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

2023-09-19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第1篇

1继续创造大作文教学的环境

所谓大作文教学的环境, 是指与作文教学有关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甚至网络等综合环境,这是小学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 因为这种环境与作文教学有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的环境, 把不利于作文教学的环境加以改造。

1.1创造大作文教学的环境,应该遵循“开源拓流”领先的原则

所谓“开源拓流”.就是开社会生活之源,拓增进学生知识之流。 换言之,就是我们首先要把作文教学放到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去, 指导学生向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获取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积累知识之流。 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上网咨询、参加访问、走亲访友、上书店、逛市场等活动,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2应努力创造学校、家庭等公共场所的文化氛围

因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写作会产生潜移默化的陶治作用。 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家庭里张贴一些名人画像、名人警句、人生格言等,也可以在校院或其他公共场所开辟一些文化氛围较浓的专栏,这些做法都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此外,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也是创造大作文教学环境的有效仿法。 因为单靠课堂教学和几本语文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行的,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可读性较强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并培养他们读课外书的习惯。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2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要打破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应做到 “四个克服”、“四个加强”。

2.1克服随意性,加强序列性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盲目随意性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分阶段,序列不明。 如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写“段”,但许多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写整篇的文章,结果出现了学生适应不了的情况。 2作文训练缺少具体的计划。 如有些老师不知道所带年级的作文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不知道阅读与作文如何结合? 不知道大作文和小作文如何配合? 由于制订的作文教学训练计划不明确,使整个小学作文训练无章可循。

加强小学作文教学的序列性包括两个方面;1整体的序列性。 要求教师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按照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由易到难、有简到繁、有浅入深的顺序进行教学。 2阶段的序列性。 要求教师把一个阶段的作文训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排成序列,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稳扎稳打,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规律,又加强了作文教学的目的性、科学性和计划性。

2.2克服单一性,加强多样性

首先,应注意命题的多样性。 教师既可采用直接式命题;范围式命题、自拟式命题,也可采用提示性命题、选择性命题;既可当堂命题、提前命题,也可课后命题。 但无论用那种形式命题,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

其次,应注意指导的多样性。 可以是教师的全面指导,也可以是某个方面的重点指导;可以是教师的个别指导,也可以是学生的讨论。 但无论怎样的指导,都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三,是批改的多样性,教师既可以精批细改,也可以略批少改;既可以分档选择批改,也可以分组轮流批改;既可以师生共同批改,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批自改。

其四,是讲评方法的多样。 教师既可以全面讲评、综合讲评、 抽样讲评,也可以是重点讲评、专题讲评;既可以是讨论式的讲评,也可以是小组讲评或个别学生的讲评。

2.3克服空洞性,加强针对性

作文教学的空洞性, 是造成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针对性。 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命题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 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从而使他们写出好文章。 同时,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在作文教学的指导、评改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坚持“读写结合”是加强针对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联系学生学过的课文去指导写作, 而是孤立地给学生讲点写作知识,或泛泛地提几点要求,这样的指导很难使学生写内容充实的文章。 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习作例文,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把知识变为技能。 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说了。

2.4克服口号性,加强示范性

实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来,教师写“下水作文”只停留在口头,而不能进行示范引导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种情况是造成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克服口号性,加强示范性。

教师通过“下水作文”,既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写作能力,又能对作文教学的审题、构思、运用语言等方面产生真切的感受,就容易想到学生的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改进教学方法,获得作文教学的主动权。 因此,那种只把教师“下水作文”当作口号, 而不能加以示范引导的做法, 是难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的。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并非容易,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树立信心,遵循规律,大胆尝试,这种现状是可以改变的。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关系到以后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也关系到以后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创造大作文教学的环境的措施,然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改革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的策略,力争改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生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第2篇

1 优化师生关系, 焕发学习激情

长期以来, 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 教师往往居高而下, 采取“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演, 学生看”“教师写, 学生抄”的做法, 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 语言应该友善亲切, 态度应该和蔼可亲, 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 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 辅导学生时, 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 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 不随便说“错”, 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 学生只有“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列宁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力量, 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 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 每一个鼓励的眼神, 每一句温和的话语, 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 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 亮开嗓子, 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 使大家无拘无束, 尽情发挥主动作用, 激起学习热情。

2 教师精心准备, 增强学生自信

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少年儿童, 他们有着好动、想象力丰富和不随意注意占优势、感性认识能力强、排除外来干扰能力差等特定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孩子们的特点, 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 课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想“优化”, 我认为,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精心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 有意识的营造好教学情景。其次, 还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 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认识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学生的情感中,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 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 以感染每一位学生, 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

目前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 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 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 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 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 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 久而久之, 再遇难题时, 他们便会附和于人, 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加思索, 养成懒惰习惯, 以致思维缓顿失去学习信心。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 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这样,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 或达到答案的“边缘”, 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3 把握学生特点, 巧施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定要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数学科目自身的特点规律, 尝试性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一些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教法, 做到新旧交替、动静结合, 真正发挥学生多种感官作用, 通过听、说、看、动、做、学, 做到寓教于乐, 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人人动脑, 个个主动的良好教学局面。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 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 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 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 他们总希望争第一, 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 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 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 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 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 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4 加强学法指导, 掌握学习方法

古人语:“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 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 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数学教材的编排, 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 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

5 引进竞争意识, 营造进取氛围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第3篇

1 明确教学目的,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保证

瑞典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阐述了兴趣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们的兴趣, 使其善于观察, 发掘自身契机, 充分发挥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阅读、交际、思维、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听、说、读、写并重, 并要合理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 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着力挖掘语文素材, 把思想道德教育切实贯彻在语文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素材才并有效地讲解, 同时还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切实贯彻在语文教学之中, 使小学生在学到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道德上受到熏陶, 意志毅力品格不断得到生成。语文素材的挖掘, 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知识储备, 其次是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和明确的教学目的, 再者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例如, 我上移植课《三袋麦子》 (苏教版三上) 时, 课堂上同学们对待土地爷爷送的麦子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小猴子是最笨的, 辛辛苦苦把麦子种到地里, 还不如小猪把麦子变成各种好吃的食物吃了, 吃完了还可以再找土地爷爷要啊!小牛……我适时引领学生转变思想,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教育学生们深刻领会小猴子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课后我指导学生阅读《孔融让梨》、《三个和尚》、《乌鸦喝水》等, 让学生们品味到诚实、友爱、团结、勤奋、坚持……

(2) 要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 侧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 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阅读能力是理解和吸收语文口头语言的有效手段, 写作能力是理解和吸收书面知识的有效手段, 语文的说话能力是对口头知识的表达, 语文的听讲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听、读是语文知识的输入, 说和写是语文知识的输出, 只有充足的语文输入基础, 才有相应的输出, 因此, 小学语文的教学要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方面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适当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2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1) 明确语文教学目的,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创新为主导、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关注质量、稳健推进”的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新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例如;在看图学文中,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们阅读, 并让同学们一边观看图片一边讲述其中的内容。然后, 熟练朗读课文相对应的段落, 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幅图的, 久而久之, 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要科学理智地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求真务实地拓展成果, 酝酿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研究对策, 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用好小学语文教学检测数据, 进行分析比较, 确定完善教学策略, 促进教学均衡发展。要有跨文化意识, 开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 开阔学生语文审视能力。共同探讨和挖掘小学语文教学的潜力, 注意语文交际能力的运用、情景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 培养小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2)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把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古人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居首, 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小语文教学即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能智育能力, 又肩负着陶冶情操、塑造灵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任务。并关注着“三维目标”的形成, 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感悟中加固和升华语文教学理念。例如,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首先引导小学生从课题着手阅读课文, 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 作者曾经两次经过鸟的天堂, 分别在哪个时候, 作者由此看到了什么, 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2) 这里为什么会是鸟的天堂呢?阅读课文, 寻找出怎样写出榕树的“伟大”和“美丽”及鸟在榕树下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这是品词、品句。 (3) 抓住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描述, 确定文章中心思想, 避免学生了无主次地学习。在语文课堂上, 我科学的处理主体性教学与教师价值引领的的关系, 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坚持原则, 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懂得知为美, 信为高, 人之所以为人。

(3)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新课程理念下, 素质教育是根本, 要想促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办法 (试用) 》中要求, 既要检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更要考查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包括字词、古文默写及阅读等。再次, 评价应贯穿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去。善于发现农村小学生的优点和亮点, 注重正面引导, 鼓励农村小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让他们在学习语文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同时, 小学语文教师对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 要给予必要的心理帮助。

语文的使命是进行母语教育, 是要教会学生会用祖国语言, 用好祖国语言, 激活创新思维, 学会思维方法, 提升文化品位, 提高人格素养。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思想、谱写欢歌、碰出灵感的舞台。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折服学生, 当然我们自身首先应被语文的魅力深深打动, 要做到“育人者先育于人”, 笔者认为这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动力与源泉。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 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具体表现在:基础知识不够系统, 基本功不够扎实;在语文的实际运用方面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 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杰.基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J].河南教育, 2007 (2) .

[2] 江瑞相.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讨及反思[J].中国教育研究, 2007 (5) .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第4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创新、发明的原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就不可能克服求知活动中的重重困难,怀疑、思考、释疑、考证各种疑惑,最终有新的创造。”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积极地推动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探索未知世界。众所周知,读小学的孩子们正值天真烂漫的玩耍嬉戏年龄,却由于掌握知识、日后走向社会的需要,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数学习题和数学考卷,几乎是整天埋头于数学作业堆中,淹没于数学题海中,靠不断地练习数学来更好地学习数学。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数学习题和考卷产生抵抗情绪,因此,让学生喜欢数学,是我们数学老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喜欢数学的空间,才能使孩子对数学永远有股学习的劲。首先,用真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之外,它更是师生心灵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如果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教师的关爱还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摆脱自卑。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讲解,不断地鼓励,使其克服自卑,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鼓励加正确引导,使他们一直对数学保持冲劲。其次,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课题环境。老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语气让学生部畏惧课堂,不畏惧老师,而是喜欢老师的教学,喜欢数学,从而发自内心地学习数学。最后,数学教师在课余时间不要一味地写教案、批改的学习氛围加分。通过这些途径,让小孩子们对老师和数学产生喜爱之情,自然提高兴趣学习数学,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分。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小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接触数学、了解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生活中去了解知识。我们可在导人新课时,带领学生“玩魔方”,让学生在玩魔方的游戏情境中, 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了“相同的面”、“不同的面”、“同一个面”等抽象的 ,难用语言让学生较快理解、消化的数学概念,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便理解了知识。教师要紧紧扣问题中心,并结合情境来有效地设问,使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从而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体永远都是学生自己, 事必躬亲方能取得有效地成绩和收获,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数学的自主学习,应该在上课前、课题中和课后练习都有所体现。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广泛地参与, 不要预习、学习和复习都由老师统一安排好。只需要给学生大概的范围,让学生自主预习,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再向老师咨询,老师再给予悉心的解说。同时在课堂上除了解题思路和方法讲解外, 对于学生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互动学习。课后布置作业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经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作业,应该多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 主动找学生聊天、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上的一些情况,与其打成一片, 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这样也可以为营造轻松和谐了数学,这又反过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为数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小学数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对学生日后的学生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师,我们要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时间,坚持做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三项方法, 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空间。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以后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乃至整个理科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第5篇

(一) 优化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较多的是阅读方法、阅读技巧, 往往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固定的模式和限制性的答案, 忽略了学生最初的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影视资源以其综合性、直观逼真性、鲜明的艺术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影视资源,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影视资源的运用相当于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离信息的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新课标》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 进行听说训练,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影视语言是经过编剧们精心锤炼的文学语文, 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魅力。因此, 影视资源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只要运用恰当,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 学习创新观念

影视资源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在课堂中运用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总结的过程, 因其是不断实践和探索的, 所以必然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 这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手段, 它要求教师要摒弃原有的限制性的教育观念, 真正的乐意尝试和实践, 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但是教师要有这个信心和准备。同时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熟练的教育技能, 对教材、对学生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并且能将影视资源恰到好处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

(一) 应用多媒体技术,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 活跃课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 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 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 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 化枯燥为生动, 从而化难为易。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使学生通过学习而趋于独立, 最终摆脱教师的依赖, 成为在学习上独立自主的人。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 使图、文、声并茂, 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老师在语文课教学时可结合课文, 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 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 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 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 丰富观察的感受。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一块黑板, 一枝粉笔, 一本教科书。情景单一, 老师授课的基本方式是讲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 视野必然受到影响。听读的机会少了, 读写的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多媒体技术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 能根据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 快速呈现, 快速反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将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一)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好动时期, 注意力不易长久坚持集中, 对新鲜事物持有好奇心, 对未知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认识事物上主要采用形象思维进行思考。语文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 教师只凭教材理论进行教学, 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教材内容。

(二)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 认识事物只通过事物形式、色彩以及其自身感觉来辨别, 采用多媒体教学, 可直观表达出语文教学内容,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集中学生注意力, 促进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

当前,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示范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在家乡教学者则多用当地口音进行教学, 这将会给学生的后续识字学习以及准确发音带来不便。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应用视频教学, 用计算机声音代替教师声音教授学生跟读课文内容, 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识字。同时目前教学中粉笔板书普遍, 小学生年幼, 主见能力弱, 模仿力强, 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比较关注, 教师写字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写字能力及识字能力。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范文第6篇

一、抽象内容

数学内容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有些内容, 其抽象程度超出了学生思维所能理解的范围,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如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很抽象, 学生普遍感到理解困难。还有些内容, 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支持, 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如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平方千米那么大的区域感到模糊, 学生较难形成有关“平方千米”的正确的表象。

借助直观, 化抽象为具体。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中, 而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数学内容的抽象而导致学习困难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容本身的抽象程度超出学生思维发展水平, 如“体积”概念的学习;一种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的支持, 如“平方千米”的认识。借助直观, 化抽象为具体是突破难点内容的基本策略。如教学“体积”概念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空间”, 通过以下实验将“空间”为一概念具体化, 让学生可感。先在一个透明水杯中装一些水, 然后将一个石块放入水中, 学生观察到水面上升。教师提问:为什么水面会上升呢?在思考与交流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认识到石块确实占有一定的空间。再如, 在教学“平方千米”时, 利用“百度地图”, 在学校等学生熟悉的场所中, 划定一个边长大致是1千米的正方形。这样, 将学生零散的生活经验转化为对1平方千米的直观认识, 化抽象为具体, 突破这个难点内容。

二、复杂内容

有些数学内容, 需要多个连贯的步骤才能完成, 任何一个步骤的缺失或失误都将导致整体的错误。由于小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都还处于发展阶段, 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会感到困难。例如,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 要正确地计算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式, 需要多个连贯的动作:首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接着根据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也相应地移动相同的位数,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要连贯地完成这些动作, 很多同学存在一定困难。

适当分散, 化整体为部分。小学数学中很多难点内容, 都是因为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思考的步骤多而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对于这样的内容, 教师应有长远眼光、大局观念, 做到学习前有孕伏, 学习时能突破, 学习后有强化, 将难点适当分散, 从而有效突破难点内容。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难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 在前期学习相关内容时, 就可适当渗透, 分散难点。 (1) 商不变的规律 (四年级上册) :教学时, 虽然还没有学习小数的乘除法, 可以安排这样的题让学生思考:3.25÷0.25与 (3.25×100) ÷ (0.25×100) 相等吗?或者安排填空题:3.25÷0.25= (3.25×100) ÷ (0.25×) 。 (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四年级下册) :教师可以安排诸如:“3.25÷0.25会等于325÷25吗?”这样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 既回忆了商不变的规律, 而且让学生体会到, 两个数的小数点向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位数, 即是把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数的相同的倍数。 (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是学生能否正确计算的直接基础, 教师, 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 (如适当增加课时量) 让学生学会。如果以上三个知识点都牢固掌握了, 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只需要明白将之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做, 学生就能较快掌握了。

三、干扰性内容

数学内容具有连贯性, 新知往往孕伏在旧知中, 并由旧知自然发展而得到。因此, 迁移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方法。有一些内容, 前后知识相互干扰, 产生负迁移,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例如, 求比值和化简比, 前者得到的是一个数, 后者得到的是一个比。学生往往在刚学其中一个内容时都能做对, 待两个内容都学完, 再来做时, 就容易混淆了。

加强对比, 化干扰为促进。对于会产生负迁移的内容, 通过对比, 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梳理清楚, 不仅可以消除干扰,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例如, “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师在学完两个内容后, 安排学生进行对同一个比分别“求比值”和“化简比”。然后, 引导学生讨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讨论, 学生发现,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以下不同:方法不同, “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化简比”则是用比的基本性质去将比化简;得到的结果不同, “求比值”得到的是一个数, 而“化简比”得到的是一个比。通过对比, 学生也能发现, 两者有相通之处, 它们的结果可以互相转化。

四、跨度大的内容

小学数学中的有些内容, 是跨越性知识, 标志着学生的认识水平由一个领域跨越到另外一个领域。如“字母表示数”这个内容, 学生就由研究一个个具体的数, 过渡到研究由字母表示数, 它是学生思维能力由具体到一般的一次飞跃。面对这样的内容, 很多学生感到学生困难。

适度强化, 化生疏为熟练。很多数学内容, 刚开始学习时学生都觉得困难, 通过适度的强化练习, 学生就慢慢掌握了。这在计算教学表现得最为明显。当学生初学每一种计算类型时, 出错率都较高, 通过适度的强化练习, 慢慢学生都能熟能生巧, 形成技能。

五、隐蔽性的内容

小学数学中的有些内容, 其本质隐藏较深, 而其呈现在外的表象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影响学生对本质的认识。如让学生计算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 由于周长和面积的数值都是16, 很多学生都认为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实质上, 周长和面积是两类不同的量, 即便数值相等, 也无法比较, 不能说他们相等。

揭示本质, 化隐蔽为显现。对于本质隐藏较深, 易受表面现象蒙蔽的难点内容,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本质揭示出来, 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例如, 将正方形调整方向 (如左图) , 很多学生就不认识它了, 认为它不是正方形。这时, 教师通过教具演示, 将正方形不断调整方向,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逐步发现不管怎么转, 都是正方形。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放还是正方形呢?学生体会到, 一个四边形只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不管它怎么放, 都还是正方形。再如, 学习了倒数概念后, 很多同学认为倒数一定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得到的, 诸如2.5和0.4这一对数他们认为并不是互为倒数。这时, 教师引导学生去回忆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从而让学生明白, 互为倒数的实质是两个数的乘积为1, 只要两个数的乘积是1, 它们就互为倒数。

六、知识缺失的内容

小学数学中的有些内容, 由于理解当前知识需要后续知识的支持, 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产生困难。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是在二年级“认识角”的时候学的。由于当时学生还没有学习“射线”这一知识, 所以, 无法向学生介绍角的边是一条射线, 学生也就较难理解角的边可向两边无限延长, 较难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代数方法, 化逆向为顺向。某些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 学生较难解决。通过字母表示数或是借助方程, 将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转化为顺向思考的问题, 困难内容能够迎刃而解。例如, 形如“小刚家九月份用去零花钱12元, 比八月份节约了, 八月份用了零花钱多少元?”这类应用题, 如果用算术方法来解, 需要逆向思考。如果利用等量关系式“八月份零花钱﹒八月份零花钱×=九月份零花钱”或是“八月份零花钱× (1-) =九月份零花钱”, 设八月份零花钱是x元列方程来解决, 就成为顺向思考的问题了, 学生很容易理解。

总之, 针对难点内容的成因, 对学生提供有效帮助, 就一定能有效达成三维目标、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精准的难点分析及有效突破的方法研究, 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能够真正达成“授之以渔”的能力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难点突破,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小学数学》1--12册2015。

上一篇: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供应商会议邀请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