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音乐发展多样化的现状分析

2022-09-14

二胡是一件民间广为流传的乐器, 是优美词调的载体。早在隋朝时代, 就已经是大型集会上的必备之物, 其距今约一千多年。许多著名曲调通过二胡的演绎别具特色。它和诗歌结合, 表达了我国古代的艺术与审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被划归入民族乐器之列。在二十世纪初, 刘天华、华彦钧将较为散列分布的二胡文化集中起来, 将二胡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模式的音乐发展起来, 才形成了如今蓬勃发展的二胡音乐。

一、地方风格多样化

地势广阔、范围涉猎广是中国民间艺术较为典型的一个特征, 各地之间风土人情、语言表达、审美能力都有所不同, 所以在各地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我国将秦岭作为分界线, 把中国大陆分为南北两个部分[1]。南方的诗歌风格偏细腻与婉约, 而北方则更加豪迈。所以二胡的演奏也将这一特色发挥地淋漓尽致。南方二胡往往把江南风景融入其中, 把细腻的感情与婉约的情调相结合, 注重情感与景物的融合, 往往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而北方的二胡演奏将重点放于表达当地的人物形象上, 以粗犷、豪迈的腔调贯穿整个音乐本身。以关中地区的秦腔为例, 秦腔的演奏方式往往较为高亢, 十分能体现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 二胡为秦腔奏乐, 可以为秦腔增加节奏感与乐理性。古话云, 音乐是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草原的空旷可以用曲调的悠扬加以表达, 急迫的情形可以用和弦的急奏加以诠释, 这都是二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草原新牧民》为例, 该作品创作的背景是, 新时代当下, 新疆等地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有了崭新的新气象, 所以该二胡曲整体透着喜悦、希望与质朴, 十分具有异域风情[1]。

二、演奏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乐器演奏方法较为单一, 一般包括有吹拉弹唱等基本的奏乐技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日益进步, 人们对于乐器的使用也不再仅仅停留在仅有的几个方面。为了针对于不同的情景, 也为了更好地还原自然中存在的各类声音, 艺术家们对于二胡的演绎方式也进行了逐层次的完善与创新[2]。

在70年代, 一曲《战马奔腾》, 开创了大击弓敲击演绎的先河, 一曲《三门峡畅想曲》, 将跳弓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 使得频繁转角, 弓拉方式等新兴演绎方式兴起, 在80年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袭来, 我国对于艺术与审美的追求逐渐提高, 不仅普及了基层文化教育, 也推进了文化兴国建设。二胡文化也获益其中。随着一些原创的二胡曲目逐渐问世, 原创技法也开始发展与普及[2]。很多民俗艺术家们见证了这个二胡文化繁盛的时间。到如今, 二胡技法逐渐走向了高端化, 很多新颖的创作方式开始逐渐兴起。二胡开始和其他的一些演奏乐器交合相应, 共同完成一首音乐的创作。以一些影视作品为例, 古装剧的插曲也是二胡涉猎的一大范围, 或表现悲悯与惆怅, 又或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进步, 为高潮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作技巧多样化

现如今,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越来越高, 逐渐形成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良好法律环境, 为一些原创作者保驾护航。加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元素。使得二胡音乐的创作也更加多样化[3]。

因为二胡是一种传统的音乐体裁, 所以它的选材也往往立足于中华文化。一些民谣、古风的音乐配上二胡的韵律, 也是当下二胡音乐的主要创作方向。但是华彦钧先生却为二胡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先河。在先生走访民间十余年后, 深切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现状, 不仅仅是日新月异的改变, 还有那一幕幕的民生百态, 加上其自幼随其父学习二胡的基本功, 这二者的统一,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二胡创作风格。不仅仅如此, 一些民间艺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二胡的重要题材之一。当一位创作人缺乏灵感时, 通过与民间艺人接触, 往往能有所感、有所想, 也有所创作。

所以笔者一直认为, 二胡音乐承载的不仅仅是二胡文化本身, 它和其他的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它们共同发展, 才构成了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一枝花》等经典乐曲, 无论逝去多少经年, 人们还是能品出它的底蕴。二胡音乐创造的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四、结束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 二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音乐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无论是它的技法还是它的演绎, 都十分的具有中国特色, 也体现着风土人情。它的多样化发展, 不仅仅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虚无走向充实, 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性。所以为了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 我们还是应该为其创造更为稳定的外界环境, 通过政策等, 为其谋求一定的发展空间。

摘要:二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 具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 不仅有独特的演奏与表演风格, 还因为时代的发展, 被赋予的新的意义与内涵。如今, 随着通讯产业的进步, 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广泛, 彼此碰撞, 最终实现了飞速发展, 二胡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其表演技巧、演奏方法等, 来分析其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二胡音乐,发展多样化,创作

参考文献

[1] 杨梦娜.二胡社会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文化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6) :186-187.

[2] 李振中.对民族器乐钢琴伴奏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以二胡的钢琴伴奏发展现状为例[J].北方音乐, 2016, 36 (19) :115-115.

[3] 刘长福, 中国民蕨器乐曲博览——二胡曲潜 (二) [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杜, 2016.

上一篇:如何有效提升输油管道站队运行岗安全履职能力下一篇:参数联合优化的物联网安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