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

2023-09-25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第1篇

一、科技档案管理背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点已经开始向信息化转移, 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 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档案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服务效率的必然选择。

二、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

(一) 制度与组织机构建设。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由信息化管理部门牵头, 建设信息化项目组织机构, 制定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及流程、为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技术支持、沟通协调等支持。

项目组织机构应包括所主管领导、档案部门主管、信息部门主管、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等。

由所主管领导担任项目主管, 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重大问题的解决、决策、指挥等工作;档案部门主管负责科技档案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制订, 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系统建设等工作的协调;信息部门主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 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数据信息的著录、收集、整理、入库、保管、利用和维护等工作;信息管理人员负责档案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的调试、升级维护、网站的维护、信息的安全与保密等工作。

(二) 信息系统建设。一是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关键步骤, 数字化程度的高低、数字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劣。

档案数字化包括纸质档案的数字化、照片档案的数字化、音像档案的数字化等, 其中大量的工作是纸质档案的数字化。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包括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档案目录的数字化, 二是档案全文的数字化。

可采用扫描录入等方式, 按档案原貌逐页存储为图像文件, 并为其编制目录索引, 或是经光学字符技术识别后, 采用文本格式存储档案内容辅之以全文检索数据库两种不同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 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已经突显了极大的进步, 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但档案目录的数字化远不是档案管理的全部内容, 而档案全文的数字化能够全面、系统地显示档案管理的全部内容, 在不触动档案原文的条件下, 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方便快捷地查阅各类档案的详细内容, 通过局域网、磁盘、阅读器等工具, 即可实现异地查询、浏览及信息交流等, 有效地拓宽了档案信息资料的传递空间, 因此档案全文的数字化才是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也是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档案全文的数字化不仅包括纸质文件的数字化, 还应包括音像文件、数据文件的数字化。对于音像文件、数据文件, 除了将其运用光盘进行复制、保存外, 还应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处理, 并可进行在线浏览, 而不是将光盘存在库房里, 需要利用时, 再将光盘借出使用。

由于大多数光盘中的文件占用空间极大, 所以对这部分文件的数字化工作, 应好好规划其存储方式、存储地点。

二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摒弃传统的手工工作, 将科技档案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设计在信息系统里, 借助计算机及系统来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 从而实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这也是信息化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结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前端控制理论, 文件从产生到作为档案被保存并利用, 直到失去价值被销毁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应在信息系统中完成。

在系统的设计中, 管理工作自动化的内容应包括文件生成与审批系统、文件收集、整理、分发、入库归档、组卷、检索、提供利用、回收、鉴定与销毁等内容。文件生成与审批:在系统中设置编写、校对、审核、审定、QA审核、批准、归档等功能, 使文件产生后, 由编写者发起流程, 依次经过校对、审核、直至归档的流转过程, 参与流程的角色与编写者进行的任何交互都在该系统中完成。文件的所有校审记录也在系统中自动生成, 并可查看与下载。文件的整个流转过程可实时监控。

归档完成后, 由科技信息档案室统一下载打印, 并做后续的归档处理。该功能省去了纸质审批的繁琐, 减少了纸质打印量, 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将文件的产生环节纳入了管理自动化的范畴。

三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化。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 涉及的流程主要有文件生成流程, 文件审批流程, 文件分发流程、试验数据分发流程、文件更改流程、文件作废流程、全文浏览审批流程、文件借阅 (调阅) 流程。

文件生成过程流程化:为各类型的文件设置相应的生成流程, 作者点击相应的文件类型, 在文件的各模块中, 输入相应的内容, 即在系统中自动生成一份完整的报告。

档案借阅 (调阅) 流程化:包括纸质档案借阅、光盘档案借阅及会议 (现场) 档案调阅流程化;纸质档案借阅流程化:申请人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 检索到需要的档案条目, 点击“纸质档案借阅”, 填写借阅用途, 发起借阅申请, 系统自动进入纸质档案审批流程, 依次为申请人所在科室领导审批、项目管理部门领导审批、主管所领导审批, 审批同意后, 由档案库房管理员在后台档案利用模块, 根据申请的相关信息及审批情况, 调用《纸质档案借阅审批表》, 进行下载打印并作借阅处理。光盘档案借阅流程化:申请人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 检索到需要的光盘档案条目, 点击“光盘档案借阅”, 填写借阅用途, 发起借阅申请, 系统自动进入光盘档案审批流程, 依次为申请人所在科室领导审批、项目管理部门领导审批、主管所领导审批, 审批同意后, 由档案库房管理员在后台档案利用模块, 根据申请的相关信息及审批情况, 调用《光盘档案借阅审批表》, 进行下载打印并作借阅处理。

会议 (现场) 档案调阅流程化:由申请人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 检索到需要的档案条目, 点击“会议 (现场) 档案调阅”, 填写调阅用途, 发起调阅申请, 系统自动依次提交给申请人所在科室 (即组织单位) 领导、科技信息档案室领导进行审批, 审批同意后, 档案库房管理员即可在后台档案利用模块, 根据申请信息与审批情况, 调用《会议 (现场) 调阅档案申请表》, 进行下载打印并作调阅处理。

三、前景展望

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方式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创新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不断总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不断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向前发展。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将产生更多的问题, 需要我们去解决与克服。比如:数据长期保存和可用、信息安全、数字资源标准化、凭证问题、著作权、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设备过时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等。同时,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在信息化的基础上与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工作进入深度融合, 使科技档案管理更好地与业务流程相结合, 并为知识积累, 技术创新而服务, 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摘要:本文以中国核动力院二所为例, 分析了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措施与想法。

关键词:科技档案,信息化

参考文献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高校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 基建领域的腐败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 从体制上讲在于我国高校基建的管理模式为自主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高校的基本建设从项目成立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都由学校自行决策、管理和验收。当前高校对基建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对工程建设的环节采取分别订立合同的方式, 由于高校掌握着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执行、评估以及使用等权利, 因此相对于其他项目建设而言, 效率要高出很多。但是, 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一) 高校对基建的管理权高度集中

当前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 包括监督、党委的民主集中制、教职工代表大会、纪检以及督察等部门都基本由高校自己把控, 上级主管部门除了对高校的领导人事任免、财务拨款以及招生计划等项目进行管理之外, 基本不干涉高校的内部管理。由此, 高校的基建管理权也全权掌握在高校领导手中。而高校领导班子往往由党政人员或者学者组成, 缺乏对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高达上千万甚至数亿元的基建项目时, 也是与以往一样在高校内部选取自己信任的人员全权负责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工作, 从而产生了基建管理权的高度集中现象。高估集中的管理权对管理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益诱惑, 产生腐败行为也就不足见怪了。

( 二) 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基建管理权的高度集中直接带来的是监督机制的缺失。由于高校内部的管理几乎由高校自己掌控, 由此一些肩负监督职责的部门 ( 诸如教职工代表大会、纪检以及督察等部门) 就形同虚设, 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无法形成制衡关系, 行政甚至主管监督, 因此监督部门就无法对基建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对犯罪的最有效制约, 没有监督, 职务犯罪才得以猖狂滋生。

( 三) 专业能力的缺失

在高效管理权由高校自己掌控的情况下, 高校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产业方式, 很少与外界包括市场形成紧密的联系, 故而高校基建的管理人员在接到基建管理任务以后, 并不能对基建项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有着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基建项目的专业性, 包括材料的采选、一线工程建设的监督、工程进度确定等等都缺乏经验支持, 因此, 基建的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管理也就非常吃力, 更无法对项目建设中的腐败等职务犯罪行为形成有效的管理。

二、创新高校基建管理体制的构想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校基建领域成为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原因主要在于基建管理体制的不足。这种管理机会给高校基建带来高效率的同时, 也导致了高校基建管理权的高度集中, 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专业性的相对不足。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出发, 高校基建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都应进行变革和创新, 主要建议如下:

( 一) 上级主管部门强化对基建项目的领导

传统高校基建管理模式中, 上级主管部门只对高校的基建要求进行拨款支持, 而很少对财务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核查,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账务虚报和假账情况的出现。因此,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基建项目的领导, 尤其是财务使用情况的核查和监督。在必要情况下, 应针对高校基建项目成立专门的核查小组, 就高校基建财务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和巡视。核查的内容应以高校基建管理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执行部门的专业性以及财务部门进行重点审查, 以防止高校基建各个部门之间权利的不均衡和腐败行为的出现, 保证财政拨款切实运用到高校基本建设领域, 没有不必要的浪费和腐败现象出现。

( 二) 高校基建监督机制的构建

对高校基建管理和执行部门的监督是保证工程能够如期进行和竣工, 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除了从以上两个方面形成监督和制衡之外, 还应在工程验收环节进行最后把控。应由上级主管部门联合高校审计部门一同对高校基建工程的验收执行最后把关, 在必要情况下可委托专门的公司进行独立评估, 对项目立项、设计规划、使用部门、教职工、专业咨询公司的意见; 施工过程与监理公司的关系是否得当; 工程款拨付是否正常; 施工验收中消防、安保等是否通过等内容进行评估, 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推行“代建制”是高校基建管理的治本之策

与其他基本设施工程建设相比较而言, 高校基建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工程施工, 以及建设规模、管理难度来讲, 都不算复杂, 甚至可谓简单。但就高校而言, 当前的基建管理模式确实不适宜。笔者认为当前情况下可推行代建制, 在高校上级管理部门的参与下, 以招标形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 负责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等工作, 减轻高校管理压力, 才是预防高校基建职务犯罪, 提高基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的治本之策。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建和发展, 基建领域的职务犯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成为影响高校形象和发展的一大毒瘤。本文针对高校基建领域的职务犯罪问题, 分析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高校基建,职务犯罪,预防

参考文献

[1] 刘鼎, 鄂检方.职务犯罪:工程建设领域的“毒瘤”[N].湖北日报, 2014-12-16 (3) .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第3篇

一、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窥其本质, 从宏观上结合税务工作理解其内涵, 将会有力地指导今后的税务工作。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让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个网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快速、便捷的互联。即互联网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映现, 不同的是互联网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一种高效连接模式下的社会。互联网思维归根到底的本质特征就是:群众路线, 打破常规和降低门槛。

很多人认为, 要想实现“互联网+智慧税务”, 应把重心在“技”的创新上, 其实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脱掉互联网这个“外衣”, “道”的挖掘才是工作重点。互联网思维启发今后的税务工作, 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二、如何实现“智慧税务”

为积极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 顺应税务总局提出的实现税收现代化建设新趋势和《“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新要求, 税务工作人员应从“互联网思维”本质出发, 将其三个本质特征与“智慧税务”结合, 运用到税务信息现代化的建设中, 必见卓越成绩。

(一) 群众路线——以纳税人为中心

税务与互联网的结合, 标志着以后的税务信息化的操作模式, 将不再受时间、地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人们的办税业务将变得非常容易, 这就是“智慧税务”的群众路线。说白了, 只要你的东西贴近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那么就一定能收到老百姓欢迎, 就能脍炙人口。所以, 谁能将其应用到“互联网+”领域, 谁就找到了获得关注的法宝。

在税务信息化推行的今天,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出发, 抛弃以前总是从税务部门的角度看看待问题, 制定策略, 应该从“税务部门本身需要什么”转变到“客户应该需要什么”工作模式。税务部门应该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 纳税人的互联网渗透率要比税务机关高得多, 因此, 应当积极与纳税人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倾听纳税人的心声,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纳税人的真实需求与改进建议 (如热线电话, 问卷调查等) , 集中客户的智慧, 形成正确的建设“智慧税务”的理论与政策, 多注重对于纳税人的“小而精”的个性化税务服务, 减少“大而空”的形式化税务服务。

在每个纳税人和税务部门在互联网这张大网下最大限度地享受方便、快捷, 然而不免有一些“有心人”会钻了空子, 从中谋利, 损害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在如今“互联网+”背景下, 税务信息现代化还不是很完善, 在处理数据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而会影响税务信息的准确性, 导致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从而可能出现相关纳税人信息的非法访问与篡改, 给整个税务管理运行模式带来风险。同时, 由于税务数据的逐渐透明、公开化, 纳税人可以随时下载和查询自己的相关纳税信息, 由此带来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暴露在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以外的“有心人”的眼下, 这就会给纳税人的隐私保护带来挑战, 使纳税人的权利受到潜在威胁。因此如何保护纳税人的隐私不受侵犯, 保护纳税人的正当权益, 已经成了当前税务系统互联网+推行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 成为“智慧税务”全面建设的强有力的根本保障。

(二) 打破常规——建立税源信息库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人类过去的生存模式, 这种新的模式正在不断深化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那么, 如果能利用互联网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就能在互联网上形成突破。而这一切的基础, 就是打破常规。税务信息化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必须要打破常规地去思考, 然后与互联网融合起来。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全球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特别是如何对积累下的丰量而宝贵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利用, 如何引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可行性的税务数据模型, 为各级税务管理部门提供征管指导和决策支持, 成为信息化应用的关键问题。税务信息的调查是对原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整合和利用的过程, 如何将以前看似冗繁的税务数据, 重新整理分析, 构建相互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指导以后的税务工作, 税源数据库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纳税人进行实名认证, 采集相关影像信息, 结合以往的数据资源建立税源信息库, 从而便于税务信息的调查, 实现纳税人信息的检索 (如申请、申报智能化数据服务) , 跟踪纳税人税务信息 (如实现涉税提醒批量化、智能化推送) , 税收违规在线处理 (如纳税人不良记录在线张贴、纳税人偷税漏税处罚) , 多缴税款自动退税处理等, 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效率。

(三) 降低门槛——建立税务服务生态环境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将人际和信息交流的门槛降到了最低点, 然而现实中与人相关的事的门槛很多并未降低。在这种背景下, 谁能将过去与人相关的事门槛降低, 就必然能吸引用户, 就必然能获得关注。

因此, “智慧税务”的实现, 需要加强税务部门与纳税人的沟通交流, 以纳税人为中心, 了解客户需求, 使所提供的服务在交互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友好, 简单易懂, 以此来提升纳税人客户的使用体验。从而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办理税务缴纳事宜。通过纳税人与税务机构、纳税人与税务产品以及纳税人与税务服务的高度融合, 实现客户与税务机构的交互协同, 从而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务服务生态环境。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手机APP, 即可实现纳税人个人税款的在线缴纳、涉税信息便捷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与查询、应缴税款提醒以及各类税务表格下载。真正把税务做到最大便利化, 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构的高度默契配合。税务服务生态环境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三、“智慧税务”必须面向未来

“智慧税务”最终体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上, “互联网+智慧税务”的推广应用必须以推进国家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 以纳税人为中心, 构建税收风险识别模型, 建立税源数据库和税务服务生态环境,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智慧税务”, 从哲学层面和思想层面去解剖现代税收业务, 从而更迅速、更高效地实现税务信息现代化。

摘要: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也推动了税务信息现代化, 提升现代税收业务。本文提出“互联网+智慧税务”模式, 以纳税人为中心, 构建税收风险管理系统, 建立税源数据库和税务服务生态环境, 实现税务的全面信息化, 提升税务服务水平。

关键词:智慧税务,“互联网+”,税源数据库,税务服务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秋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税务服务”模式的新契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1) .

[2] 张景华.税收风险识别模型的构建[J].税务与经济, 2014 (1) .

[3] 张建光, 朱建明, 张翔.基于云计算的税务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J].税务研究, 2013 (11) .

[4] 娄彦冰.我国税务信息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 2014.

[5] 李林, 杨国栋.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46) .

[6] 刘超.税收风险管理与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2) .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第4篇

1 农业事故形成原因

1.1 我国农机产品安全性有待提高

我国农业的特点是从业人口多, 在我国, 从事农业的人员高达4.8亿。农村农业机械的需求较大同时也具备了农业机械的普及条件, 但是大量的人口和复杂的土地类型制约了大型高端农机的投入, 只能使用低端小型机械。同时又由于农民的收入较低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导致农业机械多为低端化, 小型化, 甚至有些农业机械是由农民自己动手改装完成, 这样就很难保证其安全性。很大一部分的农业机械的产生都是在小型作坊, 根本没有资质可言。

1.2 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现状限制了安全教育的普及

农机事故的产生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为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或技术不熟练应变能力差等导致的。我国16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是7.3%, 而同龄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高达12.5%。目前农民中具有小学文化水平40%以上, 初中文化比例的不到30%, 高中以上更少。这样的现状就导致农民在接受安全教育时的接受能力有限, 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

1.3 我国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我国农民的收入虽然在近几年里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 但我国的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总体的低收入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导致他们较高的价格敏感度, 当价格和安全之间选择的时候更多的会选择前者而忽视后者。

2 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的措施

2.1 加强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

现在农民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机械没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机构, 该类产品在设计之初就有安全缺陷, 后期由于制造工艺以及成本的制约最后还可能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安全隐患。面临这样的现状必须建立一套机械生产管理制度, 对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考核, 并要求其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坚决不允许没有标注生产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2.2 提高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收入

国家和地方应该给农民相应的补助和农业生产相应的扶持, 让农民的收入提高。只有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才可以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更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而不是只关注产品的价格。

2.3 加强农民的安全教育以及相关操作资历的管理

农村这几年出现的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大多都是和交通有关的,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农民都没有相应的驾驶资历, 甚至很多农民连基本的安全驾驶知识都没有。面对这样的现状, 要加强监管, 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严格审查, 严禁无证驾驶的现象发生。

2.4 提高意识形态认知

其实农业机械产品的安全问题凸显最根源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认知问题, 认为安全事故是偶然问题, 低概率事件, 从设计者、生产者到使用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在全社会有这样的认知:虽然是农业事故是低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对于每个当事人以及他的家庭都是灾难性乃至毁灭性的, 安全问题应该高于一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农业机械也走上了农业生产的主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机械为改善现代农村生产条件、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随着农业数量和种类的增加, 农业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严峻, 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对于任何家庭都是毁灭性的。从机械安全的角度来观察农业安全的问题。

关键词:农机,事故,管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匀.农业机械分析与综合[M].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农业机械化卷 (上) [M].中国农业出版社.

[3] 何勇.农机安全管理技术与装备[M].地震出版社.

[4] 王建军.有关农机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J].时代农机, 2017 (02) .

[5] 吴秋宝.山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机, 2016 (07) .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第5篇

一、经济落后造成乡镇财政负债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的乡镇经济要落后于城市。尤其是经济创收能力不足的偏远地区, 乡镇的经济欠缺发达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 经济来源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镇负债问题的恶性循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 还要追溯到20世纪后半叶, 国家将重工业作为重点经济发展目标, 未重视农村经济的快速跟进, 这也使乡镇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乡镇地区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 农业经济的创收力薄弱, 也造成了农民的思想封闭, 信心不足。因此, 这种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在无形之中也削弱了乡镇经济的创新力, 使乡镇财政收入逐步的陷入困境。比如, 张家口坝上地区海拔较高, 自然条件差, 主要依靠传统农业, 所以经济来源受自然和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这也导致了本地区乡镇财政收入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非农业方面, 张家口坝上地区乡镇企业较少, 产品、运行、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力度不足, 尤其是担负着很重的债务负担, 所以对于乡镇的财政收入贡献不是很大。总体而言, 乡镇财政负债受地区经济总量、传统农业限制以及其他产业发展不均的影响甚大, 呈现出了规模小, 税收抵, 增长慢的显著特点。所以, 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行, 乡镇政府开支也就只能依靠贷款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

二、财政体制影响了乡镇财政收入

财政体制是影响乡镇财政收入的又一关键性要素。纵观欠发达地区的乡镇财政情况, 都面临财政体制改革滞后的现实情况。一方面, 主要体现在本地区乡镇财政没有做好整体的预算规划, 过于依赖预算外的收入, 没有抵御财政瓶颈的能力。现在的分税制, 给予乡镇镇府的税源收入较为分散, 在征集和管理过程中不仅不稳定, 而且征收成本高、难度大, 无法保障乡镇的税收工作稳定开展, 这也逐渐的造成了乡镇政府职能履行不彻底, 导致了债务的消化不足。再加上乡镇政府在财政支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和漏洞, 使乡镇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财政支出, 无法满足政务财政需求。此外, 国家对于欠发达地区乡镇的关注和扶持较少, 财政帮扶和援助较少, 使地区之间的财政差距拉大。另一方面, 主要是由于乡镇税收体制不完善, 自身的改革动力不足, 效果甚微, 造成了乡镇财政来源矛盾加大的窘迫局面, 使乡镇财政的行使权利大打折扣, 尤其是财权和事权之间的关系梳理不清, 造成了乡镇财政的支出压力巨大。此外, 乡镇在管理体制上存在欠缺, 尤其是上级政府在分税制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 很难周全的顾及乡镇财政的利益。不仅在税收征管体制上存在一定的漏洞, 而且功能并不完善, 阻碍了乡镇财政的快速发展。乡镇政府本身自身的财政造血能力就不足, 尤其无力应对特殊的财政政策, 制约了乡镇财政的弹性调整。

三、社会结构制约了乡镇财政发展

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造成乡镇区域经济落后, 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依赖农业发展的乡镇, 创收主力是农民, 乡镇政府职能引导和财政扶持的不到位, 也进一步的加剧了整体经济的负担。社会结构的根源性制约也使乡镇财政的负债加大, 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的工业发展, 削弱了农业的发展力度, 使乡镇经济处在了不利位置。所以, 先发展城市经济, 再发展农村经济, 过于集中的优先城市发展, 未重视农村、农民的权益。这种牺牲了农业来成全工业, 牺牲了农村而成全城市的做法, 将工业化的经济创收留在城市, 农民只得到了甚微的补偿。显然, 这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弊端, 也导致了国民收入的分布不均, 无形中加重了乡镇财政的经济负荷。此外, 再加上国家对于农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投入力度不足, 也使乡镇经济赖以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销售渠道匮乏, 使乡镇财政提升效果不佳。一方面, 乡镇的农业发展较慢,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生产价值发挥不出来, 使农民的经济创收能力大打折扣。所以, 显而易见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对于乡镇财政造成的影响是深刻的, 也是根源性的, 这也将是乡镇财政统筹改革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而言之, 造成乡镇财政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也是一个复杂性的问题所在。严重的债务问题, 不仅削弱了乡镇经济发展的动力, 而且也弱化了乡镇政府的职能权利。所以, 对于财政统计研究工作而言, 我们只有明晰乡镇财政现状的真实情况, 才能从根本上借助财政统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来帮助乡镇政府进行系统的财务统计和部署, 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 减轻财政负荷, 为地方经济发展而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的研究是结合统计学与乡镇财政现状, 所展开的乡镇财政制约性因素分析和探索。因为, 我们只有明晰乡镇财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才能借助统计学的原理和优势, 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乡镇财政制度和体系, 使乡镇财政发展走出困境, 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财政,统计,乡镇财政,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 邹康.中国政府财政统计体系改革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 张小春.强化财政统计分析服务地方政府[J].统计与管理, 2015 (3) .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范文第6篇

1 传统混凝土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混凝土制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材料及制造工艺上。

众所周知, 天然的粘土和石灰石是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主要原料, 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开采用来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矿产达40亿t以上。由于这些原因, 河床形状及位置被改变, 大量自然景观被破坏, 造成河流改道或水土流失等恶劣后果。另外, 在砂石的开采、破碎、运输和生产水泥过程中, 也都需要耗势大量能源。因此, 在如今混凝土用量巨大的现代社会, 对资源及能源的消耗是不可忽略的。

在生产水泥时, 冶炼矿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负面作用于生物的健康生长, 例如酸雨等, 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温室效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混凝土在运输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是城市公害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一般情况下, 混凝土的运输及施工工作量是很大的, 分贝大、持续时间长是其噪音的主要特征;同时每生产一吨水泥要产生130kg的粉尘, 另外在混凝土的搅拌及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 对空气质量产生了恶劣影响。

由于传统混凝土在追求结构的密实性上的高要求, 使得由这种混凝土修建成的结构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 从而对空气的湿度、温度的调节能力差, 使城市的温度提高, 产生“热岛现象”。由于雨水长期不能有效的渗入地下, 势必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自我失调。

同时, 相对金属及塑料来说, 由于混凝土的组份较复杂, 难以降解和再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 如何降低混凝土本身及混凝土制造过程中的能耗是混凝土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2 环保型混凝土

环保型混凝土主要包括生态型混凝土和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两大类。

生态型混凝土是一种对美化环境景观、调节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混凝土材料, 它能够适应动、植物生长。生态型混凝土在工程上极具时代意义, 它是人类在处理混凝土材料与环境过程中巨大进步的标志, 生态型混凝土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靠破坏环境换取进步的固有思维, 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改变了混凝土仅仅是工程材料的单一属性, 它还能起到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积极作用。目前开发的生态型混凝土品种主要有绿化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和海洋及水域生物适应混凝土等。

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 是指在混凝土的全过程中 (包括混凝土的生产、使用和解体) , 能够减轻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这类混凝土在其生产阶段, 使用的材料是免烧水泥和混合材料, 这样便可减少在煅烧矿山及相关材料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量;利用废弃的混凝土或采用工业废渣制造骨料, 尽量利用可回收利用的矿物资源, 同时还能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一举两得。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能免于振捣, 减少施工噪音;在混凝土工程实体解体时, 重新利用废弃混凝土, 或开发能够消解混凝土的技术, 在减少固体垃圾排放量的同时, 还开发高耐力性、高强度的混凝土, 从而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截面, 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也是减少混凝土的生产量, 实现减轻环境负荷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在几十年前, 便开始了这类混凝土的研发:利用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或混凝土掺合料, 研发利用而得的高自密性、高流态、高强度的混凝土, 均属于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

3 节能型拌和站

除了上述开发新型混凝土外, 在混凝土拌合上也有不少新方法可以实行环境保护。节能环保混凝土搅拌站便是众多新举措之一。

一般说来, 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的原材料水泥及其包装材料, 均属于高耗能高污染源。因此, 节能环保混凝土搅拌站的特点之一便是尽量使用散装水泥, 这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措施。节能环保混凝土搅拌站的特点还有:实现碎石、水泥和砂等主要原材料的短运距;混凝土搅拌站址靠近供应中心, 以便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道路运输距离, 进而节省运输油耗及降低车辆上道路使用时间, 节省道路利用的社会资源。

节能环保混凝土搅拌站尽量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由于每天要生产不同产品, 在混凝土搅拌站内, 需要经常搅拌设备与清冼车辆, 此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水需要及污水的排放。传统的搅拌站做法是在场地内设置多级沉淀池 (各个搅拌站因投资与场地具体情况不同, 设置沉淀池级别也不一样, 级别越多沉淀效果是越好的) 来沉淀处理污水。这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搅拌站需要较大场地做污水沉淀池, 如果要求高, 沉淀池需要的数量较多;每个池沉淀由于下来的沉积物即污泥可能会堵塞机器, 因此经常需要停机清理, 影响工程进度;污泥较多时, 会产生污泥的堆放场所问题, 从而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平面规划。一般说来, 混凝土搅拌站的主要功能是材料进场、过磅、原材料取样及检测、试验配比、卸料及堆料、上料、皮带运输、拌料、装罐车、过磅、出厂等技术环节, 同时还需进行罐车清洗、维修、停车、待料, 办公等相关事宜处理, 以及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员工侯班等生活设施。各项功能要进行全面考虑, 合理的对其进行平面规划设计, 使各功能区彼此间相对独立性, 又互相关联, 保证生产过程的井然有序进行。混凝土搅拌站的平面规划可以根据混凝土生产特性、流程进行平面布置。

4 结语

在工程施工中通过采用环保型混凝土和节能型混凝土拌和站, 既能合理的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同时又从某几个方面实现环境保护。这也是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方向之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要:传统混凝土的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制造时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环保型混凝土以及节能型拌和站的概念, 对重新认识环混凝土的制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境,环保型混凝土,节能型拌和站

参考文献

[1] 刘连新.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强度与龄期的发展系数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1 (4) .

[2] 俞海勇, 宣怀平, 王重建.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 1998 (3) .

上一篇:参加展会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初中物理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