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2022-09-10

一、黑龙江滑雪产业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滑雪产业起步最早的地区[1]。1996年, 为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亚布力风车山庄滑雪场正式建立, 该滑雪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滑雪训练中心, 也是亚洲冬季奥运会组织在中国认可的唯一一家国际滑雪场[2]。该滑雪场的成立,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真正拉开滑雪产业发展的序幕。

在冬奥会成功举办的热潮下, 越来越多的国人和世界滑雪爱好者慕名而来, 黑龙江滑雪产业逐渐兴起, 一时间, 亚布力声名远扬, 被赞誉为中国滑雪胜地。2009年, 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奥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 来自44个国家的2366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冬季运动会, 同时这也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级冬季综合运动会。至此黑龙江滑雪产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2], 国内外声名鹊起。至2018年初, 我国滑雪场数量为703家, 黑龙江省有124家, 位列全国第一, 占比17.6%。依据滑雪场规模划分, 在黑龙江省124家滑雪场中, 共有26家滑雪场达到星级标准, 其中5S级滑雪场4家, 4S级滑雪场4家, 3S级滑雪场6家, 2S级滑雪场8家, S级滑雪场4家。

中国首家顶级国际冰雪度假村在这里建成, 全亚洲最长的高山雪坡在这里落户, 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在这里选址。

黑龙江省滑雪场主要分布在全省的13个地市级森林工业总局所辖区域内, 省内已经围绕哈尔滨市形成滑雪旅游集合区, 并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区域向其他地市辐射形成几个重要滑雪带。各滑雪带依托各地独特的地形、地理状况等开发出高山滑雪 (又称阿尔卑斯山滑雪或山地滑雪) 、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旅游滑雪四大滑雪系列产品。其中黑龙江省省内4家5S级滑雪场均分布在哈尔滨旅游滑雪集合区。

滑雪产业投资庞大, 但收入甚微, 目前我国滑雪场普遍存在前期盲目建设, 定位不准, 后期产品同质化, 盈利能力低的问题。黑龙江省也在此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黑龙江省滑雪场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看, 国家投资、国有事业单位或企业形式经营的滑雪场约占比40%左右。以帽儿山滑雪场为例, 作为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基地, 高昂的滑雪场维护费用多出自于学校和政府的支持, 一年一季的收益不足以支撑滑雪场运营。股份制投资经营的滑雪场约占比30%。

二、实证分析

生产条件、需求条件、产业及相关性支持、企业战略同行竞争、政府、机遇, 六大因素共同作用于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在这些影响因素中, 哪些指标在实证分析方面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 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分析。由有关专家 (见表1) 评定哪些因素对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经资料汇总后得出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评价体系, 并将数据代入SPSS19.0系统进行分析, 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评定。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及考察得出了21项滑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经过与相关专家的咨询与认定及补充后, 将最终选定的16个指标 (见表2) 制成调查问卷选取了八个有关方面专家进行打分。将指标分为五个等级, 即1、2、3、4、5。最重要指标赋值为5, 最不重要指标赋值为1。将收集到的数据代入SPSS19.0系统, 进行分析 (见表2) 。描述性分析通过平均值或中位数描述数据的整体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前数据中并没有异常值, 因而SPSS建议可直接针对平均值进行描述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数排序前五项分布为资金、人才、政策、导向、消费升级。代表生产要素、政府与机遇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资金、人才、设备、资源四项指标共同衡量着生产条件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地位。其中资金的平均值最高, 为4.88, 是整个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 支撑着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人才平均值为4.63, 同样对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设备、资源的影响作用一般。政策和导向共同衡量着政府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政策和导向在16项指标中均以4.63分排名第二位。是影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在消费升级、冬奥会、全民健身三大机遇中, 消费升级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冬奥会和全民健身也对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发展相对完全的滑雪产业链中, 消费者需求带来了一定的动力。相关产业性支持和企业战略同行竞争对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略有影响, 但均值排名靠后, 所以总体来说影响不大。由此实证可知, 资金、人才、政策、导向、消费升级五大指标作用于生产条件、政府、机遇三大准则, 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重点。

三、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及解决对策

(一) 人才方面

滑雪产业人才严重缺失。我省滑雪场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 但政府不直接参与管理, 而是雇佣许多本地经营者自主管理。在政府资金与人情的双重作用下, 经营者往往没有太多积极性, 与正规企业经营相比, 本地经营者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体制的落后, 严重忽略了人才保障机制, 使专业性滑雪人才大幅度流失。我省雪场大多只在冬季运营, 大部分滑雪行业从业者无法单靠一季度的收入维持物质或精神需要, 与其他行业关联性不强, 所以行业内对员工质量要求也不高。掌握优秀技术的从业人员缺少竞争, 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 必须增加滑雪行业人才储备。

第一, 发挥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滑雪人才培养方面的带头作用, 与相关高校联合开设滑雪经营类、管理类课程。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增加合作, 联合培养人才, 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滑雪后备人才基地。第二, 抓住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颁布实施的《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的机遇, 在政府支持下大力发展滑雪人才培养计划。第三, 开展滑雪相关赛事。滑雪体育赛事既能发现或培养滑雪人才, 又能提高黑龙江滑雪产业的品牌影响力, 还能带动滑雪产业和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

(二) 资金方面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利润甚微, 所以资金链不足问题凸显。黑龙江省GDP总量与人均GDP总量都处在全国下游位置, 滑雪产业盈利不足, 省内知名滑雪场无法满足运营所需, 入不敷出。省内多数滑雪场都是在政府主导或政府支持下运行的, 尤其在国家大力支持冰雪行业的发展以来, 黑龙江省政府的资金投入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滑雪行业的需要。因此, 必须增强滑雪产业融资能力。第一, 雪场加快规范化, 秩序化, 专业化建设, 提高雪场自身竞争力, 用实力吸引本土投资和外来投资。第二, 运用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调动市场资本投入到滑雪产业中来。

(三) 政策与导向方面

在冬奥会背景和全民健身的推动下黑龙江滑雪产业承担责任更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 以及国家全民健身目标的提出, 无疑给黑龙江滑雪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最早的省份, 黑龙江省要承担的责任更重。但实际上, 黑龙江省在滑雪产业发展上面临的矛盾已经尤为突出, 资金链缺失, 其他地区竞争等问题显著。在全国同时享有冬奥会背景的机遇下, 如果黑龙江滑雪产业发展根本性问题无法解决,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因此, 必须积极接受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挑战, 积极发挥政府政策驱动作用。省委, 省政府出台联合各部门的发展政策, 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有目的的发展滑雪产业。教育部开展滑雪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青少年冰雪体育人才, 从根本上普及冰雪运动, 带动冰雪行业人口的增加。

(四) 消费升级方面

我国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日益增长, 对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滑雪产业的消费, 既能满足大众娱乐需求, 又能满足大众健康需求;既能欣赏到自然景色, 又能切实感受到滑雪带来的刺激。

面对相对高昂的费用, 使得消费者对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因此, 必须基于消费升级进行滑雪产业供给转型。第一, 推动滑雪产业服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滑雪场除提供滑雪服务外, 更要注重其他配套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健康、舒适、惬意的体验感受。第二, 滑雪体育行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供给机制, 建立相互匹配和融洽的供需关系, 使得供给予需求两端信息相对称、产品与消费相对接。

摘要:本文根据滑雪产业的发展现状, 运用数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对滑雪产业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进程中, 生产要素、政府和机遇成为滑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后面对黑龙江滑雪产业存在的问题尝试性的提出意见, 指出发展方向, 为黑龙江省滑雪行业发展助力。

关键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数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

参考文献

[1] 张贵海.中国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8.

[2] 张成昊.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7.

[3] 韩国纲, 张守信.基于“钻石模型”的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冰雪运动, 2013, 35 (05) :73-76+8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逝去无名》系列下一篇: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