所以,普通士兵用的弩的多接近二百公斤。但是,骑兵不能在马上拉开这种弩。能供双臂拉开的臂张弩,拉力并不比弓强,精度稍高然射速不如弓。对于接敌运动快的骑兵而言,弓更受欢迎。对于步兵来讲,首先已经有了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的踏张弩,臂张弩只能在射速方面有所补充,然尔弓的射速更快。所以,步兵往往混合装备弓弩,骑兵则只装备弓,弩成了步兵的专利。

弓弩杂处的部队,首先会以弩手进行远距离的精确射击,弩手们站成三排,只射击第一排的敌军,轮流放弩,缩短间隔,往往可以打出一条死亡线,过线者死。敌军不间断的冲锋,前排敌军不断的倒下,换来的只不过是将死亡线前推几步,运气好的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或可以冲到跟前,运气不好则“弩不绝声,敌不薄(靠近)我”。在死亡线推进到一定距离后,还会遭到弓箭手的密集而快速的压制射击。

弓弩的命中率按一般的来说,各朝军队训练要求,一个合格的弓弩手(也是最差的)的都能在远距离对单个的人形目标达到一半的命中率,而一支军队在远距离对射中的平均命中率有可能达到70%~80%,如果敌人不断靠近则更高。而军中锐卒,欲以弓箭立功业者,十发九中不稀奇。

至于弓箭的威力,全身披挂的西欧骑士都抗不住五十公斤的强弓射击,名将薛仁贵用弓不知多少公斤,但一箭却能贯穿五层铁甲,至于至少二百公斤左右的强弩就更不用说了,以至于中国士兵很少装备单手盾牌。由于材料关系,木盾的防护力不如铁甲,铜盾、铁盾又太重,自南北朝后盔甲日益厚重,单手盾出现就更少了,倒是一种称作橹的巨盾经常使用,一人多高的巨型盾牌,排列在阵型之前,专门为整个军阵提供远程防护。单兵盾牌虽然极少用但也出现过,不过和西欧的不同之处在于,罗马重步兵的盾都是纯木制的,而中国盾牌表面那青面獠牙的野兽图案,实际上是青铜盾饰,差一点的也要再蒙一层生牛皮。

复合弓箭的威力得到了统治者的空前重视。周代的壁画显示,周代步兵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身边还插着一张弓。战国时期魏国武卒的武器为一支戈、一把剑一张十二石强弩加五十只矢。唐代府兵,不论陌刀手、长枪手、弩手等皆带弓。戚家军长枪手也携带弓箭,其它长刀手等其它士兵也都要携带远程类武器,中下级军官也是弓箭不离身。如果是专职弓弩手,一般能在军队中占到四成,少则三成,多则六成。

古代常言箭如雨小、矢如飞蝗并非吹牛。宋代无重大战事的一年制箭五千万只,这也并非虚言。唐代安史之乱,张巡以千余草人借箭,一夜间从草人身上就得箭数十万,加上没射中草人的,安史叛军就一夜间就消耗箭矢数百万只,考虑到军中还有库存,仅仅是这一路偏师至少就携箭近千万,主力就更多,算上唐政府军的,„„,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李陵出塞,五千人一次战斗便消耗箭矢一百五十万。按前述东西方军工企业的公私归属不同,西欧国家根本无大规模使用弓箭的财力,仅一年购买五千万只箭就足以让举国上下喝西北风。更何况重视长弓的英国在1359年全国上下也只生产了85万支箭。

相对应的,各朝普遍建立了弓弩的考核标准,不及格要遭到严厉处罚甚至淘汰,骑兵降步兵,中央军降地方军。超过及格标准者,每多中一箭,则多受赏银等赏赐。若是达到第一等、第二等的士兵标准,平时待遇也会提高。骑射优异者,可立马提拔为军官。

此外,射艺突出还有其它额外的好处。唐初,太宗初继位,突厥常入寇,欲令全军积极学习骑射,每退朝带领禁军将士习射于宫殿之前,射中者御赐弓刀布帛,于是全军士卒竞相习射。北宋大将曹玮守陕西,经常在军中比试骑射,胜者得田二顷。北宋学者沈括守边,命百姓组织骑射比赛,技艺超群者沈括亲自执酒。边民欢欣鼓舞,出行人人携弓,唯恐西夏人不入寇。北宋名将种世衡准备出征西夏,命麾下官吏百姓习射,有过失,射中者免罪,至于请假、请辞之类,射中者就批准,不中不批。 六.近战以长兵为主的军队

与西欧的军队不同,中国军队的近战兵种多装备长枪、大刀等长兵。当然,环首刀、横刀、腰刀也是长兵手和弓弩手的标准装备,但一般多作为长兵手和弓弩手的第二武器,在第一武器折断或无法使用的情况下进行防身。

话说,西欧的罗马人原本也是使用长兵的,但在与高卢人阿利亚战役中,罗马人的长矛阵被高卢剑盾手突破后,罗马人以护身匕首对高卢人的长剑,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罗马人因此换用剑盾组合了,并以此击败过著名的马其顿长矛阵。

但是这种情况绝不会在中国出现,且不说中国长兵手的护身武器也长达一米,长兵对短兵,一击不中还可以撤步再刺,腾挪闪展,忽左忽右,始终在短兵手的攻击范围外进行攻击,戚继光对这种情况有过概括,言藤牌手“持久必为长兵所乘”,没有狼筅手的配合甚至不适用于战阵。

西欧长矛阵都是前胸贴后背、士兵左右相夹的密集队形,再加上军工体制的不同,为节约经费一直以匕首自卫,一旦被短兵手突入内围,无法后侧和左躲右闪,只能在原有阵位以胸膛应战。

罗马人在吃了这个亏没有抛弃密集方阵反而改用剑盾组合了。毕竟,密集队形必疏散队形好,便于互相支援。中国古代军队阵形也有疏密之分,一般都以密集队形为主。但这个密集队形是相对中国的情况来说的。因为这里有数量庞大的复合弓,拉力二百公斤上下的踏张弩,甚至还有连弩车等远程强力投射武器。在这些强力远程投射武器面前,任何密集队形都是找死。所以,中国所谓的密集队形就是既要降低远程弓弩对军阵的杀伤又要便于互相支援,一般人有人距,队有队距。人距大体不少于三米,以便于士兵挥动手中的长兵。这种密集队形通常也能对抗骑兵冲击,因为中国骑兵的密集队形也不是人贴着人的那种,但北魏骑兵以这种队形冲击宋军偃月阵的时候,也多被床弩发射的长矛洞穿

二、三人。

常言,密集长矛阵是对付骑兵冲击的法宝。也不完全对,拜占庭帝国曾仿效匈奴人建立了一支双重功效骑兵,也学骑射,近用长矛远用弓箭(不知是否间接偷师于中国?)。在卡西林纳姆会战中,法兰克人以密集方阵面对这种骑兵,在遭到弓箭打击时,因惧怕受到骑兵的密集队形突击而不敢分散队形,结果在犹豫中遭到重大伤亡而败退。

就骑兵而言,长兵也比短兵有优势。按一些史料披露的马枪训练标准,左右刺击十刺五中为及格标准。以各装备长短兵的百人骑兵对冲为例,双方击中率各为百分之五十,长兵手先将五十名短兵手刺下马,然后才有二十五名长兵手被五十名短兵手打下马。胜负一目了然,即使短兵手命中率达到百分之一百,每一轮冲击都打成平手,双方最后一名士兵对冲,仍是长兵手把短兵手先打下马,长兵手一方惨胜。当然,单个士兵的及格标准并不能代替一支骑兵的平均水准,平均命中率若是达到70%~80%,短兵手命中率就是达到百分之一百都无法让长兵手惨胜。

一般来说,兵器超过人身高的三倍就挥舞不便。骑兵所用的武器能比步兵更长,是因为骑兵离地面高度大,挥舞的空间也较大,能使用比步兵更长的兵器。但实际使用中,为兼顾灵活,汉军骑兵所用的丈八长矛(4.14米)已经是制式骑兵长矛中最长的了。在训练有素的汉军骑兵手中,前后左右的敌人都可以灵活刺击。

曾有步兵使用过超出这一长度的长矛,但是以完全牺牲灵活性为代价的,根本无法灵活挥动,也不需要挥动。为了防止较短的兵器近身,他们往往排成密集方阵,使得从正面接近的敌人要面对数十支长矛,侧面就不用说了。而且,竖起来一动不动的长矛简直就是放好了给敌人砍断的。西欧对此的解决之道是加装一截铁制矛杆,这又使长矛更加笨重,一旦落单,就连正面冲过来的敌人都难以刺中,更别说左右了。但在方阵中,不需要刺击左右的目标,前方的敌人在近身前,不是撞到自己长矛就是撞到别人长矛。

西欧骑士使用长矛也是一样,在密集队形中不需要刺击左右的目标,前方的目标也不需要突刺,直接借助马力撞过去就是,但是刺中目标后如果不拔出而是推着走容易折断长矛。而且一旦失去速度,没有受到如何使用长矛作战的骑士就必须拔剑近战了。

而中国骑兵有所不同,单个骑兵之间都有一定距离,如果不会左右刺击,敌人会从这一空隙中穿过。如果正面不会突刺,只拿着长矛不动,敌人可以避开矛尖贴着长矛靠近。毕竟这不是密集长矛阵,只有把长矛伸出去主动突刺才有可能刺中敌人。

可以说,东西方对长矛的运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在中国士兵手中是活的,在西欧士兵手中是死的。特别是在落单的情况下,长枪在受过训练的士兵手中,脚步瞬间可突进数米,配合上长枪的长度,方圆近十米的距离都在控制范围之内。至于长枪在那些武艺高强的武将手中,刺击无不中,马踏连营,独进独出,敌人的鲜血都溅不到身上。所以历代武术家对长枪推崇备至,称其为“百器之王”。

综上所述,中国军队在历史上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素质优势,希望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续写历史,为后人留下新的军事信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下一篇: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