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女大学生体育动机的调查研究

2022-09-14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因素”[1]。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动因。前人从不同角度的研究了体育动机的培养、激发, 并且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了体育, 为体育动机理论提供了数据支持, 同时也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借鉴。在阅读了大量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 发现前人对农村女大学生体育动机的研究内容较少, 农村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对她们体育动机的研究是对我省高校体育情况的一个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调查问卷法、统计分析法, 对我省农村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研究, 旨帮助农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动机, 加强农村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加强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的学习, 同时为各大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落实, 以及教师实施因材施教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西省200名本科农村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先后在太原师范学院农村女大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200份, 回收198份, 有效问卷193份, 回收率97.47%, 其中理科人数95人, 占49.22%, 文科人数98人, 占50.78%。

1.2.2 统计分析法:

所获数据用Excell进行了常规数理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动机类型分布情况

2.2 理想信念动机调查情况

2.3 自我实现动机调查情况

2.4 依附动机调查情况

2.5 受迫动机调查情况

2.6 文理科学生动机比较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体育动机类型当中, 当代学生学习的动机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体育动机从高向低排列依次为, 自我实现动机、理想信念动机、受迫动机、依附动机。

(2) 在理想信念动机当中, 84.97%的学生把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作为首选, 41.96%和34.19%是为班级体争光和为学院争光, 30.0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终身受益。

(3) 在我实现动机当中, 仍然以个体动机为主, 社会动机为辅。其中, 有50.77%的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 提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而努力学习体育的占50.26%。

(4) 在依附动机当中, 有50%左右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对这类动机持否定态度。

(5) 在受迫动机当中, 有80%以上的学生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和拿学位证书, 致使她们不得不参加体育锻炼;有66.84%的学生是为了面子, 家长压力只占7.77%。

(6) 在文理科学生动机比较当中,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在理想信念动机、依附动机中, 理科生高于文科生, 在自我实现动机、受迫动机当中, 文科生略高于理科生。

3.2 建议

3.2.1 端正学习动机、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

通过体育理论和健康知识的教学及各种媒体的宣传,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明白体育具有教育、健康和娱乐等本质功能,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要配合德育、智育、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教育, 进行整体性素质教育。通过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养成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

3.2.2 加强体育课程改革, 促进理想信念动机与自我实现动机的提升

“体育课程的设置应以终身体体育为指导思想, 以健康教育为中心。将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合理的设置”[6]。如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 三、四年级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设体育选修课, 这样既促进了身体的全面发展, 又顾及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不同时期学业的特点。同时, 那种自主性强、无心理压力、愉悦身心、表现个性的体育氛围, 也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教学内容的安排, 要有充分的选择性和弹性, 要考虑学生现实的需要, 增加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等,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7]。同时, 也要根据运动中心理状况的特性和差异, 科学的、合理的选择教材和教学组织方法。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有创意的活动方法, 让学生自主、独立的活动, 确立自己的目标, 并通过努力去实现。

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 提升理想信念动机与自我实现动机

3.2.3 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 避免不良动机的产生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是体育动机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结构的特点, 教学方法应力求新颖和变化, 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手段的新颖,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直接动机,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避免学生产生。依附动机和受迫动机。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西省200名农村女大学生问卷调查, 从理想信念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依附动机、受迫动机五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不同学科女大学生的动机进行比较, 旨在更好地完善体育动机, 提高农村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山西省,农村女大学生,体育动机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邓国良, 纪丽娟.大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动机的研究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 (3) .

[3] 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分析[J]体育教学, 2000年第1期。

[4] 陈华.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 (1) .

[5] 李铮, 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刑庆和.关于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 (5) .

[7] 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199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欧盟国家电力产业环境与监管政策研究下一篇:术中输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