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护理探讨论文

2022-05-0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孕妇护理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究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选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妊娠结局、血糖代谢指标、患者遵医行为。

孕妇护理探讨论文 篇1:

166例孕妇临产前的心理护理探讨

【摘要】 目的:分析孕妇临产前的心理变化及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接收的临产孕妇心理变化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产妇的精心护理,166例孕妇临产前的不良心理变化得到纠正,160例顺利生产,有6例行剖宫产分娩,产前护理效果显著。结论:良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绝大多数临产孕妇心理得到正确纠正,为正常分娩提供有力保障,具有广泛的临床护理意义。

【关键词】 临产妇; 心理变化; 护理干预; 效果

孕妇临近分娩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变化,如担心难产、怕分娩疼痛、怕出血、担心胎儿出产是否健康等,这些不良心理变化会导致孕妇产生心理恐惧、精神紧张、焦虑,甚至有的会产前抑郁症,严重影响孕妇的正常分娩,使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病亡率升高[1]。因此对临产孕妇进行相对应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产妇正常分娩奠定坚实基础。下面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0年11月接诊的166例孕妇临产前心理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和护理干预探讨,报告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09年5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66例临产孕妇,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为26.9岁;临床表现心理紧张者136例,占81.93%;焦虑与恐惧心理者130例,占78.31%;伴有期盼和依赖心理者为140例,占84.34%。经临床检查,本组孕妇均没精神疾病和内科并发症。

1.2 护理措施

1.2.1 紧张心理护理 当临产妇被安排进入待产室后,她们对陌生的环境心理感到不安,无形中会产生紧张情绪,同时各种产前常规检查所带来的不适刺激也会导致产妇紧张不安。出现这些情况,护理人员首先对待产房、产房调整适宜湿度,并保持房间清洁,可以布置些桌椅等简单家具,给产妇创造一种家的感觉。另外,对那些心理过度紧张的孕妇,护士要面带微笑地主动带孕妇参观待产室和产房,并温暖的语言做一下相关介绍,让产妇熟悉产科整体环境,使她们的心情逐渐放松,回归一种自然状态,有利于孕妇顺利分娩[2]。

1.2.2 依赖、期盼心理 经临床观察分析,90%的临产妇生活和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期盼亲友的时刻陪伴。因此,当她们入住待产房后,在没有亲人的呵护下情绪会变化为低落,产生孤独感,严重影响临产孕妇的身心健康[3]。对于此,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她们的心理变化状况,适当给产妇家属进行医学相关知识指导,建议产妇的丈夫或母亲做好消毒防范措施后进入产房陪护,指导他们多采用爱抚、温暖的语言对孕妇进行安慰和鼓励,促使孕妇的情绪从消极转变成积极,表现得更坚强,正确对待分娩的到来。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协助产妇起床和排大小便,细心帮助她们进行饮食,贴心式的多交流,用专业的护理技术和知识让她们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配合,大大提高产妇分娩顺产率。

1.2.3 焦虑与恐惧心理护理 临产孕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在产科临床上经常见到,是一种不良心理反应。孕妇临产时常常会担心难产,怕出现分娩疼痛,有的会担心胎儿出生会畸形,以及怕接生技术没有绝对安全等,这些都会使产妇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甚至恐惧而极度紧张,进而会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等不良病症产生,增加分娩难度和危险性[4]。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向她们说明分娩疼痛是正常生理现象,持续剧烈疼痛有利于胎儿快速出生;同时,要对孕妇多交流说孩子未来多美好,分散她们疼痛注意力;适时用胎心监护仪听一听胎心,在孕妇的腹部多触摸,传递给产妇一种心理的安慰;指导产妇调整呼吸、向下有力肢体动作,促使胎儿分娩。

2 结果

本组研究166例临产孕妇通过科学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良心理均得到良好的纠正,160例顺利生产,顺产率达96.39%;有6例行剖宫产分娩,仅占3.61%,取得产前护理可喜效果,提高笔者所在医院产科的顺产水平。

3 讨论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医院的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也不断更新,如今医学上不但对影响孕妇的生物因素给予重视,而且对影响孕妇的心理因素更加重视[5]。临产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会严重影响正常分娩,并且对体内胎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医院及其医护人员对临产妇的心理护理都非常重视,并采取积极的相关干预措施,为妇产科的安全接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孕妇临近产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些变化,如心理紧张、焦虑不安、恐惧、依赖等,并且绝大多数孕妇离家初入待产室常会产生陌生、孤单,期盼亲友的陪伴。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护理纠正,会导致临产妇心理抑郁,精神状况日趋低迷,给顺利生产带来不良影响[6]。本文的研究的166例临产孕妇中,对136例心理紧张孕妇实施护理干预,护士在产妇进入待产室前,对室内进行清扫,并布置简单桌椅,使室内清新、舒适,有家的感觉,这样减轻孕妇的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的面带微笑的温暖呵护和关爱也使孕妇们心情不断放松,增加自信心;对130例伴有焦虑与恐惧心理孕妇进行医学知识介绍,让她们了解到疼痛属于正常分娩现象,不要过于恐惧。同时常与孕妇进行语言交流,贴心安慰,耐心指导如何调整呼吸有利于胎儿出生等,这些都有力地减轻她的焦虑和恐惧情绪;140例伴有期盼和依赖心理的孕妇,安排其至亲产房陪伴,指导他们对孕妇进行鼓励和安抚,打消孕妇的消极情绪[7]。同时,护理人员采用专业护理知识和技术为孕妇服务,满足她们生理和心理要求,进一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更轻松面临分娩。本次所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大大地促进临产妇的正常分娩,为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做出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对于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良好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力地纠正产前的不良心理影响因素,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琳.浅谈临产孕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28(14):10-14.

[2] 郭艳.临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94-95.

[3] 张爱珍,张君娥.初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的效应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1):2493-2494.

[4] 翟红艳.孕产妇临产前腹痛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19(8):106.

[5] 范玲,黄醒华.对孕产妇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围产学杂志,2001,4(3):185.

[6] 王珍怀.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2(1):30-31.

[7] 陈明霞.对临产妇心理护理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0):34.

(收稿日期:2012-10-19) (本文编辑:李静)

作者:张艳军

孕妇护理探讨论文 篇2:

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目的:探究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选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妊娠结局、血糖代谢指标、患者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7.50%,低于对照组3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5.03±2.41)分、(34.01±2.84)分,均低于对照组(42.03±2.85)分、(41.03±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BG(5.21±0.36)mmol/L、HbAlc(7.03±0.69)%、2hPG(7.02±0.69)mmol/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FBG(6.95±0.58)mmol/L、HbAlc(8.96±1.05)%、2hPG(8.73±0.6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降低患者疼痛感受,且能够有效控制各项血糖代谢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降低的现象,而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能力下降[1]。如果妊娠期糖尿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对妊娠结局造成很大的影影响。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近些年该病在临床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很多孕产妇对妊娠期糖尿病认识不足,没有相关的防控意识,在饮食上缺少控制,而在发病之后担心药物会影响胎儿健康,从而出现严重的负面心理。为了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并引导患者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3]。本研究对8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选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1岁~39岁,平均年龄(32.01±1.05)岁。观察组,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33.01±1.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對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疾病基础教育,控制患者的不良行为,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干预方式:(1)健康教育:对已经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发放健康手册和食品的交换图,并加强对患者相关知识的讲解,提高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另外,需要让患者掌握保健方式,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同时,要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对母婴造成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患者控制血糖。(2)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没有心理准备,当出现病症的时候,患者会担心疾病对胎儿造成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负面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障碍以及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案,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心情舒畅,积极接受治疗。(3)饮食指导:在饮食方面,需要着重分析患者的身高、体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以保证患者饮食的营养性和多样性,对患者出现的饮食问题要进行纠正,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需要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同时要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对患者的饮食方案进行调整,以保持营养均衡。同时在饮食方面,要坚持少油少盐的原则。(4)运动指导: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长时间静坐或者卧床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在运动的时候不宜进行跑步、滑雪等剧烈运动,而是应该引导患者进行轻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在运动的时候,患者的心率应该控制每分钟120次以内,每天运动时间保持半小时左右。通常情况下,在用餐以后30分钟进行活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孕妇腹壁脂肪的作用。(5)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通常情况下,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让患者先做好准备,避患者出现慌。另外需要指导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胎儿的检测。(6)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之后,医护人员仍然需要交给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让患者家属对患者各种行为进行监督,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以便控制血糖变化,护理人员需要积极解答患者的在日常生活中的疑问。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妊娠结局、血糖代谢指标、患者遵医行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7.50%,低于对照组35.00%(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

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比较两组患者患者遵医行为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病数量也逐年增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不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会对妊娠结局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4]。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治疗,并控制患者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和新生儿代谢发生概率[5]。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知识,使患者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疾病,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6]。研究表明,通过对妊娠期患者进行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及适当采取运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最终保证母婴健康[7]。目前,临床中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多采取控制血糖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在控制血糖的时候多采用胰岛素药物,但是很多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担忧,主要是害怕胰岛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一些患者甚至过度担忧,从而出现较大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积极治疗。通过对患者采取持续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8]。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对疾病的认识,以改善患者病情,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让患者能够自觉配合治疗。在护理中,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运动进行指导,以及采取药物控制患者血糖之外,还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并且在护理中通过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9]。相比于传统教育模式而言,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具体,而且针对性更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关健康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而且对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降低患者不良行为。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本研究对8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7.50%,低于对照组35.0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关爱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妊娠结局,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这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降低患者疼痛感受,且能够有效控制各项血糖代谢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巧玲,孙亚丹,肖雪青.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146.

[2] 董兰.体验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1):55,57.

[3] 王英辉,金静.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9,33(5):358-361.

[4] 祖彩俠.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0):297-298.

[5] 艾祝宁,惠嘉丽.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管理中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4):652-653.

[6] 颜淑芬.营养支持与孕期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289-291.

[7] 王河琴,叶志英,周贤妃.Orem 自护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5(8):795-798.

[8] 郑江华,沈凌燕,李碧珍.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6):191-192.

[9] 张亚青,朱丹.健康教育与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8):187-189.

作者:章婧丽

孕妇护理探讨论文 篇3:

探讨高龄孕妇分娩护理中助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对高龄孕妇在分娩护理中应用助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住院的高龄孕妇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孕妇50例。对照组孕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孕妇护理基础上应用助产护理干预,对比2组孕妇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各项临床指标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孕妇分娩护理过程中应用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龄孕妇;助产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5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产科收住院高龄孕妇100例。孕妇年龄最大的为39岁,年龄最小的为35岁,其平均年龄为37.6岁。其孕周时间最长41周,时间最短38周,其孕周平均时间为(39.1±1.3)周。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个孕妇50例。2组孕妇在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孕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有: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和孕妇之间要建立良好沟通,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孕妇的情况有全面了解,在孕妇心里建立起信任感,这样更有利于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在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对孕妇的倾诉认真倾听,了解孕妇心理感受之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疏导、安慰或者建议。每天最少需要进行一次心理疏导,每次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②孕妇在入院之后尽量营造一个整洁与舒适的住院环境,在病房里面挂贴分娩的相关海报或者图片,这样的方法有助于缓解孕妇因为不了解分娩过程产生的焦虑或者恐惧感,同时也能让孕妇尽快熟悉病房;③护理人员在孕妇就诊以及住院的过程中均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对孕妇问诊时需要详细全面,进行体格检查时动作轻柔,详细认真。对于必须进行的辅助检查应该向孕妇说明进行的意义以及必要性,对于辅助检查的结果要有合理的解释,让孕妇对自身所存在的高危因素有清晰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措施。

1.2.2观察组[1]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助产护理干预,主要有:①展开孕期保健宣教。孕妇在入住医院之前或者在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时候,护理人员要详细向其说明在妊娠期间可能会产生的心理还有生理方面的变化,让孕妇能够了解与分娩相关的知识,指导孕妇掌握在分娩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放松方法,最大程度缓解孕妇的紧张恐惧情绪;通过现代媒体技术诸如多媒体或者图谱等工具让孕妇了解分娩具体过程、母乳喂养、产褥期保健、产后康复、婴儿护理等,很多孕妇在分娩之后由于不能够接受忽如其来的变化导致心理出现障碍,通过指导孕妇这些相关技能可以使得其逐渐接受自己要做母亲的现实,在思想上还有技能上都能够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有部分孕妇个性较为獨立或者多愁善感的则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安抚。害怕分娩的孕妇则需要做好思想工作,护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心细致,树立孕妇对未来的信心;②孕妇在入住医院之后工作人员需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以热情的态度接待孕妇,向孕妇详细介绍医院环境,让孕妇了解主管医生还有护理人员,说明产科的技术力量以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对于分娩过程中的基本知识通过定期的宣传讲座来教导,对于孕妇还有家属所提出来的问题认真解答,针对孕妇普遍存在的恐惧、焦虑或者矛盾心理进行一对一情感疏导,消除孕妇的负面情绪。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产孕妇对比之下,观察组剖腹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高龄孕妇因为本身所存在的高危因素对于将来分娩产生了恐惧感,在分娩之前的这段时间会出现抑郁、焦虑以及恐惧感。相对于正常孕妇,高龄孕妇不良心理所产生影响更具有危险性,所以在高龄孕妇妊娠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其生理还有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最大程度的缓解孕妇由于未知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有助于对高危因素进行及时准确的纠正。而本次助产护理干预措施中,最大程度估计孕妇的心理变化,帮助孕妇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2]。

本次研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孕妇,其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接受助产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孕妇要差很多,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对高龄孕妇应用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孕妇分娩质量,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综上所述,对高龄孕妇分娩护理过程中应用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极大程度的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产后出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珍,王定清,杨瑞娜.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9(05):128-129.

[2]方海琴,许红,索虹蔚.高职护理专业助产方向课程模块的新构建[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4(04):154-155.

作者:林志萍 廖毅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物流控制论文下一篇:灌区节水改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