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

2023-09-19

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于网络电信诈骗问题的调查报告

级:XX 学

号:XX 姓

名:XX 工作单位:XX 指导老师:XX 调查单位:XX

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日

根据毕业作业的要求,结合在XX工作的实际情况,本人于2015年3月-5月对XX60多名员工有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通过调查,结合相关数据,来发现分析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对网路电信诈骗的认识,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对策。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今天,各类高科技犯罪也随之蔓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给很多人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和财务上的损失。希望通过有关网络电信诈骗的调查,告诉身边的人们,网络电信诈骗就在身边,防不胜防,不可小觑,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对于各类信息,我们要学会有效甄别,特别是要做到:不信、不理、不汇款,有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同时,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要轻易被不良居心者操纵情绪,要学会以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二、基本情况

在写这篇调查报告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的调查报告标题是关于“网络电信诈骗”的呢?对于我本人来说这刚好对口,我刚好从事这个职业,在XX,这样的话我可以足不出户,在公司就可以完成调查报告了,据我了解,2015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逾千件,最高诈骗数额上亿元;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相关反诈骗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平台收到全国用户提交的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举报总金额1.27亿余元,人均损失5106元,同比增长近1.5倍。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说好的“点赞有奖”,结果隐私被套、“中奖”扫码扫来病毒链接、“免费”红包却是盗刷软件、总有些冒牌“好友”急着要你充话费、说是你领导,明天去他办公室„„智能手机、社交软件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方式,正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向更广阔的人群袭来。

就这些常见的诈骗方式,对本公司60多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经调查发现约90%的被调查人电脑网页跳出过“中奖”的病毒链接,约85%以上的被调查人收到过诈骗短消息,约65%以上的人被调查人接到过诈骗电话,约20%的被调查人QQ被盗,被冒充要求好友充话费、借钱,„„类似的网络电话诈骗信息层出不穷,因此尽早的认清和辨析信息的真假,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很多老人的“养老钱”、农民工、下岗工人的“救命钱”、学生的“学费”被席卷一空,许多家庭倾家荡产,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多人跳楼、上吊自杀。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三、问题分析

(一)制裁网络电信诈骗罪中存在困难分析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 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来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几乎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财务也从不露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诈骗的钱财活动,使侦察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导致取证难;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和处理难;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被诈骗的资金追回难,受害人权益难以维护。

(二)犯罪分子流动性强而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困难 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一般不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工具大多数一般都无开户资料也不以实名注册,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的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取款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犯罪分子之间大多都是单线联系,甚至遥控指挥,分工明确,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诈骗人员一网打尽.

四、几点建议

(一)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电话和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3、多防范:对于仿冒熟人的诈骗分子,即使是“老板”“领导”之类,只要不确定就要多方核对信息源,避免因为碍于情面等原因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二)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人人有责

1、运营商仍应加强渠道把控。前中国移动高管、电信专家黄晓庆指出,微信等社交平台越来越具有公共性,已成为“通信基础设施”,这样的社交平台必须强调社会责任,不能单纯当作企业身份进行管理,应当与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一致。

2、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打破各自为政的治理局面,强化协调。运营商、银行、互联网服务商等行业之间应加强合作,推进诈骗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预警平台,共同抵御诈骗“公敌”。

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第2篇

当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猖獗,被骗师生不仅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而且还承受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据公安部门介绍侦破此类案件难度非常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提醒,以增强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的基本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同学,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网络、电信具体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如下:

1、“司法调查”: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门电话,以事主电话欠费、查收法院传票、包裹单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然后以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或需要调查等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目前公、检、法等部门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进行所谓核实、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

2、“盗号木马”:利用网络通讯“QQ”、微信等即时文字、视频聊天工具,通过植入木马或者病毒事先盗取事主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事主本人向网络好友借钱的手段诈骗。 【防范建议】:及时安装、升级防、杀毒软件,遇上述情况一定要通过电话等其它通讯联络方式与好友直接核实,而不应轻信网络即时视频。

3、“猜猜看”:以手机通话中故意让事主“猜猜我是谁”套取信任,然后冒充熟人、好友谎称在外地出事或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急需用钱交纳罚款的方式诈骗事主钱财。

【防范建议】:当接到自称老朋友的人说“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种种理由而给其汇款。

4、“返税退费”:通过非法手段事先获取事主资料,然后通过固定电话、手机或者短信冒充车管所、房产局、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以“办理汽车、房屋购置税或者教育退费”为名诈骗。

【防范建议】:拒绝退税诱惑,税务部门进行退税时,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告,而不会仅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你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5、“银行客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和银行客服短信提醒,以“事主银行卡扣除年费或在外地巨额消费、透支”等为由诱骗回电咨询,然后以事主银行卡信息泄露需要开设安全账户服务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直接向银行客服咨询,而不通过诈骗短信提供的联系电话咨询。凡以种种借口要求你通过ATM柜员机去操作所谓“远端保全措施”、“开通网上银行”、“与税务机关联网接受退税”、“收退税款”、“修改磁条”等项目的,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6、“中奖诱惑”: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防范建议】:增强主动防范意识,拒绝不明虚利诱惑,如果对方提出领奖要先交费,那一定就是诈骗了。

7、“内幕消息”:利用短信、电话、网页等发布、提供所谓内部信息,可以短期暴利的六合彩博彩信息、股票“内幕交易信息”等为诱饵的诈骗。

【防范建议】:暴富心理不能有,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不明来源电话、手机短信或网站上称“中大奖”、能够预测股票、彩票内幕信息、中奖号码等信息,均为诈骗信息。

8、“资金贷款”:以短信形式向手机用户发送低息免担保贷款信息,然后利用事主急需流转资金的心理进行诈骗。

【防范建议】:手续齐全责任清,切莫轻信免担保。贷款应到银行信贷等金融部门申请办理,办理时应先审查对方资质。

9、“钓鱼诱骗”: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购物、票务等网页,以极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或试看试用,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

【防范建议】:网上购物风险大,保障措施不可少。正规的购物网站会通过诸如“支付宝”、“财付通”、“安付通”、“快钱”等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交付款项,付款有保障。一般情况,若对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使购物者直接通过银行转帐或到银行直接打款到其提供的银行帐号,一般为诈骗。

10、“违法交易”:利用手机短信向手机用户发送提供低价毒品、违禁物品、招嫖以及二手车交易等违法信息,然后要求事主先交纳保证金、手续费等为由从中诈骗。

【防范建议】:任何购买、销售违禁、走私物品的行为均为违法行为。由此发布的类似信息,均为诈骗信息。

11、“暴力敲诈”:拨打电话虚构绑架事主家人或者以短信冒充黑恶人员敲诈的诈骗。

【防范建议】:当接到子女、亲属被绑架、突发疾病、遭遇车祸等电话时,不要慌张,要注意采取直接与子女、亲属联系的方法进行核实,不要贸然向对方汇款,防止上当受骗。

12、“招聘诈骗”:发送短信以高薪招聘、招工甚至征婚为幌子,然后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保证金、培训、服装等费用进行诈骗。 【防范建议】:贪利心理不可有,免费午餐不可信,招聘应到正规劳务中介市场,此类短信均为诈骗短信。

13、“网络刷客”:一般在网站、QQ群里发布网络刷信誉赚钱信息,返还本金以及给相应佣金为诱饵,让人先通过支付宝、网银等方式先交押金,游戏卡充值等方式来诈骗。

【防范建议】:贪利心理不可有,不付出劳动不可得收获,那是违法的,免费午餐不可信,网络兼职上正规网站,一旦交押金要慎之又慎。

总之,不明来电在电话中提供转接到公安、检察、法院、金融等部门的电话,一定是假冒的诈骗电话,千万不要相信。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在电话或网上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码、信用卡验证码、密码、网上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骗子为使其诈骗目的得逞,总是以各种理由要求保密,并诡称案件涉及机密,要绝对保密,包括对家人都不能讲,甚至以还要追究其家人的连带责任来恐吓。

诈骗嫌疑人往往利用的是事主占小便宜、爱慕虚荣、急于求成、遇事发慌等心理,最终目的是引诱事主上钩。所以当你遇到上述各类情况时,应做到:凡涉及到向外汇款、转账,一定要与家人商量,并及时通过银行网点或者银行客服咨询电话及公安机关“110”进行咨询,切不可擅自作主,以至被骗财产损失酿成家庭风波。

提高网络、电信诈骗防范能力,时刻谨记防骗九字诀:“不轻信、不转账、不上当!”

不轻信。公安、检察、法院、金融等部门电话根本不能直接转接;公、检、法系统从来不会采取打电话的方式办案。

不转账。公、检、法系统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用电话通知的方式让老百姓转账。

不上当。对“000”开头的国际电话和不显号码的电话要谨慎接听;接到可疑电话,拨打110报警,或者自己直接拨打相关单位电话进行求证,不要相信所谓的转接电话。

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第3篇

2、阿里巴巴:云成长,云挑战

3、半文盲冒充“博士后”,财色兼收好张狂

4、从心理发展特点解析大学生对网络的青睐

5、金融市场和全球管理:基于网络分析的视角

6、舆情反转事件中微博语言暴力的 生成机制及其治理

7、“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对情报方法研究的影响

8、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9、八部委联合推广网游防沉迷系统等

10、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11、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流行语

12、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考

14、谈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15、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未来:主权、竞争与共识

16、“跨国红娘”?鸳鸯梦后是陷阱

17、马云:草根出身的“IT大侠”

18、网络热词及流行语汉译英分析

19、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20、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选择与利用研究

21、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22、季昕华首代“红客”的云使命

23、非洲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兴未艾

24、网络政治安全:一些国家执政当局面临的新课题及应对措施

25、生态语言学视阈下网络流行语的分析

26、飓风行动之破局 (长篇纪实连载)

27、浅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8、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支付数据信息利用研究

29、“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小组协作学习”研究报告

30、优化“精神食粮”:创建高校和谐的网络文化空间

31、网络赌球套住海归金领,8名美人送钱送人一场空

32、基础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33、戴明环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分析

34、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

35、网络空间的语言安全问题研究

36、说主观性时间词“分分钟”

37、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8、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导向与社会控制

39、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文化观的引导

40、大数据与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浅析

41、浅析中小学生校园网络流行语

42、网络美女原来是丑小鸭

43、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逻辑关系及治理取向

44、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45、论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危机

46、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47、试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48、必须重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

49、唐贤强:网上名称管理助力信息安全建设

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第4篇

1302

为贯彻落实学校保卫处、学生处和团委对于防范电信网络宣传周的活动要求,增强同学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使同学们认清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时识别诈骗犯罪伎俩,计科1302班各班委积极宣传,同学们也积极参加(制作宣传海报)并于3月11日在理工南楼105举办“青春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

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第5篇

1、纷繁复杂兮诈骗陷阱,谁能参悟兮结法于心。

2、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3、噩耗传来勿慌张,三思确认防被欺。

4、思想防范牢,骗子不得逞;思想防范松,钱财一朝空。

5、花间隐虎,勿轻信;心中留法,须谨行。

6、绷紧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7、遇事不慌,见财不贪;如有万急,还需核实。

8、吾日三省吾身:防诈骗短信乎?防诈骗电话乎?防贪小利乎?

9、欺诈陷阱戏于指尖,天上馅饼伪如水月。

10、隔屏如隔山,安知面前是虎狼。

11、套路是他们学的,但骗你钱是真心的。

12、事莫慌多求证,一旦涉钱需谨慎。

13、天上馅饼含陷阱,要留心。

14、快捷支付多份心,莫名中奖少顿惜。网购陷阱花样多,线上交易要当心。

15、真假亲友乱人心,莫学唐僧须辨真。

16、严厉打击,建设和谐江大。

17、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

18、汇款需谨慎,防骗靠自身。

19、防卫好,财产安全得保障。

20、刀刃上的电信,口袋中的金银。

21、诈骗自有言如玉,信之却无黄金屋。

22、秋名山上人烟稀,常有骗子较高低,如今诈骗依旧在,警惕诸位老司机。

23、短信中奖勿相信,馅饼背后是陷阱。

24、电话陷阱何其多,退税中奖易中招。亲朋好友都可能,回拨号码要问清。

25、法网恢恢,诈骗无门。

26、社会环境要净化,防范诈骗靠大家。

27、防范,奏响和谐乐章。

28、防不胜防,提高警惕从我担当。

29、严防,共创美好明天。

30、陌生电话不牢靠,寄钱汇款是圈套。

31、不难防,不给不要不上当。

32、安全之弦须紧绷,网络诈骗毒馅饼。

33、保护财产安全,预防。

34、防范意识要提高,防骗之心不能掉。

35、网上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36、心中无贪恋,骗局远身边。

37、个人信息要保密,不明来电须警惕。

38、遇事不慌利不贪,网络难。

39、心不贪,利不占,诈骗在诡也玩完。

40、信任留给爱的人,警惕逼走坏的人。

41、信息电话网址中,留了坑。

42、擦亮双眼,预防。

43、保护信息安全,预防。

44、天降馅饼非好运,花言巧语勿轻信。

45、猛如虎,细心甄别是关键。

46、风里雨里,骗子等你。

47、谨防不明信息,远离。

48、防火防盗防诈骗,不理不睬不给钱。

49、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情况紧急可报警。

50、建设和谐大社会,谨从防诈骗做起。

51、转账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面。

52、专利转让别轻信,全面验证多核实。

53、重拳打击,掀起打击整治犯罪新高潮。

54、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55、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56、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57、诈骗电话莫轻信,一旦遇到要报警。

58、遇到恐吓要淡定,说你违法莫慌张,一旦难分真与假,赶紧拨打警方。

网络诈骗的建议范文第6篇

【案例回放】

2015年4月6日,北京的杨先生收到一条由某电信运营商发来的积分兑换短信,内容如下:“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话费积分3160即将过期,请手机登陆web-10086.com/bank激活领取现金礼包。中国移动”

见到短信是由自己手机号所在运营商的号码发送的,因网址与真实网址近似,杨先生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就用手机打开了网址。进入的也是一个标题为“掌上营业厅”的页面,页面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交易密码、预留手机和卡背后三位等信息。

杨先生按照要求填写了相关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又进入了一个标题为“全国银联信用卡提额专用”的页面。继续填写信息后就被要求下载一个安全控件(实际上是木马程序)。

当王先生一切都按照页面提示提交信息后,页面就进入了一直等待的状态。不久后,王先生就收到多笔消费短信,提示自己的信用卡被消费了7739元。

【网警解读】

这是一起典型的“伪基站+钓鱼网站+手机木马”的网络诈骗。骗子首先用伪基站伪装成电信运营商的号码,向受害者发送了带有钓鱼链接的诈骗短信,诱使受害者在钓鱼网页上输入包括身份证、信用卡等一系列个人敏感信息,最后又在钓鱼网页上以信用卡安全控件的名义,诱骗受害者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木马。检测显示,这个木马的主要作用就是劫持用户手机收到的银行发送的验证短信。骗子利用同时骗到手的信用卡账号、密码、卡背后三位(信用卡背后的三位密码,很多银行的信用卡,提供这三位信息后就可以进行消费)和手机验证码,就可以成功的利用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来盗刷受害者的信用卡。

实际上,积分兑换只是伪基站短信诈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它常见的形式还有银行U盾升级、银行卡积分兑换等。 【网警提示】

由于有伪基站技术的存在,因此,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也不能轻易相信。特别是当短信中有网址链接时,一定要谨慎打开。最好是向服务商的官方客服渠道核实之后再查看。

不论是银行还是电信运营商发送的活动短信,通常只会要求用户填写账号、密码,或手机号,不会要求用户填写身份证号这种非常敏感的信息,更不可能要求用户填写信用卡信息。

银行的U盾通常是不需要升级的,更不存在不升级就将失效的问题,所有类似U盾升级,银行电子密钥升级的短信基本上都是由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

案例二:冒充客服/网购异常诈骗

【案例回放1】

2015年4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的王先生接到一个号码为18565015641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亚马逊的客服人员,因发现王先生的付款存在问题,所以需要王先生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给王先生退款,同时还要求王先生将发货方式改为货到付款。

由于王先生恰好是刚刚在亚马逊网站购过物,而且对方也准确的说出了他所购买的商品信息,因此,王先生对于这个电话并没有产生什么怀疑。随后,该号码就向王先生发送了一个带有退款链接的短信,要求王先生在页面上进行退款操作。

王先生打开短信中的链接后,见到的是一个“支付宝支付异常系统”,王先生在该系统上填写了网银的账号、密码、验证码以及身份证等信息。随后,王先生就收到了银行的扣款短信,其网银账户被扣掉了228元。

【案例回放2】

2015年4月29日,江苏省盐城市徐女士在淘宝购物后,收到一条看似淘宝系统发出的短信。短信内容称:徐女士的订单未生效,可以进行快捷退款。徐女士点开短信中的链接后看到一个退款界面,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储蓄卡卡号及银行预留手机等信息。徐女士在填写相关信息不久后,收到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短信显示自己的银行卡被扣款3000元。

【网警解读】

此类诈骗是近期发案数量仅次于积分兑换的诈骗类型,无论是在PC端还是手机端都非常流行。在PC端,骗子主要是使用聊天软件冒充商家客服,而在手机端,骗子则主要是通过诈骗短信或直接拨打电话的方式冒充客服。

而所谓的“支付宝支付异常系统”、“交易异常处理中心”、“快捷退款页面”等都是骗子伪造出来的、原本就不存在的钓鱼网站。用户在这些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甚至是身份证信息之后,骗子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盗刷用户的银行卡。

退款诈骗是一种成功率很高的网络诈骗形式,而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骗子对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和购物信息了如指掌,从而使受害者很难识破这种骗局。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互联网上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泄漏。根据某互联网企业的统计,仅2011年至2014年底,已被公开并被证实已经泄漏的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就多达11.27亿条,内容包括账号密码、电子邮件、电话号码、通信录、家庭住址,甚至是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但是,被公开的这11.27亿条个人信息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未被公开的、在地下被偷偷使用和交易的个人信息数量可能还要更多。根据某第三方漏洞征集平台的数据统计,仅该平台上被报告的漏洞,就有可能导致23.6亿条用户个人信息泄漏。

【网警提示】

不论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都没有所谓的异常处理流程或退款流程,还有类似卡单、掉单等词语也都是诈骗专用术语。

不要相信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服电话或客服QQ,遇到问题应当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当有人告诉您交易存在异常时,应直接登陆电商网站并查询自己帐户的状态,如果系统给出的账号状态和交易状态没有异常,则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说法。

定期修改购物账号的密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己遭遇退款诈骗的风险。

案例三:网络兼职诈骗

【案例回放1】

小李考上大学后一直想找个兼职,一日他在某QQ群中看到有人发布“高薪兼职,日赚300”的信息,遂与对方联系。对方自称是做“淘宝刷钻平台”,小李只需要去指定的淘宝店铺购买充值卡,对方会把货款退还给小李,确认好评后,小李将得到一定比例的佣金。购买次数越多,佣金返还比例也越高。 小李按照对方要求购买了充值卡后要求对方返款,但对方要求小李将充值卡的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过来以验证小李确实购买了充值卡。小李未加思量便将充值卡的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给了对方,但对方以小李的操作尚未满足返款条件为由,拒绝返款给小李,并一再要求小李继续刷钻,以满足返款条件。小李感觉自己可能被骗,想立即使用充值卡以挽回损失,但拨打充值电话后被告知,充值卡已经失效。

【案例回放2】

小王是大三学生,一日在浏览博客时无意中看到一篇名为“中国联通招聘网络兼职”的博客。博客称联通为扩大业务量和知名度招聘“刷业绩兼职”,回报率很高,并且醒目提示“不需要任何保证金”、“需要保证金的都是骗子”。

小王觉得博客内容规范,提示贴心,比较可信,遂通过博客上的QQ进行联系。对方自称为联通内部员工,为提升业绩招聘“刷业绩兼职”,只需去官方网站上购买联通充值卡,3张算一次任务,任务完成后会把货款退回给小王,每次任务可得15元佣金。对方还特别提醒小王不用担心被骗,因为就算不退还货款小王手里还有充值卡,也不会损失。

小王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在对方发来的充值卡链接上花300元购买了3张充值卡,然后联系对方要求回退货款。但对方却表示,系统可能“卡单”了,只看到一张充值卡的交易记录,小王必须再购买三张才可以激活之前的订单。小王感觉不妙,立刻打电话充值,但系统提示卡号密码错误,充值卡都是假冒的。 【网警解读】

网上兼职诈骗,也称为刷信誉诈骗,大多是以简单的任务,高额的佣金,来诱惑受害者应聘兼职,随后用人工欺诈与钓鱼网站相结合等方式实施欺诈。为取得信任,骗子往往都会编造出神秘、灰色的身份,例如“淘宝刷钻平台”、“联通内部员工”等。有的骗子不仅会制作精致的兼职说明,而且还会“好心”的提醒受害者要当心上当,甚至会介绍各种防范兼职欺诈的方法,如:“需要保证金的都是骗子”、“一定要在收到返款之后再确认收货”等。但在实际特定的欺诈场景中,这些“好心”的提醒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让受害者放松警惕而已。

在第一个案例中,骗子与淘宝卖家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受害人小李在淘宝店铺中购买充值卡的过程是完全符合正规的购物流程的,所以淘宝店家没有任何法律责任。只不过,小李为了让对方确认自己购买了商品,将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给了对方。对方立即进行充值,从而完成了欺诈。

这起案例中,小李及时发现问题并停止了交易,所以损失不是很大。但在以往的某些案例中,有些骗子会在受害人一开始只有小额投入的时候真的返利给受害人。而受害人一旦相信了对方进行大笔投入,则骗子就会立刻卷款消失。最终被骗几万、十几万的人都有。

在第二个案例中,受害人小王实际上是在骗子的诱骗下登录了钓鱼网站,而在钓鱼网站上购买充值卡,实际上就是将钱直接转入了骗子的账户中。如果小王按照骗子的提示,继续购卡“激活订单”的话,结果只会是继续被骗。

【网警提示】

找兼职要上正规的招聘网站,不要轻信QQ群、博客、论坛上看到的招聘信息;

不要从事不合法的兼职工作,否则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可能还会承担法律责任;实际上,刷点、刷钻、刷积分等都不合法,相关的网上兼职也基本上都是欺诈;

几乎所有通过截图方式证明交易成功的要求都有很强的欺诈嫌疑,因为,真正卖家完全可以通过查看交易记录来证实交易是否成功,而不会要求别人发截图。

案例四:网络二手交易诈骗

【案例回放】

王先生心仪某水果手机已久。一日,他在淘宝网上看到某卖家标出某二手水果手机的价格只需2600元,比别家便宜。他随即用淘宝旺旺与卖家联系,但卖家以电脑运行旺旺会卡为由,要求转到QQ上进行交流。

卖家告诉王先生,手机是前男友送的生日礼物,因分手后不想看到“伤心物”,故忍痛贱卖。王先生对卖家很是同情。不过由于担心货品质量和售后保障,王先生还是仔细询问了手机的序列号,并索要发票,卖家也一一提供。

王先生随后向卖家索要商品的实物照片,卖家表示室内光线不好,无法拍摄,并突然告诉王先生,有另外的买家想要买这台手机,并且能出更高的价格,但是如果王先生现在就能拍下付款的话,自己还是愿意以原价卖给王先生。王先生担心超值的手机被别人买走,立刻答应现在就拍下付款。

卖家发来一个“淘宝链接”(实际上是钓鱼网站)要求王先生拍下付款。王先生还特意仔细查看了链接,里面确实包含熟悉的“item.taobao.com”,于是使用中国银行网银付了款。但当王先生通知卖家自己已付款时,卖家却说没有收到交易通知。

王先生查看自己的淘宝交易记录,发现也没有刚才拍下的手机,此时,王先生开始焦虑不安,并向卖家询问。卖家表示,这是由于淘宝网网络故障“掉单”了,导致王先生的付款被支付宝暂时冻结,并发来了交易状态截图和淘宝旺旺的提示截图(实际上,淘宝不会发送此类信息),如下图

卖家告诉王先生,只需要再支付1元激活款,被锁订单就会被激活,同时又发来了那个2600元的商品链接要求王先生拍下付款。王先生询问为什么金额显示是2600元而不是1元?卖家非常确定的多次表示,2600元显示的是被冻结金额,王先生实际上只需付款1元,催促王先生尽快付款解锁。并发来“系统提示”截图和网银提示截图。

对于卖家的说法,王先生将信将疑,但最终还是按照卖家的要求,在卖家发来的商品链接上进行了付款操作。随后不到1分钟,王先生的手机便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扣款2600元短信通知。此时,王先生实际已经支出了5200元。王先生感到自己上当了,立即找卖家质问。

卖家再次坚称没有欺骗王先生,并表示,可能是由于王先生的电脑网络问题导致连续付款错误。随即发来了一个名为“淘宝订单解锁”的文件(实际上是一个网银木马),说只有运行这个文件进行订单解锁,才能退回之前的款项。王先生退款心切,便接收并打开了这个文件。随后,王先生电脑上的某安全卫士提示此程序为木马,已经删除。

王先生再次向对方询问,对方却反问“是杀毒软件吧?”,“这是杀毒软件的误报”,“要首先关掉杀毒软件,再运行这个程序”。对方还向王先生提供了一个某搜索引擎“杀毒软件误报”的结果链接(http:///s?wd=360%CE%F3%B1%A8)。

王先生看到搜索结果后,最终听信了对方的话,关闭了所有的杀毒软件产品,并再次接收和运行了对方发来的程序。 该程序提示王先生:只需要再次登录网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确认,不需要再进行支付。王先生按照提示操作,结果并没有等到款项被退回的消息,手机却收到银行发来的信息提示:一笔金额为1万元的扣费交易,由于账户余额不足没有成功。王先生此时才确信自己真的是上当了,立即挂失了银行卡,并拨打了110报警。

【网警解读】

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的“钓鱼+木马连环欺诈”,骗子通过精心布局一步一步引受害者上钩,最终利用网银木马洗劫受害者网银资金。在上述案例中,如果不是账户余额恰好不足,王先生的损失还将扩大。

在上面案例中,骗子不仅利用受害人对淘宝规则的不了解进行了钓鱼欺诈,而且还利用受害人急于追回损失的心理,进行了逐步深入的诱骗欺诈,致使受害人被二次钓鱼,并最终关闭安全软件,放行了网银木马,险些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此外,骗子在欺诈过程中,还利用了受害人的同情心理(自称失恋)、抢购心理、甚至还引用知名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作为自己的欺诈说法佐证,骗局设计之精密,实不多见。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就是骗子对钓鱼网址的伪装。王先生在打开钓鱼网站之前,还特意查看了一下网址信息,其中包含“item.taobao.com”,为什么还会是钓鱼网站呢?

下图是骗子通过QQ发给王先生的钓鱼链接。其中,后半部分确实包含淘宝网页的网址信息。但是,根据HTML的相关规则,实际上,这个网址的前半部分才是真正会被打开的网页,而后半部分不过是一个无效参数。为了增加迷惑性,骗子还对前半部分网址进行了编码,普通用户很难分辨其对应的真实域名是什么。

【网警提示】

不要轻信明显低于市价的商品信息;

凡是要求使用QQ沟通的淘宝卖家,十有八九都是骗子。因为旺旺会拦截卖家发送的非淘宝链接,而QQ则不会;用旺旺与淘宝卖家沟通,被钓鱼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同时旺旺上的聊天记录也能成为交易纠纷的核查证据;

所有类似“卡单”、“掉单”、“付费激活资金”之类消息或截图信息都是欺诈信息;淘宝既不会向买家也不会向卖家发送此类信息;

网购过程中,不仅不要关闭安全软件,而且还应当开启专门针对网购设计的安全服务产品;

对于有一定网址识别能力的用户来说,识别网址安全性,一定要看网址中的第一个域名。遇到形如“http://%39%6D%70%2E%63%6F%6D/BOhm6?”这种有一堆“%”的域名就要加倍小心,因为正常合法的网址不需要这样的伪装。

案例五:冒充老板/熟人诈骗

【案例回放】

2015年6月27日上午8时30分许,一家医药公司出纳刘小姐,打开电脑登录QQ,看到公司“李总”QQ头像闪动,点开对话框,内容是提醒她“不要迟到,准点上班”。刘小姐有些心虚,不知如何回复。没一会,“李总”又发来信息:“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资金?”刘小姐回复:“300万。”“李总”指示:“好,立即转40万到这个账户。”

一个陌生账号发了过来,“有急事,你快点,转了账再找我签字。”“李总”的叮嘱让刘小姐不敢马虎,虽然操作违规,但她不敢多问,赶紧上网转账。没多久,她又按“李总”指示,向另一账户汇入100万元。

9时许,当刘小姐拿着140万元转账票据,找李总签字时,李总目瞪口呆,当天一早,他一直在接电话,根本没登录QQ,遂发现被骗。

【网警解读】

QQ冒充熟人尤其是老板诈骗,一直以来是出现比较多的诈骗形式,特点是作案手法简单,诈骗金额巨大。操盘手上网找到财务人员QQ号后,将木马程序植入广告,发送给受害人,一旦点击,木马程序会自动窃取QQ密码。

嫌疑人会在深夜受害人不在线时登录,对其QQ好友职业角色、对话语气语境等进行分析揣摩,选择老总级好友下手。他们一般会将老总QQ号删除,再加入和老总同样图标,同样网名的QQ为好友。实际上,受害人QQ上闪动的“老总”,早已易人,不仔细查看QQ号码,根本无法察觉。

此类诈骗,还包括冒充亲戚,朋友等熟人,编造生病、出车祸、手机欠费等等紧急情况,进行小额诈骗。

【网警提示】

警方提醒财务人员,凡收到要求转账、汇款的信息、电话,必须核实对方身份,严格遵守财务规章才能进行资金操作。公司财会人员,应谨慎向外界透露职业和联系方式等私人信息,以防各类针对性的诈骗犯罪。

案例六:虚假微信公众号AA诈骗

【案例回放】

甘肃省酒泉市的邵先生是手机游戏“XX熊猫”的热心玩家。2015年4月27日,邵先生在微信上搜索“XX熊猫”时,偶然看到一个名为“XX熊猫限量礼包”的公众号。于是邵先生就添加关注了这个微信公众号。

关注该公众号后,邵先生看到一个充值兑换的优惠活动信息。信息显示:活动参与者可以选择多种套餐进行充值,充值后可获得非常优惠的游戏道具兑换与话费充值。同时,活动信息还提示,充值只有通过微信公众账号进行才有效,在游戏内进行充值是无效的。看到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邵先生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就点击了活动公告参加优惠活动。活动采用的是AA付款的方式进行收费,邵先生在活动界面上购买了968元的套餐产品。付款后,从AA收款的消息界面上可以看到,共有8个人参与了这个活动,总共付款7744元。

可是,邵先生刚刚完成付款没多久,就有一个自称是客服的名为kefu568的微信号联系了邵先生,并告诉邵先生其购买的商品出现了问题,资金已被冻结,需要给邵先生退款。此时的邵先生略微有一些焦急,便向这个客服号询问如何取回资金,并询问是否可以重新参加活动。

kefu568向邵先生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一个是再付一次款,这样前一次的付款就会自动退回。另一种方法是等9-10个工作日后到银行去办理退款手续。

但邵先生认为这两个方法都很难接受,于是继续和这个客服号沟通。最后kefu568给邵先生发了一个二维码,要求邵先生用支付宝扫描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完成退款。邵先生扫描了这个二维码后,账户中又被转走了968元,收款人为“李传利”。邵先生向kefu568询问是怎么回事,对方说表示可能还是交易异常,请邵先生再扫一次二维码。结果邵先生扫过二维码后,支付宝又被扣款968元。

kefu568劝说邵先生,要解除异常,就必须继续充值或扫描二维码退款。邵先生觉得这个是个无底洞,拒绝继续操作。于是,kefu568告诉邵先生,72小时后钱会自动退款到邵先生的网银账户。次日,邵先生再次向kefu568询问自己的钱什么时候能退,对方则继续劝邵先生等待。又过了半天,邵先生发现kefu568已经联系不上了,而“XX熊猫限量礼包”的公众账号也找不到了。这才确信自己已经上当。

【网警解读】

这是一个连环陷阱的骗局:骗子首先冒充游戏官方的微信公众号骗取玩家关注,之后向玩家发送AA收款链接要求玩家付款。玩家付款之后,骗子又通过虚假的微信客服号以交易异常、继续付款才能退款为由,诱骗玩家反复付费。玩家拒绝再向AA收款付费后,骗子又给玩家发送了一个支付宝的转账二维码链接,用户扫描该链接并确认后,实际上是通过支付宝又向骗子支付了一笔新的费用,从而陷入反复被诈骗的困境之中。

在这个典型案例中,我们看到,邵先生本人先后被骗了三次,被骗金额为2904元。而参与AA收款的一共有8个人,另外七个人至少每人也被骗了968元,加上邵先生的损失,骗子在这样一起诈骗中,至少骗得了9680元。

与2015年春节期间流行的AA收款红包诈骗不同,在这种新型诈骗中,骗子没有对收款链接的名称进行任何伪装,而是明确的告诉玩家这是一个付费送礼包的活动。由于骗子使用的是微信公众账号,利用了玩家对公众账号的信任,所以才能得逞。

【网警提示】 不能认为微信公众账号都是可信的,关注公众账号时,不仅要看账号的认证名称,还要看认证的机构是否为出品游戏企业。

微信AA收款,目前还不具备直接为第三方游戏账号充值的功能,所以,通过微信活动获取礼包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在向微信公众账号付款之前,最好首先联系游戏官方客服进行确认。这是最为安全保险的一种方法。

任何所谓的需要通过再次付款才能得到退款的说法都是诈骗行为,正规企业向消费者退款是不可能要求消费者再次付款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扫描陌生人从聊天工具中发来的二维码,不论是QQ、微信,旺旺还是其他的聊天工具。因为二维码本质上就是一个网址链接。如果没有欺骗行为,对方完全可以直接在聊天工具中发送网络链接,而没有必要费劲的制作二维码。发送二维码的目的就是为了绕过聊天软件的网址安全检测机制。

案例七:二维码购物单

【案例回放】

河南的淘宝店主王先生某一天在网上售货,有买家说要和同学一起购买多款商品,担心买错款式,他们就用手机做了一个二维码清单,这样王先生用手机一扫描就能知道他们要买什么了。然而,王先生用手机扫描完二维码后就跳转到一个文件下载页面,等安装并打开名为“购物清单”的apk文件后,看到的却是乱码,根本没有任何商品信息。

王先生再去联系对方,对方已经下线了。但仅仅几分钟以后,王先生却收到网购充值卡成功的短信提醒,同时电脑也弹窗提示说他的支付宝在异地登陆。忽觉事儿有蹊跷的王先生赶紧尝试修改支付宝密码,可这才发现密码已被人改掉。

事实上,王先生遭遇了典型的二维码钓鱼欺诈,当他下载并运行了所谓的“购物清单”文件后,暗藏的apk木马就成功入侵了他的手机。

【网警解读】

利用二维码实施木马钓鱼的伪装性很强,这种钓鱼方式主要针对的是淘宝卖家。骗子以买家的名义联系受害者,并以看上了受害者淘宝店铺中多件商品的名义发来二维码,要求受害者用手机扫描后即可看到详情。受害者卖货心切,扫描二维码后,其实是下载了一个手机木马。该木马会拦截并窃取受害者的验证码短信,黑客利用验证码短信,并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受害者身份证号,即可盗刷受害者的支付宝账户。

二维码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流行事物,但多数人并不知道,二维码实际上只是一个网址链接的二维形态。而且网上有很多制作二维码的工具,制作一个二维码并没有什么难度。

【网警提示】

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信息,如果扫描二维码后打开的网站要求安装新的应用程序,则不要轻易安装;

上一篇:扶贫书记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20年后的家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