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练习范文

2024-05-07

作文练习范文(精选11篇)

作文练习 第1篇

模仿套作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缺乏知识经验, 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有限, 因此仿写会降低习作的难度, 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较好地调动他们习作的兴趣。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我经常抓住课文中精彩的片段、巧妙的结构和独到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仿写。如, 学习了《鸟的天堂》后, 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中静态描写大榕树的方法来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 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描写自己的家乡。这种仿写练笔, 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感悟并积累了许多描述事物的方法和用词造句、构句成段的方法, 为习作练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描摹情景

“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会变得高度有效。”初学习作时, 学生往往表现出没有动力, 目的不明确, 习作兴趣不高, 不知如何入手等问题。于是, 我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如, 在指导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我们的校园》这篇习作时, 学生刚开始说出的就是“我们的校园很美丽”, “校园很大”这类概括性的语句, 说不了几句之后就无话可说了。于是, 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 置身于校园之中, 同时有意地提一些具有启示性的问题。学生在用眼看, 动嘴说的同时, 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 想“一吐为快”。这时, 我把学生带进教室让他们趁兴写作, 于是, 写作变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表达变成了一种需要, 学生很快就写出了情感真挚的作文。

摘抄片断

习作既要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 又要体现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达成这些目标,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比较注重让学生摘抄片断。如, 人教版第八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作文训练, 要点是写自己熟悉或了解的乡村生活, 有些学生直接引用了《乡下人家》中的句段, 融入质朴可爱的乡村情愫, 写出了情真意切、语言优美的习作, 体会到了阅读和习作的紧密联系, 从而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师生同作

为了避免学生稀里糊涂地作文, 教师不知作文难易囫囵吞枣地讲评的现象, 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师生同堂作文的方法。如, 人教版第八册教材第四单元作文是一篇看图作文, 教材提供了一张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照片, 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习作。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作文要求, 了解了照片反映的时代背景后, 宣布师生开始同堂习作。学生起初很好奇, 但马上就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习作中。在同堂习作中, 我发现了本次习作的难点在于如何表现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及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所以, 在“下水文”中, 我注重了具体的场面描写, 以景触情。在习作讲评阶段, 师生互动, 相互借鉴, 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 并能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享受到习作的乐趣。

抛砖引玉

练习魔方作文 第2篇

许多人认为魔方很简单,自己买一个就会了。而我却不认为,因为我学了之后觉得挺难的。

不知怎么的,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买魔方。过了一天,魔方买到了。可是,这种魔方不好,转不动,我就把这个魔方放在那里没动。

真巧,有一天,我跟妈妈上街,看见了有卖魔方的.店,我就去买了一个三阶魔方。后来又买了个镜面魔方。

我先照着说明书弄,虽然看不懂,但是看了网上的教程后,就大概看懂了。然后照着说明书复原了一次,后来就不能了。

啊!对了,买的时候那人说可以过来学!我和妈妈去了一次。那天,我可以熟练弄二层加顶层十字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学会了魔方复原。

片段练习:作文教学的一把利器 第3篇

一、善于积累素材,紧抓怦然心动的一刻

作文课安排在每个周五,学生都称之为“受难日”,它带给学生的痛苦可想而知。追本溯源,无论教师布置话题作文,还是命题、半命题写作练习,学生反反复复,写过来写过去。记叙文都是母爱亲情,友谊破裂又重新和好;议论文都是清一色的自信、坚强、诚信,什么居里夫人、司马迁、霍金都写烂了,实在是再也“无话可说”了。鉴于此,笔者常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积累写作素材,紧抓怦然心动的一刻,为他们的写作增添粒粒新“米”。

记得有节课,笔者在教室里巡视的时候,不小心将王宁同学桌上的水杯碰掉在地上,向他说过“对不起”之后,弯腰捡起水杯,重新把它放到了桌上。谁知王宁竟深深感动于这一举动,课下写了一段话递给了笔者:“一直以来,我一直都认为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今天他竟然‘弯腰,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身影,水杯掉在地上的‘砰砰声是教室里最美丽的音符……”难以想象王宁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要知道他可是班里的作文写作“困难户”。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字,说明当时笔者的无意之举的确在王宁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看来,作文的心情、素材都要善于捕捉,捕捉生活中倏然过的那个瞬间。似乎从那节课以后,学生的作文好像少了许多抄袭,多了很多真实的,令人感动的片段。虽然仅仅是一个开始,但笔者已然坚定了自己坚持生活化片段写作的信心,相信它一定能够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结出累累硕果。

二、结合教材,记录令人难忘的瞬间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很多教师对其曲解很深,认为陶老先生淡化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其实,“例子”就是典范,无论是内容、情感,还是细节刻画、语言运用都是初中生学习的标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文章,出自于古今中外各大名家,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都会激情澎湃、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这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记录着令人难忘的一个个瞬间,开展片段练习,为他们的写作活动积淀素材。生发灵感。

以八年级《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教学为例,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片段练习,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最强烈的心理感受。由于没有字数、文体、格式、话题等限制,学生们兴之所至、洋洋洒洒,写得情真意切,颇是感人。集中起来,学生们的片段内容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宋濂刻苦学习、勤奋求知的态度表示由衷的钦佩。如楠楠在练习中写道:“昨天晚上,我玩游戏又玩到了12点,一看又是半夜,我也很是懊悔,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我的心好痛。今天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的‘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句子,我真的好惭愧。难道我真的要在‘植物大战僵尸中沉沦吗?不,我不答应,青春也不答应,我要从现在开始,时刻向宋濂学习”。不曾想,在片段练习中,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有他们的道德素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第二,对那时教师高高在上的态度与形象表示不可理解,增加了对现在教师的喜爱。晓伟在本子上这样写道:“昨天被数学老师严厉地训斥了一顿,我当时非常气愤,好想和他吵一架,当一个老师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数学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他掏心掏肺,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想让我们学习好,你看宋濂当年的老师是那样的高高在上,对同学们的请求置之不理……”晓伟是班里的“刺儿头”学生,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能在这方面尽显无余。

第三,文章对比手法明显,能充分凸显文章主题,学生表示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要运用这一技法。文帅在练习中别出心裁,受文章“组袍敝衣”的启示,内容上以“衣裳”为话题,展示了这些年来农村人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在这里笔者不再引用他的具体文字,但他的行文思路、格局都有着《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的影子,对比手法明显,现身说法气息浓郁,可以看出经典文本良好的示范意义与作用。

这次片段练习,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以手写心”的学习习惯,也很好地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能突破原来写作训练时的固有思维窠臼,主题立意新颖,不落俗套。

三、连缀采撷。勾勒神迷炫目的画面

纵观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积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摘抄、日记、课外阅读等作业落实得都非常到位。遗憾地是,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积累与写作结合起来,把手里的材料有效转化为精彩的作文素材。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开展连缀采撷片段练习,引导学生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神迷目眩的画面。

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课时,针对“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目标要求,笔者要求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拿出上学期静心积累素材的日记本、摘抄本,从中提炼、摘录出适合于本次写作练习的片段,并艺术性地将之连缀起来,整理成一篇精彩的文章。由于有了充分的材料铺垫,学生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立意、选材、构思方面,有以“温暖”为话题,写自己初人中学受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父母亲的谆谆教导的;有以“他告诉我”为话题,写到古今中外取得突出成就著名人物的感人事迹的;有以具体某一人物为描摹对象,详细刻画了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的,让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跳跃在我们的眼前……

早晨出门,匆匆扒拉两口汤,提起书包就跑出来家门,妈妈在后面紧追不舍,硬是塞给我两颗鸡蛋……写作业了,竞发现圆规丢在了家里,自己真是一个大马哈,好在同桌看出来端倪,不失时机地递给我他的圆规……放学了,我又是一个箭步冲出教室,老师在后面大声地提醒我:“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这样疯疯癫癫的”……种种细节、汩汩细流冲积在一起,我的心里一阵温暖……

这是一名学生以“温暖”为话题的片断练习,将连缀采撷写作技法用到了极致。这节课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了学生连缀采撷的艺术,还有效激发了他们积累材料的积极性,对升华其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

片段练习,作文训练的有效方式 第4篇

作文片段切入点小,从局部着眼,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作文片段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片断练习

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范文。在学习课文以后,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进行仿写。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例如,学习了《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后,可尝试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与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藤野先生不太注意衣着,会忘记带领结,而现实中也许有个不太注意衣着的人,那就不一定会忘记带领结,而有可能是穿错了鞋。学习《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后,可以以“上学路上”为题进行片段练习。上学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以写景、写人、写事等,体现选材的广泛性和生活化。学习了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恋》一文后,可以尝试用朴实自然,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并用一个作文片段,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除了仿写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合理想象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例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尝试写作“皇帝的辟谣演说”;学习了《木兰诗》后,可尝试写作“花木兰还家”等。

观察日常生活,进行片断练习

平时要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比如:起风了,但同学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并不因起风而有所改变,体育课结束以后,观察同学们的头发、脸和衣服上的尘土,围绕“起风了”进行写作片段训练。

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说,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学校常常会举行各种比赛活动,比赛前和比赛后的心理或者是评价各不相同,把这些想法做法记下来,稍微填充就是一篇完整的习作。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第5篇

一、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现象

小学生语言思维发展不完善,对于语句的把控常常是一种“随机”的状态,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别字和病句现象,影响了写作水平,也形成了不良的用语习惯。比如,笔者批改作文时就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病句:“在回家的路上,他唱着心情舒畅的歌”“老师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终身难忘”“3年的同学生活,使我们建立了深远的友谊”“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体质”等。这些病句常常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可以说,几乎每一篇作文都会出现病句。

二、开展小学生作文“病句专项练习”的优势

开展小学生作文“病句专项练习”不仅能够强化小学生对于病句的识别与修改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能提升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强化小学生对于病句的识别与修改能力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很多病句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发现,而如果教师单独拿出来让其观察,就会发现语病。比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他参加了市里的作文比赛,取得了第一名冠军。”在“病句专项练习”中,学生一眼就看出了“第一名冠军”是重复的语病,很快便提出了修改意见——去掉“第一名”。

2.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小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布置了写作任务,他们的反应通常是冷淡的,或者是畏惧的、厌倦的。但是开展作文“病句专项练习”之后,小学生就特别盼着写作文,盼着写出一篇完美无瑕的作文,被老师夸奖,被同学羡慕。

3.提升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十分随意,而且语句方面也不考究。然而开展“病句专项练习”之后,他们在写作时就会怕自己的作文被挑选出病句,所以会在写完作文之后不断检查,力求没有病句。同时,在“病句专项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发现并修改很多的病句,其书面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小学生作文“病句专项练习”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生作文“病句专项练习”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组内互评,进行“病句修改大赛”,鼓励学生进行病句记录,通过多种途径使其尽量避免病句,提高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开展小组合作,组内互评

在刚刚开展作文“病句专项练习”时,笔者发现几乎每一位小学生的作文中都有病句,如果将其一一挑选出来进行“病句专项练习”,不仅时间不允许,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惧怕作文的心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来不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病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二来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内的几名同学互相审阅作文,一起挑选作文中的病句,并且一起探究改正方法。这样一来,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兴致也会非常浓厚。比如,一个小组内的同学找到了如下病句:“经常阅读课外书,能够丰富和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潘亮和高强来我家,我借了一本书给他”“儿童节这天,校园里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纷纷参加报名”“红军战士顶着寒风和冰雹前进”“老师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理想”,并将病句一一作出了分析和改正。通过对这些病句的修改,学生认识到了很多病句的类型,也学会了如何修改和辨别。

2.进行“病句修改大赛”

在开展一段时间的作文“病句专项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病句修改大赛”,将小组内找出的病句都整合到一起,以大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由于小学生的竞争心理比较强,都期盼着自己能修改出最多的病句,获得最高的得分,于是在大赛中都表现得十分踊跃,也切实提高了病句的识别与修改水平。原来的“病句大王”在“病句修改大赛”中居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次大赛之后,“病句大王”作文中的病句越来越少,写作水平也越来越高。

3.鼓励学生进行病句记录

遗忘是有规律的。为了使学生避免修改病句之后遗忘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进行病句记录,记录自己作文中的病句和他人作文中的病句,并且记录病句的类型和原因,记录不同的修改方案,常常翻看,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语句水平。

以上是我对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及“病句专项练习”进行的研究。病句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不可避免的问题来获得宝贵的经验,尽量使学生今后避免这些错误,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的语句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于树漫.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6(10).

[2]李萍.小学作文教学中说写结合的有效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

个性化作文课堂练习 第6篇

关键词:个性化,积累,表达

作文是个性化的叙述, 它是作者宣泄情感、释放心声、表达思想、展示艺术美的成果。突出作文教学要抓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真实体验, 也就是说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认识, 更加突出学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一、书面表达作文练习

多读书, 用心读, 学会积累。好的文章、好词、好句, 学会总结。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坚持写读书笔记, 积累素材。学会引用名人格言, 引用诗人的诗词歌赋, 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二、口头表达作文练习

口头表达是书面作文教学和说话教学的结合。我在作文教学中做学生的朋友, 每天的语文课开始, 读一些好的作文, 让学生口头表达对一些生活现象的看法。这些活动让学生放心地、自由地、灵活地、大胆地去说, 又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评去参与, 互相启发,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化精神。

三、演讲表达作文练习

演讲表达能力有很多的方法去练习, 演讲时要能脱稿, 抬起头来看着听众, 好像聊天一样;语速要适中, 不要因为紧张而太快, 那样显得你沉稳, 有底蕴, 你自己也不会因为说得太快、太紧张而频繁口误或者忘词;演讲不一定要有太充分的准备, 我觉得提纲可以列, 有个演讲的大致方向, 具体说什么现场再想, 想到什么说什么可以训练人的演讲思维。

四、让学生互相评价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修改是学生认知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 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过程, 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句常识, 做到文字通顺, 表达自然。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 在交流中成长。

五、精彩的结尾

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 第7篇

一、要帮助学生选取贴近生活的题材

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 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 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 使学生产生情趣, 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 在选取学习课题时, 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实际相关联, 缩小与学生的距离, 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 使它们得以沟通。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 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 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 让生活切实有效地与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

二、要注重学生生活的多元化

我们不能将学生的生活局限于学校, 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生活网络, 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社会, 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 满足学生的天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还有所发展, 从而在自己的作文练习中有话可说, 有事可记, 有情可抒, 有景可描。比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 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 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 学生能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会讨论与合作, 从而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也加强了作文的练习。

三、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 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 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 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而作文教学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点, 小学生的生活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 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生活实践的最大特点, 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 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 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 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作文练习, 把生活带进课堂带进作文教学, 用心来写作文。

总之, 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的教学, 我们应立足于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 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 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 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 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 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这样,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才有趣可行,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作文练习, 为枯燥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让老师们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 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感受到写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切实有效地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摘要: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又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作文练习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为了强化作文练习, 在正常的基础训练之外, 还应该进行小学生兴趣作文的练习, 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作文练习 第8篇

第一, 用like表示。

例如:The flakes of snow are falling like cotton from the sky.雪花像棉絮一样从天而降。

第二, 用as表示。

例如: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 as morning shows the day.一个人的童年, 就好比一天的早晨。

第三, 用be likened to表示。

例如:A book is likened to a flower, and we must use it as a bee does a flower.一本书好比是一朵花, 我们必须像蜜蜂采花那样使用它。

第四, 用as…as…结构表示。

例如:Death may be as heavy as Mount Tai or as light as a feather.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第五, 用 (just) as…, so…结构表示。句中逗号前的部分为本体, 后一部分为喻体。

例如:As the lion is the king of beasts, so is the eagle king of the birds.就像狮子是兽中之王一样, 鹰为鸟中之王。

第六, 用what…, that…表示。

例如:What salt is to food, that proverb is to literary works.谚语对于文学作品就好像盐对食物一样。

第七, 用“名词1…+to+名词2+as (what) +名词3…+to+名词4”的结构表示。

例如:Air is to human beings what water is to fish.人类离不开空气, 犹如鱼儿离不开水。

第八, 用no more (less) …than…或not…any more than表示。

例如:He no more swim than I can fly.他不能游泳正如我不能飞行一样。

A home without love is no more than a body without a soul.没有爱的家庭无异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第九, 用as if或as though表示。

例如:The first time I read an excellent book, it is to me just as if I had gained a new friend.当我最初读到一本好书时, 仿佛结识了一位新友。

第十, 用may (might) as well…as结构表示。

例如:You might as well expect the sun to rise in the west as hope to move me.你妄图打动我就好像太阳从西边升起一样不可能。

第十一, 用remind…of表示。

例如:He reminds me of a ghost.他真像一个魔鬼。 (看到他就使我想起魔鬼。)

第十二, 用…compare…to…表示。

例如:I compare his genius to a lightning flash.我将他的天才比作闪电。

Life is poetically compare to the morning dew.人生诗意脉脉如朝露。

第十三, 用regard…as…, serve…as…等结构表示。

例如:Many people regard music as a remedy for diseases.许多人把音乐当做治病良药。

The dictionary serves me as a pillow.我将词典当枕头。

此外还有一些词, 如consider, honour, respect等也都可以放在此句式中表示比喻关系。

第十四, 用介词短语表示。

例如:With the quickness of a long cat, he jumped over the fence and ran towards the cottage.他以大猫样的敏捷跳过篱笆, 向那个小屋跑去。

作文练习 第9篇

一、了解学生作文动机,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 必须了解学生的写作动机。小学生写作文的动机, 不外乎以下几种: (1)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作文) , 不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 (2) 为了考试不失太多的分 (现行的语文考试, 作文占30分左右) 。 (3) 为了得到好成绩, 受到老师的表扬。 (4) 为了长大当作家。 (5) 为了掌握写作技能, 长大为祖国做贡献。以上五种动机, 较真实地反映了小学生作文学习的心理状态。这些动机, 对小学生来说, 没有好坏之分, 而是恰好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我们不能说小学生为了得高分、得表扬而学习作文是不好的动机, 这是由小学生学习动机注重近景性、实效性决定的。当然, 我们应注意到以上五种动机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这种层次体现了儿童作文学习过程心理发展的趋势。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顺应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层次性规律, 既要承认五种动机不同层次的地位, 又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由任务性作文向趣味性作文转化。

我们了解了以上学生的作文动机后, 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保持和发展学生的作文动机, 变“教师要学生作文”为“学生爱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一般在中年级以后显现出来。低年级儿童很喜欢造句、看图说话、写话等, 很多一、二年级的学生能说出真实、想象丰富的一段话, 甚至写出一篇小作文, 这时的教学, 师生都有积极性。而到中年级后, 学生逐渐对作文失去了兴趣, 甚至怕写作文, 这是为什么呢?据心理学家研究, 在教育影响下, 儿童的学习兴趣逐渐分化, 一般认为小学三年级前后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转折点, 这时的学习内容增多, 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接受知识的难易度有了体验, 开始产生对能顺利学习知识的无意识偏爱等。由于作文综合性强, 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如果作文教学处理不当, 就会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障碍, 作文教学因而成为难题。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

1. 加强作文前的谈话。

教学中我发现, 凡是在作文前教师加强指导, 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作文往往质量较高, 学生在作文中语言组织较好, 写作层次较清楚, 等等。心理学表明, 小学生在开始感知事物时, 往往是笼统的不准确的, 他们的观察力较弱, 容易忽视许多主要的东西, 加上遗忘的影响, 更是模糊混淆。因此, 学生如果只凭自己的感知印象来写, 就必然会有不足, 甚至错误。经过相互讨论, 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 就能通过口头语言的帮助, 使过去感知的印象更加明确和完善, 就能互相补充感知不清或遗忘的东西, 校正错误和混淆的部分, 再把它写出来, 自然就使写的东西较以前丰富、具体、正确。其次, 由于中低年级学生的内部语言没有多大发展, 要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书写, 必然很不完善。通过在师生谈论过程中别人或自己大声的口头言语的叙述, 学生才能觉察出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和完善, 再把获得的印象写出来, 这样, 写作的内容就比过去更丰富、完善和条理化。“审题讨论”是作文教学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老师重点指导, 可以全班举手发言, 各抒己见, 也可以分成小组大家畅所欲言等。

2. 引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

叶圣陶先生“有所为而作”和“从内容入手”的作文教学思想必须大力提倡。以前我批阅学生作文时, 常常发现有些文章内容好像在哪里见过, 特别是考试作文。很多学生写的是相同的素材, 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作文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来源, 即学生的亲身生活。二是间接来源, 即学生通过书本、影视等获取的。目前, 《小学生作文选》大量出现, 这些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近, 与教材规定作文内容对口, 于是不少学生放弃了生活这一作文的直接来源, 而大量学习作文选上的写法, 没捡到钱包也可以写捡钱包, 没见过大海也可以写大海, 没有妹妹也可以写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妹妹, 等等。一些学生放弃了观察, 脱离了生活, 不需长期练习就能写出作文, 这种现象就导致学生作文的雷同, 甚至出现了考试前猜作文题、背作文应付考试等一些不应有的现象。时间久了, 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僵化的、封闭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走出来, 变备考式作文为技能训练式作文,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深入生活,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放开思想, 放开手脚, 用自己的手, 自己的口, 表达熟悉的事物, 从而培养作文兴趣, 提高作文能力。

二、作文教学要重视计划训练, 形成序列性、系统性

现在一学期学生写七八篇或十多篇作文, 每次训练重点缺少计划, 指导没有重点, 批改也没有重点, 每次的注意力都一样。这是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从作文的批语就可以看出, 次次都是“内容是否具体, 中心是否明确, 语句是否通顺, 条理是否清楚, 有无错别字”等, 平均用力, 缺少侧重。小学作文教学要恰当安排, 分步进行。应该紧扣《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段的要求,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各有侧重, 密切配合。一年级不能只局限于口头造句和书面造句, 需要渗透一些作文的初步知识, 如复述一件小事, 引导他们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讲完整, 逐步过渡到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经常这样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一定能口述清楚一件完整的事。二年级在说的基础上写清楚一件完整的事就不会有多大的困难了。这时可引导他们注意突出重点, 写具体一点。一、二年级虽然课标规定不进行作文训练, 但进行一些初步的写话练习还是有好处的。到了三年级, 老师只要把写话训练再相应适当加深一步, 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若再突出重点, 就是合格的作文。此时切记不要拔高要求, 不要让学生面面俱到, 不必既要学生注意中心明确, 又要语句通顺,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结果面面不到。四、五年级的作文教学在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上全面进行基础写作训练。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语言锤炼和观察事物的指导, 更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单项训练。写人、叙事、状物等作文形式每篇都有所侧重, 循序渐进。如:同是写人的作文, 每次的侧重点不同, 这次突出写人的外貌, 下次突出写人的典型事件, 等等。这样一步一个侧重点, 到了六年级毕业, 他们一定会写出“点点”结合的有一定分量的作文。

品出“练习味”,爱上练习课 第10篇

练习课是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的课堂,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要想让学生爱上练习课,教师在课前还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工作。

一、了解练习课意义,更好地设计练习

练习课是新知教学后,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识,从而达到培养技能、形成技巧、发展智力的目的。练习课特别要注意方法多样,避免“练习——讲评——再练习”这类模式。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确练习的目的、任务,提出要求,作出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半独立练习、独立练习,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检查练习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并由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二、把握练习课的精髓,走好练习的方向

练习课的关键就是“精”、“练”,即精心讲解,精心选练,精心设计和安排全过程;练习课还要重视一个“练”字,做到勤练与精练相结合。此外,练习的题目要考虑“度”,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设计练习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一是要针对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教学的重要知识点,要求人人掌握、人人过关,可以设计一些全体学生能够参与的学习活动,如课前同桌或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或法则等,教师再通过个别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三、了解练习课的组成,把握好练习的尺度

练习课还有着自己的课型结构特点。练习课要突出“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课,大多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那么,它就包括了下面的几个部分:(1)基本训练;(2)宣布练习内容和要求;(3)检查复习;(4)课堂练习(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一般包括重点练习、单相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等);(5)综合练习;(6)作业讲评,布置作业。

四、练习课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练习课也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时,可先创设一个大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庆贺活动),然后围绕这个大情境进行练习设计,设计如分发糖果、分组排队看演出、参加各类游园活动等一系列有余数除法的习题。

(二)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明确了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就能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生学习份总关系的三种应用题之后,为了使学生正确选择算法,要进行“求几个几”、“等分除”和“包含除”应用题的对比练习,可以安排三项练习:

(1)老师给三个量,学生编三道应用题。

如:5个人做30套衣服,平均每人做6套。

①用其中两个条件编一道乘法应用题。

②用其中两个条件编一道等分除应用题。

③用其中两个条件编一道包含除应用题。

(2)给应用题补充问题的练习。

(3)给应用题补充条件的练习。

(三)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练习课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做到由浅入深,有坡度,环环相扣。下面以“求小数除法中商的近似值”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多层次练习。

第一层次:基本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如果将7.83÷49的商算到小数部分第四位得到的商是0.1598,请按要求写出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第二层次:综合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已知4.53÷1.5=3.02,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45.3÷1.5:()0.0453÷1.5=()

0.0453÷0.15=() 45.3÷0.15=()

第三层次:创造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商的近似值是1.4,这个数可能是()。

设计“动性练习” 提高练习实效 第11篇

一、互动性练习

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 常常产生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交流, 这种互动交流是在师生间的多种感官作用下产生的。互动性练习就是根据这种互动状态进行设计,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使师生之间相互配合, 共同学习, 在愉悦的活动中完成练习, 提高练习的质量。

例如, 对于“时、分的认识”的教学, 我设计了两项练习。 (1) 学习新知后, 先由老师拔动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让学生读出几时几分;然后让学生报出几时几分, 老师再拔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2) 巩固新知时, 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 一人拔动钟面, 一人读时, 或一人报时, 一人拔钟面, 两人相互交替进行。在这个拔钟读时、报时拔钟的实践练习活动中, 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参与练习的面大、兴趣高, 在动口、动脑、动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下,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的知识。

二、实践性练习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修订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 数学课的练习应走出只让学生做题的格局, 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性练习,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例如, 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 在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后, 我出示一份标有商品名称、价格的表格 (如图) , 设计如下三道练习:1、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 按照价格表, 商定买哪些物品, 然后派一人到老师处购买, 其余三人监督检查;2、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 一人当售物员, 一人当顾客, 一人监督检查, 3人交替轮换;3、想一想, 一角钱一支的铅笔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请同学们用不同的付钱方法买一支一角钱的铅笔。以上三道学生购买物品的实践性练习, 不但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而且使学生学会怎样运用知识。同时, 学生在实践购买物品的活动中, 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操作性练习

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 教学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之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防止死记硬背, 设计5项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去完成。 (1) 任意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 数一数, 你做的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3) 想一想, 你做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哪些特征? (4) 量出你做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5) 计算出你做的长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完成这个练习, 必须通过“回忆知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动手测量—实际计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 调用了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学习, 使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并在操作实践中学会学习, 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

四、合作性练习

未来社会人与人的交往, 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数学课合作性练习就是为着眼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 即把学生分成三、四人一个小组, 使学生在完成练习中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 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例如,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 当学生推导出计算方法后, 设计如下的练习:请同学们4人一组, 先观察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然后测量出它的长和宽, 并计算出面积。

上一篇:《未被回答的问题》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