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

2023-09-29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第1篇

前不久,观看了一场《吉林日报》报社党委书记邴正先生的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报告,深感自己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身背国家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大任务,我们理应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故此有几点感悟列出与各位探讨。

一·何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中的觉悟和觉醒。顾名思义,自觉地把握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脉搏,深刻总结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制定出在现今社会正确的先进的文化发展策略,并且牢牢抓住未来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三点的总和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从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新中国的建立到如今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应该说中国从自尊到自强,从独立到富强,任何一步都离不开先进的正确的文化力量的支撑。从战争年代的革命思想到建国初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三个代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如今当得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新审视。无不体现出我们党,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极大地重视,同时也正是由于文化上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方面的繁荣景象!

二·文化建设对于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作用。

翻开历史的长卷,古往今来,我们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达到发达的地步,才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从唐朝的开元盛世到贞观之治,从明代的永乐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治世无一例外的都体现出了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再看国外,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国内经济,政治,均被瓦解的支离破碎。可是没有过多少年,这两个国家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他们靠的也正是发达的文化软实力。而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党中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大学生应该如何切实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建设归根究底是我们的使命。作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等无不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方向。那么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切实做到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而贡献我们的力量呢?考虑再三,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作为高素质的大学生我们不可以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如今社会对我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的评价虽然不如以往,但是我们不能看低自己,盲目自卑不思进取。相反我们应该心系国家,以自信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投身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上来。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最后,我们大学生应牢牢把握文化前进的方向,紧紧跟随先进文化的步伐,面向世界文化,不关门闭户,不拒世界先进文化于门外,学习借鉴世界文明当中

适合我们国家国情民情的先进文化。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第2篇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

近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倾入中国, 在中国的土地上大肆杀戮, 占领中国的领土, 使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隶, 在中国大肆传播西方文化。中华民族曾经的灿烂从此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冲击, 更加推动了封建落后的中国的衰败。一直到今天, 尽管我国再次崛起, 经济快速增长, 人民生活安康, 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 但是在整体水平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的距离, 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更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缺乏对西方文化的辨别能力, 使得他们不能及时看清问题的本质, 从而觉得中国文化远远比不上西方文化, 更甚的是有些人还因此怀疑或否定社会主义。那些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美籍华人, 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养成了崇洋媚外的习惯, 活脱脱就是西方文化的宣传者。

(二) 大学生的阶级思想意识淡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世界走向一体化。空间距离已经大大缩小, 来自西方的不良信息不断传入中国。那些资历尚浅、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 进而造成各种假象, 不能看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放松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戒备,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乃至操控, 开始盲目崇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这样一来, 大学生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说话做事上各种学习欧美, 效仿西方人。甚至有些意志不坚定、阶级意识淡薄的大学生, 难以认清资产阶级文化腐朽思想的真实面目, 进而误入歧途。

(三) 西方消极主义思想严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在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创新, 持续进步。与此同时,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的弊端开始显露无疑。西方崇尚金钱与享乐的利己思想在大学生中传播开来, 侵蚀大学生思想, 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 大学生开始向“钱”看齐。比如, 在高考选择专业时, 考生更多以发展前景作为选择专业的标准, 而不是以爱好、专长以及为社会贡献为标准。入学以后, 在学习上松懈、懒散, 甚至花钱请人代课、代写作业、考试作弊, 做事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大学生本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佼佼者, 然而因为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 文化底蕴浅薄, 难以形成文化自觉, 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没有自信, 没法树立坚定的文化信仰, 在精神上缺乏强劲的正能量, 从而做出种种不良行为。坚固的民族凝聚力只有在强大的文化推动下才能形成, 没有文化的助推, 怎么会有爱国主义呢?又如何能帮助大学生担负起国家重任呢?因此必须利用各种方法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养大学生养成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

二、树立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方法

(一) 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存在了几千年, 是地球文明的创建国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中华文明流传至今, 曾多次领先于世界, 孔子、老子、孙子等人的思想至今流传, 已成为全世界的文化宝藏。中国也曾在人体医学、哲学、物理科学和宇宙学等多方面曾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深刻感受来自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个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碎片化信息、快餐文化、自媒体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 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使得现代大学生越来越浮躁。在躁动的青少年时期, 大学生本应该多读书、多了解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却因为网络媒体的发展, 使他们深陷其中, 难以静下心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 “高校必须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任”。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必须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增加学习中华文化的课时, 设置对应的考核制度, 力图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校园文化方面, 要加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中,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二)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是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大学生只有树立了爱国情操, 才会更加了解国家的发展, 懂得创建国家的不容易, 从而珍惜如今的生活。最新一代的大学生都是90后, 其父辈也大多是70后, 都不能体会建立国家的艰难, 因此, 在家庭教育中, 大学生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少之又少, 没有培养爱国情操。大学时期, 忙于学习专业课, 也忽视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故而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安排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 必须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其爱国的热情, 让大学生为建设国家而学习、为国家强大而努力。

(三) 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

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真理。因此, 在大学期间学习并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无论是对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还是对其以后的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难以预估的作用。尤其,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对于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是十分有利的, 也能帮助大学生明白, 社会主义具有绝对的优势。只有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认可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制度, 而这种理性只通过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才能获得。

(四) 教师应该具备全面发展意识

学好专业课, 学习专业技能, 进而顺利就业使大学生大学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 随着就业环境越来越艰苦,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学好专业技能以应对工作成为大学生的唯一目标, 渐渐地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实际上, “就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关于综合素质的比赛”, 企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专业技能, 更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 让他们以为只有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从而忽视了合作、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培养。结果除了社会才知道专业只是基本要求, 企业更加重视的是综合素质。因此, 大学的教师应该具备全面发展的意识, 帮助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为促进大学生的文化教育,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要求。因此对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在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与相容中, 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是否能拥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大学里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们必须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 帮助大学生抵抗中西文化碰撞带来的冲击, 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大学生,路径

参考文献

[1] 樊晓东.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6 (8) .

[2] 郑丽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7 (1) .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第3篇

一、文化自信与英语专业口译的关系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它既体现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文化是溶于血液, 外显于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东西。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意味着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认可和推崇, 只有对中华文化有自信, 才能有效地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意味着对于外来文化的不惧与客观对待。根据2018年版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于外语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外语类专业学生应掌握外国语言知识, 外国文学知识, 国别与区域知识, 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 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体现专业特色, 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学生除了需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语言知识, 了解外国文化知识, 还要掌握中国社会文化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口译工作者先是接收到其他人口头或者文本表达的信息, 然后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 运用自己的语言、经济、历史、文化、政治知识处理该信息, 而后通过口头把信息恰当准确无误地表达出去。且优秀的口译者应该能够衡量翻译方式的适当性, 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甚至冲突。所以口译工作者首先应该对英语和汉语这两门语言熟练运用, 而且还应对于中外文化如数家珍。而当在翻译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碰撞时, 更应该在充分认可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翻译。作为未来口译中坚的英语专业口译大学生们任重道远, 但事实上大学生们有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呢?王艳玲 (2016) 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进行了研究, 认为当前很多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 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可, 文化自信缺失现象严重。

二、英语口译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成因

在笔者学习和教学的经验中也发现, 有些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别国语言的同时, 过度地信奉别国语言文化, 而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这对于每一句译文都被广而告之并且影响颇深的口译学习者是万万不可取的。究其成因, 笔者认为可以从经济、历史文化和当前社会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一切, 主张和而不同。自然在学习一种语言时, 会原封不动地学习它包括词汇和语法等的语言知识, 也会照单全收地学习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知识。这也是学习外语者一直强调的学习原汁原味和地道的外语。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教和学, 忽视了文化教育和文化修养。在这样学习氛围中成长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会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基本功的指导, 弱化对于文化方面, 特别是本国文化学习的指导。久而久之, 口译专业学生也会没有提高自身本民族文化修养的意识, 可能认为既然选择了英语口译专业, 那么学好英语语言知识, 掌握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就够了。长时间的英语学习过后, 必然会对母语的应用思维和本民族文化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英语口译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应对策略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互动行为, 二者缺一不可, 口译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相互配合得以完成, 而且教师和学生的意识和思想又都影响着口译学习过程。所以针对口译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加以改善。

(一) 教师方面

首先, 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 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修养和意识, 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本民族文化修养并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节课或是几节课中, 应是渗透在多种课型之中, 从点到面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有国际视野和长远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西式思维和西方文化, 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的机会。其次, 在课堂授课中, 教师不能仅以应试为导向局限地去讲解语言知识点, 抑或过分强调英语口译学生语音上的流畅, 更要强调学生软实力的提升。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时就应注意体现适度的中国文化, 教学内容不单单局限于国外作品的中译, 也要更加加强国内作品特别是名著的英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开设专门的中华文化口译课程, 收集一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 进行品读和口译。以此增加口译学生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认知, 加深他们对于中华本土文化的自信。再次, 在选择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该在更加注重英语口译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学习指导, 加强语言以及语音方面的指导, 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去充实自己, 内外兼修。教师教授的内容和形式应丰富多样, 不仅要多模拟真实翻译情景, 而且在大数据时代使得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情况下, 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资源, 培养口译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 提升学习本民族文化的能力。利用翻转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并且利用微课和慕课等形式加强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而且口译实践应紧紧跟随时代步伐, 响应时代号召, 利用生活中每个机遇点去提升语言能力和水平。最后, 口译能力的提升不应该仅限于课堂的模拟练习, 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战机会, 并做好实践后的总结和提升, 特别要紧跟全球中国文化热的热潮, 不断地在实践中加强文化的口译实践能力。

(二) 学生方面

首先, 口译学生要扎实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因为对于口译学生来说, 掌握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发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英语专业大学生入学时平均年龄大概18岁, 这个时期已经过了掌握一门语言本土化发音的关键时期, 除非是很早就开始学习英语纯正发音的学生, 否则英语专业口译学生的发音只能是无限接近于标准发音, 但这绝对不应该影响一名英语专业口译学生练习纯正发音的热情和努力, 也不会影响一名口译学生翻译用词的专业度。学生应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 使用线上口译App, 使得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得益彰。其次, 口译学生应该树立客观的文化意识, 公平客观地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不能厚此薄彼, 应去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各种不同的文化, 无论历史悠久与否, 也无论它所属的国家和民族强大与否, 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 都应该被给予尊重, 和而不同。

学生也应该通过阅读和实践增加自己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要有深刻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只有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才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最后, 口译学生应该在口译过程中灵活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达到合理又合适的翻译效果。

四、总结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内涵, 立身之本, 坚实的文化基础使得一个国家更强大, 使得一个民族更团结。坚持文化自信, 才能走得更远。在英语口译实践中, 只有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熟知并自信, 扎根于民族文化, 才能实现得心应手、不卑不亢地实现最适当的翻译。为了实现这一翻译目标, 教师在教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坚定的自信心。

摘要: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立身之本和标志烙印,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 不同文化相互碰撞, 译者承担着国家和民族间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对于目标语和自己民族文化的熟知, 特别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 决定着译者翻译和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成败。口译对译者除了有语言本身的要求, 而且更要求译者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语言背后文化的融会贯通。而作为未来口译中坚的英语口译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 故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首先从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方面探究了缺失原因, 然后又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以期为以后的英语口译专业教学和学习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译学生,文化自信,缺失成因,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秋生.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21) :110-113.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 王艳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15) :136-137.

[4] 张建昌.翻译教学与文化自信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2) :79-81.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体育与健康课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文化强国”的主旋律,昭示着我国在文化问题上的一次深刻破题,回应了时代所带来的挑战,这一“顶层思路”的提出,反映了对文化的内在力量、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的深刻自觉。从文化角度考察,课程实际上起到了教育文化载体的作用,而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它决定了课程的基本逻辑及内容范畴,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它将西方的课程理念和思想进行移植并加以整合,放在我国原有体育课程整体文化意蕴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诸多文化不“和谐”现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也是课程研究发展之必然。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是否完善和科学,能否将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根植在课程改革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之中。

1.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的栖身之所,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舞台,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孔不入地存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什么是文化自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简单地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积极体悟、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引进吸收他者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文化意蕴,这就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自觉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中的深化与发展,借鉴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论,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指:根据既定的课程和文化价值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吸纳和融合,从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主发展需要的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觉到本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缺点,能够扬长避短;第二,自觉尊重外来文化,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处理好本土课程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不自觉的表现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问题,不同角色性格与课程发生关系的方式各不相同,观察、思考课程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差异,其发生事实上存在于决策界、理论界、实践界三界之间,从这种关系出发,即“理论工作者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教育决策者往往从宏观发展的战略角度、实际工作者往往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从决策界、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这种关系出发,本文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主要包括认识上的文化自觉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即决策界与理论界都从属于认识上的文化自觉,而一线体育教师(实践界)属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但实践中的文化自觉首先也需要转变观念即首先要形成认识上的文化自觉,所以,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最核心的是认识上的文化自觉,因为决策界与理论界都是文化和知识的拥有者,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自觉的代表,他们的自觉与决策会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和方略,影响决定着改革和实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这种认识上的文化不自觉主要表现在:首先,缺乏对外来体育课程文化与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人文为主要内涵的体育课程文化,对本土文化不自信。另一种观点是“文化保守主义”,这种主张过分强调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秀传统,对自身的课程文化盲目自信,排斥外来文化,漠视其本身存在的不足,其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其次,缺乏对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文化作为母体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范畴,他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但课程并非一味地消极跟随文化的发展,当它产生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文化的发展起能动作用。文化发展过程中,若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落后于文化的发展,则可能起到限制的作用。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偏重“双基”,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承载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文化,在漫长的时期里曾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落后性就禁锢了文化的发展与更新。在某种情况下,若课程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发展速度更快,则会促进文化发生变迁。比如“终身体育”的观念传到我国后,这种体育意识得到了广泛接受,使文化受众大量增加,从而促使课程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文化发展规律一直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我国社会当前的转型导致文化的变迁加速,转型社会的文化特征,深深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最终将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社会转型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它在摈弃旧有社会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社会运作规则,才能维持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转。而这一套新体制需要再先行形成的观念体系的指导下才能确立。因此,文化转型中观念的变革,又必须先于社会体制的转型。就此,有学者总结道,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是不同的。为了使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都能顺利地进行,需要采取措施,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协调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文化自觉,由于课程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角色发生的,各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形态约束着它,从而相对落后于文化的发展。所以,只有在自觉条件下才能加快课程文化发展的速度,以与文化变迁的速度相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从而促使课程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

3.1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呼唤各个领域的文化自觉,思想是文化的先导,体育与健康课程也要具有文化使命意识,所谓文化使命意识,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决策者、建设者或是参与改革的文化人,要自觉意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对于教育及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使命意识呢?很多人可能愿意从当下课程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理解文化创造或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毫无疑问,在当前文化急剧转型的时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确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诸如目标统领内容下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盲目;尊重学生运动兴趣下,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学习的忽视;转变学习方式理念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生搬硬套等。这些问题当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创造所要面对的问题和使命,但从根本上说来,文化创造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

从根本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使命意识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认识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首先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这里所讲的文化主体性,是指在课程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人(包括群体)而言,它包括人对课程文化需要的创造性、选择的能动性、价值体验的主动性等,文化是人根据人的需要而衍生和创造的,一旦某种文化不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需要,就要改变和打破原来的文化,或者另外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使课程本身就具有文化自觉性,而不是被动的、他律的、不自觉的。

纵观我国的体育课程发展史,自五四以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的抗争就一直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成为对未来中国前途发展道路与前景看不透前提下的“焦虑综合征”,体育课程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被动的特点和不自觉的特征。传统的体育课程突出了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观和为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课程价值观,被赋予了社会文化工具的品质,把课程看作为学生身体和心理机械设定的教学内容活教材,从而导致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把课程仅仅看作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我们回味一下课程的文化缘路与印记,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事实便会呈现在眼前。那就是,千百年来学校课程以及由其实际驱控的学校教育实践,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宗旨、使命及存在的依据。”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注重课程文化的整体构建,而不仅仅将课程视为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工具,它倡导为学生将来生活做准备或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观,将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放在突出位置,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在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等传统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内容从科学走向融合,强调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强调为终身学习做准备,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实施从灌输走向对话,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正如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所说:“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绝不能把两者分开。”追求发达而丰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理应成为时代精神,成为课程建设者们自觉选择的价值取向。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即在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现状下,我们应该也必须自觉到根据社会主导价值对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和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主体意识的群体转向,把所有课程关涉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从集体的无意识走向群体文化主体,通过反思与借鉴,创造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反应知识价值、强调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新的、更为丰富的主流课程价值观念和文化。

3.2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文化强国,要及时把握人民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所谓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关键是在于能否自觉地、成功地继承和延续民族的文化生命,使传统的精神观念和价值在当代得到发展,能够具有“回家了”的亲切感的课程文化。当今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它不可能是与民族传统和历史无关的东西,它必定是一种对于传统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或重建,一种能够支撑和引领课程发展和本土特色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就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具备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在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价值延伸的主观态度。认识到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已为我们留下了足够惨痛的教训——一个民族文化的断层必然使这个民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从而导致课程文化生命力的丧失。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文化的“反本开新”。所谓“反本”,是指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髓;所谓“开新”,就是在坚持这些基本精神、继承发扬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两者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在人类历史上,返本开新的文化品格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绵不辍,揭示了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这种“反本开新”之所以可能,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常”与“变”,不断推动文化前行。也就是说,优秀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保留或再生,不仅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一种客观的可能性,它需要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索,而基于这样一种客观可能性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成为一种真正的自觉。此外,我们要科学探寻和辨析民族文化生命力本源,不能盲目肯定传统,要将传统文化与“新课改”在历史层面、社会层面、情境层面上进行新的综合,真正认识课程文化的“本”和“末”,将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中的优秀成分归结、渗透到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

“传统和创造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是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变时仍然能够通过“反本开新”而重获生命力的理性信念,从而认清课程文化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生命意识是建设课程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能够使时代呼唤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并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

3.3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

“承命”是指对命运、生命的承接和担当,在这里意指对文化命运的承接、担当,所谓“苟列定矣,敢不承命。”“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承命”中的“命”字是天命、命运之意,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文化的现实和规律,而文化的承命意识便是承接文化现实规律的使命。

就现实而言,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西方外域文化,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在当今开放的信息化社会里,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之价值可谓不言而喻,提高课程文化自觉能力的意义就越来越突出。正如皮尔森所说:“现代人开始领悟到人性正在走向一种包罗万象的世界文化;这种文化不是自动出现的,而是必须不断地由人自己来指导和驾驭。”在这“包罗万象的世界课程文化”面前,我们固然不能选择回避或视而不见,而应该真诚地善待之,尊重文化多样化的规律,并进而理性地承接、驾驭。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学会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那种深藏“夷夏之辨”的华夏中心主义观点,早已被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否定。承认世界课程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承认本土课程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走向进步的基本素质与前提。另一方面,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要求我们应该遵循“中西融通”的原则,与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对话”与交流。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组成部分,理应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对话”的目的是倾听不同的课程思想、融合不同的课程资源、理解不同的课程文化。但是对于文化“对话”而言,通过“对话”,仅仅认识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他者文化的长处,然后坚守着文化相对主义的信念,依然不够因为“对话”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同样主张文化“对话”,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为“对话”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美”和他人之“美”,“美美与共”;一种是为精进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丑”和他人之“美”,进而自觉地以他人之“美”完善自身之“丑”。前者可使文化间和谐共融,后者可使文化不断优化。此外,我们要在“对话”中对不同文化持平等相待的态度,才可能在比较中对自己和其他异质文化的整合上有一种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才可能冷静地发现各自文化的优长与不足,从而做到“对话”整合时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不平等的文化“对话”和整合,往往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囫囵吞枣,不利于对优秀文化要素的消化与吸收。“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那种将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对立起来或是在课程改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糊这种对立的心态,而是缺乏一种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我们需要自觉地正视这种体育课程文化冲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态平等对待外来文化,这就是文化承命意识,是基于本土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之外的理性承接和担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课程文化自觉,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主能力,建构具有国际化和多元化视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4.结语

文化强国呼唤文化自觉,而“文化本身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要达到文化自觉,就必须准确把握并尊重文化发展的这种内在规律,忽视这种规律就不可能达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我们要形成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生命意识和承命意识,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课程文化进行“合理性”的追求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才能适应文化强国发展的需要,与世界先进课程文化发展同步,散发出熠熠光彩。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第5篇

在文化生态的研究领域,将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生态相关联,探究其相互关系及因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学校各种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生态关系,凸显文化的内在逻辑性。梳理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能够更系统地把握学校文化生态中各文化要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过程与影响机制,可以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生态体系,增进教师发展深度和广度,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一、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生态

学校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1]。

教师专业发展意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提升专业素质而持续不断地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本研究中的教师发展关注具体而丰富的人的整体发展,它不仅包括上述专业发展的内容,更是指向包括价值观念、思维品质、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文化品位全方位提升的过程。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中,具有不同形式和模式,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趋势[2]。其次,教师发展在横向上打破了传统的自我封闭,逐渐成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家长之间开展有意义互动的合作过程。学校文化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发展是与文化进程相互建构的一种“参与中转变”[3]。第三,教师发展与学校改革密切联系,它以学校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场所,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成功的发展机会[4],从而使教师发展成为一种学校文化重新改造或建构的过程。可见,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存在莫大关系。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解释在理性思考教师发展的可行路向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学校文化生态重要因子,教师当是学校文化生态的主导者和创生者。研究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才能重新发现学校发展中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其价值在于:其一,教师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实现的[5],因此学校需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人与文化的相互建构中实现学校和教师的主动发展。其二,学校文化生态促使教师形成发展的自我意识,优化内在专业结构,逐步走上“自我更新”[6]的专业发展道路。其三,教师发展会呈现自身的文化特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教育资源,从而创新学校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充满阐释与意义的相互交往的过程,它通过意义建构的过程对教师发展进行调控。

二、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解析

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或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系统构成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前述的分析角度,将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应是教师发展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激励全校教师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发展文化。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中制度文化层面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学习共同体制度促进教师发展;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中环境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教学活动文化、研习活动文化构成了教师发展的学校物质文化(见下图)。

图1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

1.核心目标——共同愿景的教师发展文化

教师发展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发展性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内容上包括特定范围的教师集体共享的态度、价值、信念、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共同愿景指教师、学生与学校发展的愿景是共同的、一致的。即在学校文化生态中教师、管理主体及学校成员具有广泛认同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当前,教师、学生与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师发展,追求在教育生活中的成长进步,关注师生的终身幸福等。共同愿景有利于凝聚人心,也有利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形成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目标指向共同愿景的凝练,也就是把教师群体心灵深处的共同的意象挖掘出来,并进行凝练,形成教师发展文化。学校发展的愿景诸如价值观念与办学理念等对教师发展起着熏陶、示范和调节的作用,教师则以理解、掌握、认同等形式学习和接受这些文化的期待与规范,并付诸于教育、教学的具体行动当中。学校中每位教师都有个人的价值目标和对事物判断的价值标准,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有着差异性的认同感。在个人发展价值观的基础上凝练共同愿景,融个人的教师发展观于学校愿景中,是塑造共同愿景形成教师发展文化的有效路径。教师群体形成取向一致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对教育观念具有广泛的认同,并分享不同的观点,这种文化气息又会激发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群体的合力,最终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师在这种文化生态中体验到完全的归属感,从而促成凝聚力,教师就会逐渐产生使命感,能够更加自发地、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当学校精神文化坚持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观时,发展就成为教师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维系和规范得以巩固并成为核心目标,学校文化生态就会生发成为因共同愿景、合作分享彼此价值观念为主的教师发展文化。教师发展文化将教师与教师群体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朝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它能使教师有意识地把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行为,并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为真正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制度保障——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学习共同体制度

制度文化上承学校精神文化的本质规定,下依学校文化生态的基础——物质文化。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制度保障就是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学习共同体制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一定的形式、规范的语言,阐释教师发展的涵义;它对教师发展成绩成果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与定量的规定和限制,对教师及其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甚至是强制性的作用。“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7]因此,管理主体依照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目标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它应该是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它强调在民主的环境中促进着教师发展,它也是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统一与融合的有效策略,是前文所述的共同愿景得以检视的制度范式。如,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放在是否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上,而不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评价中,将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及其未来的发展,在可量化的技术性标准与不可量化的发展性标准之间保持平衡。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自我评定的内在尺度。这种评价制度是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对教师发展施加影响的,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约束教师的行为,而是通过教师对这些制度和评价标准以及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形成他们发展性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

学习共同体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交互学习的机制和现实可能。学习共同体制度的建构能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唤醒专业自觉,诱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激发教师发展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它是一个开放的和外界紧密联系的动态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一学习组织中,教师之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自己的知识,与同伴开展沟通协商、相互依赖、研讨交流、承担责任、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以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学校通过奖励或惩罚制度,强化了学习机制文化,使部分教师从不自觉到自觉,成为工作中学习的习惯,最终产生群体认同并形成制度文化。更重要的是建构了一个充满专业自觉且具有独特性的文化氛围,它是教师发展文化得以显现的制度保障。作为教师发展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效应的一种形式,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内容,即让教师遵守制度的同时,养成自主自发的学习习惯。倡导教师学习共同体,就要以制度形式规定其基本形式、程序、计划、记录等,促使教师切实行动起来。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尤其需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避免制度虚设、有章不循的情况。

3.物质支持——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

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物质支持包括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

环境文化主要指学校文化的物质环境形态,由学校创造的直接满足教师教学与研究、生存与自我发展所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是形成学校文化生态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显现的基础条件。它是教师生活空间中的物质组成部分,包括环境物质文化和资源物质文化。

环境物质文化包括学校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如校园、校舍布局设计、校园绿化景观等所衍生的物质文化,它依托于具体的教室、校园与社区等空间环境以及当中的观念体系、文化性格与各种习俗,并与具体的地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文化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的特征。通过校园标语、雕塑设计等各种环境设置,把学校文化生态中的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突显为环境文化,营造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唤起教师发展的意识,并使之持久化、行为化和日常化,也为教师发展提供直感性的实施场域。

资源物质文化包括教学设施、图书馆内藏书以及各种网络电子资源等。资源物质文化为教师提供基础性的条件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发展提供先在性的资源路径,如图书馆内各种报刊资料的购置和拥有、信息网络的开通和使用、教学设备的更新等。学校资源物质文化的形成与学校共同愿景及制度文化相一致,脱离了学校核心发展理念的提炼,没有学校成员师生言行的切实转变,资源物质文化也仅仅是徒有其表。

活动文化是显现在外的学校主体的活动形式,包括教学活动文化和研习活动文化。它由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目标——共同愿景的教师发展文化等范生,与制度文化如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密切关联。活动文化直接关联着教师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行动。

活动文化能够最逼真、最直接地体现学校文化生态范型的特征与风貌,它与教师生存方式和专业发展具有直接关联性。教师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获取,更需要相互间有情感交流的文化氛围的形成。融洽协调的活动文化能激励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发性,促进个人自信心、责任感、事业心等影响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形成。

三、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特征

1.整体合目的性

植根于学校文化生态的教师以发展为共同愿景,在教育生活的真实的情境中建构自我。他们因共同的愿景调整自身的教育活动,从而使群体表现出强烈的合目的性。教师之间因为共同愿景则能够互相尊重、宽容地认同彼此存在的心智差异,不断促进彼此的合作与发展[8]。他们在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时间分享与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思想及问题,从而形成团结友爱、信任协作的文化风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学校师生员工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因而文化生态具有整体合目的性的特征。

2.主体互依性

主体互依性是在整体合目的性基础上,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生态主体,形成的新型的基于共同愿景而结成的专业合作关系,互相依存,履行并承担专业责任。这种主体互依性既表现在教师群体的观念上,又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观念上不再表现出不良的竞争情绪以及孤独情绪,而是在共同愿景下积极地相互配合,寻求群体依存合作。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教师虽然各自都承担着的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为实现共同愿景,又进行合作研究与协同实践。教师个体的努力对专业群体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位教师对学校发展愿景的实现都具有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贡献。

3.动态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文化生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各种文化因子的冲突进行量变的积累,经过合理的梳理、整合与提炼的文化因子形成良性适应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一个优秀的学校文化生态形成之后,就会显示其对外部因素以及新生文化因子强大的吸收力、包容力与消化力,形成动态开放的系统。

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形成一种文化合力,能够持久地推动教师发展。教师只有处于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中,才能专注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和自我发展中。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 朱旭东主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黄瑾.走向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发展研究——来自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9(1).

[4] 周南照,赵丽,任友群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 杨清荣.制度的伦理与伦理的制度——兼论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

[8] 茹荣芳.论文化生态取向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中国教育学刊,2011(4).

(责任编辑 付一静)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范文第6篇

一、文化自觉辨析

文化自觉是个体从文化价值角度对本土文化的认可, 是从时间和空间纬度对文化的认同。从更高层面来理解则是个人重要的身份标识, 也是自身文化传承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当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 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1]人类在生活当中, 无时无刻都在与文化打交道, 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对文化的体现, 文化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而我们的生活又在文化之中。医学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也是生活在整个群体中的一员, 其文化自觉就承继于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同过程中。而文化涉及的领域广泛, 包含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方面。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清晰认知文化的作用, 构成各类认同的重要维度, 从而提升认同的层次, 推动文化和自身的发展。医学大学生具备文化自觉, 不仅能深知文化的“根”与“源”, 更能由此找到心灵的归属和精神寄托, 生发出强烈的认同意识。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间有着内在的价值联系。文化自觉为文化自信传输知识能源, 文化自信则为文化自觉提供发展动力。世界多元化格局促进文化之间的衔接, 各种异质文化在不同的时空和纬度中碰撞和博弈, 形成了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对话的情景。在此基础上, “中国新文明也必然要以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优秀元素作为构建的资源, 中国现代新文明必然是中西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与二者交融。”[2]不同文化体系的融合奠基于文化自觉之上, 先有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 进而才有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特征是体现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实现“美美与共”也需要建立在对文化的坚定信心和充分认同上。有了文化自觉, 才能坦然的面对外来文化, 也才会守住自身的文化, 防止被文化同化。文化自觉携手文化自信, 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迈进。

三、医学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分析

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外界环境, 以及思维认知偏差的内在环境作用下, 形成文化自觉缺失, 文化信仰缺乏的现状。

1) 文化认知能力较差。学生对自身文化存在漠视的心理, 不愿主动接触和了解文化, 了解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尤其医学生把自己定义为纯粹的理科生, 除专业知识, 其余一律不愿涉及。部分医学生的文化认知程度只限于某一层面。而“大学只有自己具备了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和能力, 才有资格和能力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走向。”[3]因此, 医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不可能剔除文化而独立存在, 文化与之息息相关。

2) 文化认知陷入误区。文化概念抽象, 涉及领域复杂, 任何事项都是文化的反映。但医学生的认知意识中, 把文化神圣化和单一化, 将文化当作难以触摸的事物, 也把文化视作独立的存在。有的医学生甚至认为文化存在的意义不明显, 对自己的生存与生活不会产生本质的影响;有的更天真的以为自己活在文化之外, 由此产生严重的认知误区。

3) 文化分辨能力较弱。全球文化浪潮中, 以日漫为标志的日本文化, 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和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欧美文化流入我们的文化当中。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学生贬低自身文化体系, 盲目跟随外来文化脚步的主要原因。面临异质文化间的博弈时, 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辨别能力, 导致文化信仰危机。

4) 缺乏文化创新性意识。文化会在时间的流变中不断的重构, 也会吸纳异质文化为本土文化所用。学生文化自觉的缺乏, 没有形成对文化系统的深入思考, 难以催生出创新思维。文化需要在新的环境和观念中不断的重建形成新的文明。

四、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路径探析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建立非一朝一夕, 需要学校、社会、个体三方面构成共同的协作机制, 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

1) 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是文化自觉的根源。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则是加强文化认知的有效途径。高校安排课程时, 文理科需搭配合理, 不能只侧重专业课的学习, 课堂具有传授文化历史知识, 讲解文化动态的功能。而实践活动具备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功效, 学生在实践中能提升文化价值认知度。

2)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指向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价值的认可, 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形成强烈归属感。文化价值观的扭曲不仅导致文化自觉丢失, 致使学生认知偏差加剧, 更影响学生心理感知出错, 导致情感伤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需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为开端, 以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为中介, 以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为目标。

3) 营造文化自觉的氛围。文化的认知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场域。校园文化、民俗节日、社会实践调查、班级主题活动都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医学生活动积极性较差, 需要引导他们参与其中, 在浓郁文化氛围中, 学生会潜移默化加深对文化的认知, 也可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化兴趣。

五、结语

医学大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学生身份相同, 都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资源。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唤起医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促进民族发展的基石。医学生必须跨越专业的局限性和认知的错误性, 回归到文化氛围中, 感知了解文化, 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并努力传承发展自身文化。

摘要:医学大学生由于专业局限性和自身狭隘的文化价值观, 导致文化基础薄弱。多元文化背景下, 医学生文化自觉的缺失, 既影响自身文化自信的塑造, 也不利于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更限制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 探索有益路径培养医学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非常重要。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费宗惠, 张荣华编.费孝通文化自觉[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5) .

[2] 詹小美, 苏泽宁.文化自觉的认同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 2017, (1) .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八大员范文下一篇:公司青年节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