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产科查房职责

2023-01-15

第一篇:儿科医生产科查房职责

妇产科、儿科查房制度

1、 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两次,上午10:00进行早查房,下午15:00进行晚查房。

2、 早查房由产科医生巡视所有新生儿,护士长安排产科护士书写交班记录,记录相关信息,如有异常,电话通知或写会诊单请儿科会诊。

3、 晚查房由儿科医生巡视所有新生儿,产科医生或护士可陪同查房,重点巡视待诊断及新患儿。

4、 儿科建立新生儿交班本,对新生儿健康档案进行管理,记录胎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等相关情况。

5、 早产、胎膜早破、高危产妇等有情况的孕妇,提前通知儿科陪同分娩监测、新生儿急救等。

第二篇: 产科护理查房

姓名:X

学校:X

一.患者一般资料: 姓名:X

性别:X

年龄:X 床号:X 出生地:X

居住地址:XX 住院号:XX 诊断:1.G4P1+2 31+3周宫内孕活胎先兆早产

2.胎儿宫内窘迫 3.胎盘早剥 4.右上肢,骨盆骨折 5.全身多器官挫伤 二.患者病史介绍:

病人XX,X,X岁因停经31+3周,高楼坠伤2小时于XX月X日5:04分由平车推入病房,病人双下肢被动体位,肌张力正常,身体有多处擦伤,以右下肢为重,右上肢被动体位,活动受限,孕妇无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等不适,测其生命体征,体温36.6摄氏度,脉搏88次/分,血压96/57mmHg,呼吸20次/分,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禁食,绝对卧床休息,孕妇G4P1+2 31+3周宫内孕活胎,行相关辅助检查,阴道无流血流液,宫底上三横指轻压病人自觉疼痛,子宫张力大,听取胎儿胎心100次/分,律齐。怀疑有先兆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一小时后听取胎心139次/分,律齐,宫底无上升,未见阴道无流血流液,病人由殷金凤医生陪同进行CT,X光,B超检查,检查提示病人右上肢,骨盆骨折,多器官挫伤,宫内孕活胎,有胎盘早剥,先兆早产迹象,病人检查回到病房,自诉下腹有下坠感,胎心112次/分,律齐,有不规律宫缩,遵医嘱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泵入,调节滴速为60滴/min,硫酸镁注射剂40ml泵入,半小时后调节滴速为50滴/min, 密切观察,病人持续宫缩,仍呈现不规律,硫酸镁静脉滴注抑制宫缩无效,遵医嘱给予利托君注射液10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滴速调节为20滴/分钟,嘱咐病人左侧卧位,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测其胎心134次/分,遵医嘱于早晨8:30分,为病人安置保留尿管,引流出尿液呈茶色,内见暗红色絮状物,密切观察,病人宫缩有缓解,胎心130次/分,联系ICU,于11:40转入ICU。 三.护理问题:

1.焦虑

与担心胎儿和自身病情有关

2.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与活动受限和长期卧床有关

3.与感染的危险

与身体多处擦伤,无菌操作不当有关 4.疼痛

与身体多处骨折,擦伤有关

5.药物中毒

与药物剂量使用不当,滴速调节不当有关 6.便秘

与长期卧床有关 7.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8.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胎儿胎死宫内,DIC,多器官衰竭, 四.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护士与病人多交流,多沟通,得到病人的信任,帮助她说出自己的担忧,帮助她分析问题,多对病人进行鼓励,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家属,病人需要家属的陪伴与鼓励并得到其支持。 2.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床单的整洁卫生,有擦伤的皮肤,做好清创和抗感染护理,防止受压部位发生褥疮,有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大小便后肛周皮肤用温水洗净。

3.疼痛护理:对症处理,骨折部位给予保守治疗,制动,牵引外固定,骨盆托带悬吊患者,吊带要保持平衡,以防压疮。吊带要离床面约5cm,并要保证吊带宽度、长度适宜,创面及时清创和抗感染治疗,疼痛能忍时可采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疼痛难忍时可采用镇痛剂或安置镇痛泵。

4.用药护理: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滴速的调节,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变化,1.使用静滴硫酸镁注射剂时,首次剂量为.~g用%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每小时~g静脉滴注维持

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

小时总量为g肾功能不全.心肌损害心脏传导阻滞时应慎用,膝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或呼吸次数每分钟少于~次每小时尿量少于~ml或小时少于ml应及时停药急性镁中毒现象可用钙剂静注解救常用的为%葡萄溏酸钙注射液ml缓慢注射2.使用利托君注射液时,取本品2支共100mg用静滴溶液500ml稀释为100mg/500ml(0.2mg/ml)的溶液,静滴时应保持左侧姿势,以减少低血压危险。密切观察滴注速度,使用可控制的输注装置或调整分钟滴数。开始时应控制滴速使剂量为0.05mg/min(5滴/分钟,20滴/ml),每10分钟增加0.05mg/分钟(增加5滴/分),直至达到预期效果,通常保持在0.15mg/min-0.35mg/min(15-35滴/分),待宫缩停止,继续输注至少12-18小时,本品禁用于妊娠不足20周的孕妇;还禁用于延长妊娠对孕妇和胎儿构成危险的情况,包括:1分娩前任何原因的大出血,特别是前置胎盘及胎盘剥落。2子痫及严重的先兆子痫。3胎死腹中。4绒毛膜羊膜炎。5孕妇有心脏病及危及心脏机能的情况。6肺性高血压。7孕妇甲状腺机能亢进。8未控制之糖尿病患者。9重度高血压。10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静脉滴注时,应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脉搏及胎儿心跳速率。密切关注胎儿情况,特别是用于急性胎儿窘迫时,如果胎儿情况恶化,需立即停药。

5.抗感染护理:为病人及时处理创面,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保持创面清洁,无菌纱布包扎,保持纱布清洁干燥;为病人安置保留尿管和尿管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6.健康指导:定期为病人按摩,以防肌肉无力,告知病人适当活动健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嘱咐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制动,禁食,提前做好手术准备。

7.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孕妇生命体征的监测,胎儿胎心监测,定时间断吸氧,避免各项刺激,做好相对的应对措施,联系好相应科室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如若发现胎儿出现不平稳状况,通过手术,及时终止妊娠。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

五.效果评价:

1. 病人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2. 病人疼痛有所缓解 3. 病人无规律宫缩有所缓解

4. 病人转科前各项生命指征正常,胎儿胎心正常,阴道无出血流液,无感染

5. 病人转科前积极配合保胎治疗,继续妊娠

第三篇:产科教学查房

时间:2016年4月28日

地点:七楼示教室

主查人:章婷

内容:产后出血

参加人员:

第四篇:2011年6月份妇产科护理查房

地点:妇产科护士办公室

内容:患者:徐寿珍于2011年6月23日19:30入院,诊断:异位妊娠

管床护士作病情汇报:患者徐寿珍,女,33岁。有“乳腺增生”病史,因“因输卵管阻塞”曾作腹腔镜手术。

一、LMP:2011.5.11,停经后无早孕反应,来重视,2天前无诱因出现少许咖啡色样的阴道流血,每日更换卫生纸垫1次,无血凝块,无绒毛样物及水泡样物质流出,伴下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痛、无头昏、乏力等不适,就诊我科,查尿HCG阳性,B超未提示左侧卵巢囊肿,建议观察,后复诊我科门诊,考虑为:异位妊娠收治入院,患者病后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2、体查:T:37.℃

P:80次/分

R:20次/分

BP:100/70mmHg,下腹见四点陈旧性手术疤痕,未见肠型蠕动波,并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

手术记录:患者于6月27日8:3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妊娠切开挤压取胚术,左侧卵巢囊肿开窗术及腹腔引流术,术毕于10:20安返病房。术后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查房要点:腹腔镜探查术术前术后护理

腹腔镜术前护理:

1、完善各项检查,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可

1 能出现的不适,并取得配合。

2、定于6月27日8:30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前一日及术晨、用肥皂液清洁灌肠,减轻肠胀气,并予导尿排空膀胱,术前禁饮禁食,作阴道及外阴冲洗。

3、术前测量生命体征。

腹腔镜术后护理:

1、术后持续心电监护6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改半卧位。

3、术后暂禁食8小时,给予缓泻剂帮助排便、排气,并嘱病人进流质饮食。

4、遵医嘱保留导尿6小时,并予会阴擦洗2次/日,尿管拔后,嘱患者早排便。

5、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6、嘱患者1月内禁止性生活。

张正荣:请其它护理人员作补充

刘国珍:腹腔镜术后要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是否通畅。并严格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第五篇:儿科护理查房

概述:

秋季腹泻指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季节性强,多于秋季流行,好发于6月至2岁儿童,有喂养不洁引起消化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所致,轮状病毒感染可破坏小肠绒毛,使小肠绒毛缩短,影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吸收而致电解质紊乱。 简要病史:

患儿张梓霞,女,1 岁,体重8kg,因“腹泻,呕吐1天余,颈项强直5小时”余07-12-8-15:00由家人抱入院。家属代诉患儿1天余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解黄色水样便8-10次/日伴呕吐胃内容物多次,与当地卫生院治疗,予胃复安2片分4次口服,5小时前在补液过程中出现颈强直,表情呆滞,反应差,家人呼“120”接回我院急诊,拟诊“腹泻病”收入儿科。患儿平时有吸吮手指坏习惯。

体查:患儿神志清,表情呆滞,呼之不应,T38.8°C,P140次/分,R56次/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腹平软,肛周皮肤稍潮红。 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WBC12.30*109/L,Hb102g/L HCO3- 15mmol/L 主要护理诊断:

1) 焦虑与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反应有关。

2) 知识的缺失与患儿家长卫生知识少及患儿不良习惯有关。 3) 腹泻与饮食不当和胃肠道感染有关。

4) 皮肤完整性与受损与大便对肛周皮肤刺激与有关。 5) 舒适的改变与腹泻致腹部不适有关。 护理计划:

1) 安抚家属情绪减轻焦虑

2) 24小时内使家长认识到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及掌握合理喂养的方法。 3) 3—5天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形态正常。

4) 使家长掌握有效的皮肤护理能保持患儿皮肤完整 5) 使病儿安静、舒适。 护理措施: 1) 向患儿家属解释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知识,告知以往同类个案经处理都能得到及时好转,以安抚病人家属情绪减轻焦虑。

2) 知识缺乏的护理:向家长进行饮食卫生宣教,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或不洁食物,以及合理喂养方法等知识,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方法,纠正患儿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

3) 腹泻的护理:评估患儿大便次数、量、性质、颜色,正确及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制定饮食护理计划,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具体可予白粥或米汤加盐。观察皮肤弹性、温度、精神状态,正确估计丢失量,遵医嘱补液,遵循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8—10 ml/kg/h的速度输入,8小时内补足累计损失量,正确指导用药如蒙脱石散最好餐前服,而且与药隔开半小时。避免同时服用时蒙脱石散将其他药物包裹从而影响药效。

4) 皮肤受损的护理:观察记录患儿皮肤受损程度,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方法,每次排便后用40—50°C温水清洗臀部后蘸干涂油剂保护皮肤(鞣酸软膏效果更好),或用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尽可能使肛周皮肤充分呼吸,指导家长勤换尿布,尿布清洗后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操作时动作要熟练,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输液时多加巡视,避免药液外渗刺激局部皮肤组织。 5) 评估病儿是否有腹部不适和其程度,指导病儿或家长减轻腹部不适的方法:如玩具、讲故事,分散注意力,给患儿喝热米汤,用松节油擦腹后用手掌心轻柔按摩脐部周围致皮肤发红。 护理评价:

1) 随着入院当晚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反应的缓解,家长情绪得到安抚,焦虑随之减轻。 2) 家长对卫生知识认识深刻,能做到餐前便后洗手餐具开水烫过后再用,能做到饮食卫生和合理喂养,患儿吸吮手指是不良习惯未能及时纠正。 3) 入院后第三天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排便形态基本正常, 4) 肛周皮肤入院后第四天基本正常,家属满意。 5) 予松节油擦腹按摩脐周后病人能安静入睡。 出院指导: 嘱患儿家属出院后要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循序渐进增加辅食,避免到空气不流通的公告场所玩耍,防再次感染,气候变化时要注意保暖,特别注意腹部受凉,不给小儿吃生冷和不洁食物,衣服要遮过腹部;切忌随便给小儿服用抗菌药物,以免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而致腹泻迁延不愈,诱导患儿纠正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二年级部编下册期末卷下一篇: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