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论文范文

2024-02-02

文化知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以“百度指数”为数据来源,以公众关注和媒体关注两个视角,从趋势研究、舆情洞察、人群画像三个模块统计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度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期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度提供基础,并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关键词〕百度指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关注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07

〔Key words〕Baidu index;public culture;service system;internet attention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2014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务院分别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出了部署。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公众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搜索各种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93亿,使用率为83.5%;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搜索用户数达5.24亿,使用率为79.8%,互联网搜索服务正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服务的第二大互联网应用[2]。利用搜索引擎提供的海量数据研究网络用户对特定事物的关注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主题和思路。本文尝试使用搜索引擎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众关注度及媒体关注度特征,了解社会公众及媒体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注程度和需求倾向,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数据与方法

百度指数作为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提供自2006年6月至今任意时间段的PC端搜索指数,2011年1月至今的移动端无线搜索指数,指数每日更新,反映网民的主动搜索需求和网民对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故也称“网络关注度”。利用该数据分享平台不仅可以研究关键词搜索趋势、洞察网民需求变化、监测媒体舆情趋势、定位数字消费者特征,还可以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市场的特点和变化[3]。因而,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运用于旅游、投资、健康、市场信息分析、区域规划、经济预测等众多领域。例如俞庆进、张兵利用百度指数逐日可测的优点,实证检验了百度指数和创业板股票市场表现的相关性[4];肖卫兵通过百度指数,回答了“谁在关注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这一问题[5];黄先开、张丽峰、丁于思则利用百度指数开展预测研究,结果显示故宫实际游客量与百度关键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6];涂志芳、刘兹恒以“百度指数”为工具,统计分析我国公众对“图书馆”及其相关事物的社会关注及趋势,据此探讨了图书馆在社会形象构建、图书馆营销与公共关系、基层图书馆关注度提升等方面的策略[7]。

本研究利用“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搜索平台,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搜索关键词,分别从趋势研究、舆情洞察和人群画像3个模块获取搜索平台最长时限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公众和网络媒体关注度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众关注度特征

2.1公众关注度的时间分布特征

以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为统计时间段,按年度和月份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提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搜索指数(包括PC和移动端)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年际变化和月份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近6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众关注度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2012年呈现突破性增长,2015年达到最高点,2016年开始快速回落。2016年的公众关注度低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3年的平均值。在近6年的70个月中,2012年6月和2015年1月是两个值得关注的时间节点,前者在平稳中取得突破,搜索指数132;后者达到顶峰,搜索指数196。指数的背后透射出的是政策和宣传的蝴蝶效应:2012年6月13日文化部举行“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8],系统介绍了十七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9],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它们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来了社会关注度,以及公众热情的增长。

2.2公众关注度的地域分布特征

将2011年至2015年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注度进行统计排序发现(见图3),北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注度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山东和江苏,位列第2位至第4位,而海南、西藏和宁夏则名列后3位。从全国七大地理分区来看,华东地区的关注度最高,其公众关注度为17.14;其次为华中和华北地区,其公众关注度分别为16.33和16;再次为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其公众关注度分别为10.67、9.8和8.67;公众关注度最低的为西北地区,公众关注度7.5,还不足华东地区的1/2。

2.3公众关注度的人群属性特征

利用百度指数搜索平台的“人群画像”模块获取的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数据进行分析:从性别看,男性关注者占64%,女性关注者占36%;从年龄来看,20~49岁的中青年,占90%,其中以30~39岁最多,占47%;40~49岁位居第2,占27%;20~29岁位居第3,占16%;50岁及以上和19岁及以下者分别占7%和3%。

2.4公众关注度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特征

百度知道是百度自主研发、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问答平台,自2005年上线以来,运营10年,累计解决超过4亿个问题,拥有1.2亿活跃注册用户,每天有4.1亿人次通过百度知道获取知识和信息[10]。通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舆情洞察”模块,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百度知道”的数据,按月统计排名前10位的相关提问,发现“百度知道”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高度集中,表1列举了出现频次最高的15个热门问题。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什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4个问题,每月都位居前列。这一数据反映了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以及涵盖的内容都缺乏必要的了解。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媒体关注度特征

3.1媒体关注度的时间分布特征

选取可以获取数据的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每月媒体指数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发现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媒体指数除2013年11月和2015年1月外,媒体指数都在1~3之间呈现小波浪式的增减变化趋势(见图4),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的媒体指数均为0,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媒体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注很少。图4显示媒体指数的极值时间为2015年1月,与公众关注度的极值时间相一致。

3.2新闻头条的媒体及主题分布特征

选取与媒体关注度相同的时间段,统计每月排名前10的新闻头条,共获得169条新闻头条(2014年2月获得9条,2015年4月及以后没有新闻头条数据);169条新闻来源于59个网络媒体,包括网易、新浪、凤凰网等大型综合门户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和讯网、光明网等重要新闻网站及专业门户网站;其中刊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闻头条数量3条及以上的网络媒体见图5。

对每条新闻进行标引,提取3~5个关键词,得到180个关键词,对每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媒体关注的主题分布。整体而言,新闻头条的主题分布呈现集中与分散相融合的态势,一是关注的问题相对集中,即重点关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建设,“示范区”这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达60次居首位,其次是建设、国家、创建、现代4个关键词,位居2~5名,紧随其后的热点关键词有构建、推进、打造、文化部、协调组、督查等(见图6);二是关注的地域范围高度分散,几乎涵盖全国各省市,出现频次较多的有嘉兴、洛阳、天津市河西区、重庆市、广东省等;三是关注和探讨的主题内容涵盖丰富,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主导、制度设计、服务模式、资源整合、服务成效、体制机制、实现路径、全域覆盖,以及如何开展文化惠民、满足百姓需求,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主题均有涉猎。

4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百度指数为数据来源,通过衡量以网民群体为代表的公众和媒体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注程度,初步勾勒出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关注的特征和趋势,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4.1公众关注度先升后降,政府驱动特征明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众关注度从2011年至2015年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至2016年出现拐点,变化轨迹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这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驱动密切相关,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建立在政府主导下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所以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制度供给,从制度设计、产品供给和体系建设等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持续增加[11]。

4.2中青年群体为关注主力,且地域性差异显著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注人群中,20~49岁的中青年群体占90%,其中以30~39岁的关注者为最多,占47%。受历史文化背景、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众关注度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北京、浙江、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等省市的公众关注度名列前茅,东部地区的公众关注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呈正相关[12]。

4.3公众认知不足,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乏力

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政策性术语,同时也是专业性术语,一般公众缺乏应有的认知,关注这一问题的公众大多数停留在“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层面,公众更熟知诸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网络媒体虽然做到了有时效性的舆论引导,但持续关注乏力,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的媒体指数均为零,不得不发人深思。

5结语

网络关注度是现实关注度在虚拟空间的镜像,拥有更强的跨越属性、跨越距离的能力[13]。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现状及特点,据此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更加实时精准的信息,强化舆论引导,强化政府主导,有效激发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展,是当前以至将来都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永新.深入学习贯彻《意见》《标准》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J].人文天下,2015,(3):7-15.

[2]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計报告[R/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2016-09-10.

[3]百度指数产品简介[EB/OL].http:∥index.baidu.com/Helper/?tpl=help&word=#pdesc,2016-09-18.

[4]俞庆进,张兵.投资者有限关注与股票收益——以百度指数作为关注度的一项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8):152-165.

[5]肖卫兵.谁在关注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以百度指数为视角[J].情报杂志,2013,(11):159-163.

[6]黄先开,张丽峰,丁于思.百度指数与旅游景区游客量的关系及预测研究——以北京故宫为例[J].旅游学刊,2013,(11):93-100.

[7]涂志芳,刘兹恒.从网络搜索看我国“图书馆”的社会关注及趋势——以百度指数为例[J].图书馆,2016,(4):51-56.

[8]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EB/OL].http:∥news.cntv.cn/special/wenhuabu2012/diqichang/,2016-10-12.

[9]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133920319.htm,2016-10-14.

[10]百度知道品牌合作指南[EB/OL].https:∥zhidao.baidu.com/special/view/cooperation,2016-10-20.

[11]陈祥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N].光明日报,2014-12-09,(7).

[12]时涛,胡,闫月霞,等.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省区差异及空间格局[J].知识管理论坛,2014,(6):1-7.

[13]蒋大亮,孙烨,杨钿,等.基于百度指数的东南亚国家网络关注度区域差异[J].热带地理,2015,(5):708-718.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文化知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定义、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以及研究的内容、目标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读·思·达教学法;话题语篇教学;理论探讨

A Study on Topic Discourse Teaching of Senior English Based on \"Reading·Thinking·Expressing\"

(Longyan No.1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China) ZHONG Yingfang

一、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关键概念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二)“读·思·达”教学法

“读·思·达”教学法(teaching method of “read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ng”)的内涵是: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和流程。“读·思·达”教学法是指以读为导向的读思达模式、以思为导向的读思达模式、以达为导向的读思达模式。“读”是基础和前提,“思”是关键和核心,“达”是提升和巩固。“读思达”三者有机统一,保持和谐关系,缺失任何一个要素一个环节,都会使学习及其功能受损。

“读·思·达”教学法的英语学科性特性是:英语语感: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英语阅读+英语思考+英语表达=英语学习/教学。学生经过用英语进行阅读、用英语进行思考、用英语进行表达这三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环节,把英语知识转化、内化为英语素养。“读·思·达”教学法以学生学习为本位,让英语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真正落地。

(三)语篇教学

语篇(Discourse)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构成语篇的语段或句子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语篇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语篇能够确定语言运用的场景和具体的语境,体现语言的表意功能,同时又能反映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可以作为话题教学的背景。《标准》强调,“在开展对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中,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

语篇教学(Topic Discourse Teaching)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提倡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所学语言材料。语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包括文化背景、认知等方面的知识。语篇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与语篇教学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個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语篇功能和结构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在写作教学中,语篇教学通过写作活动巩固词汇语法,强调写作过程是一定情景下实现一定的交际功能的语篇创作过程。所以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

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以特定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整体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教学,其核心思想在于创设有效高中英语话题语境,置教学于具体话题语篇语境中,置语言运用于具体话题语篇情境中。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是基于英语教材话题和语篇,指导学生解读体验学习话题语篇,发掘体验话题知识的交际意义与语篇意识,创设话题语言情境,结合学生的经验而有效开展的话题语篇教学活动,倡导教师基于语篇整合话题知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是《标准》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认知理论和“窄式阅读”理论。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

《标准》基本理念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标准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认为教师设计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应用实践(Applying and Practising)、迁移创新(Transferring and Creating)等一系列容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Discourse)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是“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意义上也被称为“场的理论”。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认知加工理论认为,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构成完整的认知过程。同样,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两条主线相互对应,其中,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分别对应求知欲望、探究欲望、表现欲望,前者是“读·思·达”教学法的显性要素,后者是“读·思·达”教学法的隐性要素。

(三)“窄式阅读”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1981年提出了窄式阅读的概念,窄式阅读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reading on the same topic, books by the same author, and/or in the same genre)。克拉申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专题性原则引入窄式阅读的方法设计教学内容。窄式阅读有利于增加学习者阅读的趣味性,使输入的语言材料既有趣又相关,有利于语言的习得与输出。窄式阅读的优越性表现在:同一主题的文章在词汇的使用上有不断地重复,能促进阅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习得句法结构并记忆词汇,并运用相关词汇进行写作。

三、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一些学者探索实施“读·思·达”教学法

全國优秀教师余文森教授指出阅读、思考、表达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三种。他在第九届基础教育改革论坛中指出“读·思·达”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认为“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是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教学法,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学科学习/教学。余文森教授认为阅读的本质/功能是认知输入和信息吸收。从个体发展角度讲,阅读是一个人精神发展的根基,阅读决定一个人思想的高度和发展的潜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教育的根基性工作。思考的本质/功能是加工、建构,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知识或以知识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鉴赏力。使用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潜力。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能力。

其他一些学者探索实施“读思达”教学法或“读思言”教学法。学者王福瑞探究“读思达”教材分析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从课程资源开发、整合与生成的角度,以“读思达”教材分析思想为指导,探索建构“读思达”教材分析模型,并探究运用这一模型分析教材的有效策略。学者黄远振、兰春寿探讨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指出英语读写教学的读思言指的是阅读、思维和书写,读思言教学流程包括读的互见、思的互见、言的互见;教学互见过程就是师生相互学习、互惠共生的过程。学者黄远振、黄睿进行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指出读思言构念具有简洁性、灵活性与可复制性优势。学者许华华进行“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反思与探究。

2.国内外一些学者探索实施基于语篇的教学研究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通过语篇可以实现语言的交际。系统功能语法指出语言是语义潜势系统网络,它能够实现概念、人际和谋篇三方面的功能;语言的交际是通过语篇而不是通过句子来实现。功能主义语篇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是语篇教学,它以篇章为中心。应该当代语言家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定义为具有功能的语言。有人认为,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第一阶段是建构话语范围知识,第二阶段是建立语篇模式,第三阶段是合作创造语篇,第四阶段是独立创作语篇。哈蒙德的语言模式为语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语篇是任何语言交际模式的最里层,是实现语义功能的手段。也有人指出,语言在本性上是语篇敏感的。

国内一些学者探索实施基于语篇的教学研究。学者何慧仙探讨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学者李莉进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思维”教学实践研究,从“读解—探究—创生”三个环节设计教学,培育学生的批判性、逻辑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学者陈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分析策略,从呈现、泛读、精读、复述等方面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实施。学者吴圆圆探讨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学者曲国红从语篇层面谈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结合具体的读后续写教学实例,提出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提供科学的阅读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培养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策略。学者姜丽萍探索通过英语语篇教学培养高中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学者邢文骏、张复海探讨基于主题和语篇的高三英语复习,指出有效提高高三英语课本复习,应做到基于学情,突出学生主体实践性;基于主题整合教学,巩固提高知识与能力;基于语篇,指向真实语言应用。学者刘红丽探索以语篇为依托,话题为载体的高三英语第一轮词汇复习策略。学者徐继田探究基于语篇与话题的词汇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合理设计具有情境性的语篇,从判断辨析、逻辑思维和拓展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英语教学要体现语篇意识,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教学有效达成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意识指导课堂,可为原本或有或无关联的高中英语语言点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英语话题语篇概念,通过有意义的英语话题语篇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英语话题语篇输出,从而把词言的习得和语用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语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国内许多高中英语课堂存在走程序、教学不深入的现象,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不利于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思考与表达。因此,针对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英语传统的词篇教学方式和教学缺乏整合的现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英语语篇阅读、语篇思考、语篇表达,我们反复思考: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整合运用教材话题进行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鉴于上述考虑,我们尝试实施课题《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思考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分析语篇教学的优势,整合运用话题语篇,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在语篇情境下进行话题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把语篇与高中英语话题教学结合起来,在语篇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语境、语用、语篇意义,帮助学生在交际中创造性地使用话题语篇,引导学生在语篇学习中掌握与运用话题知识,促进学生的语言习的和语言输出,从而达到话题语篇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整合运用教材话题进行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很有实践意义。

四、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研究目标:努力探索在新高考、新要求、新对策背景下,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读·思·达”教学法,聚焦探索形成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的策略。

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对高中学生进行话题语篇教学实践操作。

关键问题: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能否活化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能否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假设: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能提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结合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根据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主要话题进行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语篇教学研究,把话题知识教学与相关话题的教材单元语篇或教材外语篇教学结合起来,使语篇教学不脱离教材,且能体验按话题教学的优势。围绕“运用话题知识进行语篇阅读、运用话题知识进行语篇思考、运用话题知识进行语篇表达”,采用“读·思·达”教学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力图构建一个学生乐学的话题语篇学习环境,使教、学、用三结合;突出语用、突出能力、突出学习英语话题语篇的目的——有效的应用。

创新之处:(1)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采用“读·思·达”教学法,教师整合话题语篇,指导学生运用话题知识进行语篇阅读、运用话题知识进行语篇思考、运用话题知识进行语篇表达,契合《标准》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具有實践性和创新性。(2)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具有如下优势:一是话题相关知识在不同语篇中多次复现,与记忆的规律相符合;二是采用“读·思·达”的话题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把话题知识运用到话题语篇阅读、话题语篇思考与话题语篇写作中,实现运用话题知识完成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和以思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注: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基于‘读·思·达’的高中英语话题语篇教学研究”(项目编号:KCZ202009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王福瑞.“读思达”教材分析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J].教育评论,2019(05).

[4]黄远振,兰春寿.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

[5]黄远振,黄睿.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4).

[6]许华华.“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反思与探究[J].名师在线,2018(07).

[7]何慧仙.浅谈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9(12).

[8]李莉.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思维”教学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9]陈涛.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名师在线,2019(10).

[10]吴圆圆.语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

[11]曲国红.从语篇层面谈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

[12]姜丽萍.通过英语语篇教学培养高中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9(09).

(责任编辑  王小飞)

文化知识论文范文第3篇

2、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核心素养视野下基于学校人文资源的校本课程探索

4、《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5、透视高考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语言表达题

6、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5

7、闽南非遗资源开发与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初探

8、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9、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子舞的校园传承方式探索

10、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

11、民国大众期刊中的科普与设计改良教育(1930—1940)

12、阅读与践行让传统文化进课堂肋生双翼

13、传统文化与英语写作教学融合的四个方法

14、浅析高职院校全面融入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15、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3)

16、本刊理事单位最新书目

17、儿童书全球传播的创意策略研究

18、体育图书出版的选题方向探索

19、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校内外联合开展中国“鱼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的研究

20、坚持文化为根 实现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21、试论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的途径

22、论现代文学中的江西地域文化因素

23、淄博地域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4、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

25、情境德育:一种有品位的道德生活

26、本刊理事单位最亲书目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小学生责任教育的研究

28、恩施民俗土家女儿会的传承研究

29、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三个层面

30、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31、守望乡土文化 激扬家国情怀

32、金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利用的探索

33、蒙古族祭火仪式与文化记忆的变迁

34、借力PBL,架构传统文化学习路径

35、文化资源视角下的东北主要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36、皮影戏在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中的探索

37、校内外有效融合,在传承中国“鱼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38、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言文化导入策略探析

39、民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价值体现及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40、少儿类图书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策略探讨

41、关于如何将民俗文化引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设想

4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

43、中国传统节日教学与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

44、一堂高中文言文课引发的道德思考

45、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46、民族歌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4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推荐活动”入围图书

48、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体系研究

49、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五结合”

文化知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因此,只有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坚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原则。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这种关系也是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文化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新农村建设而言,社区公益性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区农民的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建设,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基础,繁荣的经济,良好的基础,能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高素质农民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那么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积极的内在驱动力。

(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延续与发展。从继承的方面来看,农村文化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剔除腐朽没落的文化糟粕;从创新的方面来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效,只有创新,才能显示出活力,才能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从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面来看,既要对不同社区的优秀文化进行借鉴与吸收,又要加强对农村社区本土文化的创新,完成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从而增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

责任编辑:梁习琴

文化知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组织制度管理强调一视同仁、统一管理的思想,而人本管理更重视人文关怀、差异化管理的思想,两种管理思想看似矛盾,但若能较好地取长补短、统一协调,将使企业管理刚柔并兼,更好地发挥组织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优势。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对组织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组织制度管理刚性与人本管理柔性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组织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矛盾;协调

现代企业中,人才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组织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之处:刚性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强调一视同仁、统一管理,尤其是在国企中,员工基本上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接受统一化管理;而柔性的人本管理模式重视人文关怀、对员工进行差异化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管理模式各有优劣,那么,看似矛盾的两种管理模式能否实现协调统一?以各取所长,刚柔并兼,优化企业整体的管理模式。

1 刚性组织制度管理与柔性人本管理的矛盾与统一

1.1 组织制度管理的刚性内涵 组织制度管理的一视同仁保证了企业内成员可以得到公平对待,营造出了一种公平融洽的工作氛围。如奖惩制度的一视同仁,使得员工在得到奖励或受到惩罚时能够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员工心理才会感到平衡,不会因为犯同样的错误,自己受到惩罚而别人没有受到惩罚而产生抱怨情绪,进而降低工作的积极性;薪酬制度统一的薪资标准,可以使员工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衡量,公平理论提到,员工会将自己的努力和回报与他人的或者自己过去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感知自己是否得到公平对待,进一步决定自己以后的努力程度。建立统一的薪资标准,使员工在与企业其他成员进行比较时从心理上感到公平,这样员工自然就会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1.2 人本管理的柔性内涵 人本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与麦格雷戈的“Y理论”的假设基本一致,人本管理洞悉人性、把握人性,关注人的动机、需要、素质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人本管理与以往管理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将管理看作一种人文关怀活动,不仅关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重视员工的心理活动。人本管理依据员工个人不同的能力、特长、心理状况等来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人职匹配,最大化地利用人力资源,在提高工作绩效的同时又能实现员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如成熟度理论提到的,因个人能力、心理状况等的差异,同一员工在不同的工作时期,或同一工作时期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成熟度,企业应根据员工的成熟度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授权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1.3 刚性组织制度管理与柔性人本管理的矛盾与统一 组织制度管理要求对员工一视同仁、统一管理,而人本管理要求依员工的个性进行差异化管理,两者在执行的过程中看似存在着矛盾,然而在笔者看来,组织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也存在着统一的目标,即企业绩效的提高;统一的存在基础,即企业发展的远景和利益共同体。企业管理的演变历史告诉我们,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必须统一。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运用科学的管理、建立符合生产要素的规章和制度等刚性管理;同时也离不开柔性的领导方式、差异化的人员管理等柔性管理。

2 刚性组织制度管理与柔性人本管理协调的对策

本文就如何协调刚性组织制度管理与柔性人本管理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1 人是利益导向的个体,在受组织制度规范的同时需要人本管理来进行利益诱导 企业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组织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员工的不自觉行为,并通过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严谨的组织制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界定组织内部每个员工的利益区间,以保证组织内部成员能够看到业绩好坏的标准以及因此带来的结果,为员工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利益分配合理的工作环境。在这样一个公平的环境下,采用人本管理对组织内部的不同群体进行激励和约束,以保证员工能够看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以及因能力提升而带来的利益,进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注重职工的个人发展,如进修、工作丰富化、轮换制等;改善劳动组织,如实行弹性工作制、岗位分担制等;通过推广“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小组”等方法,组织职工参与管理。

2.2 人本管理在激励员工的同时,需要组织制度来规范员工利益获取的行为 企业通过人本管理,洞悉人性、把握人性,关注员工个体的需要、动机、素质和价值,对个体实施针对性的激励,满足员工的利益需求。然而,人是具有利益导向的,在采取某种行动时其经济动机一般情况下要多于非经济动机,在组织激励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员工的利益获取行为进行规范将导致个体的动机产生歪曲,形成不正当竞争。尤其在国有企业中,由于温情主义和裙带风等原因,企业管理原则性相对较差。因此,应推行制度化管理,重视管理法规建设,以规范员工行为:①在群体层面,群体规范通过建立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规范群体成员行为,通过在员工心理上施压来制约和同化群体成员。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组织制度,使得群体规范的行为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相一致,促使员工努力的方向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相一致。如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按要求完成合适的工作,促进良好的群体规范的形成以及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②在组织层面,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是引导和塑造成员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有效工具。强有力的组织文化能够催生组织成员的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对员工的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3 结语

总之,组织制度管理为人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公平可靠的企业环境,人本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制度管理的管理效率。刚性的组织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管理者应认识到这两种管理方式的优缺互补、刚柔并兼,协调统一两种管理思想,以实现长久的最大化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蓉.试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06):36.

[2]张少杰,吴兰贞,石宝明.组织制度创新视角的协同知识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07):31-33.

[3]范丽平,王浩.坚持人本管理促进涉外型地勘企业经济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3(08):239-240.

课题项目:江苏大学教改课题项目(2013JGYB011)。

作者简介:黄俊(1966-),男,江苏丹徒人,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上一篇:体育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卫生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