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范文

2024-05-11

文化图式范文(精选12篇)

文化图式 第1篇

1 铁画文化

铁画以中国画为表现内容。传统的中国画注重写意, 尚简, 尚空, 重意, 重象征。中国画创造出的黑白世界是一种文人喜好, 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经济。所以在铁画艺术发展初期, 其生存土壤为农耕经济, 并为之服务。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铁画在当时特定的年代中很好地发挥了它的工艺美术的功能,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铁画产品或铁画艺术本身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文化底蕴, 如悠久历史传奇、制作技艺、精神象征、产生的原因被称作铁画的有效信息。对于铁画文化底蕴的了解可以激起大众对铁画的兴趣, 帮助其更深入地品位这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

2 图式理论

图式 (schema) 由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于1932年在其著作Remembering中提出。他认为人脑对于语篇的记忆是解释性的 (constructive) , 而不是直接复制。记忆是语篇信息和与之相关的过去经验 (组织好的, 可驾驭的) 一起构建的思想表达 (mental representation) 。[1]这一块状的结构即为“图式”。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 (a mental representation essential to discourse processing) [2]。张怀建、黄建滨认为, 图式可以比作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 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贮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一个新的信息后, 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 (或先验图式) , 或把新的信息输送到现存的先验图式之中。[3]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4]

图式是介于源语解码和译语编码之间的“居间存在”。在对语言、形象, 意蕴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中, 如果说言为意的中介, 那么, 在这种中介和目标之间, 还有一种中介, 即象。[5]在翻译的理解阶段, “象”是译者结合源语符号的表征 (representation) 意义和记忆中已有的对应图式而产生的形象思维。在翻译的表达阶段, 译者站在译语读者的角度, 运用译语读者已有的对应图式透视“象”, 并兼顾符号及作者意图, 致力于符号意义的再生。图式贯穿言—象—意和意—象—言翻译过程。

3 铁画文化图式翻译策略

(1) 铁画历史图式翻译:铁画传奇而悠久的历史在外宣翻译中的处理应该围绕两个关键因素展开, 即历史重现的形式和受众的理解度。现挑选关键词“新安画派”阐释图式翻译法在铁画历史翻译过程中的诠释作用。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一批生活在徽州 (今黄山地区) 的画家所创造的具有地域性绘画风格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新安四家 (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 , 等。新安画派深受“元四家”绘法技法影响, 师法自然, 笔法简淡淋漓, 气质孤傲脱俗, 冷峻淡漠。他们擅长绘画家乡徽州山水, 特别是黄山之景。新安画派深谙艺术的辩证法, 即自然与精神的关系, 通过艺术表现情感。画家的人品如同他们的画品一样, 以画明志, 拒绝与权贵同流合污。因此, “新安画派”这一概念的翻译要兼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译语受众的文化环境和理解程度。所以图式的建立可以帮助译语受众理解其含义。译语受众比较熟悉的有威尼斯画派 (Venetian school) 、纽约画派 (New York school) 。所以新安画派可译为Xin’an School, 但是文化图式并没有建立, 译语受众并不知道Xin’an School所谓何物。此时需要加以补充:“a group of painters in Hui Zhou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y, who helped create the local style of painting and advocated natural simplicity and free from vulgarity in their pantings and living style.这样一群提倡自然简朴, 反对奢靡的画家形象跃然于纸上。译语语境读者对新安画派画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 图式翻译关系到源语的理解和译语的表达两个方面。外宣翻译尤其需要注重译语表达环节, 通过文化图式的建立对源语进行诠释, 让译语融入译语文化环境, 实现源语顺畅的过渡和转换, 尽可能地缩小文化异域性。

(2) 铁画名称图式翻译:铁画作品的名称立意巧妙, 内涵深远, 独具象征性和文化性。名称翻译在源语理解阶段不能只局限于其表面含义, 应该充分挖掘其图式象征意义, 考虑其文化特征。同时在译语表达阶段, 充分阐释其源语语境的文化特征, 兼顾译语文化, 可适当予以调整。现以铁画作品《迎客松》和《牛郎织女笑开颜》为例, 阐述图式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的建立和源语文化语境在译语文化中的归化。

11959年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而打制的巨型铁画《迎客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和贵宾, 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交往的象征。如果仅仅将其译为“Guest-greeting Pine”则忽略了其象征意义。更应该注意到国外受众可能没有去过黄山, 所以他们对迎客松的图式是缺省的。鉴于此种情况, 迎客松的翻译首先要勾勒出其独特的外形图式, 进行图式的建立, 可译为:“Guest-greeting Pine is the symbol of Mount.Yellow, the branch of which stretches outward just like a welcoming gesture.”然后需要对迎客松的象征意义予以添加:“It symbolizes the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ward foreign guests.”这样, 迎客松的外形和意义融入译语文化语境中, 填补了译语受众迎客松文化图式的空缺。

2铁画《牛郎织女笑开颜》1959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及在法国巴黎世界和平理事会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牛郎和织女美丽而凄惨的爱情故事为源语语境读者所熟悉, 但是对于译语受众来说几乎是没有现成图式的。所以牛郎 (the Cowherd) 、织女 (the Girl Weaver) 仅仅是符号, 需要在翻译中予以解释和说明, 即赋予其意义。“The romantic yet miserable story of 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 is to some extend similar to the story of Romeo and Julia except that Niu Lang and Z hi Nv are allowed to get together only on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annually.”文化图式的建立对于译语受众理解铁画《牛郎织女笑开颜》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铺垫作用。

4 结语

铁画文化作为徽文化的标本, 其翻译策略立足图式理论, 通过勾勒出“居间存在”图式, 对源语和译语进行解码和编码, 达到传神达意的表达, 全面揭示铁画艺术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 展现铁画艺术的形式美和功能美, 让现代国外受众接触铁画艺术, 欣赏铁画艺术, 重视铁画艺术, 让铁画艺术中丰富的文化营养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丰富着人们的经验。以促进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 对徽文化翻译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Bartlett, F.C.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 2.

[2]Cook, Guy.Discourse[M].Oxford:O 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张怀建, 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 1995 (4) .

[4]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 1998 (4) .

认知文化图式观照下的民俗名称英译 第2篇

认知文化图式观照下的民俗名称英译

从认知文化图式的角度分析对民俗名称的理解及其翻译障碍,探讨中国特有民俗名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作 者:杨玲玲 YANG Ling-ling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 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 26(1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认知文化图式   民俗名称   翻译策略  

文化图式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沟通 文化图式 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3-01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之一是跨国合并与合资,但当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文化冲突现象日益显著,这些非管理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回报,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在此过程中,文化图式往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于交际过程与交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文化图式与跨文化商务沟通

文化图式是指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可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由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跨文化谈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比单一文化背景下的谈判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跨文化谈判是一种属于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维形式、不同沟通方式、不同行为方式的谈判行为。亚洲人的谈判焦点不在于眼前特定的交易,而在于建立长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谈判初期,双方谈论的内容涉及个人的和更宽泛的事情,直到彼此建立相互信任、增进了解之后才可以谈论谈判主题。对欧美人而言,谈判焦点在于谈判的实质性的内容,在于交易,而非人际关系。

2.文化图式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运作

文化图式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沟通双方如果有对等的文化图式,会有利于沟通的效率。相反,不对等的或者空缺的文化图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引起文化意象的缺省甚至是扭曲,这样一来,不同文化之间的错位或者信息不对等就会发生,交流也就会因此而中断。

(1)对等的文化图式

乔姆斯基认为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这种语言的普遍性是“学习人类一切语言的天生能力,是一切语言的蓝图”,是一切语言都具备的 “普遍特征”(1988)。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共同的表现方式,英汉两民族对于某些共同的经历就会不谋而合地使用某种共同的文化意象。

有时汉英文化的相通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对同一种动物也会产生相似或相同的图式。如: 像狐狸一样狡猾,sly as a fox; 像蜜蜂一样勤劳,busy as a bee; 大鸭蛋,零分, a ducks egg。这些重合的文化图式能帮助双方感知对方的思维模式、情感反映以及认知途径,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再如:burn ones boats (破釜沉舟)。公元前49年,恺撒大帝率军渡过卢比根河时,下令焚船,表示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当年项羽渡河攻打秦军时,让部下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之粮,也是志在必胜。这两个习语都有同样的文化图式,即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争取胜利。

(2)空缺/冲突的文化图式

R.E.Port和L.A.Samovar曾说过“对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理解在于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上的文化差异”。因此,相同的场景或事物,对于来自不同文化的商务交际者来说,如果双方文化图式相冲突则会引起完全不同的理解;如果一方缺乏对另一方相关的文化图式,则可能导致沟通的中断。

文化图式冲突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在商务谈判的四个阶段中,处处都可体现冲突的文化图式。一是寒暄。西方人寒暄只是出于礼节的需要,所以在谈判桌上谈些天气、体育等话题。而东方人却是为了了解对方,以达到增进友谊和建立人际关系的目的。二是交换信息。跨文化谈判中的信息交换往往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这种误解主要反映在沟通方式和非言语交际方面,如沉默时段、插话和目视对方。比如,日本人在交流时目视对方和插话出现的频率很低,但沉默时段很长,而欧美人在日本人沉默时会填补这一时间段,因而双方产生了误解。因为日本人的沉默表示他们在认真的思索,或表明他需要与其他谈判者讨论后才可以给予答复,如果欧美人对此认识不足,那么谈判必定会出现僵局。三是说服,即改变他人主意。因此,在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或谈判时,双方应准确了解对方与自己相冲突的文化背景,构建相对等的文化图式,才能提高沟通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二、结语

文化图式的相对动态性为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相关文化图式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进行商务沟通的双方,必须积极调动文化图式的可运作性,使新信息与旧的文化图式之间建立起联系,适时激活原有文化图式,丰富和构建新的文化图式,以确保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Bartlett,F.C.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鄄ersity Press, 1932.

文化图式 第4篇

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多元之美”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 (Daniel-Henr Pageaux) 教授强调说:“从这次研讨会的提纲中, 我看到‘和谐’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概念的重要性……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定将成为重要的伦理资源, 使我们能在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1]所以, 要用和谐主义图式去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促进文明间的对话与沟通, 促进中西文化的和谐发展, 帮助学生建构起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

二、图式理论

“图式”是指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等在头脑中系统的、有条理的储存单元或方式, 可分为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 、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 。文化图式 (cultural schema) , 属于内容图式, 是指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图式, 它通过一种知识组织模式把人类先前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中国文化中的和谐主义图式能够使不同文化和谐相处,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人类中心主义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框架, 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文明间的对立及跨文化交际的紧张局面。

三、和谐主义图式和人类中心主义图式的文化渊源

(一) 以中庸为特点的和谐主义图式

《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 相应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尚书·舜典》:“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尚书·尧典》载:“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 (《左传·襄》)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的概念, 但是却蕴含和谐统一的思维倾向。“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的《周易》, 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中国古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周易》整本书中, “和谐”如同是一条红线, 贯穿始终。《周易》中的和谐就是差别甚至是对立基础上的统一, 如乾与坤、阳与阴、高和低、天和地等。《周易》中的和谐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又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如它的阴阳和谐观念贯通天、地、人三才, 希望实现天地通泰、政通人和。窗体底端

和谐是标志事物之间平衡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状态, 如果把追求和谐看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话, 那么中庸的思维方法与追求和谐的思维方法是相通的[2]。《礼记·中庸》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可见和谐不是趋同, 不是一刀切, 而是有差别的平衡、稳定和统一。最重要的是在差别和对立中把握好“度”。《广韵》载:“和, 顺也, 谐也, 不坚不柔也。”《新书·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 反和为乖。”这些都是说要和谐就要把握好“度”。

可见和谐就是在差别和对立基础上的统一, 它很好地把握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正是如此丰富的关于和谐主义的思想,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与和谐主义图式。

(二) 人类中心主义图式

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把人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主体, 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人类中心主义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 古希腊辩士学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随之膨胀。培根说:“哲学的目的是控制自然。”“呼吁‘人类的知识与人类的权利是合一的’要建立人对万物统治的帝国。”[3]笛卡尔则说“我思故我在。”

《圣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圣经》中较为充分地体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卡森指出:“基督教教义把人作为自然之中心的观念统治了我们的思想。”于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事物的主人, 认为地球上的一切东西———有生命的, 无生命的, 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连地球自身———都是专为人造的”[4]。“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就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的根源”, 它鼓励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去对待大自然”[5]。“基督教鼓励人类把自身当成自然的绝对主宰, 对于人类来说, 所有的一切都是专门为他安排的”。“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的人类中心”[6]。

可见, 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很深的文化和历史渊源, 正是因为这些文化的累积和沉淀, 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图式和思维结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考虑问题的利益出发点和道德价值的评价依据都是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为中心, 很少顾及其他方面的利益。

“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中心, 这相对于自然中心主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它“削弱了人的社会性”, “加剧了环境危机”[7]。与之相反, 中国的和谐主义整体思维图式, 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和多样文明, 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因此, 倡导和谐主义, 用和谐主义图式指导跨文化交际, 这是解决世界上的矛盾和冲突、保证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和平共处、建构不同文明间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的根本途径, 青年是祖国和世界未来的主人, 用和谐主义图式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并且作为同学们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准则, 必将有利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中西文化和谐及策略

(一) 用和谐主义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点与不足

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图式, 看问题存在“非此即彼”的片面性, 过于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其他, 而和谐主义能够包容事物之间的差别甚至对立, 使不同的事物和谐相处。所以要在国内、国际大力宣传和谐主义, 使和谐主义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行为准则, 成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思想共识, 以此消除由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国家、民族间的冲突和对立, 消除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欧洲中心论等所造成的危害, 建构起以和谐主义图式为基础的正确合理的跨文化交际图式。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全盘照搬照抄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而是要教给学生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用和谐主义理念去批判的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同时应该避免被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所同化。

(二) 用中庸思想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

中庸是和谐主义的重要特点和处事原则, 要倡导中庸思想, 就要把握好做事情的“度”, 凡事“过犹不及”,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因此要学习不同文明的长处, 取长补短。一方面对于国学可以提倡, 但要警惕“闭关锁国”, “故步自封”, “夜郎自大”, 另一方面对于西学既要坚持学习, 又要坚决抵制“全盘西化”的思想。因此, 对于中西文化都要把握好“度”, 倡导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常运用中庸的思想看问题, 讨论文化间的差异, 同时增强同学们对于文化间的包容性, 例如经常组织外语系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交朋友, 结对子, 增强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性, 同时教导学生坚持原则, 不应该崇洋媚外。

(三) 用“和为贵”的思想解决国家间的冲突和争端

“和为贵”, 这里的“和”既是“和谐”又是“和平”, 世界多极化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存的时代, 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矛盾凸显, 对于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应该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力求通过谈判、协商、对话, 解决争端, 坚持国家间的“和平”、“和谐”, 不应该一味地诉诸武力, 或者以武力相威胁。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 以及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往中都要坚持“和为贵”, 学习容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冲突。

五、结语

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 要保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开展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 教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就要用和谐主义图式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实践,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 建构起“世界公民“的科学、合理、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 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进行和谐的跨文化交际。

摘要:中西跨文化交际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如文化霸权主义、欧洲中心论等, 其根源是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要消除这些弊端, 使中西文化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必须用中国的和谐主义图式指导跨文化交际教学, 指导学生建构起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和谐主义图式,人类中心主义图式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会通[J].河北学刊, 2008, 28 (1) :185-189.

[2]孙文营.中华传统思维对和谐社会建构的几点方法论启示[J].求实, 2007, (12) :47-50.

[3]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5:114.

[4]Rachel Carson.Of Man and the Stream of Time (com-mencement address, Scripps College, Clarement, Calif., 1962) , Carol B.Gartner:Rachel Carson, New York:Frederick Un-garPublishing, 1983:120.

[5]Lynn White: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Cheryll Glotfelty&Har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Press, 1996:6-14.

[6]John 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 Second Edition, GeraldDuckworth&Co.Ltd., 1980:5-13.

柏拉图式爱情名言 第5篇

2、我有很多个梦想,每个梦想里都有你。

3、生命的开始不过是一场早已写好的结束。我们都是带线的玩偶,向着那写好的结局一路狂奔,直到——穷途末路。

4、思念不能自已,痛苦不能自理,结果不能自取,幸福不能自予。

5、“我们相爱过吗?”“相爱过。”“多久?”“一瞬间。”

6、幸好爱情不是一切,幸好一切都不是爱情。

7、没有你,逃到哪里心都是死灰。

8、上辈子我欠你的,这辈子我来还,这辈子你欠我的,下辈子来还我。

9、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京族哈节生态孕育图式中的文化象征 第6篇

[关键词]京族 哈节 生态 孕育图式 文化象征

[中图分类号] C91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84-03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生活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地区,人们习惯称其为“海洋民族”。[1]京族哈节(又称“唱哈节”)曾经在京族聚居区的不同地方有不完全一致的内涵,但近年来人们将哈节的内涵主要定格于大型的祭祀、会饮、娱乐和歌舞活动。哈节是京族三岛最为隆重的歌舞狂欢仪式,其孕育图式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体——元素。从生态视域入手,对京族的哈节进行多维度阐释,有助于我们认识京族哈节独特的孕育图式,以及由这一独特的图式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根性文化的传承

京族的根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京族是一个喜欢歌唱而且善于歌唱的民族,以歌叙事及以歌达意是京族重要的根性文化。在京族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而其中的许多风俗便跟歌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出海和返港时要歌唱的海歌(与居住在山区的民众所唱“山歌”类似),男女社交场合歌唱的情歌(有的是求偶歌),在婚丧嫁娶仪式上歌唱的礼俗歌等。过去,人们闲暇时往往聚在一起相互对唱,甚至有人唱起来废寝忘食。而这些与歌唱联系在一起的风俗习惯,绝大多数来源于京族好唱和善唱的民族文化根性。京族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京族人热爱歌唱和善于歌唱的天性:

传说在很古老很古老的时候,京族三岛地广人稀,潮湿闷热。岛上的人打猎、捕鱼又种地。有一年夏末,台风连刮三天三夜,暴雨连下三夜三天。风停雨住之后没几天,京族三岛上迅速流行起温病来。得病人三天即亡,无可救药。人们惶恐不安,但又无计可施。六月初十夜晚,京族三岛中的巫头村格古(京语“格古”为族中有威望的长者)跟万尾的头人百思无计,一同在苦闷中迷糊睡去。朦胧中二人梦见一位白衣仙女,自称是天上的歌仙,因为听闻京族三岛有难,特来探望。格古和头人将京族三岛流行瘟疫的情形向歌仙诉说一番,恳求歌仙施展法力救京家一难。歌仙说:“京家很会唱哈,可惜唱起来高兴得不分昼夜,把京家三岛的大恩人镇海大王都忘记了。天帝很生气,所以降灾难到三岛,要惩罚京家人。”歌仙教京家人修建哈亭,人们唱哈时把镇海大王请回到哈亭,以便镇海大王也能够听到京家人唱哈。格古和头人醒来,按照白衣歌仙的嘱咐,带领乡亲们连夜修建哈亭。从此三岛再不见瘟疫,人们也多福少灾。京家人为了纪念好心的歌仙,将六月初十定为唱哈节,而且从十一直唱到十五。唱哈期间,人们还举行隆重的祭祀镇海大王等神灵和村庄亡灵的活动。

京族人民爱唱歌,仅常用的歌曲曲调就有30多种;京族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类型繁多。关于京族歌谣,已经出版有多种集子。目前所见的京族歌谣集对京族歌谣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京族民歌选》按内容将京族民歌分为九类,分别是引歌、唱哈词、礼俗歌、海歌、儿歌、苦歌、情歌、叙事长歌、新歌等;《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将京族民歌分为引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包括婚嫁歌和风俗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京族白话情歌对唱》将京族情歌又分为初逢歌、请问歌、邀妹歌、劝妹歌、盼妹歌、赞妹歌、勾妹歌、思情歌、恋情歌、打鱼歌、买花歌、争辩歌、诉难歌、相诉歌、欢乐歌等。京族民歌中有些靠歌本流传,有些靠口传心记,有很多却是歌唱者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京族聚居地区举办哈节的时间不完全一样,有个别地方定在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

原始宗教意识浓厚、神灵队伍庞大,为祈求人生平安、家道顺畅和村社兴旺虔诚地敬事神是京族传统文化的另一根性。京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意识鲜明而浓厚,而且这样的原始宗教意识成为主宰哈节文化的主要力量。京族既有从祖居地带来的民间神灵,也有从周边壮族、汉族地区融会而成的民间神灵、道教神灵及佛教神灵,还有缘于三岛自然生态而成的自然属性明显的神灵。京族的哈亭具有神庙、宗祠、乡饮、歌舞观赏和村社议事场所等多种功能,其中神庙功能最为彰显。由于生态特点的缘故,占据京族神灵谱系主位的是海神主神,即镇海大王,全称“白龙镇海大王”,是京族的保护神。传说他扮成乞丐,除掉兴风作浪的蜈蚣精。在哈亭中,镇海大王居于众神之首,哈节祭祀时也以这位海神为中心。其他海神还依其功能分为水口神、海公、海婆等。水口神分东水口大王与西水口大王,他们的庙宇立于码头,以护渔民出海顺利。京族在出海的船只上设有海公、海婆的神位。除了海洋神灵,京族还奉其他自然神灵,包括掌管山林的“高山大王”、土地神等。受道教影响,还供奉玉皇大帝、天官、灶神等神灵。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也是京族信仰体系里重要的一部分。[2]

京族的根性文化还表现在对自然生态具有强烈的亲和感。无论是以农耕为业还是从事海洋渔业,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科学技术却不甚发达以及难以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严重依赖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京族人民较之周边其他地区的各族人民,对于自然生态的畏惧、崇拜乃至祈求之情尤为强烈。京族三岛曾经散布在海湾中,气候、天气及周边生物环境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京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灭顶之灾。在这样的自然生态里,传统社会中的京族人民不得不对自然生态表现出亲和甚至祈求之情。从京族哈节的孕育可以看出,京族人民大致走过了畏惧自然、祈求自然、亲和自然直至和融自然的路程。到了今天,当人们与自然生态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人们亲和自然不再是出于畏惧与祈求,而是因为理性地遵从生态伦理,致力于建构生态文明的时候,京族哈节于是被赋予生态和谐的内涵。

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濡染

无论就其祖先还是立足京族三岛以后的独特群体而言,京族文化深受岭南古百越文化尤其受岭右百越系民族文化的广泛影响,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京族三岛周边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壮族群体,岭右百越系民族尤其壮民族的歌圩文化与京族的哈亭文化有许多相似或者相近的地方。明朝万历年间岳和声履职岭右,在其《后骖鸾录》记载其亲眼所见岭右群聚歌唱的景象:“遥望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其答而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3]“瑶人风俗,最尚踏歌,浓妆绮服,越阡度陌,男女杂遝深林丛竹间,一唱百和,云为之不流。”[4]“歌圩源远流长,是壮族至今仍保留祠神(当为“祀神”——笔者注)娱乐的一种风俗。古越人喜好歌,因而就产生对善歌者的崇拜,俗称歌仙。”[5]京族传统社会生活中人们给予善歌者以崇高的地位;据京族民间故事所言京族原无固定的歌唱之所“哈亭”,只是京族三岛遭受天帝惩罚、瘟疫大流行以后才建造固定的歌唱场所(见前文所叙古格与头人梦见歌仙授意建造哈亭事)。直到近年,京族青年男女还会相约海滩或林地,歌答表情,踢沙示爱。[6]

即便生活在桂西北的毛南族,某些风俗也与京族的风俗相差无几:“每个村落都习惯于崇拜社神,而神社的社王或社神基本上与祖宗合而为一,这种祖先与神灵同构理念导致毛南族聚居区的一个独特现象:往往有几个或者十几个村落崇拜一个社神,几乎没有一个村落的居民分别崇拜不同名称社神的现象。”[7]传统社会生活中京族在事神活动的过程里掷卦以兆吉凶,卦象双阴为吉,此俗与毛南族一致。在毛南族的一些仪式中,有些场合要歌唱性暗示的歌谣,以表达人们对于子孙繁衍的期盼,因而在特定的时代里具有明显的性启蒙教育意义。而这样的歌唱必须由特定的歌师戴上面具演唱,其他场合或者其他时段则随意歌唱。京族哈节上也有演唱情歌的,“在哈节祭祀场合出现的这种情歌,一般由师公戴上诸神面具,穿上法衣,在民间宗教法事中唱,唱神与神恋爱或神与人恋爱”。[8]两个民族居住地相距遥远,然而某些风俗却何其相似乃尔!

尽管京族与汉族在族源上相距较为遥远,但由于明清以降,尤其近代以后京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并肩战斗、相濡以沫,京族哈节中汉文化元素至为浓厚。从哈亭的建构外形到内部物品的摆设与装饰、牌匾的书写与装裱,以及哈节举办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场合,都有着明显的汉文化色彩或者京、汉文化混融的景象。京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哈节中需要文字表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汉字在包揽一切;即便在语言方面,哈节过程中也在大量使用汉语粤方言和普通话,尤其近年来哈节成为京族三岛的名片不断向全国推广的时候,普通话和汉语粤方言所承担的角色更是越来越重要。

三、自然环境的催化

京族来自于海上,成长于海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其传统的生产生活几乎全依赖于海洋。浩瀚辽阔、深不可测的海洋成为京族所处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因而京族的传统文化意识大致走过了依赖海洋、畏惧海洋、亲近海洋以及和融海洋的路径,尽管这样的路径往往不是单线呈现或者平坦顺畅而是多环节相互交叉、迂回曲折的。同时,京族日常生活、栖息之处主要在陆地而非海洋,京族传统文化意识中的“山”元素并未完全淡化,而且基于保护宝贵的生存陆地而不得不强化与山相关的意识,尽管在京族三岛,山的形态可以淡虚得几近于无。与此相适应,京族的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浓厚的海洋色彩的同时,为山与森林留下了应有的空间,而且这样的海洋色彩与山林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浓缩、凝聚到哈节上。自然生态在哈节上的孕育作用,主要从下述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是自然生态环境凝聚、提升了京族的歌唱文化特色。由于自然生态的缘故,京族的歌唱题材主要集中于海洋及其与海洋相关的物象和人类情感。当京族的“山歌”名称被“海歌”取代的时候,京族民歌的文化特色中的海洋色彩就被极大地渲染和凸显出来。这实际上是自然生态与人的文化意识在循环往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耦合而成。[9]毫无疑问,自然生态在这种耦合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激发与催化作用。

其次是经过人们的内化、凝炼之后,大量自然生态元素被塑造成具有原始宗教内涵的艺术形象。在哈节仪式中,自然生态是被意念化的神灵载体,神灵则是被自然生态化的原始宗教观念。哈节中被迎入神位的各路神灵,几乎都具有京族三岛的自然生态属性,多系京族三岛典型物象的化身。其中的镇海大王浓缩了京族三岛最为重要的自然生态元素,成为海洋中力量与正义的化身。

最后是自然生态色彩成为哈节中的亮点。哈节是京族三岛的亮点,而京族三岛的自然生态元素则是哈节中的亮点。京族有一首情歌唱道:“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这首表达情侣忠贞坚守、不离不弃的情歌,也形象地刻画了京族人民与自然生态,尤其与大海的情感。从整体布局与建构上看,哈亭的富丽辉煌与京岛的碧水蓝天和谐相融,浑然一体;从仪式的重要宗旨与高潮环节来看,大海既是京家人最为重要的牵挂,也是哈节最为宽阔的背景和最为亮丽的舞台

四、哈节的文化象征

京族哈节这道亮丽的风景,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象征意义是丰富、典型而且极为深远的,尤其在下述方面最值得称道。

其一,哈节孕育图式象征着京族人民优化、提升本民族文化符号的强烈意识与艺术功力。由民众简单聚集歌唱发展到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由滩头、林地简陋的歌唱场所到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哈亭,从分散的青年男女情歌对唱、普通劳动者的触景抒怀、家庭或村社的小型祭祀到几乎全民参与的隆重仪式,京族哈节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提升。这显示出京族人民对自己品牌符号艺术的建构意识、建构艺术与建构能力。

其二,哈节形式与内涵的优化象征着京族人民和融自然生态、和融他族文化,由自发、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自觉与理性境界。毋庸讳言,京族传统文化中的多神崇拜、原始宗教意识中虽然富有生态和融元素,但这些元素往往与迷信和愚昧掺杂在一起,糟粕与精华并具——这种情形在其他民族发展历史中当然也难以避免,但民族文化走向自觉和理性,则是任何一个民族必然而且必须要走的道路。随着哈节形式与内涵的不断优化,京族人民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理性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

其三,哈节由本民族民间的自娱自乐、娱神娱人的简单形式发展到影响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多的民族重要节庆,象征京族人民本来就极具海洋特征的文化胸怀在新时代里愈加开放与包容,并促使本民族文化符号走出京族三岛,走向全国进而向世界舞台。哈节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否系京族人民的主观愿望,还是哈节的客观效果体现,京族人民的文化胸襟无疑已经得到更多的充实与展示,其海洋特征与整体生态特征更为鲜明,其文化气魄也愈加宏大。[10]

[ 注 释 ]

[1] 编写组.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过伟,韦坚平.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3] 岳和声.后骖鸾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12).

[4] 卢敏飞.蒙国荣.毛南山乡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9).

[5] (清)谢启昆.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9).

[6] 张声震,等.壮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6).

[7] 毛艳.京族民歌研究[J].歌海,2010(3).

[8] 卢敏飞,蒙国荣.毛南山乡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9).

[9] 魏素娟.论京族情歌与民俗文化[J].柳州师专学报,2009(4).

[10]  袁鼎生.生态人类学的整体对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4-12-18

荷兰画派中的市民文化图式探究 第7篇

(一) 新生的经济

17世纪的欧洲, 荷兰与英国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宗教信仰和学术思想也都比较自由, 这为其绘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人们随着贸易的频繁交往和运输的畅通便捷, 让人们除了有富足的生活物质条件外, 更加追求精神与艺术的熏陶。荷兰当时的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造船捕鱼、农业畜牧业、纺织陶瓷业为其主要经济支柱。

(二) 宗教对荷兰画派的促成

加尔文教在荷兰较为盛行, 其教派主张灵魂与现实的统一, 也就是既要注重精神生活又强调人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追求现实生活的最大成功。在17世纪其他国家的受压迫的异教徒纷纷逃难到荷兰, 荷兰的文学艺术科技思想的交流空前的频繁, 期刊印刷、报纸发行、科学技术的研究都为这荷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有利的支撑。

(三) 繁荣的绘画市场

17世纪的荷兰民族向外扩张, 几乎残酷的资本积累就从画家的笔下反映出来, 如何表现人们的自信、自尊, 如何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人的情感与愿望就成为荷兰画派艺术家们关心的主要课题。荷兰人酷爱绘画, 油画交易市场的交易也特别兴旺, 这为荷兰油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人们在当时也专门定制表现自己生活的油画, 用于悬挂于室内, 满足得到物质欲求后的心理上的需求。有资料就记载城镇管理者也会专门定制表现自己佳作的油画来装点自己的办公室和公共场所。可见, 油画已经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 成为继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后的精神商品。

二、荷兰画派绘画作品语言特点

首先, 在题材和形式上, 它很少有宗教题材的巨幅壁画, 甚至连神话题材的作品都不多见。与荷兰所遵循的加耳文教所推崇的人的灵魂与现实生活的统一, 譬如经商的商人如果经商成功, 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上帝也会保佑他平安顺利, 这种信仰的推崇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教育影响是巨大的。其次, 就题材和风格而言, 荷兰绘画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描绘的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自然风光、父老兄弟、室内摆设、花卉、树木、蔬果……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他们表现的对象。荷兰人虽然经济比较富足, 但他们的生活比较简朴, 他们不喜欢巴洛克的奢侈与浮华的东西。人们热衷于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小幅风景画、风景画和静物画。荷兰小画派这种小幅的油画, 发挥了“焦点透视”的长处, 适于表现视觉上能直接感触到的明暗与色彩。在1世纪的荷兰绘画中, 肖像画、风俗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风景画、静物画和版画甚至是表现花鸟鱼虫的花鸟画也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科目, 各种体裁之间的分工已经达到专门化的程度。

三、荷兰画派作品中呈现的市民文化

荷兰画派中肖像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被视作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作品广泛描绘了军官、市民、音乐是、酒徒、少女等各阶层的人物, 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一) 社会习俗的体现

在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 我们就能看到艺术家表现出的是商人、银行家, 制造业主、手工业者等有产者。阿尔诺芬尼是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 典型的资产者形象。图中的人物手势动作都表现了特定的含义, 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手势表示对彼此的相互忠贞, 丈夫托着妻子的手表示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示要永远忠实于丈夫。华贵的服饰表明人物的生活条件上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 意为通向天堂的光明;画下搁置的一双木拖鞋表示已经结婚, 脚边的小狗代表着忠诚。女子裹着头巾表示贞洁处女, 绿色代表着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着夫妻生活的和谐。所有的这些形象物体既有基督教的信仰, 又有世俗的观念, 画家都做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在两人中间墙上挂着一面镜子, 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 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图形, 每个图形内画一幅耶稣基督故事画, 图像细致到难以识别。中心的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 使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 对荷兰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二) 饮食文化的体现

在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这幅油画作品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市民们的生活里都会饲养奶牛, 但对于不同环境下人们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产状态。比如说市民们饲养奶牛的品种上就会有差异, 他们所获得的肉类、他们饮用的牛奶——这种牛奶如同他们自己所酿造的啤酒一样稀薄——制成的奶酪、以及它们烘焙出来的面包都不是一个标准的。

(三) 衣服样式的体现

荷兰画派的作品多半是描绘了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 服装变成了一种宣扬民族特色的手段, 但是在有钱人中间仍旧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倾向, 那就是追求在当时被认为是时髦国家的服装样式。妇女在十六世纪时讲求束腰的体态, 衣裙都用黑色的蕾丝花边装饰。哈尔斯《吉普赛女郎》的女郎面带笑容, 一反以往青年妇女浓妆艳抹的脂粉气, 整幅画表现了少女自然脱俗和热情奔放的性格。在伦勃朗《执扇的女子》肖像作品中, 画中的女子持扇而立, 面目清秀, 衣着华丽并没有沾染上贵族妇女的倨傲和娇吟。整个作品中表现的出质朴、自然、清新与优美。

荷兰画派的作品整体上都以表现居家妇女、生活小场景、妇女孩童的生活片段, 从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我们通过分析了解到可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市民们的心理状态, 通过分析绘画作品的图式来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与文化理念对我们的学习研究颇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红媛.全彩西方绘画艺术史.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

[2]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二卷[意].卡洛.M.商务印书馆.

[3]李津.田野中的牧歌——荷兰画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文化图式 第8篇

图式的产生过程就是人对外界事物、事件和人的认知体验。人头脑中相关图式被激活的前提是再次遇到与头脑中图式相关联的事物、事件和人。 (韦汉、章柏成, 2004) 图式是一个既存的知识结构, 它在不断地发生作用, 遇到新事物时, 只有将已有的图式和新事物建立起关联才能被理解。 (魏薇、刘明东, 2007) 文化图式被储存在人类的大脑中, 是人们建立起来的文化知识组织。这种文化知识组织是在自身经验和经历的积累中完成的, 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感知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换句话说,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会建立起不同的文化图式。

图式增长就是不改变已有的图式, 和新的信息建立共同的关联。中英两种文化有其共同之处, 比如以下这个习语:to lose one’s face。在汉语文化背景下, 中国人对“丢脸”的字面意思和内涵都有深刻的理解, 建立了这样的文化图式后, 当看到“lose”和“face”时, “lose”和“face”分别激活图式中“丢”和“脸”这一知识结点。两者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头脑中原有的文化图式并没有削弱, 而是得到了增长。文化的零迁移就产生了。然而这样的偶合现象在中英习语中是不多见的。

图式调整就是当一个已有图式不完全适应新的经验或信息时, 要对已有图式进行调整, 使其能够与新的经验或信息协调一致。中英有些习语虽然内涵意义相同, 但在字面表述上存在差异, 如: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意为“不去冒险, 就不会有收获”, 在汉语中则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表达“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此时, “冒险”跟“入虎穴”意思相似, “收获”跟“得虎子”意思相似。但是必须要对图式进行微调。“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实际上对认知英语习语“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起到了帮助的作用。这种调整型的文化迁移是文化正迁移的一种。 (曹合建, 2005)

当新的信息不能通过调整已有图式来理解时, 就会产生新的图式, 也就是重构。有些英语习语没有相对应的中文表达。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很穷, 在英语中, 有一个习语: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church mouse” (教堂里的老鼠) 具有西方文化特点, 因为在西方教堂里是没有供品的。但如果用这一形象去理解中国寺庙里的老鼠, 就很难理解了。中国的寺庙里大都供奉着物品, 足以让老鼠们富得流油。因此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不能激活我们头脑里已有的图式, 那么就要进行图式的重构了。当人们头脑里已有的图式对认知新信息起阻碍作用时, 就产生了文化的负迁移。 (曹合建, 2005)

2 实证调查

本文旨在调查认知不同类型英语习语的差异性, 从而找到一些比较有效的英语习语学习方法。调查中把英语习语按文化图式的阶段分成三类:增长型习语、调整型习语和重构型习语。中英习语的差异体现在众多不同的习语中, 无法在一项研究中全部涵盖到, 因此只选取了英语名词性的习语作为对比的参照点。对三类不同类型英语习语与汉语文化迁移之间关系的具体描写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2.1 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为本校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该专业学生按高考志愿录取情况编成A, B两个方向, 其中A为英语非师范方向, B为英语师范方向。学生均为二本录取。限于篇幅, 本文没有把学生个体的语言水平和词汇量统计在内。随机抽取了四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 共120名学生, 确保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级学生参与测试。

2.2 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

1) 对英语专业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 三类习语中哪一类最难掌握?

2) 对教师而言, 习语教学的重点应该体现在哪?

2.3 调查阶段

准备阶段:挑选90条英语名词性习语。考虑到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 此次调查在对比了习语的语义层面后设计试卷。 (Kellerman.E, 1979) 习语主要选自《柯林斯英语习语词典》。每类的数目为30条, 尽量使各类习语的难度相等, 且确保绝大多数受试对象认识这些习语中的单词。

进行阶段:受试对象每人领到三份试卷, 三类习语分别在不同的试卷上。受试对象未被告知这些习语的特点和属性。要求受试对象用中文写出每个习语的内涵意义,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不可以相互交谈, 不可以查阅参考书和词典字典。测试时间为50分钟。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受试对象对英语习语的理解程度。正确写出其内涵意义给1分, 答案模凌两可或错误则不给分。受试对象每份试卷所能得到的最高总分为30分。答案的标准参考《柯林斯英语习语词典》制定。最后把这些数据用SPSS19软件来做描述性分析。

2.4 调查结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受试对象对增长型名词性习语的掌握比较好, 极大值为29分, 极小值为23分, 错误率总体比较低, 均值为25.94, 平均差1.54, 受试对象在理解增长型名词性习语时的能力相差不大。从表5可以看出, 受试对象对调整型名词性习语的掌握一般, 极大值为22分, 极小值为10分, 总体错误率接近50%, 均值15.58, 标准差3.29, 标准差明显比表4大, 学生对中英文化内涵了解的程度高低就体现出来了。从表6可以看出, 重构型名词性习语是受试对象掌握最困难的, 极大值为10分, 极小值为3分, 均值6.67, 标准差为1.88。

上述调查有以下主要发现:1) 增长型名词性习语, 即文化内涵相同, 语言表达相似或相同的名词性习语, 最容易理解, 理解成功率较高;重构型名词性习语, 即文化内涵完全不同, 语言表达相同或不同的名词性习语最难理解, 理解成功率低下;调整型名词性习语, 即文化内涵相同, 语言表达不同的名词性习语理解难度介于两者之间, 理解成功率一般。2) 从标准差来看, 增长型名词性习语和重构型名词性习语分别为1.54和1.88, 相差不大, 而调整型名词性习语的标准差为3.29, 明显高于前两者, 说明对英语专业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 对文化内涵相同, 语言表达也相同或相似的习语理解总体能力相差不大, 容易建立英语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理解在文化内涵上有巨大差异的习语时, 他们现有的语言水平还未达到可以摆脱汉语文化影响、建立英语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之间关系的能力;而对于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 语言形式不同的调整型习语, 差异就显著变大了。3) 由于受试对象为英语专业初级阶段学生, 对他们来说, 要学好重构型习语还有很多障碍。在初级阶段, 如何利用汉语文化正迁移的作用, 学习掌握好调整型习语才是重点。

通过对以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下, 人们头脑里已有的文化图式会不自觉得被运用到认知活动中。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习语的过程中, 头脑中原有的文化图式不一定能适应新的认知活动, 这时就需要对已有的图式进行调整或改变, 从而正确认知新的信息。干扰英语习语学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中英的文化差异。在首次碰到一个不熟悉的英语习语时, 学习者必然会先从它的字面意义判断, 只有在和上下文说不通的情况下才会转而猜测它的整体意义。 (Cronk&Schweigert, 1992) 根据英语习语字面意思与蕴含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 在判断推断的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形:1) 表述相似或相同。这种情况下, 与汉语文化相关的文化内涵最容易被激活, 促进英语习语的学习;2) 虽然表述有不同之处, 但学习者仍然可以通过其它知识途径来建立起中英习语的某些关联。这种情况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是起帮助作用的;3) 中英习语在字面表达与文化内涵上均无相同之处。学习者只能通过猜测来判断这种英语习语在上下文中的内涵意义。上述三种情形在此次调查中均有出现:受试对象受汉语文化的影响, 在理解任何一类习语时都毫无例外地先将其直译成汉语。在遇到陌生的英语习语时, 自然而然地先从习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在头脑中搜索汉语中是否也有相似或相同的表述。

3 对策和建议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觉发现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关系的意识。 (谭利思, 2004) 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 联想法

人们在认知活动时总会不自觉得运用头脑里已有的文化图式。对中国学生来说, 在学习英语习语的过程中, 需要利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 对已有图式进行调整或改变, 从而达到对新文化的正确认知。使用联想推理法时, 只适用于虽然表达表述有不同之处, 但仍然可以通过其它知识途径来建立起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的某些关联的调整型习语。

如“Birds of a feather fl ock together”, 乍一看像是“羽毛一样的鸟儿聚在一起”之意, 但在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我们可以把“羽毛一样的鸟”联想为“相同类型的人或物”, “聚在一起”联想为“集结在一起”。这样, 两者分别激活各自对应的信息并发生关联。这时就容易推断出, “birds of a feather fl ock together”意为“相同类型的人或物容易集结在一起”。建立了这样的文化模式之后, 经过微调, 就能激活我们头脑中关于“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的文化图式。

通过这样的联想, 学生就会注意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 比较两种语言在习语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和差异, 从而更好地判断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英习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汉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才会减少。

3.2 寻根究底法

寻根究底法指的是从词源学和习语的文化意义角度, 尽可能地找出习语的来源。学生就会对习语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醒的了解, 理解英语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英语习语主要来源于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也有来源于寓言神话、文学典故等,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the finger on the wall”为例, 如果学生不了解《旧约圣经》, 而用汉语的语言去理解, 恐怕就要望文生义了。古巴比伦国王在宫中设宴纵饮时, 忽然看到王宫的墙上有一根神秘的手指写着看不懂的文字。后来, 一位犹太预言家向国王解释了墙上神秘的文字, 原来墙上的字表示“大难临头”。正如墙上的预言所示, 古巴比伦国王在当夜被刺杀, 由玛代人继任新的国王。正是由于这个典故, “the finger on the wall”被用来形容“不祥之兆”。因为英语习语的内容十分丰富, 鼓励学生翻阅习语探源之类的书籍是很必要的。

摘要:本文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 分别建立增长型英语习语、调整型英语习语和重构型英语习语,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别调查了我校英语专业初级阶段学生对三种类型英语习语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三种不同类型英语习语的掌握情况有明显的偏差。我国外语教学不重视建立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 汉语文化的负迁移影响较大, 导致对英语习语的理解较弱。

关键词:文化图式,汉语文化迁移,习语

参考文献

[1]Cronk, B.C.&W.A.Schweigert.The Comprehension of Idioms:The Effects of Familiarity, Literalness, and Usage[J].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992.

[2]Kellerman, E.Transfer and Nontransfer:Where We Are Now[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79 (2) .

[3]曹合建.翻译与文化迁移[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1) .

[4]常宗林.认知语言文化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5]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6]谭利思.英语习语的理解策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7]韦汉, 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9) .

文化图式 第9篇

从八十年代起, 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向全世界敞开大门, 向全世界展示了上下五千年辉煌的文化, 历史以及神秘的方块字和四个声调的汉语。而与此同时, 作为联合国及许多国家官方语言的英语, 在国人眼里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汉语文化的根深蒂固, 汉语已经成了一些人学习英语的限制。长久以来, 人们都过分关注汉语的负迁移, 而忽视了汉语的正面影响。那么,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汉语真的只能发挥其负面作用吗?本文正是要通过运用文化图式这一理论来探讨汉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图式理论

德国著名哲学家Kant率先提出“图式”这一术语。1932年, 另一德国学者Burtlett把现代图式理论运用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之中。基于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 他通过不断实验, 得出了关于图式的更全面的认识。在他看来, 图式是对于曾经的经历中积极方面的结合部分, 是人们进行知识回顾和学习新信息的知识储备。1977年, 美国学者Rumelhart等从人工智能角度对图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最终将这一概念完善为系统的理论。他认为, 人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概念和曾经的经历作为学习和了解新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背景知识。

三、文化图式视角下汉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永远不能排除母语的影响。根据认知理论, 任何一种新的语言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前习得的语言有关。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所属的不同的民族而形成的不同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 所知晓的背景知识也因此差异很大。然而, 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能够沟通交流, 源于其相同大脑结构, 认知体验所形成的一定量相似的意象图式并为不同文化间的认知奠定了基础。所以,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自己大脑中所储备的相近的汉文化图式进行比较, 从而帮助其认知, 与此同时不断调整和丰富原有的图式。因此他们可以发挥深厚的汉文化功底这一优势, 来帮助和促进英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下面我们就试举几例, 加以说明:

1、汉文化与英语篇章理解

对于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完全用英语在于阅读过程中理解背景知识绝非易事。此时英语学习者若具备较好的母语文化知识背景并充分利用它来获取英语篇章的背景知识, 必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大学英语阶段, 篇章理解往往离不开对其背景知识的掌握。英语知识的学习常常不足以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加强母语的学习与巩固不乏为获取这一知识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

2、汉文化与英语习语学习

英语习语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并非易事。大部分学习者常常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最后收获的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利用汉语中能准确、全面表达英语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现成的汉语习语来理解和掌握英语的习语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某些英汉两民族的共同经历使其不谋而合地使用某种相同的文化意象图式。例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人们往往通过很多含义相同或相似的谚语来表达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Failure is the mother o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Clothes make the man.” (人要衣装, 佛要金装) 、“Beggars cannot be choosers.” (饥不择食) 等。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运用相关的汉文化背景对它们进行理解和掌握。

3、汉文化与英语翻译实践

翻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 其矛盾的广度、深度, 纵横复杂让译者感到棘手, 难以处理。归化, 作为翻译中常用的有效策略之一, 它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原作的“色”、“香”、“味”。例如: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译为:杀鸡取卵;再如: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译为:无风不起浪。“smoke”、“fire”均消失于译文中。取而代之的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汉语中的谚语。归化在其中的处理, 可是说是使译文再地道不过了。汉语谚语在译文中的使用不仅较好地保留了英语的“原汁原味”, 而且还把目的语以其最贴近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4、汉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 它涉及到人际交往、经济交流、科技交往甚至国家间的关系。Larry A.Samovar等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指出, “了解你自己, 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 (Larry A.Samovar, 2000)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从小在汉文化环境中长大, 汉文化影响了他们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并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图式。文化图式中相吻合的部分能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

四、结语

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作为母语, 汉语的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减少汉语的负迁移, 最大程度的发挥汉语的正迁移, 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所面临和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文化图示理论这一视角下, 汉文化对英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领域是如此的广泛, 从英语文本解读到英语习语学习, 再从英语翻译实践到跨文化交际, 不禁让长久以来饱受汉文化干扰之苦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喜出望外。为此, 英语学习者应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汉文化底蕴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适时地激活英汉文化图式的相符部分, 发挥汉语正迁移的优势, 努力跨越文化的鸿沟, 从而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好英语。

摘要:长久以来, 学者们过分关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中国的莘莘学子在饱受汉文化干扰之苦中, 努力地学好英语。本文将从文化图式理论这一视角, 以汉文化在英语篇章理解、英语习语学习、英语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为例, 揭示了在英语学习中, 适时地激活英汉共同文化图示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图式,汉文化,英语学习,正迁移

参考文献

[1]Rumelhart, D.E.Understanding and Summarizing Brief Stories.In D.Laberge&S.J.Samuels (Eds.) ,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Perception and Comprehension.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77.

[2]Samovar, A.Larry 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F.Ungerer&J.Schmid.认知语言学导论 (第二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4]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刘明东, 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J].外语教学, 2004 (7) .

文化图式 第10篇

图式理论从多重领域发展而来, 图式一词最早是哲学词汇, 在康德的著作中就已然出现。他把图式看成是“原发想象力”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 因而理解可以把它的“范畴”应用到实现知识或体验的过程中的多种感知中。后来近代心理学研究将此提升为理论层面, 格式塔心理学最早对图式予以高度重视。先后多位心理学家致力于这一研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 极其重视图式概念, 他考察了“图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图式理论就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而成的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为基础的理论。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认知图式”, 他相信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而所谓图式正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后来英国试验心理学家巴里特 (Bartlett) 研究记忆, 这被看成是图式理论所赖以建立的经典探索, 正式引进心理学领域。随后, 图式理论又经计算机科学、控制论和信息论演变为一种心理结构。在7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产生了现代图式理论。图式概念有助于解释复杂的社会认知现象, 后来图式理论又被运用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 与其他理论相比, 图式理论兼具描述和解释功能, 并可以籍此开展一些实证研究, 因此在国际上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波特和萨姆瓦 (R.E.Porter&L.A.Samovar) 认为“对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理解在于对社会事物认识上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少人人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误解, 增强跨文化的适应性。图式的功能主要用以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过程, 对知识的获得或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它帮助学习者构建内在心理表征, 使学习者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知识联系;使学习者依照图式的变量间内在联系, 推测出那些隐含的或未知的信息, 利用图式构成目标指向性或预测, 从面积极主动地寻找更多的相关信息, 以便分析、比较、综合, 达成知识的沟通和应用, 解决问题;最终把新输入的信息纳入图式的框架中, 与相应变量联系起来, 使变量具体化、融为一体。图式具有一般性、知识性、结构性、综合性等特点。按照图式理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差异, 个人头脑中的社会交际图式也会迥异, 影响了交际者对讯息的选择、理解和加工以及行为方式。

而英语诗歌认知可以体现出不同人的认知共性, 可以消除差异增强相互理解。诗歌是语言、经验、模仿、真理、艺术、想象、图像, 爱诗歌是人的天性, 诗歌可以在多数人中激起共鸣。“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 而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 起初那些最富于这一资质的人, 使它逐步发展, 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 (亚里士多德, 《诗学》, 第12页) 一切诗歌界具有意象、隐喻、情感、想象等特征, 诗歌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语言形式, 英语诗歌具备了音乐、绘画、语言、历史、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特点。英语诗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文化的发展, 并深刻体现了英语国家人们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等的思考 (刘林峰, 2011) 。因而英语诗歌认知是人类认知中差距最小的, 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认知手段。诗歌课堂认知的过程图式可以分解为:。显然这一过程是全方位激活人脑中从听觉到视觉再到知觉到思维意识的官能的过程, 而英语诗歌认知则发挥了人脑的各种官能融合了包括五种技能在内的多种技能:。据此, 英语诗歌认知的图式特征就可以分解为:

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的相似图式通常体现为归类性、编排性、联想性、目标性。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脑的构造功能, 人运用自己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官能去感知事物, 就能够理解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诗歌是诗人依据自身的经验与体验提炼升华的艺术语言, 其中包含着人的史诗性的一般知识, 还包含着相似感受, 因而诗歌认知可以极好地体现感知、分析和运用三个互相依存的阶段 (Anderson, 1985) 。在诗歌认知时学习者一听到Starry night, 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联想到天上的星星, 在内心构建出星光璀璨的夜空画面, 就可以从听觉转向视觉, 进而联想到画家梵高的旷世之作《星空》, 学习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样从star到starry再到starry night, 整个认知过程体现为递进的解读记忆形式, 结合自身体验自然就达到了语言认知的目的, 这体现了英语诗歌认知图式的相似图式性

学习者对语言信息意象化是语言认知的最终环节, 这有助于实现语言认知的终极目标掌握并运用语言。英语诗歌认知图式的意象图式性体现为抽象性、想象性, 是构建关于诗歌语言的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 它在人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构成, 在人类语言认知中十分重要。Croft&Cruse根据Johnson和Lakoff列出的27与7种意象图式把意象图式概括为七大类:空间、路径、容器、整体、力量、辨认、存在。英语诗歌认知从识别到最终的拓展均体现了这种意象图式性。譬如在诗句They would not listen/They did not know how/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 读者联想到梵高的遭际, 因而很容易地would、did not、will这三种抽象的时态与时间和事件联系起来, 既理解了诗歌的深意且拓展开来掌握了时态运用的技巧, 达到了认知的效果。同样, 在I am flying/like a bird cross the sky/I am flying/Passing high clouds/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中, 读者通过对fly的识别联想所建构的画面, 可以识别解读cross the sky、pass high clouds包含的空间与路径的意义及其隐喻的理想、信仰与追求的深意, 读到实物bridge则可以意象到乐于助人甘为他人渡过难关的助力的品质, 其所包含的实际力量与精神力量, 进而构建出整首诗歌的意象及隐喻, 成功实现了诗歌的认知。

英语诗歌认知图式还表现出自我图式性。诗歌种类繁多语言风格各异, 对诗歌的喜好因人而异, 这有赖于人的自我概念。对于不同形式的诗歌认知又有助于形成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判定, 它可以提升个人的自我预期。自我图式是关于包括人格特征在内的不同类型的人的知识的个人图式的一个方面, 是人对区别于他人的自身的认识, 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图式可能包括“智性”、“独立”、和“敏感”等多种维度。人一旦在思想中形成一定的“自我图式”, 就会用此图式来理解或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现, 因而通过对优美诗篇的阅读与解读, 人可以彰显个性、树立正确有益的世界观, 培养人正面的自我角色, 帮助塑造与定位自我形象。例如:I'd rather sail away/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He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读者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sail away、swan、gets tied up、saddest sound的解读, 自然会希望摆脱束缚向往自由, 追求人生的理想。而在“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living life in peace/”中读者通过内心构建的世界大同和平幸福的优美画卷, 一定会为了和平祥和的美好前景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人脑构造中学习、记忆及情绪功能都位于同一区域,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具有愤怒、恐惧、嫉妒、孤独等各种情感, 情感对于人脑的运动具有加速作用, 情感是人类活动的推动力与催化剂。英语诗歌完美表达了人类的各种情感, 爱恨情仇应有尽有, 通过对诗歌中的特定情绪情感加以认识并体验, 可以强化语言的认知并加深在长期记忆中语言的储存。例如友谊是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 人人都爱自己的朋友爱友谊, 读到类似When you're weary, feeling small/When tears are in your eyes/I will dry them all/I'm on your side, /when times get rough/And friends just can't be found/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I will lay me down.这样颂扬友谊的诗篇, 学习者就联想到自己的朋友及朋友之间的深深友情, 体会患难之中见真情的感受, 这样人们自然而然地激情澎湃, 这些诗歌语言就会深深的烙印在记忆之中。这就是英语诗歌认知图式的情感图式性。

勒温 (Lewin) 言道:“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实用了。”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基础是人的官能, 而英语诗歌认知可以充分利用人脑官能, 从感官感知开始, 激发思维达到认知的终极目的。英语诗歌认知是全方位激活从听觉到视觉再到知觉到思维意识的官能的过程, 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认知的目的, 因而借鉴图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探索英语诗歌认知是英语教学的可行之法。

摘要:根据图式理论英语诗歌认知是全方位激活从听觉到视觉再到知觉到思维意识人脑官能的一个过程, 英语诗歌认知图式具有相似图式性、意象图式性、自我图式性、情感图式性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诗歌认知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可行之法。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诗歌认知,英语诗歌认知图式,图式特征

参考文献

[1].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Anderson, J.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New York:W.H.Freeman, 1985.

[3]Croft W.&D.Alan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Our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汪安圣等.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图式与表现之美 第11篇

康宁画作,不仅能规模前修、自出机杼,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艺术的高低并不在于题材、手法的新旧,而根本地在于精神气象的犷狭雅正。须知对于题材和画幅等的讲究,正日益成为画坛立论的支点。而他所描绘的则是中国写意花鸟画中常见的内容,甚至所用的手法也没有刻意求新的痕迹,数十年如一日,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沃土,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历练,体现了一种承传和创造上的自信。

康宁的绘画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图式和表现之美,传承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精神:悟性与书写的品质。这一点,在今天更加显得重要。中国绘画千百年来通过笔墨为载体而构成的血脉体系,必须有相当经得住考验和推敲的艺术家来传承。刚柔相济之性状,干湿燥润之变幻,知白守黑之妙用,写心抒情之快意,非经刻苦磨砺,则难有知解,于艺,更是难有所成。

文化图式 第12篇

1 语境和认知语境

语境即“语言发生的环境”[1]。一般来说, 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语言语境指语篇的内部环境, 即涉及词组、全句、全段乃至全篇的上下文语境。非语言语境语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种。情景语境指与传递语篇交际意义有关的时间、地点、事件的性质、谈话双方的关系及方式等因素。文化语境指语篇作者所处的语言团体的历史、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等。其实, 语境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 它是由一系列命题构成的, 这一系列命题在交际中经过不断地选择、调整、推理得以完整。对于语篇构建主体来说, 语境影响语篇内容、组织手段、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选择。而对于语篇解读主体来说, 语境起着确定指称、消除歧义、补充语义等作用。因此, 语境会影响语篇意义的表达和理解, 而在两主体基于语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认知语境是人们在对周围客观世界切身体验的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概念图式化的认知结构网络, 且在交际过程不断变化完善, 它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语境是语言语境认知化、情景语境认知化和文化语境认知化的结果。在对一个语篇进行解读分析时, 解读主体通过搜寻大脑中对于世界认识的各种假设, 寻找对应信息, 进行提取, 如果关于语篇内容的信息与所提取的认知语境信息相关, 则会准确、成功地分析语篇, 否则, 则可能造成理解偏差或歧义。认知语境观突破了传统的语境概念, 把语境看作一个心理结构体, 认为“语境不是先于话语的客观存在, 而是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话语接受机制”[2]。认知语境的知识源来源于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由于不同的语篇解读主体的知识结构、感知能力、生活经历等不同,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会各有差异, 因而其认知语境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认知语境因人而异, 而同一人的认知语境随着情况变化也会有所调整。所以, 我们说, 认知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加工过程。

2 语篇解读与文化图式

2.1 图式和文化图式

图式是储存于人类大脑的与自身感受体验相关的经验模块以及与某一领域相关的知识模块, 它由许多相似的事件或相似的信息构成, 既有语言和文化的, 也有非语言和文化的。进行交际、处理信息时, 人们会调取大脑中与该信息相关的已知图式, 通过这些已知图式对输入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只有输入信息与脑中所储存的图式相匹配, 才能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处理, 使交际活动有效、顺利地进行下去。

图式包括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其中, 语言图式主要指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形式图式涉及文章的体裁、结构、修辞等方面, 而内容图式包括文章的主旨和背景知识。内容图式的一个分支即为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是人们对于外界体验形成的关于文化方面的经验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文化并不是抽象的, 它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 人类学家Tyler曾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2]由于人们都是生活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团体中, 形成特定的民族团体, 同一民族内部的人们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下, 通过长期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流在观念、信仰、道德、文化、政治等方面达成了比较稳定的同一趋向性理解和观念, 因此往往拥有相似的文化图式, 形成并认同高度抽象的主流文化图式。文化图式使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更容易捕捉到与自身体验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因素, 凸显意象图式的某一方面, 从而左右和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过程, 对交际活动的方方面面给予不同程度的限定。

2.2 语篇解读与文化图式

在外语语篇中所涉及的中西文化图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 文化图式完全对应。“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认为, 世界的语言与文化惊人地相似, 相似之处占90%”[3]。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很多时候都拥有完全对应的文化图式。比如, “Truth is tough.It will not break, like a bubble, at a touch. (真理是坚韧的, 不会像气泡那样一触即破。) ”看到“bub⁃ble (气泡) ”, 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 都会激发人们大脑中对其形成的文化图式——“圆圆的, 一戳即破”, 因此, 对于气泡相同的文化图式使原文的语境效果得以充分的传述。

第二, 文化图式交叉对应。所谓的文化图式交叉对应, 指的是语篇解读主体和语篇构建主体对某些信息有相同的认知, 但是表达方法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 词汇的概念不同, 但词汇的内涵意义相同, 所以就出现了“意相似”却“形不同”的现象。比如关于“幸运的人”的表达, 汉语为“幸运儿”, 而英语却是“lucky dog”。这是因为在西方民族, 很多家庭都喜欢养某种动物作为宠物, 也非常尊重、爱护动物, 有时动物甚至享有和人一样的权利, 所以用“dog”来喻人没有任何贬义, 也能被大家所接受。

第三, 文化图式冲突。从大的方面来看, 中西民族生活的环境基本相似, 但具体到细节, 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 不同社会文化语言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性决定了文化冲突的存在。有时, 地域、风俗、观念等不同的中西民族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图式。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按照解读主体的自身文化图式来解读外语语篇, 就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产生文化休克, 影响语篇分析的质量。比如, east wind (东风) 和west wind (西风) , 英国著名的诗人雪莱著有《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 》, 在诗中, 诗人对西风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因为英国位于西半球, 西风是报告春天信息的使者, 而东风对他们则意味着“寒冷”, 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文化图式。而在中国, 人们偏爱东风, 提到东风会联想到“温暖‘舒适”的文化图式, 宋朝诗人朱熹有“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而西风, 在中国历史上, 曾被毛泽东比喻为“西方列强”, 因此常激发人们负面的联想, 这就是中西文化图式冲突带来的影响。

第四, 文化图式缺省。文化图式缺省, 是指某一文化中所形成的文化图式在另一种文化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文化图式, 出现了空位现象。在分析外语语篇时, 有时输入的信息在解读主体的大脑中找不到相应的文化图式, 无法激活已知图式, 从而造成了理解障碍, 影响了交际质量。比如, “Horton’s Achil⁃les heel was that he could not delegate. (霍顿的软肋在于他不懂得放权”, 如果解读主体不知道关于“阿喀琉斯之踵”的希腊神话故事, 自然不理解“Achilles heel”是什么意思, 更不会知道“阿喀琉斯之踵”代表的是某人、某事、某现象的唯一致命的弱点。因此, 文化图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构语篇意义, 也可以引发我们对语篇的认知推理, 补充语篇缺省的信息, 强化语篇的分析与理解。

3 语篇解读主体的文化图式与语篇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图式在语篇解读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语境制约着语篇模式的选择、补充语篇内容的缺省、影响语篇的生成和发展。对语篇解读主体来说, 必须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尽可能多地积累目的语国度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知识块, 形成搜罗万象的文化图式, 这样, 在分析语篇时, 才能更好地激发大脑中的已知文化图式, 与语篇构建主体实现无障碍交流与对话, 高质量地、高效能地分析外语语篇。

3.1 唤醒原有文化图式, 培养预测能力。

语篇解读与分析的过程, 其实就是语篇解读主体与语篇构建主体借助于语篇进行信息传递和心理交流的过程, 是认知语境的创建过程, 即在语篇解读时激活相关背景图式及创建新的图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语篇是双方交流载体、媒介, 是语篇构建主体明确给出的信息, 其中包括构建主体关于某一话题的理解、观点、感受等信息, 也蕴含着构建主体本身的文化素养、对世界的观点看法、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的相关背景信息。作为受话者, 语篇解读主体要在解读分析过程中, 根据构建主体明示的信息, 不断地激活自身原有的文化图式, 对语篇加以预测、验证、推理。如果能够有效地激活已知信息, 实现信息的相互显映, 则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 有效的;相反, 如果无法激活已知信息, 不能实现信息的相互显映, 则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会出现误差、误解, 甚至是无效的。因此, 在语篇分析过程中, 解读主体应有意识地唤醒大脑中的原有文化图式, 合理推理分析, 实现信息的相互显映, 培养自身的语篇预测能力。

3.2 建构和充实文化图式, 拓展知识面。

语篇是根据构建主体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言语组合, 其内容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题材涉及叙事、论述、说明、新闻、演讲等多种题材, 因此, 在对不同语篇进行解读分析的过程中, 要想成功唤醒大脑中的原有文化图式, 还有关键的一点, 就是解读主体的大脑中要存储大量丰富的文化图式, 因为文化图式是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是“帮助个体储存其关于所处文化的推断性和概念性的文化信息, 并且协助其理解文化经历和文化表达的概念结构”[1]。只有具有与语篇内容所涉及的信息相关的文化图式, 在解读分析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被唤醒和激活。而要想在头脑中存有包罗万象的文化图式, 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学习, 增加阅读量, 拓展知识面, 有意识地向大脑输入各式各样的文化图式, 并在下一步的阅读理解中进行唤醒和激活, 进一步巩固、深化, 并根据分析解读的语篇内容, 对存有的文化图式进行纠正、整理、充实。

4 结束语

语篇的解读与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心理过程, 是语篇解读主体在特定的认知语境下, 根据大脑中已经存储的图式, 对新信息不断推理和验证的过程。与此同时, 它也是语篇解读主体通过语篇与语篇构建主体实现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为了实现无障碍的对话与交流, 语篇解读主体要充分利用文化图式对语篇分析的重要作用, 注重中西文化的异同, 消除彼此间的差异, 与构建主体建立有效的主体间性, 实现平等的、积极的沟通, 从而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使语篇的解读和分析更加准确、深入、有效。

摘要:语篇通常指用于某种场合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 当语篇解读主体对语篇进行分析时, 需要结合语篇语境, 激活自身存储的已知图式, 建立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文章首先讨论了语境和认知语境的内涵, 然后分析了图式和文化图式概念, 其中重点分析了基于语篇解读层面的文化图式, 最后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文化图式来提高语篇解读主体的语篇分析和解读能力。

关键词:语篇,语篇解读主体,语篇构建主体,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1]马玉梅.认知语境下读者的文化图式与语篇理解[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9) :13.

[2]周芬芳, 唐德根.认知语境下的文化图式与语篇理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13.

[3]张慧惠.文化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影响[J].海外英语, 2015 (7) :65.

[4]刘丽军.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 (3) :46-48.

[5]吴群.传统语境观与认知语境[J].皖西学院学报, 2004 (2) 128-130.

[6]张丹.认知文化图式与语篇理解[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3) :136-137.

上一篇:二三结合下一篇:自主学习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