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2024-05-12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精选12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第1篇

一、预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预”就是“事先”“预备”;“习”, 是“学习”“练习”之意。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自学。预习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听教师讲课。这样, 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 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 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人。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是学生自己事先独立地接触新知识、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学习环节。预习不同于上课, 它能使学生提前感知教材, 初步处理加工, 为课堂学习扫清障碍。长期坚持预习, 能够促使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并根据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实施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能有效地训练和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培养预习习惯, 引导自主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乃至成长, 但好的习惯需要一个引导养成的过程。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也不例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却是学习的主导, 高中学生不论是意识还是行为都处于未定型的阶段, 这期间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以至一生。培养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自主学习意识形成的重要一环。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起主导作用的, 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所在。

我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方面进行了逐步地实践与探索。首先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对英语课文进行了认真的研读, 提出了既有一定的价值, 又有吸引力, 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其次注重课堂上的检测与落实, 避免了“雷声大雨点小”的习惯做法, 做到“掷地有声”、落实到位。最后对在完成预习作业中有创意的同学都给予热情的鼓励与表扬,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

三、预习的实施

《新课标》指出,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独立制订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 归根结底是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 它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需要师生双方共同作出不懈努力。

1. 给预习目标卡

教师在高中起始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预习, 给出单元预习目标卡, 使高中新生明白英语的预习要求。单元预习目标卡一般在学习新单元前发给学生, 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为了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目标卡的预习内容应呈梯形, 供不同程度和需求的学生选择。学生对预习内容的选择过程, 实质上也是自主预习的一种体现。

2. 提供预习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起始阶段我们主张学生进行书面预习, 并辅之以正确的预习方法。这个阶段, 我的通常做法是:每个单元大预习一次, 集中在一个固定时间, 其他每天小预习一次。起始阶段预习的任务一定要布置细、具体。通常将预习任务分五个层次:生词和短语、句子、课文、难点、综合。这五个层次的预习各有具体要求。

词的要求:根据预习目标卡, 能拼读生词、用英语释义生词, 对动词会动宾搭配。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查英语词典, 鼓励学生用英英或至少英语双解词典;对于短语, 能用英语释义, 并找出文章中的短语释义, 能用短语造句。起始阶段可坚持让学生抄下英文定义并摘录例句, 模仿词典句子进行造句 (能力强的学生除外) 。

句子的要求:找出结构优美的句型、含义深刻隽永的句子或段落, 模拟这些优美的典范语句进行仿写, 并运用那些充满寓意的语言典范表达新的情景, 一个句型一般要求连续写3个句子以上。

课文:分略读和细读两个步骤。略读要求学生快速摄取信息, 弄清大意, 提高阅读速度, 而细读在略读之后, 要求深入理解课文, 包括文章的主旨、文章段落的归纳等。

难点: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或内容, 包括文化差异、语意理解等难点, 将难点记在预习本上。

综合内容:通常教师将课堂讨论内容, 如背景知识、小组讨论话题等事先布置给学生, 学生根据目标卡或教师布置的内容进行课外预习准备。这个预习作业往往层次较高、难度较大。当然, 预习的内容除此之外, 还包括对作者的生平了解等内容。

这种要求的预习在开始时十分困难, 但师生必须持之以恒, 坚持课前高要求预习, 摒弃低要求的课后题海战术。一旦学生能熟练地自觉预习, 学会使用工具书, 便会获益匪浅, 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 给预习方法

有了预习目标卡, 有了预习的内容, 在起始阶段, 学生还会觉得无从着手。因此, 在此阶段, 教师的方法引导就变得相当重要。否则, 学生的预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和破坏。通常, 第一次的预习, 我会安排在课堂上, 具体涉及如何查阅词典;如何确定需要查阅词典的单词;如何预习阅读文章, 包括作者、体裁、主题, 以及句子和文章的字面意义;如何找结构优美的句子, 以及如何设计情景并模仿使用该句型;碰到一些难点如何做记号, 如何做笔记, 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如何与同学合作上网或在图书馆查询资料。种种具体细节, 有了教师的方法指导, 学生会觉得预习原来如此美妙。

4. 给预习评价

为了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在开始阶段教师还需要做好学生的预习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我常用以下检查方法:一是让学生在起始阶段上交书面预习作业, 教师批改, 并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写上评语, 集体评定, 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引导全班学生;二是上课抽查预习内容, 如:生词、课文朗读, 词义释义、短语造句, 让学生有预习的成就感, 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三是结合形成性评价, 学生自评或互评预习习惯的开展情况。

怎么做高中语文预习 第2篇

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以《最后一课》为例:可以把描写韩麦尔老师的语句、表情、动作、服饰的句子,和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划出来,有的可以打上重点符号,并在书旁注上自己的评点。再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的拟人化的描绘语句十分有特色,预习时就可以将其划出来,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生动的词语。这样,在自己的赏析下,再经老师课上的点拨,领会就更快了,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应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在进行预习思考时定要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如在预习说明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个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第3篇

一、微课在预习中的应用

预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让教师头疼的事情,布置了任务,但学生不会主动去完成,效果不好。虽然教学中也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去完成,但结合完成情况来看,效果也不够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高,在预习中不知道该做什么,哪怕有目标指导,学生因对目标的理解不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难以提高。随着微课的兴起,在预习环节以微课形式来进行,通过微课预设情境、揭示目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课前根据微课视频观看,自行预习,效果就好很多。

以《我与地坛》的预习为例,作品的主题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那就必须先了解作者的经历,若单纯借助语言文字,学生对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了解并不会很深入。而借助微课,通过搜索史铁生的相关资料,将其制作为视频,将视频放到班级群中,学生下载观看,在观看后阅读作品,对作品的感悟就深刻了。同样,在《阿房宫赋》《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的教学中,通过微课引导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利用视频引导学生朗读、纠正字音,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前练习,了解作品的内容,这些方式和传统的预习相比,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预习活动中,从而初步感知作品,为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提高课前预习的效度,教师要精心选择素材并制作好微课,切勿单纯让学生去读一读课文,或直接让学生自己去读。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更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从应用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还是将它和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混为一谈。微课并不等同于电子白板,微课更多的是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的一些短视频,其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难点,微课的应用方法应有所区别。

1.答疑解惑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存在诸多障碍,而若要教师直接给学生解释,效果并不是很好。但通过课前制作的微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作品最后写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为何“惦着江南”,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把这一点解释清楚较难,而借助微课阐明“家事拖累”“忆往怀旧”“政治苦闷”的原因,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当然,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外,还要让学生结合微课和阅读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才能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2.点拨讲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构建语文知识,不仅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根据单元要求和课文的特点,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教师可根据单元课程知识的侧重点而进行点拨和指导。

以《祝福》为例,教师可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理解。如第一次写“祝福”的情景,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介绍: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靠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弄清“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深刻含义,了解当时的阶级关系。又如《荷塘月色》的通感和《氓》的兴中含比都可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学习。

3.总结归纳

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掌握方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结合以往的语文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更喜欢对每一篇课文进行讲解,在课堂上很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其实,在教学中若能较好地利用微课这一形式,结合单元课程的目标、特点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更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以《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分析为例,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先找到能体现翠翠形象的词句。如“过渡人来了……‘外公,外公,你听我吹,你唱!”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该句子进行分析,再结合微课归纳翠翠从不发愁的特点。如此,通过微课,让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学会归纳总结,效果会更好些。又如关键词的分析,如《荷塘月色》中的“心中颇不宁静”,《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从而做到举一反三、类比应用的作用。

同样,学习了《雨巷》可拓展到《断章》《错误》,学习了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可拓展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在观看中总结方法,类比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当然,在制作这一类微课时,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一类作品,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一篇作品而逐渐拓展到一些作品的分析,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再如议论文的写作教学,通过微课展示写作方法、例文,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应用微课所提及的方法,效果也很好。

三、微课在练习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对练习是较为反感的,尤其是单纯的书面练习,更让学生头疼。借助微课,通过拓展延伸、类比应用,不仅可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学会应用。

以《五人墓碑记》中过渡句及其作用的练习为例,教师可以先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去找过渡句并分析其作用,再以微课来呈现,辅以教师的点拨。如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这样,让学生在看中思考、练习、巩固,摒弃了单纯的书面练习形式,学生更容易掌握。在练习中还可借助微课引入一些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如学完《兰亭集序》《阿房宫赋》后,引导学生对与作品相关的一些视频资料等进行了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虽然微课的制作需要技术,也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若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预习,初步感知,在探究活动中利用微课来为学生答疑解惑、总结归纳,课后再以微课引导学生展开练习活动,便可充分发挥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高中生语文预习能力培养探究 第4篇

一、提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

通过平时教学的课前检查,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和教师的重视。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等方式,通过优秀案例和优秀个人,让预习做得好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自己的体会感想。 也可以通过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重视预习,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语文学习更轻松。

二、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有些同学觉得语文预习可有可无,对预习不感兴趣也不重视。 这就需要老师来激发他们对预习产生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要先易后难,在内容安排上通过先扶后放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其次,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前对要预习的内容先布置下去,可以具体到组,组长牵头来组织预习。再次, 要对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提高其自信心, 对预习充分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三、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一)朗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课文学习离不开朗读。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求学生朗读时应做到字正腔圆,要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朗读流利,并要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形容词、整散句、长短句等。在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并要体会文章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预习,在预习中朗读。 如我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在朗读中读出作者对荷塘的那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查阅

课外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预习的主动性。一篇文章除了课文本身的内容,往往还涉及很多课外知识,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能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就能做到预习的延伸,知识的扩展,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问题来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在课前可以到阅览室、 图书馆或网上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课外丰富、补充课内知识,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质疑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善于发现性学习的人,往往是敢问、乐问和善问的,具有很强的质疑问难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激发强烈的自学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可见“质疑” 在预习中的重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唯书,对文中不好理解的问题要大胆提出质疑,要在预习中发问,只有带着问题来上课,才能有高效的课堂。

(四)做笔记

做笔记就是把自己预习的收获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前面朗读、查阅、质疑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古语曰“不动笔墨不读书”, 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做笔记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学生也可把预习到的要点记在书上,就像一些重点词语、句子或是疑问,上课时老师提出来,学生就能很快地解释出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对于预习,最关键的是要加强监督、管理,长期坚持,使之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首先一定要形成作业机制,做到有课必预,有预必查,有查必严,这是有效预习的必要保证。其次要及时了解学生预习对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有针对地调整预习安排,能保证预习的有效性、科学性。然后可以分层布置预习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找到自己能够做的事,找到自己的乐趣。最后应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口头表扬、书面批语等,做到不断评价鼓励学生。一月一小比,一学期一大比,多做正面引导,多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

高中语文第一课预习教案 第5篇

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要有坚强的语文意志: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显然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加强合作,共建美丽富饶又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

五、作业

1、预习《沁园春•长沙》,能熟读课文,掌握生字注音。

2、随笔参考话题:《写在教师节》

如何做好高中语文课前预习 第6篇

一、预习时间

好多学生都认为学习科目过多,没时间预习,我想可以抓住这么几段时间来抓预习环节:利用早读课这段时间学生可以预习当天将要讲的课文;语文晚读课,学生可从中抽出一节课时间结合手头现有的材料,预习一下下一周将要讲的章节的大致内容。学生们还可以把握课前的几分钟,重点关注之前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明确内容。

二、预习任务

第一,要总览专题。现行的几套语文课本多是以专题作为基本单位的,同一专题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每个专题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关于本专题的阅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学生预习课文的“钥匙”。因此,学生很有必要对整个专题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框架,明确本专题的要点,做到整体上的把握。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第二,要分析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内容最简练的概括。对题目的信息有了一定的把握,在阅读中便可以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去选择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有的题目耐人深思,有的题目则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说明记叙的对象。

第三,要辨明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进入文本。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内容从头到尾,大略阅读一遍。通过,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读懂的。

第五,研读文本。在第二次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读,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要标记出来,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结合书下注释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好多的时间。

第六,做好预习笔记。在二次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确定自己理解上的疑难点,这恰恰是预习的重点,也是上课时听课的重点。学生可以把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记下来,做好预习笔记,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像这样带着疑问上课,有重点地听和记,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三、预习的好处

合理恰当地预习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这样,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高。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为一名高中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

浅议高中语文课堂预习能力的提高 第7篇

一、利用一切条件激发预习兴趣

兴趣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开启求知大门的金钥匙,还能把学生从压抑的情绪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创造力和研究的欲望。因此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学生们设计好的预习题,就能够调动起学生们进行预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使学生们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课本知识。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前预习的好处,只有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才会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比如通过学习方法交流,让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预习的好处。让学习好的同学向全班学生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着重强调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预习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讲。另外还可以通过老师开专题讲座,班会活动,黑板报宣传等形式,使学生们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2.采用激励机制,激起预习兴趣

可以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预习好的学生以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让学生们感受到预习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我预习的意识,不断地自觉预习, 不断地采取新的预习方法和手段。

3.预习作业,要有层次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科学性和合理性。给学习水平差的学生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既能让他们感到会做,还要让他们感到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是能学会和掌握老师所要求的知识的。对于学习好的学生, 就要给他们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要让他们经过一定的思考和研究才能把作业做好,这样不但保证了他们在学习上保持一定的紧迫,跟让他们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应该时时刻刻认真努力学习,而不是经常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这样有层次的布置作业,不但全面调动了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还使预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给人以鱼,总有吃完的时候;教给人捕鱼的方法,那么他就会终身享用。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 只有学生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才愿意去预习,才能提高预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才能使他们提高预习的效果,从而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1.采用多种手段,调动预习的主动性

由于高中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知识面、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等,使的学生对高中课本上对一些人物的描写,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到的新知识等不能很好地掌握,没有真情实感的体验,这就影响了学生们更进一步地理解和学习课文,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情形,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给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告诉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要怎样去做,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进行课外学习。学生们为了能够成功圆满地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就会自觉主动地上网查找和收集资料,就会去图书馆和阅览室找向相关的书籍和杂志, 这样做的客观结果就会丰富和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使学生们的学习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和延伸,用课外的知识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使他们更好地加深了对所学课文的理解。

2.学会抓住文眼,掌握文章主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眼就是指能够揭示文章所要讲述的主题,或对掌握文章主题有提示或暗示作用的字、词、句。文眼不但是作者写作文章时构思的凝聚点,更是文章的内外景的交融点,而且还能制约和牵动文章的篇章结构。因此,在预习时老师一定要让学生首先抓住文章的文眼,这样学生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钥匙。

3.运用对比学习法,学会知识迁移

知识的迁移就是学习方法的迁移,只有把以前学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好所新知识的内在特点和相似知识的特点,最好能列个表进行比较和对比,以找到内在的规律,实现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迁移,从而提高预习的效率。

4.阅读,思考,查阅,做笔记

阅读就是把将要预习的课文内容,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课文中的注释,课后的要求等认真的通读一遍。根据本单元教学的要求了解课文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以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自己不会的疑难点等。

在进行了阅读后,就要根据课前的提示,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思考,以确定自己是否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大意,是否能概况每段的大意,是否能划分好文章的层次,是否能正确的理解长难句子,是否能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是否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结构等。

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会的词、词、句,查找字典,上网查询等。这就要求在预习的时候要对不会的内容,用笔画出来,或用打上问号,或用着重号表出来。这样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也利于解决自己没能掌握的疑难点。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强调了读书时动笔的重要性。我们在阅读,思考,查阅的三个环节中,要对自己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做好笔记,做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符号做标记,可以眉批,也可以尾批,还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做笔记。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预习的有效性 第8篇

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 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探究的冲动。有的老师考虑到预习的主体是学生, 由于不同的学生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不同,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预习的程度, 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然而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学堪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若能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 这将能很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传统预习存在的误区

传统的预习, 多半是让学生自己看看书, 了解书本上的大概知识, 这让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的老师即使是给出了相应的题目, 该题目也没有太强的针对性, 让学生学起来感受不到多大的乐趣, 慢慢地就会觉得预习没有意义。还有的老师专门发给学生导学案, 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 这样预习后,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讲评课。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预习, 都不尽如人意, 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三、提高有效预习效果的途径

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值、方法值、数量值和意义值是我们实施课堂变革的目标。所以,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学习毅力, 发展学生的学习力。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就得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1. 学案预学, 初步了解学习状况

导学案的编制是预习中最关键的一步, 因为它引领着预习。导学案既可导全节内容, 也可导一节中的某些重难点知识, 但需要加入“背景知识”。在设计预习学案的时候,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基础知识梳理”“探究学习”“本节知识结构”。“基础知识梳理”和“探究学习”是为“重难点知识”而设置的, 而“本节知识结构”则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程度。

案例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一节的导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探究学习:生物体中的元素与无机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导学案中提供的背景知识包括提供生物界中植物细胞的组成元素、动物细胞的组成元素以及地壳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

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就能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导学案去预习, 是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走向独立学习的关键,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导学案一般在课前就发给学生, 以便学生能根据导学案独立开展“书中学”或“做中学”, 使学生的自学有阅读、有思考、有任务。

2. 合作学习, 促进课前预习

在独立预习过程中, 可能有些问题是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 这就得同学们一起合作。因此独立预习完以后, 再进行合作预习, 让学生们通过讨论来完成。合作预习的实质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学习。

分组讨论的具体操作:课前下发导学案, 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学案中的“基础知识梳理”。小组长公布“基础知识梳理”的答案后分配“探究学习”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不同的“探究学习”题目。如有不能解答的题目, 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解决;如若还是不能解决, 就交由老师统一讲解。

案例2“糖类物质的鉴定”

本节预习的是“糖类物质的鉴定”实验, 在学习的过程中, 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要鉴定还原性糖就要用“斐林试剂”, 可是“斐林试剂”的配制用的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可同样的两种试剂使用的顺序不同就变成“双缩脲试剂”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通过合作预习一段时间后,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觉得, 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作业抄袭的现象少了, 相互探讨问题的同学多了, 爱提问和会提问的同学也变多了。总的来说, 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改善。

3. 同步学案, 达到质的飞跃

所谓同步学案, 是指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学案, 与导学案相配套的学案。同步学案要由学习目的、学习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探究主题、知识归纳、当堂训练、课后巩固和易错未解知识等方面组成。探究主题是每节的重难点知识, 其下设置典型例题、知识辨析和规律方法等。在编制同步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在预习中已经解决的知识, 不要再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而是编制到典型例题和习题中。预习中学生产生的疑问要在问题或知识辨析中出现。易错未解知识是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的真实记录, 每周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的方式“清理”。

案例3“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探究主题: (1) 指出A、B、C、D、E分别代表植物细胞分裂的哪一个时期, 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2) 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这3个概念, 并画出相应的图像。

学生通过探究主题可以加深对本节预习知识的思考, 深入到本节知识的探究中去。

4. 科学评价, 激发学生主动预习

所有的学习过程, 评价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而科学评价更可以说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预习、讨论、参与、互帮互助的情况, 结果评价则依据自发或指定参与学习成果交流时的表现水平, 注重合作小组总体的评价与小组个人的评价相结合。通过对小组的评价, 考查小组成员间是否能运用互学、互帮、互补、互促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个体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对学生采取诸如态度、情感、方式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实际上,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 它是否有效, 要由课堂教学来检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预习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重视预习, 就要重视预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重视预习, 就要重视预习中的方法。独立预习、合作预习、课堂同步学案以及评价机制都是紧密相连的。

参考文献

[1]崔允漷.用复杂思维的系统观思考课堂转型[J].上海教育, 2011, (19) :14.

[2]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上[J].全球教育展望, 1992, (2) :1-7.

[3]彭哲.浅谈预习自学在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性[J].环球人文地理, 2015, (16) .

[4]张敏.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2.

[5]吴文林.浅析预习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 2012, (74) .

[6]刘恩山, 汪忠.普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第9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价值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一直是语教事业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说,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熟练的自学能力,就要从根本上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触教材的初期就具备熟练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增进学生对语文课文的了解、质疑和思考。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够加速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的拓展,并利用语文课前预习的发展优势,养成独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对语文教育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发展特点

正如上文所说,高中语文课前预习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实践的过程中,预习的效果越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也就越高,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而预习的效果较差,学生则会对整体课程产生陌生感,难以适应教师的发展节奏。

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上看,预习能力的构成主要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特点,暨实践性、差异性、重点性和启发性。实践性是预习环节的首要过程,指的是在语文学习的时间进度上略高于教学进度,根据课程内容,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发学生应该预习哪些内容。差异性指的是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不同,需要学生在背诵、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差异训练,从而扬长避短,加深预习教育手法的影响力。在预习课程表现出来的重点性上,教师要在预习手段上加深重点环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在预习学习的启发性上,教师要针对语文课程中的难点,进行适度的启发和引导,进一步增进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三、如何增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一)加深高中语文教学的习惯培养

美国教育学家曼因说过:“习惯仿佛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根绳索,时间长了它必然会无坚不摧。”在高中语文预习环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加强预习教育的训练深度,增加预习教育的发展成效。

例如,教师要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充分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可以借助于校外教材、教科书等教学材料,通过文本资料的解析、设计,来明确预习教学的形式和角度,感应高中语文材料中的情感融入。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教师批注重点、习题练习、课程模拟等形式,加深对高中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二)深化高中语文教学的解惑答疑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教师最终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解决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各项疑惑。因此,教师要始终扮演好语文教育的引导者和帮扶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适度的教育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利用翻转教学的模式,把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定位为“自由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时间,参与到课程探究、奖励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由表达,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思维环境。其次,当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带着自己的问题参与到预习环节的提问中。通过仔细周密的解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针对性,继而掌握熟练的语文教育技能,充分提升预习环节的发展成效。

(三)不断完善预习课程的创新意识

为了走出当前预习教育失衡、发展成果薄弱的困境,教师要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深厚的学习技巧。例如在学习到《岳阳楼记》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求学生运用多元化的预习手段,对文章进行理解。鼓励学生借助于网络、书籍等形式,搜集和《岳阳楼记》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从作者生平经历、作品背景等方面,加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目标,完善预习课程的创新意识,提高预习课程的发展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现状,在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塑造上,让学生能够重视预习、学会预习、深化预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坚持分层指导、因材施教的预习引导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加深高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成效。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要建立在预习、学习、复习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打好扎实的预习基础,才能逐步提升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价值、问题及培养措施进行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第10篇

一、预习的作用

1. 强化了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们认真读书, 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 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 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 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 而是执著的追求。

2. 通过自我探索, 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 初步进行了探索, 什么地方已学懂, 什么地方还不会, 心中已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 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 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 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是为上课准备了有利的心理状态, 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 带着问题上课, 求知欲更强, 变被动为主动, 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3. 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 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 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 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 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 教师还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 掌握了学生知识基础的状况。在此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 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4. 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 学习素质提高。

不安排学生预习, 直接进行讲读分析, 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能得到练习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 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 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 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进行了预习后, 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 自己动脑动手练习, 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学习的素质都得到了相应提高。

5. 培养了阅读书籍的兴趣, 课外知识丰富。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在预习课文中会发现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 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 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如果教师因势利导, 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 学生就会产生阅读动力, 他们就会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 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 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预习的设计

1. 抓住共同特点, 安排预习内容;

注意学生差异, 分层设计。 (1) 一个班的学生, 就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来说是有一定差异的, 也有共同的特点。即使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理解事物也往往是孤立的、片面的, 反映在阅读上, 即表现为理解支离破碎, 抓不住重点, 深入不下去。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 要有意识地安排预习, 让他们逐步理解体会一篇文章中词、句、段、篇与中心内容之间的联系。 (2) 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共同的特点外, 还存在能力的差异。程度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 生字不会查, 文章的段落分不准, 主要内容概括不上来。根据这个现状, 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预习目标。

2. 围绕训练重点, 循序渐进;

抓住教材特点, 灵活安排。教材中每篇课文, 体裁不尽相同, 训练重点各有侧重, 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在布置预习时, 要善于围绕训练重点, 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设计预习时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教材特点, 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文章的规律, 避免“流于形式”。这样, 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学习规律, 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三、预习的安排

1. 课前预习。

(1) 选择好预习的时间。预习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的剩余时间, 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 可以多预习几课, 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 则要把时间用于薄弱环节的预习。 (2) 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 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 哪些内容是自己没有读懂的。 (3) 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遇到困难, 可以停下来, 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 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 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点攻克, 把问题解决, 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 (4) 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 一种是做在书上, 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 以在教材上圈点勾划为主。圈点勾划的应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 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 也可以在书面的空白处做眉批, 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 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 (5) 根据不同篇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预习也不能搞千篇一律, 要根据不同的篇目特点抓住预习的重点, 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除了读书式、工具式、质疑式预习外, 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 再设疑解答;合作式预习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切磋、交流;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 如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学生在预习实践中, 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课堂教学中的预习。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第11篇

【关键词】自主预习 语文阅读教学 “主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86-02

阅读是高中语文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关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方法,得到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同。有效的“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学生的自主预习将使“主问题”教学锦上添花,进一步提升“主问题”的这种效果。

一、基于自主预习的阅读教学的“主问题”内涵

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是指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是从阅读教学的整体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角度来说的,它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肤浅、零碎、短效性问题而言。“主问题”不同于肤浅、零碎、短效性问题,不会肢解文章,而是对整个阅读教学起到“主导”或者“支撑”等作用,有效避免传统阅读中肢解课文的阅读方式,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文本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问题的形式突出文章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阅读学习主观能动性,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引导学生通过“主问题”以及衍生的子问题探究,准确地掌握阅读文本的内容,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

自主预习的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基础上,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对文本形成初步认识,最终形成自主预习的成果,并生成疑问。自主预习为课堂“主问题”探究奠定了基础,将更有利于发挥“主问题”的导向性作用,增强学生与教师、文本的互动。

二、基于自主预习的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应该是基于学生“主体性”展开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通过自主预习,熟悉文本,形成初步认识,为“主问题”探究做好铺垫;在“主问题”设计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包括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阅读需求、阅读能力、阅读个性等,尽量使“主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

(二)针对性原则。“主问题”是阅读教学的载体,“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阅读学习的效率。这就需要“主问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针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阅读文本的文本特色,针对学情。这样才能凸显“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增强“主问题”载体的“含金量”。

(三)突破性原则。“主问题”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这就需要“主问题”设计遵循突破性原则。“主问题”设计要紧扣阅读教学的重难点,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展开,围绕“主问题”的探究逐步突破难点,以重难点的突破带动其他阅读学习活动,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基于自主预习的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探索

(一)抓预习,自主生成“主问题”。自主预习是学生阅读学习的起点,也是“主问题”教学所要达到的终点,即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要从重视阅读学习巩固传统思维中转变过来,向阅读学习的两头延伸,重视学生阅读学习自主预习环节,可以通过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为“主问题”探究做铺垫,同时节省课堂“主问题”探究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一篇演讲稿,在预习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本文的重点字词,熟练朗读课文。

2.利用网络搜集这篇演讲稿的演讲背景,了解演讲稿的基本特征。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4.围绕文章题目,为自己阅读学习设计一个问题,并试图完成该问题。

上述四个预习任务,旨在为阅读学习扫除基本障碍,第四个预习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通过自主预设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意识,也为“主问题”探究做好铺垫。对于学生自主预习,教师除了运用常用的教学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外,还要善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阅读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抓题眼,巧点文本之“睛”。高中阅读文章,不少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一样,能够折射出文本的内容精髓,鲜明地突出文章的重点阅读内容,这就为“主问题”设计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要有“抓题眼”的意识,以“主问题”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发挥题眼在阅读教学中的导引作用,从而透过“题眼”设计“主问题”,巧点文本之“睛”。

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这篇演讲稿的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主问题”设计如果能够扣住题目展开设计,文本中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出来。在学生自主预习环节,第四个自主预习任务其实也为教师“主问题”探究做了预设,不少学生在自主设计问题时,就围绕文章的题目展开,设计出一系列问题,例如“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追求的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现实?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成问题的现状,既可以在学生自主预习环节中生成的问题中遴选“主问题”,如果学生设计的问题缺乏导引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生成“主问题”,这篇演讲稿的“主问题”就可以抓住题眼,设计出这样的“主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进而从“主问题”延伸出系列新的子问题,有效实现文本的解读。

(三)抓句眼,妙入文本之“境”。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都有打动人心的句子,不少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中的主旨句,它们往往以议论或抒情性的表达方式出现在文章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以此为文本的切入点,妙入文本之 “境”。抓句眼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还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从而达到有效解读文本的目的。

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主问题”设计可以扣住下列句子: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这个句子既着眼于“我”,又搭建起“我”与丁香一样的姑娘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折射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主问题”:冷漠、凄清,惆怅是写“我”的感受还是抒写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的感受?在这个“主问题”下,可以衍生出下列子问题:“我”是怎样的“我”?(考查学生自主预习:作品的时代背景)“她”是怎样的她?(解读象征意义)为什么是撑着油纸伞的她?“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妙入文本之 “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碰撞和失落中的痛苦、无奈、煎熬,这彷徨、感叹、哀怨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四)抓思想,巧寻文本之“魂”。思想感情往往是一篇作品的灵魂,抓住文章的思想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思想设计“主问题”,巧寻文本之 “魂”。

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这使故都之物表现出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作者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因此可以抓住思想设计“主问题”: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能够透过思想感情的探究,解读故都之风物:清晨所见、牵牛花,槐树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秋凉,枣树奇景等;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秋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的情结所在。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丰富的,是基于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因学生因文本而不同。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加强“主问题”设计思考,才能发挥“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数学教学中的预习指导 第12篇

一、有明确的预习提纲

让学生学会预习, 教师首先要拟订好预习提纲, 让学生通过对要学习的内容预习, 把握知识重点,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突破重点, 解决难点。

练习题的拟订。要深浅适度, 要让学生通过认真读教材, 就能找到答案。因为是预习内容, 没必要加大难度, 毕竟学生还没真正学习新知识呢,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绝对值》一节时, 我拟订预习题如下:

1. 画一数轴, 提供任意一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 观察它们到原点的距离是否相等;观察其他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表示两点距离的数一定是正数和0吗?

2. 绝对值表示是怎样的?这个思考题, 联系了上一节内容, 巩固了数轴概念, 进一步了解了相反数的意义, 同时, 抓住距离这个关键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让学生正确区别相反数与绝对值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例如:+4到原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 -4到原点的距离也是4个单位长度, 让学生思考, 他们会发现+4、-4到原点的距离一定是相等的。任意一组相反数都存在这个特点。这样就可以对绝对值的概念理解得更具体, 更透彻。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预习, 对绝对值的定义有了认识, 对其规律也会更有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学到了新的内容, 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理解能力, 这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预习, 对绝对值的定义有了认识, 对其规律也会更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经验之谈。读书时善于让学生做笔记、做摘抄、作解说等。同样对于数学而言, 做好笔记也很关键, 可以把数学中成型的问题和固定做法做好积累, 在以后遇到时就会很熟练地做出来, 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就《绝对值》这一节内容而言, 适于做摘抄的, 如绝对值的定义, 绝对值的表示式, 绝对值的规则, 两个负数大小比较的规则, 适于做解说的:如怎样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如何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解说就是做说明, 在这一节课内容, 能将怎样求数的绝对值, 两个负数大小如何比较说明得很清楚, 那本节课的重点就成竹在胸了。解说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水平高低。是综合能力的一个培养。

为了活用知识, 在全面理解例题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就初中学生而言就是换用例题中的数目。例1求下列各式的绝对值:-21, 0, -7.8。

换用指的是不再用例题的数目, 在列举出几个自然数, 求出这些数的绝对值。学生做到这一点, 就达到活用知识的目的了。

三、教会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知识素质不一, 特别是数学, 与旧知识联系密切, 可以说是环环相接, 丝丝入扣, 少了哪一环节都会对理解新知识造成困难, 由此说来, 学生预习程度不同, 知识素质有差异, 预习理解也必然不会相同。教师必须对各个层面的学生了如指掌。但由于时间的限制, 让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预习情况都了解的特别透彻, 也是不可能的。预习小结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 预习小结包括以下内容:

1. 什么叫绝对值?

2.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3. 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4. 绝对值的法则。

5. 负数大小的比较。

另外, 小结时可提出疑问, 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知识, 在课上学习时与同学交流或听老师讲授, 从而使其弄懂弄通。

上一篇:诊断肺动脉高压下一篇:自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