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服装设计向来是服装业中的主流,服装的意境会由设计来体现。旗袍是我国女性非常偏爱的服装,也是我国特有的服饰。民国时期是旗袍发展的快速时期,虽然民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旗袍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说明旗袍在我国服装业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 篇1:

从马面裙到旗袍:探寻民国时期女性心理变化

摘要:民国时期来自外界不断的思想冲击,解放了女性群体,带来服饰的转变。从传统服装马面裙到时尚服饰旗袍,反映了民国女性的心理变化:尽管她们心底封闭,难以根除,但已开始寻求简约,不重繁复,渴望行动方便,尝试走向社会;像男人一样内心强大,勇敢开放,通过服饰展露自信的自我和曲线玲珑的美丽身姿。

关键词:马面裙;旗袍;民国时期;女性心理

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多方文化思想碰撞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人们在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吸收着不同于传统的思想。直观显示思想转变的就是衣食住行,尤其是服饰穿着。对于中国近代服饰的研究,尤其是民国时期服饰的研究就有不少范例。雒薇艳所写《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简洁化原因浅析》、杨汝林的《民国时期矛盾的服饰现象———以符号学分析法探讨身份与服饰的关系》、姜钊的《对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文化的研究》、原海晓的《民国时尚与服饰制度》、刘玉琪的《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女子服饰研究》等。或者是对于民国时期的传统服饰的研究,如宋雪的《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倒大袖”上衣研究》、杨渝、杨悦的《清末旗装艺术与民国旗袍的传承关系》、叶晓莹、陈贤昌的《浅析民国时期的旗袍对现代服装的影响》等。对于旗袍的演变研究也有不少优秀之作,这里不再举例。但是将马面裙这一传统服饰独自放出来,与旗袍进行时代对接的文章却极为稀少。

马面裙是历经时代变迁不断完善发展的中国传统服饰,旗袍是在满清服饰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及时尚的产物。二者体现在女性身上的穿着,不仅仅彰显女性的独特魅力,更是蕴含着女性在多方影响下思想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女性对生活的简约化,也是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一、民国时期的“不会穿衣”时代

在经历过清朝灭亡,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就像是没有了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满载不同文化的车辆汇集于此,甚至产生“车祸”。在这个时候不仅仅使政治层面的官员焦头烂额,社会阶层也陷入了跌宕起伏后平稳时期暗波涌动的漩涡。人们离不开的就是衣食住行,这头一个就是“衣”。人们进入了“不会穿衣”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服饰从此不再是“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服饰作为等级标志,除了特殊职业人士以外,任何人都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服饰,穿着爱好以一个人的审美为标准,这样就显得空前轻松、自由。[1]4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混乱的状态。在民国初年,大街小巷出现了中外人士服饰互换的现象,“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但是这种中西服饰交流的结果换来的却是着装上的混乱,“男子装饰像女子,女子装饰像男子”,在职业区分上显得不伦不类,“女伶唱老生者,每多活泼大方,下台时,亦多着男子时装,如孟小冬及中原公司演员杨菊芬”,甚至出现了“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的现象。[2]综合来说,人们的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中式、西式、中西式,即使在1912年曾颁发

《服制条约》,但是根深蒂固的穿衣习惯怎么可能轻易变换。固执的男子不肯放下长袍马褂,深宅的女子不喜大腿开叉的旗袍,先进的知识青年颇爱贴身又不是传统的学生装,时尚的女子无法忍受裹住身体的旗装。于是在当时,处于“不会穿衣”的时代。

二、马面裙与旗袍的对比

中国传统服饰数以千计,将马面裙和旗袍进行对比有几点原因,首先,裙為我国下裳的主要形制,马面裙综合了传统刺绣、围裙等特色后于近代发展成熟的裙装旗袍是民国时期在时代推动之下结合中西思想的产物,二者具有代表性。其二,马面裙最容易与旗袍做对比,从形制到遮盖部位,二者最容易凸显女性思想的转变。其三,马面裙属于着清装女子的代表,旗袍属于旗装的进阶版本,衔接性更为明显。马面裙和旗袍二者的关系相斥又相吸。

(一)马面裙与旗袍发展简述

马面裙,首先其本质为裙,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3]80马面裙是在传统裙的基础上,加入了褶皱等扩大运动范围的结构设计,方便女子两腿的活动幅度扩大,在两侧折裥中间有一光面,通常补以刺绣等装饰,俗称“马面”,马面裙称谓由此而来。其不同于传统一片式限制女性行动的裙,在细密的褶之下放松了女性的下身活动。马面裙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旋子,又称旋裙,是唐代女子所用圆领袍和“上裙下裳”的结晶,宋代的旋裙将前代女性的方便骑马的门襟长袍浓缩至下身,是马面裙的雏形。旋子在元明清时期逐渐形成马面裙。马面裙在清代在形制上,材料上,结合宗教信仰的影响因素下成熟发展。在古代文献中记载了清代不同的马面裙种类,百褶裙、鱼鳞裙、阑干裙是按结构特点命名的,月华裙是按颜色特点命名的。[4]民国时期的马面裙虽然不再是种类繁多,但是仍是女子日常穿着的一股风流。

旗袍的发展起始于旗装,是改良的产物。旗装在民国成立之初通过妇女穿着逐步吸收外来服装式样并改进而成,有效地结合了当时旗装女式传统贴身的元素并吸取西洋服饰收腰抬胸的设计特点,杂糅东西方服饰文化,使其更适合东方现代女性突显典雅端庄之美。于是,具有中国女性知性美的旗袍脱茧而出。[5]民国时期的旗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女权运动的兴起,民国初年旗袍以长马甲的形式粉墨登场,后来有人将长马甲加上长袖,从而形成新旗袍的最初形态。[5]第二个阶段就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这个时候旗袍更加贴合女子身体曲线,展现女子风韵。

(二)马面裙与旗袍的对比和转变

从马面裙到旗袍,不难看出一个是下裙一个是一体式裙子,在中国服饰传统中,女性自古便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而男子穿衣则是“一截”的。这时的“新潮”女性们,受到西洋风气的强烈震荡,十分注重形式上的所谓“平等”,一截还是两截,也就自然成了一个是非分明、严肃的原则问题。[6]复杂的上下穿衣使得女子更倾向于男子才有的一体式穿衣。并且不喜在裙里仍旧穿上裤子等衣物,只为行动的轻松。

马面裙初始就是女子为了方便骑马而不断发展至下身行动方便的轻松服装,其本身就是女子思维转变的展现,深究其中也是和旗袍的产生不谋而合。并不是说上衣的转变并不重要,而是从身体角度来说,下半身是女子最为重视的一部分,失身指的就是下半身贞洁失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马面裙是为了遮挡住身体下半身,无论是何种形制,是否套裙,都是将下半身遮挡得严严实实,宽宽大大的裙子难以展示女性的曲线美。而旗袍就不同了,发展成熟、源自于旗装的旗袍去除了旗装下的裤子,露出女子的双腿,勾勒出女子臀部,突出女子的韵味。

从马面裙到旗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有着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二者有一定的相通性。对比不难看出,旗袍的下半身其实就是去掉了折裥的紧缩版马面裙,不论是开叉高低,装饰样式,它们的相通性依旧存在。但是这个转变并不似旋裙转变那样为人所接受,更多的是阻碍,是女子思想的不开放么?也不尽然。

从马面裙到旗袍,二者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转变的过程也是漫长,马面裙裹住的双腿在旗袍那里得到了解放,马面裙藏住的优美在旗袍那里得到了凸显。

三、服饰转变下女性心理变化

相由心生,不仅仅指的是脸上的五官,也是身上的服饰。一个人心中所想会通过服饰表达出来,从马面裙到旗袍,女性服饰转变之下,是女子的心理动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追求简约,不重繁复

马面裙制作繁复,且覆盖刺绣,后因萨满法师的影响,多了剑型的装饰和铃铛,内里还要穿上裤子,女子的服装较之男子多了好多,民国时期的男子服装多是长衫马褂,冷了加一二棉袄。

在过渡时期,旗袍发展尚不成熟,女子穿着在城市和一些偏远地区是不一样的,但是清末的女装样式仍为主流。且不说马面裙,袍服就类似于是中间的衔接。不同于马面裙只做于下裙,袍服是女子一体式穿着,服饰线条平直,宽袍大袖,从大袄到小袄可以说是层层叠加,并且仍旧为了显示尊贵,它的制作用料绸缎并且绣满花纹。虽然仍旧不成熟,但是可以看出,女子已经偏向于一体式穿着。在女权运动中,女子希望与男子平等的心越来越重,在追求美的基础上不再是繁复的穿在身上,而是一体式的时尚简约衣裙。在这个时期,女子的服饰也就是出现男性化直线状态,女子想要简约,追求平等,只能先向男性看齐。直到旗袍在发展成熟时期,不仅仅更多的女子接受了一体式修身衣裙,并且在旗袍上添加了蕾丝等西方特色的装饰,可以看出女子的思想已经发生转变,她们渴望美,也渴望简约的风格,渴望贴近时尚。

(二)勇敢开放,曲线之美

女子追求与男性相同,展示其想要平等的心理。经过了女子服飾男性化的时段,女性发现了自己独特的美丽——不同于男子,只属于自己的身体亮点,女性此时的心理在不断地强大和开放,她们认为自己有资格和男性一样,进入社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深宅大院足不出户。

在旗袍发展成熟时,展现了不同于马面裙的一方面,就是曲线美。这是在马面裙时不敢想象的服饰。女人最为看重的贞洁下身在这个时候则具备了美的含义,旗袍赋予了女人马面裙不曾赋予的东西,就是臀部和腿部的优美。旗袍在适当遮掩女性身体的基础上,凸显了女子的纤美修长,婀娜多姿。正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藏一半露一半反而增添了东方女子含蓄内敛中的那一分风情万种。马面裙在方便女子行动的基础上掩藏了女子的美,旗袍在凸显美的基础上虽多了几分限制行动,但那是为了优雅。从马面裙转向旗袍也不是女人不再看重贞洁,而是她们发现了自己身体也是可以更加有美感。由此可见,女子的心理在不断地勇敢起来,她们不再是长裙下的夫人小姐,而是旗袍下的时尚女人。

(三)心底封闭,难以根除

这一点为什么要放出来,因为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接受旗袍,她们身上还是穿着马面裙或者是旗装,但是这样的女性多为家中主母或是长辈之人。她们并没有在这场转变中接收来自时尚的开放信息,只是因为在其内心深处的传统习惯并没有办法根除,她们抛除不了那份内心的封闭。

还有一个原因,女性的旗袍能够在众多服饰中不断发展并且为女性所喜爱,最终和西方观念不断融入有关,不仅仅是因为旗袍展现女性美和展现东方美,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男性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本节小标题为“心底封闭,难以根除。”旗袍来源于旗装,是没有折裥的马面裙,它属于一种递进,它没有离开最初的本源。所以是男性所支持的服饰,如果说这个服饰不是从马面裙所代表的传统服饰发展而来,那它还会不会发展起来都是问题。所以,女人服饰的确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决于男性的认可,旗袍既有马面裙传统的一面,又加入了西方的新式元素,首先是男性肯定了,它发展起来了。在民国时期,男性权力还是处于高层。不是说女性服饰转化、女性心理变化就和男性完全没有关系。旗袍发展最初一定是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男性的肯定,女性无法根除对男性的依赖,又对美有憧憬,旗袍才在马面裙后应运而生。综上所述,女性心理的转变受到传统上男性的影响,心里仍有封闭空间。

四、结语

总体而言,马面裙和旗袍各有千秋。马面裙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发展成熟,是古人对美的追求,也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心路历程,我们不应忘记和摒弃。但是旗袍在民国时期乃至今天对世界的影响力更加不容忽视。从马面裙到旗袍,不仅仅是我国女性对美的传承,更多的是女性在时代变化之下心理上对新事物和自身成长的看法。女性不断地看重自身的需求,不断尝试走向社会,不断从传统的繁重压力之下脱离出来,也许会有无法忽视的习惯势力影响,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女性内心在不断地强大,在民国时期留下了自信的自我和展露曲线的靓丽身姿。

参考文献:

[1]王丽敏.民国城市服饰研究[D].河北大学,2009.[2]改良[N].申报,1912-03-20.

[3]刘熙.释名?卷五[M].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9.

[4]祁姿妤.史更几兴废,物华常流传——马面裙的始末、解构与重组[J].艺术设计研究,2015(2).

[5]杨渝,杨悦.清末旗装艺术与民国旗袍的传承关系[J].艺术民族,2013(3).

[6]朱琰.从旗袍之“美”看民国时期的大众审美心理与女性服饰审美趋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2).

作者简介:张帆(1996—),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单位为贵州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宋史。

(责任编辑:御夫)

作者:张帆

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 篇2:

浅谈民国时期旗袍服饰的设计元素

摘要:服装设计向来是服装业中的主流,服装的意境会由设计来体现。旗袍是我国女性非常偏爱的服装,也是我国特有的服饰。民国时期是旗袍发展的快速时期,虽然民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旗袍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说明旗袍在我国服装业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民国时期旗袍鼎盛的历史环境,讨论了民国时期旗袍服饰的设计元素,从面料选择、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和服饰图案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旗袍的设计特点,体现了设计与历史环境的融合,也为我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国时期;旗袍服饰;设计元素

旗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服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国民的喜爱,并享有“东方神话”的美誉。整体上看,旗袍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由清代旗装到民国时期旗袍,再到现代旗袍,其中旗袍发展最为鼎盛和人民接受度最高的时期为民国时期。所以,研究民国时期旗袍服饰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特点,对改进现代旗袍和促进其他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国时期旗袍鼎盛的历史环境

旗袍在民国时期得以丰富和壮大,归根结底离不开当时的历史因素。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环境会更加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旗袍的特征。

1.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对某种服饰的喜爱程度。好比现在人们向往自由自在的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卫衣等版型较为宽松的服饰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比较高。在古代的中国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从服饰穿着上就可以判断出此人的等级,带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功能。直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动和抗日战争的爆发,废除了清王朝的统治和苛刻的服饰要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全民族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加追求平等。基于这种社会环境下女性服装的代表旗袍得以发扬光大。

2.纺织技术与印染技术环境因素

辛亥革命为国外新技术的引入打通了渠道,国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使得国内纺织行业放弃了传统手工机,转而实现机械化生产。并且随着国外合成燃料的引进,使纺织行业的染色效果越来越好,染色也进入了机械化时代。纺织技术的进步加快了旗袍的制作速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旗袍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 文化环境因素

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上海建立的租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与国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所以在外来文化不断渗透的作用下,大众逐渐丢弃了华丽繁琐的装饰,选择了简约优雅。也正因如此,旗袍简约而不失大气的形式得以出现。

二、民国时期旗袍的设计分析

1. 民国旗袍的面料选择

纺织业的面料选择范围比较广泛,制作旗袍一定要使它的面料能够体现它简约高雅的气质。在民国时期的旗袍面料一般以棉布和丝绸为代表。棉布的旗袍让穿着者感觉舒适柔软,适合于制作中西结合的旗袍。丝绸的旗袍使穿着者显得飘逸、高雅、华丽,有良好散热性能的丝绸也会使穿着者更加喜爱。

2. 民国旗袍的工艺设计

旗袍制作的工序比较复杂,也有其特有的工艺,其中盘扣和刺绣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是旗袍的灵魂之所在。源于中国结的盘扣样式很多,有与文字形象相关的一字扣,有与植物形态相关的、以植物命名的菊花扣、茶花扣、梅花扣等,还有与动物形态相关的凤凰扣、蜜蜂扣等,也有与良好寓意相关的吉祥扣、如意扣等。旗袍的刺绣艺术有很多流派,各有千秋,而常常出现在民国时期旗袍的是京绣和苏绣。刺绣的图案也是多种多样,有植物、动物、自然景观等,表现了民国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 民国旗袍的结构设计

旗袍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襟型、领型、袖型和摆型四个细节。在旗袍的设计中,其胸前区域的设计是一大难点,它的样式丰富,且又要以一道靓丽风景线的形式展现,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审美能力。这里所说的襟型就是指旗袍胸前的区域,开襟形式是旗袍自出现之日起就采用的设计方式,“对开襟”是指纽扣位于胸前正方向,“右开襟”则是指纽扣位于胸前右侧。女性纤细且有美感的脖颈需要领型的衬托,不同的领型给人的感觉不同,立领的领型给人以穿着者精明干练的感觉,无领的领型给人以随和的感觉,旗袍的领型根据领的高度可以分为高领、低领和无领,根据设计的风格可以分为水滴领、企鹅领和马蹄领等。女性肩部的柔美需要宽窄适宜的袖型来体现,旗袍的袖型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出风格不同的衣袖,与现代衣服类似,旗袍的衣袖根据长短的差异有长袖、九分袖、七分袖、五分袖、三分袖和无袖之分,甚至是比现代衣服的衣袖更加齐全一些,根据设计的款式分有袖口比较大的喇叭袖、有袖口稍小的小包袖,还有连肩袖、荷叶袖等。女性的摇曳多姿、万种风情需要随风摆动的摆型彰显,旗袍的下摆风情各异、姿态多姿多彩。旗袍在设计之初,为了体现东方女性的矜持,其摆型较为简易且保守。但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女性逐渐从封建思想中解脱出来,服饰设计上也需要展现出女性的姿态美。随后,各种形式的摆型诸如宽摆、礼服摆、A 字摆、直摆、鱼尾裙摆等慢慢崭露头角。但随后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影响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工作机会的减少使得女性重新回归家庭生活,而传统观念中的女性美再次占据了人们思想中的主流,在这个非常时期中旗袍不仅裙摆形态受到影响,旗袍裙摆和袖子的长度、领型和开衩的高度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到了20世纪中叶成熟和优雅再次成为女性服饰设计的标向,也被东方女性喜爱的旗袍设计所追逐。当东方一片式剪裁的传统旗袍与西方拼接化的裁剪技术相融合,旗袍的整体效果更加凸显,旗袍更能体现出穿着者的仪态美,使其与身体曲线更加贴合,整个旗袍也似乎更加立体。并且旗袍的下摆长度增加,侧面的开叉开高,穿着者走起路来显得更加摇曳生姿、若影若现,打造出一种朦胧美。

4. 民国旗袍的服饰图案设计

服饰图案设计是旗袍上的点缀之笔,旗袍上服饰图案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思潮的改变。早期旗袍刚兴起时,其服饰图案基本上是沿用了清朝末年的风格,变化程度不大,所以该时期的旗袍服饰图案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能够产生层次感的装饰纹样,以锦文为底,由一些具有几何纹设计的万字、盘和龟背等组成底纹,另一方面纹样组合基本有固定的套路,通常是诸如四季花搭配使用的四种纹样组合(春季牡丹、夏季荷花、秋季菊花和冬季梅花)或是诸如八仙过海题材或琴棋书画题材等八种纹样组合形式。随后同样是西方新思潮的不断冲击,旗袍的服饰图案设计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扩充了服饰图案的内容。服饰图案不再单一地使用传统纹样,而是纷纷效仿国外的一些纹样。可是由于当时纺织技术没有国外的先进,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的几何连续纹或单色纹等纹样,并且是完全地模仿,没有任何的修改和创新。因此在此阶段市场上旗袍的服饰图案主要就是来自于传统的装饰纹样和外来仿制的装饰纹样。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纺织技术的提升也同样促进了服饰图案迎来大的改变,加之旗袍面料的丰富,使得服饰图案能够发挥更大的点缀空间。当时旗袍的服饰图案有全身的印花图案,有大朵花的刺绣,也有局部点缀图案的,还有素雅小花的花边图案,更让人满意的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计。在旗袍服饰快速发展的同时,女性服饰市场上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连衣裙,连衣裙的出现开拓了旗袍设计者的思维,他们在旗袍的设计中增加了连衣裙的设计元素,丰富了旗袍的韵味。旗袍的设计中尝试着省去复杂的花纹刺绣,改用细边镶滚的服饰图案工艺,使得旗袍更加奔放和自由。

三、结语

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不断进步的时代,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的旗袍的出现体现了女性的地位不断受到尊重,其社会地位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女性对服饰的需求和要求也是在不断地不断地增加。在民国时期是女性旗袍发展的快速时期,也是最耀眼的时期,那个时代的女性均是一人几套旗袍。在思想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旗袍的造型也在不断地改进。面料的选择使得旗袍更加的轻柔、有质感,工艺设计的变化使得旗袍的制作工艺和印染工艺变得更现代化,脱离了低效率的手工制作,而结构的设计和服饰图案的设计体现了当时女性思潮的变化,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虽然民国时期也是一个战乱的时期,但是旗袍的出现为这个混乱的时代增添了一丝柔美,在不断的设计优化下把旗袍推向了巅峰,并一直保留下来。整体上看,旗袍的设计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我国服饰发展上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变革。其设计元素中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体现是值得中国服饰业好好借鉴的,这为中国服装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 常青,刘元风.从民国报刊探究近代旗袍造型与结构流变特征[J].服装设计师,2020,(07).

[2] 朱琰.从旗袍之“美”看民国时期的大众审美心理与女性服饰审美趋向[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02).

[3] 张秋池,刘卫.民国旗袍花边装饰流变探究[J].流行色,2019,(09).

[4] 许家褀. 1926—1935年间旗袍款式流变考述[J].戏剧之家,2019,(02).

[5] 张秋池,刘卫.民国旗袍花边装饰流变探究[J].流行色,2019,(09).

[6] 许家褀.1926—1935年间旗袍款式流变考述[J].戏剧之家,2019,(02).

作者:周盈

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 篇3:

从 “西学东渐”解读民国女性服饰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摘 要:纵观近代中国色彩文化的演变,是开埠通商以来,以科学技术、启蒙思想及政治制度为主体的西方文明大规模涌入,并与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不断融合的产物。目前国内学界对色彩文化及应用的研究还大多集中在古代和当代两个阶段,却忽视了以“西学东渐”为开端的近现代——色彩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演变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学东渐”背景下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色彩科学的发展及传统女性服饰设计等艺术思维领域的探索,再加以当代色彩心理学与色彩应用的辅助,对民国服饰的传统色彩文化及设计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揭示“西学东渐”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及服饰色彩的演变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评说其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西学东渐”;民国女性;服饰设计;色彩应用

一: 何为“西学东渐”

所谓西学东渐,常指历史上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也可以解释为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美等国先进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坚决抵触到逐渐接受西学,最后甚至“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藉由来华外国人和出国华人,借由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通商口岸以及香港、澳门、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大量引进了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对于中国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及学术发展都产生了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民国时期色彩科学的“西学东渐”

2.1西方色彩的基本原理——近代光学的传入

西方近代光学知识的传入,为中国色彩文化的理论基础由传统的阴阳五行哲学转向光学原理,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条件和思想资源。

首先,牛顿的色散原理作为光学知识之重要组成部分传入中国后,1853年英国的传教士艾约瑟与张福僖共同翻译的《光论》首次将色散原理以及太阳光谱介绍给国人。1905 年,英国人高葆真发表了《论光与声与色之理》,文中介绍了牛顿的分光实验及七色理论,并与中国传统色彩理论进行比较。文中他还介绍了色彩学研究的新成果———原色混合原理。这些理论都极大的冲击了中国的传统色彩体系——阴阳五行学说下的色彩论。具体表现为:a.色彩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了取代传统定义“色彩”一词的词汇,是色彩学原理中基本的概念。b.“七色”观成为与中国传统“五色”观并立的色彩体系。c.中国传统的正色、间色原理被西方近代的原色、混色原理取代。自此,西方光学知识对色彩现象的科学解释,使得国人认识到色彩现象的产生是源于光的作用,而非所谓的阴阳五行学说,从而撼动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其发展为中国传统色彩的在艺术创作中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2.2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染色手法的补充

开埠后,国内外商貿发展密切,通过“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化学知识所带来的新型颜料、染料和制造工艺极大丰富、充实了中国色彩文化。18世纪末以来,在西方化学家们的努力探索下,新型化学颜料层出不穷,例如:钴、铬、明矾、铬酸铅、养化第二铬等,被广泛运用于皮革、陶瓷和服装产业,为近代服饰设计的发展和化染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2.3西方油画艺术推进国人色彩观念的转型

国人对西方油画艺术的吸收学习,同样推动了传统色彩理念的蜕变,色彩在艺术文化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全新的定位。在西方油画艺术影响下,近代以来中国绘画技艺和观念通过西学发生了变革。中西色彩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绘画方面的表现为:中国人好水墨,西方人重油彩。15世纪油画的诞生,奠定了西方绘画重色彩的发展基调。历代油画大师不但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推动色彩表现技巧的提高与成熟,而且常常从理论的高度对色彩表现手法加以探讨,这是西方色彩学高于我国的重要原因。康有为最早在1918 年提出了“美术维新”的思想,吕瀓、陈独秀也在同一年发出了进行“美术革命”的号召。自此之后,西方绘画注重色彩表现的传统不仅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功能和特殊地位,同样还影响了中国近代服饰色彩的发展与改良。总之,西方色彩艺术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这种艺术与科学息息相关的设计思维也逐渐体现在近现代的服饰设计中。

三:民国时期女性服装设计中色彩应用的“西学东渐”

3.1服饰设计上的中西交融

随着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发起,中国爆发了一场深层次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人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华,而作为思想外化的服装呈现出一种剧烈动荡与稳步发展混杂的变化趋势。中国由近代迈入现代,人们对自由、自强的向往与追求使得这一时期中国服饰的变化深刻的体现出中西交融的趋势,体现为:中国在保护民族服饰传统和采用西式服装以求自强间摇摆,在自我选择和被动接受的心理之间摇摆。纵观整个近代,中国人的服饰形象不是固守传统就是全盘西化,甚是极端,直至现代,才开始中西合璧,既学习西方服装的先进之处,又采用中国“气灌于内”的艺术内涵,造就了以中山装和改良旗袍为代表的新型中式服装,成熟起来。

以30年代改良旗袍为例:

改良旗袍,特指改变了传统旗袍的外轮廓,使旗袍带有时代色彩,在审美、面料、制作工艺方面较多地融合了西方服饰的设计要素,这种在设计上具备中西合璧特点的旗袍在当时被称为“改良旗袍”。

30年代流行用各色花布、条格棉布和阴丹士林布缝制的改良旗袍,这类布料色彩清净、素雅,尤其以阴丹士林色染成的布料做成旗袍样式简洁大方,颇受当时的女学生和闺阁小姐的青睐。如图1、2

上图所示为阴丹士林布制成的30年代的改良旗袍样式,A,设计思想:改良旗袍为女性在新时代生活背景下产生,明显融入西方现代技术及审美。B,款式:与传统旗袍的样式相比,改良旗袍已为时装艺术,其形制结构随时尚逐年变化,装饰也愈发简单,其设计思想已融合西方审美及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贴合人体曲线,展现女性形体美。C,面料选用:面料各式各样,高级的多用绸缎、进口绸纱、呢绒等纺织品。D,染色:采用了阴丹士林色。“阴丹士林”INDANTHRENE ,是一种人造化学染料名称,原有各种颜色,但是常说的“阴丹士林色”多指青蓝色,其颜色更为鲜亮、素雅。E,制作工艺:在胸、腰部采用了收省、熨烫、归拔的工艺。以上对于旗袍的种种改良充分体现了国人思想上的民主共和与个性解放,“中西合璧”独创了改良旗袍这一融合东方女性智慧与美丽的设计结晶,彻底打破了封建社会以来女性服装形制上的桎梏与压迫。

3.2民国服饰设计中色彩应用的“西学东渐”

民国服饰设计中,布料色彩的选用更多的是随着款式与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思想的进步而更加多彩缤纷起来。

民国服饰色彩有明显的性别化特点。纵观历史,中国服饰色彩的性别化特征贯穿传统色彩文化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反映了服饰色彩的时代特征,而且也反应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个性解放的历史进程。服饰色彩的性别差异,通常具有普遍性。一般年轻女性偏爱粉红色等浅嫩色,年轻男性泽偏爱蓝色、白色等中性色; 年长女性喜欢选择深紅、深绿等高纯度低明度色,年长男性则喜欢黑、白、灰及蓝色等无彩色及低纯度低明度色。

服饰色彩作为区分男女性别的文化标识,能够赋予人类社会性别意义,强化人类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一致性,并内化成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一般来说,女性以色彩亮丽为主,以满足女为悦己者容的心理; 男性则以色彩黯淡和深沉为主,以适合男性沉重冷静的社会心理期许。由于社会赋予服饰色彩的社会性别意义,男性和女性不得随意跨越色彩的社会性别属性。由此可见,服饰色彩的性别化分类,也会给男女在服饰色彩的选择上带来限制和束缚。

3.2.1忽视性别差异的“男女平等”的服饰色彩(图3,图4,图5)

流行时期:20世纪20年代

流行人群:女学生和年轻妇女

流行的服装款式:“文明新装”与女学生装

流行原因:

个性解放与女权主义兴起带来的社会思想剧烈变革,新一代知识女性代表——女学生,在服饰上也充满了变革的热忱与激情,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女性抗争传统礼教束缚的决心与行动。

服饰流行色彩:文明新装—蓝色、月白色、白色的布旗袍(袍身变短)

蓝色、月白色、白色袄衫+黑色长裙+白线袜+黑偏带布鞋

服饰色彩解析:女性大胆选用了无色彩的黑白色与偏于男性化的蓝色等中性色。从中国传统色彩语义来看,在古代民间服饰上忌讳黑白两色,属于凶色,所以人们逢年过节、婚嫁生育期间都忌讳黑白二色。蓝色则是历代平民百姓生活中最常用的服饰色彩,蓝色为男性色,其性格色彩代表冷静、含蓄、简朴,深受中国人喜爱,符合中华民族对素雅、稳重色调的偏爱。从西方色彩配色学上讲,黑色+白色+蓝色(蓝:包括各种纯度明度和彩度)反映在人的色彩心理,对应形容词是:冷静的、理智的、先进的、睿智的,现代化的,革新的等等。蓝白二色相配能形成纯洁干净朴素之美,黑白二色相配则给人鲜明、利落、现代之感。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这几种偏于中性的色彩搭配虽然缺失了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柔美色调,无法充分体现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性别色彩,但却充分而形象的展现了新时期知识女性在妇女解放道路上的抗争历程。

3.2.2强调性别差异的服饰色彩

流行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战乱时期

流行人群:身着改良旗袍的时尚女性

流行的服装款式:海派改良旗袍与中西合璧的改良洋装

流行地点:主要为上海、广州等沿海地区

流行原因:“西服东用”——“中西交融”

20世纪30年代,沿海地区由于开放程度较大,故这个地区的人们在着装上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方式都比内陆地区的人们时尚、开放的多。例如:上海——三、四十年代中国最先开放风气,接触东西方舶来文化之地,那时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上海服装和时尚产业发展迅速,上海裁缝在全国最先采用立体裁剪制作出改良旗袍和新式服装,并以此最终形成“海派”服饰风格。这个时期,女性服饰风格由简入繁,服饰色彩也是五颜六色,瞬息万变,旗袍色彩随着款式的流行,周期也变得相当短。

服饰流行色彩:这一时期的服饰色彩的性别化明显,女性服饰流行色五彩缤纷,以明艳、光鲜的色调为主,凸显女性美,曲线美,以满足女为悦己者容的被观看的心理需求,配色手法为强调男女有别的性别意识占主流。

如图所示:图6、图7、图8、图9

根据色卡,我们可以看出,30年代流行的服饰色彩多为体现女性柔美特质的暖色系,色彩设计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以展现女性个性为目的。朱红色、红色、粉红色、紫红色、藕荷色、紫色、黄色、淡黄色、月牙色、橘色、赭石色、肉色,驼色、亚麻色、蓝色、绿色和白色等色彩的各种搭配,按照色彩语言学所对应的形容词来说,可以解释为(不按顺序,有重复):成熟的,柔美的,娇艳的,温柔的,温暖的,温和的,天真的,复杂的,时髦的和军装风的。此时的服装色彩已经脱离了追求“男女平等”的性别取色,充分的展现中国女性兼具传统与时髦的美丽姿态。

在战乱连年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色彩与服饰的搭配展现出女性身上柔美娇艳的特质。此时女性的生理性别得到了强化,大多数中国女性更偏爱柔美的性别色彩取向。另外,绘画艺术中,西方画家往往通过色彩与人体肤色和谐的应用来展现人体的色彩美感,从截取的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女装选用了白色、肉色、粉色、黄色、浅色等紧身衣服都有一种裸体的感觉,因为此类色彩接近肤色,会使服饰产生一种裸露身体之感,这也符合了当时的服饰设计趋向——向西方学习,突出个性符号,展现人体美的特征。

四:结语

民国几十年,“西学东渐”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代色彩文化也随着“西学东渐”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颜色科学上的更新,染色技术上的进步,社会整体观念上的蜕变,乃至人们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模式上都得到了重新构建。通过对 “西学东渐”思想在色彩学、色彩观和服饰色彩设计的表象进行梳理、剖析,可得出客观结论:民国时期对西方设计思想的理解和借鉴的本质仍然是改良性质的变革,近代中国色彩观的发展并没有被全盘西化,相反,中国色彩传统与西方颜色科学始终并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中国近代色彩设计发展的主流。我们当代中国的设计师与学者也应该引以为鉴,学习西方设计要在理性的前提下“拿来”,才是中国当代设计的良性发展的保障。

参考书目:

1.《中国近现代服装史》——华梅著

2.《中国传统色彩》——鸿洋著

3.《服装色彩学》——王蕴强著

4.《民国商业美术史》——林家治著

5.《中国服饰百年》——廖军、许星著

6.《百年衣裳》——袁仄、胡月著

7.《服饰生理学》——华梅

8.《文明的轮回》——诸葛铠著

参考文献:

[1]孔智光.中西古典美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3.

[2]林乐知.光论[J].教会新报,1869(2):530-531.

[3]高葆真.论光与声与色之美[J].万国公报,1905(6):14-16.

[4]费雷尔.色彩的语言[M].归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97.

[5]高希圣,郭珍,高乔平等.社会科学大词典[M].上海:世界书局,1935.

[6]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J].社会学研究,2001(4).

[8]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邢庆华.色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苏红军.柏棣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图片均来自:www.baidu.com

作者:万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空间用于绘画艺术论文下一篇: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