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23范文

2022-05-21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只有合理挖掘或注入思政元素,才能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案123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教案123范文

123木头人教案

“123木头人”游戏教案

一、教学背景

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可以放松心情,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因此,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现在学生们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能力。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2、难点: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四、教学方法: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照相机

七、学生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故事

2、思考怎样在游戏中获胜和在生活领域中可以用到“123木头人”游戏规则。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呢?(尽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起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起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己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 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这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面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

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己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 游戏的最后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己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下册123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

一、知识点及课标要求

本单元编排了五篇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故事。其中《神鸟》《冬不拉》《火把节》是精读课文,《格萨尔王的故事》《刘三姐》是略读课文。《神鸟》这篇课文是蒙古族民间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和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捉到。伊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格萨尔王的故事》说的是格萨尔王是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他按天神的旨意从岭部落来到玉隆,消灭恶魔,杀死强盗,使那里的商人生意兴隆。《冬不拉》是一篇哈萨克族民间传说,讲的是关于哈萨克族的一种民间乐器“冬不拉”名字来历的动人故事。《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刘三姐》这篇课文写的是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故事;随课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38个。

二、需完成的实验和组织的活动

这五篇课文是民间传说故事,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同时也会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教学时,注意围绕学习主题,整合各部分内容,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民间故事的表现

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故事。

三、应渗透的思想方法

本单元以“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为专题。前面编排了导语,配有情境图。画面展现了“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大家庭。每篇课文后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朗读,来品味优美词句,感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感受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

四、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时要很好地把握编排意图,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朗读,来品味优美词句,感受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

2、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质疑。

3、重视课后的思考题,全面而扎实地进行多种语文实践活动。

4、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 神鸟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蒙古族民间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和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捉到。伊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都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神鸟讲的三个小故事刻画了三个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形象,同时也告诉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忠良。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通过播放课文录音,把课文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具准备:录音机、课文带、演示文稿

六、教学流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

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4)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五)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3、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六)布臵作业。

1、抄写生字词,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拓展题: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乌鸦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2﹡格萨尔王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说的是格萨尔王觉如按天神的旨意,从岭部落来到玉隆,消灭恶魔,使那里的商人生意兴隆。后来,他又答应岭部落迁移到玉隆,使岭部落的百姓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故事塑造了藏族人民心目中一位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形象。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主认识“酥”等七个生字。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课文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自主探究,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从唱词中了解亲情。并让学生说出对格萨尔王喜欢的原因。感受格萨尔王的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赞扬他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准备:格萨尔资料图片,词语卡片。

六、教学流程

(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

2、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3、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

(三)学习反馈。

1、掌握生字。

2、感受英雄形象。

(1)教师: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 (2)交流反馈:(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

3、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 (1)学生朗读唱词。

(2)教师: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觉如更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

(四)思想教育升华。

农历去年冬,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大受雪灾时,党和政府、人民是怎么抗雪灾的?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是怎么关心、爱护人民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一些抗灾人员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英雄?

(1)学生回顾,讨论。(提示国家领导亲临灾区、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各部门派出人力、人们伸出热乎乎的双手……)

(2)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诣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热心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领导是关心、爱护人民的领导,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受我们爱戴和拥护。

(五)课堂小结。

本课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为民除害、造福人民的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唱词很有艺术特色,望同学课后多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六)作业。

1、收集本课词语。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拓展题:搜集和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3 冬不拉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讲的是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冬不拉”名字来历的动人故事。这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品德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课文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5、16自然段。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具准备:(弹冬不拉的一段录像)、录音带、录音机

六、教学流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

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

5、6自然段)。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自然段)。

2、小结:

(五)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2、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特点)

(六)总结全文,提高升华。

(七)布臵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15、16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

拓展题:小练笔:写读后感(如对人物的崇敬,对音乐语言魅力的感受等)。

板书: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4 火把节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讲述了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内容。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课文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学习课文的第

二、三部分,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具准备:火把节图片、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三、教学重难点

(2)学生在文中画出。 (3)集体交流。

(4)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3)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2)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拓展题: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5*刘三姐

一、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说的是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的爱戴。课文歌颂了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认识课文生字词,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歌颂了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放《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小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3、全班同学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初学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

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巩固练习。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成语 (1)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 (2)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

2、拓展题:搜集刘三姐的山歌。

语文百花园一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安排了三大项内容,包括“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这些练习既巩固了本单元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注意语言的积累,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学习内容,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编写故事,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三、教学重难点

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指导学生编写故事。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准备: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勤劳、质朴的,勇敢、无畏的,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三)编写故事。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2、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 (1)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2)被主人误解错杀了。

(3)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3、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

4、写出作文,互相评改。

6 猫

一、教材分析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文章。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生动具体的叙述方法,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品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细致入微。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准备:插图、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出每部分的意思。

2、在小组里交流。

3、熟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阅读第一部分。

理解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1)古怪是什么意思?(难以捉摸,跟一般情况不同。) (2)猫的性格到底怎样难以捉摸?细读课文,看写了猫的什么特点,是怎么写的,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什么?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5)小结。

2、学习第二部分。

理解“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五)总结(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

1、你喜欢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吗?为什么? 描写得栩栩如生(生动具体)。

2、为什么能写得如此逼真?

一是热爱生活,对事物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 一是抓住事物的特点。

(六)作业。

1、书写生字。

2、做学习辅导练习。

3、拓展题: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7 珍珠鸟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由怕人到能与我相处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认识课文生字新词和了解课文内容。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课文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珍珠鸟是怎样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逐渐由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准备:珍珠鸟图片、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默读课文,然后质疑,同学们一起梳理质疑的问题,确定需要探究的问题。

2、思考:珍珠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从课文最后一句入手。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在与珍珠鸟相处了一段时间

后,笔尖流泻下这样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这“信赖”又创造了怎样美好的境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

(五)总结课文。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完成学习辅导练习。

4、拓展题:搜集有关珍珠鸟的资料。

8*海豚救人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说明文,文章先以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讲述了海豚被人们称为海上救生员,然后介绍了人们经过对海豚的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认识本课3个生字。播放课文录音,把课文读通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使学生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用具: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

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

2、感情朗读5—8自然段。(播放录像)

(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提问交流。(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扩展。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1、完成学习辅导练习。

2、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8*海豚救人

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

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

1992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

9 老人与海鸥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一个人与海鸥之间充满深情厚谊的感人故事:有一位老人每到冬季来临就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到那里越冬的红嘴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学会本课的8 个生字。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四、教学时间:3 课时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每个字都读准,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学习生字。

(三)抓住重点句,品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想想课文中的哪几段具体写老人与海鸥的情谊?请你找出来。

2、指导读重点句子。

3、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4、师生评价,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想的?

(四)通过回答问题,整体感知。

1、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是怎样建立的?海鸥为什么会成为老人的朋友?

2、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 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听了它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五)读下列的句子,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六)布臵作业。

1、抄写生字词。完成学习辅导练习。

2、背诵课文。

3、拓展题:学了课文后,写一篇读书感受。

10*草虫的村落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和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进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准备: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出示新词,指名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提出疑问,引发探究。

为什么这些我们常见的草丛和虫子会在作者的笔下是一座奇妙而且快乐的村落呢?

(五)精读全文,感受交流。

1、学生读划的重点句子,谈自己的分析或体会。老师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指导点拨。

2、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六)总结全文。

(七)布臵作业。

1、完成学习辅导练习。

2、拓展题: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语文百花园二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观察一种动物,并做好记录。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①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②部分词语不同; ③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④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②标点要正确使用;③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反问词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二)“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8、小结:

(三)布臵作业: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 (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课时

(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

(二)准备发言。

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四)布臵作业。

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

2、预习“阅读平台”。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二)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

(三)阅读内容,明确写法特点。

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

朗读得正确、流利,想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则日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五)引入

1、指导审题:

(1)指名朗读题目要求,看看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2)默读题目,画一画:你还知道了什么?想提示同学们哪些地方?

2、回顾《螳螂的启示》,明确写法。

3、习作讨论平台。

(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 (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我们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

(3)展示3至4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 (4)师小结。

(5)指名朗读书上三名同学的话,看看他们三个都想到了哪些习作中的内容。

(6)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给自己提示些内容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

提示:写法方面、格式方面、内容方面,如:描写细致,获得了启示等。

4、学生先试写一则,教师巡视。

5、讲评一两则学生当堂所写的日记,修改。

(六)布臵作业:写连续观察日记。

11 黄道婆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后来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改进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生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文带、录音机

六、教学流程

(一)预习准备。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四)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五)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2、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

3、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4、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5、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七)布臵作业。

1、抄写生字词。完成学习辅导练习。

2、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拓展题:读写结合: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12 提灯女神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不顾世俗的偏见和家人的反对,毅然地放弃优裕的生活,当了一名护士。课文赞扬了她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课文生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准备:插图、录音机、课文带

六、教学流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南丁格尔哪些事?

(三)理解课文,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1、学生默读第1至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名反馈。

(1)南丁格尔是热爱护理工作的人。

(2)南丁格尔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4自然段。

4、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

5、指名反馈。

(南丁格尔慈祥可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热心照料伤病员。每晚,当她手提油灯巡视伤病员时,身影所到之处,士兵们都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所以称呼她为“提灯女神”。)

6、有感情地朗读伤病员写的话。(感激地、尊敬地)

7、讲讲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五)布臵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题:了解我国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护士的先进事迹。

13*香玉剧社号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写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的全体演职员,通过义演募集资金,捐献一架飞机的原因和经过,赞扬了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会认本课2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准备:有关常香玉的资料

六、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解题。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一说常香玉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上述你质疑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四)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2、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

(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

(2)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3、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常香玉。

(五)总结课文:学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臵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拓展题:搜集有关常香玉的资料。

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表现了她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品格。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播放课文录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准备:插图、课文带、录音机

六、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2、检查预习情况。

3、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读书,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分段写段意。

(四)引导质疑。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4、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五)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

1、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

2、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3、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己。)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六)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

1、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2、体会重点句理解。

(七)从三克镭的用处上体会伟大。

(八)归纳结论。

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九)布臵作业。

1、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题:写感受。

15*花木兰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剧本,讲古代的女中豪杰花木兰代父从军,并立下赫赫战功的事,歌颂了花木兰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生字词语。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准备:插图、有关花木兰的资料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二)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快乐王子》都是剧本)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

(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五)自由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2、交流。

(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表演,突出人物特点。

5、全班评价。

(六)课外拓展:读木兰诗。

语文百花园三

一、教材分析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五项训练,包括“温故知新”“阅读平台”“积少成多”“口语交际”和“习作”等。通过这些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观察、交际、分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完成各道练习题,指导学生学会“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式转换。学会怎样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使学生养成说话有条理,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精神。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具准备:准备一份发言提纲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句式的转换”。

1、读一读,想一想,例句的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意思 一样吗?

2、学生讨论。

3、让学生试着做练习。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并说说转换的方法。

(三)学习“拓展与交流”。

1、让学生读题目要求,理解内容。

2、学生复习本单元课文,回忆这些课文在表现人物形象和精神方面有哪些特点?

3、小组交流,班上交流。教师点评。

(四)学习“阅读平台”。

1、让学生借助字典把文章读通,并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镇定”。

3、总结课文,加深感悟。

学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像这样急中生智的小故事,你还知道一些吗?

(五)学习“积少成多”。

1、借助字典把诗《对酒》读通顺。

2、学生交流诗的意思,教师点评。

3、要求学生能背诵默写。

(六)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个性与性别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交际,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男孩女孩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意识。能够倾听别人的发言。

二、教学重难点

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男孩女孩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常说“男生女生不一样”。首先是说性别不一样,但更多的是指男生女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对待

突发事件的胆量上,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心耐心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个性差异与性别差异在为人做事及学习上都有什么表现呢?如果把这两种差异进行比较,到底哪一种差异更大?或男生女生各有什么优势和弱势呢?今天我就们围绕“个性与性别”这个话题,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观察,来讨论讨论吧!

(二)课前准备

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确定发言的主题,写出发言提纲,做好发言准备。

(三)讨论交流。

1、请先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再举具体事实依据。

2、要边听边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反驳他人意见时,要拿出自己的事实依据。

3、使用文明用语。

(四)边总结边归纳(学生可能会从爱好、性格等方面进行交流)。

(五)学生与老师交流观点。

(六)总结。

(七)评价。

在讨论交流后,要评一评谁的发言好,好在哪里。在评价别人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写写自己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习作,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通过交流,发现男孩女孩之间有很多差异,兴趣爱好、性格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谁来说说,你有什么特点?

(二)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你想介绍给大家你的什么特点,想通过哪件事来说明你的特点?

(三)我们在写文章前,如果能列一个提纲,这样在写文章时,能确保文章更有条理,怎么列提纲呢?我们来看看我们学过的课文。

香玉剧社号:

1、捐献飞机的原因、背景:拿出积蓄、卖掉卡车、房子

2、捐献飞机的过程:送走三个年幼的孩子,别人动摇、常香玉明确反对,掀起爱国热潮,大家纷纷支持

3、义演捐献飞机

在写提纲的时候,可以用列小标题的方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讲事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用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这样在写文章时,会更有条理。请同学们仿照这样的形式,给自己的文章先列个提纲。

(四)举例点评提纲。

(五)修改提纲。

(六)写作文。

(七)讲评作文。

1、突出自己的特点。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八)修改作文。

(九)优秀作文欣赏.

第三篇:幼儿教案 民间游戏:《123木头人》

学习对幼儿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幼儿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幼儿会怕学、厌学。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中一班的老师讨论觉得把游戏适时的带入课堂,让幼儿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可以放松心情,这样幼儿或许更能吸收知识。因此,我们从众多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

首先我们先告诉幼儿“123木头人” 游戏规则:一人当魔术师,其余的人当木头人远远地在魔术师后面站成一排。当魔术师背对着木头人喊“123木头人”时,木头人可以自主地往魔术师的方向移动靠近。魔术师一喊完要立刻回头,这时就要变成一动不动的木头人。被魔术师看到的在动的木头人就会出局,当木头人碰到魔术师时所有人都要跑,如果被魔术师抓到,那么这个人就要当下一个魔术师,以此类推。

游戏规则说完后,由老师先当魔术师,其余幼儿们当木头人,幼儿们刚开始还不太懂,不敢大动,有的当老师喊完后还动了结果出局了,脸上就闷闷的。不过后来慢慢熟悉了,反应也快了,基本上都没出局的了。幼儿们每个人都玩得不亦乐乎,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通过此次“123木头人”游戏我们主要想传达的是让幼儿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现在很多幼儿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幼儿能更健康的成长。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 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教师: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来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3.第四组,看数圈画

教师: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伸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教师: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交流与评价

展示第三、四组幼儿的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集体验证并说说操作理由(数字是几,所以就画上几个点子等),并关注其作业整洁度。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随时渗透数量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对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1、2、3都能很容易认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要对数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了。

在本次活动中,数物匹配是重点,理解数字1、2、3的实际意义是难点。在小班时,孩子们已经接受过数物匹配,所以这一重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攻克。于是我们就把认识数字1、2、3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观察数字时,我们问了一个问题“1像什么?”,本来以为孩子们会回答1像铅笔,像小棒等,没想到有一位孩子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1像铅笔会写字。”这让我灵机一动,要求孩子也说这种完整话,这个环节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自由地说出了“2像鸭子嘎嘎叫,2像天鹅升脖子,3像耳朵听一听”等话,为孩子们学习认识这些数字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起来很感兴趣。如果能够及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

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详细,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扩展阅读: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游戏教案《123木头人》及教学反思

小班下学期音乐游戏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在音乐中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听音乐的能力,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游戏《123木头人》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听音乐的能力。

2、让幼儿体验在音乐中游戏的愉悦。

3、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火的头饰、三段音乐、与幼儿同数的椅子、PPT。

【活动过程】

1、听第一段音乐,韵律操导入。

T:宝贝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啦!

T:变变变变变,呀,我们都是木头人啦!(原地转一圈)

2、听第二段音乐,游戏开始。

(1)听第一遍音乐,感受音乐。

T:木头人可不能随便动了,只有听到音乐声才可以动。可是音乐声一停,我们就又不能动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怎么样啊?有音乐可以随便做动作哟!

T:哇,我们木头人可真厉害啊!

(2)听第二遍音乐,在音乐中感受愉悦。(出示PPT)

T:那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旅行吧!第一站来到了草地上,哎呀,太阳可真好呀,伸伸懒腰,扭扭屁股,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没音乐了,木头人们,不能动了,摆个美美的造型;又有音乐了,那接着去下一站咯,大海到了,听听海风,踏踏海浪,哇,可真美!(音乐停)(音乐响)呀,我们来到了天空,像小鸟那样飞一飞,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哎,木头人们飞得有点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3)听第三遍音乐,游戏延伸。

T:我们木头人可真能干呀!连火魔王都听说了,他很不喜欢我们木头人这么能干,所以他想来吃掉我们。不过呀,这个火魔王他看不见我们,只要我们不发出声音,他就抓不到我们。我们先一起来玩会儿吧!

T:(师戴火魔王头饰,音乐停)我是火魔王,我来找找木头人,听说他们很能干,哼,我得把他们都吃掉。我来听听看,木头人在哪里啊?这边没有,恩,去那边看看,也没有。算了,再去找找。(火魔王下)

T:木头人们,你们太厉害了,火魔王走了,我们继续玩吧!

T:(火魔王上,音乐停)我刚刚好像又听见木头人的声音了,得去听听看。哪儿有声音呢?恩,还是没有,再去看看。(火魔王下)

T:刚才魔王来了,你们有没有什么事啊?哎呦,木头人真是很棒呀!我们一起祝贺一下吧!

T:(魔王上,音乐停)咦,这边确实有声音啊,怎么我一来就听不到了?真奇怪,哎,这群木头人真是厉害啊!算了,还是走吧,不找了!(魔王下)

T:刚才听说火魔王以后都不会来打扰我们啦!我们一起来跳舞欢庆吧!

3、听第三段音乐,游戏结束。

T:哎呀,真开心!我们一起去其他地方旅行,看看美景怎么样?

教学反思

首先是学习动作,小班音乐游戏的动作编排比较简单,单一,就是按节奏走路和摆造型,所说设计了玩123变的游戏,通过进行的游戏,帮助幼儿可以更好的进行动作造型的创编。然后是介绍游戏规则,制定的游戏规则相对比较简单,先让幼儿观看多媒体里面的木头人的表演,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然后教师利用清唱歌曲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到游戏的歌唱部分是根据节奏走,在敲乐器的时候是要摆个造型不能动了。是让幼儿在敲乐器的时候定住摆一个造型不动。掌握好游戏规则后让幼儿在座位上进行慢的旋律部分的动作练习,并用提示性的言语帮助幼儿记忆规则。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后提出新的要求让幼儿可以四散进行游戏。最后继续增加难度,完整听着音乐进行游戏。这样层层递进的活动一步一步带领幼儿挑战自己。最后在我们的歌唱声中,玩着木头人的游戏结束活动。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和音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体验游戏的乐趣。

本文扩展阅读:木头人这种游戏考究令行静止的能力。这种“木头人”的游戏,就是几个小孩子围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三三四四,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摆个姿势就不动了,谁能坚持住到最后谁就是胜者。虽然自己从来没有胜利过,却总是乐此不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成语典故9范文下一篇:1收款凭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