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2023-10-04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现阶段依然有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在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却只看重课件的形式,强调课件的直观刺激,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很少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辅助教学,师生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教师依然是主体,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改善;有的教师并不在常态课中使用信息技术,只是在公开课时才会借助信息技术为自己增加获胜的砝码;有的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会制作课件,甚至不会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同时他们也比较排斥学习新技术。这些无疑加大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难度。

2.学生基础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差距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整合的影响也很大,学生的基础打得好,自然能够轻松地借助信息技术完成自主学习,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但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然而当前,还有很多学校,由于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连信息技术课都不能保证,就更别提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了。例如,一些农村学校没有建设校园网,更没有教学资源库,这就导致学生上机也只是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根本谈不上上网查阅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资料,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学校的计算机往往形同虚设。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目的就是让原本抽象的物理学习具体化、直接化。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演示,能够给物理教学增色不少,从而一改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活跃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光的色彩”时,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提前精选的色彩唯美的图片,在播放的同时穿插优美的背景音乐,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实现物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师大多借助黑板教学,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学活动耗时长、效果差。尤其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很多学生无法看清实验的细节、发生的现象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将一些不便在课堂呈现或即使呈现但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的实验制作成课件,并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出来,学生看得清晰明白,教学质量就会有明显提高。

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建议

1.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以便提高教师的基础技能,加大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力度。同时,为了鼓励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有关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竞赛,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不仅要依赖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与学校的硬件建设息息相关。硬件设施到位了,学生才能更便利地查阅知识内容和文献,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更大。

结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的渗透和科技的发展,也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新目标。所以,教师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整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1运用 “整合 ”,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生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

1.1“整 合 ”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例如,通过网络电子教室软件,可以实现师师生、生生、教师学生组、学生学生组等的个别交流与对话 的互互动,从而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1.2“整合 ”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 ,加强师生 、生生之间的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可以把教案全部放在校园网服务器上,学生在家庭也也可以进行相关学习。

2运用 “整合 ”,促进教学内容展示方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内容展示方式主要是声音、板书、图像和实验,其载体主要是书本、挂图、黑板和实物。运用信息技术作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烦情绪。“整合”对教学内容展示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整合 ”可提供多种形式的刺激源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取和保持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无法用常规方法展示的内容,如新兴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微观世界的介绍。以往,由于缺乏直观的展示办法,教师只能照本宣读,学生也是一知半解。通过“整合”使物理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可以实现复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展示;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剖析;微观世界的放大;庞然大物的缩小。

2.2“整 合 ”可充分利用网络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习题必不可少,但是市场上购买的练习册通常常存在题型过时、信息太旧等缺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从重点中学网站或者教育界权威网站上下载试卷,给学生作为平时练习用。另外网络的交互性还给教 师相互学 习交流提 供了平台 。教师可 以一方面 利用email、QQ等与专家交流 ,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教育网站的相关教育论坛。通过网络学习交流,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3运 用 “整合 ”,发挥演示实验功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物理演示实验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所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在演示实验时,常常由于常规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危害程度等的限制,实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辅助,模拟一些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提高实验演示效果。

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演示实验时,由于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的局限性, 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实像随物距变化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也比较大,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很模糊。如果在这个时候利用多媒体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很远处到小于焦距的整个过程,可以使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简单、明了,使学生对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因此, 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我们平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长处,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有难度的实验进行模拟,使它作为常规实验的补充,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操作技能。

4 运用 “整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目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格格不入, 而且素质教育就要求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分成几个小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好奇心、求知欲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大大提升。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预先让学生在网上收集阿基米德和王冠的故事, 然后每人发一块小木块、一个盛水的烧杯、一枚大头针,让学生自己体会F浮=V排.ρ液.g的意义。用大头针的针尖向下压木块时,会感到用力越大,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直到木块全部浸没为止。也就是说,在木块还没有完全浸没之前,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水对木块向上的托力也越大。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自己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认提供了知发展的依据,学生在实验中锻炼了诸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5运用 “整合 ”,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网络资源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例如:苏州名师教育网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学教学资源库, 它为教师提供了优秀课件、同步教案、优秀习题,只要进一步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教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例如:在《浮力》的教学时,在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用课件演示一个立方体小木块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由于深度相同, 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所处的深度不同,受到水的压强不同,压力也不相等。浮力就是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差。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静止不动,但加上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会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易懂,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

6运用 “整合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整合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决定性的关系。教师要认识到整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教科书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加强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和研究网络环境下新的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掌握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各种手段有组织的开发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的学习活动,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理解探索的平台。对学生来说,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缺乏这种学习经验,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往往不能很快的适应这种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 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的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这种新型课堂。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 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 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当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内外参与意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尤其是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促进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物理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真正实现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进行着不小的转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将应试教育理念作为主要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其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物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教学方向,而传统的教学观念早已不能满足当前实际教学需求。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则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掌握物理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并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方法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信息化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及学生接受和认可。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具有十分复杂的知识体系,很多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对于高中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来说,学习起来自然不会轻松,而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将物理知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音视频内容,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物理重难点知识,掌握各物理原理的演变过程及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新时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开展教学高中,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由于正面临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学好物理课程对于学生的高考而言能够提供巨大的帮助,不仅能够有效地应付考试,更能使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对学生今后未来成长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习惯与学习观念,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1 曲线运动”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验情景,还原物理实验的细节内容。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一遍遍模拟篮球抛出以后的曲线运动特点,并引导学生做好数据的记录,再进行分析观察。利用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物理知识原理,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边思考边进行记录,切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高中教师对于物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强,通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养能力,更利于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不断运用,在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微课教学模式,充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4 斜抛运动”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开展微课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找到重难点知识内容,并将其已微课视频的形式进行转化,使其能够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内容,进一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微课视频内容,学生能够根据设计好的动画直观的观察到物体向斜上方抛出的重力变化及初速度变化,利用这种方式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意识,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对物理原理进行思考,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自学意识

在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主要方式便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产生一定的自学意识,才能够积极投入到物理知识的思考探究活动当中,才能不断挖掘其中的知识原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應当切实考虑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的方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作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前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1 天体运动”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天体运动的特点及规律,待学生初步掌握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对本章节的知识内容进行自学工作,并向学生提供几道练习题,再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集中汇总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视频图片的方式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直观的展现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使其不断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继华.试析如何打造高中物理 信息化课堂[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141.

[2]黄小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高中物理信息化建设[J].进展,2018,000 (003):P.76-77.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在信息技术环境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朝着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改革方向发展。但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经过实验展示的实验结果存在不明显或不清晰的情况,有的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致使一些实验无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种阻碍。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融入加以解决。

一、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学生对于观察和实验表现出了空前浓厚的兴趣。而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之后,教育各界逐渐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加强了对实验室实验器材等的配备,于是课本上要求的各个实验便可以通过实验器材进行展示了。

例如,以计算机为基础模拟的演示实验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对实验器材进行一人操作而不利于学生观察的问题。在课堂中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实验,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起到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转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相互融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演示实验,学生们通过细心观察演示实验,一方面可以得到正确的演示结果,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实验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但由于实验器材往往存在体积小从而致使观察角度和范围受到阻碍。另外,由于学生们的座位具有不可移动性等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详细过程进行观察。因此,便需要带有信息技术电教设施的融入,物理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摄影机、视频展示台等设施对实验中一些细小的地方进行放大效果,对一些较难的实验进行慢放效果,这样便可以使学生能更加清晰、准确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从而对实验形成更加透彻的理解。此外,由于受时空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一节课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整个实验,信息化的融入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屏幕演示的方式,学生也可以得到对于实验正确的理解。

三、初中物理实验将朝着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发展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需要改变以前物理实验那种死记硬背、重复训练的状况,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索、乐于动手、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头脑中对一些概念和规律不是十分了解,因此需要从他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入手来引出新学习的概念。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观察结果-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等环节的模式,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是首要的环节,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为我们认识整个世界提供了多种途径,同学们也会针对某些物理现象而提出各种问题。因此,在物理实验课上,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或运用现代技术制造情景再现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熟悉的事物提出各种问题。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应使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查找电脑获取资料等手段自主地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来。同时,同学之间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在前面观察和讨论的基础上,记录实验的结果。在实验记录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采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这样便可以实现实验数据的共享,也可以节省绘制图表、录入数据的时间。在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后,便需要去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这时便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查询。最后,学生们可以将实验结果以幻灯片等形式展示出来,将自己发现的新现象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在当代信息技术社会中,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完美结合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途径。将信息技术融入实验中,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物理作为一个抽象性和逻辑性兼备的课程,它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探索,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学好物理,首先,学生们一定要拥有一定的物理观念,以及进行创新思考的大脑,和实际探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在科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物理的学习。在新课改模式的推动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核心素质方面的培育。教师需要在核心素质的要求下,对初中物理教学加以研究。首先,学校就必须加强对学生核心素质方面教育的关注,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校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思想的养成,为学生日后物理学习与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以及接触世界的最好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模式。老师通过不断的完善教学理念,不断的优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还有自身的科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有效的提升。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得教师们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于学生学科技能的培养上,这也很好地体现出了核心素养实施的真正意义。但是,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还是受了传统教育观点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过度的强调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习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结构,以及认识水平,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核心素养,重点突出了人对于物理学的真正认识,以及在认知物理学过程中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为了学好物理,就必须去进一步掌握物理中所蕴含的特性,了解物理课程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自身知识的积累,去分析这种特性与基本规律之间的相同因素,并由此来进一步探索属于自身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应用到物理现象的分析当中,从而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物理。

二、运用实践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物理课本当中许多的结论与概念,都是在物理实验进行的条件下,所得到的。比如,牛顿定律,焦耳定律等,都是通过不断地实验演示,才得到最终的理论。所以,在物理教学当中,实验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教学不但能够良好地去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在训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又能够更良好地提高学生自己的核心素质。此外,老师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引导,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由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的物理认识的來源,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更好的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实验探究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融合,不断地去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并提高物理核心素养[1]。

三、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

无论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实际生活的参与。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当中的内容过于地抽象,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体会,来对物理当中的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这时,老师便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的场景当中,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去转化为学生日常当中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认识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例如,在生活当中,当有人触电时,会感觉人被一种力量给吸引住了,无法抽开。那么,在人触电的过程中,吸住人的力是什么呢?是电流吗?这个观点明显是错的。这其中就隐藏了一个很基础的物理知识。当人的手指接触到电流时,受到了电流的影响,人手会变得麻木。假如是在手心,或是指尖的同侧部位与电流接触,则在刚接触的一霎那,手指就会因条件的反射所影响,变得扭曲,而扭曲的方向又刚好使我们的手指,会不自觉地抓住了电流的引线。这时,就会延长了触电的持续时间,想立刻松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就会产生一种被电流吸住的错觉。这样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较多,教师还能够运用课外的时间,使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索日常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并由此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去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当更加的有针对性,去渗透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物理不仅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实践课程。基于此,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去改进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更好地引导,使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也使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霞.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 2019.

[2]李坤松.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13):1.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策略

初中物理复习环节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把初中物理学好,前提要夯实基础,而复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且拥有一个清楚的学习框架,对课本的结构有清楚认知。物理电学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考中,也是作为每年的重点知识进行考察。由于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每年的中考题目也都是灵活多变,因此,就是在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复习环节时,不能一成不变的联系了应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以教材为根本,增加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做一切提升训练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要过分的追求高难度的题目,应该回归课本,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理解到位,深刻的印在脑子中。尤其是物理学科中的电学部分,更加的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随着近几年中考形式的深化改革,中考的试卷中基础知识占大部分分数,这样的分数分布情况也在提醒教师应该回归课本,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了进一步的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课时,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基础知识的讲解,只有当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基础知识时才有可能对物理提升能力的题目进行钻研。由于物理学科是对日常的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讲述现象发生的道理,因此,物理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纸面上的学习,还应该强调学生学习物理之后的知识运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练习并且引领学生在实验室里动手做实验。当学生亲手操作时,便会印象深刻,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电学部分的理解,达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復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中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本的电学部分,当学生通读过教材后,教师在对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学习的结构网。在电学部分的复习中,难免会有一些知识点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的电学实验室,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串联电路以及并联电路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并存的效果。由此,可得物理卷学部分的复习还是应该以课本为主,以实践为辅,共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增加专项训练习题

对于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首先需要给学生创建一个知识大概结构,让学生复习有更明确的方向。在学生的知识框架构建完成后,就需要对框架中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以及训练,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不同专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题型有电路题型以及实验题型两大类,在带领学生复习时要尤其重视这两大题型。当复习电路题型时,首先要抓住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时存在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型的练习题时会被表面所迷惑导致对题中给出的电路理解错误或者是理解不到位这样的问题往往会造成题目解答错误而失分的情况。对于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画电路图的练习来增加学生对电路的理解。还有学生在做实验题型时往往会出现问影响电阻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对电压,电阻,电流三者关系的探究。为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做这类题型时需要给学生讲解如何通过题目给出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表去计算另一个电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九年级物理电学部分的欧姆定律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试卷中欧姆定律往往出现在哪一类题型中。根据观察可以得出欧姆定律往往出现在实验类题型中,实验类题型中常常会出现电流表。因此,教师在讲解策略题型时,首先要带学生复习电流表的使用以及读数方法,并告知学生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在连接电路图时,应该格外注意电流表在电路中是否被串联在被测电路。为了进一步确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是否对知识完全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将解题步骤与想法写在题目旁边。只有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复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物理学习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减轻学生课下的学习负担,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在物理电学部分复习过程中通过对考试题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基础知识的占分比例在不断增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张迪.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物理“有效复习”策略[J].求知导刊,2021(20):42-43.DOI:10.14161/j.cnki.qzdk.2021.20.021.

[2]沈梅玲.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21.DOI:10.27441/d.cnki.gyzdu.2021.001909.

上一篇:艺术创作古典主义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展交通职业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