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论文范文

2023-09-16

文化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发展 思想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引导力、感召力和推动力,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新文化发展的理念、制度和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提升文化自信,要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获得感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并坚信自身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信念。文化是国家建设的精神动力,因而世界各国都注重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提升整个民族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提升文化自信,要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增进文化认同,尤其是人们对文化内在核心价值的认同,才能提高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当前,提高人民文化认同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促进文化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改革文化发展体制,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汲取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自信,要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消费规模逐渐扩大,人民从中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种种实惠,也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精神层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梦,让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了梦想和追求,增加了他们在心理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提升文化自信,要解决怎么认识中国文化和怎么发展中国文化两大问题

怎么认识中国文化是一个文化心态问题。文化自卑者认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自负者宣称,中国文化超越了西方及其他民族的文化,没有必要学习或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肯定者坚信,中国文化虽然目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其未来发展依然值得期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要抛弃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心态,更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发展中国文化。

文化源自历史、面向未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与灵魂支撑。发展中国文化,首先要明确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全盘西化者认为,中国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就必须割断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固步自封者认为,中国文化有不容侵犯的权威,较其他民族文化更悠久、更尊贵。自觉自为者认为,中国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他们能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发展趋向,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也能够讲清楚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脉络,主张向其他优秀文化借鉴。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增强文化发展的定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提升文化自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凝聚和团结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文化。从文化立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反对唯我独尊的文化中心观,也反对全盘西化、文化虚无和历史虚无。从文化资源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文化构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以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特征的制度文化,彰显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精神文化。
增强文化活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新文化发展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文化活力。2017年5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場,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和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方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国家建设中,文化始终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标识,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方向。当前,面对价值多元的文化环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例如一些外来负面价值观冲击了人们的价值信仰,西方霸权主义威胁到国家文化安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必须旗帜鲜明地保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全面推进公民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将体现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和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文化理念、文化制度和文化实践,才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破解文化发展桎梏,提高文化发展的有效性。创新文化发展方式首先要明晰文化发展的工具属性和情感属性。工具属性要求文化发展注重效率、效益和效果,任何发展都要按照这些原则来进行;情感属性则强调文化发展的精神、价值和信仰追求,强调人文价值。按照这两个属性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就要在追求文化发展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基础上,发挥文化的感召力、精神引导力,根据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以“接地气”的方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7年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舞台戏剧呈现研究”(项目编号:2017SK14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新华网,2017年5月7日。

③沈壮海、史君:《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党建》,2017年第7期。

④陆卫明、孙泽海:《论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文化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分析中职学校基础课教师的“惰性”表现及其成因,提出克服中职基础课教师惰性,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加强基础课的教学督导,增强基础课教师的幸福感,并引领基础课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中职基础课教师“惰性”对策

近三年来,虽然广西对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了“攻坚”等发展计划,但是广西中职教育仍很薄弱,与此同时中职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基础课教师。于是,一些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滋生了“惰性”心理。惰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隐蔽性的消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将严重影响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此,笔者试分析教师“惰性”表现及其成因,并探究其对策。

一、中职基础课教师“惰性”的表现

(一)备课不充分。一直以来,基础课在中职学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础课教师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对待备课,对教材内容缺乏钻研,没有把本门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补充到教案中去,备课内容不更新,多年沿用同一教案,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

(二)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方式呆板、传统,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没有活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一节课提供给学生的有效信息量很少。甚至有的教师不备课就走上讲台,信口开河,用废话、套话、空话和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故事来充斥课堂。

(三)研究热情不浓。以2011、2012年广西中职教改立项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获批的328项教改项目中基础课仅54项,约为19.92%;在2012年获批的280项教改项目中基础课立项仅49项,约为17.5%。据此可隐约发现:基础课教师的研究热情不够浓。

(四)专业化发展意识不强。在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基础课教师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有不少基础课教师认为在中职学校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缺乏追求,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另据不完全了解,目前在各中职学校高级职称教师中,基础课教师数量甚少。

二、成因分析

(一)中职基础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中职生普遍认为,只要学习专业课,获得“一技之长”就达到目的,基础文化课可学可不学。对基础课存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有的基础课理论性较强,比如数学内容抽象、枯燥,而中职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二是少数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方法单一,缺少足够的教学吸引力;三是职教宣传有误导,不少中职学校基于招生需要,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四是一些学生片面理解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教学一切为就业服务,只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就能充分实现就业,而基础课可学可不学。此外,中职学校在开设课程时,过于侧重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的开设不够重视且在学时上随意删减,没有达到规定的学时。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础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教学被动低效。

(二)中职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监控不够。由于基础课在中职学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各中职学校更多的是关注专业课程教学及专业实训教学问题,于是对基础课的教学监控也就相对淡漠,久而久之基础课教学就成了学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比如,在日常教学质量检查中主要针对专业课,较少关注基础课;学校开展的公开课、示范课等赛课活动,也以专业课程为主,基础课涉及不多;学校的听课活动,教务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也常常先听专业课,较少深入基础课堂去听课指导。种种现象均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让基础课教师普遍认为,他们在中职学校是不受重视的。

(三)中职基础课教师缺乏成就感。由于中职学校较重视专业课,于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时,更关注专业课教师,给予非常多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而基础课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这让相当一部分基础课教师感到自己不是学校的业务力量。由于学校对基础课教学质量监控的不到位,一些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动力,教师认为再怎么努力教好学生也不会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另外,不少中职生并不将基础课当回事,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感受不到教学的喜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及自身专业发展的可塑性,导致基础课教师缺乏成就感。

(四)中职基础课教师的自我追求不高。中职基础课教师缺乏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基础课教师对自身的发展缺乏动力,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在教学工作上缺乏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课后缺乏反思,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缺乏思考,没有主动去了解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及进一步寻求解决的方法,缺乏有效的自我监控。此外,基础课教师对拓展自身的发展途径缺乏思考,轻视自身的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规划,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展。

三、对策分析

(一)重视文化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各中职学校重视文化基础课,毕竟它具有三个功能:满足国家对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需的基础。为此各中职学校,一是按照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当然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提高对中职基础课的认识,始终将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重视中职基础课教师,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学校的重要一员;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学好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加强基础课的教学督导。教学督导模式正被各高校和中职学校广泛采用,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的教学业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创建职教品牌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中职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基础课教学督导小组,成员由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德育课程的业务骨干教师组成,经常深入到课堂去进行教学业务督查和指导,检查教师有没有按要求进行备课和教学,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好相关的督导记录,并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各基础教研组也应该借助教学督导组的督导情况,选定若干个问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寻找解决策略,达到基础课教师集体成长的效果。

(三)增强基础课教师的幸福感。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同时也承受着种种不幸福的压力,尤其在发展相对滞后的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教师的不幸福感显得更加突出,极易产生消极的惰性心理。为此,各中职学校有必要提高基础课教师的幸福感。一是同等对待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让基础课教师感受到主人翁的尊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人文关怀,提高他们对学校的情感依存度,争取他们自发高效地搞好教学工作等。三是引导教师抛开“以分数论英雄”的错误观念,树立“与学生一同快乐成长”的理念,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过程。四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铺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在自我成长中感受自我价值。

(四)引领基础课教师自主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各中职学校也应该重视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然最有效的方式是引导教师自主发展,毕竟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一要加强业务学习。文化课教师应该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进修和学习培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二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主动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三要加强教学反思。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对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总结经验,寻找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

文化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人类已进入智能时代,探讨全面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教改措施,使中西部高校大学生精通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技巧,通过计算思维、计算行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生活,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關    键   词]  分级教学;学习自觉性;计算思维;计算行动

教育部司长吴岩指出[1]:“建设双一流高校根本在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而一流本科教育重点是一流人才培养,核心是一流课程、教学方法”。智能时代,计算机越来越显现卓越性,智能化程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既懂计算机又懂专业的人才匮乏,迫使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使计算机通识教育更满足社会发展需要。[2-3]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及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认识有误区。学生层面:有些学生认为中学学过,意识上极度轻视。教师层面:学生入校时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统一施教。然而,清华大学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李秀老师的一句话耐人寻味“讲好这门课,好似房屋装修,常筑常新”。如何常新?

其次,中西部高校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大多停留在制作电子文档、表格及PPT水平,较难满足行业发展高要求。问题在于:教材陈旧;考核方式单一,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与培养总目标相差甚远;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以知识灌溉为主,学生积极性不高。

最后,教学环境落后。随着“互联网+”行动,很多高校将这门课作为必修课,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而中西部高校机房网络不畅,计算机配置低,慕课等优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学生实践机会少。针对以上问题,探讨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探讨

双一流建设下,核心是一流课程、教学方法,重点是一流人才培养。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教育理念已由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内地高校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偏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4-5]2019年,迈克·蒂森鲍姆进一步提出计算思维到计算行动,强调年轻人应该利用所学创造对生活和社区有直接影响的事物。由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即精通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技巧,通过计算思维、计算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一)平台建设

1.“互联网+”教育

国内已建设知名MOOC平台,“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慕课”等。其中“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计算机文化课程最为丰富。新疆大学与“超星尔雅”制作了适合中西部地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传统授课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充分体现。而MOOC教学模式,力求学生完全在主动状态下线上自主学习。基于MOOC平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线上”(MOOC教学)+“线下”(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解决了教材陈旧对教学效果影响的问题。

2.题库建设

为方便学生检验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本校购买了题库系统。本系统分为理论、上机两部分。理论部分以单选题形式覆盖所有计算机基础知识。上机部分以操作训练方式强化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技术的掌握,每类200~300道上机练习。该题库系统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教师通过后台获取学生答题情况大数据,便于有针对性地辅导及有重心地教学。

3.分级教学[6-10]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语言障碍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学生入校后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分级教学营造了个性化学习环境。具体方案:学生入校后,预留半个月至一个月时间,熟悉课程内容,通过开放题库系统训练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最后参加开学前校级统一考试。通过的学生,可利用剩余时间学习(如:C语言、Python等);没通过的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学习。分级教学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有成长空间。

4.线上学习线下交流

新疆大学与“超星尔雅”合作制作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既方便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借助互联网平台听课、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又方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灵活调整、有效增减学习内容。相对传统授课方式,还方便学生重复学习知识点,充分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超星尔雅”小程序会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同时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教师与学生有更多交流沟通,提升学习效果。

(二)计算思维培养

2006年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计算思维,十多年间计算思维在全球被广泛重视。2017年周以真教授再次定义计算思维,即:计算思维是为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计算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执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计算思维不仅用于解决问题,还用于定义问题。通过计算思维构造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计算机、生物学科发展,对职业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文献《计算思维视角下的学生信息通晓能力培养》[11]有意识地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通晓能力。中国大学MOOC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团队制作的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让各专业学生设计、构造、应用计算机系统,强调计算思维与各专业思维结合,充分体现了普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计算行动方案

计算行动是一个新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强调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利用计算机创造对生活有影响的事物[12]。当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到全国各高等院校重视,它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提出,目标是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

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求作为最后提交的综合大作业,能有效促使学生结合专业领域问题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拓展创新创意空间。具体方案如下。

1.创新创业综合大作业

●成立小组(4~5人),查阅文献,选题背景;

●项目创新点,重点、难点分析;

●项目实施应用到的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

●项目规划,进度安排;

●团队合作,项目分工;

●项目总结,成果展示;

●项目答辩,小组评分。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实践任务,学生自主命题,在完成综合大作业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专业领域的问题如何运用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多年来考核体系决定着学生的努力方向。一直以来本课程期末综合成绩由笔试(50%)、机试(30%)、平时(20%)三部分组成。笔试为主,则大部分学生忽视上机实践。改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考核方式多元化更有利于培养目标实现。如笔试降到(25%),其他为:机试(25%)、考勤+MOOC学习+讨论+作业(20%)、综合大作业(30%)。

2.教师自我完善

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既要立足本专业,又要超越本专业,汲取各方面知识;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开拓精神,用全新头脑开启学生智慧,在教学及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大作业过程中收获喜悦。

此外,教师还应与外界多交流:组织集体讨论,交流教学经验,进修学习,邀请内地专家作报告等,教师唯有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三、结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实践能力。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围绕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教改方案,如分级教学,基于公共课平台建设,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基于完成综合大作业,提升计算思维、计算行动能力;强调教师自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

[2]商娟叶.“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今日财富,2017(1):98-99.

[3]胡平霞.分层教学法指导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4):233-234.

[4]周钢,郭福亮.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學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1):23-26.

[5]赵瑞华,许雯雯,董天平.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J].通讯世界,2016(13):275-276.

[6]黄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5(22):128.

[7]王磊.专业应用需求导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6(34):62.

[8]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64-65.

[9]邓明.教学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5):8443-8444.

[10]吴瑰.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6):46-49.

[11]于清,阿里甫·库尔班,加米拉·吾守尔.计算思维视角下的学生信息通晓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5(7):12-16.

[12]迈克·蒂森鲍姆,乔许·谢尔登.从计算思维到计算行动[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9,15(5):74-77.

◎编辑 马燕萍

文化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浙江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赋予浙江精神丰富的内涵,它内含着奋斗、奉献、创新的精神品质。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精神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是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而要得以实现就要从融进日常生活、融进课程体系、融进校园文化、融进高校教育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浙江精神;思想政治工作;高校;价值;路径

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培育与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凝聚了浙江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彰显着浙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也是中国精神在浙江的集中体现。

一、浙江精神时代内涵分析

(一)浙江精神内含奋斗的品质

浙江精神内含着深刻的奋斗品质。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的浙江儿女辛勤劳作、艰苦创业,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劳动的人,就是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人,也就是最幸福的人[1]。在这个奋斗精神当中体现的是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始终贯穿于党的奋斗全过程之中,而这本身也是浙江精神的题中之义。这种潜移默化的区域文化精神,与浙江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求真务实、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的精神气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2],正是由于浙江精神中的奋斗品质,“浙江精神”才得以提炼和升华,并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扬。

(二)浙江精神内含奉献的品质

浙江精神内含着深刻的奉献品质,这一品质是浙江人民在艰苦奋斗追寻中凝练出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在革命年代,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经过顽强拼搏、奋力斗争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3]。浙江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对民族、集体及社会的无私奉献,也需要体现在为自己的同时,要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奉献品质是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无私奉献,冲锋在先,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的品质。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依赖国家各方面的有利支撑,而国家繁荣与社进步更脱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和奉献。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担当起重任,把自己追求的小理想与社会大理想相融合,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立报国之志,将“小我”注入“大我”之中。要发扬奋斗精神,不断提升勇担使命的奉献意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国家的兴旺富强而不懈奋斗。

(三)浙江精神内含创新的品质

浙江精神内含着深刻的创新品质。艰苦奋斗离不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进取精神与奋发有为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用民族传承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这都体现着创新品质。进入新时期,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努力探求新的思想解放,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健康长足发展。回首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奋斗精神传承和弘扬的历程,就是用奋斗精神来鼓舞及激励人民砥砺前行的不竭精神力量。

二、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体现

(一)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精神动力

任何精神动力都是一定主体的精神动力。精神动力作用的发挥只有通过落实在主体身上,才能成为调动起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精神动力作用。

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在浙江的具体彰显,是推动浙江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指引。它是中国精神在浙江的孕育和创新,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内容的丰富作出了贡献。浙江精神凝结了历史传承又关注了改革创新需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标识[5]。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浙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更能够体悟“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精神内涵,也会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精神动力。运用浙江精神内蕴的思想去弘扬浙江文化,可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与价值需要,也可以激发其勤劳奋斗、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力量。因此,我们要运用浙江精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崇高理想与信念教育,以引領大学生正确的目标导向,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与支柱。

(二)浙江精神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

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精神在形成、发展、创新过程中,孕育了许多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精神。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浙江文化中的具体展现,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既彰显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内涵和精髓,又充分体现了浙江独特的精神价值遵循,从不同视角展现浙江人民创造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浙江精神是激励着大学生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指引,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中国精神从形式上看,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样态或姿态;从内容上说,是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淬炼[6]。要更好地构筑和弘扬中国精神,则需要厘清其时代的要求,需要融入新时代的元素。把弘扬浙江精神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7]。

浙江精神中的“创新、开放、务实”品质是新时代中国精神凝练在浙江文化上的高度概括。它是中国精神在浙江文化大地上的积累与沉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融入了特定的文化元素及独特的历史内蕴。浙江精神丰富着中国精神的内涵,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浙江精神展现和弘扬着中国精神,是其具体的体现。

(三)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在主体对其所处文化环境中文化内容的认知基础之上,能够使主体产生积极乐观、骄傲自豪的情感体验。文化自信是推动和凝练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浙江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良好的培育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提供滋养,使新时代大学生产生价值认同感,并自觉地融入浙江精神的弘扬、传承、创新中。浙江精神是对浙江人民智慧文化层面的深入解读,凝结着浙江人民的创造,弘扬浙江精神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理解自己所处文化的方位,也是激发大学生文化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8],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动作用又为提高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9]。将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之中,进行本土化创新和变革,创新性融入区域性特点和地方精神,从而能够达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目的,实现传承浙江精神时代性的要求。

将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入理解精神内涵,也可以增进大学生对时代精神的认知,并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自觉,建立文化自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融进高校日常生活,实现浙江精神基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又是现实的人,日常生活是人生活的维度,也是培育奋斗精神的基础,更是奋斗精神培育的起点与归宿。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奋斗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能够让青年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奋斗、体会其精神,提高青年干部对党忠诚的党性修养。学会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每件小事,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奋发图强和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提升责任与担当意识,引导青年干部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用奋斗精神来约束行为。因此,应当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放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中去[10]。

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往往源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往之中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就成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与体验出发[11],启发高校学生的智慧和思想,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加强学习、勤奋探索,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从中找到人生真谛和生命价值。

(二)融进高校课程体系,实现浙江精神载体

新时代培育高校大学生浙江精神需要融合优秀的资源,把浙江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中。主体培育部门在立足于打造精品培育课程的同时,需要融入浙江精神核心内容,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内化奋斗精神内涵和意义。并且,要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发现和发掘这座巨大的思想宝藏,坚持古为今用,坚持创新,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来引领和照亮前行的道路,用这座巨大的思想宝库的精神内核来影响大学生。

浙江精神内容及其核心要贯彻到日常培育工作中去,要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还要积极推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相关研究,为大学生浙江精神教育注入鲜活内容,用更加进步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总之,浙江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引领大学生自觉汲取浙江精神精髓,并融合新时代不断地推陈出新。高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结合,而且深化了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三)融进高校校园文化,实现浙江精神核心

浙江精神融进校园文化是培育浙江精神实现的核心,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集中地,也是弘扬浙江精神的平台。校园文化是高校的核心元素,因此浙江精神融进校园文化,彰显其必要性。高校要把浙江精神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新媒体文化建设中,并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将新时代浙江精神等内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深思与沉浸在校园的浙江精神氛围中,深刻体悟浙江精神凝聚的力量,并内化到价值体系之中。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

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和建设,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在毕业以后可以又快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12]。浙江精神本身又蕴含在文化体系之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了同一时空的耦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可能。让浙江精神的文化氛围弥漫在校园环境中,进而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融进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实现浙江精神保障

高校教育管理不仅包括高校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还涉及教育职能、发展规划、后勤服务等诸多要素,这都是高校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得以贯彻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教育的认同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時地进行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是现代化发展大势所趋,是加快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教育管理也关乎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10]。

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重要因素,所以只有不断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发挥高校的社会价值。浙江精神内涵奋斗、奉献、创新的品质,这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神基因。高校要不断地发展与进步,高校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改进教育的管理方法与更新教育管理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更优秀的时代新人和教学精湛的教师。这样才能让原有的教育管理目标实现,高校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而浙江精神蕴含的创新理念,是推动高校管理创新的元素,这不仅是推动学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浙江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精神在浙江文化上的地域表达,更是培育高校大学生新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将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浙江精神的融入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

参考文献:

[1]薛琳.论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13(3):86-94.

[2]汪岩桥,陈海红.浙江文化和浙江企业家精神[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24(6):106-111.

[3]岳名扬,李桂红,刘宴铭.论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7-41.

[4]陈海燕.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奋斗精神[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1):49-51.

[5]张祝平.浙江精神与高校校园精神的培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Z1):62-68.

[6]王引兰.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伦理支撑[J].伦理学研究,2021(3):89-96.

[7]陈立旭.与时俱进地秉持浙江精神[J].浙江社会科学,2017(5):4-12.

[8]樊建新.国家安全视域下的社会思潮观察:笔谈[J].红旗文稿,2017(7):7.

[9]吕德才,许俊伟.文化自信的时代审思——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探赜[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103-106.

[10]孔丽华.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J].科学咨

询:科技·管理,2021(3):44-45.

[11]骆郁廷,赵方.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J].江海学刊,

2021(3):230-235.

[12]罗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机制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21(5):121-123.

(责任编辑:张咏梅)

文化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1 现阶段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不足和原因

(1) 现阶段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每周有一定数量的理论课和实验课, 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分开并且有的院校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并不是同一个教师讲解, 甚至有的班级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时间间隔有4~5天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学生不能在学习的兴奋期把学到的知识在计算机上实现,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应用, 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设备的缺乏。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发展, 在高等院校里计算机已经不是非常昂贵的实验设备, 但是和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相比, 很多高等院校仍不能满足国家对每百名学生使用计算机台数的标准。

(2)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比较深奥学起来比较困难, 希望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再细致一点, 再慢一点。然而有的学生又说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在中学的时候已经学过, 希望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快一些甚至跳过这部分内容。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拿捏不准教学速度, 不能对全体同学做有的放矢讲解。

在学生中产生的这种差异最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之前所打下的计算机知识基础的不同。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有数年, 全国的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所以, 很多中学生曾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的部分知识。但是由于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了很多高中并没有足够资金去完善计算机实验设备让学生去学习。并且由于计算机在高考中占到比重几乎为零, 也使高中阶段部分学校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 这些就导致了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差异。

(3) “考核与社会证书挂钩”的弊端[1]。实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核与社会证书挂钩的考核方法不可否认有非常有积极的一面。虽然这样可以考察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 但是这种评价的方式, 最后的考核结果是其最注重的, 因此造成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缺少应有的关注, 对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创造性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

“考核与社会证书挂钩”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拿出足够多的竞争资本。这种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过分看重证书本身, 而不去关注证书背后真实的知识水平。

2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几点建议

(1) 理论课和实验课合二为一。在上课时, 老师用一台计算机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演示本次课的知识点, 在多媒体教室里每个学生也有一台计算机, 学生能够及时实践老师刚刚讲述的知识点, 这样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也能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再每次课最后的一段时间, 让学生做本次课的综合练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对这次课的知识点作到融会贯通。

(2) 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按照前期基础水平划分为2~3个层次。按层次高低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明显缓解基础差异问题。但是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必须首先处理好划分层次这一个关键问题。学生人数众多, 可以采用入学摸底考试判定学生的基础水平。不过, 为了避免摸底的判断失误, 应提前告知学生不同级别的教学方案, 摸底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 做好心理准备。[2]

(3) 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就业形势, 还是应该实行“考核与社会证书挂钩”的方法,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个方法的初衷。告诉学生不应该片面的追究证书本身, 而是应该让证书能够真正代表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否则当学生真正踏入社会后会很快被社会发展的潮流所落下。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关系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只有让学生真正从这门课程中学到知识, 提高应用计算机的水平, 才能让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能够快速的适应各种岗位对计算机的要求程度。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断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前沿技术, 不断提高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以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为了让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能够与时俱进, 应该对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勇于实践和创新, 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特点、科学有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是大学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能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以及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 提出了几点提高这门课程教学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院校,教学

参考文献

[1] 胡秀琴, 李萧, 李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山东教育学报, 2008 (5) :10~11.

文化基础论文范文第6篇

1 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普及和正规化, 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与基本应用常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近几年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来看, 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的问题。

1.1 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起点难以把握

由于各生源地的经济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同, 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较大, 加上同一学生对不同软件的熟练程度也可能因为个人爱好导致不同。因此,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 来自大城市或者重点中学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部分学生甚至已经对计算机非常精通。而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 真正受过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的却不多, 对计算机的了解仍停留在最基础的操作上。面对这些基础差异过大的学生, 如果对他们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势必会影响到整体教学的效率。起点过高, 会挫伤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 干脆不再学习, 甚至失去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导致恶性循环;起点过低, 基础好的学生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 认为自己什么都会, 不用心听课, 甚至迟到、早退、旷课, 很难达到预期教学要求和效果。以往的教学模式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

1.2 授课内容重复, 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受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影响, 有些知识是初中学, 高中学, 到大学继续学,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这种教育现状难免会使部分学生对这些不断重复性学习的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种情绪一旦产生, 难免会为职业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1.3 教学模式及考试模式与现实脱节

目前职业院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大都是在多媒体教室, 采用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这种授课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化, 但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就是过于重视学生的操作水平培养, 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显然是不行的。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单纯采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的掌握程度, 很难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且这种单纯的考试方式也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

2 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来改善这一局面。

2.1 分层次教学与小组合作共同进行

针对目前学生水平存在差异的现状, 笔者所在院校采用在教学初期对全体学生统一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方法, 成绩优异者可以免于参加该课程的学习, 直接拿到学分。然后我们根据成绩将其余学生分成不同小组, 每组成员中都有计算机操作水平好的, 也有操作水平相对较差的。上课时尤其是上机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将每组学生安排在相近的座位上, 遇有问题, 小组内同学先讨论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再问老师。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培养其合作精神, 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辅导负担, 防止因时间或教师精力的原因导致某些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辅导。

2.2 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 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 应善于引导学生,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下两种是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且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 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案例教学法:经过外出考察及多方研究讨论, 笔者所在院校决定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案例教学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讲excel时, 我先让学生在纸上设计他们毕业后的求职表, 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表格作为例子, 一步一步教他们怎么完成这个表格, 然后怎么对这个表格加以修饰, 让它更加美观。

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 对于授课时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的形式, 可以是小组讨论、小组辩论。讨论式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 讲授word操作时, 笔者在演示完要让学生制作的电子板报之后, 没有直接就进行讲解, 而是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 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这样的讨论, 很利于教师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和重点归纳出来, 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3 改革考试模式

考试虽然不是最终目的, 但是目前学校检验教学效果比较有效的手段。计算机作为一种实用工具, 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仅凭一次考试来判定, 这样会使学生死记硬背, 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采用案例教学以后, 将过去以理论为主的考试转变为现在以案例为主的上机考试+平时考试, 总成绩=机试60%+平时40%, 平时考试=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point操作。这些考试又都是以具体的案例形式出现, 因此既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学习, 又有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改变了学生过去重理论, 轻实践的不良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对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视, 不断追求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技能的提高。

3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 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要,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根据新的形势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是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改进方案, 笔者就提出以上几点, 希望能对相关课程的教师有所帮助。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授课教师带来极大不便的情况, 本文从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 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际体会, 围绕如何有效开展该课程的教学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 2004 (9) .

[2]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平面设计软件论文范文下一篇:服装专业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