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反思范文

2024-05-06

高考试题反思范文(精选12篇)

高考试题反思 第1篇

关键词:历史常识,历史教学,背景知识,人文素养

2013年笔者有幸参加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的阅卷工作, 评阅第24题A小题, 其内容涉及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题目 (局部) 如下: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2) 据材料二, 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 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实事求是地说这道题目是比较容易的。每一问都要求依据材料来回答, 所以主要考查的只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只要能读懂材料, 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是不难解答的。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 学生得分普遍较低, 在除去0分试卷不计的情况下, 均分还不到4分。特别是问题 (2) 中的第二问:从材料看, 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能正确写出“仰慕汉族文化”或者“中原文化”的同学非常少, 不到5%。绝大多数同学都根据材料的原话“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写成“孝文帝仰慕中国文化”。参考答案明确规定, 回答“中国文化”不得分。

一个简单的历史常识问题却让考生大面积哑火, 出人意料, 让人感慨, 估计命题老师可能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反映了我们的历史常识教学是不到位的。

一、历史常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什么是常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般的知识, 普通的知识 (对于专门知识而言) 。相应的, 历史常识就是历史学科中的普通知识、一般的知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历史常识是指一个具备一般教育水平的人应知应会的关于历史方面的普通知识, 它不同于历史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是不需要专门的研究即可获取的知识。也就是说, 历史常识是历史教学中经常出现但一般不是教学目的的普通知识。正由于不是教学目的, 所以往往不被师生重视。

除上述历史上“中国”的含义外, 还有“封建”的本义及与“封建社会”的区别;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和尊号;历史上的纪年方法比如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等;历史上的避讳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专门称呼问题;历史上山东、河南等的概念和阴、阳的区分等地理方面的问题;关于兄弟排行的伯 (孟) 、仲、叔、季问题, 历史人物的名、字、号等等。这些都属于历史常识问题。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不知道、不理解, 也就不能成为学生的历史常识。所以, 历史常识是需要老师讲授、渗透的。

二、应重视对历史常识的教学

首先, 历史常识是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包括历史常识在内的历史知识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即此之意。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不知道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会是什么样子。2001年, 某当红女影视名星因为日本军旗装事件而引起舆论哗然, 正是该女星对历史常识无知造成的闹剧。无独有偶, 2013年9月河南安阳一家酒店竟然悬挂日本军旗!据说是为了避邪, 多么无知!可悲的是, 这样的事件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下面是我们学校2013年高三 (2014届) 10月月考的一个题目片断:

材料一1896年, 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 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 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 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学生在回答有利因素时, 280份试卷足足有20位同学把两江总督刘坤一写成了刘坤, 让人哑然失笑。这固然是同学们看题不仔细所致, 但如果同学们知道这位权重一时的清朝大员的话, 就不会闹这样的笑话了。

其次, 历史常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阅读的材料。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丹尼尔·T·威林厄姆认为:人们如果有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读到的东西。他讲到一个实验:参与者会读到下面这一段文字:步骤其实很简单。首先, 你将物品分类摆放, 当然数量不多的时候就不用分类了。如果你因为机器不够需要去其他地方, 这是下一步的事, 否则你差不多就可以开始了。很重要的一点是, 不能使用过度, 也就是说, 最好少量多次而不是一次放太多。这段话一直是这种含糊、迂回的调子, 非常难以理解。倒并不是因为有人不认识的生僻单词, 而是一切都不明确。毫不奇怪, 其后问起这段文字, 人们都记不得太多细节。如果一开始告诉他们这段文字的标题是“洗衣服”, 他们可以记住的就会多得多。[1]而且, 背景知识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 更能使你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 并且逻辑缜密, 而如果没有背景知识, 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1]

虽然最近几年直接以考查历史常识的高考题目不多, 但是历史常识作为背景知识出现还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学生不掌握一些历史常识, 成绩肯定也会受影响。除上述江苏高考关于“中国”问题外, 再简单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2010年辽宁、湖南、宁夏高考文综第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这道题目质量非常高, 做错的同学很多。但如果学生能知道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 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了解在分封制下, 诸侯到卿、士, 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 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 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这个题做起来会容易得多。

再比如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第12题: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B.内阁

C.军机处D.礼部

如果同学们知道嘉庆是继雍正之后清朝的一个皇帝的年号, 这时军机处已经设立, 军机处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这个题目是十分容易的, 否则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三、关于历史常识教学的建议

首先, 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历史常识的教学。由于历史常识既不是重要内容, 也是什么重大问题, 高考也确实考的不多。教师只需在平时的教学中稍加提示、点拨就行了, 不需花费太多的精力。现举例简述如下:

关于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问题。在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 教材经常提到古代中国的皇帝, 如汉武帝、隋炀帝、宋太祖、明太祖、康熙、雍正皇帝等等, 这时我们完全可以抛开教材, 讲一下古代中国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等问题。

纪年问题。在讲到中国近代史中的庚申之变、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等重大问题时, 我们可以交待一下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历史常识问题。比如与辛丑条约相关的庚子赔款问题, 这既能使学生掌握关于干支纪年的历史常识问题, 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问题, 直到现在仍然有现实意义。

古代辈份排行问题。讲到刘邦推行郡国并行政策时, 问学生:汉高祖刘邦的原名叫刘季, 说明什么问题呢?同学们不解, 教师就讲了伯、仲、叔、季的兄弟排行称谓问题, 接着又讲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三哥早夭, 同学们恍然大悟, 他们弟兄的名字叫刘老大、刘老二、刘老四, 也就是说他们没名字。连正式的大名都没有, 可见他们出身于穷苦人家。再比如孔子, “文革时期批林批孔, 孔子被称为孔老二, 为什么叫孔老二呢?”, “因为他排行第二”, “你怎么知道他排行第二呢?”同学们不语, 教师就在黑板上写:孔子名丘字仲尼, 一个“仲”字就表明了他的排行。同学们没有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兴趣都很高。

历史上“中国”的问题。选修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单元多次提到“中国”的概念, 老师应该就此讲一下“中国”在历史上的含义, 至少应该讲到地理概念的中国和文化概念的中国。选修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中讲到清政府在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的称号。这时老师可以停下来讲一下古代“中国”在政治上的含义, 还应告诉学生当时统治者之所以愿意用“中国”的称号, 其实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葛剑雄先生认为, 清朝在对外交往和正式条约中之所以愿意使用“中国”一词, 实际上还包含着一种传统的心态, 即着眼于“中国”二字的字面含义———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国家。同样一个名词, 西方人的理解只是一个国家, 即China, 并无特别尊崇的意思。但在清朝却理解为Central Empire (中央帝国) , 当成一个尊称而乐意接受[2]。

再比如, 关于阴阳五行问题, 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讲到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这个时候, 我们是不是可以停下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呢?

不仅仅是教材, 我们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时候, 遇到一些历史常识问题, 尽管可能与答案没有关系, 也可以三言两语给学生解释一下。这样积累下来, 效果会很可观的。

最后, 老师要多读书。著名教育家、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先生说得非常好:“学生中存在的知识缺陷, 往往是教师知识的弱点”。[3]是啊, 如果老师对历史常识问题都不甚了了, 以己昏昏, 怎能使人昭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 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4]。让我们记住哲人的教诲, 多读书吧, 只有历史常识丰富的老师才能教出历史常识丰富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美) 丹尼尔·T·威林厄姆著, 赵萌译, 朱永新审校.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2]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94, 38~39.

[3]上海教育出版社编.段力佩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158.

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试题 第2篇

一、判断题

1、备课是一项充满灵性、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它既有一般可遵循的规律和原理,同时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差异性。(A)

A 对

B 错

2、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课前预设。但事实是,几乎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都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偏离。(B)A 对

B 错

3、学校就是用单

一、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标准的人才。(B)

A 对

B 错

4、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用好课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A)A 对

B 错

5、教师写教案必须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小结、作业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一个都不能少。(B)A 对

B 错

二、单选题

6、传统教学设计最主要的参照资源是(A)

A教学参考书 B教材 C教学大纲 D新课程标准

7、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属于(C)

A表意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理论目标

8、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D)

A模式化 B形式化 C标准化 D多元化

9、人、财、物、时、空等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因素,这些属于(D)

A自然性课程资源 B社会性课程资源 C人文性课程资源 D条件性课程资源

10、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这就是(A)

A教学风格 B教学理论 C教学方法 D教案设计

11、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际上是(A)

A教师 B教材

C研究员 D学校

12、在制作课件时,制作者要遵循(A)

A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B面面俱到原则 C画面力求精美原则 D高投入原则

13、教案的主要作用是(B)

A完成上级任务 B为教学服务 C确定教学重点 D减轻学生压力

14、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这些属于那个维度的内容(D)

A素质维度

B知识维度 C技能维度

D态度维度

15、对学生学习来说,最好的老师是(A)

A兴趣 B启蒙老师

C班主任

D特级教师

16、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B)

A主张以“教”为核心

B主张以“学”为核心 C主张“教学做合一” D主张以“做”为核心

17、反思备课的基础是

()A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和教学后记 B着眼未来地反思教学实践 C虚心好学地聆听他人评议 D聚精会神地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使用多媒体课件主要目的是(A A服务于教学

B减轻教师负担 C满足上级要求 D吸引学生注意力

19、背课的人往往注重(C)

A研读教材

B专研学生

C书写教案 D多角度思考问题)20、集体备课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便是(A)

A讨论 B下载资料

C优秀教师教学展示 D教案评比

三、多选题

21、当前广大教师对备课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包括(ABD))

A备课等于背课 B备课就是写教案

C备课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D备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中高考服务

22、传统教育教学中,追求哪些本位主义(ABCD)

A教师本位 B教材本位 C课堂本位 D知识本位

23、良好的教学目标的三个陈述标准是(ABC)

A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B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C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D教学目标陈述的是教师的学习结果

24、对于各种教学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做法是(CD)

A要么体现为显性目标,要么表现为隐性目标 B显性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C课堂上渗透隐性教学目标

D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结合

25、对课程整合这一概念理解错误的是(CD)

A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的几门相近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课程

B课程整合在新课程中的表现就是设置了几门综合课程 C课程整合是各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与叠加 D课程整合只是学科间的整合

26、当前学生情况分析存在的种种不足包括(ABCD)

A只重教材分析,缺乏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B只有教学内容传授分析,缺失学生接受能力分析 C侧重学生年龄特征,轻视个体差异分析 D注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

27、备课要体现哪两种转变(ABD)

A教学方式转变 B学习方式转变

C教材的转变

D教案的转变

28、高效的课件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即(BC)

A教师投入的时间和金钱高

B从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方面来看,即效率要高 C课件的达成目标程度高,即使用效果好 D课堂使用课件的时间多

29、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案也应有哪些新变化(B CD A是教学参考书的翻版 B实现教案一本多用的功能 C体现教案个性化的形式 D达成学生自主化的学习

30、对教师个体来说,如果参与和面对集体备课(ABC)

A摆正自身位置,主动参与集体备课 B积极交流,在讨论中成长

生物试题浅析与反思 第3篇

年复一年的高考在风调雨顺的盛夏中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读罢高考试题,感受颇多,我觉得2016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的特点总体可概括为五个字,即“和”“静”“淡”“常”和“趣”。命题内容主要以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考查点,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体现了“试卷难度适中,趋于稳定,注重基础和能力考查”的特点。具体浅析和反思如下。

一、试题在“平和”中查基础

整份试卷始终贯穿着“平和”和“和谐”,没有任何的“偏”“怪”“难”,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具体情境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特性、细胞膜系统和跨膜运输等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第2题考查四种经典实验的方法和技术;第3题结合人体实际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原理及过程。非选择题第31题(1)考查群落丰富度的概念,(2)考查冻原生态系统的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丰富的原因;还有第32题的(1)(2)及选修1的(1)(3)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均可在课本和笔记中找到。可见试题回归课本,强调基础,体现“平和”,在“平和”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在“平和”中考查学生对知识脉络认知的清晰程度和对知识体系的把握程度。

二、试题在“平静”中设“坎坷”

在“重基础”这条主线的串联下,试卷整体显得“平静”和“平凡”,但在“平静”中又设置了“坎坷”,使试卷表现出“平凡而不俗”“平静而坎坷”。例如:选择题第6题,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知识为载体,内容显得“平凡”“平静”,但在F2植株数目上设置了“障眼坎坷”,粗心的学生将F2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看成了3:1,导致以后的问题无法解释;非选择题第29题,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植物“午休”等“平凡”“单一”的信息进行了综合拼盘,致使问题汇成“波浪”;第30题的(1)将饥饿、进食、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等简单的单因子问题重复交织,构编成复杂的“艰难坎坷”,达到了“易行而难达”的效果,最终使“平静”的试题显得“波澜壮阔”“动魄惊心”。

三、试题在“平淡”中显灵活

我觉得今年的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读起来很淡,很清,很纯,字里行间流露出“淡”“真”“巧”和“灵”。例如:选择题第5题,以“平淡”的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知识为载体,巧妙、灵活地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关知识;第6题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的过程形式阐述问题,实则灵活、巧妙地考查两对基因互作的自由组合规律问题。还有非选择题,第30题的(1)(2),第31题的(3)及第32题的(3),这些内容、材料和设问都没有追求“时髦”和“新颖”,而是在“平淡”中阐述问题,在“平淡”中设问,但考查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

四、试题在“平常”中测能力

平常才能显露特质,平常才能表现本色,在平常中发挥潜能,在平常中展示能力。我觉得今年的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平常”,让考生在“平常”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平常”中检测考生的能力。例如:选择题第3、4、5题,需要考生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植物激素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过思考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考查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题要求学生明确掌握不同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的原理和规律,并能对相应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等进行明确分析,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非选择题29题和30题中加入了图表数据和坐标曲线等模型情境材料,将基础知识检测与实验探究考查综合串联起来,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解决问题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第32题(3)以基因突变、自交及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个体为情境,判断自交后代最早在哪一代中观察到显性突变性状和分离出显性和隐性纯合体。这样的设问系统性强,思维含量高,需要学生运用扎实的遗传学知识灵活、清晰地去分析解决。

五、试题在趣味中检“文才”

今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中,两次巧妙地引用了古谚语和成语,增强了试卷的趣味性,丰富了试卷的内涵,使试卷雅趣盎然。例如:选择题第5题,引用了中国古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实质和原理表现得淋漓尽致,通俗易解。非选择题第31题,在阐述冻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时,引用了成语“不毛之地”,将营养结构很简单、群落丰富度极低的冻原生态系统的荒凉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都要求考生进行适当的文字简答,今年的试题中,非选择题29题、30题、31题和选修题四个题中,共有七个设问要求考生用文字简答,分别简答判断的依据、形成的原因和操作的目的等等,这种要求利于考查考生的文字叙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字叙述和语言表达,检测考生的语言“文才”。体现了全面考查,选拔人才的功能。

感受高考阅卷反思作文教学 第4篇

造成高考作文的保守、死气沉沉的现象, 究其原因: (1) 作文教学没有夯实基础, 对传统的“听说读写思”似乎有了错误的理解, 只强调其中的“写”, 对“听说读思”有了本能的抗拒。 (2) 老师们教作文的教学方式也贯彻着“稳妥”的方针, 套题目, 仿例子, 抄名人事迹, 背名言名句, 写排比句喊口号, 制造能“一文多用”, 天下通吃的“万能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如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头脑中成为固定的作文教学思维, 长期下去, 必然会限制学生自由思想的发挥, 空洞无物的应试作文成为必然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 怎样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呢?

一.重视创设“听说”训练的情景, 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无疑是正确的。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却是万万不应该的。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解释“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是语文。”作文训练历来强调“吾手写吾心”, “吾心”就是心中所想的东西, 所想的东西表达的形式最快就是“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文章未必天天写, 书报也未必天天看, 而没有能离开听和说的。如果能做到“听而能知事明理, 说而能出口成章”, 那学生要达到“写而能通畅合度”的效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善言谈, 不少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羞于开口、词不达意, 只会脸红脖子粗, 话到嘴边舌头打卷, 声音打颤, 甚至嗓子发干, 只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这样的学生, 拿起笔来, 能写出好文章吗?而我们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 又有多少让学生讲说的机会呢?所以说, 语文老师要重视创设更多的“听说”训练情景, 把原本羞于言辞、没有言辞的学生训练为敢说、会说、说好、说得精彩的人。也就是说, 把讲说作为切入点, 通过讲说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情趣, 调动学生的写作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非功利性阅读, 为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 就像人体摄取营养, 储存能量那样。读是积累, 写是抒发, 厚积才能薄发。

那么又该怎样读呢?我认为应弱化功利性阅读, 强化欣赏性阅读。现在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很多同学阅读的功利性太强, 感性的阅读太少了。大多数都是看了题目, 然后到文章中直接去寻找答案, 根本没有什么阅读, 谈何感觉?或者这篇文章我可以借鉴它的开头与结尾, 或者可以把事例或名句抄下来留作他用。而这种种做法割裂了文章的内容, 尤其是割裂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少了一种整体感知, 少了许多许多我们本应思考得很深刻的东西。久而久之, 学生对阅读又多了反感, 从而读写的能力都得不到提高。而有些同学把阅读纯粹作为一种消遣, 不思考、不探究, 只是消磨时间而已。

真正抛弃功利心去阅读就现实的形势不可能, 但作为老师, 还是要强调非功利性的阅读, 让学生真正地用心读完一篇文章后, 有了感悟, 产生了共鸣, 便同时会欣赏作品的语言, 不由自主地去探索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去借鉴其相应的写作技巧、写作经验。同时还积累了语言, 积累了素材, 还解决了写作思路、写作方法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提高写作的思辨能力。

优秀的作文应该是理性的构思, 感性的表达。我们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不但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 还要培养他们理性的思维。思想素养是为文的重要因素, 高人就高在思想, 表现在构思立意就是与众不同。而我们的考生, 对很多问题上, 还停留在肤浅的认识水平上, 不是“一厢情愿”的肯定赞美, 就是“愤世嫉俗”的否定抨击, 鲜有深刻的理性思辩。

世界并不是只有黑与白, 事情也不是只有对与错, 人也并非是好与坏。一个圆, 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 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 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 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 多样的思维, 多样的答案, 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只有多角度思考才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 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拓展思想的广度, 提高思想的深度。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教育者要革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 我们应鼓励学生对历史、对人生、对身边的人和事、对处于飞速发展的社会更多的认识, 大胆的质疑;启示学生不能人云亦云, 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发现, 不断提高。

高考的教学反思 第5篇

一、学校的反思

1.对教学活动的反思。

高考过后,首先应该反思的应该是各科教师。反思的重点应该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然而,就笔者所知,不少的毕业班教师,对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创新教育,一无所知。在他们看来,这些不过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已,真正操作起来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落实在教学行动上的还是“满堂灌”、“填写鸭”式的旧思维、旧传统。学生整天面对的仍是书山题海,学生的大量时间,被那些毫无新意的偏题、难题、怪题占用,哪还是独立思考的时间。而高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是为国家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来不得半点虚假。试想,让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去应付高考试卷,又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所以,广大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应该反思和总结各自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及时端正自己的教育方向,改变教学方式,以利再战。那种一味地怨天尤人,或把考不好的责任完全推到学生身上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

2.对教材的反思。

近年来,我国的教材改革也在随着时代和形式的发展不断深入,教材的编排越来越科学,可谓与时俱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遗憾的是,不少教师还是抱着老眼光来理解和处理教材,甚至有少数教师仍拿着老教参老备课笔记走进课堂。君不见教材中许多课文主题和思想已有所改变,有的文学作品已有了新的研究成果。然而,少数教师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以至于教材年年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却停留在原始的水平。虽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作为教师一定要用好这个“例子”,来开拓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养,力争使他们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据笔者调查,有不少教师,一年之中不订一本教学杂志,不写一篇教研论文,甚至很少看报,这样的教师又怎能了解和掌握教研动态,又怎能用好教材?他们在教学中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高考赛场上吃败仗也就不足为奇了。

3.对作文教学的反思。

这几天,听的最多,批评得最多的,指责得最激烈的莫过于高考作文题了。原因是不少教师带领学生训练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却没有一个与高考作文“撞车”,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众所周知,教无定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然而,近年来许多学校作文教学已演化为一种呆板的模式,大量的话题作文题材,上下几千年,纵横国内外的话题,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越写越害怕,越写心里越没底,越写越失去信心。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从打开学生的思路,开启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思辨能力上下功夫,而不是猜题,押题,大谈写作技巧,甚至“抄袭”。拿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来说,就带有强烈的思辨性,学生必须把握话题的实质——全面看问题,避免主观片面,方能写出切合题旨的作文。令人可喜的是,尽管不少考生和老师有许多的抱怨,但仍然有不少考生得到了满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这与这些考生、教师的作文指导思想不无关系。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思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家长的反思

谁不爱自己的子女,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然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家长的做法让他们的子女与他们的心中理想背道而驰。如,家长不是从思想情感上关心子女,而是一味地从物质生活上尽量提供优惠条件,使得一部分考生养尊处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严厉,每晚总是和子女一起在书山题海里遨游,有的还规定不到12点不许睡觉;有的家长成天唠唠叨叨,给子女念紧箍咒,使子女的身心每天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有的家长过分看重子女的平时模拟考试成绩,子女稍有退步,不是帮助找出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大加指责,等等。这些做法无一不使子女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以至于他们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无颜见江东父老”,就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君不见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精神失常,甚至走上不归路。凡此种种,都应该引起家长的深思。

对于家长而言,现在的做法是,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否真正起到帮助孩子学习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在考场上没有正常发挥的学生家长,更要与子女加强沟通,多多交流,相互理解,让子女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自己还有希望,在明年的高考中争取佳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让子女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振作起来,从逆境中尽快走出来。

三、高考命题者的反思

众所周知,学校跟着高考转,高考跟着命题老师的指挥棒转。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深入研究高考的命题方式,考什么,怎么考,怎能才能考出学生的真才实学,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毋庸置疑,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确实有一些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的偏题或无考查价值的题,有的不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也考到了。如今年的高考语文第18题,“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其中的第二小题要求学生填写李密《陈情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就比较“冷僻”,拗口,有为难考生之嫌。

一道高考题的反思 第6篇

一、问题展示

在评讲试卷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想与各位同仁及热心教育的人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全国(Ⅰ)卷第(19)题是一道有关概率的试题,试题如下:投到某杂志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两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若两位初审专家都未予通过,则不予录用;若恰能通过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再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复审,若能通过复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否则不予录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专家评审的概率均为0.5。复审的稿件能通过评审的概率为0.3。各专家独立评审。

(Ⅰ)求投到该杂志的的1篇稿件被录用的概率;

(Ⅱ)求投到该杂志的4篇稿件中,至少有2篇被录用的概率。这本是一道很普通的试题,评分细则有规定,只要学生会设事件就会得分。正常情况下,若同学们能做到规范性答题,得满分很容易。但实际情况出乎意料,得10—12分的人不足0.3%。考生得零分的占总人数的34.34%。看着这个数字,百思不解。为什么如此司空见惯的一道题,竟还有这么多的同学得零分?

二、问题分析

从评讲试卷的结果来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1)对基本知识理解不到位,基本概念不清。比如,把考卷中出现的A和P(A)混为一谈。(2)表达不清晰,解题条理混乱。(3)解答过程书写不规范。(4)答题抓不住问题要点,答非所问。

三、问题探讨

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奠基石。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根本的学习动力来源。面对着各种不想学或对学习有着消极态度的学生,要想激发的他们的兴趣,我们不妨采取:(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幽默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吸引住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及时跟进,及时评价。(2)心理疏导法。文科生数学弱大多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数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课之余,尽量摸清学生心理,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设身处地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增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尽力营造和谐课堂。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高效。课堂上师生情感融洽,是思维共鸣的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较为宽松的、活跃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4)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好对爱心的分寸,严而不厉,既有严格的要求又不能让学生感到畏惧害怕。准备好足够的耐心,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疏导答疑。

第二,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学不好绝大多是非智力型因素造成的,他们或是在小学的学习中,由于教师的因素而导致的对数学这门课不感兴趣,或是由于自身学习品质不够良好而导致的基础不够扎实。而这直接影响了数学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这暂时性的困难就导致了多次考试的不理想。“多次的不理想”又巩固了学生自我意识中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我听到文科生说起数学出现频率最高的话是:“我数学不行,一到考数学我就发憷,尤其考场上一紧张,啥都忘完了”。害怕数学,对数学学习的不自信,是文科生学习数学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抓的问题就是要能够让他们重拾自信。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也能学好数学,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学习数学的畏缩心理,进而从内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始终灌输学数学时要自信,自信才能有状态,有状态才能有效果。

第三,吃透教材,增加知识储备量。对文科生来说,学好数学需要做到:仔细阅读教材,深刻理解慨念。对基础知识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从源头上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有理解了知识,内化了知识,在新的情境下才能被激活。头脑中储备这样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实际上拔尖学生反应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脑中储备了许多定理之外的基本问题,从定力引申出来或从难题中提取出来的基本问题,这种问题我们称之为“思维模块”。“思维模块”的作用就是,遇到具体的问题,思维块储存的信息就容易被调动起来,以达到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大化小,难化易。“思维模块”既是知识,又是招数。它可以极大地简缩同学们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持之以恒,知识没有断层,思维模块才能形成,才能发挥作用,成绩才能突出。

第四,培养实事求是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数学有推理严密、逻辑性强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注意引导学生克服随意性、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弱点,让学生形成一套缜密的思维模式,并把这种思维模式体现在卷面上。

第五,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解法,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勇辟蹊径,不墨守成规。同时还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形成积极进取、努力探索、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高考物理复习整体设计的反思 第7篇

一、整体考虑, 突出主线

1.中心突破, 四面辐射

从中心问题向四周拓展, 举一反三。此方法的关键是:精心选取典型问题, 层层展开, 联想引申, 理顺知识网络。此法特点是层层推进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应用, 一举两得。复习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侧面、另一角度理解、构建核心知识网络的过程, 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及应用的能力, 复习效率高, 形成能力时间短。

(1) 以典型例题为核心, 四面辐射, 重构知识网络

案例1:如图1甲所示, 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装有0.5A的保险丝L, 原线圈的匝数n1=600, 副线圈的匝数n2=120。当原线圈接在如图1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时, 要使整个电路和用电器正常工作, 则副线圈两端可以接 ( )

A.阻值为15Ω的电阻

B.并联两盏“36V, 40W”的灯泡

C.工作频率为10HZ的用电设备

D.耐压为37V的电容器

解析:1保险丝的熔断是交流电通过保险丝电阻发热功率超过最大值引起的, 它是交流电热效应的结果, 所以熔断电流应是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由变压器的变压比和变流比得:故A、B正确;

2由交流电的图象可得输入交流电的周期, 故C错误;3电容器的耐压是电容器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应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来考虑, 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为, 故D错误。另在本题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引申、联想, 让学生发散式地展开, 可覆盖的知识点列表如下。

点评:本例巧妙地用一道例题建构情境问题。对比表1可见除了7、8两个考点外, 其余知识点在本题的复习中均已覆盖, 在师生合作解题的情境中复习考点、训练学生解题能力一举两得、效率更高。

(2) 以“模型题”为中心通过变式训练层层展开、四面辐射, 强化应用, 重构知识网络

案例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 现以水平恒力FA甲推它, 一段时间后, 换成相反方向的力FB乙推, 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恰好回到原处, 求:FA/FB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

由 (3) 、 (4) 得:FA/FB=1/3

变式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 现以水平恒力f甲推它, 一段时间后, 换成相反方向的力f乙推, 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恰好回到原处, 此时物体动能为32焦, 求f甲、f乙所做的功W甲、W乙

解:利用上题的结论得:

W甲∶W乙=f甲∶f乙=1∶3 (1)

由动能定理得:W甲+W乙=32J (2)

所以:W甲=8J W乙=24J

变式2真空中水平放置平板电容器, 两板间有一个带电油滴, 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 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压为U0时, 油滴保持静止状态, 如图2所示, 当给电容器突然充电使其电压增加ΔU1时, 油滴开始向上运动, 经时间Δt后, 电容器突然放电使其电压减少ΔU2, 又经过时间Δt, 油滴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假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失去电荷, 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均很短暂, 且这段时间内油滴的位移可忽略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油滴所带电荷量与质量之比;

2第一个Δt与第二个Δt时间内油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3ΔU1与ΔU2之比

解:1油滴静止时:

则:

2利用案例2的结论:a1∶a2=1∶3 (3)

3利用案例2的结论:

得:

解得:

点评:以上三个例题是以一个“模型题”为中心建构情境问题, 通过变式拓展到三个不同的情境中去, 利用模型解题的思维惯性, 在掌握模型解题规律的同时复习能量、电场等相关知识点, 自然、顺畅。

2.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一条主线将一系列的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 再沿这条主线顺藤摸瓜将与之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此法构建的知识网络强化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迁移及综合应用。

案例3: 经典物理学问题的处理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 (1) 动力学的方法; (2) 守恒的思想。动力学的方法是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 联系力学和运动学, 此法对过程细节的处理更加深入, 原则上可解决一切力学相关的问题, 是基础层面的、必须掌握的思维模式。守恒的思想是通过寻找过程的守恒量简化问题处理的一种思维模式。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 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 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动量、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 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重要主线。图3就是沿守恒思想这条主线复习贯穿流程方框图。

点评:1以守恒的思想方法为主线建构情境问题, 这样建构的情境问题甚至贯穿延伸至全部主干知识点, 相当于用守恒思维模式把主干知识网络重新梳理了一遍。

2高中阶段受到高中数学的限制, 动力学的方法往往只能处理简单的运动过程 (如: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可转化为这些运动的过程等) , 而守恒的思想可以跨过复杂的细节建立等式, 简化了问题的处理, 在处理变加速、复杂的曲线运动过程中起到动力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正是要建构的中心情境问题。

3.实验复习的模块化处理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知识点多而零散, 不易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的实验设计, 复习往往效率不高。笔者尝试进行模块化处理, 包括知识整理的模块化归类, 实验试题处理的模块识别与解答, 实验设计的模块化搭建等几个方面。各模块相对独立、功能明确。模块组合、搭建灵活方便, 条理清晰, 另一方面模块化更有利于创新、升级换代。

将零碎知识点重组成功能明确的模块, 模块建立的过程就是知识整理的过程, 同时对模块的整理重组也是一个应用迁移的过程, 各个模块功能明确, 应用更加方便。

(1) 功能模块的划分

根据考纲的要求将现有课本实验进行整合重组, 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原理, 使用方法作为基础内容进行讲解训练。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模块搭建、创新, 构建新的实验设计。

(2) 模块重组与实验设计

实验试题的考查主要有三种类型:1模块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如何使用仪器, 读数有效数字等) ;2完成性实验试题;3设计性实验试题。对于第一类试题在模块建立时进行复习, 后两类试题的解法、模块应用的流程如图4及图5。

点评:1设计性实验试题可根据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及数据测量、数据处理等应用已有的模块进行搭建, 其中设计方案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这当中有时还需要一些变通或创新。

2模块化思考, 既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与掌握, 更有利于应用与创新, 并为今后从事更高层次的复杂的工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打下了基础。

二、理性全面思考, 避免“世俗”误区

1.过分强调强化训练的复习设计

大量的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而且挤占了学生整理、反思的时间, 不利学生将复习的知识有效发生迁移、更难以达成应用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 甚至只是一些孤立知识点的机械记忆, 可悲的是这类学生在解决陈题、熟题时从记忆库中提取, 迅速高效, 易形成进步快, 效率高的假象。由于思想僵化、综合应用能力差, 这类同学一遇到新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高考往往成绩不佳。

2.过分强调内容新颖、时尚的复习设计

内容新颖、时尚是必需的, 将复习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应用, 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但如果内容过多, 势必影响学生系统知识网络的整理, 缺少系统的训练、缺少举一反三、知识网络不健全、迁移能力差、浮于表面是这种设计的弊端, 这类学生复习效率不高, 高考成绩也不佳。

以上“误区”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知识构建的规律, 复习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赏析中考试题,反思课堂教学 第8篇

(2010年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6题) 如图 (1) , 梯形ABCD中, ∠C=90°。动点E、F同时从点B出发, 点E沿折线BA—A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 点F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 它们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设E、F出发t (s) 时, △EBF的面积为y (cm2) 。已知y与t的函数图像如图 (2) 所示, 其中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MN、NP为线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1) 梯形上底的长AD=%%%%cm, 梯形ABCD的面积%%%%cm2; (2) 当点E在BA、DC上运动时, 分别求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 (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3) 当t为何值时, △EBF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1∶2。

二、评价与赏析

(一) 从试题的逻辑结构看

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直角梯形为依托, 以动态问题为情境, 综合平行线性质、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与图形面积之关系, 并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包含其中, 从运动的观点出发, 认识变化着的面积与相应的函数图像之间的对应性, 以及函数性质在所反映的实际问题中的变化规律。试题融合了代数与几何、运动与静止、函数与图像的联系, 形成了较好的内容逻辑结构。

(二) 试题的“三度”看

试题的“三度”是指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一道好试题应当使考查结果有较好的效度、较高的信度和较强的区分度。试题考查结果设置了三个问题:第 (1) 问是求梯形上底AD的长和梯形ABCD的面积。要求学生从变化着的面积与相应的函数图像的对应性, 确定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依据结果可以准确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函数图像与实际问题的对应关系和变化规律, 从而保证试题的效度。第 (2) 、 (3) 两问是解答题, 确定y与t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当y是定值时对应的取值。依据学生解答的结果, 教师不但可以准确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而且可以判断学生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和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图像的对应关系的掌握应用情况, 从而保证了试题的信度。试题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 设置的3个问题层层递进。第 (1) 问填空要求读懂题意, 利用变化着的面积与相应的函数图像之间的对应性得出结论, 得2分。第 (2) 问能求出曲线OM所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得4分;能求出线段NP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并正确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得6分。第 (3) 问能用分类思想继续思考在不同的区间、应用不同的函数关系式求出t的值, 得8分。按此评分标准, 题目把中等以上考生的水平分别用分值2、4、6、8加以表示, 不仅完成了区分数学成绩优秀的考生任务, 而且支持全卷对数学成绩中等考生的区分, 所以本题有较强的区分度。

(三) 从试题的“两性”来看

试题“两性”是指:可推广性和教育性。本题是以相关的几何知识为背景, 在运动过程中, 以函数图像为基础, 反过来探究生成它的图形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函数解析式,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考查变化着的图形面积与相应函数图像之间的对应性, 以及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所反映的实际问题中的变化规律的力度, 更有效考查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思想) , 以及数学思考方法 (如动中求静) , 这样使试题不仅有很好的效度和信度, 而且有极好的可推广性。本题从动态问题研究出发, 解答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的知识方法, 切实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基本能力, 有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有助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故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教学反思

(一)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题以“动态问题”为情境, 展现变化的△EBF的面积y与的函数图像, 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三个问题。从问题 (1) 来看, 要想求出梯形上底AD的长和梯形ABCD的面积, 就必须要求学生能根据图像信息去发现: (1) 当t=5s时, 动点E、F分别到达定点A、C, 当t=7s时, 动点E到达定点D, 而动点F则停止在C点2s, 从而BA=BC=5, AD=2。 (2) 当t=5s时, △EBF的面积y=10cm2。也即△ABC的面积为10cm2。从而△ABC的高AH即梯形的高DC为4cm。由此可以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为14cm2。从本题的考查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 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由此看来, 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能依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被动接受,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方法直接抛给学生, 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取经验, 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问题 (2) 来看, “当点E在BA、DC上运动时, 分别求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 (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评分标准给出用“相似法”和“面积法”求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过程, 我在批改评卷时发现有很多考生用常规的方法 (即待定系数法) 求这两个函数关系式, 求解过程如下:

解 (2) : (1) 当点E在BA上运动时, 根据图中的信息, 可设抛物线为y=at2。此时0≤t≤5。因为点M (5, 10) 在抛物线上, 所以52a=10。解之得a=, 故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 (2) 当点E在DC上运动时, 此时7≤t≤11。因为NP为线段, 所以可设y=kt+b, 因为点N (7, 10) 、点P (11, 0) 在线段NP上, 所以解之得故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本题解题方法灵活, 但是第 (1) 问条件不能确定抛物线的顶点一定是原点, 对称轴是y轴, 虽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结果也是, 只是一种巧合。所以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又考查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严谨性, 体现了新课标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抓实“双基”训练, 夯实基础, 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在“解决问题”时, 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拓展思路, 发现新问题, 找到新方法, 能够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学习困难或思维障碍时, 教师及时给予启发、点拨,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顺畅,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动力。

(三)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问题 (3) :“当t为何值时, △EBF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1∶2。”学生能在 (1) 、 (2) 的基础上, 用分类思想继续思考在不同的区间、应用不同的函数关系式求出t的值, 切实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本题从动态的实际问题研究出发, 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的知识和方法, 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 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要通过“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自主探索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面对综合应用问题, 能主动寻找实际背景和已知信息, 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敢于质疑和认同他人的见解, 从交流中获益;在学生学习活动困难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考方法,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邵明德, 徐洪范.心理与教育.徐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1985.8.

[3]2008.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

关注论述类文章试题 反思教学缺憾 第9篇

1、文段的观点与论证的关系问题

论述类文段的组合, 往往是观点加论证的结构, 在阅读文段时, 不能把二者割裂开。如原文:科学家努力使自己更加精确, 而艺术家则听其自然, 其精确性难以捉摸。科学家说:“如果你能够测量某物, 那你就开始了解它了;如果不……”艺术家答道:“事物的美和人们的爱又是怎样的呢?” (选自乔治·萨顿《谈科学与艺术》) 选项为:科学和艺术的追求不同, 科学追求精确, 总是以数据说话, 比如要了解某物, 常常就去测量它, 而艺术听其自然, 精确性难以捉摸。学生往往认为此选项错误, 原因是“总是以数据说话”属于无中生有。从思路上分析, 原文第一句话为观点句, 第二句话为论证句。而在论证句中原文已经提到了“测量某物”, 而测量某物就是“以数据说话”。从学生犯错的根源上讲, 论述类文本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观点和论证的关系问题。

2、句子的添与删的问题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 对原文的句子要进行改造, 而改造经常用到的手段就是“删”与“添”两种手法, 但删与添不一定改变句子的意思, 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判定选项的对与错。如原文:一个人, 当他彻底地意识到自己与宇宙的其余部分息息相关而又十分渺小的时候, 科学就成为其信仰的组成部分。科学是生活的理智, 艺术是生活的欢乐, 而宗教则是生活的和谐。 (选自乔治·萨顿《谈科学与艺术》) 选项为:科学是生活的理智, 而宗教则是生活的和谐,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十分渺小, 宇宙与自己息息相关时, 科学就成为人们信仰的组成部分。学生会简单地认为此项错误, 原因有两点:一是原文有“彻底”地意识到, 选项没有“彻底”;二是原文是“自己与宇宙的其余部分息息相关”, 而选项少了“其余部分”, 当属扩大范围的错误。从句意上分析, 在此段中“彻底意识到”与“意识到”并无多大差别;“宇宙与自己”就等同于“自己与宇宙的其余部分”, 因为自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究其错因, 学生过多地关注了句子的句式, 而忽略了句意,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 要多训练学生句子的转换问题, 要教会学生在句子删与添之后, 准确把握句意的能力。

3、改造词语后的固守与变通的关系问题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 也会调换一些主干词语, 主干词语调换后, 修饰成分也会跟着调换。调换的词语与原文的词语有很大的不同, 但不一定改变了整体句意, 所以要懂得时移世易, 要在新的语境中读懂句意, 不能固守原文本的语言环境而不知变通。如原文:今天的我们更应看到, 在过往的文明进程中, 从来就存在两种相互对冲的力量, 它们一个在拖拽着历史下沉, 另一个却在牵引着历史上升;一个在腐蚀共同体走向发散, 另一个却在凝聚共同体走向一致。 (选自刘东《呼唤文明的上升力量》) 选项为:在文明进程中, 往往有两股力量互相对冲, 一股拽着历史下沉, 一股却在牵引着历史上升;一个走向发散, 一个走向一致。

一般地学生会坚定地认为此项错误:原因是原文中说“从来就存在”与选项中说“往往有”, 不仅用词不一样, 而且句意程度明显存在差异。但原文用的主干词是“存在”就用“从来就”修饰, 而选项改造主干词为“有”, 就用“往往”来修饰, 主干词发生了变化, 修饰也理所应当地发生变化。选项中的用语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整体意思与原文中的意思并无差异。所以,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 读和思要并行, 固守和变通也要并行, 我们要教会学生适应新语境, 学会变通。

4、文段的上下连贯与逻辑关系问题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 也会采用“凑”的方法, 把看似无关的文段中的相关语句凑在一起, 用某个关联词语来联接, 而这个关联词表示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所以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关注句与句的关系, 更不能忽视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如原文:有关艺术作品价值评价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当代艺术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是, 如果澄清了艺术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 有些分歧也许可以避免。其实, 不同时代有关艺术作品价值争论的焦点不同。在18 世纪确立起来的现代美学体系中, …… (选自彭绵的《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选项为:澄清艺术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 就可能避免艺术界的有些分歧, 这是因为不同时代有关艺术作品价值争论的焦点是不同的。学生把选项和原文对比后, 会认为原文没有用“因为”, 选项在这里强加因果。我们从文本的行文思路上分析, 此选项涉及两个段落, 命题者把两个段落“凑”成了一个选项, 而这两个选项之间用“其实”来联结。通过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其实”表示的就是原因与结果,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用“因为”来联接无疑是对的, 不存在强加因果问题。学生之所以犯错, 是没有搞清上下段落的逻辑关系。所以, 论述类文本教学, 不仅要关注句意、段意, 更要关注整体意思。我们要教会学生重视上下文段连贯与逻辑思路的关系问题。

声乐高考生“大曲目”现象的反思 第10篇

关键词:大曲目,艺术考生,现象,规范

近年来,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 艺术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许多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班的开设, 为许多的音乐院校输送了大量的艺术人才。但从高考生年龄段的生理与心理以及艺术修养及表现来看, 绝大多数考生是很难驾驭高难度的“大曲目”的。这种畸形的现象导致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不能顺利的进行。在大学阶段老师的教学就只能花大把的时间来对学生的声音上的毛病进行纠正, 导致老师的教学也不能顺利进行。就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

一、从“大曲目”现象折射出高考的现状

1. 缺乏“弱音”的训练

从近几年的艺术高考来看, 许多的考生唱“大曲目”基本上就是“喊”, 觉得音量越大越好, 大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都放在增大音量上, 基本不注重“弱音”的练习。这样长时间训练会导致声带收缩能力减弱。高考生的年龄基本处于17—18岁, 她们的发声器官发育还没有完全稳定, 声音较为娇嫩, 绝大部分学生是从高一、高二开始声乐的学习, 有的基本没有专业老师的的科学指导, 盲目的凭借自己的爱好与兴趣, 借助媒体进行盲目的模仿, 这样长期下来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不良的发声习惯, 只觉得声音大就是好的声音, 自学的学生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在高考生的声音概念里, 基本没有“弱声”而且大部分老师也把重点放在增强音量的训练上, 而忽视对“弱音”的练习。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克。米兰若介绍她学习声乐的过程时说:“我的老师从不允许我把声音唱得很大, 所以练习时都要用弱声去唱, 大声歌唱会损害轻声歌唱的发展, 会影响音乐的连贯流动性, 最终会毁掉音乐本身。”所以用一定的弱音练习, 可以提高声带工作的机能性。“如果我们的弱音唱好了, 强音自然也会唱好。”

2. 忽视音量“平稳性”的训练

考生在唱歌的时候, 音量忽大忽小, 音量很随意, 不稳定, 不统一, 在我们声乐作品中有意识的渐强与渐弱都是在平稳的范围之列, 音量是否平稳时检测我们气息稳定的标准。当然我们在处理声乐作品时, “音量平稳”只是相对的, 在我们处理段落的高潮部分或情绪低落部分音量是会随着音乐的表现而变化的, 但不是学生们所表现的那种忽大忽小的音量。当学生们在唱“大曲目”时, 所表现的音量上的变化和要求也是不统一的。

二、“大曲目”现象的主要原因

1. 社会的应试教育, 学习风气

近几年来的艺术高考中, 唱“大歌”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高考声乐里编撰的许多打基础的艺术歌曲, 学生们都不愿意唱, 觉得不好听。基本都是自己找一些“大曲目”来唱, 也有许多的艺考指导老师认为选“大曲目”会提高竞争能力, 都选择不符合自身水平的声乐作品唱。以唱“大歌”为荣。大家都这么认为的, 那么在高考时, 基本是听不到中档型的艺术曲了。学生们都选择了歌剧、创作歌曲、咏叹调等。

2. 急功近利、只顾眼前

许多的艺考指导老师一心向钱看, 受“功利”思想的影响, 只讲求应试, 长期给艺考生只唱那么一、二首“大曲目”。不注重基础的技能训练。不管考生是否能达到学习声乐的条件, 只要学生交学费, 就乱收学生。有些老师无心教学, 也不力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不注重学生的气息、咬字、吐字等基本的发声练习。在学生学习声乐的初级阶段未能形成科学的声音概念。这样一味的唱“大曲目”只会害了学生。

3. 不“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我们学习声乐的学生中, 有的嗓音条件好, 唱功好, 处理作品细致, 也有很好的舞台表现能力的学生, 唱难度高的“大曲子”考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的屡见不鲜。一些老师与同学就不注重过程, 只看结果, 觉得不唱“大曲子”就失去竞争能力, 老师们不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 一律给学生唱大歌。其实有许多的“高考尖子生”觉得部分是学习时间长, 又上过很多次舞台, 也有一些并不是高考应届生是考了又考的老生了。因此, 我们学习声乐不是一朝一日, 是需要时间与经验积累的。“量体裁衣”是许多老人与小孩都懂得的一个道理。在教授艺考生时, 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嗓音条件、演唱水平来布置高考曲目, 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大曲目”。

三、怎样克服“大曲目”的现象

1. 从初级阶段抓起

摆脱“大曲子”的不良习惯的前提是学生本人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根本问题所在, 改变自己的“大曲子”就是竞争力的观念, 从初级阶段做起, 抓住气息的练习, 甚至可以把大把的时间花在练声上, 解决好基本的元音发音。先学习一些经典的练习气息的艺术歌曲。如《渔光曲》《大海啊!故乡》《飞吧!鸽子》这些曲子既练习气息又练习元音。

2. 规范发声习惯

学生们经常模仿各种歌唱家的声音, 喜欢唱高音, 唱“大曲目”过把瘾, 没有形成科学的发声理念, 这样的声音直、白、紧, 没有光泽度, 缺乏共鸣。首先要求学生们做到气息的的连贯性, 多建议学生采取胸腹式联合呼吸, 将气息呼吸到丹田一带, 全身放松, 胸腔两肋自然地扩张。保持吸气的歌唱状态唱歌。舌根保持自然稳定, 上下颚打开, 多做“a”“u”元音练习达到声音的统一, 保持发声腔体的通畅, 也可借助哼鸣“m”寻找发声的高位置。

3.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发声器官构造存在着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特点,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 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入手, 将学生的特点, 个性挖掘出来, 这一点沈湘老师曾说“不要拼命去模仿别人, 要唱出自己的声音特点, 艺术的规律就是这样, 失去了个性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争对学生的不同的嗓音情况, 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声乐教学有着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 那么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基础教学的成功, 不是建立在短期内要唱“大曲目”的声乐作品来实现的, 应该避免不求实际的急于让学生彰显成绩的心理, 要循序渐进的把握好每一阶段, 先做到“量”的积累, 从而达到“值”的飞跃。

4. 培养学生学习的耐心

歌唱是我们身体的全身运动, 不可能让学生同时做到, 学生也不可一心多用, 只有循序的学习, 不能看到别人唱“大曲子”而自己蠢蠢欲动, 像修建筑一样要先打好自己的根基, 然后向高处前进, 才不会摔跤。

总之, 声乐教学成功的起点, 在于老师得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运用能够科学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有效地教授出更多的声乐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7.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反思及策略 第11篇

一、沉重的反思

长期以来,高三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是大量的试题训练,反观复习效果,其实不佳。究其原因:

1.注重考点复习而轻视回归教材

进入高三,不少语文教师一味埋头于考点复习之中,置教材文本而不顾。殊不知高中语文教材,不论是必修文本,还是选修文本,它们都承载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科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全国新课标卷,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四基”要求。高三一轮语文复习应两手抓,既抓考点复习,又抓教材复习。研读考纲,把握考试的内容与结构,回归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四基”。

2.注重教师讲析而轻视学生主体活动

高三语文课堂,学生依然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纵观我们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师仍津津乐道于讲析,甚至一讲到底,全然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活动。记得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过:“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已的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的知识”。高三语文复习课堂,应该构建共生课堂,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互生”的学习体验活动中认知、发现、感悟,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3.注重语言运用与阅读训练而轻视作文的有序训练

全国语文新课标卷命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而表达能力的考查占71分(分别为第16、17、18题)。语文重基础,提高靠作文。因此,一轮复习中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作文的复习与训练尤为重要。作文的复习不可随意打乱仗,应合理安排,有序进行。一轮复习与训练的重点可设置审题与立意、文体与结构、语言出采与素材积累,最好每周安排一节作文课。设计好作文复习与训练的作文学案,结合近三年高考作文题型加以导练,用高考考场满分卷加以示例,让学生有具体真切感受。学生有借鉴,有模仿,有启迪,使学生树立“作文不可怕、作文我能行”的信心。

4.注重考题训练而轻视对考题的研究

高三一轮复习中,不少教师往往不加选择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而试题的陈旧、重复,甚至与高考考题相差甚远,他们视而不见,不“运用脑髓,自已来拿”,让学生“囫囵吞枣”,其结果,复习效果与考试成绩也就不尽如人意了。

有责任、有经验的高明教师,进入高三复习时,他们往往对当年高考各套语文试题(2016年共八套,全国卷三套,其他自主命题的省市五套)详加研究,寻找高考命题的特点、趋势,剖析高考考题考查的内容、能力及题型特点,让自已的引导与复习能真正“瞄准高考”。

高三语文教师,进入复习阶段,应该加强对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同时还要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如高考常考点“成语使用”,2016年全国卷(I)命题题型略有变化(变式),变为多则成语分组考查,增加了难度。再如常考考点“语言连贯”:就单选题而言,全国新课标卷主要有两种题型,一种是“衔接式排序题”(2015年以前),难度教大,一种是“语句复位题”(2015年),难度降低;就填空题而言,全国新课标卷主要题型是补写语句,补写三句话,每句12至15字不等,连续五年考査,几乎是一道必考的“大餐”。教师多研究高考真题,复习时成竹在胸,学生的训练就不会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精选准练,复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复习策略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切不可天马行空,毫无章法,更不可一味依赖单一的“复习资料”,思想懒惰僵化。高三复习备考应该是动态的、立体的,因时而变,因事而化,要不断创新复习方法。

1.制定详实计划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可谓千头万绪,似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那么多的语文知识,那多的考点要求,加上十几本高中教材,如何展开复习呢?这时一定要忙而不乱,繁而有序,制定好合理详实的复习计划。

首先是教材复习计划。教材文本如何复习,复习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采用何种复习方法,如何落实好教材的能力要求和语文素养要求等等,缜密思考,统筹落实。

其次是《考纲》的考点复习计划。制定考点复习计划要特别关注哪些是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的重点考点,哪些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计划既要全面覆盖,又要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切不可平均用力。

其三是学生自习复习计划。不少高三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缺乏语文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习,特别是早自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我复习有序进行。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好早自习复习计划,正告学生:或教材复习,或语文知识复习,或考点知识复习,或朗读、背诵文段。学生每天有具体任务,又有章可循,日积月累,自我复习定会收到效果。

总之,复习计划不可单一,要全面,要有层次、阶段性,做到合理、科学、有效。

2.构建知识网络

高中语文知识按考纲要求,大致可概括为语音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词句及语段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古代诗歌知识系统、文言文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和写作知识系统等。因此在语文第一轮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各系统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复习的知识点与所属的知识系统横向联系,再将语文的各个大系统知识纵向联系起来。如此纵横交错,不断积累完善,便能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能力,学生答题便能更好地寻找解题的依据。

3.注重利用教材

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抛开教材搞题海战术是本末例置。2016年全国新课标颁布的《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明确规定:“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5五个模块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因此,教材既是教学之本,也是复习之据,教材复习的重点应该是词语知识及积累,相关语文常识与文体知识,文言文与古代诗歌,规定背诵的段落、篇章,以及优秀篇章的结构思路、表现手法等。此外,也可将课文的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如庄子、陶渊明、苏轼、桑地亚哥等中外的人物都能让我们产生对生命价值的看法,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充实作文的内容,又可增加作文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

4.突出能力培养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特别注重突出能力立意,强化语文素养的考查。高考命题给我们启示是:紧靠一味大量的试题训练是不行的,语文教学也应“不忘初心”,必须回归多读、多写的正途,必须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当作核心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比如论述类文章阅读,学生往往不易把握。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读:第一步,全神贯注,快速阅读,第二步细读勾划,划出关键(划观点句、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重要概念词、时间词,限制词、指代词等),第三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学生阅读如果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会提逐渐提升,也为学生答题提供了寻找解题的依据。

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首先要对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然后在信息区间分层探寻勾取,运用同类合并、异类并列的方法进行归纳。信息筛选与整合,这是高考必考的能力要求。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古诗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作文审题立意与快速构思的能力。

5.重视学生积累

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积累尤为重要,有了平时的“厚积”,才有高考的“薄发”。

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尤其是成语。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以组考查成语,扩大了考查的范围,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丰富的成语语料。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外搜集成语,分类整理,积累成册,并能有意识地在作文中运用,增加作文语言的文采和意蕴。

指导学生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虚词、实词、文言句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让学生分类整理。

指导学生积累古代诗歌知识。古代诗歌知识包括诗歌文体、题材特点、风格流派、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让学生分类整理。

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精采片断和作文素材。作文精采片断在作文中有借鉴作用。作文素材的积累要指导学生放眼世界,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热点,铭记道德模范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吸呐和传递时代的正能量。

高考试题反思 第12篇

有关某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和具体的基因型 (不考虑变异) , 要点如下:

1.一个性原细胞和一个个体实际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不同。

2.一个不同性别的性原细胞实际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不同。

3.一个性原细胞可能产生的和实际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不同。

4.注意配子基因型之间的连接符:如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可以写成“YR、Yr、y R、yr”、“YR和Yr和y R和yr”, 不能写成“YR或Yr或y R或yr”;一个卵原细胞实际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可以写成“YR或Yr或y R或yr”, 而不能写成“YR、Yr、y R、yr”“、YR和Yr和y R和yr”。

5.若某个体含n对等位基因 (不是n对同源染色体) , 则这个个体的一个性原细胞实际能产生的配子有1 种或2 种, 而一个性原细胞可能产生的配子、这个个体可能产生的和实际能产生的配子都为2n种。

二、当F2中出现9∶3∶3∶1 或其变式试题时

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 只有在每对基因分别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 后代才会出现9∶3∶3∶1 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一对基因决定两对相对性状, 或者一对相对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或影响, 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将是9∶3∶3∶1的变式, 如9∶7、9∶3∶4、12∶3∶1、9∶6∶1、1∶4∶6∶4∶1 等。

1.牢记两对亲本组合

F1双杂合个体自交, 后代有4 种表现型, 9 种基因型, 16种组合方式。而亲本组合可以为“双显性纯合个体×双隐性纯合个体”, 也可以为两种单显性纯合个体杂交。解题时, 一定要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判断出亲本属于哪一种杂交组合。

2.利用9 种基因型求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面对9∶3∶3∶1 的变式试题, 如果按照“已知后代表现型, 推出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再判断表现型及比例”的思路解题, 往往会漏写掉个别基因型的情况, 导致分析不全的悲剧发生, 而如果直接写出9 种基因型及概率, 不仅可以快速得出表现型及比例, 还可以避免残缺不全的答案出现。

3.牢记结论———“亲本具有两对等位基因”

当某亲本自交后代出现9∶3∶3∶1 或其变式时, 该亲本一定是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 但不仅限于只有两对基因。牢记此结论, 可使复杂的题目简单化。

三、有关基因的位置判断

面对设计方案来判断基因的位置这类题, 学生往往无从下笔, 即使看了答案也是一头雾水。判断多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往往先杂交再自交或测交;判断性状是受核基因控制还是受质基因控制, 可以设计正反交实验;而比较困难的是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解决这类题目最直接的思路就是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去制造“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这一杂交组合。

四、自交与自由交配

1.概率的计算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植物群体为例, 两亲本的概率都不为1, 自由交配时, 需要将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去相乘, 而在自交中, 亲本不为1 的概率只能考虑一次 (即相乘一次) , 这是因为自交中父本和母本都是同一植株, 例如父本的基因型是Aa, 则母本的基因型一定也是Aa。

2.自由交配解法的选择

自由交配的试题有三种解法, 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

解法一:分别讨论♀2/3AA×♂2/3AA、♀2/3AA×♂1/3Aa、♀1/3Aa×♂2/3AA、♀1/3Aa×♂1/3Aa四种交配方式的情况后再合并。特别注意AA×Aa这对组合需考虑正反交两种情况。此解法适用于几乎所有自由交配类型的题目, 但由于比较繁琐而不常用。

解法二: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 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 计算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解法三:算出群体产生雌 (雄) 配子的概率, 再用棋盘法模拟受精作用进行运算。

注意:若群体产生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 选择解法二或解法三都能快速得出答案;但如果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导致雌雄配子的概率不同时, 选择解法三更为合适。比如:某基因型的植株花粉培育, 求群体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时, 可以直接用解法一逐一分析所有的杂交组合再合并, 但比较繁琐。更简单的方法是, 考虑到某基因型的植株花粉败育会导致雌雄配子的概率不同, 选择解法三的思路, 根据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算出雌雄配子的概率, 再结合棋盘法算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参考文献

[1]李朝东.《锁定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1月

上一篇:云南省高科技企业下一篇:具体化的文化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