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版范文

2023-12-11

闽南语版范文第1篇

汝/力(你)

伊(他)

小(神经病)

哺(嚼)

粙(稻子)

七桃(游玩之意)

山猴(乡下人气)

三八(二百五意)

出山(出殡仪式)

歹谱(谓环习惯)

歹嘴(开口骂人)

目屎(眼泪)

鲈鳗(流氓之徒)

查某(女人)

破相(残废之人)

牵猴(拉皮条)

话仙(闲聊)

印卯(塞责人事)

冥代(什么事情)

厚酒(高度酒)

趁食(谋生)

胡螓(苍蝇)

必开(裂开)

食饭(吃乾饭)

一粒一(再好没有) 坎大猪(傻瓜的人) 好鼻狮(嗅觉灵敏) 拍嘴鼓(谈论笑话) 风头狗(慌狂之态) 装狗熊(假装不知) 代志(什么事)

大细心(偏心、偏袒)无半撇(没本事)

凶戒戒(凶恶)

夭寿鬼(骂人短命) 古早时(古

代)

夭鬼(骂人贪食)

古锥(活泼可爱)

凸风(好讲大话)

白贼(好说谎言)

歹狗(无赖之徒)

碗糕(没有其事)

头兄(头人之意)

扣鳖(哭父、骂人)

大埔(男人)

风车(好说大话)

封龟(爱出风头)

好空(得到好处)

歹仔(不正当人)

厚茶(浓茶)

代志(事情)

趁钱(赚钱)

蠓仔(蚊子)

必痕(裂缝)

食糜(吃稀饭)

打边鼓(从旁指点)

请甲辞(拒绝之意)

瓦秧裁(我不知)

大面神(自不知羞)

半头青(愚笨之人)

一样代(同样的事)

三只手(扒手)

大细目(不公正)

无头神(健忘)

见公母(决雌雄)

双头好(两全其美)

古早册(古书)

古早人(古人)

古早物(古董)

出门人(游子)

正手平(右边)

失体面(丢面子)

失体统(丢人格)

仙公步(耍花招)

好性地(脾气好)

好彩头(吉祥)

奸雄步(好阴险)

有两步(有两下子)

有淡薄(有点儿)

行短路(自杀)

名声(臭名声)

乱侣吵(胡闹)

泛泛过(马虎过活)

泛泛代(马虎从事)

青冥牛(文盲)

放水灯(三三两两)

限死死(限制很死)

斗闹热(凑热闹)

唔看破(想不开)

惊生分(怯生人)

雷公性(性情暴躁)

噪三代(骂人太甚)

猴头鼠目(面目丑陋)

无某无猴(无可牵挂)

记牛肉账(涂写不清)

臭头鸡仔(讨厌于人)

鼻流鼻滴(无法收拾)

猴食薄荷(初学吸烟)

1、童鞋 --同學 虾米--什麼 电丁--电灯

雨神、湖神-苍蝇

盐笔-铅笔

盐--铅笔芯 快速面、速下面-方便面 灰熊--非常 头毛-头发 土豆-花生 菜头--白萝卜 灰机--飞机 瓦-我

瓦马是-我也是

无限循(sun)环(kuan)小数 哇死、哇唏咯--我死,我死了 地古,电条,电罐--熱水瓶

2、没路用--沒用 歹势啊--不好意思

妖秀啊,妖瘦--要死啦,不得了等感嘆 冻未条--受不了

头壳--頭,腦筋,

頭殼壞掉--腦筋秀逗,短路

拦嘴舌(磨嘴皮)

看人无(瞧不起人)

斗阵走(一块走)

唔见笑(不知耻)

倒手 (左边)

淡薄久(一会儿)

辞头路(辞职)

杀鸡教猴(借事示威) 狗咬猫鼠(多管闲事) 输人勿输阵(决不示弱)叫秀才挑担(不能称职)无料兼闰月(无财多事)

乌青、黑青--淤青 三不五时--sometimes 空气鞋--涼鞋 家蛇--蟑螂

加都,加剪--剪刀 土粉--灰尘

没影诶代志--沒有的事情 土想马知 --不用想也知道 电荒扇--电风扇 闹热--热闹

漳州开漳圣祖陈元光所率开漳将士绝大部分来自河洛固始,他们通用中原

的河洛话,亦称河佬话;故早期戍守闽粤的中原府兵后裔也自称为“河佬”。他们入闽后大都屯居东南沿江、沿海平原地带,河洛话便逐渐成为闽南本土通行的话语,这就是后代流行于漳州、厦门、泉州和粤东的闽南话。

今天的闽南话还保留大量隋唐时期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因此被称为“古汉语(中原古音)的活化石”。据专家研究,在中国现存的各种方言中,唯有唐初开漳后形成的闽南语最接近隋唐的官音《切韵》,最切合古音韵律;然而这种古音“在中原地区早已不存在,唯一留下来的是河南固始县的一块地方”(《文史知识》1988年3期)。它不但至今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广为保存了下来,而且还在继续传播。

如今在闽南话当中,仍保留许多古汉语辞语,如鼎(锅)、面(脸)、伊(她)、走(跑)、箸(筷子)、卵(蛋)、莫(不要)、拍(打)、日头(太阳)、暗暝(夜晚)、滚水(开水)、老伙(老头)、姊(姐)、呷(吃)、困(睡)、裳裤(衣服)、行状(模样、风貌)、虬(卷曲)、乌(黑)、郎(人)等等。

有学者还举出大量古诗文为例证:闽南话“假使”叫“设使”,曹操《自明本志令》有“设使天下无孤”;闽南话“好势”是好的意思,江淹《云山赞序》云:“壁上有杂画,皆作山水好势”;闽南话把费用、盘缠叫“所费”,《世说》云:“所费诚复小小”;闽南话步行叫“步辇”,这是唐代中州话,《唐语林》道:“上令左右以步辇召之”;闽南话“古意”,为殷勤待客的意思,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闽南话“大汉”,意指高个子、长大,杜荀鹤诗云:“不觉裹头成大汉,昨夜竹马作儿童”。闽南话“知影”,即知道,韩愈《与崔群书》有:“仆愚陋无所知晓”;闽南话把读书叫“读册”,《唐书》云:“中书令读册”„„等等。这些现今常用的闽南话我们都可在汉唐的诗文中找到字眼或词汇。

随着众多开漳将士后裔陆续自闽南播迁开去,河洛话(即闽南话)成了中原南下的群体标志——早期播迁入粤者称为“河佬话”或“福佬话”;后期播迁入台湾者称为“闽南话”或“台湾话”,传入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唐人话”。追本溯源,不管是闽南话、河佬话、福佬话,还是台湾话或唐人话,都与唐初开漳将士传播的中原话、河洛话一脉相承。

厦门大学已故黄典诚教授生前曾于1981年进行调查证实指出:“只有由于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众入闽屯居,才有可能把当年的河洛话带到闽南地区,然后传播开去”。闽台文化研究专家刘登翰亦指

出:“闽南方言是初唐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入闽平定‘獠蛮啸乱’驻军闽南而定型的”。随着闽南漳州移民的迁徙向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继续传播,闽南话就成了台湾和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最主要语言。他们都讲闽南话,并且大多讲的是近于漳州腔的闽南话。他们仍保持唐初开漳以来世代相传的河洛话,并多以“河洛人”或“唐人”自豪。

闽南语版范文第2篇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

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

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ť];

3、无轻唇音[v]、[f];

4、有韵尾[-m]、[-p]、[-t]、[-k];

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此外,在闽南语中,文、白语言区别较大。白读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较久远的源头,据研究,它是秦汉及其以前中原汉人南迁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闽越土著(少数民族)的语言相结合就开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文读音则是本地方言与本民族权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语、近代的官话、现代的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向权威的共同语靠拢的表现) .

闽南语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海内外语言学者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闽南语的发展,对保护、弘扬中国古代语言遗产,研究中国其他语种以及古代闽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使用闽南语的区域,主要以福建闽南地区的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区域以及闽西龙岩地区为主。另外,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通行着近乎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其中,通行有于台中、台北的闽南语,稍偏于泉州腔;流行于台南、高雄的闽南语,则稍偏于漳州腔。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新加坡、菲律宾、马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区也使用的语言也属于闽南方言。

按照闽南语发音内部特点,在福建境内,分五个次方言区域,分厦门话区:主要分布在厦门、金门、同安等地区;泉州话区:主要分布在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漳州话区:主要分布于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龙岩话区:主要分布在龙岩市、上杭、长汀、漳平县等地;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等。

闽南语日常用语

瓦(我) 汝/力(你) 伊(他) 小(神经病)

哺(嚼) 粙(稻子) 七桃(游玩之意) 夭鬼(骂人贪食)

山猴(乡下人气) 古锥(活泼可爱)

三八(二百五意) 凸风(好讲大话)

出山(出殡仪式) 白贼(好说谎言)

歹谱(谓环习惯) 歹狗(无赖之徒)

歹嘴(开口骂人) 碗糕(没有其事)

目屎(眼泪)

头兄(头人之意)

鲈鳗(流氓之徒) 扣鳖(哭父、骂人) 查某(女人)

大埔(男人)

破相(残废之人) 风车(好说大话)

牵猴(拉皮条) 封龟(爱出风头)

话仙(闲聊)

好空(得到好处)

印卯(塞责人事) 歹仔(不正当人)

冥代(什么事情) 厚茶(浓茶)

厚酒(高度酒) 代志(事情)

趁食(谋生)

趁钱(赚钱)

胡螓(苍蝇)

蠓仔(蚊子)

必开(裂开)

必痕(裂缝)

食饭(吃乾饭) 食糜(吃稀饭)

一粒一(再好没有) 打边鼓(从旁指点) 坎大猪(傻瓜的人) 请甲辞(拒绝之意)

好鼻狮(嗅觉灵敏) 瓦秧裁(我不知) 拍嘴鼓(谈论笑话) 大面神(自不知羞)

风头狗(慌狂之态) 半头青(愚笨之人) 装狗熊(假装不知) 一样代(同样的事)

代志(什么事) 三只手(扒手) 大细心(偏心、偏袒) 大细目(不公正)

无半撇(没本事) 无头神(健忘) 凶戒戒(凶恶)

见公母(决雌雄)

夭寿鬼(骂人短命) 双头好(两全其美) 古早时(古代) 古早册(古书)

古早人(古人)

古早物(古董) 出门人(游子)

正手平(右边)

失体面(丢面子) 失体统(丢人格) 仙公步(耍花招) 好性地(脾气好) 好彩头(吉祥)

奸雄步(好阴险) 有两步(有两下子) 有淡薄(有点儿)

行短路(自杀)

名声(臭名声) 乱侣吵(胡闹) 泛泛过(马虎过活) 泛泛代(马虎从事) 青冥牛(文盲) 放水灯(三三两两) 拦嘴舌(磨嘴皮)

限死死(限制很死) 看人无(瞧不起人) 斗闹热(凑热闹) 斗阵走(一块走)

唔看破(想不开) 唔见笑(不知耻) 惊生分(怯生人) 倒手 (左边)

雷公性(性情暴躁) 淡薄久(一会儿) 噪三代(骂人太甚) 辞头路(辞职)

猴头鼠目(面目丑陋) 杀鸡教猴(借事示威)

无某无猴(无可牵挂) 狗咬猫鼠(多管闲事)

记牛肉账(涂写不清) 输人勿输阵(决不示弱)

臭头鸡仔(讨厌于人) 叫秀才挑担(不能称职)

鼻流鼻滴(无法收拾) 无料兼闰月(无财多事)

猴食薄荷(初学吸烟)

简单闽南语200句

一、 问候语

1. 你好! = 汝好/Læ hè; 2. 大家好. = 逐个好/Tak-ä hè; 3. 早上好 = 敖早/Gâu-chá;

4. 我是小陈 = 我是小陈/Gèa sī Siè Tân;

5. 你是小陈吗?= 汝是小陈唷? /Læ sī Siè Tân hehⁿ? 6. 我是/我不是。= 我着是(我毋是啦) / Gèa toh-sī / Gèa m-sī lah. 7. 不好意思 = 歹势啦 / Pháiⁿ-sâ lah. 8. 我要走了= 我卜(欲)来走(行)啊。/ Gèa beh lâi cháu (kiâⁿ) ah. 9. 我要走了= 我卜(欲)来去啊。/ Gèa beh lâi-khå ah.

10. 给大伯问声好 = 共阿伯问好一下/kā a-peh mng hè chit-ē; 11. 吃过饭了吗?=食饱未?/Chiah pá bōe? 12. 再见 = 再见 / chài-kiàn.

13. 有空到我家泡茶。/ 有闲来去阮兜食茶/ Ū-äng lâi-khå gún-tau chiah-tä. 14. 一路走好 = 顺行顺行/ sūn-kiâⁿ sūn-kiâⁿ(闽南语中客人走的时候,主人经常会这句话,意思为:慢走) 15. 有空经常过来玩啊 = 有闲捷来佚佗哦 / Ū-äng chiap lâi thit-thô oh!

二、课堂用语

11. 我要去上课(上学)了。= 我卜(欲)来去上课(读册)啊。/ Gèa beh lâi-khå siōng-khç (thak-chheh) ah. 12. 我能进来吗?=我会使入来bōe?/ Gèa ē-sái jip–lâi bōe? 13. 请坐 = 请坐/ Chhiáⁿ chē. 14. 放学了 = 放下啊。/ Pàng-hē ah.

15. 时间到了 = 时间遘啊(遘点啊)。/ Sî-kan kàu ah (kàu tiám ah). 16. 听懂了吗? = 听会晓bōe?/Thiaⁿ ē-hiáu bōe? 17. 听懂了吗? = 听有无? / Thiaⁿ ū bô ? 18. 不好意思 = 真歹势。/ Chin pháiⁿ-sâ. 19. 我听不懂 = 我听bōe晓 (我听无)/ Gèa thiaⁿ bōe-hiáu (gèa thiaⁿ bô)

20. 你可以再说一遍吗?= 汝koh讲一摆仔,好无?/ Læ koh kèng chit-pái–ah, hè bô? 21. 明天不要再迟到了 = 明仔再毋通koh迟到啊. / Mî-á-chài m-thang koh tî-tç ah. 22. 有问题吗?= 有啥物问题无?/ Ū siáⁿ-mih būn-tôe bô? 23. 有人要发言吗? = 有侬(人)卜(欲)发言无?/Ū lâng beh hoat-giân bô? 24. 有人要讲话吗? = 有侬卜讲话无?/ Ū lâng beh kèng-oē bô ?

25. 明天得交作业. = 明仔再着交作业。/ Mî-á-chài toh kau chok-giap. 26. 今天就说到这里 = 今仔日着讲遘遮。/ Kin-á-jit toh kèng kah chia. 27. 下课。 = 落课。/ Loh-khç.

三、辨别物品

28. 这是什么?=这是啥物/ Che sī sæm-mih? 29. 它是支钢笔。= 这铁笔啦。/Che thih-pit lah. 30. 这是你的包吗?=即奇袋仔敢是汝的?/Chit-kha tē-á kám sī læ–ä?

31. 这是谁的铅笔刀?=即个铅笔抠是啥侬的?/Chit-ä iân-pit-khau sī siâng ä? 32. 是我的。= 是我的。/ Sī gèa ä.

33. 那是一辆taxi吗?= He是的士车毋?/ He sī tek-sî-chhia m? 34. 那是一辆公共汽车。=He是公交车啦./He sī kong-kau-chhia lah. 35. 这个用厦门话怎么说?= 这厦门话卜(欲)安怎讲?/Che Ē-mng-oē beh án-choáⁿ kèng? 36. 这本书是什么颜色的? = 即本册是啥物色致的?/Chit-pún chheh sī sæm-mih sek-tī ä ? 37. 你的房子有多大?= 汝hit间房有偌大?/ Læ hit-keng pâng ū lōa tōa ? 38. 有多长?多宽= 有偌长?偌阔?/ Ū lōa tng ? Lōa khoah? 39. 这猫什么名字?= 即只猫号啥物名? / Chit-chiah niau hō sæm-mih miâ ? 40. 那间公司怎么走?= Hit间公司卜(欲)怎样行?/Hit keng kong-si beh cháiⁿ-iūⁿ kiâⁿ ?

四、关于所有物

41. 这是什么?=这是啥物/ Che sī sæm-mih? 42. 这是空调。= 这空调啦。/ Che khong-tiâu lah. 43. 这是你的吗?=这敢是汝的?/Che kám sī læ ä? 44. 是我的。= 是我的。/ Sī gèa ä.

45. 我的包在哪儿?= 我的袋仔咧? / Gèa ä tē-á leh?

46. 你知道我把包搁哪儿了吗?= 汝有看着我的袋仔无?/Læ ū khoàⁿ-tioh gèa ä tē-á bô ? 47. 在那边。=伫遐。/ Tī hia.

48. 在桌上。 = 伫桌顶。/ Tī toh-tãng.

49. 这是你的笔吗?我在桌下捡的。= 这汝的笔毋?我伫桌跤khioh着的。 /Che læ ä pit m? Gèa tī toh-kha khioh-tioH ä. 50. 不是。我的是蓝的。= 毋是。我的是蓝色的。/M-sī. gèa ä sī lâm-sek ä. 51. 哪个是你的包?= 叨一奇是汝的袋仔?/Tè chit kha sī læ ä tē-á? 52. 大些的那个。= 咔大奇着是啊。/ Khah tōa kha ä tioh-sī ah. 53. 这些全是你的吗?= 遮个拢汝的是无?/Chiah-ä lèng læ ä sī–bô? 54. 一部分是我的。= 有一寡是我的。/Ū chit-kèa sī gèa ä.

五、辨别身份

55. 你是谁?= 汝啥侬(啥人)?/ Læ siáⁿ-lâng? 56. 我是小林 = 我小林啦。/ Gèa Siè Lîm lah.

57. 那边那个人是谁?= 迄爿迄个侬(人)是啥侬?/Hit-päng hit-ä lâng sī siáng (siáⁿ-lâng)?

58. 她是我姐。= 伊是阮阿姊。/ I sī gún a-chæ. 59. 那个女孩是学生吗?= 迄个诸姥(查某)囡仔敢是学生?/ Hit-ä cha-bè· gæn-á kám sī hak-seng ? 60. 她不是。= 伊毋是。/ I m-sī. 61. 你是做什么的? = 汝咧做啥物息头?/ Læ leh chçe sæm-mih sit-thâu ? 62. 我是个学生 = 我是学生。/ Gèa sī hak-seng. 63. 他是干什么的?= 伊咧做啥头路?/ I leh chçe siáⁿ thâu-lō· ? 64. 他是经理。= 伊咧做经理。/ I leh chçe keng-læ.

65. 他一定是个司机.= 伊稳当是机师。/ I ún-tàng sī ki-su. 66. 我真不知道。=我真正毋知影。/ Gèa chin-chiàⁿ m chai-iáⁿ. 67. 我一点都不知道。=我拢毋知影半项。/ Gèa lèng m chai-iáⁿ phoàⁿ-hāng.

六、 关于介绍

68. 你叫什么名字?= 汝号做(叫)啥物名? / Læ hō-chçe (kiç) sæm-mih miâ ?

69.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敢会当共我讲汝叫啥物名?/ Kám ē-tàng kā gèa kèng læ kiç sæm-mih miâ?

70. 我叫马文强 = 我叫马文强。/Gèa kiç Má Bûn-kiông. 71. 叫我阿强。= 叫我阿强啦。/ Kiç gèa A-kiông lah. 72. 你姓什么? = 汝姓啥?/ Læ såⁿ siáⁿ? 73. 我姓何 = 我姓何。/ Gèa såⁿ Hô .

74. 怎么说?= 怎样讲咧? / Cháiⁿ-iūⁿ kèng leh? 75. 穿白衣服的那位小姐是谁?= 穿白衫迄个小姐是啥侬(谁人)?/ Chheng peh-saⁿ hti-ä siè-chiá sī siáng? 76. 你可以介绍一下吗?= 汝敢会当自我介绍一下?/ Læ kám ē-tàng chū-ngè· kài-siāu chit-ē? 77. 我介绍一下我的朋友给你们认识。= 我介绍阮朋友互恁熟似。/Gèa kài-siāu gún päng-iú hō· læn sek-sāi. 78. 这个是我的同学。= 即个阮同学啦。/ Chit-ä gún tâng-oh lah.

七、年、月、日

79. 今天星期几?= 今仔日拜几?/ Kin-á-jit pài kúi? 80. 今天是星期一。= 今仔拜一。/Kin-á pài-it. 81. 今天是几号?= 今仔几号?/ Kin-á kúi hō? 82. 西元1999年1月15日。= 西元1999年1月15号。/ Se-goân it-kiú-kiú-kiú nî it-geh chap-gō· hō. 83. 现在是几月?= 即月日啥物月份?/ Chit geh-jit sæm-mih geh-hūn? 84. 现在是十二月。= 即阵十二月啊。/ Chit-chūn chap-jī geh ah. 85. 今年是哪一年?= 今年是啥物年kō(年份)?/Kin-nî sī sæm-mih nî-kō ? 86. 今年是2006年。= 今年是2006年。/ Kin-nî sī jī-läng-läng-liok (jī-khçng-khçng-liok) nî.

87. 这周末你干什么?= 即个拜

六、礼拜(星期天),汝按算卜创啥?/ Chit-ä pài-lak lã-pài, læ àn-sǹg beh chhçng-siáⁿ? 88. 好又多平日是早上9点开门吗?= 好又多普通时仔敢是9点着开门啊?/”好又多” phè·-thong-sî-á kám sī káu-tiám toh khui-mng ah? 89. 平日上午8点开,但周末9点开。= 普通时是顶晡8点开,周末9点才开。/Phè·-thong-sî sī tãng-po· poeh-tiám khui, chiu-boat 9-tiám chiah khui. 90. 后天你干什么?= 后日汝按算卜(欲)创啥代志? / Āu–jit læ àn-sǹg beh chhçng siáⁿ tāi-chå? 91. 上上星期天你干了什么? = 顶顶个礼拜,汝咧创啥?/Tãng-tãng-ä lã-pài, læ leh chhçng siáⁿ? 92. 我一周工作5天. = 我一礼拜做5日工。/ Gèa chit lã-pài chçe gō·-jit kang.

八、谈论事物

93. 你家有电脑吗?= 恁厝有电脑无?/Læn chhù ū tiān-náu bô? 94. 有。 = 有啊。/ Ū ā…. 95. 他有那本书. = 迄本册伊有。/Hit pún chheh i ū.

96. 你有兄弟或姐妹吗?= 汝有兄弟姊妹无?/ Læ ū hiaⁿ-tī chæ-bē bô ?

97. 你这儿有卖圆珠笔吗?= 恁遮有咧卖原子笔无?Læn chia ū leh bōe goân-chú-pit bô? 98. 你家真漂亮。= 恁兜真水。/ Læn tau chin súi. 99. 还有票吗?= 犹有票无?/ iáu ū phiç bô ?

九、叙述时间

100. 现在几点?= 即阵几点啊?/Chit-chūn kúi tiám ah? 101. 现在两点。= 即阵两点啊./ Chit-chūn nng-tiám ah. 102. 现在是五点一刻。= 即阵是五点三字。/ Chit-chūn gō·-tiám saⁿ-jī. 103. 差十四分钟四点。= 差十四分钟四点。/ Chha chap-så hun-cheng så-tiám. 104. 现在是九点半多一点。= 即阵九点半咔加淡薄。/ Chit-chūn sī káu-tiám-poàⁿ khah-ke tām-poh. 105. 现在三点多一点。 = 即阵三点捅. / Chit-chūn saⁿ-tiám-thèng. 106. 还没六点呢。= 犹未六点的。 / iá-bē lak-tiám ä. 107. 我的表快了两分钟。= 我手表紧两分钟。/ Gèa chhiú-piè kæn nng hun-cheng. 108. 你的表几点了?= 汝表仔几点啊?/ Læ piè-á kúi tiám ah?

109. 我们必须准时到公司。= 咱着准时遘公司。Lán toh chún-sî kàu kong-si. 110. 剩三分钟而已。= 亻春三分钟久耳耳。/ Chhun saⁿ hun-cheng-kú nā-niā. 111. 你能提前完成吗? = 汝有法通提早完成无? /Læ ū hoat thang thä-chá oân-säng bô? 112. 飞机晚点。= 飞机晏点。/ Hui-ki oàⁿ-tiám.

十、关于日期

117. 你什么时候出生的?= 汝治时出世的?/Læ tī-sî chhut-så ä? 118. 什么时候?= 啥物时阵?/ Sæm-mih sî-chūn? 119. 你定时间。= 汝来定时间。/ Læ lâi tēng sî-chūn.

120. 我们明天见面。=咱 明仔再 见面。/Lán mî-á-chài kåⁿ-bīn. 121. 什么时候结束 = 治时煞鼓?/Tī-sî soah-kè·?

十一:关于拜访

122. 你要找谁?= 汝卜(欲)找啥侬?/Læ beh chhē siáⁿ-lâng? 123. 他在吗? = 伊有伫咧无?/I ū tī-leh bô?

124. 对不起,没有。= 歹势啦(失礼啦),无呢!/Pháiⁿ-sâ lah (sit-lã lah), bô neh! 125. 他出去啊。= 伊出去啊。/ I chhut-khå ah. 126. 他在开会。= 伊咧开会。/ I leh khui-hōe. 127. 他在打电话。 = 伊咧撽(拍)电话。/ I leh khah (phah) tiān-oē. 128. 稍等一下 = 小等一下。/ Siè tán–chit-ē. 129. 进来泡茶吧 = 入来食茶啦。/ Jip-lâi chiah-tä lah. 130. 欢迎欢迎 = 欢迎欢迎。/ Hoan-gäng hoan-gäng.

131. 您可以进去了 = 汝会使入去啊。/ Læ ē-sái jip–khå ah. 132. 很久不见 = 真久无看见啊。/ Chin kú bô khoàⁿ–kåⁿ ah. 133. 你一点也没变。= 汝拢无变呢。(汝一屑屑仔着无变。)/ Læ lèng bô piàn neh. (Læ chit-sut-sut-á toh bô piàn.) 十

二、关于语言

134. 你会说厦门话吗?= 汝会晓讲厦门话bōe?/ Læ ē-hiáu kèng Ē-mng-oē bōe? 135. 会讲一点点。= 会晓讲淡薄。/ Ē-hiáu kèng–tām-poh. 136. 你学厦门话多久了?= 汝学厦门话学偌啊?/ Læ oh Ē-mng-oē oh lōa kú ah? 137. 你厦门话讲得很好。= 汝厦门话讲真好。/ Læ Ē-mng-oē kèng chin hè. 138. 你厦门话讲得很棒。= 汝厦门话讲真讚。/ Læ Ē-mng-oē kèng chin chán. 139. 我是厦门人 = 我是厦门侬。/ Gèa sī Ē-mng-lâng.

140. 你有一点口音 = 汝讲话小可腔腔。/ Læ kèng-oē siè-khèa khiuⁿ-khiuⁿ. 141. 你有一点腔调 = 汝小可有腔口。/ Læ siè-khèa ū khiuⁿ-kháu. 142. 我不会讲 = 我bōe晓讲。/ Gèa bōe-hiáu kèng.

143. 有人要教我英语吗? = 有侬卜(欲)教我讲英语无?/ Ū lâng beh kà gèa kèng Eng-gú bô?

十三、谈论活动

144. 你在干什么?= 汝咧创啥?/ Læ leh chhçng siáⁿ? 145. 我在看书。= 我咧看册。/ Gèa leh khoàⁿ-chheh. 146. 我在做饭。= 我咧煮食。/ Gèa leh chú-chiah. 147. 你在看电视吗?= 汝咧看电视是呣?/ Læ leh khoàⁿ tiān-sī sī–m? 148. 是的,我在看5频道。 = 是啦,我咧看第5频道的。/ Sī lah, gèa leh khoàⁿ tē-gō· pîn-tō ä. 149. 我在听收音机。= 我咧听收音机(广播)。/ Gèa leh thiaⁿ siu-im-ki (kèng-pç·). 150. 你去哪儿?= 汝卜(欲)去叨位? / Læ beh khå tè-ūi?

151. 我去上班。= 我卜(欲)来去上班。/ Gèa beh lâi-khå siōng-pan. 152. 你在给谁写信? = 汝咧写批互啥侬?/ Læ leh siá-phoe hō· siáng? 153. 给一个老朋友。= 互一个老朋友./ Hō· chit-ä lāu-päng-iú. 154. 这周末你要去哪里?=拜六佮礼拜 汝卜(欲)去叨位?/ Pài-lak kah lã-pài læ beh khå tè-ūi? 155. 我要去看电影。=我卜(欲)来去看电影。/ Gèa beh lâi-khå khoàⁿ tiān-iáⁿ. 156. 我与朋友去玩。= 我卜(欲)佮阮朋友来去佚佗。/ Gèa beh kah gún päng-iú lâi-khå thit-thô.

157. 你喜欢烧烤吗?= 汝有爱烧烤无?/ Læ ū ài sio-khè bô? 158. 我很喜欢。= 爱啊,我真爱。/ Ài ah, gèa chin ài. 十

四、 关于年龄

160. 你几岁了?= 汝几岁啊?/ Læ kúi hâ ah?

161. 我二十二了。= 我二十二岁啊。/ Gèa jī-chap-jī hâ ah. 162. 你才四十几岁。= 汝拄四十几岁耳。/ Læ tú så-chap-kúi hâ niā. 163. 我比我姐小两岁。= 我比阮姊仔少两岁。/Gèa pæ gún chæ–á chiè nng-hâ. 164. 他丈夫比她大一岁。= in翁加伊一岁./ In ang ke i chit-hâ. 165. 他看起来比较年轻= 伊看着咔少年。/ I khoàⁿ-tioh khah siàu-liân.

166. 我很小就来这了。=我自真细汉着来遘遮啊. / Gèa chū sçe-hàn toh lâi chia ah. 167. 我六岁开始上学。=我六岁着去读册啊。/ Gèa lak-hâ toh khå thak-chheh ah. 168. 我父亲六十几岁了。= 阮老父六十外啊。/ Gún lāu-pē lak-chap-gōa ah. 169. 我们公司大部分是二十几岁的年青人 。=阮公司大部分是二十外岁的少年家。/ Gún kong-si tāi-pō·-hūn sī jī-chap-gōa hâ ä siàu-liân-ke. 170. 下个月她就15岁了。= 下月日 伊着15岁足啊。/ Ē geh-jit i toh 15-hâ chiok ah. 十

五、 谈论日常生活

171. 你每天几点起床?= 汝逐工几点睏醒?/ Læ tak-kang kúi tiám khùn-chhæⁿ? 172. 我正常8点起床= 我普通時是8点睏起来。/ Gèa phè·-thong sī 8-tiám khùn khæ–lâi. 173. 你中午在哪吃饭?= 汝日昼坫叨位食饭?/ Læ jit-tàu tiàm tè-ūi chiap-png? 174. 我中午吃快餐。= 我日昼食快餐。Gèa jit-tàu chiah khoài-chhan. 175. 你中午吃些什么? = 汝日昼卜(欲)食啥物? / Læ jit-tàu beh chiah sæm-mih ? 176. 我吃面包 = 我食面包。/ Gèa chiah mī-pau. 177. 你几点上班?=恁几点上班?/ Læn kúi tiám siōng-pan ? 178. 我八点开始上班。= 阮八点上班。/ Gún 8-tiám siōng-pan. 179. 你上班主要什么工作? = 汝咧上班拢做啥物khang-khçe? / Læ leh siōng-pan lèng chçe sæm-mih khang-khâ? 180. 接电话和打字。= 接电话佮拍字。/ Chiap tiān-oē kah phah-jī. 181. 你什么时候下班?= 汝治时落班?/ Læ tī-sî loh-pan? 182. 6点。= 六点。/ Lak-tiám. 183. 平时,你干些什么?= 普通时,汝咧做啥物代誌? / Phè·-thong-sî, læ leh chçe sæm-mih tāi-chå? 184. 你昨天早上几点起床?= 汝昨昏早起几点起来?/ Læ cha-hng chá-khæ kúi tiám khæ–lâi?

185. 七点左右。= 量其约仔七点。/ Liōng-kî-iok-á chhit-tiám.

186. 我睡到九点才起 = 我睏kah九点才起来。/ Gèa khùn kah káu-tiám chiah khæ–lâi. 187. 我七点醒了,然后马上起床了。= 我七点着精神啊,了后随起来。/ Gèa chhit-tiám toh cheng-sîn ah, liáu-āu sûi khæ–lâi.

188. 我迟到了五分钟。= 我晏遘一字久。/ Gèa oàⁿ-kàu chit-jī-kú. 189. 我刚刚好。= 我拄仔好。/ Gèa tú-á-hè.

十六、 询问地址

190. 你现在住哪儿?= 汝即阵滞叨位?/Læ chit-chūn tça tè-ūi? 191. 我住在鼓浪屿。= 我滞伫鼓浪屿。/ Gèa tça-tī Kè·-lōng-sū.

192. 鼓浪屿?王先生不是也住那儿吗?= 鼓浪屿?王先嘛是滞伫遐,敢呣是咧?/ Kè·-lōng-sū? Ông–sian mā-sī tça-tī hia, kám m-sī leh? 193. 是的,他就住我隔壁。= 是啊,in滞阮隔壁。/ Sī ah, in tça gún keh-piah. 194. 你在那儿住多久了?= 汝伫遐滞偌久啊?/ Læ tī hia tça lōa kú ah? 195. 才几个月。=拄几月日久耳。/ Tú kúi geh-jit niā. 十

七、 提问题

196. 你去哪儿? = 汝卜(欲)去叨?/ Læ beh khå tè?

197. 你们昨晚去哪儿吃的饭?= 恁昨暗去叨位食饭咧?/ Læn cha-àm khå tè-ūi chiah-png leh? 198. 他什么时候来看你?= 伊治时来看汝?/ I tī-sî lâi khoàⁿ læ? 199. 你什么时候买的车?= 汝车治时买的?/ Læ chhia tī-sî bèe ä?

十八、形容物品、度量、比较

204. 这座楼有多高?= 即栋楼有偌悬?/Chit tçng lâu ū lōa koâiⁿ? 205. 这个大象有多重?= 即只象有偌重? / Chit chiah chhiūⁿ ū lōa tāng? 206. 这座桥有多宽?= 即座桥有偌阔?/ Chit chō kiô ū lōa khoah?

207. 这儿的冰有多厚?= 即搭的冰层有偌厚?/ Chit-tah ä peng-chân ū lōa kāu? 208. 他跑的和我一样快。= 伊佮我走平紧。/ I kah gèa cháu pîⁿ-kæn. 209. 他比我聪明。= 伊比我咔巧。/ I pæ gèa khah khiáu.

210. 你每天看几小时电视?= 汝一日电视看几点钟?/ Læ chit-jit tiān-sī khoàⁿ kúi tiám-cheng? 211. 你多久去游一次泳?=汝偌久去泅水泅一摆?/ Læ lōa kú khå siû-chúi siû chit-pái? 十

九、 关于购物

212. 你跟我去买东西吗?=汝卜(欲)佮来去买物件呣?/ Læ beh kah gèa lâi-khå bèe mih-kiāⁿ m?

213. 我能试穿吗?= 我敢通试穿看māi咧?/ Gèa kám thang chhå-chhēng khoàⁿ-māi leh? 214. 这件太小了,有大点的吗?= 即领伤细,有咔大领的无?/ Chit niá siuⁿ sçe, ū khah tōa-niá ä bô?

215. 有其他颜色吗?= 有别款色緻的无?/ Ū pat-khoán sek-tī ä bô? 216. 你穿几号?= 汝穿几号的?/ Læ chhēng kúi hō ä? 217 太贵了。= 有够贵的。/ Ū-kàu kùi ä. 218. 便宜点吧= 咔俗淡薄啊啦。/ Khah siok tām-poh ah lah. 219. 这个多少钱?= 这着几圆?/ Che toh kúi îⁿ? 二

十、 收音机和电视机

闽南语版范文第3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掌握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概念及判断它们真假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数学中运用好有关的量词进而用符号熟练表达数学思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概念及判断它们真假的一般方法.

2、难点

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判定。

三、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学习

(一)、全称量词

由课本21页思考(幻灯片上思考1)引出问题,即由:

(1)x>3;

(2)2x+1是整数.

(3)对于所有的xR,x>3;

(4)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由上面例子引出: 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注:

1、常见的全称量有:“一切”,“每一个”, “任给”,“所有的”等;

2、组织列举其他数学例子,加深对全称量词的理解

总结全称命题的符号语言:

通常,将含有变量x的语句用p(x),q(x),r(x),…表示,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M来表示.那么,全程命题“对于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以用符号简记为 xM,p(x),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 例1: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所有的素数是奇数 2(2)xR,x11;

例后小结:

1、引导学生体会符号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洁性,从而提倡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自觉地运用符号语言表达一些数学内容

2、判断全称命题真假的一般方法:举反例法. 例后练习:课本23页1题。

(二)、存在量词

由课本22页思考(幻灯片上思考2)引出问题,即由: (1)2x+1=3 (2) x能被2和3整除; (3)存在一个x0 (4)至少有一个x0R,使2x013; Z,x0 能被2和3整除. 由上面例子引出: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注:

1、常见的存在量词有:“有些”、“ 有一个”、“对某个”、“有的”等;

2、组织寻找其他数学例子,加深对全称量词的理解. 特称命题的符号语言:

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x0,使得p(x0)成立”可以用符号简记为

x0M,p(x0),

读作“存在M中的元素x0,使得p(x0)成立”. 例2:判断下列特称命题的真假: (1)有一个实数x0,使x02+2x0+3=0;

(2)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3)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 例后小结:判断特称命题真假的一般方法:举特例法. 例后练习:课本23页第2题. 随堂演练:(

1、

2、3见课件)

二) 课后探索

(ab)2b1abb1命题 是全称命题吗?如果不是全称命题,请补充必要的条件,使之成为全称命题。

三) 小结

1、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及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定义;

2、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

3、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 四) 布置作业

闽南语版范文第4篇

闽南歌谣与闽南文化的构成关系极其密切,是闽南文化的折射和体现。闽南文化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关系相当大,闽南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闽南文化独有的丰富内容。

中原文化因北方汉人的大量的迁入而传入闽,所以福建闽南歌谣中的许多表现与中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闽南民歌当中的传说故事歌——史诗类:德化的《舜哥歌》从盘古开天地唱起,讲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唱的:姚舜行孝传天下,堪称国内第一人;尧帝当面就禅让帝位自称臣。姚舜听了心不宁,便对尧帝当面讲分明:帝殿君王的福分,从小不敢相争登。尧帝再三表真诚,行孝爱民人人敬;。。。。。。安溪的茶歌调《孟姜女送寒衣》对孟姜女从成婚到为丈夫寒衣再到与秦王对骂进行描写,以致“秦王被骂跳入海,东海传来水牛声。” 许多传说故事歌中的人物和情节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中原。

福建的宗教十分兴盛,特别是佛教和道教长期影响着福建人民的生活。如惠安的《正月正》歌中有一段唱佛教的盂兰盆节的热闹:“盂兰大会号无遮,到处募缘笑语哗。演唱《木连》三日夜,纷纷看剧乱如麻。”各类巫师在举办各种法事时常唱出独特的经咒诀术歌谣,如永春的《乌髻观音咒》、《黄公祖师咒》、德化的《关帝咒》等

闽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元性,闽南歌谣的特点与闽南文化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这里说的多元性指的是闽南缺乏一种征服力很强的强势文化,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由此形成的文化割据的状态。在闽南文化当中有:厦门文化(作为经济特区和历史上五口通商的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交流,这是主要针对岛内而言的,针对岛外,海沧、杏林、集美、同安,又因距离差距大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方言区,这是由于这些地方靠近内陆又没有对外开放所决定的。)、泉州文化(沿海的石狮、晋江文化与山区的安溪、永春文化又不一样。)、漳州文化(从石码、东山、漳州市区等地又随着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的差异表现出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各文化区域人的性格差异、方言差异、民间信仰差异、民俗民风差异、民间艺术形式差异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使闽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作文闽南文化载体之一的闽南民间歌谣,其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属闽南语,乡音各异。闽南语极其复杂,而其复杂性在于同是在闽南方言区内有厦门话、漳州话、泉州话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使闽南各地的民歌传播与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各地的民歌更具乡土气息。一些民歌如不加注解,便很难了其原意。

如:闽南劳动歌《过山过岭挽茶叶》中有许多地方为闽南方言,如“挽茶娘仔真硬正”,“硬正”为闽南方言“硬朗结实”的意思。“衫裤漉漉佫打拼”,“佫打拼”为闽南方言”再卖劲”之意.有的歌谣大量运用方言,如不懂方言,根本无法读懂.如闽南渔歌《渔查某砪输渔干埔》,题目即为闽南方言,意思是讨海的女人本事并不比讨海的男人本事差。此歌谣通篇都用方言。有的民歌方言夹杂其中,如《闽南船歌》第一段:“行船真艰苦,无风来摇橹。摇甲目土土,双脚做擂鼓。”头两句还可以念,第三句意味摇得眼睛张得大大的,眼珠都要凸出来了。如不懂方言,往往被卡住,不能很好的体会歌谣前后的意思。有的歌谣从字面似乎也可读下,但却与原意相反。如闽南渔歌《海水淹》:“海水考,过年炊糕和炸枣。海水大沉郑,九月重阳大兜面。海水涝,二月沿海人破蚵。”其中“海水考”指海水浑浊退潮,“大沉郑”指海水满潮,“兜面”指地瓜粉糊,“海水考”指海水浑浊。漳州芗城《农民歌》的最后两句是:“大某细姨查某娴,农民愈想愈姆愿。”前三局分别讲三个不同女人,即“大某”指大老婆,“细姨”指小老婆,“查某娴”指女婢。意思是地主不劳而获却有这么多的女人伺候农民越想越不甘愿。如果不懂得这些特指,就难以理解闽南民歌的意思。流传于厦门的《渔民谣》开头的几句为:“起大风,唔是空。起大浪,浪来扛。海水向船南,举篙着来斩。”“ 唔是空”指不好的事情,“浪来扛”指浪在船上摔打,“向船南”指往船上浇泼。

二、民风各异,习俗不同。福建有“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的说法,在闽南,民歌集中地体现了这个特点。由于闽南地域的差异,闽南各地的新娘她们出嫁时习俗不一样,反映在民歌上也就不同。厦门同安女子出嫁上轿前,有老年妇女用红线在这位女子的脸上的各个部位比划,并说些吉利话,称为“贵脸”;这些话被编成《贵面歌》,其中大多为祝福的话,如:“第六贵嘴边,今夜好团圆,十月生后生,勤俭剩大钱。”永春女子出嫁时,老年妇女则用纱线、铅粉、鸡蛋等装饰女子脸部,绞去脸部汗毛,使脸部更光滑,并唱《婚嫁吉语》:“鸡蛋白,鸭蛋白,子孙传甲归大宅。开面开面,大厝新郎君来做阵,大兄小弟同同母阵。”

三、同样的题材,极少雷同。由于闽南的地域差异较大,虽是同一题材的,歌词韵脚却不相同。如在闽南流传最广的闽南童谣《天乌乌》,不同的地域其演唱内容各不相同。如南安的《龙王迎亲》:“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龟吹萧,鳖打鼓,水鸡扛轿目吐吐,田婴举旗喊辛苦,乌鳗带路坐破肚,虾仔乱跳找无路,鲤鱼提盘乱碾肚,火萤担灯来照路,照着一匹龟一匹芋。客鸟赶紧来来报喜,飞来飞去畅一晡。”在看漳州芗城的《龙虾娶某》:“天乌乌,要落雨,举锄头,巡水路,看见龙虾咧娶某。鲟举灯,龟打鼓,水鸡扛轿叫艰苦,哲仔大腹肚。金鱼毋愿做新娘,哭得目吐吐吐。”再看德化的《海龙王,卜娶某》其演唱的内容又有不同:“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卜娶某。田婴赶紧来织补织出一尾鲤鱼牯。鸟吹萧,龟打鼓,火萤蛋灯来照路,田玲举旗兼打鼓,水鸡扛轿话脚肚。扛呀扛!摇啊摇!对面遇到一堆乌石鼓;姑婆颠颠来拦路,掀起龙轿看龙某;龙某脸白皮又幼,姑婆乌乌腹肚粗;姑婆硬入去龙宫,酒席宴上毋自顾,大吃大喝胀腹肚。”永春的《天乌乌》又不同:“天乌乌,要落雨,阿公举锄头去掘芋。摇着一孵鹌鸡仔,飞到山拉岭;拄着一群打铁仔。„„”此外,流传于石狮、同安、龙海、南靖、东山、昭安等地的《天乌乌》,不仅没有一首完全相同的,而且差异很大。

闽南民间歌谣的艺术性表现手法

闽南民间歌谣的艺术性表现在许多的方面,主要有下面一些:

(1)情真委婉。 闽南人较为深沉含蓄,一些话往往用委婉的手法来表示,有的看似直接告白,实际却更为含蓄。如安溪的《茶山对歌》:“小妹采茶下山坡,两蕊眼睛顾看哥;踏着石头翻跟斗,只骂石头不怪哥。”云霄的《看见啊妹不敢叫》等都是既委婉含蓄,又不失幽默,然而它所表现的情谊却更加使人感动。

(2)生动形象。闽南民歌注重给人以相象的感受,摩声状形,淋漓尽致。如平和的《旧社会黑暗天》形象地写出有钱人的神态:“大某兼小姨,查某娴仔扇魁扇,肥肥象大猪,坐下去满交交椅;吃大鱼厚油气,吃瘦肉嫌夹牙齿,吃线面嫌糊嘴边,走起路来很神气。”

(3)赋、比、兴是闽南民歌民间常用的艺术手法。赋是直接叙述描写,层层铺叙,将同样一种意思反复渲染,将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如安溪的《作用歌》用诗108行,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述说作田人的辛酸苦辣。厦门的《新式结婚歌》从一步到六步,每步四句表达了对新式结婚的赞美。许多的歌谣都是无独有偶从十个方面铺陈,如厦门同安的《十步送哥》、诏安的《十想郎》等。 比兴就是“比显而兴隐”,比是明比,兴是暗比。诏安的《涯妹等哥心莫凉》:“三月韭菜皮皮青,涯妹等哥心莫凉;妹子可比韭菜样,韭菜没肥也难青。”以韭菜需要肥,喻指妹需要哥爱情之水的浇灌。又如诏安的《深井打水索要长》:“深井打水索要长,两人交情同心肠;妹呢可比凉井水,桶子落井水就上。”暗用打水来比喻两人情谊,用妹喻指井水,不管井多深,只要打水索够长,井水就会打上来。又如厦门的《鸦片害人》形容鸦片烟鬼的形象:“常吃鸦片瘦象鬼,嘴腮无肉象加锥,嘴孔嘴齿黑鬼鬼,眼睛大大象铜镭。胸坎瘦得似楼梯,腹肚大得象水柜;双脚就象草蜢腿,双手瘦得象拍鼓槌。”“加锥”一种尖嘴吧的小鸟;“嘴齿”指牙齿;“黑鬼鬼”只又黑有脏;“铜镭”指铜制的硬币;“拍鼓槌”指用竹子做的四筷子的打鼓的工具。通片运用比喻,入木三分地表现了鸦片烟鬼的特点。

研究闽南民间歌谣的意义:

闽南语版范文第5篇

汝/力(你)

伊(他)

小(神经病)

哺(嚼)

粙(稻子)

七桃(游玩之意)

山猴(乡下人气)

三八(二百五意)

出山(出殡仪式)

歹谱(谓环习惯)

歹嘴(开口骂人)

目屎(眼泪)

鲈鳗(流氓之徒)

查某(女人)

破相(残废之人)

牵猴(拉皮条)

话仙(闲聊)

印卯(塞责人事)

冥代(什么事情)

厚酒(高度酒)

趁食(谋生)

胡螓(苍蝇)

必开(裂开)

食饭(吃乾饭)

一粒一(再好没有) 坎大猪(傻瓜的人) 好鼻狮(嗅觉灵敏) 拍嘴鼓(谈论笑话) 风头狗(慌狂之态) 装狗熊(假装不知) 代志(什么事)

大细心(偏心、偏袒)无半撇(没本事)

凶戒戒(凶恶)

夭寿鬼(骂人短命) 古早时(古

代)

夭鬼(骂人贪食)

古锥(活泼可爱)

凸风(好讲大话)

白贼(好说谎言)

歹狗(无赖之徒)

碗糕(没有其事)

头兄(头人之意)

扣鳖(哭父、骂人)

大埔(男人)

风车(好说大话)

封龟(爱出风头)

好空(得到好处)

歹仔(不正当人)

厚茶(浓茶)

代志(事情)

趁钱(赚钱)

蠓仔(蚊子)

必痕(裂缝)

食糜(吃稀饭)

打边鼓(从旁指点)

请甲辞(拒绝之意)

瓦秧裁(我不知)

大面神(自不知羞)

半头青(愚笨之人)

一样代(同样的事)

三只手(扒手)

大细目(不公正)

无头神(健忘)

见公母(决雌雄)

双头好(两全其美)

古早册(古书)

古早人(古人)

古早物(古董)

出门人(游子)

正手平(右边)

失体面(丢面子)

失体统(丢人格)

仙公步(耍花招)

好性地(脾气好)

好彩头(吉祥)

奸雄步(好阴险)

有两步(有两下子)

有淡薄(有点儿)

行短路(自杀)

名声(臭名声)

乱侣吵(胡闹)

泛泛过(马虎过活)

泛泛代(马虎从事)

青冥牛(文盲)

放水灯(三三两两)

限死死(限制很死)

斗闹热(凑热闹)

唔看破(想不开)

惊生分(怯生人)

雷公性(性情暴躁)

噪三代(骂人太甚)

猴头鼠目(面目丑陋)

无某无猴(无可牵挂)

记牛肉账(涂写不清)

臭头鸡仔(讨厌于人)

鼻流鼻滴(无法收拾)

猴食薄荷(初学吸烟)

1、童鞋 --同學 虾米--什麼 电丁--电灯

雨神、湖神-苍蝇

盐笔-铅笔

盐--铅笔芯 快速面、速下面-方便面 灰熊--非常 头毛-头发 土豆-花生 菜头--白萝卜 灰机--飞机 瓦-我

瓦马是-我也是

无限循(sun)环(kuan)小数 哇死、哇唏咯--我死,我死了 地古,电条,电罐--熱水瓶

2、没路用--沒用 歹势啊--不好意思

妖秀啊,妖瘦--要死啦,不得了等感嘆 冻未条--受不了

头壳--頭,腦筋,

頭殼壞掉--腦筋秀逗,短路

拦嘴舌(磨嘴皮)

看人无(瞧不起人)

斗阵走(一块走)

唔见笑(不知耻)

倒手 (左边)

淡薄久(一会儿)

辞头路(辞职)

杀鸡教猴(借事示威) 狗咬猫鼠(多管闲事) 输人勿输阵(决不示弱)叫秀才挑担(不能称职)无料兼闰月(无财多事)

乌青、黑青--淤青 三不五时--sometimes 空气鞋--涼鞋 家蛇--蟑螂

加都,加剪--剪刀 土粉--灰尘

没影诶代志--沒有的事情 土想马知 --不用想也知道 电荒扇--电风扇 闹热--热闹

漳州开漳圣祖陈元光所率开漳将士绝大部分来自河洛固始,他们通用中原

的河洛话,亦称河佬话;故早期戍守闽粤的中原府兵后裔也自称为“河佬”。他们入闽后大都屯居东南沿江、沿海平原地带,河洛话便逐渐成为闽南本土通行的话语,这就是后代流行于漳州、厦门、泉州和粤东的闽南话。

今天的闽南话还保留大量隋唐时期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因此被称为“古汉语(中原古音)的活化石”。据专家研究,在中国现存的各种方言中,唯有唐初开漳后形成的闽南语最接近隋唐的官音《切韵》,最切合古音韵律;然而这种古音“在中原地区早已不存在,唯一留下来的是河南固始县的一块地方”(《文史知识》1988年3期)。它不但至今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广为保存了下来,而且还在继续传播。

如今在闽南话当中,仍保留许多古汉语辞语,如鼎(锅)、面(脸)、伊(她)、走(跑)、箸(筷子)、卵(蛋)、莫(不要)、拍(打)、日头(太阳)、暗暝(夜晚)、滚水(开水)、老伙(老头)、姊(姐)、呷(吃)、困(睡)、裳裤(衣服)、行状(模样、风貌)、虬(卷曲)、乌(黑)、郎(人)等等。

有学者还举出大量古诗文为例证:闽南话“假使”叫“设使”,曹操《自明本志令》有“设使天下无孤”;闽南话“好势”是好的意思,江淹《云山赞序》云:“壁上有杂画,皆作山水好势”;闽南话把费用、盘缠叫“所费”,《世说》云:“所费诚复小小”;闽南话步行叫“步辇”,这是唐代中州话,《唐语林》道:“上令左右以步辇召之”;闽南话“古意”,为殷勤待客的意思,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闽南话“大汉”,意指高个子、长大,杜荀鹤诗云:“不觉裹头成大汉,昨夜竹马作儿童”。闽南话“知影”,即知道,韩愈《与崔群书》有:“仆愚陋无所知晓”;闽南话把读书叫“读册”,《唐书》云:“中书令读册”„„等等。这些现今常用的闽南话我们都可在汉唐的诗文中找到字眼或词汇。

随着众多开漳将士后裔陆续自闽南播迁开去,河洛话(即闽南话)成了中原南下的群体标志——早期播迁入粤者称为“河佬话”或“福佬话”;后期播迁入台湾者称为“闽南话”或“台湾话”,传入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唐人话”。追本溯源,不管是闽南话、河佬话、福佬话,还是台湾话或唐人话,都与唐初开漳将士传播的中原话、河洛话一脉相承。

厦门大学已故黄典诚教授生前曾于1981年进行调查证实指出:“只有由于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众入闽屯居,才有可能把当年的河洛话带到闽南地区,然后传播开去”。闽台文化研究专家刘登翰亦指

出:“闽南方言是初唐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入闽平定‘獠蛮啸乱’驻军闽南而定型的”。随着闽南漳州移民的迁徙向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继续传播,闽南话就成了台湾和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最主要语言。他们都讲闽南话,并且大多讲的是近于漳州腔的闽南话。他们仍保持唐初开漳以来世代相传的河洛话,并多以“河洛人”或“唐人”自豪。

闽南语版范文第6篇

一、 教学目标:

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日头、红贡贡、竹马、骑、倒落去、探外公”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念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本念谣。

4、从童谣感受一副外孙要去探望外公的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中的一些字

2、教学《探外公》

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让学生根据平时已经具备的闽南语经验说一说课题的大概意思,猜猜“探”的意思,紧接着教师揭示“探”是“探望”的意思,让学生大概知道这篇课文写的内容。

②、教师范读课文,可能这部分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还理解不了课文的意思。 ③、教学难词

“日头”:跟读,指太阳的意思。学生造句:天上的日头很红!

“红贡贡”:跟读,指太阳的颜色很红很艳的意思,也就是红通通的意思。 “竹马”:跟读,指小孩子用一把竹竿当作马来骑的意思。 “一阵风”:跟读指走路或者跑的速度飞快的意思。 “倒落去”:跟读,指要到哪里去的意思。 现在这些难词你们会了吗?教师出示难词卡片,让学生试读,跟读两遍。 ④、教学整首童谣,让学生念童谣,感受押韵美。

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男女生赛读,开火车形式读童谣,“贡”和下面的“风”和“公”押韵,你们发现了吗?

⑤、同桌之间互相教一教。 ⑥、配乐念童谣

听碟片念童谣,请几个表演突出的学生上台展示。

⑦、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探外公》,你们有什么体会? ⑧、实践作业

让学生将这首童谣背熟。 回去向父母介绍这首童谣。

板书设计:

探外公 “贡”、“风”、“公”(押韵)

第二课 丢丢铜

一、教学目标:

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磅空里、滴落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童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中念谣。

4、从童谣感受出行的一种欢快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

2、教学《丢丢铜》

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 ②、教师范读课文,这部分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还理解不了课文的意思。 ③、教学难词

“磅空里”:跟读,指隧道,隧洞里的意思。根据学生平时出游的经验解释该词。这个对很少出门的小学生来说实在比较难理解。

“滴落来”:跟读,指水滴下来的意思。联系平时下雨时,屋檐下滴雨的情景,学生积极谈感受。

现在这些难词你们会了吗?教师出示难词卡片,让学生试读,跟读两遍。 ④、教学整首童谣,让学生念童谣,感受押韵美。

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男女生赛读,开火车形式读童谣,“里”和下面的“来”押韵,你们发现了吗?

⑤、同桌之间互相听一听,教一教,让本地生带动外地生学习的乐趣,这首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

⑥、配乐念童谣

本课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了三年级下册音乐课本里的“丢丢铜”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本童谣,这一环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童谣的乐趣,虽然有些外地生对闽南语根本不熟悉,但通过歌曲的教学,他们也都基本能跟着教师的节奏哼着歌曲,就是歌词稍微模糊了一些。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的。

⑦、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丢丢铜》,你们有什么体会?

⑧、实践作业

让学生将这首童谣背熟。

回去可以像家人朋友唱《丢丢铜》歌曲。 板书设计:

上一篇:冷知识普范文下一篇:钳工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