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2023-03-23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10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余年发展 “热运行”,回归“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下降,几乎与同年GDP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生活景象。这种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普遍的“互渗”性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标志。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外,生产性服务功能较差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在这里,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中间产品率”较低,产业关联度较低,带动性较差。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发展动向。2014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新的开端,该文件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文化走出去”要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

蓝皮书指出,反思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内宣模式做外宣”的结果,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这就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为指导,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命题,也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效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什么叫作“文化治理体系”?就是在政府“管文化”和具体文化单位“办文化”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环节——第三部门。这个部门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专业机构组成,对外可以以民间渠道探讨敏感问题,避免政府直接出面立场过于僵硬的不便,对内可以承接政府相当的管理职能,避免对文化价值做不恰当的是非判断。事实证明,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既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构建文化治理体系必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又从“管文化”到“治理文化”的新型路径,开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都超过百万人,北京排名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而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集中度和产出能力的差异也很大。

蓝皮书指出, 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新兴文化消费三低特征明显,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以互联网为例可总结出一些新兴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消费现阶段的特征。

第一,消费群体年轻化。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第二,学历偏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又一大特征是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第三,收入偏低。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使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资源与和经济高新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是湖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托。深入研究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对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研究报告在分析荆楚文化主要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宏观背景,提出了加快发展壮大湖北十大文化产业门类的战略设想和若干对策建议。

一、荆楚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类别

通俗地讲,荆楚文化是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古代的“荆楚”概念,其地域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行政区划为主,故湖北人往往将本省称为“荆楚大地”。所谓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断代的静态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当今湖北地区为主体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古代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湖北地区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此,“荆楚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按照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显然要用发展的动态观来理解荆楚文化,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使荆楚文化更鲜明地体现当代湖北的发展特色和风貌。我们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荆楚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八大文化系列:

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尤其是神农架作为当今地球中纬度地区惟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区,具有比其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更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意义,素有“天然动物园”、“物种基因库”之称,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文化资源。目前,湖南省对炎帝文化的研究和开发非常重视。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发炎帝神农文化的资源优势,培育好这一文化品牌。

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其800多年的历史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文明成果。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创新精神,楚庄王、孙叔敖、老子、庄子、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是世界级的大名人并深刻地影响着后人;青铜铸造、丝绸漆器、音乐绘画等科技文化成果光耀夺目,叹为观止;楚丹阳、古郢都、章华台等楚都城和古建筑之谜有待破解┅┅

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古云梦泽、睡虎地秦简、汉明妃王昭君、汉武帝刘秀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湖北境内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相互交叉竞争的中心地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据统计,《三国演义》120回其中有70回的故事是发生在湖北,古隆中、赤壁、长坂坡、南漳水镜山庄、荆州江陵、当阳关陵等著名文化景区,都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美好的民族素质。其民风民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风格,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州和长阳、五峰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所谓“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就是生动写照。同时该地区扼长江三峡之咽喉,控渝川湘黔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目前,该地区已被国家列为西部大开发范围。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自宋代以降,武当山一直受到皇家的崇祀,特别是明成祖朱棣更将武当山封为“五岳”之上,使其成为“天下第一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九宫山、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先福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秀美雄奇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现代化的水电设施以及宜昌和三峡地区的风土民俗,构成了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文化流派,形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武汉地方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称“九省通衢”,早在商周就是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地方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的重要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化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武汉的地方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它主要包括以古琴台、琴断口、月湖等为载体的知音文化,以黄鹤楼、长江大桥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近代汉阳兵工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武钢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谦祥益等汉正街的老字号和现代的武商、中商、中百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长江、汉江、龟山、蛇山、木兰山、东湖等自然山水和风景名胜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汉口老火车站和两江的轮船码头港口为代表的交通文化,以老通城、大中华、小桃园、四季美等老字号餐饮企业和艳阳天、湖锦、三

五、小蓝鲸、福盛等新字号餐饮企业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茂记、冰川、太和、劲松等汉派服装为代表的服装文化等。

8、近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中间开花,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革命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五师的抗日活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涵,是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上述八大文化系列,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文化根源,也是发展湖北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保障。

二、发展湖北支柱文化产业的战略设想

根据上述荆楚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类别,结合文化产业的行业特征和文化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中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应在深入挖掘和开发荆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湖北的十大文化支柱产业。这10大支柱是:

1、广播影视音像业。

该产业类别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制品的生产与经营,属于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的范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空前提高,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直观效果最好的信息载体。通过卫星电视网络,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最新发生事件。但从产业化、商业化经营的角度看,广播影视音像业要实现产业化,除了发挥其新闻媒体的部分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即它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给人以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在这方面,荆楚文化的丰富内涵,群星灿烂的历代名人,为广播、影视、音像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如老子、庄子、熊十力等哲学家、思想家,屈原、宋玉、孟浩然、米芾、闻一多等文学家,嫘祖、王昭君、花木兰等巾帼英雄,董必武、李先念、陈潭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陆羽、李时珍、李四光等科学家,┅┅。他们的活动和事迹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类智慧,大力开发这些荆楚文化的名人效应,,将这些璀璨的历史明星搬上舞台、搬上影视,使他们的艺术形象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可喜的是,湖北省的文艺工作者在此之前,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充分发酵荆楚文化中历史、人文、风土、人物、民俗的积淀,创作出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的作品,久演不衰,堪称楚天文艺精品,如《编钟乐舞》、《洪湖赤卫队》、《家在三峡》、《诸葛亮》、《中原突围》、《汉正街》、《生活秀》等等。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尚需进一步发掘、利用荆楚文化的优秀内涵,实施特色文化工程,着力打响特色品牌,创建名牌文化产品、文化团体和文化企业,提高荆楚文化的影响力。

2、报刊出版业。

报刊出版业走势强劲,是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现已基本形成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等门类齐全,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我省该行业的综合实力居全国5—8位。特别是该行业的各个部门立足本土,扎根湖北,创造出了一批以荆楚文化为营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品牌,如《知音》、《今古传奇》、《中华传奇》、《江汉论坛》、《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报刊杂志;湖北人民出版社致力于地方旧籍及楚地先贤文稿整理,如《闻一多全集》、《杨守敬全集》、《张居正集》、《楚风补》、《湖北文征》、《湖北旧闻录》、《汉口竹枝词》、《荆楚岁时记》、《楚辞集注》、《渚宫旧事》、《武当山志》等;湖北教育出版社在发掘整理荆楚文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推出了《楚学文库》、《楚文化知识丛书》、《新出简帛丛书》、《楚文物图典》、《长江美术图集》、《熊十力全集》等一大批立足荆楚文化的精品图书;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文艺类读物如二月河历史小说系列、九头鸟丛书等也是在全国叫的得很响的品牌。其中有些出版物分别获得了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可谓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3、旅游观光业。

据刚刚结束的文物普查工作显示,我省品位较高的人文景观约有500余处,包括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塔石窟、古墓皇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革命遗址等。

湖北境内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

寺观: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先福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

古民居:利川大水井古建筑、洪湖瞿家湾古民居、土家吊脚楼、土司城、黄陂大徐湾明清民居

山:神农架、武当山、荆山、大别山、九宫山

水:长江、汉江、清江

城: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陵、武汉、襄樊、随州和钟祥

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鄂州、黄州、荆门和恩施

湖(水库):东湖、月湖、漳河水库、

楼:黄鹤楼

阁:行吟阁、白云阁、双凤阁

台:昭明台、章华台、楚天台、 亭:崤亭、双凤亭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湖北省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荆楚文化的优势嫁接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着力开发东湖文化旅游带、赤壁—乌林—荆州—当阳—襄樊三国文化旅游带、恩施—宜昌清江土家文化旅游带、三峡—神农架文化旅游带和显陵—擂鼓墩古文化旅游带。

4、演出娱乐业。

湖北省仅地方戏曲就有20多种,至于流行于民族、民间的曲艺、歌舞形式更是数不胜数。湖北省排演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楚剧《狱卒平冤》、《葛麻》、黄梅戏《七仙女》、《天仙配》、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剧《编钟乐舞》、《九歌》、汉派小品《搭白算数》以及湖北大鼓、湖北道情、龙船调、薅草锣鼓、皮影戏等曲艺形式,深受全省、全国乃至海外人士的喜闻乐见,而这些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无一不是深深植根于荆楚文化的土壤中。

根据这些成功的经验,在发展湖北演出娱乐业的时候,一定要发挥荆楚文化的优势,通过对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和精心雕琢,对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如琴台与高山流水的故事等,将它们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激发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更可以壮大我省文化产业的规模。

5、工艺美术业。

在楚文化的哺育下,荆楚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这些门类在我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如汉绣是与苏绣、湘绣、鲁绣齐名的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充满乡土的质朴,深受四方游客欢迎。战国时期楚人卞和献玉的故事,给湖北的玉雕品赋予了传奇色彩。以湖北出产的绿松石、孔雀石为原料的石雕风格独具。三峡石、清江石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湖北的奇石文化由此得以名闻遐迩。此外,湖北工艺美术品市场上根雕盆景、竹编藤编、剪纸、泥塑、皮影、高洪太铜锣等都是深深浸润了荆楚文化的营养。

另外,湖北旅游市场上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如漆器小座屏、漆器虎座鸟架鼓,刺绣品、青铜编钟等也无一不是脱胎于荆楚文化的母体。

6、会展博览业。

会展博览业与旅游、房地产一起,被称为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剧有关方面测算,会展博览业的经济带动效益可达1:7,关联效应十分可观。 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有各类文物和实物资料越29万件,主要有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和音乐文物四大类,多为珍品,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和青铜器,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等。现有一个编钟陈列馆,陈列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目前,省博物馆正在扩建,新建的楚文化馆将全方位展示楚地文化。

武汉市博物馆陈列面积有6000平方米,目前有《历代文物珍藏》、《古代陶瓷艺术》、《明清书画艺术》三个专题艺术展览和武汉地方历史陈列《武汉古代历史》和《走向近代的武汉》五个展厅。其中《武汉古代历史陈列》展现了武汉地区从史前时期的蒙昧原始逐步发展成为明清繁荣的商贸城市的历史进程。《走向近代的武汉》反映了1861年汉口开埠后,武汉有封建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此外,仅在武汉,各种专业、主题性的博物馆还有:

湖北省科技馆、湖北地质博物馆、武汉市科技馆、武汉二七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陈潭秋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武昌起义门旧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武汉动物园、武汉野生动物园等。

循此思路,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设立荆楚文化美术馆、工艺馆、园艺馆

设立九省通衢交通博物馆,内含码头、火车、桥梁等分馆。特别是以湖北枣阳九连墩和湖北宜城战国车马坑为起点,设立古车博物馆;以中山舰博物馆为依托,设立船舰博物馆。还可以以楚国兵器、楚国征战史兵器设立军事兵器博物馆。

7、竞技体育业。

21世纪,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体育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既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设施经营、体育中介信息等行业,也包括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销售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湖北省是奥运体育强省,也是体育大省。但是,要真正把竞技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来办,目前我们尚有不少的差距。同时,这些差距也正是我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湖北的资源优势(包括荆楚文化的优秀内核),提高湖北竞技体育产业的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湖北是千湖之省,区域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培育特色产业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服务为突破口,提高湖北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渊源,加强与旅游部门的横向联合,形成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体育服务机构,经营诸如划船、赛艇、登山、滑雪、武术、杂技、龙舟、射箭、击剑、攀岩、闯滩等征服自然、享受自然的体育服务项目,将我省的自然资源、体育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8、节庆文化业。节庆文化业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节庆文化应运而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节庆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当地的文化气氛,提高当地的地方知名度,更可以达到经济、文化双赢的目的。但是,节庆文化绝对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都是基于当地的文化背景而设计、运作的。结合湖北的实际而言,就是充分发掘弘扬荆楚文化的内涵,大力发展节庆文化。目前,湖北运作成功的节庆文化个案不少,不难发现,其中都蕴含深厚的荆楚文化内涵,如

武汉渡江节、杂技节、

随州炎帝诞辰节

襄樊诸葛亮文化节

武当山道教文化节、武术文化节

荆门啤酒节

宜昌三峡文化节、嫘祖文化节、龙舟文化节

荆州龙舟节、凤凰音乐节

黄冈赤壁文化节

黄石服装文化节、青铜矿冶文化节

鄂州武昌鱼文化节

孝感孝文化节、桂花节

蕲春李时珍医药节

英山茶叶节 鉴于湖北省节庆文化的构成,结合荆楚文化的内涵,我们建议还可以举办以下系列节庆活动,更好地发展、壮大湖北文化产业,即:

武汉知音文化艺术节

恩施土家文化节

神农架生态文化节

仙桃体育文化节

黄梅禅宗文化节

9、培训咨询业。

湖北的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有为数众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湖北自古就人才辈出,一直被誉为“惟楚有材”。充分发挥湖北地区的科教优势,发掘潜在的智力、人才资源,发展咨询业,培育、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培训业,如外语、操作技能、经营服务培训等等。

10、饮食服务业。

湖北土地丰沃,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荆楚大地上还盛产各种风味特产,尤以淡水养殖著名,被称为“鱼米之乡”。

我们要以地方物产为依托,发掘、整理诸如《楚辞》中楚菜的优秀传统,培植赋予地方特色的名菜名点、地方小吃及茶、酒、鱼、米、果、烟等品种,提高它们的美誉度,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提高湖北饮食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荆楚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流风余韵隽永,荆楚文化的丰富积淀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省经济与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加快发展湖北文化产业的几点对策建议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导向性,如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文化出版领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导,以及文化娱乐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是,文化产最重要、最主要的功能是它的经济属性,即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载体来体现其意识形态价值导向,体现其政治属性,文化产品越多、质量越高、渗透力和竞争力越强,其综合功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和多样化,为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我国到2005年的文化市场消费将达到5500亿元,增长势头十分迅猛。如何将荆楚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湖北的经济优势,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加快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培育市场,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从广义上讲,文化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从狭义的精神层面上讲,文化与经济结合形成文化经济,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文化产业,文化与社会公益结合形成文化事业。从文化的综合功能上讲,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是生产力。过去,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全面的,应当从文化生产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而要发展文化经济,就要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往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过于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或者把文化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混为一谈,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经济产业来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应当看到,文化产业是与公共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投入、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则是企业实体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与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处理二者关系上,要克服两种片面性:一种是认为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以牺牲文化事业为代价,给文化“断奶”,减少投入。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这说明,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仅不应减少,相反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态势不断加大投入。另一种片面性是思想仍停留在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来办文化的老路上,政府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不办事,没有把文化当成资源、当成生产力来看待。这种观念也是落后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多层次多样化趋势,现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已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公益性的文化产业来满足群众的多种消费需求。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两手抓,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2、解放思想、冲破误区,推动全社会文化观念创新。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相比较,我们的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计划经济体制的统一管理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型”发展观念根深蒂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影响巨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机制不活的弊端导致文化产业缺乏发展活力。由于长期以来为意识形态所囿,我国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一直没有形成开展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和刺激作用。1998年,我国在高达300亿元以上的图书销售额中,出口额仅0.2亿元,占世界总份额的0.2%,而美、法、德等国都是我国的数十甚至上万倍。但就整体而言,虽然当前我国文化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的直接原因是体制和市场环境制约,但深层原因还在于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路上。为此,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冲破三个方面的观念误区,推动全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即冲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并存、不可兼得的观念误区,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思想;冲破发展文化必须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误区,树立政府职能是依法管理、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冲破“面向市场”就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传统错误误区,树立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思想等等。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文化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大力出口一般商品,更要大力出口文化商品;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寓意识形态于文化经济形态之中的战略,以经济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传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成果。总之,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借鉴经济改革的经验,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提高对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认识,形成新的文化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方式、市场体系和产业体制。要积极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用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方法来领导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各展所长使用人才,因材施教培养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文化创新环境。

3、理顺体制、分类指导,加快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步伐。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文化事业体制不加快改革步伐,就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很难设想,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阶段,文化体制还能继续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垄断或半垄断地位,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很难设想,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直接面对国外文化经济进入的条件下,我们的文化能够用旧有的体制守住民族文化、主导文化的阵地,发挥好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能够在国际上有很强的文化竞争力;更很难设想,我们的文化能够在旧体制下扬长避短、主动融合、全面创新,从而确保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步伐,将经济领域成功的改革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以及文化领域已有的改革成功经验有机地融合起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投资融资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等一系列新体制、新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区分不同性质、不同类别,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进行。凡属产业性质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规定必须开放的文化领域,一律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即便是属于喉舌、阵地性质的文化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增强内部活力。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外资经济投资文化产业,经营包括报刊影视、图书出版发行等文化经济的核心产业,真正实现文化经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公共化,在国家法制规范和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联合的新格局。同时,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确保党对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宏观控制力。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闯试,又要精心组织、细致稳妥、有序推进。

4、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文化发展正经历着一场由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市场主体正在取代政府主体,在文化资源的配置、开发、管理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目前,我国以软件产业、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第四大产业,迫切需要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在技术和文化资源方面的整合,以大幅度提升其文化内涵的经济价值。例如,生产一个磁盘的成本仅3元,而设计具有一定文化和知识内涵的软件程序或电子读物则可以卖到成千上万元,其价值成千万倍增长。据统计,我国到2005年潜在的文化市场消费将达到5500亿元,世界许多国家已经瞄准我国的巨大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的产业整合力度,将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与公众需要、与世界市场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推动文化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另外,我国的文化商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文化产业集团,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文化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形成文化经济的生产和竞争力。

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类型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秀美雄奇的三峡文化,人文荟萃的武当文化,天人合一的神农文化、底蕴丰厚的三国文化,独领风骚的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以及荆楚大地美不胜收的山水人文景观等等,为我们发展文化经济、整合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条件。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业整合和开发力不够。即使与中部几个省份相比,我们的人均文化投入、文化产业规模等都处于落后状态。文化要走在中西部前列,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产业的整合力度,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充分发挥荆楚文化的资源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发挥示范聚集效应

目前哈尔滨市已经建成了十几处文化产业集聚区,其中冰雪大世界、平房动漫等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城市集聚文化产业的示范样本,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70亿元,占GDP比重为6.42%。

黑龙江文化艺术产业园区是省、市、区、校四方联合推进的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工期为2011年至2018年,规划占地面积10.82万平方米,总投资22.63亿元。其中“哈尔滨国际油画交易中心”项目于2015年竣工并开始招商运营,目前入驻油画创作生产企业及营销店铺已接近100家。今后三年规划发展目标,就是依托哈师大人才资源、文化教育、区域条件等优势,打造“集研发创意、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产品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形成东北亚区域具有较强示范、集聚、辐射力的产业基地。

在金源文化的发祥地阿城,“三五”文化产业园是“三五”调味品生产厂房迁移之后在原址兴建的,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超亿元,目前已形成具有传统艺术创作、工艺品展销、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以及“三五”调味品传统生产工艺、产品营销宣传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平台……阿城版画艺术园分为版画展览中心、版画博物馆、版画创作中心、版画培训中心等四大板块,主要具有版画创作、收藏、展出、体验、交流等六大功能。阿城区版画艺术有一支200多人的业余创作队伍,还有五六位专业画家,一幅较好的版画作品可卖五六千元,更为优秀的可卖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遗憾的是阿城版画至今尚未真正形成产业。

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示范集聚效应,关键在于推进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链条。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几年来,坚持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在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传媒出版等诸多领域形成了产业链,2015年入驻文化企业4424家,注册资金588.3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多亿元;山东曲阜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传统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成功典范,不断发掘儒家文化品牌价值,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孔府餐饮、书画业、会展博览、旅游商品销售等重点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三孔”单日游客接待量达11.26万人,实现门票收入760万元。

“加快产业集聚,构建文化高地”是哈尔滨市“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哈尔滨市传统文化产业性偏弱、总量规模小、布局分散、市场发育不成熟等薄弱环节,围绕哈尔滨“重点发展时尚创意、文化制造、文化服务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要认真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集聚文化产业优势项目,打造高端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形成重点文化行业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链,切实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园区,带动传统文化及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活跃校园社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群众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作为哈尔滨市教育部门广泛推行的教育规划目标,在中小学得到较好落实并取得明显效果。虹桥中学“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后德人才”办学理念,新阳路小学“品读经典润智导行”办学特色,经纬小学“结合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开拓实践活动”教育方法,有效推动了经典诵读、书法绘画、传统音乐、传统游戏等传统文化教育。

据五常拉林镇文化站长介绍,这里的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每天参加群众有三四百人,赶上节假日近千人。在南岗区燎原街道文化家园社区,居民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致极高,每年定期举办的“大书法家牵手小书法家”“两代人同下廉政棋”“邻里一家亲”等传统教育活动,成为全市创建文明社区的学习样板。

三、发挥政府作用:制定扶持引导政策,推进双轮驱动发展

(一)抓紧实施保护修复工程

各级政府要重视哈尔滨市尚未开发的十几处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建立历史文物资源数据库,抢救挖掘整理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文化遗址及重点文物,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原貌”原则,避免大片拆迁、整体重建。同时,严格文物保护管理与执法,实行责任终身追究机制。

(二)继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

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新建、改建、完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同时,开展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书法绘画、传统工艺、文艺演出等培训指导工作。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行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进行宏观政策调控,规范市场行为、扶持重点建设,推动金源文化、欧陆文化、旅游文化、音乐文化等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相关引导扶持发展政策,敢于打破体制界限,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相关文化领域,促进传统文化与产业融合、与时代接轨、与城市发展同步。

(四)不断拓展传播造势渠道

一是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发挥城乡静态媒介的宣传优势,采取统一制作并设置大型宣传板、电子屏等形式。三是发挥“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作用。

摘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市要认真落实“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借鉴外地城市先进工作经验,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事业、扶持产业”双轮驱动作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产业的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渭南历史文化分布状况

渭南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 是陕西的东大门。东濒黄河, 与山西、河南遥望, 西与西安、咸阳相接, 南倚秦岭, 与商洛呼应, 北靠桥山, 与延安、铜川接壤。辖两市 (韩城、华阴) 、二区 (临渭区、华州区) 、七县 (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 , 254个乡镇, 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积淀深厚。

渭南历史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万年前的“大荔人”头骨化石, 此外还有“禹门口洞穴堆积”, 是旧石器时代遗址;自周代起, 秦、汉、唐两千年间, 渭南一直是“三秦要道, 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历史悠久的古潼关、风陵渡, 充满传奇色彩;大荔“沙苑文化遗址”、“魏长城遗址”、丰图义仓等闻名遐迩;有“五岳第一庙”美誉的西岳庙;汉文字始祖仓颉故里;“史圣”司马迁祠墓;此外还有合阳的帝喾陵、韩城文庙、蒲城唐睿宗桥陵、党家村明清古建筑群等等, 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样涌现了数不清的杰出英才。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等流芳千古, 彪炳青史。独特的历史文化又造就了渭南特有的风俗民情。太史庙会、华山庙会、仓颉庙会等十大庙会各具特色;蒲城焰火、华阴皮影、同州梆子、黄河锣鼓、尧山大鼓、麦秆画等声名远扬;合阳提线木偶被称为中华一绝。渭南还是现代革命者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华县高塘镇的“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蒲城县永丰镇的“永丰战役纪念塔”、“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等, 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渭南还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 傲居五岳之首;合阳洽川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女泉、福山翠柏等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二、渭南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

我们以走访式、田野实地考察等手段, 深入调查渭南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调研, 我们看到, 近年来, 许多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日益显现其独特的魅力, 如司马迁祠墓、党家村的明清古建筑群、韩城文庙、蒲城唐睿宗桥陵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渭华起义纪念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等, 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 渭南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如韩城太史庙会、华山三月三古庙会、白水仓颉庙会、合阳东雷三官庙庙会、尧山庙会、华县蕴空山庙会等庙会, 使当地村民尽情享受古老的民俗及文化盛宴。但是, 我们发现, 许多古迹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 甚至有的珍贵文物由于长期无人管理, 被强光暴晒、风雨侵蚀, 已经面目全非或面临消失坍塌的地步。这些古迹的价值没有被充分重视, 才面临毁灭的地步。只有真正重视文物价值, 采取保护措施, 合理有效开发, 才能形成文物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真正使文物发挥其应有价值, 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文物的管理, 组织有关专家, 对文物加以清理、修复、保护。

陕西东路皮影是我国诸多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是中华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活”的显现。特别是华县碗碗腔、华阴老腔, 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 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的独特地位。时代发展到今天, 陕西东路皮影却出现了皮影后继无人, 技术失传, 脚本散失, 道具也大量流失境外的现象。韩城古门楣题字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居建设不断革新, 一些极具文化价值的古门楣题字逐年破损、几近消失, 保存、修复难度极大, 加之年轻人对此接触不多, 知之甚少, 参与保存和研究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 韩城古门楣题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目前急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其进行抢救、修复和保护。

三、渭南历史文化当代价值研究

今天, 渭南历史文化中蕴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研究其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旅游文化价值, 可以提升渭南在国内外的人文魅力、知名度和吸引力。

(一) 渭南历史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

渭南历史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气节, 它可以凝聚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力量, 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进取心, 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 《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史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也是渭南历史文化的典范。千百年来, 史记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内在价值,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成长。诸如积极豪迈、勇于建功立业的精神;坚忍不拔、战胜挫折的气概;勇于改革、敢于革命决心;舍生取义、人格独立的高尚情操;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维护正义、反对邪恶的意志;扶危助困、救人危难的觉悟。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获取自尊和坚定自信的力量源泉,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价值共识,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寻求价值共有的终极文化基因。

(二) 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可以更好的帮

助人们在思想、文化、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发展与进步, 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渭华地区、陕甘边地区, 通过创办学校等多种途径, 对其他社会群体传播进步的革命思想。他们执着追求, 艰苦创业, 敢于创新的精神, 为陕西乃至陕甘边地区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种精神, 促使当地人民艰苦奋斗, 用于革命。今天, 我们需要学习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的优秀事迹, 使我们更好地服务自身, 服务社会, 实现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具有政治教育功能。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的思想境界及革命道德情操, 其理念传播、精神彰显有利于将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渭华起义红色文化遗址、渭华起义纪念馆等都是鲜活的教材, 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

(三) 渭南历史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当今,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 又要不断学习吸收其他国家, 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参与到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渭南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源远流长, 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民本”、“大同”“小康”、“和”、“天人合一”等思想, “大丈夫”精神、“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精神, 时至今天, 光芒依旧, 仍然是我们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思想源泉。

四、渭南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 打造以司马迁与《史记》为主的特色文化品牌

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 《史记》是全人类文化遗产, 是上古三千年文化史的凝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 是爱国主义的思想源泉, 是渭南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 我们要深度挖掘《史记》文化内涵、打造《史记》文化品牌。

第一, 继续打造以司马迁祠墓为核心的“史记碑林博物馆”和“史记城”。目前, 韩城司马迁祠十二本纪景观已经向游客开放。依据“十二本纪”建成的雕塑群, 分为五帝文化、夏文化等九个景观区, 以石雕艺术配景观小品、文字及绿植等形式再现了“十二本纪”人物和时代文化特征。笔者认为, 在“史记碑林博物馆”, 还应收藏利用现代传媒对《史记》进行普及传播的作品, 如电视剧《司马迁》、《汉王刘邦》、《吕不韦》、《李斯》、《淮阴侯韩信》等, 大型电视专题片《司马迁万里行》等。另外还有以《史记》为素材的小说戏曲, 历代歌咏司马迁的诗词等等。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金仁杰的《追韩信》, 叶宪祖的《易水寒》, 朱权的《卓文君》等, 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史记》文化资源, 有利于打响《史记》文化品牌。第二, 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扩大其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要精心打造。从内容、形式上要不断创新, 使其不仅仅只是集中展示《史记》精粹, 更要有主题、有内涵, 具有示范和导向意义。在形式上, 要新颖, 优时代特质。其次, 要有持续性。要有长远的规划, 加大投入, 逐步推进, 力求做大做强, 才能深入人心, 产生品牌效应。再次, 要有先进的文化设施, 这是举办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基础条件, 是提高水准和层次的一个指标。自2011年至今, 韩城市举办了六届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风追司马”,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每年清明节, 韩城有“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特别是2018“中国·韩城‘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 吸引了八方来客, 为提升“史记韩城黄河特区”品牌形象, 助力韩城市全域旅游和景城一体化发展, 实现旅游要素联动配置, 满足广大游客在我市各大景区的光影体验需求。灯光艺术节期间, 韩城市以将游客从全国带入韩城、从城区导入景区的思路, 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 借助各项活动的开展, 激活春节旅游市场, 实现了各大景区人气爆棚的目标。2011年至今, 韩城市每隔两年举办大型“中国·韩城‘司马迁杯’全国锣鼓大赛”, 把气势恢宏的锣鼓、汹涌澎湃的黄河、钟灵毓秀的韩城有机融合, 上演华夏鼓乐盛会。通过举办大赛展示了中华锣鼓神奇艺术魅力, 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 实现文化建设成果全民共享;扩大韩城对外宣传, 提升城市品味, 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使史记文化深入人心。

第三, 依托韩城市, 辐射周边, 打造独具特色的史记主题旅游区。在韩城市, 有必要开辟司马故里旅游专线, 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景点进行有机串联与组合, 形成大旅游区域, 游客既开阔了视野, 学到了文化, 增强了趣味, 又使旅游价值与效益实现最大化。接下来, 以韩城为中心, 带动整个渭南市《史记》旅游文化的发展。韩城市为依托, 辐射合阳、澄城、蒲城、大荔、华阴、华县等地, 充分发掘《史记》文化资源, 打造《史记》旅游文化经济圈。在关中其它地区, 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打造各具特色的主题旅游区。如以宝鸡为中心, 打造周文化主题旅游区;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中心, 打造秦文化主题旅游区;以西安为中心, 打造汉文化主题旅游区。

通过以上途径, 突出史记独特的文化魅力, 使其成为社会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品牌。同时还要开发红色文化品牌、华山文化品牌等;扶持华阴皮影、华县老腔等地方戏曲;发展皮影、麦秆画等特色艺术品种。

(二) 利用“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 宣传普及渭南历史文化

“两馆”即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一站”即乡 (镇) 有综合文化站。“一室”即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利用“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 把渭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纳入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中。

近年来, 渭南市围绕“两馆一站一室”建设, 先后投入1.5亿元, 新建和改建社区文化中心1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8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34个、乡镇文化站149个、县 (市、区) 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1个。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 镇镇有文化站 (中心) , 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在全国公共文化馆评估中, 富平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 市群众艺术馆、临渭、华县、大荔、澄城等5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

我们重点对大荔县许庄镇、蒲城县荆姚镇、富平县庄里镇、临渭区下吉镇“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建设作了调研。目前, 大荔县许庄镇综合文化广场的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艺排练厅共计826平方米, 这些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艺排练厅, 都在镇中心、人员密集地带, 环境整洁, 文化气氛浓厚。有室外活动广场1560平方米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配有专职文化管理人员4人, 兼职1人。人民群众热情高, 参与广泛。在调研当天, 课题组成员在文化活动室和五六位中年男子攀谈, 得知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大荔人, 就向他们问起大荔县的历史与文化。有人说仅知道一点点, 有人说不清楚。我们又问了几名妇女, 她们不好意思说知道一点点。课题组成员在对蒲城县荆姚镇、富平县庄里镇、临渭区下吉镇调研中, 也发现类似问题, 众多群众对自己常年生活的热土上的历史文化一知半解或者不解, 他们很希望了解家乡土地上的习俗和文化。

鉴于此, 我们提出, 要充分利用“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向人们群众宣传普及渭南历史文化, 使他们熟知脚下这片热土, 更加热爱这片热土。首先利用文化活动室, 开辟渭南历史与文化专题专栏, 围绕宣传渭南文化、展示成就、推动发展这一主线, 文图并茂, 精心策划。其次, 利用文化馆或图书馆, 开辟渭南历史与文化图书角。这些图书要组成一个完整系列, 从图书形式上, 有书籍、杂志、画册等;从内容上看, 包含渭南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 以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渭南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风貌。第三, 利用乡 (镇) 的综合文化站, 开展具有渭南民风民俗特点的文化活动。要充分发动群众, 组织好文艺演唱队、锣鼓队、秧歌队, 组织农民自乐班, 开展皮影、木偶、秧歌、社火等文化娱乐活动, 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第四, 利用乡 (镇) 的综合文化站, 讲好渭南故事。培训一支乡土文艺宣传员, 通过戏曲、快板、三句半、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 讲好渭南故事, 引导人民群众以先进典型为镜, 见贤思齐, 聚焦和传递渭南高发展的正能量。通过以上活动,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 通过新媒体的宣传与开发, 焕发渭南历史文化的生命活力

重点探讨利用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宣传开发渭南历史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使渭南历史文化转化为一种当代人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 培育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渭南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名街区、名村镇 (如党家村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其一, 口头传统和表述。如“鲤鱼跳龙门”神话传说, 赵匡胤“一文钱累倒英雄汉”典故, “劈山救母”传说故事, 光武帝刘秀石鼓山传说。等等。其二, 表演艺术。如曲艺、戏剧、皮影、杂耍、魔术等。其三,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如婚配, 祭祀, 庙会, 焰火等。其四, 传统手工艺。如麦秆画、剪纸等。

运用现代科技, 通过数字化方式让物质类文化遗产“活”起来就是一种可行之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采用各种数字方式记录和保存数据已经成为当今古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一大方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组织人力物力, 尽快深入村镇, 对全市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普查, 从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出发, 运用文字、录音、摄像等方式, 进行真实、系统的全面记录, 进行数据化处理。建立文物数字化体系,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加工、存储、集成、服务等方面完全实现标准化, 使文物保护工作形成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有机整体, 有效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为文物保护, 文化传承贡献更大力量。可以把文物图片已公开放在网站上, 有的还可以使用3D、AR等先进技术, 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 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一睹文物“真容”。因为数字化的平台可以让我们不出家门, 就能走近文化遗产, 且不受时间、地点、财力、体力等条件限制。

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声像和手工技艺为主要手段, 这是活态流变的文化, 它们的储存和保护更多地要依靠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手段。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开发包括视频收集处理、文档加工、数字化图书馆等技术手段, 根据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展细致、科学的数字化整理和归档工作。这里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复制, 还包括信息的处理, 再加工和再创造, 还应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确性。如韩城古门楣题字,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极具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这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全国各地是很少见的。在现代文化的进入与冲击之下, 利用各种数字方式记录和保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让文化遗产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构建由多种形式和载体组成的“活的记忆”。

(四) 培训一支文化人才队伍, 使渭南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渭南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离不开人才。这支队伍包括“乡土理论辅导员”、“乡土宣讲员”、“乡土信息通讯员”、“乡土文艺宣传员”等, 开展渭南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要精心挑选骨干力量, 组织成立县、乡两级渭南历史文化知识宣讲团, 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你问我答、邀请专家作辅导讲座等方式, 开展形势政策理论辅导和渭南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充分发挥“乡土理论辅导员”队伍的作用, 突出抓好面向基层普通群众层面的宣讲。“乡土理论辅导员”要学“透”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 定期到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蹲点, 开展形势政策理论学习辅导和渭南历史文化知识宣讲, 帮助广大农村群众学好学透当前形势政策, 认识身边文化的价值。“乡土宣讲员”要说“精”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 要求宣讲语言口语化, 运用本土语言——渭南方言开展宣讲;宣讲形式“入土随乡”, 村头、田间、树下、黑板报、祠堂……随时随地开展宣讲, 宣讲形式不拘一格。“乡土信息通讯员”要写“实”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

充分利用各乡镇 (街道) 的信息期刊、党报月刊、简报等刊物, 专门开辟形势政策宣传栏, 组织成立信息通讯员队伍, 负责撰写信息, 扩大群众对各项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的认识面, 做好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宣传的服务工作。“乡土文艺宣传员”要演“活”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全市多支文艺队伍的作用, 以基层文化俱乐部、村文化协会和小康体育村等为平台, 自发组织文艺巡回演出, 通过歌舞、戏曲、腰鼓、快板、三句半、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 把党的最新理论和渭南历史文化的精髓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展现给群众, 用地道的、最具特色的、最有说服力的群众形式来做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的宣传工作,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格局。

(五) 开展乡土知识教育, 普及渭南历史文化知识

渭南历史文化承载着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精髓, 饱含着劳动人民长期在历史过程中的形成的经验总结。我们在与周围人, 特别是年轻人的接触中发现广大民众对本土文化、本土历史的了解不多, 这对一个定位“山水渭南”、“民俗渭南”的特色城市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渭南的发展不能只看高楼大厦与宽阔马路, 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市民的文化素养。怎样打造我市特色文化优势,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普及本土文化与历史知识。

第一, 从学校教育抓起。学校是学习的场所, 在校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树立建设美好家乡的坚定信念刻不容缓。

第二, 编印通俗易懂的介绍本土文化与历史的出版物。我们注意到, 虽然新华书店等很多书店里有专门摆设本土作品的专柜, 但这些书不是价格偏高, 就是专业性太强, 让一般的民众望书兴叹, 影响了本土文化与历史知识的普及。这就要求文化与史志单位编印一些价格适中, 内容生动有趣, 易于被广大市民接受的出版物, 如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以图文形式介绍渭南历史等内容的出版物。

第三,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和手机现已成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虽然现在也相关单位的网站也设有介绍渭南文化与历史的栏目, 但更新速度慢, 内容枯燥, 少有人问津, 致使这些栏目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可整合相关单位的力量, 建立一个专门的渭南文史网站, 指定专人专门负责日常维护更新, 网站内容除发表专业文史人员的文章外, 还可调动民间的文史爱好者积极投稿, 撰写、收集相关资料, 参与网站的管理。充分利用网站这个平台, 组织一些介绍本土文化与历史的讲座、出版物等, 进一步普及本土文化。

通过研究, 从而使渭南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接轨、与民众需求吻合, 达到为今天所用、为现实所用, 对渭南“文化强市”战略提出对策性理论参考, 对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渭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资源丰富, 其中蕴含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能增添渭南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本文从文化自信的相关理论入手,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首先依据有关文献资料, 对渭南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以走访式、田野实地考察等手段, 深入调查渭南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 探讨渭南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重在提炼出融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新内容, 最终根据渭南“文化强市”战略, 从整体上探讨渭南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近十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条发展道路上,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应该说,科学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满足群众需求为己任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当前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形式、创新文化服务的手段载体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因此,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是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增加消费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抓住了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纵观近十年来的文化建设进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重要的驱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文化消费的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新的文化业态逐渐改变了文化服务的方式,服务形式的升级转型和服务手段的升级转型成为文化发展重要特点。我们可以注意到,将现代信息手段和时代元素融入文化下乡,广泛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搭建新的传播平台,采用先进信息手段拓展文化服务领域和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为基础,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

上一篇: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