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

2022-10-21

第一篇: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

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反映护理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科学动态地反映护理质量的基础、过程与结果。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涉及护理专业范畴的基础和专科。建立科室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科学评价的基础;实施持续的护理质量评价监测,则是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护理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第一部分 基础护理质量指标(14项)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备注

1、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数(例)

所有使用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

每月平均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次=全年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总例次÷12

例数下降

间比较

2、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所有使用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

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本月内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外渗的患者例次÷本月执行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高危药物指细胞毒性药物、特殊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临床护理文书规范P143药物外渗护理单)

3、输血反应发生率(%)

所有使用输血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

输血反应发生率(%)=单位时间内确诊为输血反应的住院患者例次÷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输血静脉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4、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例)

所有临床护士

单位时间内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次

例数下降

5、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所有使用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

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中心静脉插管中非计划拔管例数÷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总日数

比率下降

6、压疮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压疮发生率(%) = 单位时间内收治患者新发生压疮病人例数÷单位时间内收治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压疮例数应包括外院带入的、新发生的和单位时间内尚未愈合的压疮例数

7、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单位时间内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病人数量÷ 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由于便盆放置不当、热敷、冷敷、锐器等或其它原因造成病人皮肤损伤。

8、失禁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失禁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单位时间内尿/大便失禁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病人数量单位÷单位时间内尿/大便失禁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9、患者跌倒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患者跌倒发生率(%) =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病人数量÷单位时间住院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10、患者走失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患者走失发生率(%)=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病人数量÷单位时间住院患者的总数

比率下降

11、患者误吸/误食/窒息例数(例)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发生误吸/误食/窒息例数

单位时间内发生误吸/误食/窒息的例数

例数下降

12、运送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

所有需要转运的患者

单位时间转运患者过程中发生意外例次

单位时间院内转运患者总例次

13、患者足下垂、关节僵硬、跟踺孪缩及肌肉萎缩的发生例次

所有住院患者

患者足下垂、关节僵硬、跟踺孪缩及肌肉萎缩的发生例数

例数下降

14、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次

所有住院患者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次

例次下降

下肢深静脉血栓:突发性的单侧下肢肿胀外,还可发现存在浅静脉扩张和股三角区或腓肠肌有压痛。静脉造影或测量静脉压等检查。

第二部分 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8个专科)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备注

一、新生儿/NICU护理质量指标

15、新生儿身份识别项目不齐全/不清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新生儿

新生儿身份识别项目不齐全/不清发生率(%) = 住院新生儿的身份识别项目缺项发生例数÷住院新生儿的总数

比率下降

注1:新生儿的定义是入院时年龄在0-28天(包括28天)之间的患者。(中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9)

注2:新生儿的身份识别项目是①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②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同意后按左手拇指印确认;③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④新生儿实行双手佩戴腕带制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

人查对后补戴,每班确认;⑤床头卡标明姓名、性别、年龄、ID或住院号、床号、入院时间;⑥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2009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指标)

16、住院新生儿烧伤、烫伤发生例数(例)

所有收住院的新生儿

单位时间新生儿烧伤、烫伤发生例数

例数下降

烧伤是指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流、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激光、放射等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烫伤是烧伤的一种损伤形式。(2004危重症护理学P593)

危险因素:使用温箱、辐射台、红外线灯时加热过度、水温过高。

17、新生儿呛奶、误吸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新生儿

新生儿呛奶、误吸发生率(%)=住院新生儿发生呛奶、误吸的患者总例次÷住院新生儿的总数

比率下降

呛奶指乳汁从鼻腔流出,同时发生咳嗽,有时出现青紫。误吸是指来自胃、食管、口腔或鼻的物质从咽进入气管的过程。当出现严重的窒息、咳嗽、呕吐或紫绀症状时应考虑有误吸的可能。患者经常表现喘鸣、咳嗽及呼吸急促。

危险因素:进食、呕吐、胃食道反流。

18、气管插管脱出例数(例)

有置入气管插管的病人

单位时间内的发生气管插管脱出总例数= 单位时间内的发生气管插管脱出总例次÷单位时间内插管停留总例数

例数下降

管道脱出是指停留在体内起治疗、监测作用的各种管道,包括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如脑室、胸腔、腹腔、胆道、尿管)、支架管(如食管、输尿管)、造瘘管(如肾、膀胱)测压管(如有创动脉、中心静脉)等,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意外脱出不能起到应有治疗、监测作用。

19、鹅口疮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新生儿

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

住院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的患者总例次÷住院新生儿的总数

比率下降

鹅口疮是指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粘膜的炎症。表现为口腔粘膜、舌面或舌边缘有乳白色凝块样物,不易拭去,重拭之可有渗血。

危险因素:奶具或不洁物品擦洗口腔,新生儿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0、新生儿坠床发生率(%) 所有收住院的新生儿

新生儿坠床发生率(%)=住院新生儿坠床发生的患者总例次÷住院新生儿的总数

比率下降

坠床 新生儿从高处(如小床、检查治疗台、温箱、抢救台等)意外跌落到低处。

21、鼻中隔压伤发生率(%)

使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新生儿

新生儿鼻中隔压伤发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生鼻中隔压伤总例次÷单位时间内使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的总数

比率下降

鼻中隔压伤是指鼻中隔皮肤由于长时间受压发生潮红、瘀黑,甚至发生溃烂、缺损。

危险因素:经鼻腔使用鼻塞、鼻导管、胃管等

二、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备注

22、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患者

患者血压控制达到理想标准例数(%) = 血压控制达到理想标准例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血压控制理想标准:透析前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内。完整的血压评估包括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及透析间歇期的血压监测、透析间歇期水份增长、干体重及透析间歇期相关并发症等。(K/DOQI HD Adequacy 2006建议)

护士对患者血压控制干预要素:确保患者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和正确性;长期鼓励及追踪患者进行适宜运动;干体重的调节和饮食控制。 23 、患者饮食知识正确掌握合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患者

患者饮食知识正确掌握合格率(%) =

患者饮食知识正确掌握合格的总人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 ①血磷维持在:3.5-5.5mg/dl;②血钾维持在: 3.5-6.0 mmol/L;③没有因盐及水份摄入过多引发的高血压发生;④血脂在 正常范围内;⑤蛋白摄入足够,能够达到每天1.2g/kg体重的摄入。

饮食知识:①低磷饮食的选择及如何控制高血磷;②低钾饮食的选择及如何避免高血钾的发生;③低盐饮食的选择以避免高血压及

口渴的发生;④低脂饮食的选择以预防高血脂的发生;⑤高蛋白饮食的选择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⑥水份摄入的控制。⑦适度的热卡。

24、患者正确服药合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患者,重点磷结合剂、铁剂及相关维生素、降压药。

患者正确服药掌握合格率(%) =患者正确服药合格的总人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标准: 正确服药合格率应该为100%。包括: 维生素类; 磷质结合剂; 铁剂的使用; 活性维生素D3的应用; 降压药的使用等。长期维持性患者及其监护人应该被教会足够的知识以掌握常用药物的服用方法及剂量,使患者参与自我疾病的管理中。

25、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患者

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 = 患者营养状况合格人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白蛋白≥4.0 g/dl; NPCR≥1.0 (k/DOQI Nutrition 2000;K/DOQI CKD 2003) 患者营养状况合格例数是指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合格人

数越多说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低。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26、透析充份性达标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患者(注意:此项只用于规律性透析患者的评价)

患者透析充分性合格率(%) = 患者透析充分性合格例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kt/v ≥ 1.2;URR≥65%(每周透析3次)(K/DOQI HD Adequacy 2006)

透析充份性达标例数只限于规律性透析患者的评价,例数应该逐月增多,例数增多说明透析效果及质量的提升。

27、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患者

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 血管通路感染的患者数量÷透析患者总数

比率下降

标准:自体内瘘的感染发生率﹤1% ;人工血管的感染发生率﹤10% ,隧道性有袖口的深静脉置管至少需要维持时间是大于90天,其感染发生率 ﹤10% (3月内),及<50%(1年内)。(K/DOQI 2006)

三、糖尿病护理质量指标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备注

28、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住院诊断糖尿病的患者

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数量÷住院糖尿病患者总数

比率下降

低血糖是指血浆血糖浓度≤70mg/dL(3.9mmol/L),伴有或不伴有症状。(临床护理文书规范P250相关知识低血糖)

29、胰岛素注射不正确发生率(%)

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注射不正确发生率(%)= 注射胰岛素前未准备食物或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的患者数量÷

住院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总数

比率下降

正确注射胰岛素指评估注射前的食物准备及注射部位等,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文书规范P242胰岛素注射护理单中的护理指标)

30、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

所有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的患者数量÷ 住院糖尿病患者总数

比率上升

内容:饮食原则、总热量及餐次分配、血糖控制目标值、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胰岛素注射及血糖监测技巧、足部护理(2009糖尿病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31、护士对血糖“危急值”报告处理不正确发生例数(例)

所有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单位时间护士对血糖“危急值”报告处理不正确发生例数

例数下降

血糖 “危急值”指血糖低于3.9mmol/L、高于16.7mmol/L;当护士接到报告时,应及时报告、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临床护理文书规范P249低血糖风险护理单)

四、骨科护理质量指标

32、无效牵引、下肢牵引针移位、针眼感染发生率(%)

骨科下肢骨牵引的患者

下肢牵引弓脱落、移位发生率(%)=下肢牵引的患者发生下肢牵引弓脱落、移位发生的患者数量÷

外科下肢牵引的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33、下肢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发现率(%)

所有外科下肢损伤的患者

下肢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发现率(%)= 发现下肢手术的患者发生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患者数量÷

骨科下肢损伤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34、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

所有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

手术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 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的患者数量÷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35、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梗阻发生率(%)

所有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

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梗阻发生率(%)= 颈椎损伤/手术后患者呼吸道梗阻的患者数量÷颈椎损伤/手术后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五、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36、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产妇

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发生率(%)=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发生的孕妇数量÷产科住院的已生产的产妇总人数

比率下降

入院时初产妇宫口开大≤3cm,经产妇有规律宫缩,产妇送入产房后在1小时内分娩者。(临床护理文书规范P289产前待产记录单)

37、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阴道分娩产妇

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例数÷阴道分娩总数 比率下降

出血量推荐称重法、面积法、容积法

38、产科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产妇

产科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 产科病房发生产后出血例数÷分娩总数

比率下降

在产科病房所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

39、阴道分娩新生儿骨折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产妇

阴道分娩新生儿骨折发生率=每月阴道新生儿骨折数÷ 每月活

婴数

比率下降

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2.1%(《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 40、足月新生儿(阴道分娩)重度窒息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产妇

足月新生儿(阴道分娩)重度窒息发生率:

足月新生儿(阴道分娩)重度窒息例数÷ 阴道分娩活婴数

比率下降

新生儿出生时阿氏评分≤3分

41、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例数(%)=新生儿(阴道分娩)臂丛神经损伤例数÷阴道分娩活婴数

比率下降

42、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孕妇

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使用催产素发生并发症的孕妇数量÷产科住院的使用催产素的孕妇总人数

比率下降

并发症以监控急产、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为主

43、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孕妇

产妇发生乳房胀痛发生率(%)= 产妇发生乳房胀痛例数÷产妇分娩总数

比率下降

乳房胀痛需要医疗干预的为发生例数

44、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

所有产科住院的孕妇

产妇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产妇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例数÷阴道分娩产妇总数×100%

比率下降

以需要采取导尿术接触尿潴留为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例数

六、急诊护理质量指标

45、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

所有急诊就诊的患者

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接诊护士判断不准确发生的患者数量÷在同一单位时间所有急诊就诊的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评价标准:①预见性的发现问题,能快速准确的根据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做好恰当分流;②分科准确,及时分流病人。

46、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及药物完好率(%)

所有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内的急救物品、药品及设施

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及药物完好率(%)= 单位时间核查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及药物不合格次数÷同一单位时间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及药物核查的总次数

比率上升

47、院前急救/急诊院内/外运送患者意外发生率(%)

所有需要转运的患者

单位时间急诊运送患者意外发生率(%)=单位时间急诊转运患者发生意外例次÷同一单位时间院内急诊转运患者总例次

比率下降

48、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不合格率(%)

所有急诊科护士

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不合格率(%)= 单位时间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不合格例次÷同一单位时间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总项目 比率下降

考核标准:护士核心能力层级要求。急诊常见急救技术

七、成人/综合ICU护理质量指标

49、使用呼吸机患者卧位不正确发生率(%)

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有抬高床头禁忌症者除外)

使用呼吸机患者卧位不正确发生率(%)=使用呼吸机患者卧位

不正确发生人数÷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的禁忌症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低血容量导致的低血压、脊椎损伤等。 50、患者口腔清洁合格率(%)

所有ICU的住院患者

患者口腔清洁合格率(%)=患者口腔清洁不合格发生人例次÷所有ICU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口腔清洁包括患者唇、牙龈和口腔黏膜、舌、牙齿、唾液的清洁

51、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率

所有置入人工气道的病人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率=发生人工气道意外脱出总例次

例数下降

根据统计需要,“单位时间”可以为“月”、“季度”或者“”,以下同。

52、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 所有放置尿管的病人

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患者尿道插管总日数

比率下降

同时应考虑导管使用率、标本的送检率、标本的合格率等感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

53、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所有进行中心静脉插管的患者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总日数

比率下降

同时应考虑导管使用率、标本的送检率、标本的合格率等感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

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使用呼吸机患者人中肺炎的总人数÷患者使用呼吸机总日数

比率下降

同时应考虑导管使用率、标本的送检率、标本的合格率等感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八、手术护理质量指标

55、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差错发生例数(例)

所有进入手术室的患者

单位时间内的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差错的总例数

第二篇:2013年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计划

参照《护士工作手册》《护理实践指南》《医院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制订我院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

一、护理管理目标

1、病区管理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

2、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分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

4、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40分,合格分≥36分)

5、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合格率≥9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

7、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

8、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9、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

10、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100%(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

11、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

12、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除特殊情况外,但需通过备案、论证)

二、实施措施

㈠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组织实施。

2、加强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加强自我质量监控,自觉把好质量关。

3、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作用,加强护理质控,各级护理质控组织定期进行质控,平时随机抽查,严格把好质量关。

4、结合二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实施细则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继续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落实临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工作流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理安全。

5、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各级护理人员考评标准,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大护理质量检查力度

1、继续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管理网络监控,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作用,做好环节质量和终未质量监控,规范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3、采取正常检查,夜查房,随机检查,定期检查,交叉检查等各种检查方式,进行护理质控,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汇总质控检查结果,做好每月小结,每年分析工作。

5、每季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护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控成效。

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1、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压疮管理规范和流程,实施危险因素的评估、防范和监控。

2、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落实护理安全措施,执行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时段护理质量、监控,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依法执业,严防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㈣强化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

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各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 ㈤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根据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完善各项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各类检查表格的填写,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外科 2013年1月5日

第三篇:手术室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手术室的灵魂。

一: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

组 长:祁国群

副组长:王广云 刘小芳

组 员:各手术配合组组长

二:手术室护理质控内容:

1:无菌技术质量

2:手术器械准备的完好率

3:手术配合业务熟悉的程度

4:手术患者全程护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6:各项记录的完整性

7: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情况

8: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主要是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9:消毒隔离技术质量——包括污物的处理、消毒,灭菌的过程,限制、半限制、非限制区的划分和流程是否合理

10:精密、贵重器械、仪器的完好率

11:急救物品准备的完好率

12:有无过期的无菌用物

13:清洁卫生情况等

三、手术室护理质控方法:

1、 每周确定一项质控重点。

2、 每周组织一次质控活动,并记录。

3、 每月按护理质控标准对手术室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并记录。

4: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5:每年进行一次质控效果评价。

四:手术室质控标准:

见上级部门颁布的"规范"、"要求"、"通知"及手术室"职责"、"制度"、"要求"等。

第四篇:2013-9内三科护理质量指标分析

《护理质量指标》持续改进分析表

科室:内三科(第三季度)

2013年9月30日

基础护理质量指标第二季与第三季度统计对比

护理质量统计图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数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患者例次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外渗的患者例次住院静脉输血患者数确诊为输血反应的住院患者例次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收治患者中新发生压疮患者的例数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者数二便失禁患者数二便失禁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患者数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患者数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的患者数发生误吸/误食/窒息/的患者数转运患者过程中发生意外的例数患者院内发生足下垂、关节僵硬、挛缩及肌肉萎缩的次数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数1400126012001091100080060040020030218143270001091030000021800000100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数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患者例次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外渗的患者例次住院静脉输血患者数确诊为输血反应的住院患者例次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收治患者中新发生压疮患者的例数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者数二便失禁患者数二便失禁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患者数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患者数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的患者数发生误吸/误食/窒息/的患者数转运患者过程中发生意外的例数患者院内发生足下垂、关节僵硬、挛缩及肌肉萎缩的次数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数00000000102000201260027002014302000000200000第二季度0第三季度2 、

护理质量统计分析: 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使用高危药物增多了169人次,其中常用高危药物有甘露醇和氯化钾,有个别使用硝普钠,善宁,垂体后叶素等。我们科老年病人居多,该人群普遍对药物外渗的敏感度差,不易察觉,而且他们血管特点较多是皮肤薄,血管脆、细、组织吸收修复能力较差,一旦液体外渗便容易出现较大的瘀斑,穿刺周围水肿,血液循环不良等。为此,我们安排熟手护士对该类病患进行穿刺,确保穿刺成功率,还对其穿刺后的护理尤其加强监督,如经常巡视,予夹板固定、制动、留陪人看护,严格注意滴速等, 至今无一例高危药物外渗发生。输血人数比上个季度少3例,均无发生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本季度有2例发生给药错误,2例收治患者新发生压疮,跌倒2例,足下垂1例。

一、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缺乏用药相关知识。

3、护士责任心不强

4、对护士给药风险管理培训不足。

给药错误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对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对护士进行给药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 2.加强制度落实,按流程进行操作。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程序,加用手腕带查对。

4、加强对新护士的培训工作,按需要对个别护士进行单独培训,包括责任心,技能操作、专科知识、法律法规等。

二、发生压疮原因分析

1、院外护理不正确,家庭护理员对病人的翻身防压疮护理动作不规范,存在拖、拉、拽等动作。

2、家庭护理员知识缺乏。

3、病人怕麻烦别人不好意思寻求帮助。

压疮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病人及家属防治压疮的相关知识宣教。

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

3、 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水垫等等。

4、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床旁交接班流程。

5、 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6、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具和材料。

7、引进新型的有效的护理用具。

三、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

1、护士在跌倒宣教上不仔细,在宣教时未体现个性化,病人不能完全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

2、病人文化程度低,对宣教的理解能力差;对防跌倒的意识不强;参与护理安全的意识不强。

3、管理人员督查力度不够;安全意识不强。 跌倒持续改进措施:

1、各班护士要落实交接班制度,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并认真落实。

2、对于护工看护的病人不能麻痹大意,要及时监督、检查护工工作情况。

3、对病人入院、特殊病人加强宣教。对态度强硬,不听劝告者签字,并说明后果自负。

4、科室及时进行个案讨论,吸取教训。

四、发生足下垂的原因分析

1、病人本身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神经血管萎缩。

2、护士对发生足下垂高风险知识的缺乏,。

3、护士为长期卧床病人翻身时未摆好良肢体位。

4、护工为病人翻身时护士未监督检查。

足下垂持续改进措施:

1、足部温热敷,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

2、为病人安置患肢于功能位,不论什么卧位都不能使足部悬空。

3、加强患肢功能被动锻炼。

4、加强知识培训。

5、督促护工的翻身工作。

质量改进效果分析与持续改进:

本报度质量效果与上季度对比有所下降。

科室质控组员签名:李小华

叶汝兴 周玉静 饶娟娟 保存期限:三年

第五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无菌技术管理

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

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士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认真做好手卫生。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1.4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

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体位,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差错事故的防范

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

5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手术室护士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积极能干,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身体素质。护士长要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5.1.1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新职工制定严密的培养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新生力量能够按照现代护理观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带领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订阅各种护理杂志,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用新的理论武装、充实自己,认真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直到掌握要领,并根据本院本科室的情况积极把知识融入工作中;请临床手术医师为大家讲课,对各科手术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新开展及高难度手术的配合定期学习强化,提高手术室护士专科技术水平。每周选择1天集

体晨会时间,总结上周工作重点,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再集体反馈一次,引起大家警惕。坚持每周业务学习1次,特殊操作、特殊护理问题、小经验、新知识新技术、各班工作体会等,学习有记录、有提问、有成绩。每月坚持理论考试1次,操作考核2项,成绩记录在档。选定课题,组织大家讲课,调动学习热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律意识培养,更新服务理念,保证护士素质方方面面都处在一个较高水平。

5.1.2 服务理念的更新医疗护理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范畴,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做到换位思考。

5.1.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行为,防范互利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更好的保护自己,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6做好临床科室的配合

护士长除了在纵的方面领导全体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注意与各手术科室保持联系,定期向临床手术科室征求意见,以不断的改进和协调手术配合的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科室之间的矛盾,应本着一切从工作和患者的利益出发,

互换意见,互相支持,以保证工作协调、手术室护士态度要谦虚、诚恳,切忌互相指责,甚至争吵,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7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知识技能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更新操作技术,以适应配合手术的需要。

护士长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出全年业务学习计划,每月指定人员讲课,内容为手术室的专业理论要求既强调专业性也强调相关的理论学科,结合临床实际,示范操作,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力求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做好手术配合如新手术的开展,使用新设备、新仪器请专人讲课,参加术前讨论及动物实验等,以掌握手术步骤和方法,使用和配合上则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深圳市行政服务中心下一篇:手术室实习体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