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村帮扶工作总结

2022-07-02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包村帮扶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包村帮扶工作总结

包村帮扶工作纪实

包村帮扶出实招为民服务见真情

---- 包村帮扶工作纪实

“一联两包促增收,党群关系格外亲”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包联村和包联农户经济发展,深入实地调研,理清发展思路,真情实意抓帮扶,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做好包村帮扶工作,关键在于思想上的重视和坚强的组织领导。领导班子将包村帮扶列为全年重点工作,及时成立了包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确保帮扶工作有组织领导、有计划步骤,并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领导成员坚持定期深入到包联村和包联农户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定期与村民同吃、同劳动,增进干群感情。在平时工作中,为了便于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包联村户情况,制定了包村帮扶联系通讯录,通过电话联系村干部和包联农户,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是做好包村帮扶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一个村要发展,首先就要找准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农民们需要干而自己没能力干的事情是什么。自包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领导班子就成了包联村的常客,以“三问三解”(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抓手, - 1 -

采取同镇村干部谈话、进村入户走访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包联村和包联农户基本情况,认真分析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制约发展的各项因素,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帮扶思路,形成了包村帮扶调研材料。

在理清帮扶思路之后,领导班子多方协调,多措并举,为包联村和包联户倾力办实事。一是积极与民政局联系,给部分困难农户发放了春耕补助;二是….三是…四是….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 2 -

第二篇:包村帮扶工作总结

**县**局 驻**村帮扶工作汇报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我局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明确驻村帮扶领导和干部,一心一意、扎扎实实为村民办实事,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群众搞调研,了解村情理思路

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展开了广泛深入地村情民意调查,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了驻村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深入群众调研,摸清村情民意。我局驻村干部通过采取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入户串门、到田间地头座谈等形式,迅速摸清了村情民意和村“两委”班子现状,为驻村工作计划的制订提供了前提。二是制订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工作。我局在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群众渴求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驻村工作规划和计划,确保驻村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规范制度夯基础,提高素质强班子

驻村后,我局从规范村级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入手,加强村组干部政治学习与文化知识学习,提高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指导村委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落实村民会议和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发挥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小组的作用,确保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利推进。

三、实实在在办实事,千方百计谋发展

(一)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在全县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帮扶工作组配合大***党委指导***村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引导村民代表会等机构的监督职能,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全年帮扶村召开民主生活会4次,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今年,我局帮扶工作组,一方面,广泛开展环卫知识宣教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卫意识,集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积存垃圾进行清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另一方面,加快完成对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步伐,更好地便利农民群众的生产和出行。另外,在帮扶工作组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推行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完善充实保洁队伍,配备1-2名专职保洁员,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三)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结合帮扶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工作,村内保安不少于2名,监控探头数量不少于3个,实现“发案少,秩序好,

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二加强村内文化体育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内容,加快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村级文体活动场所。

(四)开展维稳工作。加大《信访条例》宣讲教育力度,继续落实村级领导信访首问责任制,严明信访纪律,理顺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落实信访下沉制度,我局帮扶工作组长期进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问题,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总之,在驻村帮扶工作上,我驻村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克服困难,提高服务水平,争取将驻村帮扶工作推向新台阶。

***********局 *年*月*日

第三篇: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乐平市教育体育局2012年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市委确定的包村帮扶任务,教育体育局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切实为帮扶村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特制定2012年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众埠镇铜山村地处乐弋公路沿线,德昌高速乐平出口处,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村委会共有五个自然村、365户、人口1495,耕地面积1184亩,水域面积1000余亩,山林面积9600亩。

二、主要工作任务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遵照市包村帮扶工作的具体部署,围绕“建好村班子、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环境、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的“一好五新”标准要求,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搞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当地生产发展,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立足根本,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强化班子。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以“五个好”为目标,切实加强村、组党组织班子建设。通过交心引导、培训辅导或督促自学的方式,使支部和村小组成员了解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分析,找出影响发展的因素,培养搞好经济建设的主动性。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加强对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的学习,增强带头致富的实际本领。

2、充实队伍。建立党员活动室,健全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现有党员开展学党章、学农业技术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脱贫致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现、培养和动员有条件的干部、村民入党,特别要将有文化、有技术、乐于奉献的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壮大党员队伍,增强村党组织活力。

3、教育村民。在村民中组织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和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4、健全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村和村小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

(二)抓住重点,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改善村容村貌。动员全村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对本村

的垃圾进行大清扫,拆除清理破旧房屋,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2、提高村民素质。开展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购买一些农业科技书,免费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科技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种田的梦想。

3、围绕调整农业产业机构,着眼培育“一村一品”经济,切实抓好德昌高速沿线蔬菜带建设。

4、扶危济困献爱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爱弱势群体,为贫困农户捐赠衣物。同时,改变以往单纯靠救济的方法,按照观念引路、思路帮扶的要求,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使救济与自救相结合,力争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困难的现状。

5、改进生活质量。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做好村里道路硬化和绿化工程,完善铜山小学各项教学设备,设置村务公开专栏,安装文明标示,建设好党员电教室,逐步提高干部办公条件和村民生活质量。

6、加强集体经济建设,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一方面通过村民集资和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来解决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利用村里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下大力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增强“造血”机能。根据市场调查的情况,开拓思路,选好适合本村的项目,引导农民发展“短频快”经济,迅速壮大集体、个体经济。

(三)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

高自身素质。

2、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工作组人员生活守则、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为驻点村的致富奔小康无私奉献。

4、从严要求自己,遵守法纪,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为基层干部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一二年一月

第四篇: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乡政府确定的包村帮扶任务,作为村官我首先做好与包村干部的配合协作关系。开始我便配合包村干部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对帮扶项目进行反复论证,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及驻点村村民一道,从北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乡领导提出的“了解民情、积极帮扶、务求实效”的要求,特制定帮扶工作计划。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一)独特的地理优势

北郜村地处半丘陵区,在市区北略偏东35千米处,地理座标:北纬:38°59′,东经112°47′。原为镐村,镐,系一农用垦田工具。相传,明代杨氏第十五代由代县鹿蹄涧迁徙此地,以镐垦田,故名。为与邻近南镐区别,名冠方位。约民国初,为易写易记,改“镐”为“郜”。全村耕地1545亩,其中水地1345亩,旱地200亩。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9℃是,日平均气温10℃以上的天数161天,积温3000℃-3200℃,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水量450-500毫米。土质以盐土为主,该村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近一两年在班政铺苗圃业的带动下村里也发展起一定规模的苗圃业,主要以新疆杨、柳树、油松为主,水果生产以苹果、梨为主,因其品质优良,畅销大同、内蒙等地。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偶有雨涝、冰雹发生。

(二)充裕的劳力资源

村民736人,户数260户,劳动力人口500多人,在校学生30名,独生子女一户,党员25名。

二、根据对本村的调查研究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立足根本,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强化班子。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五个好”为目标,切实加强村、组党组织班子建设。通过交心引导、培训辅导或督促自学的方式,使支部和村小组成员了解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分析,找出影响发展的因素,培养搞好经济建设的主动性。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加强对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的学习,增强带头致富的实际本领。

2、充实队伍。建立党员活动室,健全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现有党员开展学党章、学农业技术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脱贫致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三会一课”,工作组每季给党员上一堂党课,每半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倡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发现、培养和动员有条件的干部、村民入党,特别要将有文化、有技术、乐于奉献的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壮大党员队伍,增强村党组织活力。

3、教育村民。在村民中每月组织一次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和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4、健全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村和村小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集

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

(二)抓住重点,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改善村容村貌。动员全村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对本村的垃圾进行大清扫,拆除清理破旧房屋,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2、提高村民素质。开展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购买一些农业科技书,免费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科技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种田的梦想。

3、服务村民健康。组织市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送医送药到农家,委派专家深入村庄开展为农民义诊活动。

4、扶危济困献爱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爱弱势群体,为贫困农户捐赠衣物。同时,改变以往单纯靠救济的方法,按照观念引路、思路帮扶的要求,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使救济与自救相结合,力争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困难的现状。

5、改进生活质量。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建立计划生育、村民保健阵地,设置村务公开专栏,安装文明标示,逐步提高干部办公条件和村民生活质量。

6、加强集体经济建设,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一方面通过村民集资和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来解决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利用村里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下大力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增强“造血”机能。计划今年根据市场调查的情况,开拓思路,

选好适合本村的项目,引导农民发展“短频快”经济,迅速壮大集体、个体经济。

(三)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包括学习制度、组员生活守则、目标管理责任制、资金管理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卫生干部的良好形象,为驻点村的致富奔小康无私奉献。

4、从严要求自己,遵守法纪,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为基层干部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北郜村村主任助理:罗建霞

二○一二年八月五日

第五篇:党建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党建工作计划

吉安市粮食局驻峡江县福民乡娄屋得村工作组2004年包村帮扶工作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包村帮扶任务,吉安市粮食局包村帮扶工作组于8月初进驻峡江县福民乡娄屋得村。工作组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乡镇、村组、农户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乡、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对帮扶项目进行反复论证,

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一道,从娄屋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市粮食局领导提出的“巩固成果、扩大辐射、确保五好”的要求,特制定2004年包村帮扶工作规划。

一、娄屋得村的基本情况娄屋得村地处峡江新老县城之间,交通便利,是乡政府所在地,据新县城13公里。全村有1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556户2100人,村干部5人,党员45人,有1000名劳力,总面积10937亩,其中稻田5237亩,山林5000亩,水库700亩,人平耕地面积近2亩5分田土,全村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烟叶、水果、鸭禽等为辅。200*年,全村人均粮食13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在峡江县村级收入属中等。通过工作组的帮扶,使娄屋得村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团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民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民风纯正、社会稳定,全村成为峡江县的先进村、小康示范村。

二、200*年主要工作任务 好范文版权所有

200*年是三年包村帮扶的第一年,是开创局面的一年,十分关键。工作组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遵照市村建办公室的具体部署,按照“抓好根本,打好基础,确保重点”的工作思路,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搞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圆满完成第一年的工作任务。

一、立足根本,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建好班子。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五个好”为目标,切实加强村党组织班子建设,通过交心引导,培训或督促自学的方式使支部成员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加强对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的学习,增强带头致富的实际本领。

2、抓好队伍。建立一个党员活动室,组织现有党员开展学党章、学农业技术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脱贫致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三会一课”,工作组每季给党员上一堂党课,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倡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努力纯洁党员队伍。发现、培养和吸收有条件的干部、村民特别是有文化、有技术、乐于奉献的青年到党组织中来,保持本村党组织的活力,壮大党员队伍,尽快成为“红旗村党支部”。

3、教育村民。以组为单位,在村民中每月组织一次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村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实行公开;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

二、打牢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修好一条“致富阳光大道”。整修、拓宽、加固棱头至罗家村1.5公里村级公路,确保交通运输畅通,解决五个自然村800余人行路难及方便农产品销售问题。

2、修缮东坑引水工程,建一段40米长的渡槽引活水入塘坝水库,解决东坑200余亩农田的用水问题。

3、改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娄屋得村办公场所设施简陋,房屋年久过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装修,建成全村党团员、民兵活动中心,建好计划生育、村民保健阵地,布置村务公开栏,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三、抓住重点,搞好粮食生产、山地开发、家庭养殖,增加村民收入,解决温饱问题,壮大集体经济

1、狠抓粮食生产,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新品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

2、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鼓励发展畜牧业,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山地综合开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好范文版权所有

3、邀请有关专家授课,组织1期种植技术培训班,1期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村民科技种养水平。

4、组建村“农产品购销服务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如可以以村为集体,依托市粮食局下属粮食收储企业,开展粮食购销工作,低收高卖,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四、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长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班队活动之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