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论文范文

2023-03-18

文化与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烦请将您完整填写之数据发送至:谢谢!

尊敬的女士/先生:

感谢您付出宝贵时间。本调查旨在获取有关企业文化的基础资料。问卷不记名、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恳请放心、真实、完整地填答。谢谢您宝贵的时间!

第一部分企业文化文本状况测量

请依照您之真实看法,在适当数字上作出记号(将该数字变成红色,如选“4”,则变“4”为“4”)。数字“1 2 3 4 5”表示“该企业文化文本情况描述”与贵企业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数值越大,表示越符合实际情状: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不清楚,4=符合,5=非常符合。

第二部分企业的倡导价值与执行价值匹配测量

请根据您的真实看法,在适当数字上作出记号(将该数字变成红色,如选“3”,则变“4”为“3”)。数

字“1 2 3 4 5”表示“价值项目”与贵企业对这种价值的重视与实际执行的程度。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实

第三部分:您的基本信息

请在相应选项上作出记号——将该选项变成红色,如“性别”选“男”,则变“男”为“男”。

若选项为“其他”,则需用文字写出具体内容。

一、性别:1.男2.女

二、年龄: 1. 20~26岁2. 27~323. 33~404. 41 ~ 485. 49以上

三、现单位工龄:1. 1~ 5年2. 6 ~ 103. 11~ 154. 16~205.20年以上

四、教育:1. 初中及以下2. 高中/中专3. 大专4. 本科5. 硕士及以上

五、职务:1. 普通员工2. 基层班组长3.中层/部门负责人4. 高层/决策人员

六、所在行业:1.高科技企业2.制造业(化工 汽车 设备 ) 3.服务业(电信 金融 零售 餐饮 )

4. 房地产企业5.其他(请写出名称)

七、企业规模:1. 200人以下2. 201-500人3. 501--1000人4. 1001-2000人5. 2001-3500人6. 3501-5000人7. 5001人以上

(全部问卷结束)

再次真诚感谢您的帮助与支持,祝您工作顺利、事如所愿!

文化与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在此背景下, 我国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从论文数量看, 研究热度逐年上升;从研究类型看, 以应用性研究为主;从研究视角看, 愈加侧重微观视阈下, 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内容的细化分析。本文对2016年后我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以期探讨其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思考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的发展前景。

一、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文献研究, 在中国知网上, 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主题进行搜索, 相关文献共有830篇, 发表时间集中于2012年后, 2016年文献数量为105篇, 其中博硕士作品25篇;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篇名进行搜索, 相关文献共有54篇, 其中2016年后文献内容集中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路径、问题和策略研究方面。

2016年后,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文献研究视角较以往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主题愈加侧重于微观视阈下, 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内容选择的细化研究。主要代表文献有:《以工具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思路》 (王丽英王东海) 、《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文化传播内容选择的原则》 (朱瑞萍张春燕) 、《用文化的力量影响世界:试论中国文化中心的海外传播》 (张镇之张小玲王钰) 、《汉唐丝路漆器文化外溢:契机、途径与效应》 (胡玉康) 、《基于读者接受的《孟子》英译与传播研究》 (季红琴) 等等, 其内容大致分为四方面: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产品与服务海外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思想海外传播研究。

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问题与思考

1、建立系统全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体系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相关学术研究, 在学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 取得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但是, 已有的研究文献、成果, 大多针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某个问题、某个方面、某个角度, 而从宏观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的成果和文献相对较少, 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理论层面的探讨更是欠缺。相关研究需进一步完善, 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体系。

2、加强对传播效果的实证考察

现阶段, 我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中华文化为什么要传播、传播什么以及怎样传播。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性、内容和策略。大量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方面, 对策略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 且缺乏对传播效果的实证考察和对传播影响要素的量化分析, 这是研究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转变“以我为主”的传播思想

已有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停留在以“以我为主”的传播思想思考如何硬性输出文化的浅显层面, 简化了对该问题的理解。未来,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应转变“以我为主”的传播思想, 从“解码者”视角出发, 对中华文化进行更好地“编码”。

三、总结

在未来的研究中, 对文化传播内容的时代性, 民众作为传播主体的重要性, 受众多样性和传播效果的复杂性等问题的思考需要进一步深化, 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问题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接受国文化的研究及他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等问题的探讨上需要进一步重视, 拓展研究领域, 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体系。

摘要:目前, 我国文化价值观念在全球交往中认同滞后, 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 文化认知度与国家形象美誉度较低。面对一系列文化失衡、文化滞后的问题, 贯彻落实“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建立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文化价值体系, 提高中国在国际的文化话语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同时,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 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 孙英春, 2015.

[2] 文化走出去[M].人民日报出版社, 王文杰, 2013.

[3]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研究[M].九州出版社, 陈文力, 2012.

[4]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J].张泗考.河北师范大学2016.

[5] 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策略[J].胡春燕.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13 (12) .

[6] 略论道教海外传播中的本土化.[J].田烨.北方论丛.2016 (07) .

[7] 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力的策略分析[J].蒋朝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2) .

[8]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调整[J].段红.鄂州大学学报.2016 (03) .

[9] 我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策略探析[J].裘禾敏.中国出版.2016 (11) .

[10] 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以海外孔子学院为视角[J].刘学蔚, 郭熙煌.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5) .

[11]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以2000年-201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J].徐明华.新闻爱好者.2012 (09) .

[12] 现阶段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深度探析[J].谭振江.东南传播.2010 (11) .

[13] 中国电影对外传播路径探析与反思[J].姜波.东南传播.2016 (07) .

[14] 中国文化走出去你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J].任成金.中州学刊.2015 (02) .

[15]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及其实践研究[J].曾捷.江汉论坛.2016 (02) .

[16]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J].郭琦.大连理工大学2015.

[17]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梅春英, 黎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015 (03) .

文化与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饮食文化也在逐渐的被世界所熟知。一直以来, 人类的进食方式主要体现在三种形式上:一为西方人民习惯的刀叉进食;二为东方的筷子挟食;三为阿拉伯地区的用手抓食。通过以上三种进食方式的比较, 用手抓食不文雅, 西方的刀叉进食看似先进, 但是实际功能却十分有限, 而东方的用筷子挟食却更显得的文明和简朴, 虽然看似简单, 但是却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一、筷子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 筷子寓意婚姻和爱情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筷子一直被视为吉祥物, 古人用方顶圆身制作筷子的外形, 寓意天圆地方、地久天长, 所以筷子也被用于婚姻和爱情的某些特定仪式中。在婚俗传统中, 筷子代表着对新人的一种祝福, 祝福新婚夫妻快生贵子, 送给情人筷子, 也可以表达一种想要与对方成双成对用不分离的决心。在男女双方议婚阶段, 筷子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馈赠礼物。比如:从宋代开始, 民间便流传着“回鱼箸”的风俗习惯, 即男方在送给女方定礼之后, 女方应该会送给男方“鱼”和箸。筷子作为爱情的象征物品, 有人将爱情双方比作一双筷子, 男方是一根筷子, 女方也是一根筷子, 两个人有缘相爱, 将两根筷子握在一起, 那就是爱情。一双筷子, 一种爱情, 只有两个人心贴着心, 力往一处使, 才能将食物送入人的口中, 也代表着爱情就是要两人携手共进。

(二) 筷子代表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筷子的外表看似简单平淡, 但是除了象征爱情与婚姻之外, 筷子也代表着独特的文化品质:耿直不弯、奉献却不求回报、平等却不独大、合作和不居功、共甘共苦从不回避、双赢而不可缺一, 以上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对筷子奉献精神的描述。从古至今, 筷子被无数人视为刚正不阿的代表, 也因此被许多文人墨客所咏颂, 比如, 明代文人程良规便善于以箸喻人, 《咏竹箸》中“殷勤问竹箸, 甘苦而先尝。滋味他人好, 尔空来去忙。”可谓是言简意赅、哲理颇深。也有人曾经在筷子上雕刻了一副对联, 这样写到:“酸甜苦辣都尝尽, 为谁辛苦为谁忙。”以此来赞扬了筷子不怕苦、不怕烫, 即使是下油锅也不曾逃避的无私忘我精神, 成为了表达筷子高尚品质的最好写照[1]。

二、筷箸文化的影响与传播

筷箸文化源于中国, 发扬于东方, 中国古人在制作筷箸时将其制成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头圆尾方, 以此来暗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也被世界称为最具文化内涵的餐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筷箸文化在影响我国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也对周边国家的饮食习惯, 甚至是饮食文明产生极大的影响。从古代开始, 中国的筷子便流传于临近的几个国家, 到今天, 筷子已经发展为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多个民族中最为常用的一类饮食工具。此外, 筷子在不断流传的过程中, 也依据传流地区的实际饮食特点被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 筷子被传到日本之后, 日本人便根据自身喜欢食用生冷食物的饮食特点, 将筷子外形改为圆锥形, 使筷子能够更便于他们挟食。而当筷子被传到韩国时, 筷子被韩国制作为不锈钢或者银饰类型, 随着筷箸文化的发展, 至今韩国还会将银筷作为富贵的象征。

在西方国家中, 最早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将筷箸文化带到欧洲等地区, 利玛窦在他的作品《中国札记》中曾经对筷箸文化和筷子的用法进行描述。后来, 随着大量华侨不断的移居到欧美等各个国家, 筷子以及筷箸文化也随之被发扬。在众多西方国家中, 法国人对于中式筷子的热爱程度最为高, 法国旅游协会还因此制定了一项和筷箸文化相关的奖项——“金筷奖”, 并用“金筷奖”来表彰出色的中餐行业。法国作家罗兰·巴特认为, 与刀叉相比筷子具有一种母性的温柔, 它不抓、不切、不穿、不毁……用筷子来夹取食物就像对待婴儿一样, 表现出恰如其分的谨慎;筷子是一种力量, 不是一种冲动。它不穿透食物, 也不弄断食物, 更不会破坏食物, 它只对食物进行提起、移动、转动。在罗兰·巴特大师用浪漫的情怀描述了筷子, 但是作为西方人, 对于筷箸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始终不如东方人, 无法进一步理解筷子在东方文明中具有何等深刻的含义[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的筷箸文化所吸引,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方式也时常吸引着外国人的目光, 有些西方国家甚至还专门设立了筷子使用技巧培训中心。筷箸文化内涵的不断延伸和传播, 使得许多从来没有接触过筷箸文化的外国人开始尝试使用筷子, 到了中式餐馆就拒绝使用刀叉, 经常听他们提出不用筷子就吃不出来中餐的美好滋味。此外, 还有一项比较有趣的新闻报道, 称位于日本长崎县的佐世保女子高中曾经在入学期间增加了一项关于“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的考试内容, 让学生们利用筷子将珠子、豆子、弹球、骰子等, 从一个盘子夹到另一个盘子中去, 为了有效的缓解学生们的压力, 校方还准许学生们使用六棱柱形状的筷子, 便于学生们进行操纵。

总结:

综上所述, 筷子虽然看似简单, 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却有着很高的地位, 通过对筷箸文化的深入探究, 发现筷箸文化不仅影响着东方人们的饮食文化, 对于世界的食文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 需要后人在充分认识到筷箸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基础上, 不断去弘扬、去传播筷箸文化, 将筷箸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摘要:在人类三大餐具中, 筷子是最为灵活的一种, 中国的筷箸文化属于食文化中的一种, 筷子不仅仅作为一种餐具存在, 更多的是对中华文明进行传承的载体。本文从筷子寓意婚姻和爱情以及筷子代表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两个方面入手, 对筷箸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 并且探究了筷箸文化内涵的延伸与传播, 希望能以此次的研究课题, 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筷箸文化,文化内涵,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张瑞敏.《醒世姻缘传》中的筷箸文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33 (03) :9-13.

文化与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一、双向文化导入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分析

大学阶段的教育与中学阶段的教育性质完全不同, 此阶段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级别, 是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此点, 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 相信在此种系统化的教育背景下, 学生才能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播外国先进文化, 逐渐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但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 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方面, 仍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 较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延续的仍是语言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忽视了文化推介方面的教育工作。其次,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虽然部分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增设文化教育课程, 但其文化教育课程仅局限于欧美文化的渗透方面, 忽视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 使得学生并不具有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长此以往, 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

为此, 本文认为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明确文化双向导入的重要性, 重视双向文化导入教育工作, 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在此种西方文化导入+中国优秀文化输出的教育背景下, 才能够达成中西文化兼容并具、文融互补的教育目的。这样当学生们将来处于东西文化碰撞局面之中时, 才能理性思考与判断, 不出现不知所措及走错误道路的情况, 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导入原则分析

(一) 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的理解要深入与透彻, 不是指数量相等而是地位平等。具体而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之时, 需先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平等性进行认可, 以平等的文化意识来看待中西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

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 需以客观、平等的心态来看待, 避免出现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两种不良行为。相信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双向文化导入, 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需体现于教学内容和培养能力两大方面。具体而言, 教学内容方面是指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 要对本土文化进行完整而准确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培养方面是指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输入能力的培养, 也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化信息输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适应不同文化的环境和内容进行了解,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要让学生准确、自如运用英语介绍和表达本土文化信息。

(三) 递进性原则

对于任何国家与民族文化而言, 其形成过程都是极为漫长的, 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精神和人文特征, 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与掌握, 所以,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时必须要遵循递进性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 教学之中需做好系统设置文化课程工作, 并要精设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递进性的提高学生对文化内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更好地提升大学英语学习效果。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导入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具体途径分析

想要真正意义上做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双向文化导入与中国文化传播工作, 就必须要对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环节进行不断优化, 具体如下:

(一) 系统设置课程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文化导入教学过程中, 基本都是依靠选修的形式进行, 其课程设置仅围绕老师自身的兴趣与能力进行, 体现出了极强的分散性特点, 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通过对某院校大学英语文化课程的设置调查发现, 选修课程通常包含大量的英美文化, 如“西方文明史”“圣经名典”“英美短篇小说”等, 而介绍中国文化的选修课程却较为单一, 仅有“中国文化比较”这一门课程。此种教育引导之下, 学生必然会重视英美文化学习, 忽视本土文化学习的情况。为此, 这就需要仅遵循上述所言的平等性原则, 构建平等的课程体系, 增加中国历史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课程,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豪感, 为中国文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

(二) 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老师是教学的重要引导者, 其素养如何必然会对双向文化导入效果产生影响, 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之外, 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能力, 为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奠基。而想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就需要老师加强学习, 革新教学方法的同时, 对本土文化相关的资料进行全面搜集, 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全面掌握, 用英语精准的介绍中国历史及文化。当然除了做好这点之外, 还需要对当代经济、中国近现代发展等成就的深入了解。另外,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 还需要有革新教学手段的意识, 基于学生的实际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 保持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树立客观的文化观, 提高将来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

(三) 革新中国文化类教材

就我国的大学英语文化教材的市场而言, 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教材和介绍欧美教材的数量相比而言, 其差距仍十分的显著。并且同一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而言, 其英文翻译差距较大, 这必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并且会让学生的学习处于矛盾状态, 局限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比如中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至今的英文译名都没有得到统一, 存在着多译法的情况, 如《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等, 这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自然是不利的。因此, 高校在实际教学之中, 需要不断革新教材, 具体途径为组织英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专家, 与国内比较权威的出版机构合作, 有效讨论后增设合理的中国文化类大学英语教材, 使跨文化双向交际得以顺利开展, 为中国文化的更好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四) 完善考试形式

目前我国较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之中, 都是围绕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来学习, 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到积累词汇与学习语法方面, 忽视了英语作为载体的作用, 对英语表述的内容不是视而不见, 就是重视度不足。为此, 文化类课程中, 需要完善考试形式, 将填空、选择等类的客观试题比例需缩小, 要增加主观类试题, 如文化类的书评、杂记等, 或者可以尝试融入一些演讲、口头介绍试题, 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考察, 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需要主动承担起传承文化和传播文化的责任, 既要重视欧美文化输入, 也要强调中国文化输出, 以此来确保大学生们树立统一的核心价值观, 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而想要实现此目的, 还需要深入对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的研究, 为我们国家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从以往的过于强调欧美文化输入的教学中走出来, 注重双向文化的导入, 以此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提高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之时, 老师需要坚持平等、双向、递进等原则, 并且要从文化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 提高中国文化传播程度。

关键词:大学英语,双向文化导入,中国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肖玉凌.大学英语教学中阶梯式文化导入模式的应用[J].文学教育 (下) , 2017 (8) :97-99.

文化与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认为从岗位工作能力角度凝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存在障碍与不足。通过分析文化产业链的三种形态,认为文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涵盖原始研发、生产制造与商业运营三个主要方面,与三个环节相关联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三项专业核心能力,即创意能力、文化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及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并分析三项专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能力构成。

关键词:文化产业链;专业核心能力;构成

专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专业关键能力,又是一种实际工作能力。基于岗位视角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是当前主要的分析方法,但是从岗位视角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有诸多不足之处。文化产业链为我们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彼此的关系。

一、专业核心能力及其研究视角

1.专业核心能力内涵的理解。从研究文献看,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理解,其一,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在专业领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代表性学者蔡远满[1]、周泽民[2]、张海霞[3]等在论述中皆强调了岗位能力在专业核心能力中的作用;其二认为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一种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任爱华与黄敏[4]、吕春莉[5]、何爱华[6],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维和创造力的综合性能力,这种能力须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才能形成。

2.專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视角。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需要多角度、系统性的考量,依据社会人才需求、专业特点、专业发展来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是众多专家的理论共识。但在具体研究实际中,当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大多基于就业岗位的角度分析本专业对核心能力的要求,进而凝炼本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如文红、方磊[7]及吕春莉从旅游行业岗位入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陈青[8]从岗位群的比较中分析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分析的视角选择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等等,这些学科各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中面临着极为复杂的障碍与困难,使得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变化,很不稳定,进而导致专业核心能力认知的不确定性。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比较现实地解决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专业能力问题,但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而言明显地存在着不足,最大的问题即在于文化产业的构成体系上。文化产业是个业态多样、产品和服务各具特色的产业,文化产业各子行业在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流通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甚至在产品的形态上也存在极大不同,如工艺美术品大多以物态形式存在,而文学作品则以精神形式存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根据管理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将文化产业分为10个大类,这10大类中各行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岗位的性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巨大的,如影视行业的岗位设置与工艺美术品行业的岗位设置、文化休闲娱乐行业的岗位设置与出版行业的岗位设置的差异是极为巨大的,由岗位设置、岗位性质差异导致各行业对专业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很难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与总结。文化产业各行业对各自行业人才所应培养的能力大都已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就已经形成各自的培养体系,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凝炼的尴尬与困难。综合以上的分析,从文化产业各相关岗位或岗位群角度凝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是有不足的,应该采用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综合性要求这一视角能够超脱出某一具体的文化产业子行业的专业能力要求,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视角出发,综合体现各子行业的专业能力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管理既然作为一个学科,即便存在业态的多样性,在专业特性上必然有着某些同一的、整体的特性。同一整体的专业特性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要有某些共同的专业能力,因此以文化产业管理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必要的,而不应局限于各行业的具体岗位能力的调查分析及综合。

三、文化产业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组成

1.文化产业链的三种基本形态。文化产业各行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条,由于各个行业的独特性,也导致了各自产业链在组织与环节上的差异,如旅游业与艺术品行业、影视行业等在产业链上即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如此,学者们在不同文化行业的产业链的研究基础上,还是对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总结,认为从产业整体而言,文化产业链经历了链状、网状和产业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与阶段。链状文化产业链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思路建构产业化链条,涵盖创意内容策划、文化产品设计和生产、销售和发行、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服务等环节。网状文化产业链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在纵向及横向上将产业要素沟通起来,建立立体、交互的网络,然而产业链的核心仍然由策划创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延伸产品开发等环节组成[9]。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实质是在创意的基础上驱动产品开发,借助传统生产与制造手段形成蕴含创意的产品,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推向市场,拉动后续产品的交换与消费,从而形成一条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组成。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是一整套围绕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展示、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通过文化产业链三种形态的分析,可见文化产品的生产处于文化产业链的中心地位,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也就是一个提出创意、形成创意内容、通过一定技术将创意内容生产制作成文化产品以及将文化产品推向文化市场的前后衔接的链状结构,涵盖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流通三个主要环节。产业链的各环节体现了文化产品的转移路径,创意贯串于各环节之中。文化企业或者将不同环节整合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或者因其担负文化产品的生产职能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环节中。因此,以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转移为中心,可建构文化产业链的基本核心形态结构,以及基于基本核心形态上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原创研发环节是形成创意并将创意生发为创意内容的阶段,主要是发明文化元素的价值,通过创意个人、创意团队将文化元素与某种市场需求或消费需求相结合,对文化元素的结构、形式、美感、样态、艺术等方面进行整合、组合、融入等形式的改造或再造,生产出某种创意,进而将文化元素创意转化为创意内容。这些创意内容以文本、设计、构想、专利、版权等成果表现出来。因此本环节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为原创创意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创意内容的原创性的敏感感知能力的作用。生产制造环节,是创意内容产品化的阶段。创意个人、创意团队甚至是工业企业将创意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技术实现创意样态的转换,通过物质化、形式化或有形化,将创意内容转化为可观、可感、可赏的文化产品。随着创意内容的产品化,作为创意产品构成要素或符号意义的创意内容也随之被定型为某种文化样态或某种物化形态。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成为这一环节的核心。销售流通环节,文化产品成为文化经营的产业要素,在文化市场中流通,通过市场体制、展示和表演、传播平台等方式,与消费者需求相融合,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文化消费者所购买、体验、消费,实现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着对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的需求。总之,从文化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表现在创意能力、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及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三个方面。

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构成分析

下面进一步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

1.创意能力。创意是在头脑中创造新的意象、表象、形象的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创意能力是运用创意思维进行创意的能力,在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学者已经明确地将创意能力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阐释,如李萍、钟璞,王明成。他们分别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创意能力的构成,黄芳认为创意能力由产生新的、不同的想法与构思的能力及将新的不同的想法与构思“物化”为新的、不同的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活动的能力组成。而于鸿娟则将创意能力划分为创意思維能力、创意活动能力及创意产出能力三个维度。通过比较两位学人的论述,很明显创意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主体所具有的产生创意的思维能力,二是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但是将创意“物化”并不单纯是创意者所拥有的个人能力,而且包含工业生产与制作的能力,例如我们将设计的文化衫进行物化生产,运用的是机械生产的能力,因此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构成上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宜将其单纯归属于创意能力。创意是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因此创意能力首先体现为创意思维能力,即创意者具有的产生创意的思维能力,是创意者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创造出新的表象、形象、构思、流程等的能力,也就是形成创意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创意者还须综合应用想象、联想、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创造性能力。创意判断力也是创意能力的重要组成。创意是思维与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和意识的结果本身,创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对创意的成果是否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评判就一直伴随着创意的过程。

2.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德里克·弗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中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创意的能力,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生产出文化创意产品,因为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与制作需要有一定专业生产与制作能力的支撑。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依据其生产方式可以粗略地分为个体生产、团队生产与工业化生产三大类型。这三种生产方式对文化产业从业者与管理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有所差异。个体生产是主要通过个人的方式进行生产以完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的生产方式,如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手工艺品制作等。在个体生产中,生产者往往兼具创意者与制作者双重身份,既要有独特的创意天赋,更需要有实现创意传化为文化成品的能力,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能力,这一能力其实是创意能力的一体两面,因此有些学者会将其归入到创意能力中。对于个体文化生产者而言,语言表达、视觉表达、艺术构思、手工技艺等能力显然是其进行文化生产与制作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越来越紧密,个体生产中新科技的运用能力也愈发重要,如现代的声光电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这些是个体生产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部分。

3.文化产品的商业运营能力。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生产是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可是文化产品最终的目的是面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所感知、体验,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也需要具备策划经营的理念、现代产业意识与经营思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创意,然后将创意变成生意,将生意变成好生意,这些皆为商业运营能力涉及的范畴。在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经营能力、文化产品营销策划能力为其重要的能力组成部分。

许多学者指出文化产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行,文化市场中的文化品位极不确定,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具有不确定性,能够准确评估文化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准确预测或者成功推出文化产品是文化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可见,文化产品的营销策划能力是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蔡远满.试论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2006,(7):210-211.

[2]周泽民.论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5,112.

[3]张海霞.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23):200-202,220.

[4]任爱华,黄敏.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140-142.

[5]吕春莉.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17-118.

[6]何爱华.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学主题式教学设计构想[J].高教学刊,2016,(24):8-10.

[7]文红,方磊.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培养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10):124-126.

[8]陈青.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研究[J].新会计,2014,(11):20-21.

[9]王克岭,陈微,李俊.基于分工视角的文化产业链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3):167-172.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 chain;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Constitution

上一篇:传播学硕士论文下一篇: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