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与德育论文

2022-05-0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国产动漫与德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记者朱泉峰)国产原创动漫缺乏竞争力,这似乎已成共识。近日有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和美、日等国比较起来,我们的落后是全方位的。”但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国产动漫存在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又该如何冲破这些瓶颈?在本期主题报道中,我们将与您共同探讨。

国产动漫与德育论文 篇1:

“抄袭”是一颗毒瘤

一部名为《高铁侠》的国产动画与日本原著的高同步对照视频近来成为网络热点,几乎百分百“雷同”的情况让动漫迷错愕。实际上,国产原创动画借“东风”的习惯由来已久,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中国的从业者不但失去自主创新的动力,甚至连山寨都不曾学到人家的精髓所在。

一、抄袭步步升级山寨穿越底线

1.早期症状:《象棋王》基本元素生拼硬凑

2006年国庆期间播放的《象棋王》拼凑了日本动漫《棋魂》的基本设定、男主角进藤光的外貌,以及另一部日本动漫《游戏王》的战斗系统。前者是日本知名漫画家小畑健的成名作,也是其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另一部是在国内引起热议,最终被有关部门全面封杀的《死亡笔记》);后者不但是名作,其周边产品还衍生出日本最流行的卡牌对战游戏。这个时期的国内动漫山寨作品虽然争议较大,毕竟只停留在作品创意、基本元素借鉴的层面上,只有较为专业的业内人士方能嗅出其中的山寨气味。

2.中期症状:《心灵之窗》背景分镜拙劣复制

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心灵之窗》由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制作,是中国广西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十大工程”之一,号称国内第一部大型系列德育动画片。然而动画播出不久就被网友爆出动画场景大量山寨曾在日本引发热烈讨论的里程碑式经典作品《秒速五厘米》。尽管事后中国制作方道歉,并声称抄袭比例只占1%。在有人将二部剧细心对比后发现,实际比例至少接近25%。从这段时期开始,国产动画的抄袭行为已经可以通过明显的证据坐实。

3.晚期症状:《太空历险记》核心卖点全面搬运

《太空历险记》又名《星原战记》,是雷人程度仅次于《高铁侠》的山寨作品。二者最大的共通之处都在于选择抄袭对象时太过明目张胆。《太空历险记》中战斗机体YF战机“完美”复制《超时空要塞》系列的VF(瓦尔基里)系列战机(Valkyrie Fighter)的外形,以及其特有的三段变身设定的标志性卖点;空中要塞“神舟号”也明显抄袭了《高达SEED》的“大天使号”;女主角紫晶的外形及其性格也与去年日本热播动画《化物语》中的女主角战场原黑仪高度吻合;配角卓智的出身设定为开发YC重工家族的身份也有较为明显借用 《樱花大战1》神崎菫与神崎重工设定的嫌疑。

有人将该动画的视频上传到日本最大视频网站nicovideo上,并添加了日文字幕,引来日本漫迷的围观。对方对中国放肆的高调抄袭、无视著作权的乱象,及动画2D部分水准之粗劣表示难以理解。显然,这一时期的日本漫迷还没有预见到一年后《高铁侠》的诞生。

4.登峰造极:《高铁侠》百分百复制的“勇气”

即将播出的国产动画《高铁侠》在宣传广告中声称将在8月暑期档在全国100家电视台播放,颇有国产大作出炉之势。但在观看了目前泄露出来的6分钟时长短片后,热心网友做了它与10年前曾在境内热播日本译制动画《铁胆火车侠》的对照视频,最终发现二者居然“达到爆表的100%同步率”。

这次抄袭事件最让人难以理解之处在于《铁胆火车侠》在国内青少年中享有较大的知名度。有网友评论称,不知该公司真正目的是故意炒作,还是真有成为众矢之的的勇气。事实上,这样的《高铁侠》早已脱离山寨范畴,只是把国产动画的抄袭记录推向前所未有的恶劣程度。

二、国产动漫缘何抄袭成风?

1.政策扶持:撒下龙种,收获跳蚤

2006年,国务院成立十部委组成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系会议并下发《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财政还以专项发展基金予以财力支持。截止09年底,全国已成立22个动漫产业基地,国产动画片从2006年的8万分钟增长到2010年的385部共220530分钟,这让中国动画在数量上拿到引以为傲的“全球第一”。

但量的增长实际上来源于不考虑质的疯狂山寨。业内人士注意到,几乎与上述扶持政策出台的时间同步,嗅到商机的动漫产业迅速在各大城市的专门园区里遍地开花,动漫文化节到处都是。据媒体报道,《高铁侠》的制作方非凡创意动画所在的辽宁省对动画的补贴标准是,二维动画每分钟补贴500元,三维动画每分钟补贴1000元。事实上,熟悉动漫制作流程的行业人士都知道,长篇动画3D方式制作成本极低,日本业界二维动画通过制作3D场景省钱的案例比比皆是。

依据辽宁省的补贴方案,制作100分钟的三维动画能得到10万元的补贴。“钱骗得太容易了”,受访的沈阳浑南新区一家知名动画公司实习生表示,“在这里干活对技术要求很低,基本就是糊弄,老板要的就是分钟数,不要质量。甚至抄袭或做非常粗俗的动画老板都默许。”

在上述政策扶植的下,这几年“原创”国产动画无视市场走向山寨、总时长激增至世界第一的动力来源就有了答案。重庆视美动画公司的刘兴接受采访时对分钟补贴政策深恶痛绝,“看到一些动漫企业拿出的动画作品,气得快要哭了。这么差的作品还敢给观众看,可见分钟补贴诱惑有多大。”

2.电视台沦为同谋,一级市场失灵

以分钟补贴为代表的政策扶持对行业的危害远不只如此,要拿到这些补贴还得寻找合适的传播媒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漫导演称,国家拨款催生的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必须在电视台放映才能领取补贴。动漫企业不注重剧本质量和故事节奏,一味拉长集数。“因为企业有补贴,分一部分收入给电视台也能保本;电视台放到深夜、凌晨时段播,也能向动漫企业交差。皆大欢喜。”

有业内人士统计,质量中上的一集30分钟动画,制作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人力20人的标准,大约每集成本在40万左右 ,山寨动画往往每集成本只有一万元,就可以在电视台播放,靠吃国家补贴保本。这类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就是,正规从业公司也倾向于将每集,每分钟的制作成本压缩在极低的水平线上,行业整体水平难有上升动力。

3.观众不是上帝,二级市场失效

整个环节中唯一比较“专业”的是观众,最没有发言权的也是观众。中国有着大量的动漫爱好群体,每年各地动漫大会、同人志大会、cosplay大会都能引来大量参与者,热闹程度接近日本的CM大会(日本乃至全球最大的同人志即买会Comic Market)。如果说中国动漫在哪方面不输动漫帝国日本,也只有这些观众的素质了。

日本无论TV动画放送、OVA发售还是剧场版放映都会在前期做足宣传工作,供日本动漫市场主要消费者的御宅们(指狭义上的动漫狂热爱好者)做出评价,在放送的过程中相互竞争,租借场地搞见面会的方式推动人气。最后让挑剔的宅男们从每年上百部动画作品中,在发售的DVD、蓝光动画光碟以及其他周边产品上为喜欢的作品乖乖榨干自己的钱包。

反观中国,由于“大力”扶持这类国家掏钱自产自销模式的存在,动漫制作方即没有主观意愿占领市场,也没有现实能力满足观众需求。观众直接被隔绝在产业链之外,动漫产业逐渐失去了在市场推动下良性发展的可能。

结语:

今天的国产动漫早已习惯在政策“照顾”下享受虚假繁荣。至于观众,动漫其实根本就不是做给你们看的;至于原创者,如有雷同,纯属必然。

本刊短评:

早些时候,国产动画片《大嘴巴嘟嘟》就曾被曝光抄袭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但显然业界并没有引以为戒。2009年的《心灵之窗》,描写的是一个通过地震灾害体现人间真情的故事,而本应该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人生哲理之窗的动画片,却成为了揭露中国动画制作者偷工减料、抄袭成性这样不良风气的窗口。《高铁侠》的出现,伴随着高铁事件,一时间更让这个业内的丑事上升到一个全社会瞩目的层面。

面对这一事件,我们的确应该反思自己的扶持体制、监审机制和职业素养。日本产业经济新闻撰写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骄傲的“国产动画片”,竟是日本动画的盗作?》。可以说,满足一时、一己之需的抄袭,葬送的不仅是一部作品的前途和一个公司的信誉,而且是整个“中国动画”的口碑和品牌。抄袭事件应当令让全体中国动画的从业者感到羞耻!

作者:马骥

国产动漫与德育论文 篇2:

谁来拯救国产动漫

(记者 朱泉峰)国产原创动漫缺乏竞争力,这似乎已成共识。近日有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和美、日等国比较起来,我们的落后是全方位的。”但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国产动漫存在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又该如何冲破这些瓶颈?在本期主题报道中,我们将与您共同探讨。

“围绕技术与内容两大核心产生的新兴产业终将在全球引发革命性浪潮,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却忽视了动漫产业对我国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冲击。面对国外动漫大潮的侵袭,国产动漫如何突围迫在眉睫。”近日,信息产业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某负责人对记者如此感慨。

近年来,动漫产业日益崭露头角,并成为最具潜质的明星股。从美国到日本,从英国到韩国,从法国到新加坡,全球动漫业风潮似洪水般袭来,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风向标也顺势而为。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20多个动漫产业基地遍布全国20个省市,可统计的全国动画制作机构为5500多家。

但是,中国市场几乎被日本和美国动漫所占领,国产动漫仍在为艺术与技术如何结合、创意与制作如何产业化而苦苦探索。去年8月广电总局下发了“自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至20时之间,禁播境外动画片”的通知禁令,今年信息产业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在推广《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证书》时重点突出了动漫人才培训项目,那么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是否有效?国产动漫究竟还存在那些问题?国产动漫的突围之路又在何方?

新产业竟是“百年老店”

今天在中国,假如让成年人回忆自己最早看过的动漫作品,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美国的《白雪公主》、《米老鼠》、《唐老鸭》,日本的《铁臂阿童木》、《机器猫》、《机动战士高达》,还有国产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

细观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动漫产业与当今的新兴产业最大不同在于,这个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却拥有百年的历史。1907年,美国人布莱克顿推出了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并以此吹响了动漫产业起步的号角;20世纪20年代,处于萌芽期的美国动画多为5分钟左右的短片,制作较为粗糙,但不久便实现了黑白动画向彩色动画、无声动画向有声动画的过渡。

随着沃尔特•迪斯尼这样的专业动画制作公司出现,美国动画片经历了正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长达74分钟的迪斯尼电影动画片《白雪公主》震惊了全世界;美国动画片的第一次繁荣期从1950年开始,《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迪斯尼经典动画片的相继面世,直接迫使其他动画制作公司关门倒闭,并迅速成就了迪斯尼此后几十年的霸业;1967~1988年美国动画进入蛰伏时期,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令电视动画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技术在美国的普及与应用,数十家大型制片公司纷纷进军动漫领域,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

就在美国动漫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动漫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长?回首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动漫产业在起步阶段,与世界其他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几乎是并驾齐驱。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动画片《大闹画室》发行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仅比迪斯尼的《汽船威利号》晚面世两年,时至今日已拥有80余年的历史。而中国漫画的发展期则更加久远,上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漫画《射猪斩羊图》到今天也已拥有百余年的历史。

在记者从零星资料中收集中国动漫产业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用跌宕起伏形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恰如其分。在1957至1965年,当时中国动漫产业应该识之为亮点,其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面世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轰动了整个世界,让全世界的动漫业人士为之侧目;而众所周知的《大闹天宫》更是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独特风采。这一时期,中国动漫界推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没头脑和不高兴》、《牧笛》、《骄傲的将军》等。但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动漫产业步入了一个低迷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动漫产业才逐渐有所复苏,《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天书奇谭》也成为那一时代耳熟能详的珍贵记忆。

日本动漫 “文化入侵”?

同样在中国,今天,假如让青少年说说自己最喜欢看的动漫作品,可能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刚工作的少男少女都会说日本的“宫崎骏动漫”、《柯南》、《七龙珠》、《灌篮高手》、《犬夜叉》、《火影忍者》甚至《奥特曼》和《蜡笔小新》等等,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是美国的《变形金刚》、《蜘蛛侠》和《玩具总动员》。据最新的国内动漫市场调研统计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作品占60%,美国动漫作品占29%。

“日本从1917年开始有自己的动画片,一直到1982年都是在探索期。但是2000年前后,《灌篮高手》突然在中国创下的辉煌让国产动画瞠目结舌,加上《柯南》、《火影忍者》《犬夜叉》这些日本动漫常青树的长期影响,可以说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占据的绝不仅仅是半壁江山。”国内动漫领域资深人士薄某对记者表示,日本动漫已经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悄无声息的“文化入侵”。

为什么具有辉煌过去、良好基础的国产动漫走入了如此困局?“在中国市场,日本动漫之所以超越美国动漫,是因为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更多共通之处; 而日本动漫之所以超越国产动漫,应该归结于中国动漫创作者和制作者的水平落后。”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石民勇教授不客气地说,这种落后首要体现在剧本的故事内容差,缺乏引人思考和辨识的情节,而且说教味道浓厚令观众十分反感。“既没体现出民族特色,也没有让人亲近的价值观,以致大人不屑看,小孩不爱看。”

但是反观日本动漫作品,他们的定位符合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的多种价值观的判断和思考,剧情丝丝入扣、逻辑推理缜密,让观众身临其境而忘记了作品刻画的环境真假。以《灌篮高手》为例,讲述的是几个高中生为了自己的篮球梦想,团结一致不断奋斗和努力,最终实现篮球技艺和人生观提升的成长过程。漫画中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之情,樱木花道的自信执着和搞怪幽默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侦探系列剧《名侦探柯南》创造的动漫常青树地位至今牢不可撼,这部数百集的动漫已经面世数十年之久,其漫画书、电视版、剧场版等形式的作品一直占据国内动漫的前三,而且衍生出了许多人物的玩具和游戏等增值产品。

“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是看日本动漫长大的,平时接受的都是日本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次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中国儿童应该看到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漫,否则他们在学校接受的德育教育将毫无作用。”北师大学生工作处的陈老师对目前国内的动漫教育表示担忧。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侵蚀行为的背后就是经济扩张的需要。近几年,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例如在英国,本土的数字娱乐产业已是该国的第一大产业,其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9%;在日本,动漫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仅列次席,远远高于其他产品产值;在韩国,动漫业产值几乎占了全球动漫产值的三分之一,已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而中国的动漫产业的产值在世界动漫产值中只占百分之一,国土面积不及中国一个省的韩国,动漫产业产值竟然是我国动漫产业产值的30倍之多!

国产动漫瓶颈重重

“泱泱大国的动漫产业居然不及一个岛国日本,说明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差、媒体的运营环境很不乐观等等。”动漫领域资深人士薄某认为,国产动漫的传播渠道过窄,使其无法适应目前国情以及产业化的良性运营。

因为动漫作为创意产品的一种,出版漫画、外延产品的售卖都是赢利点,但是由于盗版猖獗,则会导致动漫创作者的利益极大下降。同时处于垄断地位的国内电视媒体购买动画产品都属于低价购买,有的地方台甚至开出了每分钟8元的“白菜价”。即使是“财大气粗”的中央电视台,2006年国产动画片最高收购价格仅为每分钟900元,而动画片的制作成本每分钟在3000元至1万元。

“如果从国产动漫本身找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剧本的创新意识和产品的定位意识相当差。动漫应该是一个老少皆宜的作品,而国内动漫的创作者认为这是给幼儿园低龄儿童打发时间的东西。”薄某指出,这种剧本差距反映的是一种动漫文化的差距,必然导致“大人不屑看、小孩不爱看”的尴尬境地,极大地制约了动漫产品购买力的上升。

此外,国内的动漫制作公司为了保证盈利,每年必须接受国外大量外包业务,把大量绘画和制作人员用于工业化的批量加工。“人才的缺乏是国产动漫长期贫血的内因,任何创意产业脱离了人才储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是空谈。”薄某认为,近十年来国产动漫发展出现了一种“原创少、加工多”的怪症,而真正有独立创作、制作能力的动漫生产机构只有中央电视台动画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民营的湖南三辰等,其他绝大多数动画制作公司是为日、韩、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动画片做加工。

据记者了解,全国影视动漫人才实际需求量约为15万人,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也在10万人左右,但全国动漫从业者眼下还不到1万人,中央美院等院校的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

在业内做大量二维动画的“申禾文化传播”的美术总监贺老师告诉记者:“国产动漫经过近百年发展却走入困局,问题就出在人才教育培训上。因为动画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综合技能,虽然全国约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在校学生近46.6万人,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的学院派风格不能商业化,学校培育的人才并不实用的问题还是非常明显。”

人才困局如何破解?

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大力推动我国的动漫产业良性发展。于是,近两年我国动漫产业呈现“跃进式”的发展态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无锡、常州等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动漫产业基地,各地轰轰烈烈地举办各种动漫展和动漫节。

“政府大力的扶持塑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人才缺乏实用性就无法创造更大的价值。让企业来承担更多的培育人才的重任,似乎对产业的推动是杯水车薪,而且企业的不同导致了培育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国内动漫业的知名编剧黄金女士指出,动漫人才的培育现在缺乏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企业定的,应该是第三方根据企业的需求而定。动漫人才是综合性人才,学校培育的是基础,但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有个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承载的任务就是技能的深化培训与标准的制定,从而让人才更实用。

逸品天呈工作室的王总似乎对人才评定更为直接,他认为人才的评定标准应该是政府主导,集中在政府的技术管理部门,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培训。他强调,任何产业的繁荣对于国家均是有利的,人才的培育要有定位,要有主导,这不仅仅是市场的简单行为,人才的储备对于国家也是有利的。

在整个走访中,记者最大的发现是,中国动漫人才已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而最大的收获则来自于信息产业部的电子人才交流中心得到的信息。中心的副主任王希征在说到中国动漫人才评定体系缺乏的现状时强调:“由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时机落后于日美两国,无论是在人才培育体系,还是市场运作体系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国动漫人才的培育是随着市场而来,是一个边学边做的过程。但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升温,特别是近一年来,我国的动漫发展态势良好,信产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与摸索、论证与研讨,一个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切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特色、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认证培训体系已在中心悄然建立。”

据王希征介绍,这套体系最大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传统教育方式,融合中国动漫企业用人的特色,是一个定位于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育而孵化的体系,配套而来的是《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证书》。王希征认为,动漫作为艺术与技术的集合,在艺术方面其标准难于统一,艺术商业化是完全依靠市场的考核,但作为技术层面,应该是有技能标准的。虽然中心推出的认证培训体系的标准是以技术为核心,但是在技术的认证过程中,培训的体系是采取艺术在技术中的应用与展现为主导的,并不脱离,从而达到强化动漫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为了能更好地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动漫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中心区别于以往的认证,《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证书》将采取全国通用、实行网上统一编号等级管理和网上查询的管理办法。特别是持有《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证书》认证考试的动漫从业人员的信息,将自动纳入中国IT人才网的专业人才数据库,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前景。

现在中国发力动漫产业,争的是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未来的全球文化创意盛宴排座中,理应有中国的一把交椅,放眼国内,从文化素材、市场规模、资本的注入到人才的培育,都在有条不紊地默默精进,而其中人才是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主导与企业的参与下,人才资源的提升必然会大力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如果各方能够协力共推,中国必将重返世界动漫产业的主流地位。

作者:朱泉峰

国产动漫与德育论文 篇3:

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大学语文教育的运用

摘要:当前,全国各地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较多,动漫人才培养走上了快车道,可是人才的结构和素质等方面却不能适应当前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原因之一在于快速发展的动漫人才教育过于注重技术性,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学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通识类基础课程,它应当在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承担起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从而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语文 动漫专业学生 人文素养

引言

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而动漫专业学生是动漫人才后备军的主体,由此看来,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关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就目前国内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状况来看,尽管很多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动漫专业学生的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人才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这个方面,亟待改善。

一、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在动漫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光有技术必将行而不远,只有承载着人文关怀的技术形态才能让动漫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人文是与技术并重的一个要素,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人文关怀中关注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发展中深化人文关怀,动漫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动漫日益呈现出产业化的竞争态势,现实中动漫人才紧缺的局面导致我国动漫人才培养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扩张,“技能型人才”成为动漫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当前国内高校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是:以技术为重,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然而,人才的技能只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这是因为动漫产业的发展链条包括动漫编剧、动漫制作、动漫营销推广等在内的诸多环节,实际上,技术大多在动漫制作这个环节上发挥作用,对于其他环节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承载人文精神的大学语文在不少高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缺席,或者只是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这直接导致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的动漫专业学生对中国哲学宗教、历史民俗、文学经典等知之甚少。一方面,在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不高;另一方面,在开设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和特殊规律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重工具理性观念的科学主义背景下,教学目标主导着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老师对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讲解完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依附于教学大纲,对学生仅仅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言训练,这就导致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完全被视作德育教化的载体,作品的人文精髓随之流失。这种方式的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化、机械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只考虑课程知识的获取和教学效果的呈现,容易忽视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发以及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学生欠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转化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育是提升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突破口

(一)大学语文教材应成为动漫创意的源泉

近年来,国产动漫在利好的政策形势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品,我国成为世界上动漫制作量大的国家。尽管国内动漫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作品和角色形象却屈指可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指出,“表面看,动画空间只是一个文化的产业空间,但是,现代的人性在这里得到孕育,并悄然成型。动画空间里,有人文与技术的生态关系的综合呈现”。[2]的确,往纵深方向来审视,一部动漫作品实则包含了多个层面:从浅层来看,动漫作品运用媒介技术手段架构了一定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进一步,从中层来看,这样一些故事展现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情和价值观念;更进一步,从深层来看,这些民俗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当今对人性进行思考和演绎的视角。由此看来,一部动漫作品在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结构体系中应该占据一席之地,在进行动漫作品创作时其定位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所创作的动漫作品之所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创新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本应在动漫作品中呈现的文化力在创作时被忽视了。而动漫作品文化力的不足,最明显地表现在动漫作品内容不够丰富上。

其实,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及文学作品,这些故事作品是经过精挑细选才进入课本的,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大学语文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文化传承作用,应该成为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就要求在动漫专业培养体系中,既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又开设一系列与语文内容具体应用相关的人文选修课,把语文拓展活动纳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轨道,优化大学语文学习环境,增强学生们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慢慢纠正从老师到学生重技能轻人文的片面倾向,重建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功能,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现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增强语用能力、文化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只有在文化创意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征,学会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中挖掘和开发动漫题材,既忠实于教材,又不拘泥于课本,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表现形式演绎课本内容,动漫产业才能获得迅速发展的强劲动力。盛世龙吟数码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李长川曾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思路做过总结,指出“在与国外动漫发行商沟通的过程中,我不断听到来自他们的建议:希望看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这,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4]

(二)用大学语文情怀重塑动漫产业的思维

为什么像如今被定位为艺术片的《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作品,虽然口碑很好,但是市场销售力不足?既然它们被定位为艺术片,就说明它们在表现技法上必然有很高的造诣,其实,市场力不足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动漫作品没有被系统地进行商业包装和衍生品开发。动漫作品的文化属性固然重要,动漫创作要尊重文化精神,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但是另一方面,动漫作品中的经济属性也不容忽视,其中,版权有偿转化便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对动漫专业学生的教育方面,应该如何培养他们这种转化思维和能力呢?这是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

事实上,学生转化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是重要一环。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认为“语文学科就是思维学科”,他指出“语文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5]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从灌输式的讲授传统中走出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投入到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交流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在相互之间的观点碰撞中深化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以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的学习习惯。转变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简单否定,正如有学者在研究中所强调的,当前的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指导学习不能被自主学习完全取代,个体学习不能被合作学习彻底摈斥,接受学习不能被探究学习全然否定。教师在大学语文讲堂中应该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根据动漫专业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进行有方向性的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对内容作拓展性解读,并对学生的探讨进行总结和升华,毕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层次是有限的。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学习《西游记》中个别文本篇目时,可以将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和动画片版的《西游记》同时引入教学课堂,启发学生在观摩欣赏中思考原著塑造的角色形象和影视剧演绎的角色形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和交流之后,老师应该做出总结,比如,角色形象的塑造应该符合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特性,个中角色(包括身型、神态、动作等)的设计要根据内容主题和媒介环境做出适当的夸大式或压缩式的表现。最后布置学生在课后选择《西游记》中自认为精彩的情节,让他们为该故事情节设计出符合传播平台特性的角色形象。

只有动漫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提升了,才能促使他们自觉运用文化意识和人文情怀去深度理解动漫作品,并将之抽象为有意义的民族文化符号,将其延伸到包括版权代理、图书音像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态在内的动漫产业链上,从而在动漫原创和产业开发这两个环节之间形成互相推动、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关系。

结语

如果不注重提高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符号的理解和转化能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将始终停留在粗放的浅发展层面。以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有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而且有助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大学语文教学为核心,落实与实践人文精神,是提升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趋势。由于受众的需求是动漫作品制作和推广的出发点,因此在大学语文这一本土文化载体中,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点,去满足当代受众的需求,激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心理共鸣。

参考文献

[1]郝春生主编.人文素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江南.中国动漫缺什么[J].玩具论坛,2005(07).

[3]肖颖.论高校语文阅读功能与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5(02).

[4]何雪苗.中国动漫发展壮大的瓶颈及突破对策的探析[J].电影评介,2006(13).

[5]曾祥芹.曾祥芹序跋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课题: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项目(专项)立项课题:《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ZZD-18)】

作者:潘明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芙蓉镇当代文学论文下一篇:明清时期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