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

2022-09-18

第一篇: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五年级三班

班会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1为什么学生容易患结核病?

首先我国结核患者多,结核病的传染源也就多;其次学校是学生集中的重要场所,密度大、接触密切且频繁、流动性强,受结核菌传染的风险就高;第三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机体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加上学习负担重、体能锻炼少、迷恋游戏等,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病;第四是有些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出现结核病症状后不能及时就诊或报告;第五是对疫情监测、新生入学查体等落实不够,患肺结核学生没有被及早发现或被隔离治疗等,以上因素都可造成学生容易长结核病。 2学校在结核病防控中要做哪些事情?

学校要对新生入学进行体检和教职员工的常规体检,检查中都必须进行结核病的检查;强化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等工作;努力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等。

3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

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结核病的传染源来自哪里?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痰里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据调查,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口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它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如果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等症状者,通常叫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当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结核病,应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确诊肺结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主要有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简便易行,准确性较高,痰中查出结核菌,就能确诊患了传染性肺结核。 如何预防结核病?

要预防结核病,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阻断传播途径,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或居家治疗,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等;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此外,一般人群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等习惯,如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

为什么有些肺结核没有症状?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近一半早期患者症状较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因此要保持对肺结核的警惕性,学生应定期体检对发现早期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患者能治好吗?

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的疗程后,95%以上患者可达到治愈。如果不按时服药、不完成疗程,易造成结核菌的耐药。一旦耐药,就不能有效地杀灭结核菌,导致治疗失败。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什么意义?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感染了结核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并不说明已患了结核病。如果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一般阳性反应,则结核病诊断的意义不大,须结合临床症状、检查等情况进行考虑;如果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可考虑结核病的诊断。此外,结核菌素试验受结核患者严重程度、年龄大、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结核菌素试验也可呈阴性反应。

学校要对哪些结核病防控知识进行宣传教育?

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主要有(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结核菌的传播;(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6)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7)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8)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学校如何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

在学校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需要从新生入学开始,新生入学的体检必须开展结核病的筛查;当晨检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落实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对发现的肺结核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及时进行报告等。 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应该怎么办?

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时,要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并及时予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反馈;进行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要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对确诊病例提供规范抗结核病治疗管理;要加强对休复学学生的管理等。

如何做好肺结核患者学生的休复学管理?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病例,应当开具休学诊断证明。学校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好转,根据医生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建议复学,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学校处理肺结核疫情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一是物理消毒。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和宿舍采取紫外线消毒。采用太阳光照射也是杀灭结核菌有效的方法。将患者的被褥、衣物、书籍等用品放在太阳下暴晒3-4小时,也可达到消毒的效果。二是化学消毒。用5.8%-6.8%的84消毒液喷洒或擦拭地面,持续120分钟,可以有效杀灭结核菌。

如何做好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预案,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包括:事件的核实与上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校园环境卫生保障和事件评估等。

第二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时间:3月16日

培训地点:城郊医院五楼

参加人员:防保人员以及全体乡村医生

培训内容:

一、 我国结核病流行特征是什么

二、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如何

三、 结核病的流行历史的三个时期指什么

四、 结核名称的由来

五、 结核病人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通过这次结核病的知识的培训,使广大乡医进一步了解结核病的相关基本知识,了解了结核病人和疑似结核病人的区别。

第三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二O一五年洛龙镇中心卫生院结核病防

治知识培训小结

为了提高我镇医务工作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4月13日对全镇村卫生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时间情况,在培训前精心准备了培训资料。

二、明确目的的突出重点.为了使我镇的传染病防治上一个台阶,培训是保障.结核病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测试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结核病防治知识采取理论学习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训人员基本掌握结核病知识同时得到了提升。

洛龙镇中心卫生院 二O一五年四月十四日

第四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卫生院结核病防治知识

培训讲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

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该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约500万,主要集中在25岁及以上人群;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会发展为结核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

目录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1病因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灶,90~95%发生在肺部。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2临床表现

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

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

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

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胃结核的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似溃疡病,病人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体格检查上腹有时可触及不规则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及震水音。

肝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还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高热可达39~41℃。身患结核病者可长期反复发热,若要诊断肝结核需排除其他发热原因。

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如与肠外结核并存,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因此,活动性肠外结核病例如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应警惕肠结核存在的可能性。

3检查

1.涂片检测

将病人的痰或是其他部位的体液制成涂片在镜下检测患者的阴、阳性。

2.X线检查

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结核,而且可对病兆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3.结核菌素试验

(1)阳性 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2)阴性 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①结核菌感染后 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②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 营养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结素反应可暂时消失。③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④其他 如淋巴免疫系统缺陷(白血病、结节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4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5治疗

结核病临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抗痨药物有作用于酸性环境和细胞内酸性环境的药物,还有作用细菌外得碱性或中性环境的药物,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愈结核病。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

我国对于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化验痰、拍X光胸片和治疗肺结核的药品。

1.早期

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

2.联合

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3.适量

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

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卡介苗接种

4.规律

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5.全程

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要想彻底治疗肺结核必须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查出必治、治必彻底。

6预防

1.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的目的,主要是对那些已经感染结核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进行预防性服药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因为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结核菌毒力强而抵抗力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反之则暂时不发病,而在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10%左右。而人体是否受结核菌感染主要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进行皮肤试验,依据皮肤反应结果来判断。

2.其他措施

(1)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2)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3)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用链霉素、雷米封、乙胺丁醇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冶愈的。

(4)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和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来传播,所以为了避免传染,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避免面对他人;房内要经常换气,人群密集的地方更要注意;还要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第五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

A、3月24日B、4月25日C、5月31日D、10月8日

2、()均为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对象,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是重点管理对象。

A、非活动性肺结核B、活动性肺结核C、痰涂阴者D、未痰检者

3、涂阳患者和含有粟粒、空洞的新涂阳患者应采用()的治疗管理方式。

A、全程督导化疗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二、多项选择题:

1、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步骤包括()

A、化疗前的宣传教育B、发放联系卡 C、签订治疗协议 D、落实督导治疗

2、痰标本分为哪3类()

A、即时痰B、晨痰C、夜间痰D、午间痰

3、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有()

A、全程督导管理方式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4、对肺结核患者家庭访视的内容包括:()

A、健康教育B、核实服药情况C、核查剩余药品量D、抽查尿液 E、督促患者按期门诊取药和复查

5、参与肺结核患者督导治疗管理人员包括()

A、医护人员B、家庭成员C、志愿者D、患者

6、现场督导包括以下哪些()

A、介绍督导的目的和方法B、听取工作汇报C、收集资料和信息

D、与被督导人员的沟通交流

7、结核病患者应以()饮食为宜

A、高纤维素B、高维生素C、高蛋白D、高热量 单位姓名得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关工作人员考勤表下一篇:均衡发展市档案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