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校非机械类专业CAD教学探讨

2023-02-03

1 C A D技术及其教学定位

1.1 CAD技术简介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的简称。CAD技术是近年来工程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它将计算机迅速、准确地处理信息的特点与人类的创造思维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 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理想的手段。这种技术在设计过程认真分析后, 按人与计算机各自的特点, 去完成各自最适合的部分。如设计的经验和判断必须由人来完成, 而存储和组织数据以及繁重的计算、绘图由计算机来完成, 使设计的效果比人或计算机任何一方单独工作都要好而快, 这也是CAD技术备受行业重视和欢迎的原因。它不仅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而且能在设计阶段由计算机预先显示设计对象最终的外形结构及评价结果, 使设计者在项目实施之前可进行评价并做出决策。

1.2 C A D在中专非机类专业教学中的定位

CAD技术涵盖众多, 而机械CAD是各种CAD中最复杂、最难以规范的。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 CAD教学普遍受到重视, 其教学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对于非机械类专业来说, 随着CAD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细化, 各种CAD如建筑CAD、给排水CAD、暖通CAD、电子CAD、服装CAD、家装CAD等不断出现, 因此, 非机械类从业人员也迫切需要掌握相关的CAD技术。笔者认为, CAD技术应该成为专业课与基础课之外的专项知识和操作技能, 成为中专学生发展、提升职业能力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2中专非机械类专业C A D教学存在的问题

CAD教学在非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定位不同于机械类专业, 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 认为目前在非机械类专业中, CAD教学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就其原因, 主要是CAD课程还未充分受到重视。分析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1学生的问题

相对来说, 中专学校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在学科教育中基础较差, 对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性知识的学习不适应, 如制图常识、计算机操作等基础课程学得不够扎实。虽然学生对于理论性的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但优点在于学生普遍形象思维较为活跃, 适于“在做中学”。

1.2 老师的问题

在CAD教学过程中, 老师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态度问题, 二是方法问题。在态度上, 因教师所面对的学生资质有限, 再加上课程本身不如机械类专业那样受到重视, 自己的教学理念无法顺利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有时难免心灰意懒, 即时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问也不愿仔细解答指导;在方法上, 只注重基本命令、基本操作的讲解, 而忽视了指引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CAD课程的兴趣。

1.3 学校课程安排的问题

虽然客观上要求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CAD技术, 但CAD教学在中专非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还处于边缘状态。同样, 与机械制图相关的其它课程包括计算机制图课程, 都还没有纳入非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规划的重点。也就是说, 学校在CAD课程的安排上, 与实际需要还存在冲突。

1.4 软件升级的问题

前文提到, CAD软件涵盖众多, 且软件技术发展迅速, 更新换代很快。但我们的CAD课程相对于软件的发展有滞后性, 有时学生刚刚掌握了一个版本的软件操作, 有了一定了设计能力, 但走向工作之后, 新一代的软件已经开始流行, 在学校中所学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又要重新开始熟悉掌握。

1.5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3 当前形势下非机械类专业C A D教学的策略

其实对于非机械类专业教学来说, CAD教学的特点或者说是教学目的很明确, 就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过多的原理知识,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能力。重点是结合非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特点, 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把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 笔者在CAD教学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3.1 选择合适的软件

AutoCAD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CAD软件, 它以友好的用户口接口, 简易的操作和强大的功能赢得了广大的用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得以广泛应用。AutoCAD软件版本众多, 在实际应用中, 曾经普及过的版本以及现在正在流行的包括AutoCAD R10.0、AutoCAD R12.0、AutoCAD R13.0、AutoCAD R14.0、AutoCAD R2000、AutoCAD R2002一直到AutoCAD R2008, 现在已经发展到AutoCAD R2009的版本。目前它是当今现代化企业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笔者本着实用为主、软件反应快速、难易适度的原则, 选择当前业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AutoCAD R2004版作为教学版本, 这也为学生走出校门继续深入掌握CAD软件技能、使其职业能力得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合理安排课程, 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兴趣能够增进、引起大脑皮层的积极状态”, “符合兴趣的工作就能够完成得轻松而有成效”。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催化剂, 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创新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的教学经历使得笔者相信, 如果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对CAD课程的兴趣。比如, 配合CAD的教学, 可以组织CAD兴趣小组, 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小组竞赛活动、CAD绘图技能大比武,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级职业鉴定考试等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带着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当中。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由乐学变为会学、善学, 从而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

3.3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采取分层式教学。学生的基础和智力的差异必然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上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观察学生, 掌握学生的特点。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对各类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接受能力差的就强调基础技能的训练, 而接受能力好的就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 可以采用实物、模型、投影等手段。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采用CAI辅助教学课件, 加强三维图形及其动画效果, 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

3.4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CAD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 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价。而在评价方式上, 可以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评价方式, 这样既可以检验教学的效果、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能力能以延续, 保证了CAD教学的效果。

4 结语

无论是机械专业还是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 将来步入社会后都将面临本职领域的相关制图软件的掌握和熟悉, CAD教学可以给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中专学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作为中专学校教授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育者, 我们必须对现行CAD教学方式加以改善, 适应社会的需要, 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才能使中专教育发挥特色。

摘要:CAD技术发展迅速, 应用广泛。掌握CAD技术是中专学校非机械类专业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中专CAD课程的教学特点, 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CAD教学,非机械类,教学定位,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智全.CAD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 2008.

[2] 辛岚.职业教育中CAD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现阶段暴力犯罪的特点及对策下一篇:二维码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及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