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

2024-03-16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实现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已有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研究以及实际中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情况,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实现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有效控制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提出相关措施,以期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积极意义 现状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迅速发展,不论是以高科技为主的高端、大型企业,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小型企业等等,要实现其本身的发展或者是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不仅是对企业的外部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同时也要对企业的内部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而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各项资金收支活动及其管理活动的控制。所谓财务是指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所进行的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活动。对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企业对于财务的管理就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小到一个螺丝钉的使用,大到对于一个项目的具体投资,都离不开对于资金的使用,因此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成为当前社会各方都及其关注的问题。实现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其作为企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已有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研究以及实际中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情况,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实现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有效控制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提出相关措施,以期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强化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发现资金使用问题

对于企业内部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清楚了解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对于资金的控制过程就是对企业资金使用过程的具体审核、管理,不论是对于企业资金的投资,还是对于资金的使用与消耗都需要实现对于资金的有效控制。对资金进行审核和管理的过程能够发现企业具体的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对资金使用数据的分析能够发现企业在哪些方面资金使用存在问题等等。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资源利用率

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从成本上实现有效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开源节流在企业发展管理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将成本控制普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各个部门,都需要明确自己的成本责任包括预算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以及销售部门,为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目标,以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其次,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有效控制需要的资料要由多个部门提供数据资料,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最后,企业应从采购、生产、销售、回款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成本控制。另外就是要通过对于财务的管理发现企业各部分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要充分利用,不仅仅是各种材料资源的重复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任务具体分配到个人,对每一个经营细节进行预算,对资源重新进行详细的分配,以实现最大化利益为目标,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人力的最大作用,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积极意义。

(三)为企业进一步投资提供指导和基础

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对于企业的投资提供基础和借鉴。一个好的企业投资,对于企业的盈利等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开展具体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财务作为实现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财务的合理运用以及有效管理,是企业进行投资的重要基础。另外通过对于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的控制,对于企业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的了解,进行进一步投资提供指导。

二、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

(一)财务人员财务控制意识薄弱,尚未形成一支强健的财务控制队伍

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其管理能力成为影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方面,意识指导行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識直接影响其对于财务的管理。但是就现阶段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人员,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人员,不能够意识到财务控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的基本工作主要就是集中在简单的记录工作方面,工作极其被动。另外,大部分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素质不够,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不能够实现财务的有效管理,从而也就无法发挥财务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整个财务部门的人员不能够实现分工明确,权责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察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經济制度,使得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公司等等迅速发展。不论是国家的相关政策还是地方政府的扶持等等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就企业内部发展而言不能够实现自身制度的有效或者是及时地完善,整个企业关于财务控制的制度往往都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在科学技术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些制度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另外除了制度的不完善之外,还有就是对于制度的执行不能够很好实现,一方面表现为制度是一回事,而实际的执行情况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够按照制度的要求来做;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财务人员的监察不到位,直接导致相关财务人员工作不积极,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等等。

(三)管理方式传统,信息化水平不足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等等,对于企业财务的管理、控制不仅仅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于财务的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实状况就是,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不重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对于财务的控制方面,仅仅停留在依靠原始技术的水平上,没有实现与时俱进以及财务管理方式的更新换代。

三、强化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

实现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管理,对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有积极意义,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而且对于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基于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有积极作用。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水平,形成强有力的财务管理队伍

人员素质决定管理素质,有什么样的管理人员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财务控制文化。因此高素质的、精通财务控制的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积极作用。只有实现财务控制的优化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求相关人员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意识,通过定时的开会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控制意识。另外作为相关的管理者不仅要有充足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要要求其不仅要了解关于财务控制的相关原理、方法及种种的政策法规,而且要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知识,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料,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指导。另外,对于企业的其他工作人员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其对于财务的管理意识,可以通過一些途径来进行训练,比如:脱岗学习、在岗培训以及相关考试制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其他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而且对于财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节约资金有积极意义。这样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通过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实现团队更好地合作,从而全面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管理的有效性

我国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订了许多的相关法律制度,首先企业要全面贯彻国家关于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国家的法律制度制定与企业相符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将制度企业化,尤其是对于企业早已形成的相关制度及时进行更新与调整。不仅需要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配备,还需要企业配备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以及对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管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因此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要保证记录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要及时登记最新信息,不要将以前的信息用作现在来用。这一过程的实现就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以及建立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一定要保证始终如一,不能说是在企业刚刚开始各项制度既是遵守又是严格管理的,在企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情况就日益俱下了等等状况。

(三)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到企业财务控制过程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当今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财务控制而言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有积极作用的。一方面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运用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过程中有利于保证信息的准确有效性,能够关注到最新的资金使用情况等等。因此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现对企业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对于企业的有效发展有积极意义,因此不论是国家方面还是企业自身方面都要做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相花.浅谈如何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J].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4期.

[2]邓慧丽.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辽宁经济,2009年4期.

[3]杨玉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法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年3期.

作者簡介:吴瑞瑞(1988-),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会计学。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愈大,财务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小企业日常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财务风险的定义入手,着重分析了财务风险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并根据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成因 防范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于大企业的概念,是指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管理组织简单,职责分工有限,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种所有制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2008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7.71%都是中小企业实现的,国家工业税收总额有58.72%是中小企业上缴的税费,城镇就业岗位中有75%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我国有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都是由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它们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小企业因本身的缺陷和国家政策的倾斜而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其财务风险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濒临倒闭,所以,通过研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来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的损失、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1 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一般而言,其实质主要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特殊情况下,它也可能会由于宏观因素(如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调控时)而导致财务风险。

传统的财务风险的定义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是否会破产,是否能支付到期债务,这些都是财务风险的表现。该定义与传统的财务理论研究和传统的经济环境基本相适应,称之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定义。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运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企业因管理不当而在筹措资金、投资和使用资金等活动中,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形式。

(1)筹资风险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的过程中而形成的财务风险。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不同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导致不同的筹资难度;各种筹资方式所筹资金的弹性大小、功能和宽窄不同,均会使企业偏离其预定的筹资数量、时机以及资本结构目标,从而使企业蒙受财务成果损失、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1]。

(2)投资风险

在企业资金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管好用好资金,是其重要的任务。

由于企业所在的财务活动环境、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企业在使用资金时也存在财务风险[2]。这种风险表现在资金和资源分配不当、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等风险方面。

(3)资金回收风险

为保证企业资金能够持续循环流动,则需要保证企业资金能够顺利地回收。资金回笼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结算风险、投资回收风险、预付款和贷款回收风险、外汇风险和外部担保风险。

(4)收入分配风险

资金分配主要是指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不同的分配将导致不同的分配。这是由于收入的分配可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的不确定性,也称为收入分配的风险[3]。

(4)收益分配风险

企业通过在投资者和企业留用之间对税后利润来进行资金分配。不同的分配指导思想将会出现不同的分配结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由于收益分配而产生诸多不确定的影响,这又可称为收益分配风险[3]。

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

由于中小企业有限的资金规模使其抗风险能力存在先天不足,这样其信用等级将受到较大的影響。企业获得利润需要资本的保障,也需要承担企业亏损、担保企业债务的基本物质保证。而银行的信贷风险和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容易因市场风险而出现[4]。

(2)举债方式不尽合理

企业融资方式不同,有其不同的特征。中小企业因有限的资本和资产规模,可向银行提供担保的资产不多,从而较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另一方面,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应该是更为普遍的,而对于在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允许企业发行短期债券的政策不同,我国企业在获准发行债券的诉求上所面临的限制,看来远比上市还要艰难。因此,国家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培养社会债券市场,以促进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有更多的适宜的选择方式。

(3)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高

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一方面是难于筹资,另一方面是高负债率。这似乎很矛盾,但稍加关注,不难发现除少量的约束性强的金融性负债外,中小企业债务中往往是结算性负债较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社会债务链风险。

(4)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过程中,因对经济信息了解的不全面、投资项目的系统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以及决策者决策的能力限制,使投资决策经常出现失误。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没法获得预期的收益,这样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5]。

(5)内部管理基础普遍较弱,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差

一方面,由于受到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拥有简单的管理机制、短缺的管理资源,其专业性也相对较弱,有些中小企业连专职财务管理人员也没有配备。由于先进科学的财务决策在中小企业得不到规范的操作,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较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亏损的边缘,根本没有时间系统全面地考虑企业管理,那更谈不上进行财务管理。

(6)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导致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威胁,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商机。中小企业因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不太适应,这样企业的财务活动可能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4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4.1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1)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通过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能够保证筹资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2)合理确定财务结构,控制负债经营风险。在评价、控制负债经营风险时,应考虑以下五个重要方面:财务结构的弹性分析、企业销售收入的成长率和稳定性、 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资产结构的影响。

(3)完善自身,积极解决“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在努力提高自身收益水平的同时,通过与银行保持积极的联系,按期偿还贷款,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价体系,为自己提供有关信用评价信息,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困难的现状[6]。

4.2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本文主要是对直接经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风险的防范进行讨论。

(1)调查与分析投资环境

中小企业应及时发现、捕捉、选择各种有利的投资机会。在选择投资机会时既要依据市场状况又要结合自己的资金实力,量力而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机会,防范因投资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种种风险。

(2)分析投资的可行性

企业的生死命运与投资决策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企业的初始阶段,可行性分析至关重要。企业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市场调研,收集丰富的市场信息。第二,通过组织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对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定性定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进行投资决策。

(3)转移投资风险

转移投资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套头交易、转包工程、投保等。

(4)适当多元化的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是产生投资风险的客观原因,因此,不同的投资项目在同一种经济状态下其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会有所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财务收益。当一个项目的财务收益上升时,另一个项目的财务收益可能下降,所以通过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

4.3 中小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

4.3.1 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

(1)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在销售阶段应对赊销工作进行加强控制,认真调查赊销客户的资信及财务情况,了解赊销的总体规模;在会计核算和监控阶段,应准确核算应收账款余额,并加强监控应收账款和增强催收力度,以便快速回笼资金。

(2)有效融合财务与法律,减少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企业在销售需要分期收款的大宗产品时,需要充分了解买方的商业信誉、资信状况和财务状况,同时法律部门、销售部门一起制定销售和信用政策,这样为坏账的发生设置了第一道防线。同时,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当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资信发生变化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坏账的发生。

(3)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持有水平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也就是一个信用销售的最佳额度。企业应收账款金额的大小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企业销售规模因信用销售的推行而不断扩大,可能实现了较好的促销效果,而应收账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持有应收账款会发生一系列的持有成本并严重影响本企业的现金流。所以应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的持有水平。

(4)设置应收账款预警系统

对于持有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在财务系统中设置“预警”程序,每当一笔应收账款快到期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提示,或应收账款自动转入应收账款合适的分级栏目下。

4.3.2 存货风险的防范

(1)防范不良存货的风险

以下这些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存货的风险:采用ABC方法来管理存货;通过存货的经济批量来确定存货的最佳采购量;根据存货比率及时对不良存货进行清理。

(2)存货价格风险规避

企业能够通过实现预警的方式来控制存货的价格风险;另外,也可以通过研究市场来分析生产市场上畅销的产品,一旦出现了产品滞销的信号时,即使是亏损,也应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避免造成存货积压,而产生更大的损失。

(3)存货规模风险规避

一般规避存货规模风险最常用的两个指标是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如果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周转率时,企业应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周转;反之,当存货周转天数出现偏高的情况时应及时做出反应。

4.4 中小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

(1)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

中小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运用税法知识来加强会计核算进行税收筹划,从而为企业减轻税收;通过照章纳税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学会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

(2)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分配关系

为了减少员工流动率,稳定员工队伍,吸引优秀的人才,中小企业应从提高职工福利水平和薪酬方面着手考虑,尽量缩小同大企业之间的差距。此外,职工的薪酬和福利支出是税前扣除的,中小企业业主和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即使增加薪酬和福利的支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还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敦力.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修泽睿.中小企业财务风險及其控制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06.

[3] 叶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4] 汤谷良.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谢泽宁.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5).

[6] 周建安.浅议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家天地, 2006(9).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我国企业的资本制度,我国企业的外部筹资模式,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强化风险管理、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深入进行企业改革,使之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与之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也应从“被动型财务”向“自主型财务”转变,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21世纪的到来,使知识经济的大潮更加汹涌,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迅猛发展的历史巨变中,现代财务管理面临着挑战与创新。

下面,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分析。

1.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我国的财务管理是在建国初期从原苏联引进的,其基本内容是将财务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包括在财政体系之中。1963年后,我国财务理论界打破了原苏联财务理论框架,以“企业资金运动论”代替了“货币关系论”,之后又提出了“价值分配论”、“财富事务及生产关系论”。改革开放后又提出了“财务职能论”、“本金投入及收益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论”等。我国过去探讨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认为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并把微观财务纳入宏观财务体系,以财政职能替代财务职能。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企业过度依赖财政,造成企业责任不清,效益低下。这种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2.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及其运用的技术方法,因而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总产值最大化、经济体制改革后一段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前两个阶段的财务目标都与国家对企业的考核指标相联系,是为国家服务型的财务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拥有自主的财权,要求企业财务目标为企业服务,转化为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企业不仅与投资者有着利益关系,而且还与债权人、往来客户、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内部职工等其他利益主体有着利益关系。国家既是主要投资者,又是社会财富管理者,必然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要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还要兼顾其他主体的利益并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我国企业理财的合理目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到该指标相对难于量化,当前企业的考核指标可选择资本增值最大化。

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我国长期形成的是局部、静态的理财观念,追求时期和时效性,常表现为短期行为。改革前,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有责(实际上也不明确)、无权、少利(或根本无利)的管理体制下,一个企业的经济关系只向上级负责。这样,财务管理不重要,是名不符实的财务管理。长期的财务实践使人们对理财观念很淡薄。1993年实施“两则”后,我国虽从名义上要求改变旧的模式,也完成了一些核算方法和机构上的改革,但改革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即使同样运用西方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仍然没有效果。而观念的更新比起核算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更为困难。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我国企业的资本制度。资本制度是国家围绕资本的筹集、管理以及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在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称为“资本金制度”。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各国都从制度上对企业的资本金予以保护。在资本金的确定上,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办法主要有实现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3种。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才确定以资本金制度为核心的新的资金筹集制,随后颁布的《公司法》做出了详细规定。《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公司法》规定了法定资本金的数额,即企业设立时所必须具备的资本金的最低限额。同时,在《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又规定,资本金可以一次或分期筹集。根据上述规定,我国企业在登记时的实收资本可以和注册资本不一致,但最终企业的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是一致的。显然,我国采用的是折衷授权制,是在吸取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既遵循资本的最低原则,有利于鼓励企业财务公开,便利投资;又对资本最低限额作出规定,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等的利益,保持企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

5.我国企业的外部筹资模式。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和理财的起点。企业筹资的多少决定了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资金的投入、运用,最终影响资金的分配。企业资金来源包括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内部来源就是企业留存收益,取决于企业实现的利润和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通过留存收益筹得的资本是有限的。企业为更大发展,要更多地通过股票、债券、借款等外部来源筹集资金。企业外部融资一般有两种模式: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我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从历史上看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惟一的融资渠道是依靠国家财政,企业外部融资模式是财政主导型。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很小,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居民个人的投资选择较少。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有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就造成我国企业外部融资采取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模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必将越来越高,并逐渐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结合的模式,以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方式间的互补性。

6.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在现代资本制度下,为实现资本保全,各国都通过法律形式约束企业收益分配。目前关于企业留存收益的分配,国际上并存着两种惯例,即提取盈余公积和分拨留存收益。我国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先后经历了一个利润全部上缴、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两步利改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曲折演变过程。1993年颁布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后,才确定采用提取盈余公积的办法。企业利润分配只能按政府规定的顺序、比例先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直至积累到注册资本的50%为止;同时还要提取5%~10%的法定公益金;而后,经股东大会等决定可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公积金;最后才可进行股利分配。提留的盈余公积将长期积累在企业内。在这种收益分配政策下,企业的自主权很少,但可把更多的财力长期留存在企业内,这是与我国的会计实践以企业利益为导向以及企业所持有的长期经营观点相适应的。

二、对策

1.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因此,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参加世贸组织进度的加快,新的产权理论与制度在中国出现不会太远。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应创立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理论,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本化理财的要求,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1)建立多元化的财务主体。按照“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理论”,企业的理财主体应进一步细分和多元化。这里所说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某企业有一种或多种经济利益的个体或群体,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政府、顾客等;另一类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所在社区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财务要求都应被看成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但第一类是最主要的。(2)重新确立财务管理目标。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定位的产权基础是“业主产权论”,考虑的只是财务资本的产权所有者——股东的利益。从“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的观点出发,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重新确立。第一,财务目标多元化。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使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赢利,他们个人的资产积累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和目前单纯的工资制相比,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保障他们经济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财务责任社会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因为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一个明显差别是知识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它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而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将又取决于社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而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社区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及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等。这样,既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发展。(3)建立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在传统财务会计中很难反映知识资本的价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知识资本价值进行评价已是必然。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反映企业今后的发展潜力及趋势;二是可以反映企业繁荣后存在的缺点和潜在的风险。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要想不做出错误的决策,必然会关注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指标。具体建立哪些表示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研讨。

2.强化风险管理,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市场经济使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更大。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有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强化风险管理;二是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三是创新和调整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把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四是改革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理财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作者单位:晋城煤业集团 山西晋城 048000)

(责编:贾伟)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笔者结合自己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首先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提出了如何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最后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工作效率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财会人才缺乏,力量薄弱,财会工作质量不高。

企业财务会计人才短缺,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岗位空闲缺员,不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牵制;有的在岗的财会人员基本素质低、能力不高,不能胜任这一工作;有的财会人员是企业低薪聘用的兼职人员,主要任务是记账和报账,应付税检部门。这样难以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并且也不能对财务活动实现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检查以及分析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管理监督。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制约力和既定目标。目前,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机制,仅是采用个别人员进行记账和算账,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的需要。

(二)账目造假和违法违规行为严重。

因企业财务会计实力薄弱,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而企业外部又无有效的监督,这就导致了企业财会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这些人忽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而肆意操纵企业的成本及其利润,非法投资和非法筹资、胡乱分摊成本费用、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些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且有越演越烈之趋势。干扰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并且造成会计管理的严重混乱,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如何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作为一个纳税人,是必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设定必要的财务账簿,编制相应的会计记录,并且能够定期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管企业经营的业务种类和性质怎样,会计制度必须满足准确和全面地体现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准确地记录企业自身的资产存量、现金流量等情况,为金融公司、银行和其它债权人提交相关的资信等级、财务状况、融资能力等报告,并需要迅速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税务机构提供纳税申报资料和各类报表。

(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为了维护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自身各方面的正当利益,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资金的筹集、耗费、使用、分配和收回以及其相关经济业务处理的整个过程当中,严格遵守相关准则。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要严格实行本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监督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事项的合法性以及企业会计人员的廉洁性。

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符合下面要求:

第一,记帐和企业经济中的业务事项、会计事项过程的审批人员、事项经办人员、财物管理人员的职权应当明确,并能够实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二,是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第三,对财产的清查期限、范围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指出;

第四,对会计资料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并且这样的办法和程序必须明确。

会计的监督和反腐倡廉应当结合,监督企业人员的腐化、贪污和铺张浪费的行为。在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等进行监督,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做假账、违反财经纪律、营私舞弊、挥霍浪费等行为。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实施内部监督,依照法律会计账目和相关资产进行监督。监督企业财政收支和其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会计工作还需要接受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监督。

(三) 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核算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可以因为企业规模不大、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广、经营非常复杂、人员素质不高等多种情况而没有相应的规范。会计核算制度,是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而制定的。它具有统一性、标准性和一致性。会计核算制度在特殊的条件下会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可以使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修改,进而可以使其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

(四)建立实用、简化的会计核算程序。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使用和简化的核算程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填制或获取对应的原始凭证,并审核该凭证,从而办理相应的会计手续;需要根据所得到的原始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制;需要根根据法律设置相应的会计账簿,并且这些会计账簿必须包括总账簿、明细账簿以及其它辅助性的账簿;使用审核过后的记账凭证来登记会计账簿;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将会计账簿上的记录和款项、实物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对,从而确保账款相符、账实相符、账帐相符、账证相符;需要将审核后的会计账簿中的记录以及相关资料进行编制,并总结财务会计报告,根据规定向各个会计进行提供。

(五)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每个企业在设定会计岗位的时候,必须根据本身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量等多个方面的特点,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精干务实的原则。在企业中,会计岗位的设置, 不仅需要在确保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地配备会计人员,从而可以防止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且企业应当使会计工作程序高效、简洁。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会计方法和核算手段,在精确无误的基础上实现会计工作简明易行,从而降低会计核算的成本。

2、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制度是指,在企业内部因工作不相同从而产生的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采用这种制度,需要会计机构的内部人员分工必须明确,并且会计的所有工作必须合理地进行划分,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对会计工作有制约作用。

三、如何提高会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包含整合协调能力、知识技术核心能力、运营生产能力、战略化管理能力、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其在财务工作中则表现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等。因此快速提高企业的会计控制水平,是为了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提升,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同时有效避免企业的财务违规问题,确保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有机融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项目、对内工程项目、采购、付款、筹资、融资、销售与收款、企业成本费用、资金担保等一系列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因此提升会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建立健全科学、合法、完整、有效的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措施:

1、把握企业会计的财务授权度,建立企业货币资金收支与保管的岗位分离机制,制订科学的财务收支、保管、使用的审批流程,避免财务会计人员权利的“一人独大”,实现财务管理的相互制约。

2、建立企业日常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细则,全程监控日常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放、盘点、保管以及处置,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与浪费。

3、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对外投资决策流程和企业内部集体审议机制,避免企业财务会计“一言堂”的垄断管理;

4、建立企业采购与付款的控制制度,发挥会计人员在所参与项目的请购、审批、合同签订、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监管作用,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5、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资金筹措会计控制制度,以调研为基础,因势利导,合理确定筹资规模、方式,绝不脱离实际的盲目跟风,保证资金有效使用,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6、建立商品销售和货款回收的权责机制,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内部控制流程;

7、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分解成本费用控制指标;

8、建立对外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企业要想在信息化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拥有综合强劲的财务能力,将其作为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战略、实践发展策略的良好制定,真正在优质财务能力建设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只有提高对企业会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因此,各个企业需要对财务会计管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能够积极地进行相应的革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湖北水总工程三处)

参考文献:

[1]沈培育.论财务会计的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9期.

[2]王艳辉.关于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缺陷与改进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年第14期.

[3]刘殿君.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目标创新影响论[J].财经界, 2010年第10期.

[4]王勇志.试论财务会计的管理[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李纪书、郭守林、杨可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冶金信息导刊.2010,(4):101-102.

[6]丁春贵、曾小玲.论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制约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几年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剧变,在大数据时代、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巨变的冲击下,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转变。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加之各种原材料、能源、人力资源等运营成本的持续走高,使得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努力探寻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引言 :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完善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制定有效的财务控制和财务计划;另一方面还完善企业财务监督。随着信息化 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的支撑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在信息化 时代,现代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尽快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创造出在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将站在信息化 时代环境下,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剖析,并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而提供有效的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与企业的发展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很多的集团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在经营的模式和组织的架构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企业的各自发展模式下,因企业在行业、地域分布等方面的不同,企业对下属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数据并不能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可能会出现下属企业数据提供相当困难、无法做到对下属企业的实时监控和下属企业的财务信息上报较迟缓等方面的问题。原先企业所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在核算成本等方面的缺点便会逐渐显现出来,造成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在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不够理想,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创新体制的推行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财务决策所依赖的支撑不足,信息出现严重的过载现象。在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务决策所依赖的支持系统主要会出现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爆炸现象的经常出现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像 CRM、财务预算管理等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为财务决策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然而,财务决策的支持系统在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上不够完善,各个管理信息之间不互通有无,使得财务决策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对于有利的财务决策的信息难以甄别,使得企业出现了数据和信息爆炸的现象,导致了现阶段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实际上只是使得企业实现了“数据时代”而非“信息时代”。

(三)资金管理流程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之间的契合度有待提高。简单来说,集团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在财务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适当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实现集团企业的资源配置最优化。资金管理的实质是一个管理的流程,从计划的制定,到政策的实施贯彻和管控,以及对信息的搜集分析都是基于该流程而不断往下进行的。然而,现目前有很多的集团企业将对企业资金的信息化管理主要集中于资金的结算功能上,简单说就是仅实现了对资金的“点”式管理。这样的实施方法也许对于集团企业的资金分配和掌握会较为有效,

但是对于集团企业的信誉、投资、资金的使用效果等其他方面的职能就显得相对弱化了,带着对集团企业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相当不利。同时还可能出现对应收付款项和长短期投融资的监管过程的弱化,这对集团企业的资金实力挖掘也是一大弊端,对于集团企业资金的管控也相当不利,很容易造成企业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四)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为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多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使用者的操作不当、病毒入侵等都会造成财务数据的丢失,也可能引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瘫痪,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错误的信息,致使管理人员的判断不正确,从而干扰集团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运作。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业务流程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在对企业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可以实现对当前企业各个生产经营关节的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而计算机的应用将会有效促进财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充分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实现财会业务一体化。财务会计流程从整个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其数据载体是原始凭证,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和网络数据的实时共享,充分保证财务系统可以将企业当前所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充分反映出来,进而为企业今后各项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主线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计算机网络手段,结合企业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构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动态资金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企业各个资金流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拓展。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资金预测对使用资金进行统筹规划,有效提高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在建立财务信息系统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财务预警系统,并且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及实时控制,若是相关操作超过指标则立即报警或停止授权,以回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企业财务运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发展方向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为了更好迎合当前时代发展潮流,企业应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忽视预算管理这一现象,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管理等均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针对这一现状,企业应完善预算体系,同时借助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统一的财务软件,对相关预算数据进行编制并储存,实现对财务成本的实时监控,从而有效提高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建立責任成本控制制度以及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中心只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年初以各责任中心为单位编制预算,同时将这一相关数据信息,借助财务信息系统对其中责任中心的实时动态进行有效监控,最终形成考核结果,企业可以根据这一结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业绩对其进行奖惩,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缓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企业应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构建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规范财务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保证相关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借助网络的巨大优势,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为推动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龚滨 . 如何加强新时期财务精益管理 [J]. 财会学习,2015(08).

[2]蒋静然 . 如何加强新时期财务精益管理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

[3]张鹏举.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0).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首先就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意义与原则,最后结合当前企业风险财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有效地管理措施。

关键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财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逐渐增多,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生存的空间,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成为了重要的途径。因此,加强企业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重点研究问题。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概述

1.风险财务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无非就是企业针对于客观存在或是预期中将会发生的财务风险而进行的积极反应的一个过程的称呼。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指的是建立在对企业当前存在的风险具有全面、客观地掌握与了解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利用先进、科学的管控力技术或较为成熟的管理手段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管控,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降低企业的损失。从基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将企业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充分地结合起来,进而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学科,所以其需要企业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使其得到成熟与完善。

2.风险财务管理的特点

相比通常意义上的企业财务管理而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有两个与之不同的鲜明的特点。一是,其所涉及的范围比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相比范围较广,这是因为基于财务工作的范围来看,企业风险财务管理蕴含在企业的各个运行环节,因此能否搞好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二是,其理财的观念同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其尚未涉及到任何有关企业风险问题的管理,故而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主动的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而规避风险。这是因为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实行的是保守的理财观念,而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更加的巨大、更加的复杂,因此企业只有不断更新风险财务管理观念,才能树立科学的风险意识。

3.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从企业管理的内容来分析,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自然风险财务管理、社会风险财务管理、市场风险财务管理。其中,由于企业对自然性的风险财务管理难以把握,故而其易给企业的经营造成很大的风险;而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定,会造成社会风险的产生,但社会风险一般很少发生;对企业来说由于财务状况很难维持高效的水平,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其市场财务风险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意义及原则

企业若要想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保持持久地发展动力,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理的能力。具体来说,首先,企业风险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财务上的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的手段,进而使企业的财务资金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其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也可以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制定企业管理的参考依据,进而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但由于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范围很广,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上相对而言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权责对等的原则。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明确每一个人员的责任与权力,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員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奖惩;二是,全面系统原则。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全面综合考量到各种因素,并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能力,让其保持高度的思想动作;三是,适应性原则。也就是说企业所制定的风险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要同市场经济宏观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相吻合,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四是,充分沟通原则。也就是说企业需做好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连接工作,提高内外间沟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以此避免由沟通不畅带来的决策上的失误。

三、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措施

1.完善风险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只有建立并完善风险财务管理体系,使其走上制度化的管理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首先,需完善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在结合现有资金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其次,加强管理制度的落实,即要将资金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充分保证资金的安全;最后,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确保资金的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

2.提高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要想提高企业的风险财务控制能力,就需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进而保证员工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财务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员工与企业共同依存的荣辱观,使其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因素,防止因道德缺失给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带来的巨大风险;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还要为其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使其能够尽快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最后,不断强化其风险意识,优化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风险财务管理的能力。

3.建立完善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内部制度

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更关系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分析制度、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责任、财务管理程序规定等。企业领导者要带头严格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从而在企业上下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提高员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进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决策的安全与可靠。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构建完善的风险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风险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231+236.

[2]乔洪奎.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119-121.

[3]王兴华.关于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30:205-

206.

[4]杨逸明.关于企业风险财务的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90-91.

作者简介:张德志,(1977.12- ),男,在读硕士,统计师,研究方向:统计分析及财务管理;作者身份证号码:513025197712064814

上一篇:并购企业财务风险论文范文下一篇: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