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

2024-02-04

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绝大比例的现状,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更加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对德育教育的厌倦等方面。但是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还是可以通过改善德育教育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与课堂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等方式加以应对。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应对策略

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出發点和落脚点。德育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阶级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影响,并将社会公认的思想和道德意识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地传授,从而使被教育者接受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绝大比例的现状,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更加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生做起,将文明古国的灵魂继续发扬下去,教育出拥有优秀中华民族的栋梁。农村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是学生品德的形成阶段,小学作为一个极易受到各种思想影响的阶段,在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孩子在心里接受它,而且这一阶段,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及时的进行德育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鲁迅先生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结合几年来德育工作的实践,目前农村小学生道德状况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行为养成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忽视。农村小学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忽视主要原因在于师资力量不足和德育教师知识欠缺。大部分农村学校将“主科”作为学生培养的主要课程,这就使得德育课、体育等“副科”成为只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会开设的形式课,自然使得这些科目的老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需要。即便是一些学校配备德育教师,但多是因为年龄大、知识体系老旧、“主科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从“主科”岗位退下来的非专业教师,由于其缺乏德育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然成为阻碍德育教育开展的另一个障碍。

其次,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媒体走进人们的生活,而社会上崇拜金钱和权力的声音被小学生所吸收。这些声音逐渐削弱他们对德育学习的动力,他们会认为只有学好知识才会获得金钱和权力,从而忽略了德育素质的学习。另外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正确的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所以,随着小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网络上传播的一些暴力和黄色信息让小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逐渐模糊,因此更会导致少年犯罪率的升高。不仅仅是社会环境,家庭对小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人过度的宠爱使孩子形成强烈的自私心理。生活中遇到事情都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貌和自律意识。而父母又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道德教育。

第三,学生自身对德育教育的厌倦。目前德育教学方式单一,很多小学以品德课的方式独立于其他课程学习开展德育教学,不能完全的渗入到整个小学学习阶段的各个环节。而课堂教学普遍采用模范教学法、说理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这些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单调抽象,即便是榜样示范法中教师现有教材案例距离学生较远,实际示范作用有限。

三、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对策略

目前,基础教育正逐步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移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然而,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尤其是其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

一是改善环境,为德育教育奠定基础。首先要营造文明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里所提到的环境包含学校文化环境和学校自然环境两部分。学校文化环境是实现德育教育的软基础,体现在校风校训、学习风气、班级风气等方面。校风校训一直为德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氛围;班级风气相比校风校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因此学校应深入发现、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以及优良的班风。另外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硬件,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优美整洁的学习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有機结合社会、学校、家庭,创建和谐的德育社会环境。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因此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一种良性的循环,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创造良好局面。

二是以人为本,拓展德育教育途径。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试探多样的教育方式。要着重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态,领会学生的品德基础是在哪种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除此之外小学德育教师还要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压力和恐慌等情绪发生的诱因,并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品德教育的最佳开展时间。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开展德育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相比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将施教的场所局限于教室内,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教育全部的行为。所以要想改善德育教育现状就要将以管制型和灌输型为主的德育模式改变为以“重在实践、结合课堂”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做到“三融合”,即“以学生为中心”与“依校规治校”相融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学校培养”与“社会、家庭熏陶”相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竞赛活动等让学生接受锻炼,在实践中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在开展实践锻炼时,教师还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实践锻炼的机会提升其德育素养。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小学生将成为国家的发展动力来源,所以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他们成为国家发展动力的基础。我相信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家长、社会都会行动起来,把孩子真正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何立信.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中国校外教育[J],2015(11)

[2]缪瑞丽.浅谈小学德育管理.科学导报[J],2015(6)

[3]秦文娟.浅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策略.中国校外教育[J],2014(29)

[4]韩伟东.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教育[J],2013(36)

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础,而语文学科又是基础学科。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围绕小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教学资源,适当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语文;学习效率;实践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对各个阶段教学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尤其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多数情况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未來发展。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做好全面分析,全面掌握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确保可以及时优化教学方案,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一、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讲,部分教师年龄接近退休,普遍认为语文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词,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没有融入新课改要求,甚至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限制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部分学生还会有抵触语文学习的心理。再加上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数时间居住和工作地在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全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有效通入,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教师手段相对较为单一,通常都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无法更加深刻的掌握和拓展课本知识。

(二)教学资源不足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受教学理念的影响,同时教学资源匮乏也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且目前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农村小学语文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与实际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部分农村小学语文中使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适当的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对学生产生相对较为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城市学校已经大规模运用信息化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同时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讲,部分教师并没有积极参与培训与学习,对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够充分,无法高效的运用到学习当中,导致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知识面受到限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

要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重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要让农村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要让教师具备终身学习发展的理念和素养。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式,如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语文教学变得更有趣,教学更接地气。要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能信任教师,能够与教师成为好朋友。

教师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力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所以要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学校可以多引进一些城市内的优秀教师,或是为农村教师提供自我晋升的空间,让农村教师有机会与城市内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还可以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多开展一些针对教师的专题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最后农村学校也可以进行内部培养,比如定期组织同一学科的教师互相交流教学心得,互相总结分析教学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等。只有教师具备这些能力,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灵活应变,才可以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开展丰富化的趣味活动

农村语文教学与城镇语文教学的差异之一在于农村语文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城镇教师则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更丰富,更具有趣味。因此农村教师也要积极向城镇教师看齐,要多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以活动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课文借梦境来回忆往事,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报考学校与上学这一求学主题,记录了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父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激之情。教师可以重现课文中叙述的故事情境,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盛大的庙会视频,给学生具备毽子,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踢毽子比赛;或是给学生观看一些小舟的图片,对此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否有坐船的经验,再与课文叙述的场景进行对比。在讲述课文时,教师还要进行合理的德育化教育,让学生知道感恩,使学生拥有家国情怀。这样一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就能得到提升。

(三)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较为艰苦,同时也是限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一花环节,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确保可以加强对学校资金及资源方面的投入,这样可以事先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为学校增添更多的教学设备。其中适当的将多媒体设备融入,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资源方向,还能够优化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帮助,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多年来,尽管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能否认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正视问题,而且主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语文学科教学走上行稳致远的道路。基于此,教师应该要坚持素质教育,重视开展丰富的趣味学习活动,同时重视在语文教育中合理渗透德育教学。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积极引进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学习工具,进一步提高农村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助于拉近城乡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尹文学.浅谈小学语文在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课程中旬,2020(5):58.

[2]李茂林.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20(8):152.

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塑造学生的心灵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会为学生提供正确方向的指引,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错误,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到位。为了切实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应有的教育功能,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正面小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而采取有效的策略,优化班主任德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教育功能

在农村小学中,师资比较匮乏,且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水平低,容易对小学生疏于管教,使其在校园中问题频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愈发受到重视,班主任也承担着比较重的德育责任,必须要抓好小学阶段的这一启蒙时期,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起优秀的思想品质,并自主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一、发挥班主任的模范引领作用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意识到自身的模范引领作用对推进德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农村学生见识比较少,也不容易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而班主任与学生有很长的相處时间,班主任是除了家长以外,对学生产生最深影响的重要他人。尤其是农村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自控能力、自我判别能力都很弱。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的模范引领作用起到了效果,就容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与班主任类似的思想模式和行为习惯。比如在有的班级中,学生若是做出了一件被指出错误的事情,则很容易反驳说:“老师也是这样做的!”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并不少见,意味着班主任要重视为人师者的模范引领作用。例如,班主任每次遇到学生,可以面带微笑主动地与其打招呼,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和近人,可使其在不自觉之间接受礼貌用语的德育。又或者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主动参与进去,与学生进行互动,将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分子,让学生从班主任身上看到集体的荣誉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懂得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为班集体努力作贡献。

二、加强室内德育环境的创设

在农村小学的班级中存在不少的违纪现象。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但是以往的班级德育工作成效并不佳,依旧存在不少小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干扰他人的现象,或者随意破坏公共物品。为此,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室内环境的创设工作,将德育元素融入进去。比如教师可以组织班干部将小学生需要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等内容都布置在教室内,创设具有德育氛围的室内环境,让学生在室内环境的熏染之下接受德育,甚至时刻感受到德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室内环境创设这一方面,班主任也可以定期让班内的学生轮流来进行布置,让学生充当班集体的小主人。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健康生活每一天”的主题来布置室内环境,也可以根据“有勇气,不怕难”这一德育主题来布置室内环境,还可根据“我是教室美容师”这一主题来开展讨论活动,讨论如何美化教室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接受德育。

三、要关注小学生的思想状态

在农村小学中,有许多都是留守小学生,也有些小学生即便不是留守学生,也没有来自父母的过多关注。这些学生很容易在缺乏爱的情况下出现心理综合征,比如孤僻、自卑、冷漠、自闭、叛逆等。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就不能忽略这些学生,要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面组织集体活动,让这些学生学会融入集体生活中,以积极的情绪消除不良心理。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实在难以融入集体之中,此时班主任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小学生人文关怀,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努力让学生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且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比如有个小学生就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经常给邻居带来麻烦,久而久之就开始退缩,甚至以孤僻的姿态来拒绝给他人带来麻烦。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不给邻居添麻烦”的讨论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有这种心理问题的小学生都会被吸引注意力,积极倾听他人的建议,了解到不给邻居添麻烦的正确做法。当气氛被充分活跃之后,每个学生都容易融进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疏导某些学生的负面心理。

四、懂得挖掘小学生的闪光点

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并不高的情况下,班主任就可以采取挖掘其闪光点的方法,将小学生内心的潜在力量都开发出来,使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参与到各种班级活动、学习活动中。比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夸夸我,夸夸你”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其既可以正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还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评价,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增强对班级的凝聚力,懂得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作出贡献,或者为自己的成长积极奋斗。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收获不佳,班主任需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比如可以发挥班主任自身的模范引领作用,加强室内德育环境的创设,关注小学生的思想状态,并挖掘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班主任还可以积极探寻更多的德育工作方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德育熏陶,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塑造美好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胡源,刘义榕,郭钰巧.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小品文选刊(下),2017(6):259.

[2]王茂.农村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德育工作[J].当代教育,2017(2):82-83.

[3]何文.提高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效益的几点尝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58.

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对德育工作做到正确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入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融德育工作于平常的教学中

“教书育人”一词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德育工作融于平时的授课中,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一定要相当的了解,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定要好,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较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赞扬与批判的进行思考,并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德育的目的。英语亦然。而数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事情,了解数学家们的美好品德,并鼓励他们学习。当教师将德育工作融于自身的授课中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效。

四、应开展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德育工作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仅仅通过学校是不够的,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家中的,因此做好家庭中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很重要。学校应及时与小学生的父母沟通,并为他们普及德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父母在小学生的德育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父母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不自主地向父母学习。因此父母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很重要。

五、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是对孩子做得最负责任的事情之一。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在此期间树立良好的个性和性格是很重要的。当然,做好德育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与改进。当然,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儿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

[2]刘德义.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2).

[3]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4]王雅芝.运用学生思想矛盾斗争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S1).

[5]张海云.浅谈增强小学德育针对性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09(24).

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以德育教学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工作深入实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面发展,我们不缺少专业技术突出的人,缺少的是德才兼备的复合人才。以往我们认为德育意识培养的重点课程是语文,其实数学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就夯实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在数学课中做好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加以阐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学生;德育意识;培养实践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能力,更应该有高尚的品德。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对于学生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想要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就必须将学生德育意识的提升放在首位,在日常数学课教学中也要最好的德育渗透工作,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培养他们爱国情操、集体主义意识以及团队凝聚力,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处。不可否认。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太过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忽视了德育意识树立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必须不断改进,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课的始终。

一、有关德育意识的概述以及小学数学课德育意识培养的现状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还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顾名思义,德育的核心就是有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正确思想的引导,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手段。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打好修养根基的关键阶段。借助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多注重知识的传达,忽略了数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没有设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对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明确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将其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与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实践

(一)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重点。所以,教师要彰显榜样的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待工作要积极认真,上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关心学生和班集体,教学语言要规范,穿着要得体。通过切实的引导,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德育素养。

三、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培养

数学课本是教育专家结合小学生年龄、兴趣、习惯编写的书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其中包含很多与德育意識培养有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深入挖掘,明确其深刻内涵,凸显其教育价值,以便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

例如,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某题目写到某学校食堂在5-7月份共用水1400吨,其中6月份比5月份多20%,7月份比6月份多10%。让学生求出5-7月份各个月的用水量。在对这一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关注知识点的讲解,还可以将德育教学引入其中,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并提出合理化的节约方式,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身体力行的节约资源。

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它一方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促进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在学习有关《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几个组,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出圆的周长、面积,并分析相同周长的圆和正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小组成员想要又快又准的完成任务,就需要组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树立团队意识,提高整体协作能力,并且培养起团队荣誉感。

五、以作业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作业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让学生强化记忆。德育意识的培养也应该与小学数学作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丰富作业的形式。

例如,在学习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2008/2012/2016年,我国在奥运会中取得奖牌的数量,首先计算出金牌、银牌、铜牌的总数量,然后算出平均数,再分别算出平均金牌、银牌、铜牌的数量,最后制成条形统计图展示出来。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通过调查与计算可以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运动领域中的佼佼者,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还意识到了中国发展的迅速与国情的日益强大,从中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意识到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并产生了为祖国做贡献的念头,并开始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的进行学习。

结束语

综上,小学生正处于德育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路,走出“重知识学习,轻思想培养”的误区,明确认识的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小学数学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数学课本中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教学,将作业作为德育培养的切入点,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凤贤.小学数学课上德育资源的有效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3(24):21.

[2]尹丽.小学数学课中的德育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72-273.

[3]汪莹艳.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德育实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34):92-93.

农村小学德育培养论文范文第6篇

通过分析沙埔中学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沙埔中学德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农村中学 德育工作 教学效果

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1.农村城镇化加速带来农村主体意识的觉醒

农村社会向城镇化社会的逐步转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破除了自上而下的大一统计划经济模式,激发了个性活力,鼓励个体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都为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多样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推动自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成长。

2.市场经济的冲击引发精神家园的失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物化世界观泛滥对人文精神的侵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的生存危机,机器世界导致的人际关系冷漠、道德感淡化、生物技术带来的伦理困惑等的这些冲击引发了精神家园的失落。这种失落感进而也深刻地影响着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其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失范,个体精神信仰危机。

3.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对农村传统价值文化的冲击

随着城镇化发展,沙埔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紧密流动,加强了城市中各种文化交相对乡村纯朴文明的冲击,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乡村原有的农耕文明的裂变。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村的迅速发展,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阻碍其健全发展的因素却比比皆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开始深刻影响青少年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社会规则的内化,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的难题

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沙埔中学德育工作者的主导性地位会受到多元化信息的冲击。同时,沙埔中学学生在网络中可以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进行交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心所欲地选择信息,他们可以凭自身的情感好恶来对复杂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选择。因此,沙埔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中学生思想素质成长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就容易受到严重冲击。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文化发展起来,沙埔中学学生在网络中也容易受到与自己所受教育有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如果中学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的开放性不提高自己、改进自己、巩固自己的德育主导性地位,他们很可能会落伍,从而跟不上网络时代潮流。

三、提高沙埔中学德育有效性的对策

1.沙埔中学转变德育观念

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沙埔中学保持传统的德育观:在德育目的上重社会不重人;在德育过程上重理性的引导而忽视非理性的引导;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重视认知课程而忽视德育课程;在德育方法上一味地强调强迫式、说教。以此观念开展的德育成为了限制人、约束人的工具。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学校德育观念已经有悖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改变,要“从物化到人化,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地位;从‘失真’回归‘本真’,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建构人自身的意义和世界;从限制性转向发展性,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人的德行潜能;从分离走向融合,把德育贯穿于一切学科教育和一切德育活动中,实行一体化教育;从灌输到对话,平等对话、相互教育、互相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的沙埔中学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更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等开展工作,沙埔中学教师要具有主动性、主导型和创造型开展工作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的具体实践中,生活德育观、生态德育观、校本德育等德育观念更是值得借鉴。

2.沙埔中学把握德育目标

首先,把握德育目标的起点;引导中学生具备道德选择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多元价值的共同存在成为了新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信息化对新农村的覆盖加剧了多元价值的传播。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农民必须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如封建迷信、科学主义、拜金主义、人文主义等),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必须承担起引导学生逐渐产生道德选择力的责任。“这种道德选择力不仅是对现有道德规范和取向的适应,更是对道德规范和取向的创新。”

其次,把握德育目标的方向,引导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和城镇化的进程中,“臣民意识”等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表现为消极、被动、接受权威等,对自身权利的保护认识肤浅。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应该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再次,追寻德育目标的理想:信念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坚韧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由于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相当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或者无信仰。学校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3.沙埔中学完善德育制度

我国当前施行的学校德育制度多是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渐进变革而成的,与前社会环境和德育现状以及德育主体的德性素养具有很大的滞后性,致使现行学校德育制度对德育工作的作用力减弱。这需要决策主体不断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德育制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沙埔中学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做好德育工作的各项保障制度。要做好沙埔中学德育工作,首先还要做好沙埔中学德育教师的工作。在沙埔中学德育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有明确、科学的定位和政策倾斜;在教师待遇上,教育管理部门应当研究有别于学科教学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领导、教师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其次,对于学校德育的工作,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一个明确的地位”,不能简单地讲“德育为先”。但是实际上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已经证明,“德育为先”还是要为“学科教学让路”的。再次,教育管理部门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学校,应当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切忌运用“城市标准”衡量农村,运用“传统标准”衡量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第四,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考核、监督、研究、管理办法,划拨专项德育经费。对于随意占用德育课程、挪用德育经费等现象要严肃处理,对于“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等规定一定要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马力宏.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3\]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4\]黄书光.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彭未名.德育之为德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4,(l).

\[6\]胡斌武.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編译出版社,2005.

\[7\]吴飞.21世纪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走向\[J\].教育导刊,2001,(23).

\[8\]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上一篇:化归思想初中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