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方言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闽南语方言范文

【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半生蜡熟——半生不熟 半死半活——半死不活 扒头控耳——挠头抓耳

报鸡城狗——照顾一人,引起众人追逐,喻指牵一发动全身 放刁吹鳖——威胁恐吓。同“放刁拳比”差不多 捧碗甩筷——甩碗扔筷子。 饱狗占屎——喻指贪得无厌

变面变孔——脸色说变就变。喻指喜怒无常 拼死拼活——拼老命做事 盘山过岭——翻山越岭

盘屎过瓮——把事情重新做一遍。形容越弄越糟糕,毫无意义的重复

笨脚笨手——形容手脚不灵活

傍神福绿——靠神获取福绿,指乘机沾点好处 傍官靠势——依仗官势。

搬嘴搬舌——四处传话,挑拨离间

搬嘴小姑——像小姑仔爱学舌,指爱搬弄是非 撇手掠脚——捋袖挥拳,摆出打架姿势 歹款歹制——性格暴躁,性格偏僻 歹心毒幸——心地阴险,手段残忍 歹声歹嗽——声音严肃,说话严厉带有责备之义 歹铜旧锡——破铜烂铁

歹囝浪荡——浪荡公子,行为不检 扶脚蒱手——扶手抬脚

骗请害饿——说要请客让人饿肚子空等 鼻流澜滴——鼻涕口水任随流淌。同“鼻流汁滴” 欲吃唔做——光吃不做 欲长倒短——同”想长倒短 欲死欲活——要死要活

无影无迹——同“无影无只”形容没有根据的事 无闲无工——没有闲工夫 无暝无日——没日没夜

无嘴无舌——不会讲话,形容不善交际 无即无或——没这没那

无眠损神——缺少睡眠有损精力 无闲切切——忙着做事 无头无面——面目不清 无鼻无目——事情未清楚 无大无细——不讲礼貌

无声无说——没人说话,没有声音。喻指音信全无 无性无块——没有性子,好脾气 无拍无算——毫无打算,缺乏计划 无天无地——无法无天 无相输赢——不相上下 无顾体面——不顾面子 无囝无儿——没儿子也没女儿 无空倘钻——无孔可钻,无懈可击 目白舌吐——目瞪口呆

目淆无扣——不识时务,不知道危险 名声透屎——臭名远扬 卖龟买鳖——徒劳无益

掠龟走鳖——顾得了东顾不了西 面忧面Q——愁眉苦脸 袂晓抽退——不知闪退

大牛惜力——牛虽大但不肯使力 大脚大手——花钱大方,不懂得节俭

大箍作菜——虽然身材粗壮,实际是小菜一碟 当头对面——面对面的意思 直肠直肚——说话不会拐弯抹角 猪欠狗债——有前因必有后果 缠脚镇手——碍手碍脚 鼎里涂溜——瓮中之鳖

跺脚顿蹄——怒气冲天,乱蹬乱跳 雕花刻柳——精雕细刻 天落红雨——指事情不可能发生 头烧耳热——身体发热,体温升高 头晕目暗——头晕眼花

头毛试火——指执意蛮干,自取灭亡 头目精鸟——机灵透顶 吐气吹哼——唉声叹气

吐血吐沱——焦急烦恼,连血都吐出来 宰鸡教猴——杀鸡吓猴 贪长短到——同贪吃屎漏 添头贴尾——增添补足 添脚添手——画蛇添足 脱裤放屁——多此一举 人来客去——亲戚朋友往来 年冬月节——逢年过节

老马展鬃——年纪虽大,不服老 你甘我愿——彼此甘愿 软索牵猪——以柔克刚 软涂深掘——弱肉强食 离头什仙——头发散乱

犁头戴鼎——埋头苦干,毫无二话 鹿脚马枪——狐群狗党 路鳗狗鲨—— 一丘之貉 雷弹切掣——电闪雷鸣 路家散宅——家破人亡 十手五爪——七手八脚

上四袂摄——人到了四十就精力衰退 水流破布——做事拖拖拉拉,说话拉东扯西 汁流汁滴——形容做事拖泥带水,效果很差 尖脚幼手——手脚细嫩

咀死绝咒——发重誓以求让人相信 吃饱换饿——工作没有成效,白花力气

吃便领现——吃的领的都是现成的,指悠闲安乐 七横八直——形容乱七八糟

七创八创——随便做事,不按规矩来 吵家闹宅——吵得家庭不得安宁 伸脚出手——动手动脚

抢年抢节——年关节日抢购货物。借着年节趁机捞钱 青暝怨壁——寻找借口,掩饰过失 青暝穿针——瞎干一场

差牛缉马——以牛追马。形容方法不对,无济以事 臭头烂耳——毛病很多

臭脚撑底——骨子里如屁股一样臭,本质有毛病 粗嘴野斗——粗言野语 钝刀利手——刀钝方显快刀手 撞门弄户——撞击门户,形容气势汹汹 天乌地暗——天昏地暗

贪俗买贵——贪一多便宜结果买得更贵

劳气着力——费口舌要花力气。喻做事要看值不值得 钱咸淆粘——形容很小气

贼头贼面——从外到里都是贼样子 柴空米尽——形容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聘贼顾更——引狼入室 贼仔贼孙——鼠窃狗盗之辈 秤锤拖尾——形容人老珠黄

插嘴插舌——爱插话。指不懂得尊重人 嘴饱目饿——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嘴干喉刮——口干舌燥

嘴尖舌利——话语尖刻,贫嘴薄舌 嘴笑目笑——满脸笑容

三脚花跳——像动物一样跳跃。形容连蹦带跳 三尖六角——高低不平,凹凸不正 三请五催——反复多次催请

三人五目——形容多人过目,事实真切 三不五时——经常的意思

三更半暝——三更半夜。同“三更暝半” 心狂火着——热得心中起火,心急火燎 双头落力——两头使劲,双管齐下 生空生缝——专出坏点子

想空想缝——专想挖空子,挖空心思 生脚生手——添手添脚。喻指无中生有

生头发尾——浑身上下生疮发脓,喻指毛病很多 四九日乌——春日阴雨绵绵,喻指缺乏热情冷落冰霜 四脚拔直——手脚僵硬,形容人死的状态 四箍遴转——四面八方,四周围 四四角角——四四方方 死坐活吃——吃白饭不干活

死猪镇坫——死猪占板位。占着茅坑不拉屎 辛苦病痛——拖磨过度得病 相教相学——互教互学

屎激开学——大便急了才要建厕所。喻指紧急的事情到眼前才匆忙处理(学:公厕) 瘦人厚膏——身材瘦体质强

数佛做粿——喻指办事有计划。也指做事不灵活 见拍见赢——百战百胜

近街避巷——近闹市又避居小巷 近庙欺神——在庙附近却瞧不起神。 鸡角身坯——像公鸡一样。指好斗成性 拣精拣肥——喻指过分挑剔 狗兄狗弟——难兄难弟 规头面汗——满头大汗 骨折肉裂——粉身碎骨

拳头坫坯——喜好斗殴打架,但拳术又不到家 紧脚捷手——手脚麻利

家私伙头——家具或专业用的工具 假肖六颠——装疯卖傻 纠肠纠肚——牵肠挂肚 割肠割肚——心如刀割 俭肠俭肚——省吃俭用

举箸遮鼻——喻指要知足,不要多占便宜

烧山炎日——阳光灼热似热火烧山。形容暑气逼人 估不而将——不得已而为之

乞吃假仙—— 喻指冒名顶替。鱼目混珠 可怜可代——十分可怜 轻声细说——形容态度和蔼 牵声拨调——故意拉长声调 起脚动手——动手动脚

起鼎动灶——烧锅做饭。喻指待人热情 起早摸暗——起早摸黑 哭爸哭母——叫苦连天

勘头勘面——头脑缺根弦,目无尊长乱发脾气 脚瘸手折——手足残废 脚浮手掣——手脚颤抖

瘸脚破相——脚瘸,脸上有毛病。喻指残废 五花十色——五颜六色火烧目眉——火烧眉毛 好脚好手——手脚都好使,喻指身体健康 好名好声——名声很好

好锣好鼓——锣鼓敲得动听。形容说话投缘 好来好去——双方感情很好。交往密切 好声好哨——喻指态度柔和

合字恶写——合字难写。喻指凡事合作不容易 欢头喜面—— 一脸的欢喜。形容春风满面 血流血滴——血淋淋,伤势惨重

雨淡水滴——下雨天到处湿漉漉。喻指行动不方便 鱼虾水卒——虾兵蟹将

胸肌瘦细——形容身材瘦小细弱 引鬼入宅——引狼入室

王哥柳哥——随意称兄道弟。喻指不务正业的人或三教九流之辈

乌篮血迹——摇篮之地。喻指故乡

乌青激血——皮肤青肿淤血。喻指伤势严重 乌噜白噜——胡说八道。同“七吐八吐” 乌天暗地——天昏地暗 无做无声——没有作声。喻指不露声色

唔知头天——不知头上天有多高。喻指不知内情乱说 唔知天地——不知天地在哪里。喻指晕头转向 唔知头尾——不知道来龙去脉

红面赤须——形容人满脸通红,也指脸色红润 红膏赤蟹——像煮熟的蟹膏一样红

有嘴无澜——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口舌,劝说良苦 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有空无笋——形容做事不周全,或不可思议 有七无八——形容乱七八糟

有耳无嘴——劝人只管听,不要乱插嘴。或指不要对外传话 有嘹有拍——符合旋律节拍。形容做事有板有眼 有空倘钻——有机可乘

会算袂除——只懂加不懂除。喻指只知利润不知成本 应嘴应舌——乱顶嘴,不懂礼貌

学嘴学舌——四处乱传话。喻指搬弄是非 弯街僻巷——喻指偏僻的角落

饿饥失顿——三餐吃不饱。形容经济困难 歪膏市斜——歪歪斜斜。也指行为不正 歪嘴斜目——眼斜嘴歪。喻指五官不正 冤家量债——冤家对头,争吵不休 鸭仔听雷——不知所云 鸭仔趁阵——盲目跟从。喻指随大流 恶人无胆——凶恶的人也最胆小 憨头愚面——傻头傻脑

憨人厚福——不精明的人更有福分 淹山淹海——大水淹没一切。

傍赏福绿——靠近别人吃香喝辣。喻指秃子跟着月亮走沾点光

第二篇: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日常用语(包括潮汕地区)瓦(我)

汝/力(你)

伊(他)

小(神经病)

哺(嚼)

粙(稻子)

七桃(游玩之意)

山猴(乡下人气)

三八(二百五意)

出山(出殡仪式)

歹谱(谓环习惯)

歹嘴(开口骂人)

目屎(眼泪)

鲈鳗(流氓之徒)

查某(女人)

破相(残废之人)

牵猴(拉皮条)

话仙(闲聊)

印卯(塞责人事)

冥代(什么事情)

厚酒(高度酒)

趁食(谋生)

胡螓(苍蝇)

必开(裂开)

食饭(吃乾饭)

一粒一(再好没有) 坎大猪(傻瓜的人) 好鼻狮(嗅觉灵敏) 拍嘴鼓(谈论笑话) 风头狗(慌狂之态) 装狗熊(假装不知) 代志(什么事)

大细心(偏心、偏袒)无半撇(没本事)

凶戒戒(凶恶)

夭寿鬼(骂人短命) 古早时(古

代)

夭鬼(骂人贪食)

古锥(活泼可爱)

凸风(好讲大话)

白贼(好说谎言)

歹狗(无赖之徒)

碗糕(没有其事)

头兄(头人之意)

扣鳖(哭父、骂人)

大埔(男人)

风车(好说大话)

封龟(爱出风头)

好空(得到好处)

歹仔(不正当人)

厚茶(浓茶)

代志(事情)

趁钱(赚钱)

蠓仔(蚊子)

必痕(裂缝)

食糜(吃稀饭)

打边鼓(从旁指点)

请甲辞(拒绝之意)

瓦秧裁(我不知)

大面神(自不知羞)

半头青(愚笨之人)

一样代(同样的事)

三只手(扒手)

大细目(不公正)

无头神(健忘)

见公母(决雌雄)

双头好(两全其美)

古早册(古书)

古早人(古人)

古早物(古董)

出门人(游子)

正手平(右边)

失体面(丢面子)

失体统(丢人格)

仙公步(耍花招)

好性地(脾气好)

好彩头(吉祥)

奸雄步(好阴险)

有两步(有两下子)

有淡薄(有点儿)

行短路(自杀)

名声(臭名声)

乱侣吵(胡闹)

泛泛过(马虎过活)

泛泛代(马虎从事)

青冥牛(文盲)

放水灯(三三两两)

限死死(限制很死)

斗闹热(凑热闹)

唔看破(想不开)

惊生分(怯生人)

雷公性(性情暴躁)

噪三代(骂人太甚)

猴头鼠目(面目丑陋)

无某无猴(无可牵挂)

记牛肉账(涂写不清)

臭头鸡仔(讨厌于人)

鼻流鼻滴(无法收拾)

猴食薄荷(初学吸烟)

1、童鞋 --同學 虾米--什麼 电丁--电灯

雨神、湖神-苍蝇

盐笔-铅笔

盐--铅笔芯 快速面、速下面-方便面 灰熊--非常 头毛-头发 土豆-花生 菜头--白萝卜 灰机--飞机 瓦-我

瓦马是-我也是

无限循(sun)环(kuan)小数 哇死、哇唏咯--我死,我死了 地古,电条,电罐--熱水瓶

2、没路用--沒用 歹势啊--不好意思

妖秀啊,妖瘦--要死啦,不得了等感嘆 冻未条--受不了

头壳--頭,腦筋,

頭殼壞掉--腦筋秀逗,短路

拦嘴舌(磨嘴皮)

看人无(瞧不起人)

斗阵走(一块走)

唔见笑(不知耻)

倒手 (左边)

淡薄久(一会儿)

辞头路(辞职)

杀鸡教猴(借事示威) 狗咬猫鼠(多管闲事) 输人勿输阵(决不示弱)叫秀才挑担(不能称职)无料兼闰月(无财多事)

乌青、黑青--淤青 三不五时--sometimes 空气鞋--涼鞋 家蛇--蟑螂

加都,加剪--剪刀 土粉--灰尘

没影诶代志--沒有的事情 土想马知 --不用想也知道 电荒扇--电风扇 闹热--热闹

漳州开漳圣祖陈元光所率开漳将士绝大部分来自河洛固始,他们通用中原

的河洛话,亦称河佬话;故早期戍守闽粤的中原府兵后裔也自称为“河佬”。他们入闽后大都屯居东南沿江、沿海平原地带,河洛话便逐渐成为闽南本土通行的话语,这就是后代流行于漳州、厦门、泉州和粤东的闽南话。

今天的闽南话还保留大量隋唐时期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因此被称为“古汉语(中原古音)的活化石”。据专家研究,在中国现存的各种方言中,唯有唐初开漳后形成的闽南语最接近隋唐的官音《切韵》,最切合古音韵律;然而这种古音“在中原地区早已不存在,唯一留下来的是河南固始县的一块地方”(《文史知识》1988年3期)。它不但至今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广为保存了下来,而且还在继续传播。

如今在闽南话当中,仍保留许多古汉语辞语,如鼎(锅)、面(脸)、伊(她)、走(跑)、箸(筷子)、卵(蛋)、莫(不要)、拍(打)、日头(太阳)、暗暝(夜晚)、滚水(开水)、老伙(老头)、姊(姐)、呷(吃)、困(睡)、裳裤(衣服)、行状(模样、风貌)、虬(卷曲)、乌(黑)、郎(人)等等。

有学者还举出大量古诗文为例证:闽南话“假使”叫“设使”,曹操《自明本志令》有“设使天下无孤”;闽南话“好势”是好的意思,江淹《云山赞序》云:“壁上有杂画,皆作山水好势”;闽南话把费用、盘缠叫“所费”,《世说》云:“所费诚复小小”;闽南话步行叫“步辇”,这是唐代中州话,《唐语林》道:“上令左右以步辇召之”;闽南话“古意”,为殷勤待客的意思,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闽南话“大汉”,意指高个子、长大,杜荀鹤诗云:“不觉裹头成大汉,昨夜竹马作儿童”。闽南话“知影”,即知道,韩愈《与崔群书》有:“仆愚陋无所知晓”;闽南话把读书叫“读册”,《唐书》云:“中书令读册”„„等等。这些现今常用的闽南话我们都可在汉唐的诗文中找到字眼或词汇。

随着众多开漳将士后裔陆续自闽南播迁开去,河洛话(即闽南话)成了中原南下的群体标志——早期播迁入粤者称为“河佬话”或“福佬话”;后期播迁入台湾者称为“闽南话”或“台湾话”,传入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唐人话”。追本溯源,不管是闽南话、河佬话、福佬话,还是台湾话或唐人话,都与唐初开漳将士传播的中原话、河洛话一脉相承。

厦门大学已故黄典诚教授生前曾于1981年进行调查证实指出:“只有由于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众入闽屯居,才有可能把当年的河洛话带到闽南地区,然后传播开去”。闽台文化研究专家刘登翰亦指

出:“闽南方言是初唐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入闽平定‘獠蛮啸乱’驻军闽南而定型的”。随着闽南漳州移民的迁徙向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继续传播,闽南话就成了台湾和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最主要语言。他们都讲闽南话,并且大多讲的是近于漳州腔的闽南话。他们仍保持唐初开漳以来世代相传的河洛话,并多以“河洛人”或“唐人”自豪。

以中原河洛话为源头的闽南话不仅流播于闽南、粤东、雷州半岛、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还流播到浙江南部、海南大部和江西东北部、广西东部,甚至四川成都附近、江苏宜兴以及湘西局部等地区。据估计,至今海内外讲闽南话的人数约5000万人以上。闽南话现为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闽方言的主要次方言,也是世界60种主要语言。

第三篇: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

二、 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

1、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

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歹剃头”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五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水鸡吗?师(出示水鸡的图片)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2、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3、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四、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鸭仔听雷”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鸡,齿》。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鸡,齿》。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闽南童玩:挑竹签

要让学生了解挑竹签的注意事项,掌握游戏中获胜的要领。

学生每人收集一定数量的竹签或冰棒棍儿。(以10-20根为宜)先由一人用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将它们撒在桌面上。散开后抓住其中的一根木棍,以这一根去逐条挑竹签出来,规则是:每次只能动其中一根,并且其他木棍均不能触动,一旦触动则输,轮到下一个人挑。最后看谁手中的棍子最多则赢。(教师分配学

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牧的另一首古诗《登飞来峰》。

1、你们还记得之前学过杜牧的《登鹳雀楼》用闽南语怎么读,齐读《登鹳雀楼》。

2、课件出示古诗《登飞来峰》让学生读一读。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飞来峰》。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飞来峰》。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大牛惜力”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八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阮阿舅》。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阮阿舅》。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复习闽南童玩:挑竹签

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九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唐诗《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凉州词》。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凉州词》

1、简介作者李商隐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5、布置学生用闽南话背诵二十四个节气。

第十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谁能回答,什么叫“和谐社会“?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囝仔满月》。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满月》。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6、选择童谣中的一些词语来造句。

三、复习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第十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清明》《爬龙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读完后说说都跟什么节日有关?

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元日》

1、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十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第十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再一起学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泊船瓜洲》

1、简介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2、课件出示西湖新旧十景让学生欣赏。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菊花》。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菊花》

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五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谁的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相处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童谣《一只蜢仔》说的就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深。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一支竹仔水里浮》

1、课件出示童谣《一只蜢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拓展延伸

1、思考:为什么“阿嫂无钱哭晓幸”、

2、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要学习“哥哥”的什么精神?

3、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哥哥”学习,与人和睦相处,无私地为家人奉献,同时也要改掉自己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第十六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和父母的生相,课上交流。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的图片。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月亮月光光》

1、课件出示童谣《月亮月光光》。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复习闽南童玩: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十八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儿童游戏吗?最喜欢的是哪个游戏?

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儿童游戏?

3、课件展示介绍闽南地区的儿童游戏。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拉钩》

1、课件出示童谣《拉钩》。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学习闽南童玩:编花绳

取来一根一定长度的线绳,两端系好,成一个封闭形状,架在两只手掌上,手掌翻飞,手指勾来勾去,一根绳就结成一个“篓子”的形状,然后另外一个人再把绳翻来勾去倒到自己手上,又变换了另一种花样儿,学生两人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发明创造出新的编法,看看谁编得最有趣,谁最有创意。(在编花绳时,小心避免将花绳打成死结。)

第四篇: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1内容简介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会长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和《古汉语研究》编委等。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等。

编辑推荐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编 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 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 宋元明清汉人入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 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 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 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泉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 《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 《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 《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 《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 《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 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 《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 《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 《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四章 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三节 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 一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 二 声母系统研究 三 韵母系统研究 四 声调系统研究

五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第四节 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一 《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 二 《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 三 《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五节 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

二 《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 三 《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六节 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 二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 三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

四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

第五章 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厦门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八音定诀》音系研究

一 《八音定诀》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音系 二 《八音定诀》的声母系统 三 《八音定诀》的韵母系统 四 《八音定诀》的声调系统 第四节 《击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击掌知音》声母系统 二 《击掌知音》韵母系统 三 《击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六章 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潮汕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和潮汕方言 第二节 现代潮汕方言声韵调系统 一 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二 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三 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第三节 张世珍《潮声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潮声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 二 《潮声十五音》声母系统 三 《潮声十五音》韵母系统 四 《潮声十五音》声调系统

第四节 蒋儒林《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潮语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 二 《潮语十五音》声母系统 三 《潮语十五音》韵母系统 四 《潮语十五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无名氏《击木知音》音系研究 一 名同实异的两种韵书 二 《击木知音》的音系性质研究 三 《击木知音》声母系统 四 《击木知音》韵母系统 五《击木知音》的声调系统及其拟测 第六节 姚弗如《潮声十七音》音系研究 一 《潮声十七音》的音系性质 二 《潮声十七音》声母系统 三 《潮声十七音》韵母系统 四 《潮声十七音》声调系统

第七节 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音系研究 一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母系统

二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韵母系统及其音系性质 三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调系统 四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韵调配合表 第八节 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性质概说 二 潮汕方言韵书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中编 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七章 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节 台湾的地理与历史概说 第二节 闽、粤移民人台概况 第三节 台湾境内闽、客方言分布概况

第八章 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系统的比较

第九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的出版与绪言 第二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母系统 第三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韵母系统 第四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调系统 第五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韵调配合表

第十章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

第一节 《增补汇音宝鉴》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第二节 《增补汇音宝鉴》声母系统 第三节 《增补汇音宝鉴》韵母系统 第四节 《增补汇音宝鉴》声调系统

第十一章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十五音辞典》的前言部分 第二节 《台湾十五音辞典》声母系统

第十二章 《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 第十三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 第四章 《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 第十五章 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下编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外编一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

第十七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外编二 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

第十九章 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 [看更多目录]

2序言

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在全国所有大区的方言中,闽语流传的各种韵书、字书是最多的,而其中有关闽南方言的各类韵书、字书尤其丰富,堪称大观。例如大陆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泉州黄谦的《汇音妙悟》(1800,泉州音)、建阳廖纶玑的《拍掌知音》(不详,泉州音)、叶开恩的《八音定诀》(1894,厦门音)、漳州谢秀岚的《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漳浦)、无名氏的《增补汇音》(1820)、长泰无名氏的《渡江书十五音》(不详)、无名氏的《击掌知音》(不详)、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1913)、崇川马梓丞改编的《击木知音》(全名《汇集雅俗十五音全本》,1915)、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21)、潮安萧云屏编的《潮语十五音》(1923)等;台湾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部编撰的《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895)和《订正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901)、沈富进编著《增补汇音宝鉴》(1954)、林登魁编著《乌字十五音》(1960)等。就目前所知,这一类韵书、字书的数量多达20多种,这种盛况在汉语方言中是少见的。编纂韵书、字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语言或方言的研究,但没有对语言或方言的深刻理解是绝对编不出韵书、字书的。越是复杂的方言越需要编纂韵书、字书。因此,闽南方言韵书、字书的繁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闽南方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且早就引起了特别的重视;也说明了闽南方言地区,包括台湾的闽南话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很多时候是通过韵书、字书的编纂表现出来的。

文摘 插图:

后记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首次全面、深入地对闽台闽南方言韵书进行历时和共时、时问与空间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闽南方言语音的共同特点以及所存在的差异,从中窥知闽台闽南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探讨闽台闽南方言的源与流的关系,说明历史比较法原则对闽南方言史研究的重要性。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福建历史上的移民史与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福建的早期开发与福建古代方言萌芽,西晋末年至唐五代时期中原汉人人闽以及闽方言的形成,唐宋以后中原汉人人闽以及福建方言的发展变化,才逐步形成福建境内现代汉语方言的复杂情况。明清时期闽、粤移民大量入台,也导致了台湾境内闽南话为主、客家话为次的分布格局。大陆迁台移民原籍地主要有三部分:一为泉州移民,他们入台最早。二为漳州人及厦门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首批入台,之后,主要在施琅平定台湾后大量迁入。三是客家人,他们迁台的动作最慢,时间最晚。

福建近代音韵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闽方言韵书的大量产生。最早闽方言韵书有两种,即:《六音字典》和《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六音字典》是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问世的闽北方言韵书,作者陈相。《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是托名明末戚继光所编撰的福州方言韵书。清代有大量的闽南方言韵书问世。如反映泉州方言音系的黄谦《汇音妙悟》(1800)和廖纶玑《拍掌知音》(约成书于康熙年间);反映漳州方言音系的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1831)、无名氏《增补汇音》(1820)、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年代不详);反映厦门方言音系的叶开温编《八音定诀》(1894)和无名氏《击掌知音》(年代不详);反映潮汕闽南方言音系的张世珍《潮声十五音》(1909)、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11)、无名氏《击木知音》(1915)、姚弗如《潮声十七音》(1934)和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1979)等。这些韵书的产生对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的编撰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繁体字) ·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本书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等编委。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上编 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 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 宋元明清汉人人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 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 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 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泉州各县市方盲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 《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 《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 《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 《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 《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 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 《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 《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 《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四章 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三节 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

一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

二 声母系统研究

三 韵母系统研究

四 声调系统研究

五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第四节 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一 《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

二 《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

三 《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五节 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

二 《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

三 《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六节 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

二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

三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

四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

第五章 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厦门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

第六章 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中编 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七章 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第八章 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第九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第十章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

第十一章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

第十二章 《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

第十三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

第十四章 《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

第十五章 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下编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外编一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

第十七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外编二 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

第十九章 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福建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工作者报告,三明市万寿岩山灵峰洞遗址中,发掘出数十件砾石质旧石器,证明至少在距今1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活。在漳州市郊莲花池山遗址下层发现了距今4万-5万年前的旧石器,三明市万寿岩船帆洞内发现距今约2万-3万年前原始人石铺居住地面和排水沟槽遗迹。距今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在福建的分布区域又有所扩大,先后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漳州“甘棠人”骨殖或牙齿化石,证明了他们的存在。到了新石器时代,福建这个地域已有不少文物遗址,如福清东张的山坡遗址、闽侯甘蔗昙石山、白沙溪头和榕岸庄边山等地的贝丘遗址等均存在原始的地方文化类型,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金门发现的篦点纹陶器,跟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冈文化的篦点纹陶器相类似。这些都证明了至少在七千年前福建早已有先民在这里活动了。

《尚书·禹贡》记载夏禹治水之功,分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曰:“淮海惟扬州。”“淮”指淮河;“海”指东海。意思是淮河与东海之间是扬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日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日扬州”。可见,夏朝时福建一带应属扬州地域。福建武夷山的船棺至今犹存,经测定,其年代大约是距今3400年的殷商时期。类似的船棺在闽、赣、湘、桂、云、贵、川等地均有发现,从其文化特征来看,当时的原住民夷落中可能有现今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先民。《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国语》曰:闽,芈蛮矣。

四、

八、

七、

九、

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可见,“七闽”指的是远离中原的边陲地区少数民族聚集之处,当在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至今,闽南话“闽”“蛮”二字仍完全相同。《说文解字·虫部》:“闽,东南越,蛇种”;“蛮,南蛮,蛇种”。这里的“蛇种”即“蛇族”,就是信仰蛇神的民族。至今闽南、闽西一带建有不少蛇王庙、蛇王宫、蛇腾寺等,大概分布于福建的闽越人是以蛇为图腾的。战国时期,勾践七世孙无疆和楚威王作战(约公元前339-前329年),无疆战败被杀,楚兵占领吴越土地,越国瓦解,其后裔和福建原有土著结合,称“闽越人”。

……

第五篇: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摘要】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芝兰,闽南方言与文化源远流长,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同胞。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177.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基于两岸关系地域发展的需要

闽南方言与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凝聚着地域人民精神,更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特殊品质,在文化传承中占有特定位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厦门背倚漳州、泉州内陆,面对台湾、南洋,是祖国东南之良港。以厦门为交汇点的闽南这个“扇面”里分布着数千万说闽南话的炎黄子孙,他们承袭了古老、优秀的华夏文化传统,并吸收了外来文化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地区特有的文化。

闽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陆丰地区、广东西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群。闽南语的形成融合了上古时代“百越族”土著语言和古代中原的汉语,加上地区闭塞,因此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上古音,称得上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同时,作为大陆与台湾共有的方言,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闽南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讲好闽南语,发扬闽南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系的事实,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也普遍使用闽南语,将闽南语作为沟通的媒介,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它应让学生获得人类共同的文化知识财富;另一方面,它还应扎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传统,使学生融入民族地域独特的文化之中,才能维系世界文化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推进世界文明的进程。

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节中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基于厦门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

如今,虽然还有几千万人使用这一方言,但闽南语竟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由于闽南地区中普遍推广普通话,因此学校中就很少能够听到闽南语,加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如今的闽南学生中,能够流利地使用闽南语的,已经少之又少。然而,语言是文化的依存,一种语言一旦消亡,那么依附于这种语言上的种种文化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将走向衰亡。闽南地区的许多文化遗产,如南音、歌仔戏、答嘴鼓、傀儡戏等都是建立在闽南语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现在懂闽南语、说闽南语的人日益减少,能够欣赏这些艺术形式的人也不断减少,使这些文化瑰宝面临失传的危机。

因此,闽南语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开发统一的闽南语课程能够规范如今闽南语教学的混乱局势,找到最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闽南语的传承。从实际上看,系统的闽南语课程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闽南语的音韵系统研究古代中国的音韵学,同时还可以促进闽台在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交流。

二、课题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对所开展的教育进行即时性反馈与持续性评价,及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下一步的意见,不断充实或修正活动计划。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

(二)比较调查法

设计了《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保护问卷调查表》对学校初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抽样确定实验班级并进行跟踪研究,为校本课程的选择、教学形式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实验案例法

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承担教研任务,比较效果。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课例以书面的形式来展示,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共同并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课题主要针对部分团体进行个案研究分析。

(四)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三、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课程的内容,二是开发规范的用字、注音体系,三是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中。

1.开发课程的内容方面,所选的材料应该符合闽南语的特色。作为流传久远的方言,闽南语中有很多俗语、典故,里面包含了闽南人民的风趣幽默和闽南文化的特色;作为上古音韵的传承,用闽南语吟诵唐诗能更好地还原当时的音韵美。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出现在闽南语课程中,二者相结合,使闽南语课程既有作为方言的生活化、通俗的一面,又有作为古语的诗意、传统的一面。同时使用闽南语吟诵唐诗还与语文教学产生了紧密联系,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2.规范用字、注音体系的方面,闽南语的注音方式极多,既可以使用台湾广泛运用的新罗拼音,也可以使用国际通行的国际音标。哪一种注音方式更适合中小学生,更容易掌握;哪一种注音方式能够涵盖闽南语的所有韵母、音调等等,这些都应该是课程开发时要考量的因素。用字的规范也是必须注意的,是以意为主,还是以音为主,这些都是闽南语课程编写中要注意的问题。因为闽南语中的一些本字已经无从考据,一些读音来源于外语,用哪些字来表示才能使人一目了然,才不会产生歧义,是非常重要的。

3.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方面,要特别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母语学习习惯和接受闽南语的情况等等。“课程即生活”“课程即活动”“课程即成长”。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意义在于帮助每个学生重建地域生活谱系地图,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与原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比具有不同旨趣的校园生活。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不仅关注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以及选材的生活化和趣味化,而且重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论建议

在闽南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和理论相结合,从实际生活中引发对闽南语的学习热情,将闽南语带入到民俗与传统瑰宝的行列,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认识到闽南语的存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在遇到存在歧义的音准、字准的时候,不妨放下所谓的“尊严”,耐心和学生一起来寻找闽南语的起源,共同担负起传播闽南语的重担。

在闽南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情操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闽南语方言的过程中,真正地对“吴侬软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发掘生活中的方言特色,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入探讨之后进行文学上的提高,这是闽南语教学能够实现高效、真实的最直接方法。不少教师在教授闽南语的时候,发现学生很容易被地方色彩浓厚的民俗所吸引,所以不妨在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带着发掘的心态去寻找闽南语的痕迹,从生活的角度来探究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陈泽平.闽语新探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3]陈章太,李如龙著.闽语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编辑:马梦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马云的创新范文下一篇:脉学顺口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