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范文

2023-09-18

文化旅游范文第1篇

乡村体验旅游的定义

美国的威廉.L.史密斯博士在2005年提出体验旅游(Experientialtourism)的概念,他认为体验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体验旅游与大众消费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是相联系的,体验旅游是旅游业最重要的变化等观念。

国内学者对乡村体验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占. 随着体闲的需求及其形式的不断变化,城市居民的旅游形态明显向滞留型、体验型和家庭中心型方面转变,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保护环境的问题。而农业开始从单纯的生产型方式向生产加销售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式转变。

这些转变,为旅游和农业的相互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益促进乡村旅游体验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形成乡村体验旅游。乡村体验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并定义:乡村体验旅游是以乡村地区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为场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闲、习作、购物、度假,以创造游客美好回忆为核心需求的,提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等感官和情感需求的“剧情”,并参与传统和新型农业技术实践活动的乡村体验旅游形式。

综上所述,乡村体验旅游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地点发生在乡间;借助的是乡村广泛的资源,而不仅仅是田园风光的美丽,其中民族文化遗存、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等无形的资源是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全程旅游体验发生在某个乡村地域场所的所有生产和生活的真实过程。乡村体验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是一种被包含关系,特点都是以乡土本真风光为核心,充分利用城乡差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御鑫造园http:///

乡村体验旅游与乡村观光旅游的区别乡村体验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而是通过进行体验融入到乡村生活中。她将乡村体验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空间,旅游者以较长的时间充分参与乡村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进行心灵体验,体会城乡差异和乡村文化,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的旅游过程。

乡村体验旅游的功能主要有娱乐教育、审美、逃避现实等。具体表现在体闲、观光、度假、科学、教育、购物等多种活动中。乡村体验旅游不仅有观光游览项目,更包含了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甚至无为等功能。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相比,乡村体验旅游具有不同的特色,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

发展规模 中国现代的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目前正处于成长期阶段。但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十分强烈,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如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大量涌现。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测算,我国乡村旅游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己经超过三亿人次,直接旅游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截止到2007 年,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景点己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形态。每年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把乡村旅游作为目的地的人数比例约占总人数的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己经成为旅游业新的亮点。其中,贵州、江西等省份开展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己经使近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发展初期的乡村旅游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口或节假口到附近的目标市

御鑫造园http:///

场旅行,以一口游为主,通常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自驾车出游,自主性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步进入到自觉阶段。

空间布局①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有都市郊区型、景郊型、老少边穷型、特色村寨型和交通中心型。 都市郊区型:这类旅游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最普遍、最成熟、最具市场潜力的一类。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这种旅游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定位是都市居民提供体闲游憩的“后花园”,借助于与现代化城市截然迥异的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以及采摘、捕钓、品尝等活动,吸引都市居民去度假、体憩,给市民提供短暂的体闲、度假旅游产品。但开发中人工雕琢的痕迹较多。

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推出的“城湾人家”、“沙龙湾”、“梅港渔村”等一批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 景郊型: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里,观光旅游可以向周围的乡村扩散,形成景区周缘的乡村旅游。这种景区周缘的乡村旅游是风景区观光旅游的伴生产物,是旅游者在对自然风景观光之余,对周围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派生游赏。

这类旅游依托某一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地保存着乡村的原生状态。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也多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展较早的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鸟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 老少边穷型:国家为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这些地区开发旅游的优惠政策,由旅游部门结合本地区的乡土特色,指导当地居民开展乡村旅游。

这些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多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地区大多为山区,既缺少发展第

一、二产业常规经济的基本条件,又不具备交通区位的优势。而且,大多

御鑫造园http:///

没有受到工业文明辐射到或感受极微弱。正因如此,这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近乎原生态而秀丽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浓郁的乡土风俗。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渔村等。

特色村寨型:乡村地区的特色村寨是不同地域乡村建设的历史缩影,也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凝固和宝贵遗迹。游客在与城市风格截然不同的乡野田园风光中,观看到极富风格的特色建筑和独特的房屋构造,也了解到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风习俗。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轨迹表明,特色村寨的旅游产品己经不局限于独特的建筑群,蕴涵在特色村寨中的特色生活民俗逐渐被重视开发。如位于浙江省给云县的河阳村,在开发丰富的古祠堂、寺庵、牌坊、石桥等古文化遗存的同时,逐渐渗透浓厚的宗法文化与特色的耕读文化于旅游经历中。

交通中心型:乡村旅游既不依托城市,也不依托景区,而是依托连接两个或多个城市或景区的便利交通,利用自己交通中心的地位,设计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如浙江省永定县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开发,正是利用自己处在福建厦、江西瑞金和广东梅州三城市中心地的区位优势。

文化旅游范文第2篇

1 木兰故事——增加人文色彩, 引起旅游兴趣

木兰, 最早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 她勤劳善良, 孝顺父母, 热爱家乡, 勇敢坚强。后来明代徐渭曾有《雌木兰替父从军》的创作。20年代, 梅兰芳编演的话剧《木兰从军》,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女性同胞们反封建礼教和反不平等条约的斗志。常香玉1951年演出豫剧《花木兰》, 激发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总之, 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 木兰形象已经演变为一种木兰文化从而走向全球。而在当今旅游方兴未艾的年代, 木兰文化又带动了相关的旅游, 游客们到木兰成长、活动的地方去徜徉山水, 放松心灵, 更重要的是寻访故里, 感受文化。虽然游客们年龄不同, 性别不同, 但他们都会从木兰形象中找到各自的文化根源, 50年代人会感慨木兰的保家为国, 80年代人更看重木兰的自强自立, 男性游客会生出一种欣赏和惊叹, 女性同胞们则会生发敬意和羡慕。这样人们在旅游中重新认识了木兰, 也重新认识了木兰文化。

2 木兰故里——丰富旅游内容, 打造旅游品牌

关于木兰故里, 学术界有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万花山、安徽亳州、河北完县等说法。尤其是河南和湖北二者之间争议更为激烈。事实证明木兰文化的确给当地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所以各地都在打造木兰品牌来开发旅游。根据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记载:“将军魏氏, 本处子, 名木兰, 亳之谯人也。……睢阳境南, 东距八十里曰营廓, 即古亳方域”[2]此说证明木兰故里是河南虞城。于是从1993年, 虞城县开始举办木兰文化研讨会和首届木兰文化节, 一直到2009年已经举办了五届。木兰文化催生了木兰旅游, 现在商丘木兰祠已经基本上再现了原貌, 重修了大殿和祠院, 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等房屋院落百余间。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 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 祠殿内外, 有历代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总之, 恢复重建后的木兰祠, 是河南省政府首期挂牌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到此观瞻拜谒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又根据《木兰志》记载“唐木兰生于黄陂, 以女子代父从征, 立功异域, 上赏不受, 复归故里。烈性奇勋, 流传千古……辑木兰志”[3], 所以武汉黄陂也被看做是木兰的故里。相传木兰死后, 乡人为表纪念还在其墓前立“木兰将军之墓”的巨碑, 并在山上建立了木兰殿、木兰将军坊。今日木兰山已经成为黄陂旅游的著名景点。至今, 这里仍保留着木兰将军庙、将军墓及唐代木兰将军墓碑石, 供广大游客参观。木兰故事使得黄陂木兰山和木兰湖的旅游增添了文化色彩, 既扩大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又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因此黄陂也大力发展木兰旅游的品牌, 从1999年到2009年在武汉黄陂已经举办了10届木兰旅游文化节。

3 木兰形象——增添旅游情趣, 提升旅游品位

木兰这一光辉的古代女子形象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而这些人文因素又增添了旅游情趣, 提升了旅游品味。在游览木兰祠庙的时候, 游客可以穿上木兰从军的戎装, 再拿上木兰作战的武器, 体验一下女扮男装的乐趣,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或者游客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称颂木兰的诗句既可以在形式上欣赏中国所特有的书法艺术, 又可以从诗句内涵中领略木兰巾帼英雄的风采。“木兰不仅以她的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和平、见义勇为、自我牺牲而集古代劳动妇女的美德于一身, 而且她还以热爱父母、故乡和祖国、向往英雄事业、战斗中智勇双全、在荣华富贵面前淡泊自守而成为千百年人民现实女性的典范。”[4]木兰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德和崇高精神是多方面的,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受到的陶冶也是多方面的, 或许会面对木兰的孝顺父母而自我汗颜, 或许会对木兰这一女子的报效祖国而敬佩有加, 或许对木兰的平民意识有所肯定, 或许会对木兰的勇敢善战而深有同感……总之, 旅游不仅仅是游走于青山绿水, 更多的是观瞻古代遗迹, 享受人文熏陶, 提升旅游品味, 从而达到身心的放松, 知识的获取, 情操的陶冶, 甚至于优秀品质的养成,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等等。这样的旅游才是情趣丰富的旅游, 才是高品位的旅游。

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也所谈:“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 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5]几乎所有的旅游景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文化含义, 即使在纯自然景观中仍然会依托神话传说、历史掌故来烘托景观的自然美。文化成为自然与人类之间表达感情和交流价值观的无形桥梁。旅游正在满足人们这种文化情结, 为人们认知自然遗存物和历史文化遗存物提供了平台。文化也使旅游更加富有魅力, 赋予旅游以无限生机, 在潜意识层面引导着人们的旅游活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既有助于实现文化的普及和发扬, 也有利于新型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而实现文化和旅游两产业的共赢。木兰文化旅游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摘要:现代意义的旅游意味着人们不只限于观光游览, 更重要的是获取身心愉悦, 游有所获、游有所值。文化, 作为旅游的灵魂, 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 表现出极大的魅力。本文试就流传极广的木兰故事阐发开去, 就有关木兰文化旅游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指出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既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也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

关键词:木兰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 于光远.世界经济导报[N].1985.

[2] (清) 刘德昌.商丘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 1983.

[3] (清) 刘昌绪.黄陂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 1983.

[4] 张松如[主编], 钟优民.中国诗歌史[M].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

文化旅游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从重视物质需求到物质精神并重,乡村文化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态当中的一种,将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拓展新兴文化旅游市场,满足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但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文化带动旅游的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农村产业结构失调、生态资源浪费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精髓,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开发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空间,乡村在地文化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材料,乡村旅游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催生新的增长点。2019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收入达8500亿元,乡村旅游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然而,目前许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使得乡村旅游线路趋于固化、乡村旅游产品渐显单一,这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足够的后劲。因此,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对于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一方面,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资源集合了广大乡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实现其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有助于开发出彰显乡村文化特点的产品,突破产品单一化、粗糙化问题,延伸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时,实现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还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再生的文化资源,从而有效化解乡村旅游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资源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已成为众多经营主体的必然选择,而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产业等层面。其一,实现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有助于开发出融合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生活等诸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附加值,进而实现产品层面的转型升级;其二,实现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能够将文化具有的强大融合性赋予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能够与众多相关产业深入融合,与众多相关产业共享发展资源,进而实现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

2、当前乡村旅游项目中存在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

近些年以来,我国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的规模,同时也更加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的质量。然而,江西省在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依旧面对许多制约,主要表现在:缺乏垃圾,污水等农村环境治理;地方民宿,农家乐等基础服务设备和服务意识不达标等方面。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使得发展农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2.2经济效益低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各地响应国家“农村振兴战略”,都更加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然而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时,市场上的旅游产业供给逐渐同质化,独特的地方资源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与乡村旅游没有充分融合,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较低。这也是影响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乡村扶贫振兴视角下我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设计策略

3.1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价值

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纯观景式乡村旅游已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和品味。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细致探索乡村文脉和地脉,识别文化本身的价值、作为生产力的价值和对社会系统的价值并进行活化,将旅游发展放置到文化环境中考察,分析旅游活动对文化的影响并对不利影响予以控制,利用乡村在地文化为旅游业赋能,避免人为强行植入不匹配的文化内涵。同时乡村文旅融合过程中要利用已有旅游服务体系对文化精细化管理,客观公正地分辨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筛选优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淘汰落后文化,避免不良的融合示范效应。旅游+文化时要加强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临界值范围内对文化合理化利用,防止过度消耗文化资源,保证旅游文化体验的完整性,避免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被异化,丧失旅游吸引力,出现产业不经济现象。

3.2夯实乡村文旅基础建设

乡村虽然有厚实的文化基础,但是文化产业建设要么比较薄弱,难以展现乡村文化,要么不考虑乡村实际情况盲目跨越式发展,投入产出比不高。当文化和旅游融合时,应当借助旅游发展加强文化基础工作,推进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乡村地区投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艺术馆等场所,保护乡村的宗祠、古树、古建筑、遗址遗迹等文化记忆空间,将其建设成有乡村文化特色的旅游吸引物,采取主客共享的模式,熏陶村民的文化素养,营造一体化的生活和旅游共享空间。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比较分散,监管力度不足,缺乏专业旅游管理团队,多为小额资本或者村民集体运作经营,阻碍了和文化的全面深入融合。因此要夯实乡村文旅的非实体基础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乡村文旅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发挥乡村社会组织的经济规范作用。乡村文旅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种要素的参与,因此要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基础要素的供给,提高要素市场价格,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地利用资源。

3.3拓展文旅产业链条和空间

全域旅游的背景给予了文旅融合更大的发展空间,要有效发挥文旅融合的联动效应,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举办各种有文化特色的新活动,让旅游者全方位感受到乡村的独特文化,增加旅游者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共情,产生和谐一体的体验感。文旅业态具有多种属性,即产业属性、商业属性和事业属性,要发挥文旅产业的带动性,扩展文旅产业链条,将文旅融合作为一个多元发展平台,采取深层次跨界组合的方法,积极与其它的乡村相关产业系统性整合资源和开发产品,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建立“文化+旅游+其它”的新业态模式,如研学文化旅行、民俗节庆旅游、康养文化旅游等,关注与商、养、学、闲、情、奇等新要素的互动,推动乡村文旅综合体的建设,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带动其它公共服務体系的进步。衍生文旅产业新环节,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做好创意链接,使得景观、建筑、基础设施等具有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和旅游功能,丰富乡村旅游地内容,建设独有IP体系,开发文创精品,促进文旅产业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3.4利用科技优势实现智慧文旅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基建等高新技术的兴起,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需要科技作为催化剂转化发展动能,加快融合水平。然而乡村地区的科学技术应用一直比较薄弱,尚未充分享用现代文明成果。因此在新时代乡村旅游地要利用科技潮流为文旅融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此为契机促进乡村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乡村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在乡村旅游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旅游等技术建设智慧文旅平台,加强景区、酒店、集散中心的智慧化改造,营造科技感,激活乡村文化资源,讲好乡村故事,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辅助政府部门实施监管工作,同时收集旅游者消费数据,对旅游者进行画像工作,定位旅游者需求以便精准营销,推动旅游目的地向高端化发展。

4、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措施

4.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除了乡村旅游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的引导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首要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财政补贴,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其达到深度融合状态,真正让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乡村文化旅游中的新前景。政府在扶持过程中,需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引导,有意识地将创新融入到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赋予乡村文化旅游以崭新的面貌,真正提高游客的体验度。最后,政府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为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打响招牌,深入挖掘农村资源,促进农村协调发展,为缩小城乡差距而努力。

4.2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由政府进行引导,由高校开展具体工作,培养关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更新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训计划,培养专业人才,应对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需求。其次,在社会层次上加强引导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加强新鲜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完善相关人才的薪资待遇,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促进人才投身于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工作当中。最后,对现有的乡村旅游人才进行培训,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平台和学习平台,提高其服务质量,為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人才支持。

结语: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创业增收,需要将文化渗透到乡村旅游发展中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剂良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促进乡风文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带动乡村振兴,以期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乡村文化作为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才能显示出乡村振兴的活力,实现乡村文化旅游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9(21)

[2]赵雯.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路径分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03)

[3]英青措.黄南州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3)

[4]李勇军.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03)

[5]嘉丹.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9(03)

[6]翟向坤.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4)

[7]谢珈.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9(11)

作者简介:

郭良(1982.10-),男,汉族,湖南娄底,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文化旅游范文第4篇

摘 要: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依托于独特的红色文化,因此,具有无可替代的旅游意义,相比较其他自然与人工风景区而言,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更能带给人心灵上的启迪,给人以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言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作用,也制约了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引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旅游由于其在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教育意义,使其在旅游领域占据着独特地位。但是近两年,随着红色景区不断的扩大开发以及过度宣扬红色文化等现象的不断出现,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而且旅游景区的功能开发较为单一,加之其地理位置的偏僻与地理环境的区位弊端,也对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不小的阻碍。接下来,笔者主要谈论一下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红色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一、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产品内涵不够,参观方式静态为主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红色旅游景点在进行产品设置时,不能很好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且对当地民风民俗挖掘尚浅,无法将红色文化与当地风俗文化进行很好地结合,使得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在展示红色文化时显得突兀且呆板,不具备独特之处。加之景区带领游客参观红色旅游产品的形式过于单一,大都局限于利用红色名人故居、红色文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参观方式,游客只能远远进行观看,或者听取导游程序化的讲解,极易使游客产生疲劳感,最终对景区的口碑传播形成不良影响,也很难吸引游客实现故地重游。而且,一些景点设置的红色旅游产品并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得游客在进行参观考察过程中无法获得红色文化体验,因此降低了游客的参观热度。比如,一些景点会将红色名人生前使用过的东西作为景点展出项目,但是并没有赋予其过多的文字说明,更加没有带有文化内涵的故事叙述,游客在看到这些红色名人用物后,并不能产生过多心灵上的触动。

(二)红色旅游景区缺乏综合功能

我国当前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总体缺乏综合性,只是单纯突出红色文化景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没能对景区进行进一步的良性开发,使得景区建设缺乏活力。游客在景区内只能接收到一些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旅游信息,相应的餐饮娱乐设施缺乏,无法彰显景区深层次的旅游价值,因此景区能够吸引到的参观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且多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无法真正显示出景区对学生个人的吸引力,更无法吸引到非学生人群主动前去参观,最终造成景区的经济收益偏低的现象。红色景区的建设虽然不应该过多渗入商业性因素,但是在红色景区的外延,建立一些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设施,可以有效增强游客的游览体验。

(三)红色旅游景区所在地区位条件差且经济薄弱

我国的红色景区一般都坐落于偏僻的山村中,这是由于当时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道路指向所决定的,所以导致了当前红色景区地域环境较差的现象,而且经济基础薄弱,景区的开发和治理落后于其他非红色文化旅游地。虽然红色旅游地主要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但是过于艰苦的旅游环境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吸引游客来说还是会存在较大的阻碍作用。景区没有实现有力的开发,也就不能实现其带动景区周边发展的功能,最终会导致景区的发展与周边区域的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削弱游客的游览体验,

(四)红色旅游景区管理者尚未完成角色转换

在我国,红色文化旅游区由于其独特的属性特征,只是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其教育功能,因此,多数红色文化旅游区域并未作为旅游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因此也未对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进行相关开发,没有将其作为地区经济效益的创收项目。所以,多个管理部门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定位尚未明确,不知如何对其进行角色定位,因此,诸如旅游局、文化部以及文物部门对于管理红色文化景区的角色转换未能实现良好准确的完成,这也影响了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的持续性发展。

(五)红色旅游资源缺乏有效保护

近些年由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旅游景区的发展也因此被激发,我国的旅游业呈现出炽热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旅游景区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当下,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却未能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是由于红色旅游景区无法向其他景区一样实现高度娱乐性和盈利性,因此,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对于开发红色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当地管理部门以及群众缺乏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没有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适当的维修与保护,致使红色旅游资源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比如,在一些以窑洞作为红色文化标志的红色文化景区,由于窑洞在当地存在的普遍性,使得当地政府或者居民对于窑洞的保护工作存在懈怠,没有定期对窑洞进行检查与修复,因而使得窑洞遭受到自然与人为破坏,变得破败不堪,使得其参观考察的价值消失,最重要的是随着窑洞的逐渐衰败,其本身负有的红色文化象征也会大打折扣。这种对待红色旅游资源不作为的管理方式,会严重红色文化景区的后续发展,很可能会使红色旅游景区失去红色文化载体,最终归于普通。

二、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措施

(一)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相结合

红色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具备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特殊旅游项目,在对其进行开发建设时必须要保证其红色文化的正宗性,不能为了攫取旅游效益而以牺牲文化建设为代价,最终使得红色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被泯灭。对红色文化旅游活动的建设应该在保证完整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文化呈现形式,使其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特色相结合,也与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向贴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红色文化走入人心。另外,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应该秉承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相反,作为红色文化的积聚地,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全国的旅游景区做好模范作用。比如,当前手机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载体,那么在进行红色景区建设时,可以在景区陈列的物品上面设置二维码,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有关陈列物品的相关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原来那种依靠导游进行讲解的单一模式,使得游客的参观自主性增强,还有效实现了生态景区建设,减少了景区内通过发送宣传单来宣传景区文化的纸张浪费。

(二)全面、系统、协调的综合开发

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具备文化与旅游的双价值,更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开发的综合性。比如,红色旅游地区多坐落在偏僻的山区,虽然其经济发展受限,但是也正是由于没有过多的经济建设的干预,使得红色旅游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红色旅游地区可以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建设,努力实现对景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对于红色景区的综合开发还可以基于当地的文化特点来进行,比如,对一些红色景区来说,其防空洞建设在战时为军民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功能,那么,景区便可以基于这一文化特色,定期举办防空洞演戏活动,通过模拟战时情景来让游客体验战争时期的生活状况,激发游客的爱国情感。

(三)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对于红色文化地区来说,想要得到快速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最主要的是当地相关部门能够自行发现本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优势,进而依靠政府的带领,通过对景区的开发建设、吸引资金投入以及相关宣传,拓宽本地区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格局,使红色文化旅游朝着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不断延长红色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延长红色文化旅游的生命周期,最终实现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对于红色文化景区而言,在保证红色文化景区健康化运营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景区周围进行产业化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游客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设施及场所,让游客在参观之余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由于红色景区多坐落于偏僻的山村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发治理,虽然景区可以依靠红色文化获得相应的盈利,但是红色景区却没有发挥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功能,其影响的辐射范围仅限于景区范围内,因而也就将红色景区的长足发展禁锢到一个固定模式,无法真正扩大景区的影响力。所以,红色景区当地政府应该正视红色景区对于带动地区发展发挥的重要功能,不仅要重点开发景区,还要对景区周边区域实现同步开发,可以通过生产制造红色文化的衍生品来凸显红色文化特色,实现红色文化地区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

(四)加强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管理

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当地的各部门应该明确红色文化景区的基本属性,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依法对红色景区进行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与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对于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不仅要重视景区的经营管理,还要加强对于红色景区纯洁性的管理,确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对红色文化进行捏造或者随意更改红色文化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对于红色景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应该责任到单位甚至个人,以防止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时各管理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状况的发生。对于红色景区当地政府而言,也要结合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制定相适应的红色景区管理条例,以便于红色景区的发展能够有据可依,对于景区的管理监督工作也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结语

想要实现红色文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其不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就应该明确当前红色文化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找出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红色文化景区的发展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红色景区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红色文化,但是在建设景区时,必须保证景区依托的红色文化的真实性,避免对一些红色文化进行人工加工,失去真实性的红色文化也不能实现长久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椿陶.井冈山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6).

[2]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14(11).

[3]石仲泉.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和苏区精神[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04.

[4]刘正芳.试析政府促导红色旅游的着力点[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03).

[5]贾浩华,张英明,方淑婷.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J].党史文苑, 2015(16).

[6]苟自钧.深度开发旅游商品 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J].经济经纬,2014(04).

文化旅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耦合;安徽省

[中圖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目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张海燕,等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两个产业间的互动机制和路径选择[1]322;程晓丽,等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结合安徽省现状,提出了渗透型、延伸型和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2]161;宋子千系统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国家政策[3]6。总体而言,以定性研究为主。耦合协同发展是指要素或系统之间在互惠互利、配合得当的基础上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协调优化到高级和谐共生的演化过程[4]107,是定量研究系统之间双向影响的有效工具,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性的新尝试。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耦合”为并列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截至2020年6月1日,仅有文献25篇。范红艳[4]104、翁钢民[5]178、方忠[6]39、孙剑锋[7]207、周彬[8]203等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别对全中国、河南省、福建省、山东省、内蒙古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发展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在融合发展背景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评估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安徽省文旅融合现状,对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据《安徽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旅游产业方面:2019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6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国内游客8.2亿人次,增长13.6%;旅游总收入8525.6亿元,增长17.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3.9亿美元,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8291.5亿元,增长17.9%;2019年年末全省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607处。文化产业方面:2019年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124个、公共图书馆125个、博物馆204个(含民营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38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合并国保项目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项、省级名录479项。

(二)数据来源

课题组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9)》《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201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0-2018)》《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2019》《安徽统计年鉴(2010-2019)》《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2018)》等,及通过向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咨询,获取了2009至2018年相关指标的数据。

三、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评价模型

首先,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借鉴已有的研究基础,再结合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系统性、科学性、代表性、数据可得性的原则,为两子系统构建各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耦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较客观的熵值赋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和计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应的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函数。主要步骤及结果如下:

1.建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应的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函数F(x)和G(y)

其中ai、bi分别为相应指标的权重;Xi、Yi分别为预处理(利用离差标准化进行非负化处理)后的指标值;xi、yi分别为原始指标值。

2.指标权重的计算

安徽省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发展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1。

(二)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

根据物理学容量中的耦合系数模型,借鉴相关学者的前期研究[9]173,构建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如下:

其中,C表示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C能反映出两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但不能解释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利用目前最常用的离差最小化原理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

其中,D表示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T表示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均为待定系数,且α+β=1,对于两个子系统,通常取值α=β=0.5。D的取值范围为[0,1],且根据D值的变化,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度等级划分如表2:

四、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发展测算分析

(一)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公式1、2计算出2009至2018年的安徽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数F(x)和G(y),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式3、4、5计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D,并根据表2的等级划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估,见表3和图1。

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2009至2018年间,除个别年分外(2016年旅游产业、2015年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安徽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处于稳步提升状态。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分值由0.0991增至0.8974,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分值由0.0494增至0.7586,可见提升较明显。

近年来,安徽省以政策导向和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促进旅游产业稳步提升。皖南各市突出休闲度假和田园综合体项目,皖北各市以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为重点,合肥市围绕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建设进行推进。全省旅游产业稳中快进、成效显著。2019年,黟县、霍山县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2个乡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三),安徽省旅游集团、黄山旅游集团、祥源集团连续跻身中国旅游集团20强。可见,安徽省正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由“偏重皖南”向“全域旅游”、由旅游观光型向休闲体验度假型迈进。文化产业方面,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19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7个),黄梅戏入选国家级非遗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凤台花鼓灯传承人记录项目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奖。安徽省正由文化大省向文创大省迈进。

(二)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通过表3和图1中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比较,除个别年份外(2016年为旅游产业滞后型),近十年安徽省基本属于文化产业滞后型。其次,近十年,二者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从中度失调(2009-2010年)、濒临失调(2011-2013年)到中级协调(2014-2016年)、良好协调(2017年)、优质协调(2018年)。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由两个产业内在属性决定的,也是旅游和文化的市场需求不断个性化、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两个产业的融合更有着良好的政策导向环境。首先,从国家层面,2019年提出:各地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紧抓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6个着力点;“到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2020年,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其次,从安徽省文旅融合的政策环境看,2014年,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工程”作为七大重点工程之一;2017年,把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培育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等作为重要任务和目标;2018年提出: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教育、体育、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安徽省文旅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旅线路上,黄山世界遗产游、九华山佛教文化游、天柱山禅宗文化游等已成为全国旅游精品线路;文旅新业态上,黄山黎阳创客小镇、徽州民宿客栈、宣城文房四宝文化园、巢湖三瓜公社等层出不穷;文旅演艺上,《徽韵》入选国家首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文旅项目建设上,2019年,安徽省30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投融资优选项目,总数居全国第二。

1.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第一,近十年文化产业滞后型为主,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同时期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安徽省文化产业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或发挥,亟需加快文化产业的提升,以促進文旅协同更好地融合。第二,相关扶持性和操作性政策不到位。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政策,但大多是宏观上的理念和态度,落地执行或推广层面的政策不充分,使得很多地区都在各自的实践中摸索。第三,产业融合的广度、深度不够,形式单一。比如从旅游的角度,文化未全面渗入到旅游者的食、宿、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旅游尚未跟创意设计、动漫、网络、影视、会展等文化产业全面互动。第四,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南热、中温、北冷”的格局[10]3。以文旅线路为例,大多还是依赖于原有的皖南招牌景区或优势资源为主,做到了锦上添花,但为其他温冷地区雪中送炭或者无中生有(深度挖掘)不足。

2.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探讨

第一,概念的新解读是文旅融合深入拓展的基础。在概念上,对旅游和文化应该有更广义和广域的认识,文化几乎是没有边界的,而旅游的边界也在实践发展中无限拓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发现二者之间更多的融合机会、融合路径和更丰富的融合成果。尤其是对于传统旅游资源匮乏的皖北地区,可以深入挖掘本土饮食、习俗、历史等方面的文化,一方面,“抓大、不放小”地展开区域合作,可以攀龙附凤,以资源互补或功能互补,借助热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可以展开弱弱联合,即与周边温冷点地区合作。[11]10另一方面,不仅促使旅游与文化的跨界合作,也可以促使旅游、文化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无界共生,从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共赢转为追求多赢的融合目标。

第二,政策的推行力是文旅融合进一步推广的保障。从以上政策分析可见,无论单方面从旅游产业还是文化产业的角度,或者文旅融合的角度,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引导性的政策日益完善,相对缺失的是执行和监管政策。对此,可以通过操作性和推广性较强的各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标准化工作建设保障和助推文旅融合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园、创客小镇、民宿客栈等文旅融合的新形式、新业态,鼓励成功案例所在的企业或单位编写企业标准、参与编写安徽省地方标准,进而申报行业标准以至国家标准,继而通过这些标准的宣贯、实施和推广,促进文旅融合成功案例或模式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安徽省在美丽乡村、民宿客栈、全域旅游、研学旅行等文旅融合新业态方面已出台了一些地方标准,但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实践相比,还是相对滞后。至于监管,鼓励成立跨文化、旅游行业的管理协会以及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行业协会等文化旅游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自律、监督和服务作用。

第三,产品的系列化是文旅融合充分实现的标志。“以点带面”,形成系列产品,扩大影响力。首先,这个“点”可以是核心文化资源,渗入或者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如2017年 “开放的中国:锦绣安徽迎客天下”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活动中,“镶着金边的女王”“绿茶之中的王子”“神奇黄山的精灵”“山中走来的隐士”四款茶旅融合产品一炮打响;其次,这个“点”可以是旅游产品,为其旅游六要素等“面”注入文化内涵,如针对研学旅行产品,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植入,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承,做到寓教于游。另外,这个“点”可以是任一旅游地或者合作的旅游区域,围绕这个“点”呈现各个“面”文旅融合的成果,2016年,安徽省旅游局发布“游安徽不得不”系列(包括精品民宿、旅游商品、金牌小吃和特色皖菜、“秀”、成语故事、中国名茶、星级服务等),大获好评。因此,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或打造核心旅游产品、或围绕全域的文旅融合,从各个层面找到各自可以切入的“点”大做文章。[12]33

第四,保障措施是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助推力。营销方式上,注重“官宣”与“民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常用的节事营销为例,安徽省现有的节事活动一般都较为传统,且与优势景区或资源捆绑,如黄山国际旅游节、宣城文房四宝旅游节、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等,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营销模式,发挥民间力量,创新设计更充满活力的营销活动。如可以把散落在全国各地极具积极性、创造力和传播力的安徽籍学子聚拢起来,通过不定期开展安徽籍学子免费游家乡及相关短视频大赛等,发挥他们的“乡愁”情结和回报家乡的热情。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智能化拓展文旅融合的空间,发挥“安徽文化云”平台功能,如加入导览、导购、导游、导航的功能。通过专业调整、项目设置等引导高校和企业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文旅融合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五、结论与讨论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二者互动互补、共赢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十年(2009-2018),安徽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处于稳步提升状态;但相比较而言,相对于同时期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安徽省基本属于文化产业滞后型(除2016年),文化产业的潜力亟需提升和充分发挥。

近十年(2009-2018),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从中度失调(2009-2010)、濒临失调(2011-2013)到中级协调(2014-2016)、良好协调(2017)、优质协调(2018);结合安徽省文旅融合的现存问题,为促进二者进一步协同发展,从概念解读、政策推行、产品系列、保障措施四个层面展开探讨。

不足之处:理论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待完善,指标本身应该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而旅游和文化两个产业的范畴均不断拓展延伸,其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新的旅游产品或新的文化业态层出不穷,但因数据不足未被纳入统计指标,如动漫行业;其次,实践中,安徽省各区域旅游产业和文化產业的基础条件、实际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也应分类探讨。本文以期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2]程晓丽,祝亚雯.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9):161-165.

[3]宋子千.从国家政策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J].旅游学刊,2019(4):5-7.

[4]范红艳,薛宝琪.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4):104-109.

[5]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1):178-185.

[6]方忠,张华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39-45.

[7]孙剑锋,李世泰,纪晓萌,秦伟山,王富喜.山东省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化[J].经济地理,2019(8):207-215.

[8]周彬,张梦瑶,钟林生,虞虎.内蒙古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测评[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4):203-208.

[9]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171-177.

[10]丁进,范星宏.安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旅游篇[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1-4.

[11]赵金金,于水仙.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19.

[12]路亭,刘琼.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33-42.

[责任编辑]王立国

上一篇:巴蜀文化下一篇: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