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论文范文

2024-05-07

文化概论论文范文(精选10篇)

文化概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高低语境文化,对比

高语境与低语境概念系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Hall首次提出。这一理论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学者运用此理论研究文化冲突和如何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依存互动进一步增强,带来了包括思维特征、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语言规范、价值规范等方面的变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会反映出自己的背景文化,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对双方的文化交际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的交际模式,灵活动态地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和障碍,从而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理论

美国学者霍尔(Hall, 1959)指出了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文化的影响,并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了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正是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十分明显,习以为常,然而很少加以研究的文化方面,以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1]霍尔进而从交际与感知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研究文化异同的有效方式,他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颇有见地地指出文化具有语境性,根据信息由语境或编码表达的程度,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所谓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他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语境编码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而低语境编码则主要体现在言语中,交际信息对语境的依赖性小。通过对比研究霍尔得出结论:“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即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

二、不同的文化渊源导致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模式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可以溯源到儒佛道三教文化的源流之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和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2]孔子的论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使得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内敛而含蓄、敏感而善感、谨慎而不张扬、自省而睿智。总之,“和”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在交际时以建立和维护和谐关系为宗旨,强调集体主义,这就使得中国文化成为高语境文化。佛教在社群伦理上主张:中和礼让、社群为本,在经济伦理上主张义利统一、以义生利。具体地讲,中国人是把利益建立在人情关系的基础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人际和谐,尽量避免公开冲突,回避言辞角逐,遵循“和为贵,忍为高”的处世原则。道家的核心是仁、义、礼,人与人交际时讲究仁道,注重礼节,当利益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以义为先。所有这些使得高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中注重和谐、内隐而含蓄。

低语境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的“逻各斯”,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性与辩论术。很多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人道主义的传统上,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3]西方人有较强的竞争精神,在处世上追求独立、自由、平等。这使得低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中说话明了,反应外露,而不受太多的规范的限制;他们注重的是交际中平等,如果双方存在利益分割,则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利益,而不是追求人情关系。

三、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差异导致人际交流上的冲突

语言作为文化表层的一部分,其发展和使用都受到深层文化的极大影响。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每种文化在其准则、规范、行为模式的表面下,都有着整套的价值系统、社会习俗、道德观念、是非标准、心理取向、思维特征等,正是这些决定了语言的使用。这两者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1. 对沉默的态度。

在低语境文化中,人际交往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沉默是需要填补的空间,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对于交谈中出现的沉默会感到尴尬。西方有的学者甚至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患有“交际恐惧症”甚至是“精神病”的表现。美国人乐于侃侃而谈,崇尚能言善辩,尽量回避沉默,一旦出现,人们就会竭力用语言来填补。而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却认为沉默具有交际功能,并不是交谈中的空缺。中国人十分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有丰富的含义,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又可以是欣然默认、保留己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又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恰到好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因此有人称它为“默语”,认为它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转换方式。[4]沉默代表有涵养、谨慎、稳重。总之,在高语境文化中,保持沉默是得到赞扬的。

2. 螺旋式思维和直线式思维交流。

高低语境的文化特点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汉文化”的螺旋式思维特点决定了其语言是归纳型语言,[5]人们通常要等到高语境的发话者把话说完才能了解会话意图。英美文化的思维特点是直线型的,因而英美语言是演绎型语言,几乎没什么客套语,即使有也非常简洁。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对外交流中,中国人给西方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好摆弄虚话、空话。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曾对这一现象有生动的例述:“很多商务代表团招商引资时仿照国家领导人出访说话,如首讲如何在春光明媚的季节来到美丽的塞纳河畔,再讲勤劳智慧的法国人民如何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三讲中法友好,四讲华夏有5000年文明,等等。招商内容却置于末尾,匆匆带过。还有的代表团在交流中照稿宣读:‘我们正在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我市是一块投资热土,商机无限。我们会采取平等互利原则,实现双赢。我们工业门类齐全,人力资源雄厚,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我们欢迎大家到我市投资……’”[5]以上发言,使法国人如堕五里雾中,他们不知道何谓热土,商机如何无限,何谓平等互利,双赢目标是什么。中国人以大观小,先铺垫后切入正题的思维方式,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交际环境,以免单刀直入显得突兀。西方人预热阶段短,开门见山,是典型的低语境言谈方式。因此,中国人营造的这种高语境的氛围,对西方人来说,多属冗余信息,真正需要的信息量却远远不够,不仅套话连篇,而且环境氛围提供太多,所以西方人觉得不着边际,不知所云。

四、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部分对交际差异的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的应对策略。

1. 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在与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进行交流时,要注意彼此在交流理念、言语风格、会话方式、礼貌客套和写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面对交际模式的差异要求同存异包容理解。当高低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一定要用对方的交际思维来阐释对方的交际行为,在翻译时要注意两者的转换。比如:中国的诗句要翻译成英语,就需要用很多英语来阐释其中的意境。相反,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则要注意用词精炼、恰当。[6]谈判时,如果对方是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那么双方交易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合同内容。

2. 因为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人在交际上存在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所以交际者应了解不同地区交际者的言语交际方式,以及语气语调语音习惯,从而减少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比如,中国的北方人说话相对硬气直爽,而南方人则说话柔气委婉。

3. 对于交际中的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具体到每个交际者,他们的交际模式不尽相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某个交际者也许说话直接,开门见山,这时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不要因此而认为对方不注重礼节或不注重情面。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也许说话含蓄,这时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要理解对方的说话模式,进一步领悟对方的意图。

4. 高低语境文化中分别存在两种不同的交际方式,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高语境文化下的中国,人们有可能采取高介入的谈话方式,而在低语境文化下的德国,人们有可能使用高体贴时的会话方式。相似的,在低语境文化中也发现高语境文化的渗透。[7]

五、结语

虽然高、低语境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在高语境文化中发现低语境的行为,而在低语境中也可以发现高语境的行为,但文化的高、低语境属性是整体上客观存在的,它们的不同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是必须面对的问题。高、低语境的研究让我们对交际过程中人们注重什么、忽视什么有清楚的认识,并对不同语境文化中交际的模式和差异有总体的认识。而对它们各自的成因和特征的探究则可以提高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相互理解和预测能力,并增强我们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并对跨文化交际实践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 Edward.T..The Silent Language[M].Garden City N.Y..Context and Mean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A Read-er, 1976.

[2]叶碧.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J].浙江社会科学, 2007, (2) :133.

[3]胡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J].宁波大学学报, 2009, 22, (4) :51-53.

[4]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报刊文摘[N].2003-05-27 (B1) .

[6]张春星, 张春月.高语境信息词汇的语用翻译研究[J].外语学刊, 2008, (3) :123.

[7]马识途, 唐德根.试论如何在高语境与低语境间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J].云梦学刊, 2003, (5) :118-119.

中国文化概论 第2篇

法家略述

 代表人物:管仲、吴起、商鞅

 主要典籍:《管子》、《商君书》、《韩非子》  目标:富国强兵

 对人的观点:人性恶(贪生怕死、趋利避害)

 主要思想:法、术、势

 主要成果:军事化强国、中央集权制

法家分类:齐法家与秦晋法家

思想差异

在礼崩乐坏、群雄并立、弱肉强食的东周,主张以法治国来实现富国强兵的法家自然受到了重视。

法家分为以《管子》为代表的齐法家和以《韩非子》、《商君书》为代表的秦晋法家两派。虽同为法家,但二者在对待君、民、礼、刑四个方面的看法上差异很大。

其一,就“君”而言,虽然齐、晋法家都强调君主专制,树立君主权威,但齐法家主张“令重则君尊”(《管子.重令》);秦晋法家则认为“君尊则令行”(《商君书.君臣》)。齐法家认为要树立君主权威先要树立起法的权威和尊严,这就把“君与法”的关系摆在了一个合适的位臵。由于“令重”,“令尊”在先,那么,就要求“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任法》),从而把法摆在了君主之前之上。由此可见,齐法家的“尊君”实质上是将君主的权威是建立在法制健全和君主带头守法的基础上。晋秦法家则相反,他们不认为君主的权威是建立在“令重”,“令尊”的基础上,而认为“君尊则令行”(《商君书.君臣》),即只有君主先树立起绝对的权威,法令才能推行。如商鞅主张君主应独揽大权,“权者君之所以独制也”,“权制断于君则威”(《错臣》)。韩非认为君主只有“权重”才能“位重”(《韩非子.难势》);申不害更直言不讳:“独视者则明,独听者则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

在他们的影响下,晋秦之地盛行“事君以死,事主以勤”,“事君不避难,有罪不逃刑”等所谓“愚忠”。愚忠的结果是“不从君者为大戮”(《国语.晋语》)。商鞅执政,更明确规定:“有不

以王令,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赏刑》)。这就把君主专制通过法令的形式加以强化,从而彻底打碎了奴隶社会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其二,就“民”而言,齐法家主张“富民”、“商德保民”;秦晋法家则主张“愚民”、排斥民本。

齐法家认为“ 仓廪实则知礼节”,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决定着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服从程度。老百姓衣食无着,饥寒交迫,就会挺而走险。此刻若“以法随而诛之,则是诛重而乱愈起”(《治国》),正所谓:“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戳不足以服其心,杀戳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牧民》)。因而主张先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的思想,认为老百姓富而有了体面,自然就会懂礼知耻,作为统治阶级也就容易管理了。此即所谓“富民可教”。

晋秦法家则相反,他们提出了“民愚则国安”“民农则愚,愚则易治”的观点。商鞅说:“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肠,苦其意志,劳其四肢,伤其五脏,而益裕广耳。”(《商君书.算地》)他因此得出结论说:“民不易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垦令》)商鞅设想,治理老百姓,最好让其撑不死,饿不着,智慧无从开启,文化无从涉及,除“耕战”一事外,不知其他生活方式。这样,国家就会永远长治久安,此即“愚民易治”。周代农耕文化中的民本因素随着“封建亲戚”被带到各个邦国,与当地文化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民本或被加强,或被削弱。具体来说,在齐,民本因素被加强,在晋,民本因素被削弱。齐地固有的东夷海洋文化对民本本身就有亲和力,所以在和周文化融合过程中,它吸收了周文化中的尚德保民。

而晋文化所吸收的来自戎狄的游牧文化则排斥民本,所以在其后的发展中,晋文化的民本成份越来越少,以至追求极端专制。因此,齐法家追求理性的君主专制,而晋法家则追求绝对君主专制,事事从国家和君主角度考虑。

其三,就“礼”而言,齐法家主张“礼、法兼容”;秦晋法家强调 “一任于力”。

齐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同时,还重视“礼”“义”的作用。比如他把“礼义廉耻”比作“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张则君令行”(《牧民》)。

另外,在人性论上,齐法家认为人性可以通过教育可以改变,统治阶级只要做到“教训成俗”,就可“刑罚省数”(《权修》)。齐法家还认为,治天下应“重法”,但不能“重力”,不能一味“以力使”,而应“以德使”,才能做到“民从之如流水”(《君臣下》)。由此可见,齐法家的“法治”思想吸收了儒家提倡的“德主刑辅”的思想。

与齐法家不同,晋秦法家认为“德治”,“礼治”是上古时代的产物,那时,“人民少而财富有余,故民不争”,故用“德”,“礼”就能治天下。而现在“人民贫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蠢》)。况且东周时期,国与国争战不休,“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商君书.开塞》),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以法为本”,“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任其力不任其德”(《错法》)。否则,只能走向“奸民”横生民疲国弱的道路。

其四,就“刑”而言,齐法家主张“宽刑省禁”;秦晋法家强调“严刑峻法”。

管仲主张对人不能滥施刑罚,即使对犯有“不用上令”,“寡功”,“政不治”等严重罪行的人,也可以给予两次改正悔过的机会,即所谓“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国语集解.齐语》)。管仲甚至还主张人犯可以用“赎刑”的办法获得免刑。他任相后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下令重罪者“甲赎”,轻罪者“盾赎”,从而使齐国一时“甲兵大足”。这种观点与齐法家的“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戳不足以服其心”的观点是一致的。

晋秦法家则不然,他们坚决反对赦罪和减免刑,再三强调“不有过,不赦刑”。认为“赦死轻刑,社稷将危”,因而坚持“有过不赦,有善不遗”的原则。在他们看来,采取“有过不赦”政策,并不在于惩罚本人,目的在于起威慑作用,即“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商君书.爱臣》)。若对犯人进行赦免或减刑,就起不到”止邪的作用。

基于此,晋秦法家基本都主张“轻罪重判”原则。商鞅说:“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商君书.靳令》)由此可见,晋秦法家是典型的“重刑”主义者。

知识点:

A、目标:富国强兵

一、时代的呼唤强力政治

1、德治误国 

2、智谋不决定成败 

3、凭实力说话 

二、强国的途径 

1、农耕

2、兵战

3、思想管制 

4、集权

一、人性的证明 

1、人人为己 

2、人人求利 

二、人性的利用 

1、诱之以利 

2、分而治之 

3、利益捆绑 

4、自立自强 

一、君主之德 

1、公 

2、明 

3、慎 

4、信 

5、勇 

二、君主之才 

1、无为 

2、变通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B、人性恶 合格的君主  《韩非子〃五蠹》  

3、用人

D、君主眼中的臣民

一、臣子

1、忠贤之臣不理想 

2、争权之臣最危险 

3、对付臣子的原则 

二、民众

1、良民 

2、奸民 

3、对付民众的态度

法家之流派

尚法派:以商鞅为代表,主张信赏必罚,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

 尚势派: 以慎到为代表,主张秉权立威,尊君卑臣,令行禁止。 尚术派: 以申不害为代表,主张循名责实,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术)

E、法治与赏罚

一、法治

1、法治的必然性 

2、法治的益处 

3、法的时代性 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5、执法严明 

二、赏罚

1、赏罚的必要性 

2、赏罚的一般原则 

3、赏罚的从重原则 

4、以罚为主 

5、毁誉

F、势

 势:强力、阳刚  术:谋略、阴柔

慎到重势

1、势:权位与威力 

2、势与法治 

3、势专属于君主

G、术

1、术:驾驭臣子的计谋 

2、自神术

3、观察术

文化概论论文 第3篇

一、设置专题,力求深入

本科阶段,一些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概论》,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研究生阶段,如果再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复述一遍,将有悖于研究性教学的总体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研究生教学要求,设置若干专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细微,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科研创新能力。笔者给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共计36课时,大约每6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先秦文化典籍精读”、“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历代制度史”、“中国美学通论”这六大专题对中国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在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揭示其内在起承转合规律,探讨各阶段文化之总体特点。“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通过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先秦文化原典的思想精髓。具体选择《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礼记》、《诗经》等原典,采用现代比较规范的注本进行精读,追寻经典之本意,思考其中的现实参照意义。学术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侧重于探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化传承、士人道德操守及其中国文化之影响,分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进行集中探讨。“中国史学概论”在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史记》文本,初步了解中国史学思想及文化影响。中国历代制度演变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中国历代制度史”主要探讨某一时段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之兴衰演变,以求通过制度反思而关照当下。“中国美学通论”则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等审美特质,揭示中国美学的独有内蕴。之所以如此划分专题,既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化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又涉及古代文化的经济、政治、学术、思想、艺术等诸多方面,将宏观和微观结合,力求深入浅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响较好,大多觉得上课收获颇多。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史专题,他们既能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又能对一些文化史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二、讲论结合,互动交流

研究性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其固有思维方式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在授课方式上,不能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更要将授课、研读、讨论、互动相结合。笔者采取的讲授方式为:讲论结合,精读原典,分组讨论,课程作业。所谓讲论结合,是指每个专题先由教师讲解两个课时,或是总体论述该专题,或是论析某本典籍,或是对某个具体话题深入探讨,内容不拘,形式自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精读原典,主要让学生课后对中国文化史上主要典籍及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阅读。具体六个专题各列出书目,如“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阅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阅读《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等书,“中国学术思想概论”阅读钱穆《国学概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中国史学概论”阅读王伯祥《史记选》,“中国历代制度史”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美学通论”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每个专题大约要精读一到两本书,在精读原典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则有话可谈,言之有物。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经典之余,更要乐于思考、敏于答问。本课程在教师讲授以及课后阅读之后,也颇重视课堂讨论,对中国文化史诸多专题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先秦思想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思想存在异同,在课堂讨论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儒家、道家两方,分别阅读儒家和道家原典之后讨论儒家及道家关于“道”的理论,有学生认为儒家思想不太关注个体而重视群体性道统,当时就有学生反驳说儒家也重视个体的尊严、道德修养等。在激烈讨论之后,笔者对双方论点进行评析,指出先秦思想的复杂性,不可仅以儒家或道家笼统论之,即使儒家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也有差异性。通过大胆质疑、相互切磋,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研究视角日趋新颖,为日后科研及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堂讨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各个专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在座同学,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收集材料、开展研究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自身讲课水平得到提高。如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这一练习过程中,有学生做出“情迷唐代”的精美课件,讲述唐代历史文化,并解读其热衷于唐代文化的原因,受到在座学生的好评。又如阅读《史记》时,一些同学详细分析《史记》中诸多不大出名的历史人物,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诸多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讲到“中国美学通论”时,有同学对汉服极为感兴趣,作出“儒雅的汉服”的学术报告,整个报告图文并茂、内涵丰富,让在座的同学皆感受到传统服饰之美。通过以上诸多授课方式,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丰富多彩,对于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反应、积极思考等方面也作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得到极好的训练。

三、实地考察,经世致用

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籍记载的传统文化往往不够形象可感,学习中国文化史也要重视实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的寺庙、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了解到佛寺的基本布局、佛像的宗教内涵、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等,使得原本颇有距离的宗教文化变得切实可感。在博物馆参观时,笔者侧重讲解“广陵潮”、“雕版印刷馆”等几个颇有特色的馆藏。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历代扬州文化的发展等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刻板及印刷也有了深刻认识。这些不仅使得书本知识落实到实处,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也当如此。在课堂上,笔者较为重视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呼吁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载道”等话题进行讨论,试图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尊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文化反思能力。与此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要熟悉民族文化精髓,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充满底气。注重提升自身涵养及人生境界,不断自我完善与心态调整。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及家庭观,实现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诸如此类,皆是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出发,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反思社会、传承文化、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形式的改革、课外教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诸多尝试,使本课程既能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又能增进学生学养,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为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湖南:岳麓书社,2003.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第4篇

首先, 办学规模和学生生源薄弱。一方面, 新闻传播系现有三个专业中的两个专业均属于艺术类 (包括广电专业) , 学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 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另一方面, 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不了解本专业具体内容, 爱好的更不多。

其次, 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不足。多数高校新传系会给学生开设西方文化及西方文学的课程。而我校只针对西方文化开设了一个学期、30学时的课程, 授课还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 时间紧、任务重。

最后, 教学资源不健全。由于我校建校时间较短, 图书馆建设还不健全, 西方文学、文化方面的书籍不多, 给教师教学研究或者学生课下扩展阅读带来不便。

基于这些实际情况, 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希望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标准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探索新闻传播专业背景下的人文素质培养。

第一,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介绍, 开阔学生的视野。《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最基本目的, 就是从宏观角度介绍西方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历程, 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明渊源、文化面貌、历史影响等, 进而了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来源, 追溯西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本门课容易被当成是对世界历史简单理论的学习。其实, 文化史与历史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史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 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与历史研究相比, 文化史更侧重于精神文化的研究, 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等。本门课是对西方文化精神的研究, 而非历史的介绍。

第二, 穿插一些对西方著名文学作品的解读, 提高学生文学理论修养。我在讲授西方文化史的过程中, 加入了一些对名著的解读, 以弥补文学方面的不足。具体作品的研读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那个时代, 增强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韦勒克曾经说过, 文学的研究注重的不是文献的研究, 而是要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永恒的价值。学生让自己的想象力徜徉于文学经典之间, 体味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同时, 也重新审视了那个时代。

第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本门课程中有关于“人文主义”及“人文精神”概念的介绍。我希望对于“人文精神”, 不仅仅是概念性的介绍, 更是身体力行实践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西方文化是一个浩瀚无边、博大精深的殿堂, 我希望通过传授西方文化知识来进行一种深层次的人文教育, 帮助大学生们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图卷中悲歌慷慨的英雄业绩和雄浑壮丽的历史场景的同时, 在灵魂深处受到一种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的陶冶与升华。“在西文中, ‘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 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我们这里指的人文精神, 是一个宏大的概念, 关注的是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它主要包括对权力和自由的渴望, 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人格、个性的高扬。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如果只对人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 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台有用的机器。而我们在高校中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就是为了避免将学生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机器。文学素质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它可以避免人文精神的衰落。

第四,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西方文化概论既是文化史, 又是文学史, 也是一门艺术史,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更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比如, 在介绍一些历史遗迹的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照片、手稿以及相关纪录片, 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 第5篇

1:54:57 AM

第 1 页

2013-4-8

1:54:57 AM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

(2)礼乐制度

(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 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 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 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 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

中国文化土壤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 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 分封制

定义: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义庄的创始人:范仲淹

中国在二级群体中获得社会性满足的顺序:伦理——法律——宗教

中国的物态文化

一、物态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特点:1 创造性

2时代性

物态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峰时期是宋朝,中国古代文化的隆盛时代是隋唐;

3民族性

二、中国物态文化元素概述

(一)生产 1农业

(1)基本情况:中国古代农业南北经济分界线:秦岭——淮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分界线:长城东段或(400mm等降水线)最伟大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2)特点:土地国有,家庭生产

(3)农业生产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平1

庹国阳

1:54:57 AM

第 2 页

2013-4-8

1:54:57 AM 保守

忍耐

2手工业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技术文献

家庭手工以纺织品生产为主 3商业:单向性的朝贡贸易

内敛式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是士 农 工 商 中国古代抑制商业发展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抑制商业的过分发展,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第二,商业的发展导致的贫富悬殊与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传统相冲突;

第三,抑制商业也与以农业为本位的古代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第四,中国传统世界观对经济人生得消极态度也导致了对商业的抑制。

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个从不贱视商业的王朝是元朝。

(二)生活

1、衣服

(1)基本情况

中国服饰最早利用的植物纤维是葛,成为文化残存的中国古代的衣服材料是麻,丝与瓷是中国早期外销的最重要的两种商品(2)中国服饰的文化功能 A人兽之别,羞耻感

B华夷之别,交领右衽

C尊卑之别,长衣配饰(3)当代社会中的服饰

2、饮食

人类饮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进餐时间的规律性

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一,典型的农业文明; 第二,宗教观念淡薄; 第二,极强的群体意思;

第三,等级性和平均主义观念相辅相成; 第五,中国文化的早熟而不成熟。

最早提出“中国文化早熟”的人是梁漱溟。中国文化早熟(优缺点)的表现(如何理解)第一、思维方式上,直觉发达,理解滞后;第二,世界观上以天人合一代替天人相分;

第三,社会关系上以血缘代替业缘;第四,文化人格发展的口腔期固着。

3、建筑

(1)传统建筑概说

世界建筑分为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和中国

中国建筑的三层式被称为天地人

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传统价值观的?

第一、由于受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建筑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西方式建筑永恒不朽的思想,中国建筑以木料为主要购材,斗拱为结构之关键;

第二,祖先崇拜的宗法制文化传统;

第三,极强的守恒性;第四,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社会交往

黄帝——轩辕氏|:车子的发明者 中国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1)社团生活的缺失

(2)社会公德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的缺乏(3)社会伦理的家庭化

(4)公共空间的权力化、等级化。

第六章

中国的制度文化

一、制度文化的定义: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各种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特点:

1、时代性

2、客观性

3.、强制性

三、中国制度文化元素概述

1、科举制度

(1)定义: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并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从隋唐至清末,历时1300年,全盛于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A两周时代:世卿世禄制

B战国时代:客卿制

C帝国时代

察举也是汉代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D共和时代:选举

(3)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使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序化,减少了社会动荡;

B维护了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集

庹国阳

1:54:57 AM

第 3 页

2013-4-8

1:54:57 AM 权统治;

C传承了中华文明;

D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势。

2、法律制度(1)定义和特点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

B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历代王朝的各种改革称之为“变法”)C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D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

E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F立法、司法与行政统一,行政干预司法;G以实质正义代替程序正义。

《唐律疏议》——把儒家思想法律化

第七章 中国的行为文化

一、行为文化定义

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特点:

1、大众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非强制性

三、行为文化元素概述:仪式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仪式是指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且为人普通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2、特点:(1)神圣性

(2)话语的神话性(3)象征性

(4)高度的形式化

(二)节日

1、节日的本性(1)节日能让人在一个非对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舒展开来。

(2)节日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中国,仰韶文化时代是森林休耕,龙山文化 史灌木休耕;春节在中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程。

(3)作为生存时间与体验的节日,总是会有些不寻常的交汇和新鲜经验。(4)节日还具有一种重新创造世界的神圣氛围。

2、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些特点?(1)根植于农业文明

(2)祖先崇拜的宗法制特征(3)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4)非人格化特征

第八章

中国的心态文化

一、定义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二、特点:

1、精神性

2、先验性

3、超稳定性

三、中国心态文化的特点:人文性

1、这种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

2、这种人文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神本主义;

3、与此相关的就是中国人对伦理的过度重视;

4、非科学性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

唐代佛教唯识宗哲学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辨性太强。

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原因:

1、与商周巫术文化传统的没落有关;

2、长期的小农生产的经验论导致了实用理论的顽强保存;

3、宗法血缘导致了人际关系异常突出,阻碍了纯粹理性的发展;

4、先秦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决定了当时中国人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

四、中国心态文化元素概述

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思形态。

(一)社会心理

1、定义: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尚未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庹国阳

1:54:57 AM

第 4 页

2013-4-8

1:54:57 AM

2、乐感文化

从文化模式来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也称爱感文化),基督教就是这种文化的表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伦理型 特点:

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日本文化按照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说法就是耻感文化。特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中国古代的艺术(1)青铜器

A、特点:饕餮纹,人兽共生

B、美学风格:李泽厚称之为“狞厉的美”(2)雕塑

特点:与绘画有关: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3)书法

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4)绘画

特点:一是散点透视,二是遗貌取神 文人山水画以宋元时期水平最高(5)音乐

中国音乐的主流是无音节体系(6)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京剧和昆曲

特点:程式化,虚拟性

程式化:程式指的是前人戏曲艺术经验的凝固形态、程式化就是在戏曲表演中以故常为法度的一种普遍倾向,是对前人戏曲经验和已有格局的蹈袭和俯就。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的文化领域 经学: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其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压倒的一切的学问,成为古代社会汉以后历代的官学。

文化概论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产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48-02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及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方案〉(2014-2020年)(试行)的通知》(陕教发[2014]43号),我省多所普通本科院校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定位指向不清、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试点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明确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市场产业链条,为社会输送结构性匹配人才。

文化产业是学术界公认的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区域内体验旅游、假期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商洛地处秦岭南麓,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商洛学院是陕西省首批应用技术型本科试点院校之一,肩负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的使命。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3年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招生,现在校生共计194人。“文化产业概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介绍文化产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回答文化产业实践中出现的带有原则性、规律性的问题。该门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文化产业全局观的重要载体。该课程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有重要地位,但是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在课程的建设、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教师进行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产业概论”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传统观念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按照主客二分法,教师是掌握、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被教育、被改造的客观对象。学生对老师有权威崇拜心理,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加思考,直接接受,这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导致学生缺乏对客观世界、周遭事物的好奇心,主动学习的热情难以为续,理性、系统的批判思维难以形成[1]。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产业概论”教学多是以理论为主,以商洛学院为例,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安排,64个学时均为理论学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采取理论讲授法并辅以少量案例传授知识。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而轻视文化产业实务介绍,学生很难从抽象的理论中体会文化产业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严重脱节。

(二)教师数量少且教育背景与所教专业有差异导致的教学内容狭隘

文化产业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尚属新型学科,加之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时间较晚,导致专业建设基础较差,教学人员配备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现有教师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整体层次偏低。教师普遍较年轻,在教学科研方面经验不足,未能形成稳定的学术团队,所以研究成果层次不高,对教学及专业发展支撑不够。另外,科研成果数量偏少,且尚未形成院部合作性研究。目前现有教师教育背景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现有的6名专职教师,均为转专业方向教师,教师的相关实践经验较缺乏,导致授课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少有涉及。

(三)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当下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性地位。将知识直接灌入学生脑中,养成学生的学习惰性,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还会弱化学生的专业基础。部分教师完全依照教材内容学生讲解和演示,或要求学生依照其事先拟好的议题、方案进行讨论,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产业概论”教学改革措施

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教育市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2]。

(一)明确改革目标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轻实践而重理论,在学习的能动性上轻学生而重教师,导致学产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就是要使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结构性对接,体现专业的动态发展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要真正重视实践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入“文化产业概论”课程的实践课时。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课程大纲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需要调整课程内容。注意在讲解基础理论工程中,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比如,通过互动学习、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意策划能力;通过翻转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资源评估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和实地观摩,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事业的管理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视野宽广、专业基础扎实、方法灵活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现代文化产业人才。

(二)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灌输式”、“一言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转变教师角色:一是让教师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向与课程文本构建对话的角色转变,二是让教师从课堂的单一讲述者向和学生构建对话的角色转变。要努力打造师生良性互动的平台,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机会对话交流,从而激发师生各自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应当将自己看做自主、平等的学习、交流主体。这样,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才不不会处于被动地位,才能积极发现问题,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理性地提出质疑。以此为基础,同学之间在平等学习的身份中相互影响;与教师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获得学生友情和信任。在这样的氛围中交流与讨论,使知识学习接近真正的知识发现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由注重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转向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上。同时积极促进产学结合,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其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三)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李思屈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文化产业概论》(第三版),此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体系清晰,理论性强,但实务内容稍有欠缺。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笔者对章节目次和教学内容归纳为本质论、发展论、经营管理论和对策论四大模块。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产业本质论即基本问题的讲解上,如文化产业内涵与外延、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差距、现代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等。同时,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将文化产业研究的前沿成果融入课堂当中,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如在讲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问题时,加入“韩国综艺热”文化输出与文化创造方面的内容;在讲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时,适当加入电子竞技、手机文化等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课外调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

1.交往学习法。交往学习法是指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并以与他人的对话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类型,它有别于知识学习和操作学习[3]。交往学习以合作开放的平等关系为前提条件,以对话交流、互动为学生学习构建桥梁。由于各个交往主体自身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交往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思想碰撞,更容易活跃思维,提升发现问题、解学问题的能力。如在在学生初步掌握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采取头脑风暴、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讨论,促进师生、学生之间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学生自主完成式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式学习法是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使学生以自我为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主动地发现、理解、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帮助学生拟定自学提纲,提供学习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3.团体学习法。团队成员间的沟通质量影响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从而影响团队学习效果[4]。比如,在学期初,安排学生自由组成9个学习小组,分别对应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各小组分别收集资料与案例,形成文本,并制作幻灯片演示文件。到课程内容讲授到文化产业本质论部分时,教师对各个文化产业类别的发展概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由各个小组成员代表报告本组对于某文化产业类别的认识和发展建议。其他各组成员对报告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和质疑,报告组组员要予以应对解答。最后由教师对报告组的报告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点评。通过团队沟通、协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在“文化产业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打“组合拳”,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领悟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将所学与应用衔接起来。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专业兴起。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人才的重任,但是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仍处于转型期,面临的困难较为突出,其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较为复杂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对“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俞俏燕.论交往学习对传统学习范式的超越[J].长江大学学报,2005(01):124-127.

〔2〕宗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观察,2015(05):70-71.

〔3〕李静.课程教学中“交往学习法”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1(30):128-129.

〔4〕吴志明,武欣.MBA学生团队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06(01):55-59.

文化概论论文 第7篇

一、文化体验理论概述

2001年, 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莫兰教授出版了《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一书, 提出了文化体验理论。莫兰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 要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文化, 文化体验是其核心与焦点, 也是“文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按照莫兰的观点, 文化体验是认知、实践、理解和感悟四个方面的融合, 只有有意识地感受文化知识、亲历文化生活、体会文化行为、形成文化判断, 才是真正意义的文化体验。为此, 莫兰提出“文化知认” (即文化学习) 框架的四个要素。即理解内容, 文化信息;理解方法, 文化实践;理解原因, 文化观念;自我意识, 文化自知。这四个要素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循环, 强调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文化认知与情感认同、理解自身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有效统一, 共同推进文化体验在文化学习中的实践。

文化体验理论的一条核心主线, 是强调以学生的“经验成长”为中心。莫兰认为, 文化体验通过不断试误 (体验) 进行文化学习、行为实践和情感调控等, 进而为理解异国文化打好基础。由此可以分析, 体验教学强调在与异国文化生活方式的“碰撞”中, 学习者有意识地通过描述、分析、阐释、反思等活动获取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掌握文化技能, 并通过比较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 形成对异国文化的全面认知及正确的文化判断力与文化观。在完成以上过程中, 莫兰强调, 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 在不同教学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对准确分析“概论”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并对教师角色重构具有深刻的启示。

二、“概论”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按照莫兰的理论阐释, 教师应在学生文化学习的理解内容、理解方法、理解原因、形成自我认知四个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基于以上四阶段的分析与梳理, 当前高校“概论”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亟须解决。

(一) 师资内容“博”与“专”的统一

“概论”课程具备内容涵盖广、跨越时间久、涉及空间大的特点, 涉及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多领域, 包括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和近现代时期, 覆盖欧洲、中东、北非等地区的文化知识。当前, 高校承担“概论”课程的主要是教授外国语言的教师, 或人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某一具体专业的教师, 具有课程专业技能、具备广博知识的教师不多, 较少组建符合该课程专业需要的综合型教学团队。因此, 无论从教学讲义编写、知识点讲授、甚至课程考核都受制于具体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限制, 造成教学内容过于“专”而不能“博”, 难以使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

(二) 教学方式“听”与“行”的统一

文化体验强调“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 (1) 。学习者应该是有意识的参与者和积极实践者。基于以上分析, 文化教学应坚持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但是, 在当前高校“概论”课程教学中, 由于受课时和开课环境限制, 教学仍多采取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式”, 偏重抽象内容的口耳相传, 忽略直接接触的感观体会, 在创设真实的情境, 组织具体的、直观的、体验式的实践活动时, 把教学内容形象地呈现或还原给学生方面存在不足, 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在亲历体验中建构与完善知识体系、理解教学内容与观点。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效果“学”与“知”的统一

“概论”课程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对西方文化的正确认知。在“概论”课程实际教授中, 教师往往注重对西方文化演进规律与知识体系的阐述, 加之缺失实践中的文化体验环节, 虽然满足了学生对西方文化感性层面的求知欲望, 但在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评价和判断西方文化, 在价值层面如何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方面的举措不多, 导致某些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文化判断, 不会准确把握西方文化的形成原因, 无法准确区分西方文化中的优劣, 造成“概论”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弱化。

三、文化体验理论下教师角色的重构

莫兰在阐释文化体验理论时, 丰富了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 提出了“文化五要素说”, 即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 并运用“文化冰山”阐释五要素之间的关系。莫兰认为, 在五要素中, 文化观念大部分处于“冰山末端”或“海平面下面”, 属于隐形的 (2) 。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则都是显性的。五个文化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为联动的。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观点契合。霍尔认为:“文化学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 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 (3) 莫兰认为, 文化教学不能只教授关于“文化冰山”显性部分的知识, 更要关注“海平面下面”隐形部分的教学和体验。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体验教学中, 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应在不同教学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 “文化信息的提供者”角色

教师承担“文化信息提供者”角色, 主要是在文化知识传授阶段, 核心是让学生系统掌握文化知识, 建构完备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根据莫兰对文化要素的分析, 文化产品是最容易认知的文化的物质形态, 应是文化教学中最直接的内容。基于以上分析, 在“概论”课程建设中, 教师应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背景, 讲授力求做到内容翔实、脉络清晰、特征突出。例如, 教授古希腊文化时, 不仅要涵盖古希腊时期城邦的政治文化, 而且要涉及这一时期哲学、文学、建筑学、医学等多方面文化形态, 在此基础上要归纳古希腊文化“美轮美奂”的特征。与此同时, 要不断增加图片、影像资料等多种资源, 充分满足学生对西方文化感性的认知。例如, 在讲授古希腊文化部分, 适当穿插《斯巴达三百勇士》等电影作品, 可增强学生对这一时期文化的综合感知。

(二) “文化实践的示范者”角色

教师承担“文化实践的示范者”角色, 主要是在组织文化实践阶段, 其核心是让学生深刻体会西方文化内涵。莫兰特别强调, 文化实践是一种生活形态的文化呈现, “在文化教学中要切实把握对文化实践的教学”。为此, 在“概论”课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鼓励学生主动体验相关西方文化, 通过各类文化专题讲座、文化展览等, 将文化知识讲授和文化实践有机结合;同时, 通过创设模拟情境、组织文化表演、学习文化产品操作, 开展仪式化的交际活动等使学生参与文化实践, 真切体验西方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从以前无意识的文化接受转化为有意识的文化体验。例如, 讲授希腊悲剧时, 可组织《俄狄浦斯》等经典悲剧作品的表演, 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体验古希腊多方面文化因素。

(三) “文化研究的合作者”角色

教师担任“文化研究引导者”角色, 主要在组织学生开展研讨阶段, 其核心是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西方文化形成原因和演进规律。在这一阶段中, 文化学习者已经开始触及文化“冰山末端”或“海平面下面”的隐形部分, 这是对西方文化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承担这一任务时, 应主动设置议题, 组织课堂讨论、专题研讨, 激发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归纳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 并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形成对西方文化的深层认知。诸如, 在讲授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时候, 可以首先模拟希腊公民大会场景, 设置辩论议题, 组织学生模拟古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运行模式, 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和专题写作, 让学生真切体会西方民主制度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而形成对西方民主制度全面客观的认识。

(四) “文化反思的引导者”角色

教师担任“文化反思的引导者”角色, 主要在文化反思阶段, 其核心是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因涉及文化学习者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所以文化认知成为教学中最难部分。“在汲取西方知识体系的养分时, 我们侵染上其意识形态的毒素” (4) 。如何将其意识形态的毒素从西方文化知识体系中剥离, 是讲授“概论”时遇到的难题。为此, 一方面, 教师要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 通过组织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倾听与观察学生的思考, 对于错误或偏颇的观点和思想要积极引导。另一方面, 要主动创新方式方法, 通过设置专题, 组织学生撰写小型专题论文或读书报告, 引导学生在对比研究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诸如, 讲解罗马法部分时, 一方面要确实肯定它对西方法制传统形成带来的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 组织学生专题研讨, 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角度出发, 揭示西方法学的阶级性与局限性, 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注释

1 (2) 莫兰.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13-14, 66.

2 (3) 霍尔.无声的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65.

文化概论论文 第8篇

一、新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教学创新的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技艺的传承”;明确在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 使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国内许多高校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如“作为教育部素质教育试点院校的天津大学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研究所, 北京大学成立了国学院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教学的创新。“在21世纪的今天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地区。新疆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使得新疆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教学创新面临重要的使命和任务。“新疆高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它是建设新疆高校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也是构建新疆高校文化的灵魂。”

二、新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多属于通识教育, 因此, 既要将其区别于历史课, 又不能让其脱离文化的历史背景。我们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中, 尤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把课程分成10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文化、佛教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传统政治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中国古典美学艺术。以专题形式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让学生掌握分析和整合的方法, 力求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实践意义。这种课堂教学创新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征, 又比较切合学生的求知需求, 使得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激发和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如儒学, 除了要讲清儒家追求“内圣”的心性修养外, 还讲清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专题时, 除了要讲清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外, 还着重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文化的关系等;就教与学互动的环节来说, 主要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个宽松环境, 促进教学相长, 《学记》中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 鼓励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可选用设疑、引导、启发、讨论等方法,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知不足”, 师生双方都在获得新的信息的提示下, 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从而以主动式学习代替被动式学习。

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们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质量。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教学立体化”信息容量大等特点, 我们在讲课中插入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军事、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声像结合, 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学习情景化, 使理论教学多样化, 从而引发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思考, 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制作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利用PPT技术编制课程提纲、定义和基本内容, 预设动画。利用超级链接将主板书与副板书相连接, 使视觉画面更加生动。插入大量来自网上的图片和自己制作的图表、书法绘画等, 涵盖人文艺术、人文建筑、人物、人文历史、精彩文物等图片, 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我们在课间播放视频如《汉武大帝》、《武则天》、于丹的《论语心得》、王立群读《史记》、央视“百家讲坛””等栏目的相关讲座, 鼓励学生结合所观察到的及个性发展特长开展一定范围的研究学习,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中, 我们运用教学典籍研习的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读经活动, 组织学生阅读先秦诸子典籍, 及后来的《史记》、《汉书》、《旧唐书》、《新唐书》、《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科技史》等, 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注重一手文献资料的搜集, 培养阅读古代典籍的基本功, 尤其阅读原版线装竖排繁体字国学经典的能力。”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三方构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大课程体系, 通过增设选修课、专题讲座及举行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活动等形式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从而使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 达到知行统一。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主要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一) 启发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 博大精深。我们设计的每个专题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 为此, 我们从文化精神开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着重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基本思想, 深切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如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如儒家的人文主义、道家的自然观、庄子的齐物论、儒道互补的系统论等,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认识“和”的精神, 掌握提高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认识世界、解决宏观问题的方法, 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质。其它各专题讲授均贯彻了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这种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 合作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特点是:学生分组学习, 掌握学习目标;小组随机编排, 灵活组成, 各组内部成员的差异明显。我们在课堂上采用随机的讨论方法, 由教师选择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课程问题融合起来, 让学生经过充足的准备, 教师在教学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 学生之间相互切磋, 讨论出现的不同观点, 教师可启发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新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进一步赋予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新的时代精神与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正确定位课程性质, 合理安排开设时段, 加强教师人文素养, 优化授课师资配置,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创建互动式课堂,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新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堂教学创新的研究, 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加强教学建设为基础,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 通过课堂教学创新, 既可以使自身的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又能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不断健全的个体人格, 进一步彰显“注重人格塑造, 突出综合培养, 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课堂教学创新特色, 从而为新疆的文化融合和创新服务, 进一步增强我国新疆高校学生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亚洲梦、世界梦。

参考文献

[1]袁锦贵.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体系构建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 2009, 1

[2]武秋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6

[3]梁超.关于新疆高校“文化育人”的若干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

文化概论论文 第9篇

中国文化课程已被国内很多高校列为通识课, 但就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七年教学工作的实践, 我总结出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国文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坚持老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 这样做其实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通识课程大部分是教师讲授知识, 学生课堂上听讲做笔记, 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最后由教师讲评。这样做有一个不好的效果, 就是往往造成学用脱节、机械模仿。没有把教学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三) 学生没有作品意识, 缺乏学习主动性。中国文化课程虽然全系开设, 但学生普遍没有作品意识, 缺乏调研的主动性, 学生主观上认为中国文化课与他们的专业相关度不高, 自己的工作以后不会用到, 因此导致整个课成为一种“豆芽”课, 逐渐被边缘化。

二、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面对上述问题, 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中心, 必须明确教育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的能力。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那么, 教学改革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设立“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 (Eric Mazur) 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想, 而其作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模式的提出, 则与迈阿密大学的三位教师在“经济学导论”课程中采用将传统教学中学生课上学习内容与学生课下完成内容进行颠倒相关。

现如今, 在我国翻转课堂经常被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加以理解的, 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翻转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 从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在教学环节中, 老师的最大作用就是不断鼓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发现问题。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 (预习) ;课堂上, 再将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 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而教师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等学生讨论完毕之后加以点拨、解答、和补充。翻转课堂颠覆传统课堂的最大价值就是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借用“翻转课堂”的思路来安排教学。例如, 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 可提前布置预习, 录制视频或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然后上课的时候将课程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交给学生, 由学生来说怎么学, 调研遇到了什么问题, 大家讨论。

(二) 创设情景, 让学生进入角色。情境教学法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 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学生一般主动学习的能力都不够, 自己一般不会参与调研。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有趣的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

(三) 搭建仿真实训平台, 强化学生实训。高校实训平台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进而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 着力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文化课程应该走出课堂, 开设第四课堂, 把教学迁移到生活中。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在全系一共创建了40多个校外学生实训基地, 10多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 使同学们在课堂内吸收到丰富养料的同时, 又可以在校内校外的平台和基地得到实训。到目前为止, 我系已经搭建了 (《零摄影》、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官方网站等十二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 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在学生科的指导下, 文传系要求新生须在入学当年十月选定实训平台。本着尊重学生选择, 兼顾平衡规模 (每平台25人左右) 的原则, 每个平台要兼收六个专业的学生, 以促进学科交融。学生参训时间为两年,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组队设计作品, 考核合格者准予结业, 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须按学分缴纳学费后参加补训, 直到合格。优秀学生将被选拔为学生助教, 协助指导教师, 领导平台工作, 带领参训新生。学生助教将担任平台的CEO、总编辑、社长、台长、总经理、编委和各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要制定实训指导计划, 实训大纲、教案、考核指标, 严格按计划、大纲、有程序进行。

(四) 强化作品意识, 创立成果展示平台。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一定要给学生树立作品意识, 创立成果展示平台。让所有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自豪, 带着自己的作品敲开梦想之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教师提出了一种模式就是“毕业时人人有作品”。学生带着自己的田野考察日志、纪录片在竞聘中打败名校竞争者。

以上的改革办法已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 但这些也只是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还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摘要:随着通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文化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特点, 初步探讨了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其侧重点应放在:创设“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 让学生进入角色;搭建仿真实训平台, 强化学生实训;强化作品意识, 创立成果展示平台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翻转课,中国文化,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论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课程·教材·教法, 2014年第10期.

文化概论论文 第10篇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1]现代课程论的创始人博比特在其著作《课程论》中提出,科学的时代要求制定精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目的,从而明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上的发展方向。因此,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便是确定课程目标。“舞蹈教育向来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它在学生获得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观点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舞蹈形式,学生能够考察各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中舞蹈的角色和意义。多种文化的舞蹈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生活。”[2]《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首先使学生能够感知、把握西北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与舞蹈形态,进而深入了解西北民族民间舞蹈形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生态环境、民族审美心理等文化因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切情怀,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地方舞蹈人才,为西北地区舞蹈素质教育的推进奠定基础。

二、授课对象与学时

新课程《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的授课对象范围较广,可以分为舞蹈专业与非舞蹈专业学生。既可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成为西北地区舞蹈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建议开课一学年,72学时;作为西北地区各类学校舞蹈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建议开课一学期,36学时。由于授课对象不同,故授课学时也应有所变化。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课程内容的整理建构

在众多五彩缤纷的西北民族民间舞蹈中,以及教学时数等客观教学问题的限制中,如何进行取舍?这是课程开发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不断的调查与研究,我们认为,《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突出地域性与风格性特色。将不同地区最具代表性以及众多少数民族中舞蹈风格最浓郁的舞蹈可作为本课程内容的首选之列;其次,彰显舞蹈本真性。我们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因此,对于那些极具乡土气息的舞蹈且能够最纯粹、最本质的反映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具有本真性的舞蹈,也应是我们遴选的目标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章节进行整理建构: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甘肃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三章陕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四章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五章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六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四、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

舞蹈理论课程既具有一般理论课程的抽象、概括、凝练等特点,又包含有舞蹈这门肢体语言的所特有因素。因此,笔者认为,舞蹈理论课程的组织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可将舞蹈文化理论讲授与经典剧目赏析、实际参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更易深化学生对所学舞蹈文化理论的认知与理解。1.舞蹈文化理论讲授。舞蹈专业学生一直以来缺乏深厚系统的文化知识、理论思维以及研究概括能力。对其文化理论素质的培养不能再朝漠视和忽略中一直前行。大部分学生文化理论的浅薄造成了他们未来更好发展的滞后。缘此,注重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与动律形态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不仅拥有较高表现力的身体,而且还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壮灵敏的“脑”。2.实际参与田野调查。建立田野采风制度,带领学生实际参与到田野调查之中。每年可定期分批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让学生们亲身观察、学习、感受某民族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与舞蹈相关的综合知识,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为根本目的。让他们能够实际运用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方法、民间舞蹈的田野调查与采集等方法论,提高学生进行舞蹈文化的科研能力。3.经典剧目赏析。挑选出各民族各地区的经典舞台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整体文化内涵、审美倾向、艺术结构、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从舞蹈作品中提升艺术修养。

五、考核方式

《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闭卷笔试。重点考察对于基本理论、概念的掌握与理解。第二部分为田野调查的PPT汇报讲座。学生需要将自己每次实际参与完成的田野调查进行总结汇报展示,讲座时间为2小时。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舞蹈专业毕业生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互动机制。要充分利用地方师范类、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师生,建立学校与社会、专业与普及之间的互动机制。在提高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实践能力的同时,改善其师资队伍建设缺乏的局面,从而促进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

2.建立中小学教师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定期培训机制。就开展舞蹈素质教育而言,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应以中小学为重点。我们常说要寄希望于未来,儿童、少年、青年是受教育的最佳年龄时期,而学校又是他们聚集的地方。因此,可由当地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对当地中小学舞蹈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这也是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师资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七、逐步实施计划

上一篇:MCU应用下一篇:实体电脑零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