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休闲体育的自组织建设

2022-09-12

1 我国休闲体育的特点及现实问题

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参与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与追求,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标识[1]。一方面, 5000年的大陆文明和以厚重血缘维系的农本社会, 使得中华民族崇尚中庸、协和与乐生。传统儒家思想主张卧游、神游, 于怡情养性中兼求养生中国的休闲体育方式简便易行[2]。他们推崇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心旷神怡的悠闲心态即所谓“天人合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西方一些激烈竞争的休闲体育项目逐渐被我国人民接受和喜爱, 我国的休闲体育形式逐渐开始走向多样化, 一些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户外运动如:定向越野、攀岩、探险、滑雪等运动项目发展的开展得也是很快。但对如何建设我国独具特色并能与时俱进的体育休闲体系, 却是摆在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3]。

综观目前国内对体育组织管理研究基本上都是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拓展。不过, 不同的文明有自己不同的发展道路。比如我国在学习前苏联体育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型体育管理体制, 政府在体育管理中始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即便是共青团、妇联、民兵等非政府组织负责的体育管理, 也具有极强的“官办性”[4]。这种他组织管理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其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体育组织能力出现了对政府及其体育职能部门的强烈依附性。因此, 现阶段休闲体育建设自然不能重蹈覆辙。事实也证明各级体育协会在开展基层体育工作中的“无助”和“心有余而力不足”[5]。为此, 在休闲体育逐渐兴起的过程中, 必然要逐步实现“自下而上”的具有“自主性”与基层体育协会的接轨, 或逐步消除那些运行过程中客观上的“他组织”。

2 自组织的起源发展与我国休闲体育

自组织理论认为, 复杂事物或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或从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组织力来自事物内部的组织过程, 这种方式称为“自组织”, 具有自身结构化、有机化、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另一种是组织力来自事物外部的组织过程, 这种方式称作“他组织”。哈肯[6]认为:“如果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 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我国体育发展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对建国后体育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 组织演化呈现出客观上的“他组织”特征, 体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外界以特定方式作用于系统的, 无论从体育外显特征变化的方式与途径, 还是从体育组织管理模式确立过程和体育协会组建流程看, 其组织力都是“自上而下”的来自体育的外部——国家需要, 作为体育主体的民众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但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他组织”的力量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如1949~1956年、1976~1993年, 被组织力度相对较弱, 体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56~1966年、1966~1976年, 体育被两次强有力的“他组织”, 虽然呈现出“兴盛”和“繁荣”的景象[7], 但事实证明, 这种“自上而下”的强行推动并不是我国体育真实水平的客观反映, 这种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的“拔高”和忽视农民客观需求的“超前”行为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994年以后,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体育事业再次活跃起来。此次“活跃”与前两次“兴盛”有着本质区别, 此次“活跃”是“自下而上”的是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的, 是居民因健身、娱乐等需求而自发形成的, 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 是非外界所强加、非外界组织和行政干预实现的。休闲时代的到来, 使体育具有“从生产到生活”的社会条件, “从工具到玩具”的形式转轨。体育的宗旨将充分体现“为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本体价值[8]。根据学者研究指出:“在市场、国家不占主导的社会生活领域, 实际上存在另一种人类关系的协调机制及自组织机制, 而且自组织是成本最低和收益最大的一种治理机制。”[9]说明了当今的休闲体育建设必然是要走上“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谋发展、自我维权”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既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 又结合西方发展经验,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建构出自己健康的新理论体系,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模式。当然“社会的自组织机制不等于就是自发性, 它意味着一种自主且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组织机制是一个比自主性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从“自组织”的本源意义上看, “自组织”并不是纯粹的、完全的内部演化, 它离不开基本的动力驱动, 离不开与各社会共同体间的交往, 最重要的是离不开政府及其体育职能部门的支持[10]。因为, “自组织”系统进化的动力是来自外界持续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输入。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休闲体育的物质、能量、信息流输入只能以政府及其体育职能部门为主体, 辅以其它形式的社会支持, 才能聚集足够的、引发休闲体育系统突变的“控制参量”。就管理层面而言, 政府及其体育职能部门就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 就是要求政府及其体育职能部门在休闲体育管理的宏观层面上必须到位, 做好政策的“掌舵人”。所谓“有所不为”, 就是要求政府及其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体育管理的微观层面上不能越位, 不能做“划船人”, 即在休闲体育基层组织体系中当好配角, 为休闲体育“自组织”更好地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谋发展、自我维权”提供优质服务。

摘要:21世纪, 我国休闲体育在传统生态平衡理念下, 推崇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心旷神怡的悠闲心态;另一方面受全球化影响, 也趋于休闲体育形式逐渐开始走向多样化。本文通过分析自组织理论, 结合我国休闲体育的建设问题, 提出自组织形式建设的思路, 为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模式提供新思维。

关键词:自组织,耗散理论,休闲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10) :8~12.

[2] 胡笑寒, 毛雅萍.中澳休闲体育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143~147.

[3] 许晶.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8) :23~25.

[4] 张红坚, 段黔冰.农村体育组织方式选择与农村体育组织建设[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20~22.

[5] 柴王军, 倪欣.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9 (3) :18~21.

[6] (德) H·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8:29.

[7] 朱国平.金牌举国体制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5) :25~27.

[8] 杨晓晨, 李宗浩, 梁强.休闲体育产业生态系统分析与竞争战略选择[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25~27.

[9] 金宗强.休闲体育产业的产业特性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 :41~44.

[10] 王俊.我国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 :94~9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究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突起——以“知乎”为例下一篇:怎样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