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2023-03-14

第一篇: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009-10-01 19:55:36 转载标签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教育 分类 学习资料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先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里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 前运算阶段

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

6、7岁

11、12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形式运算阶段

11、1215岁 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第二篇:皮亚杰认知发展论(范文)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述之组织与适应二者,在性质上被视为具有不变的功能。意思是说,无论是婴儿、儿童、青年以至成人,在吸收知识时都是经由组织与适应的历程。至于前文所指的图式,其性质则具有可变的功能。意思是说,图式将因环境的需要与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由小而大与由简而繁地随时变化。图式的改变,不只是容量上的增加,而更重要的是质的改变;三岁幼儿与六岁儿童思维方式不同,小学生与中学生对同一事物在认知上也有差异。皮亚杰经由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皮亚杰按各阶段个体图式功能特征的不同,分之为四个年龄期,分别以不同名称来表明各时期的图式功能。

在进一步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各阶段的特征之前,尚需对他分期理论的要义补充三点:(1)各时期之间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呈现阶段现象。(2)对不同个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这表示有的认知发展较快,有的发展较慢。(3)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是不变的,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遵循四阶段的法则进行的。以下是对皮亚杰认知发展期的进一步说明。

一、感觉动作期

感觉动作期(或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是指自出生到两岁婴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感觉动作期,婴儿赖以吸收外界知识的图式,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此等感觉与动作,最初只是简单的反射,而后逐渐从学习中变得复杂,由身体的动作发展到心理的活动。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起坐与爬行,并随之出现目的性的动作,即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例如:在尚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身旁,铺放一条毛巾,毛巾上放置一个玩具,他会伸手去抓取玩具。如因距离较远抓取不到,几次尝试之后,他就会放弃。但对较大的婴儿来说,他就会用手拉动毛巾,从而取到玩具,这显示婴儿开始运用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感觉动作期的末期,婴儿的图式将发展到物体恒存性(或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的地步。在婴儿早期,如用布幕将其面前的玩具遮挡住,他不会寻找;原因是他的图式尚缺乏对具体实物形成心像表征的功能。换言之,对几个月的婴儿来说,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稍长及至一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他会继续寻找。这表示皮球之物体虽在眼前消失,而留在他心中的符号性的心像,却仍然存在。显然,物体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永存在婴儿的图式之中,这表示婴儿末期已开始从具体实物中学到抽象的概念。接近两岁的婴儿,他不仅能当场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而且还能在事后凭记忆去模仿这些动作。像此种仅凭事后记忆就能模仿出来的能力,称为延后的模仿(deferred imitation)

二、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是指两岁到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一时期正值入学之前与入学之初,故这段时期在教育上特别重要。因而无论是皮亚杰本人或其后的学者,对此一时期儿童认知发展所从事之研究,为数最多。皮亚杰之所以称此一时期为“前运思期”,原因是此一时期的儿童遇到问题时固然会运用思维,但他在运用思维时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前运思期”的意思即指儿童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地步之前的一段时期。按皮亚杰的解释以及很多心理学家研究验证(见Phillips.1975),此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方式之所以不合逻辑,主要是由于他的图式在功能上受到以下三种心理上的限制所致。换言之,以下三种限制乃是儿童思想不成熟的原因。

1.知觉集中倾向(perceptual centration)所谓知觉集中倾向,系指前运思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知觉所及,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单一向度或层面,忽略事物的其他向度或层面。顾此失彼的结果,难免导致对问题的错误解释。 对儿童知觉集中倾向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重复实验验证最多的是守恒(conservation)问题的研究。守恒是一种概念,此种概念所代表的意义是,某物体某方面特征(如重量或体积),将不因其另方面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有所改变。例如:将一大桶水倒入几个小桶之后,水的原来重量和体积仍守恒不变。因为前运思期的儿童有知觉集中倾向,所以尚不能具有守恒的概念。图3-2所示情境即皮亚杰用来观察儿童是否具有守恒概念的实验。先用A与B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在杯中盛入等量的牛奶(或果汁),并经儿童确认两杯中牛奶量完全相等。然后当着儿童的面将B杯牛奶倒入广口的C杯中。结果形成A杯与C杯的状态。此时前运思期的儿童都相信A杯中盛着较多的牛奶。原因是他只集中注意于牛奶在容器中深度的改变,而忽略了容器广度的改变,致使无法形成牛奶体积守恒不变的概念。皮亚杰变化各种情境从事观察实验。例如:将十块积本紧接排为一短行时,儿童相信比同块数积木分散排为一长行时为少。

根据皮亚杰的解释,前运思期儿童之所以缺乏守恒概念,除了因知觉集中于一方面特征,忽略另方面特征之外,儿童只集中注意形态的改变,而忽略改变的过程,也是阻碍他形成守恒概念的原因。再就图3-2的实验情境看,A和B两杯内所盛牛奶等是第一种状态,A与C两杯内所盛牛奶深度不等是另一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将牛奶从B杯倒入C杯是过程。前运思期儿童所注意到的只是前后两种形态的不同,而忽略过程中所显示的事实:C杯中所盛者就是原来B杯中的牛奶。

2.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不可逆性与可逆性(reversibility)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可逆性是合于逻辑的思维过程。最常用到的是数学运算以及所有属于因果关系的问题。所谓可逆性,是指思维问题时可以从正面去想,也可以从反面去想;可以从原因去看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去分析原因。如此,顺向与逆向兼顾的思维历程,即称为可逆性。如以下的例子:

由已知 9+6=15

即可推知 15-9=6

由已知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校学生人数

即可推知 女生人数=全校学生人数-男生人数

由已知 A+B=C

即可谁知 C-B=A

前运思期儿童之所以思想不够周延、之所以不能具有守恒概念,在思维时他的图式功能所表现的不可逆性,乃是阻碍其合理思维的原因之一。菲力普(Philips,1969)曾就儿童思维中不可逆性的问题,采用皮亚杰与儿童对话的方式,观察一个四岁男童的反应,对话内容如下: 问:你有兄弟吗?

答: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答:没有。

根据心理学家们的重复研究,儿童思维问题时守恒概念的形成,多在前运思期(2~7岁)之后。由此看来,学前儿童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多未臻于合理思维的程度。不过,据研究发现,儿童守恒概念发展的水平,随所思维问题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对数字概念的守恒,发展较早,平均在5~6岁;对物体体积改变的守恒概念,平均在7~8岁;对物体重量改变的守恒概念,平均在9~10岁(见Dembo,1991)。

3.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 皮亚由去集中化所取代。所谓去集中化(decentration),是指具体运思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思维时,不再只凭知觉所见的片面事实去做判断。此外,具体运思期的儿童,对可逆性的问题,也不再以不可逆性的思考方式去思维,而且他们均已具备了守恒的概念。

去集中化的思维特征,是具体运思期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86),曾以前运思期儿童与具体运思期儿童为对象,采用以下的实验情境,观察两时期儿童之去集中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该实验的设计是,将一个红色的玩具汽车,置于深绿色的透明胶片之下,使之看来变为黑色。让三岁与八岁代表前运思期与具体运思期两阶段的儿童,先看过红色汽车之后,随即将之置于胶片之下,并要他们回答胶片底下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结果发现,三岁儿童回答黑色,而八岁儿童则回答红色。按实验者的解释,三岁儿童受知觉集中倾向的限制,面对此一问题情境时,只能根据情境的外显表象(perceived appearance)去思维。而进人具体运思期的儿童,面对同一问题情境时,在认知能力上能够去集中化,根据情境的内隐实质(inferred reality)去思维问题。换言之,前运思期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倾向于“由所见而知”,而具体运思期儿童的认知则是倾向“由所知而知”。

儿童的认知发展达到具体运思期时,也已具备分类(classification)的能力。分类的心理运作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置在一起。分类是一项重要认知能力,此项能力也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前运思期的儿童已开始发展出分类能力,惟此一时期的儿童,其分类所根据的标准只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根据皮亚杰研究发现,具体运思期与前运思潮儿童,在分类思维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运思期儿童只能按明确的、具体的标准分类(如颜色、形状、体积、功用等),而不能按复杂的、抽象的标准分类。皮亚杰曾以学前(前运思期)儿童为对象,在面对很多不同颜色花朵之情境下,先后问他们两个问题,先问:“你说红花多还是白花多?”等他回答之后再问:“你说红花多还是花多?”结果发现,学前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第一个问题,但却不能回答第二个问题。按皮亚杰的解释,这是由于学前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尚未具备类包含的能力(Piaget & Inhelder,1969)。

所谓类包含(class inclusion),是指分类思维时能区别主类(大类)与次类(主类中所包含的各次类)间之关系的能力。按上述问题,红花与白花都是花类(主类)之下的决类,彼此间的特征具体明显,容易比较。而主类与次类比较时,因缺少同一的与明确的标准可资依据,故而认知困难。当然,前运思期儿童之所以缺少类包含能力的原因,与前文所指的知觉集中倾向也有密切关系。一俟儿童认知发展达到具体运思期的地步,在分类思维时,即已具备了类包含的能力;故一般小学中年级的儿童,都能轻易地回答“白色汽车多还是汽车多?”的问题。

四、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是指十一岁以上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阶段。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达到形式运思期的水平,就代表个体的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以后再增加者只是他从生活经验中增多知识,而不会再提升他的思维方式。综合皮亚杰本人与其后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认知发展臻于形式运思期的青少年,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以下三个特征(Inhelder &piaget,1958):

1.假设演绎推理 (hypothetic-deductive reasoning)假设演绎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此种推理思维的特点是,先对所面对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皮亚杰曾以摆动吊锤做实验,要求受试者解答在吊绳长短、吊锤重量、推动力量三种变化中,何者是影响锤摆速度的因素。实验结果发现,只有认知发展达到形式运思期水平者,才会按照类似以下假设演绎推理方式寻求答案:先假设影响摆速的因素为锤重,然后保持另二因素不变而只变化锤的重量以验证之。也可先假设绳长为影响因素,然后保持另二因素不变0只变化绳长以验证之(正确答案)。如此系统进行,终可得到正确答案。

2.命题推理(propositional reasoning)认知发展臻于形式运思期的青少年,在推理思维时,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说明或一个命题,即可进行推理。例如:用这样一个问题分别问小学生和中学生:“要是你当学校校长,你怎样管理逃学的学生?”小学生也许会回答:“我不是校长,我不知道。”中学生就可能按他的想法说出一番道理。命题推理思维的特点是超越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此种思维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而言是很重要的。因为青少年喜欢从幻想中计画未来,合理的思维才是形成其合理计画的基础。 3.组合推理(combinatorial reasoning) 在面对由多项因素形成的复杂问题情境时,认知发展臻于形式运思期的青少年,可以根据问题的如何评定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条件,提出假设,然后一方面孤立某些因,一方面组合另些因素,从而在系统验证中获得正确答案。杰用自我中心主义一词所表达的前运思期儿童的思维特征,其涵义并不带有“自私主义„的意思。只用以说明此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予以解释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换言之,前运思期儿童只能主观看世界,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此一时期儿童在思维上之所以带有自我中心倾向,自然与前述之知觉集中倾向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图3-3的情境,是皮亚杰用来观察前运思期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倾向的实验设计之一(Piaget & Inhelder,1976)。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如左图A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左图C边)。此时实验者要幼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该幼儿采同样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不会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即右图C边)来看问题。皮亚杰采用七岁以下各年龄阶段儿童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七岁以下儿童的思维方式,都脱不掉自我中心的倾向。皮亚杰所设计的此项研究,称为三山实验(three-mountain experiment)。

三、具体运思期

具体运思期(或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是七岁至十一岁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此一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能够面对问题时,循逻辑法则推理思维,但此推理思维能力只限于眼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例如:小学四年级的儿童,多半能解答以下类似的问题(见Eggen&Kauchak,1992):

先画长短不等的两条直线1与2

1 ——— 2 ——————

然后将2擦掉换成1与3

1 ————— 3 ———

最后向儿童问:“原来的2比

现在的3长还是短?“

多半四年级儿童都能正确回答原来的2比现在的3长。原因是他已经会根据具体事实做推理思维:2比1长,1比3长,因此2一定比3长。像此种按物体某种属性为标准排成序列,从而进行比较的心理运作,皮亚杰称之为序列化(seriation)。

具体运思期正是小学的主要阶段。小学中年级能够学习算术四则题,而且能够按题意自行运算,主要就是他们图式的功能已经达到合理思维的地步。亦即是显现在前运思期的几种心理上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前运思期的知觉集中倾向,已

第三篇: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学习心得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他指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

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经过我们近期学习,深深的体会到:当老师不懂儿童心理学史肯定当不好的。人总是积极地试图学习。皮亚杰指出,儿童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去思考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皮亚杰眼中的儿童通过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发现周围事物是怎么运作的。由此,皮亚杰得出了对人的根本看法:人生而有理性,人总是企图了解周围世界。这强调了儿童对于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那么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皮亚杰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具有理解客观世界的内在欲望,这便是其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正是这个内在动力驱使儿童主动、积极地发现知识。至于如何获得新知识,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是给学生解释概念,那么学生掌握的也不过是“死的知识”,因而,学生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其次,他以儿童扔玩具为例,认为这一在父母眼里调皮的行为极有可能是儿童在体验物体的重力现象以及自由落体的过程。

除此之外,皮亚杰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教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搞拔苗助长。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这一点做的还是有些不足,我们应该结合理论与实际开发新的设计。

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在现代教育中,希望以后可以有实践的机会来证明理论的正确。

第四篇: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心得体会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王妮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作为一名未来教师,不懂这个理论是搞不好教育的,所以第二次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这个理论对搞好教育的巨大的参考价值。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即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适应。而行为主义的观点是所有行为的产生或反应都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皮亚杰更加强调主体的主动性。即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其中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而要认识这三种方式,首先要了解图式。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反应,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征。比如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是单向思

1 维,思维是不可逆的,以自我为中心,泛灵性,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等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它要求按照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反观现在的教育,把儿童看做小大人,就会形成以大人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实施课堂教育,是错误;其次,它要求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再次,要懂得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孩子我们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懂得因材施教;最后,环境教育重于知识教育。这主要是针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倾向,扼杀了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容易使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孩子六岁以前的教育,应感性为先,体验式、游戏式、感受性为主,所以应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亲近花草树木,感受生命的力量,这样才能为孩子以后健康快乐成长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我很庆幸学习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对做好一个教师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相信,学以致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今后我在教育岗位上一定能成长得更好!

2016.09.21

2

第五篇: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约学习内容的深浅,制约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教学上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是教学又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是基础,促进是目的。教育则要适合于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当然,认知发展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不是短期的、简单的训练能达到的,这种训练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经验的规则,并不能导致守恒概念的获得与巩固,唯有经过多种多样的长期的训练,对于认知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的目标并不在于增加知识量,而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吸收和同化所学的知识,要让他们去理解。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教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搞拔苗助长,教学设计只有在符合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加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知识平衡状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平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一方面要提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的优化、科学化来对学生施加影响,全面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必须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教育教学必须重视活动、研究活动、开展活动,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同时,社会交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通过社会交往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促进智力与道德发展。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教学要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了解他的认知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接受教育,按照各自的发展步调发展,加强个别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调节系统;必须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化,创设各种问题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加强对自身认知结构的监控和调节,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不断的更新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行线与相交线测试题下一篇:培训项目开展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