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2022-08-02

第一篇: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但世界经济依然在继续调整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不仅充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甚至成为西方解危脱困和解决问题的借助对象。如二十国峰会地位的凸显,也反映了这一变化。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碰撞,令国与国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为应对这种局面,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各大国都在对外战略和政策方面做出新的调整。比如美国主办G20金融峰会;为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采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更注重推动多边外交。而其它各大国鉴于这些变化,也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如英国继日本之后,也提出了要与美国建立“不盲从的”同盟关系。这些对外战略的调整,无疑为世界局势增加新的变数。

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当前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成为考验中国外交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在这些背景下,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舞台上也有不俗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中国威胁论”不断出现。一些大国对我国明显的战略敌意和恶意中伤,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如近期南海主权争端表面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便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使我国周边环境出现不稳定因素。象钓鱼岛等问题上,与日本等国的争端都呈现加剧之势。而且,随着国际对我国的期待大大上升,这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使我国压力明显加大,我们必须学会平衡。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如积极开展峰会外交、世博奥运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 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预测未来的变数,增强忧患意识,调整外交策略,我相信我们祖国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二篇: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 12—02艾政阳12070114022

3当今社会,中国作为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或多或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科学、政治、教育等问题,在世界上每一个举动都会引来世界各地的眼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如何积极的去应对,采取怎样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把握每一次的机遇,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一次次挑战壮大自己,如何让全世界人们敬仰中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值得思考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一届的领导人,在未来的中国,中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昌盛。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

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

(3) 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特别是近

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

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对外贸易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从国内情况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对外贸易作为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攀升,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不断,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发达国家仍然限制高新技术输往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改变。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霜,经得起考验,耐得起磨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富强国家,今天,面对变动的国际形式和不和平的国际关系,中国依然矗立在东方之巅,这条中华巨龙一直蓬勃发展,面对一切不利条件,冲破枷锁,把握时机,未来的中国更会伫立在世界的巅峰!

第三篇:我国政府采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规建设还不完善: 一是立法层次低。除 《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外,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规均是只具有指导意义的部门规章,法律的严肃性及约束性明显不足。二是立法不统一。各地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时,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 分别拟定了一些办法和规定, 实施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三是政策法规不配套。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采购的主管部门虽然颁布了具体的采购方法、措施和规定,但系统差、不配套,很多应该颁布和出台的措施仍未出台,如供应商的市场准入、采购人员的从业资格、采购货款的支付、采购招标的具体实施等都没有明确的准则,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健康、规范发展。 2. 管理体制的缺陷

就目前而言,招投标市场政府采购法规建设和管理体制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障碍。

1. 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采购人、执行机构与监管机构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部分采购当事人依法采购意识不强,违规实施政府采购的现象不容忽视。 2.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各部门对于行业人的招投标活动集管理、监督和执法职能于一身,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加剧了部门保护和行业垄断,致使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3.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

1. 市场秩序混乱。对招投标市场主体的行业准入把关不严,缺少长远的规划布局,形成“招标公司”林立的无序竞争状况,违法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2. 目前, 全国性的政府采购市场还没真正形成, 政府所需的物资和服务主要由各地各部门分散采购, 这既不能实现批量采购的价格效应, 其采购方式又难以规范, 而且还容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贪污腐败等, 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也难以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另外, 随着国际贸易在政府采购中的渗透, 以及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政府采购已成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加拿大、韩国等24 个国家, 就对外开放政府采购已签署了#政府采购协议∃, 世界贸易组织也将其作为规定政府采购各方面权利义务的国际框架。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没有签定《政府采购协议》, 而且美国、加拿大以及一些欧盟国家一直要求将我国必须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作为入关的必备条件之一。事实上,许多外国产品已进入我国的政府采购领域( 如政府机关购置的汽车、办公设备等) , 一定程度上已对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和各国供应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行为的相关法律。

3. 二是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受地方、部门利益机制的驱动, 一些地方政府常常强制本地区的支出单位购买本地区产品, 大型工程也由本地区自行承担, 基本不进行价格与质量的比较。行业采购也存在这类问题, 利用权力搞不公平竞争。因此, 购买质次价高产品甚至被骗的现象屡屡发生。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现象的存在, 不利于政府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 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成长, 也不利于培养名牌产品和扶持重点国有企业。三是决策透明度不高, 存在着腐败现象。虽然#办法∃中有关招投标的规定与#招标投标法∃是一致的, 但单位采购最终还是由少数行政领导作出购买决定; 在商品、服务购置的价格谈判中, 往往是个人因素起决定作用; 在确定工程承包时, 也常常是搞假投标、人情标。由于购买决策方式很不透明, 因而出现了大量的权钱交易、人情交易, 在商品购置和工程承包活动中, 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现象时有发生。另外, 在采购环节, 也存在大量的% 回扣&和% 折扣&现象, 这不仅使公共财产和政府资金受到损失, 损害了公共利益, 同时也严重地损坏了政府形象。 4.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良行为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制度带来负面影响。尽管随着招投标市场的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但仍存在的规范性文件却欠缺控权意识和保障相对人权益的理念,常常无节制地为本单位、本部门设定权力和没有商量地为他人预定义务。没有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市场摆在应有的位置,没有充分注意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甚至出现“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不良倾向。从现实情况看,有的文件制定行政部门受到利益驱动,背离依法行政目标,造成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的规定和精神宗旨不一致,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应该引起人们关注,不良行为往往发生在采购环节,就是具有采购决策权的人员和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接受供应商的贿赂,从而在采购价格、数量上对供应商采取特殊的态度。这是严重违反公平、公正的原则,阻碍招投标市场统一,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降低了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

2.具体表现:

1.招标人(采购人)方面。一是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不高。特别是对较复杂采购项目的技术参数不能提出统

一、规范的标准,影响供应商在同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随着政府采购范围的不断扩大,领域的拓展以及品目的增多,在标书的制定与操作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加之,国家在标书的规范制定上没有统一的范本和标准也是造成政府采购不良行为的主要。二是应当进入市场交易的项目,而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不依法提供(采购)必须提供的材料的;在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编制等环节提出不合理要求,排斥和限制潜在投标人的;无正当理由的,不在有效期内确认需求。三是干扰、妨碍评标委员会评审或者在评标时发布倾向性意见。不按照招标结果发放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和不按照依法签订的合同履约及不按合同约定对招标(采购)项目进行验收。

2.投标人(供应商)方面。一是投标报价高于或低于合理幅度,被评标委员会认定为废标,存在串通投标或恶意低价中标嫌疑的。政府采购项目,中标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采取不正当手段影响和干扰评标委员会评审,谋取中标的行为。二是在投标有效期截止时间前,撤回投标文件的;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不按规定提交履约保证金,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的;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放弃中标资格。不按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以及签订的合同履行合同的行为。三是拒绝接受或阻挠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并在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串通投标,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投标或以他人名义投标的;恶意投诉,虚假投诉影响投标工作正常进行等。

3.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方面。(1)与招标人或投标人相互串通,搞假招标、陪标、围标、串标或因保密制度不健全,造成泄密的行为,使招标活动无法进行;在招标活动中有失公正或因失误失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2)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业务或转包所承接业务;同时接受招标人和投标人或两个以上投标人对同一工程项目的工程咨询的。(3)泄露标底技术经济秘密的,编写的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存在重大误差,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未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盖章或签署行为存在弄虚作假。

4、评标专家方面。一是已接受邀请的评标专家,未按规定时间参与评审,影响评标工作正常进行;在评标工作中有明显倾向或歧视现象;应当申请回避,不申请回避,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请他人代为参加评审工作。二是违反法律规定,向外界透露有关评标情况及其他信息,评审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不及时报告,不在评标报告中记载,不能够客观公正履行评审职责。三是以评标专家成员名义从事有损招标中心形象的其他活动,弄虚作假获得从事评审工作条件,私下接触投标人,收受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 3.解决对策

1. 加强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 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现阶段, 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制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政府采购法》 为主体、包括各项配套法规的法律体系。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及相关制度办法, 为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 为规范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更加具体的法律规定。同时, 地方应加强政府采购立法调研工作, 尽快颁布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的地方实施条例, 使政府采购法规更具地方特色, 更有针对性。二是作为政府采购的具体实施单位, 如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和供应商,也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从而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2. 加快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政府采购机构分别设置,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是建立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病科学地界定监督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政府部门要专设履行政府采购管理职能的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政府采购的政策制定,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的审核,信息管理,评审专家库建设,供应商投诉处理,集中采购机构业绩考核等监管工作。政府采购中心要按照“功能完备,设施配套,运作规范,服务一流”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政府采购活动场所,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子,全力提供依法采购工作平台,接受采购人委托,认真组织实施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项目采购,严格执行集中采购操作规程,坚持政府采购供应商准入制度,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高效。

3. 强化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作用。

1. 建立完善招投标机制, 实现% 阳光交易&政府采购之所以被称为% 阳光交易&, 相当程度上源于公开招投标制度的推行。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应做到: 一要公开

办事程序。对于招标公告发布、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定标的全过程, 招标采购单位要做到简捷公开, 手续齐备, 程序合法, 并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计机关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二要公开招标信息。招标采购单位应广泛利用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发布招标公告信息, 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数量、名称及性质、投标人的资质要求、招标文件要求、投标及开标的时间和地点等, 都应尽量详尽、公开, 给潜在投标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三要公开评标办法、评分标准和评委成员名单。招标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或在开标前要将评标办法、评分标准告知投标人, 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成员要严格遵照公示和回避惯 例。四要公开中标结果。招标采购单位的中标供应商确定后,应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中标结果,包括招标采购项目名称、中标供应商名单、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招标采购单位的名称和电话。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招投标的合法性及权威性, 更好地发挥% 阳光交易& 的作用

2. 规范制作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增强政府采购活动的公正性。政府采购招标文件是政府采购项目评标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公正、公平和潜在供应商的响应程度。要确保采购人或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制作中杜绝限制性不合理条款,保证政府采购活动的公正性。一要规范技术需求。在技术参数中,不得有倾向性,排他性条款。二要规范资质要求。资质审查不宜把注册资金,经营业绩及特有的技术指标作为限制条款,特殊项目可以作为评分因素,但要限制标准,充分体现公正与竞争。

3、 加强合同签订和履约验收管理。一是统一规范合同文本。针对合同文本标准不一,条款不细等问题,要在总结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规范合同文本。二是建立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监管机制。验收的内容和方式、验收程序等,确保采购项目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的标准、质量进行验收。

4. 是建立制度,强化监管。制度是社会经济运转过程中人们普遍适用,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是规范不良行为,抑制社会经济生活运行中的任意性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一些公共政策中的制度缺位,不尽完善,是导致招投标市场秩序和经济生活混乱。建立健全招投标市场的制度,才能抑制、约束不良行为在管理中的任意性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因而有效地长远地保证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等市场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一要建立约束招标人制度。取消招标人推荐权,实行专家评委资格预审制,对所有符合资格预审条件的投标人均可参加投标;限制招标人参加评标,原则上招标人代表不得参加评标,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招标人的行为。二要完善评标制度。坚持“建设工程项目有效最低价中标、出让和租赁项目有效最高价中标”的评标原则,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开标前公示最高限价,技术标符合性评审等制度,从根本上防止了投标人串标哄抬标价,招标项目成本大幅降低,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项目交易结果的影响。三要建立备案审查制度。对发包方案,招标公告,投标人的身份资格、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等进行备案审查。四要建立统一市场网站。扩大招投信息覆盖面,畅通招投标信息披露和反馈的渠道。五要完善专家库制度。为满足招投标业务扩容的需要,招投标市场建立开放共享,跨地区和跨行业的专家,引进了评标专家微机管理系统,实现了专家评委随机自动抽取和电脑语音通知,保证了专家抽取的客观公正。六要跟踪监督。加强对各类进场交易活动的全程跟踪监督,将开标、评标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接受执纪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多元化、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从而有效减少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违规违法和失误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扩大社会监督,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招投标特邀监督员,对重大招投标项目实行开标,评标现场监督,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腐败行为。

第四篇: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我国工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500多个行业门类齐全。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连续保持在4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带主要贡献力量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工业产品已有200多种。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

然而,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产品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二是资源耗费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人均消费的能源只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七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有机污水排放量已占世界第1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2位。即使国际社会不就环境问题向我国施压,我国自身的环境容量也难以持续容忍这样大的污染排放。三是处于国际分工末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一定程度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数额占8成以上,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

1 口中机电产品占到79.8%。

二、原因分析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较低。一是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2009年, 我国全部制造业研发强度为4%左右,其中制造业100强 研发强度为4.59%,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在2002年左右就已经超过了7.0%,最高的日本已经达到10.1%。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少。彩电、手机、台式电脑等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等产品必须向外国专利持有者支付相当于售价20%-40%不等的费用。三是高端加工技术和工艺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如我国热处理与表面改良技术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在15-20年以上;精密形成技术方面,如国外已可生产重量公差1%以内的轿车连杆,我国只能做到3%左右。

2、发展方式粗放,以规模扩张为主,过度消耗能源资源。一是工业依靠规模扩张的基本发展路径没变。近年来,石化、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热潮,多种工业产业产能过剩。二是资源能源过度消耗。我国GDP和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均不到10%,但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却分别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0%、26%和50%,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强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生产要素过度消耗。如土地利用,美国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投资量是我国的3倍,德国是我国7倍,日

2 本和英国则高出我国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此外,持续30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走到尽头,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将逐步成为历史。四是环境污染严重。2007年,我国的二氧化硫和有机污水排放已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又跃居世界第一位。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环境污染强度大的重化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并据更大的比重,势必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3、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工业竞争力不足。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率很难再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方面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效率提高动力基本来自非国有部门,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趋势,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整个国有企业部门陷入了盈不抵亏的困境。另一方面导致非国有经济很难发挥效率优势。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各级政府仍拥有分配重要经济资源的巨大权力,在国有企业垄断资源配臵的情况下,非国有经济效率优势很难发挥,导致整个工业经济效率低下。

4、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不足。单位企业资源占有量小,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不畅,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1998-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从1998年的2.34万增加到2006年的3.29万,但是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却从14.2%下降至10.9%。如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为48.2%,而日本、美国、俄罗斯前三名的产

3 量就分别为68%、46%和61%。

三、对策建议

当前,推进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从规模扩张向创新发展转变、从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转变、从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发展方式向注重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方式转变。

1、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二要制定完善鼓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三要明确工业自主创新主要方向,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四要优化企业创新服务环境,推动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2、加速推进工业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一要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大力倡导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二要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放在突出的位臵,鼓励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经济技术标准改造现有企业。三要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和环境容量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技术标准,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四要积极推动重大工业节能项目,推动重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产品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

3、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形成工业企业良性竞争格局。一方面建立推进产业升级的法律

4 体系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行业发展目标、规范行业管理活动,支持企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 “四个转变”,即从以项目审批为主向以规划引导为主转变、从以政策管理为主向以政府服务为主转变、从以对企业经费补助为主向创新跨越的奖励为主转变、从以单个项目支持为主向行业共性项目支持为主转变。

4、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建立健全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培育政策体系,鼓励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人才、资金、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打造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抓好重要配套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聚集发展水平。

5

第五篇: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

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 首先提到一个问题,何为城镇化?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

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

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项主要任务。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然而,我国的城镇化目前也面临着巨大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1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1.1 我国的城镇化仍将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国家逐步放宽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寻找新的生计。一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一部分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建设城市、服务城市的新生力量。城镇化进入“乡镇企业带动”的发展阶段。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为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中央提出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户籍制度的壁垒开始打破:之后又提出。在城市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人城市就业,城镇化进入“流动就业推动”的发展阶段。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但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预期变化区间内。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可以预期,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5%;到2020年,可达到60%左右。即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增幅将达到近10个百分点,城镇

化水平稳步运行在30%到70%的快速发展区间。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农产业的推进,城乡区域差距的缩小。我国城镇化发展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1.2 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发展方式粗放,且发展质量不高。一是城镇建设过度扩张。在城镇化开发中,部分地区盲目扩大建设规模,低密度开发,分散型建设。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率低。二是城市常住人口过快增长。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城市常住人口不断上升。由于常住人口增长远快于户籍人口,城市管理压力加大。三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拉大。大多数在城镇落户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难以享受就业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参加社会保险的比率低,医疗、养老及子女教育等问题难以解决。

目前,单纯依靠粗放式消耗土地资源、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廉价供给和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1.3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加快完善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与体制不健全和机制不完善有关。从土地城镇化看。推进城镇化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目前在土地征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部分农村居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受到侵犯。从人口城镇化看。2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不能融入所在的城市,也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若管理不当会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起到2020年,已不到10年时间,随着改革的深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也将不断改革和创新。

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办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承包地和宅基地带来的财产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促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公平流转,使农村集体土地出让与国有土地出让同权同价。二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分离户籍制与福利待遇的联系,逐步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为城市居民,让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三是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子女

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

此外,还要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社会管理、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环境将更加宽松。必将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重要历史机遇。

2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2.1 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城镇的形成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城镇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是由于城镇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而引起的。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利用资源的相机减少,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或消耗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城镇的土地和淡水两大资源的直接占用或消耗所占的比重还不高,但在人类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诱发的物质消费法则下,全国城镇化发展使用的土地资源占用比例达到20%以上,淡水资源的占用比例达到30%以上。

其次,尽管能源和矿产两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存在于点、线的空间形式,但其资源消费的80%及以上都发生在城镇系统范围之内。

第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家城镇化发育的环境基础损耗或被占用程度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面状”形式(如二氧化碳排放和酸雨),而且存在于“条带状”或“线状”(如河流污染)以及“点状”(如工业和城镇固体废弃物排放,以及采掘业的地貌环境破坏)形式。

因此,城镇化的物质消费需求使得整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基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2 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城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和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促进器,二者相互促进,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

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长期实行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而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较少,再加上户籍制度等制度安排人为地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尽管工业增加值大幅增加,而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农民非农业和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也是非农化的过程,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转向工业就业,也是农民转向服务业就业。综合衡量,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滞后于工业化,还滞后于非农业化水平。

2.3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粮食问题

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如果中国高层进一步关注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借助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正能量,重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办集约化大农业,实现中国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这样城市化就有利于农村大发展,也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反过来,农村的现代化的发展,会剩余更多的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发展。

2.4 .部分大城市快速发展出现了“城市病”的迹象

城市因人口聚集而提升发展效率,但也因此产生更多能耗,交通、水电气热等供应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过大和过度集中,将出现“城市病”。我国城市的版图正在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延伸。

当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人们却惊愕地发现,本应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城市正在遭遇着越来越多的问题。“生活在大城市还有多少幸福感?”这样的讨论已成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居民的热门话题,因为大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便造成了城市居民欲罢不能的心结。“城市病”是随着城市扩张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病症。但它像幽灵般始终驱之不散,不仅危害市民的身心健康,降低市民的幸福感,同时也影响并制约城市的发展,加重社会管理成本,使城市发展处于两难境地。

中国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这导致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快速的城镇化可能会导致“城市病”,所以只能走渐进式发展道路。城市发展规

划师们应该要正确分析我们城镇化目前面临的发展与机遇,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合理结合资源优势,从体制上突破创新,合理规划城镇化进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登数学考研讲义下一篇:我国创新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