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独立学院

2024-05-13

“三本”独立学院(精选8篇)

“三本”独立学院 第1篇

关键词: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

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 三本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探索和发展过程中, 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三本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是每一个教育实体首要解决的问题, 这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1)

而人才培养模式 (2) 是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 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 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而其他要素是为了使课程体系得到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 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但是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前提下, 应按分类发展的要求各有区别, 各有侧重。三本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介于专科之上, 普通本科之下, 其人才培养模式显然要有所不同, 而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彰显区别。

1 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显现出来的问题

(1) 生源差异化。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师资配置的不均衡, 城乡学生的英语水平, 不论是口语水平还是综合能力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发展。多数学生是偏科型, 尤其是外语。这些学生大多不仅英语综合能力差, 而且在口语、听力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这不仅会影响在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 而且在与国外大学合作过程中尤其显得是大缺陷。这使得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交流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外语好的女生占多数, 但是传统的观念使得女生有勇气出国学习的不多。这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自信, 另一方面高昂的学费也让学生却步。

(2) 经济条件的差距。国际化合作培养, 既有交换, 也有2+2模式等种种合作模式, 去欧美发达国家毕竟还是需要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 而生源中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都直接出国了, 不会选择三本独立学院。所以三本独立学院的思路主张日韩为主, 欧美为辅的思路。去日韩的费用相对欧美要低廉一些, 而且日韩在国内的公司企业多, 为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3) 国际化项目冷热不均。费用低廉的合作项目报名人数就多, 反之费用高昂的项目无人问津。一些酒店导游类专业与新加坡、阿联酋的合作办学因为允许打工而倍受学生欢迎。而要独立承受各种费用的项目就不受欢迎。但是日本、韩国的高校众多, 自身生源不足, 费用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算是低廉, 所以存在更广泛合作的空间。另外欧美的西班牙、意大利可能也是未来国际化合作拓展的比较合适的目的国。

(4) 国际化合作模式的不确定性。国际化合作取决于生源及生源的家庭条件、学生个人的勇气和认知高度, 也与合作院校及其所属地的经济与政治环境相关, 所以各种国际化合作都存在合作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种中介机构就会介入三本独立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这又进一步加大了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确定性。

2 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

(1) 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更加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三本独立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 专业设置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着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 表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就是通过国际化合作培养急需的短线专业人才, 这充分体现出三本独立学院的价值与人才培养的重心, 也表明了三本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更加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

(2) 三本独立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利于教育的高低结合。三本独立学院需要考虑如何给大多数学生以适当的高等教育, 如何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接受到所需要的高深知识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是鼓励学生考研, 二是需要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探索。目前三本独立学院都在加大对学生考研的鼓励力度和宣传力度, 这是对部分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接受高深知识教育的需要和肯定。但是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更有利于教育的高低结合, 从而把少数需要精英教育的学生剥离出来去接受真正的精英教育。

(3) 三本独立学院适于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所以是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 采取各种教育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最终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诸如优才优育培养模式、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柔性化培养模式、敏捷性培养模式等等集成创新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促进个性发展。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 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 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因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 具备灵活的专业设置, 能够最有效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合, 从而引导学生成才。

3 新形势下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1) 通过国际化合作, 对专业设置和学分认可需要学习国外长处, 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成才就是好专业。 (2) 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只要有利于学生成才就是好的教育, 通过国际化合作也有利于通才学生和专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同时抓住理论人才和发明人才的中间地带桥梁, 这个人才其实是第三种人才, 也是社会急需, 只是目前人才统计还没有量化考量的一种。 (3) 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国际化合作层次和途径, 改变职业低于大学的观念, 一技之长胜过万金油。诸如澳大利亚各种职业都需要资格证书和学习, 哪怕德国拥有一技之长也受尊敬和敬仰。因此德国中小学经常举办各种技能竞赛,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经济条件学生的合理输出目的国, 实现走出去, 闯荡世界, 认知世界, 达到认知自己, 提升自己的目的, 为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平台和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全球一体化、高校扩招的背景下, 三本独立学院虽然面临机遇, 但也面临着挑战。三本独立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更加重视专才培养和精英与蓝领的中间地带, 在目的输出地之间需要能够应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需求。

注释

11 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三本”独立学院 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三本;卫生管理;就业;现状;原因

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其实质是2003年经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即“三本”院校。安徽某医科独立学院就是这种新型的高等学校,其卫生管理专业自2004年首届招生以来,学制四年,通过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技能强、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卫生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学习现代卫生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初步掌握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学生就业现状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比2012年增加约48万人,就业形势逐渐严峻。教育部表示,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随着一届届毕业生的增多,三本卫管的就业情况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就业角度来说,三本学生总被认为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底蕴比一本、二本学生低,而作为学生就业第一选择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需求具有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攻关能力较强的研究型人才,因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招聘时对于三本学生来说就拒之门外;而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则由“看中文凭”逐渐向“看重上岗能力”转变,大多数需求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性人才,因此除了从社会上招聘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以外,则更多地从高职甚至中职院校中招收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毕业生。同时,大部分三本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因此在就业上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部分家长或者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中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意识,因此“国考热”“省考热”的现象也日渐白热化。

安徽某医科独立学院三本卫管已毕业的七届毕业生中,截至2014年8月底,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81.0%的毕业生进入各级医院行政科室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7.0%的毕业生通过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深造,4.6%的毕业生进入私营医疗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4.0%的毕业生进入医药企业从事药品代理销售工作,1.4%的毕业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行政单位从事管理工作,1.0%的毕业生进入保险公司从事医疗理赔或相关工作,0.6%的毕业生通过GRE、托福等考试出国继续学习深造,0.4%的毕业生彻底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工作。

二、引起就业现状的原因

1.缺乏社会经验制约就业

卫生管理专业属于行政管理类,从事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但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足或者求职技巧缺失时,就会影响其正确择业和成功就业;就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与其他的就业群体相比,缺乏工作经验是其明显的劣势。同时,也有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个别课程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强,这也是造成就业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2.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

劳动力市场或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歧视主要源于女性生理特征给雇用单位带来的高劳动成本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而女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外部影响因素,又有内在原因。从经济因素来看,一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就业竞争激烈,为用人单位提高选择门槛、人为设置性别壁垒提供了可能;二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不同性别就业劳动成效的预期以及对女性能力的成见,拒绝接受女性就业者。其中包括认为女性需要付出专门的生育时间成本、中断工作可能带来的职业能力亏损、女性工作年限相对短而预期寿命相对长导致的更多福利支出和养老费用、生育需要的特别医疗保健投入以及技能和专业培训的低效率等。就内在原因而言,女大学生就业难有其自身观念、择业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3.薪酬要求日趋理性

薪酬一直被比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而通过大学期间的各种专业教育和就业课程的开设,该学院三本卫管毕业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甚至有个别毕业生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但大多数用人单位仍认为毕业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4.“托熟人”求职成主要途径

社会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由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而成社群,占据一定领土,并且逐渐形成其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社会分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但由于社会一般被认为是人类所特有的,所以社会和人类社会一般具有相同的含义。可以将社会区分为小社会、中社会和大社会三重概念。社会主要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卫生管理”作为我国上世纪末才开设的新型专业,更注重的是人的交流。毕业生在毕业时,很多家长纷纷托关系找人给孩子介绍工作,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其中直接进入卫生系统的占了较大比例。

5.政府就业倾向

政府的就业政策倾向主要是七个方面:第一,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第二,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第三,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报效祖国;第四,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第五,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第六,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第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2013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与会企业家代表时表示,为了促进就业,中国政府将会长期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持续地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发展与就业政策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使目前还在中学学习的人未来都能够掌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就业技能;要促进就业的社会公正;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使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李克强还特别指出,获得理想的职业、走到较高的岗位往往是从底层做起的。

总之,安徽某医科独立学院三本卫管就业情况目前来看还比较理想,但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进一步,让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更大提升,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参与,共同努力,才能使该院毕业生的就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三本”独立学院 第3篇

首调唱名法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采用首调唱名法的优点是,它以相对音高感为基础,调式感容易掌握, 只要掌握好大小调的调性感和调式内的音程关系,就可以较快的掌握其他各调的音高问题。首调唱名法缺点,主要体现在首调唱名在五线谱中“DO”音位置变化较多,难以较熟练的去掌握。该方法适合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音高关系的音乐爱好者或音乐专业的入门学生。

固定唱名法也叫固定“DO”唱名法。固定唱名法的唱名和音名被固定在五线谱的线和间上,有利于视谱。

固定唱名法的优点是,视唱和唱名简单,利于乐器的学习,利于培养绝对音高,在遇到有临时变化音,或转调频繁的音乐时可以保持唱名不变。缺点是音高感和调性感难以掌握,因为音高感好调性感才容易掌握,调性感强音高感才显得容易和敏锐。该方法适合从小开始学习音乐的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周期相对于首调唱名法要长得多。

在三本独立学院中,大多数生源的情况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来自于普通高中的艺术班。主要是依照音乐院校视唱练耳考试大纲来强化训练,有基础但不系统。第二种情况是来自于普通高中的文化生。快临近考试时,对视唱练耳学习临时抱佛脚。在这两种学生的身上,都还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自的专业主科都是多少经过了一定的训练,专业主科能力会强于视唱练耳的能力。

基于以上对简谱视唱和固定唱名法的介绍和对三本独立学院的学生主体的情况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可行性。

其一,由简谱视唱的先天优势决定。“调式感”是简谱视唱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三本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所接触的音乐都脱离不了“调式”这一因素,掌握了调式的旋律特点后,就能够相对准确把握旋律的唱名关系、音准和乐曲的风格了。

其二,由学习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三本独立学院的学习主体,基本的主修专业课程为声乐课程。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视唱练耳的体现上基本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跟着原唱学唱歌。在无数次的对原唱的熟练听记后,然后才对歌曲的旋律, 节奏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他们对所演唱的歌曲的音高节奏没有太细致的认识。这种学习的过程,是先对旋律的调式调性感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然后才可能会对调式的音程存在一定的简单认识。这种典型的学习方式就是使用的首调唱名法。

同时,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国歌曲,以简谱居多,其中的原理也体现出了简谱适合单声部旋律的歌曲, 而且歌手视唱看简谱找感觉比五线谱要好,最简单的数字映像在大脑是最浅显的能动反映。

其三,简谱视唱只需要掌握好最基础的七个基本音级之间的音位关系,就能够较顺利的掌握其他相似的调式调性, 不会再因为调号中的变化音而限制了对乐谱的演唱,并能有效提高对乐谱的读谱能力和对音乐的辨析能力,有利于学生快速视唱大量的音乐作品,增强音乐感的培养,这点对于视唱练耳素养不高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的。

最后,在音乐听辨的实践环节中,使用简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析能力。对于旋律听辨,一旦学生抓住旋律的调式感觉,就能较快速的找出旋律的旋法特点或音高之间的音程关系,根据参考音高的对比,调性就能较准确的找到, 乐谱也就能够较准确的记录下来。即我们常在使用简谱过程中所提到的“像什么、是什么”的关系。因此,简谱在教学中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三本”独立学院 第4篇

有人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三本院校的学生:“三本院校的学生就像一壶烧到七八十度的热水,如果再继续添一把火,这壶水就开了;如果不再加温,这壶水就会很快冷却至冰点。”我觉得这句话相当贴切,它准确、形象地反映了三本院校学生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规律。

三本学生在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他们来到大学后,不太自信,在学习上总觉得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此外,很多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的学生也很排斥,常常将三本院校的学生拒之门外,或者干脆视为大专生对待。这就使部分学生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的出路等表示怀疑,进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失去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2]。三本院校的学生自信心不足,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认同,尤其是老师。如果教师能利用上课的机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呢?我认为教师掌握并运用点名的艺术和批改作业的艺术是两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1. 点名的艺术

一直以来,我幻想的授课效果是从不点名,堂堂课爆满。因为我觉得教师应该以魅力来吸引学生上课,而不是靠点名。北大的老师上课从不点名,他们认为点名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侮辱。

我想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不愿意点名。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对课堂纪律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名校自身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即使不点名,学生也会自觉学习自己该学的东西,而刚成立不久的三本院校还没能营造出那样的一种氛围,还需要一定的压力敦促学生学习。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有很严格的考勤制度,课堂考勤成绩占20%计入学生课程总成绩。课堂考勤成绩总分100分,学生缺课、迟到和早退都要扣分。其中缺课(只要学生不在课堂都是缺课,不区别是事假还是病假,辅导员的考勤里面才详细记录)一次课扣分10分,扣分超过70分就不让参加考试。这样一来,学生不敢随便请假,出勤效果相当不错,只要能出勤,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就有办法能让他听课。

但是,许多老师认为堂堂课点名实在很没有必要,所以敷衍了事,不认真点名,有的老师甚至让班长代点名,这样一来使学生有很多空子可钻,很好的一项制度就这样因为老师的不好好执行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我认为,点名实际上没有那么痛苦,不要为点名而点名,而要把点名当成是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眼神的交流。

学期初,我告诉学生:“虽然感觉有点变态,但是我会坚持每堂课都点名。”在点名时,我要求学生举手并且答“到”,自己也会抬头很真诚地跟学生对视一眼,并且点头示意:“我知道是谁了。”而不是头也不抬地念学生的名字,这样便杜绝了代答“到”的现象发生。在我点名时没有一个同学是低着头答到的。通过点名我很快就认识了班上的同学,每次都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而学生也有一种被重视被认可的感觉。而对于每个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和听课情况,我也很快了解了。

有时候,我也会通过点名说说个别同学身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某某,手机揣起来,下课再玩啊。”“某某,你和某某同学的作业一模一样。”……大家哈哈一笑,活跃了上课前的压抑气氛。

迫于我的坚持点名,学生实在有事了才请假,只要他开口,肯定就会得到我的批准。有一位同学在一次上课前就对我说:“老师,我下一小节可能有点事,需要向您请假,提前给您说一下。”试想,如果我也不点名,这位同学估计连第一节课都不上了。

2. 批改作业的艺术

我认为,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用心的对话。教师批改作业的艺术,往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我很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写错的地方给他改过来,并且说明原理,做对的地方说很好,继续努力。批出的问题和错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这对教师备好、讲好下节课非常重要。

虽然有些学生的作业是抄的,可我相信经过这样批改后,下次他再也不好意思抄了。有时候学生有问题就在作业本上提出来,我也会尽可能解答他,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手段。当然这需花费很多的时间,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

参考文献

[1]郑造桓, 顾建民.发挥名校名城优势, 探索创新办学体制, 浙江大学创办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1) .

“三本”独立学院 第5篇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主要以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以语法和结构为核心, 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程序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具体学习能让学生熟练地使用C语言来编写高效的应用程序, 并且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以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变应试为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我院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科学适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我们摒弃了C语言课程只以讲述语法为主的落后面貌, 本着面向未来的精神, 把C语言从应试课程转变为一种实践工具, 不再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 而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以C语言为工具, 以实际的软件项目为导向, 以程序案例为载体, 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重视在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新规则和新思想的传授, 把程序设计领域最新、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古老的C语言中, 给C语言一个焕然一新的面貌, 并让学生从多角度、以多方式去了解和掌握C语言以及程序设计的精髓, 着重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主要采用了“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

二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

“小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学形式, 不同于中国大多数现行的教育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 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 形成“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教学要强调合作性原则, 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效益, 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理性思考, 提升他们的境界, 拓宽他们的胸怀。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要发现和挖掘学生各自的优势与长处, 就必须强化师生、生生全员合作互助模式, 让学困生通过教师和优生的帮助得到提高;让学优生在帮助学困生的同时, 自己的理解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组员间实行竞争机制, 这样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上使用“小组模式”教学的意义

使用“小组模式”教学的意义在于: (1)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教学效率。 (2)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 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 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 经常进行交流, 互相帮助和支持, 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 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因此, 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学习, 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使其不再感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 而是其乐融融, 把学习程序设计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四小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C语言程序设计》使用小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在讲台上讲为主的课堂, 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始终围绕学生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起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 以案例的方式讲授必需的课程内容, 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指导, 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 对项目组进行监督和考核。

在课程的学习中, 教师以一个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来进行讲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在学期末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开发, 该项目的成绩会占到期末成绩的50%。

1. 组队方法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由组队的方式分为3组, 每组6人, 推选出1名组长担任项目经理。

2. 项目选择

由每组学生通过调研和讨论自由选择项目, 要求所选项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整个项目的程序代码全部由C语言来实现。整个项目的进度和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 小组每个成员的分工要明确。

3. 具体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1) 第3周:分组组队; (2) 第4周:提交项目题目和分工情况; (3) 第5周:完成项目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4) 第6周~第12周:完成程序设计与代码编写; (5) 第13周:完成程序调试修改; (6) 第14周:完成项目测试; (7) 第15周:提交项目并演示作品; (8) 第16周:考核。

4. 考核方式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成绩×50%+期末试卷成绩×30%。小组项目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 由以下几项综合得出: (1) 每周都要求每个学生提交进度报告, 根据进度报告以及组长的汇报情况每周给出一个分数, 该分数占项目成绩的10%。 (2) 由各组组长根据各组员在项目完成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组长的分数由组员进行打分取平均分, 该分数占项目成绩的5%。 (3) 在项目最终演示时, 由项目小组进行交叉打分, 得到的平均分占项目成绩的10%。 (4) 由指导老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打分, 该分数占项目成绩的25%。

五结束语

C语言具有诸多的优点, 是使用性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 C语言又是一门较难掌握的程序设计语言, 小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合作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本学期通过小组合作, 3组学生分别自选的题目是:简易计算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和电脑菜单选择设计。在期末提交的项目中, 都完成了预期的功能, 并提交了需求分析报告、项目测试报告和项目总体报告, 完成质量较高。因此, 小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是比较成功的。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本文结合三本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特点, 阐述了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中所使用的“小组模式”的教学方法, 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三本,小组模式,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何青.《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与体会[J].内江科技, 2012 (11)

“三本”独立学院 第6篇

1 现状

1.1 阅读总量下降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国民的年阅读总量仍未有改观,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 到2012年, 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 与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本, 而排名全世界第一的犹太人, 平均每人一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 扣除教科书后, 平均每人一年连1本都不到, 差距是明显的。而在以读书为主业的高等学校, 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笔者所在的现代科技学院有在校学生约八千人, 图书馆近三年 (截至2013年12月) 借出图书总计达122, 532本 (含教师) , 即使完全不计教师的借阅量, 每个学生每年的借阅量也仅约为5.1本。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量的不足, 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信息储量的不足和知识结构的欠缺, 导致其日后人格发育的欠缺。

1.2 实用性阅读日益严重

随着实用主义在社会上的日益盛行, 为获取各种证书的考试日益火爆, 连带着学生的阅读也日益趋向实用性。在每年5.1本的阅读中, 相当多一部分是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书, 计算机等级考试用书, 考研辅导用书, 各种上岗证考试辅导用书, 各种课程辅导材料等等。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山大”, 他们在校期间多学一些英语, 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多考一些对未来就业有用的证书以增强就业优势, 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做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其他类图书的阅读, 尤其是忽视了一些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书籍的阅读, 则会妨碍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危害可能会在未来漫漫的人生中慢慢显现。而大学生素质的高低最终影响的将是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1.3 电子阅读取代纸质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 大学生的阅读渠道日益多样化, 阅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资源总量丰富, 更新及时, 查找方便, 便于携带储存, 很受学生青睐;而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手机阅读, 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只要网络覆盖即可阅读, 各种讯息, 博客, 微博, 微信都是学生的阅读内容, 传统的纸质阅读正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冷落。但是, 电子阅读在为读者带来海量信息和方便的同时, 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碎片式”的阅读让学生们注意力越来越容易分散, 能沉下心来做一些深层次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在社会整体审美趣味趋向功利化和浅薄化的今天, 高雅阅读逐渐被冷落, 休闲阅读成为时尚, 阅读不再是为了审美, 而是为了感官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 对策

针对业已发现的问题, 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 高校各相关部门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笔者所在的学院也积极想办法, 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进这一不利状况有以下几点。

2.1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学院每年都定期举办“读书节”, 邀请知名作家及学者来学院演讲, 举办见面会、读书研讨会、举办各种知识竞赛、辩论赛、有奖征文, 千方百计吸引同学们对读书活动的兴趣, “读书节”搞得有声有色, 在整个学院内营造了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 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同时学院也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出各种人文选修课, 不定期举办各种人文讲座, 陶冶学生的性情, 进一步提升他们在阅读上的品位。

2.2 新书推荐

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推荐新书。图书馆平均每半个月进一批新书, 我们的做法是在图书馆进门大厅的醒目之处摆放两个轻巧的书架, 选派经验丰富和学识渊博的馆员从新书中精心挑选优质的人文类图书陈列在书架上, 书架旁边有一圈沙发, 同学们可以选择外借, 也可以就在沙发上阅读, 非常方便。新书推荐一周更新一期, 深受学生欢迎。

2.3 专题推荐

针对三本同学特点, 每学期聘请两位专家, 就选择的主题做专题图书推荐。比如, 2013年因为钓鱼岛争端, 中日关系紧张, 我们立即请来对中日关系有研究的专家老师为我们在图书馆的藏书中挑选有关日本的图书, 推出了“认识日本”为主题的图书:包括日本的历史, 日本的文化, 中日关系, 日本文学等等。而下半学期, 针对刚入校的新生又推出了“迎新专刊”和“感受经典”两个主题, 辟出专门场所把专家推荐的200余册图书集中陈列, 供学生们借阅。每一个主题的陈列大概为期两个月, 一学期两次, 为同学们深刻理解某一主题提供了帮助, 也为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深一步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思路, 同样很受学生欢迎。

2.4 帮助学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每年新生入学, 我们都会向他们分发一些宣传册子, 在第一周就组织他们参观图书馆, 向他们介绍各个功能区域, 让他们尽快熟悉图书馆, 尽快融进大学生活, 提高学习效率;开设文献检索选修课, 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检索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源。

3 结语

三本学生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距今不过十五、六年,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阅读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更加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引, 在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未来, 他们会越来越多地为纸质图书所吸引, 阅读量一定会逐年增加。

摘要:三本学生的阅读总量下降, 实用性阅读日益严重, 电子阅读取代纸质阅读.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新书推荐, 专题推荐, 帮助学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来力争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词:三本学生,阅读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淑琴.当代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1) .

[2]周莲.我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探究[J].高教与经济, 2012 (1) .

“三本”独立学院 第7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前在我院的教学多以理论为主, 学完该课程, 很少有学生会设计、构建、调试局域网, 大部分学生只会应付期末的理论考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 可以围绕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和实验大纲给学生教授理论课和实验课, 同时加大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教授和考核。下面, 笔者从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改革、考核评分标准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教学内容改革

1. 教学内容理论部分。

根据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和书本的教材内容, 我们选择部分教材内容讲授, 其他的紧扣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具体包含:网络基础包括网络通信原理和基本概念、TCP/IP模型及各层的概念和功能、IP地址、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超网等。网络规划与布线包括如何根据企业的需求规划网络, 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线缆组建网络等。路由技术包括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EIGRP、OSPF及测试网络的连通性等[1]。这些实验均在虚拟软件上完成。

2. 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理论知识, 需要加大实验课程的讲授。其实很多理论知识, 可以在实验课中得到结果和验证。结合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 编写完成计算机网络实验手册, 共四十个实验。主要实验手册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课内容,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实验手册中实验的指导步骤, 在思科模拟器中搭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应用VLAN划分技术、VLAN路由技术、VTP技术、路由器交换机加密技术、静态路由、动态路由技术、访问控制列表、NAT技术[2]。实验手册的特点是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步骤完成相应的配置, 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由于我们学院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我们的实验只能在思科模拟器或者华三模拟器上进行。讲授实验上机课应该由教师先演示讲解, 然后再让学生操作。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而且学生不会的可由教师现场指导。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有时候为了完成实验到了下课时间还在机房调试。每周我们都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和上交实验报告。实践证明, 加大实验课程的教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消除传统考试的弊端,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这门课程的考核应该分为平时每周要求完成的上机作业和理论手写作业共占百分之三十, 期末的考察作业占百分之七十。期末考试采用考查方式的方式, 学生在第八周确定选题, 学生在期末结束, 提交文档和设计结果。文档要求学生写清楚需求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规划、网络测试结果等。

采用考查方式完成期末考试, 每个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演示相关的文档和测试结果。教师现场提问并打分, 这样就避免了部分学生自己不动手别人帮他完成的情况发生。教师评分根据任务完成的工作量、拓扑结构的复杂程度、应用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等来衡量学生的考查成绩。近一学年对学生《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这种评分标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快网络实验室建设

学院具备良好的实验环境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我们建议学院引进一批华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 让学生在真机环境下完成网络的搭建和调试, 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这样,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在模拟器下完成搭建和调试任务, 并测试成功。然后, 再在真机环境下完成搭建和调试。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 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学院要走在三本学院的前列, 我们需要改变以往计算机课程中书本理论与应用、网络技术发展脱轨的现象, 加大计算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改革、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大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加大就业砝码打下基础。

摘要:以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我院的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 实验为辅。为了体现我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 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从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并结合教材大纲和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编写了该课程的实验大纲用于指导学生的课程实验。

关键词: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第6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7-18.

“三本”独立学院 第8篇

1 英语分层教学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 学校的层次决定了录取的学生生源范围复杂 (例如, 学校来自青海、内蒙的学生英语需要从零抓起) , 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学生对于英语更是有着厌学、畏学的情绪。在这种生源质量差别很大的情况下, 如果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 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布置同样的作业, 提出同等程度的要求, 必然难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分层英语教学作为一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适应了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提高三本英语教学的质量, 学院在2011级国贸专业以小范围实施英语分层教学。

2 分层教学的实施举措

2.1 分班策略

为了真实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的英语教学, 二级学院在了解了2011级国贸六个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的基础上进行了英语入学考试, 考试由专人命题, 测试重点放在听力、翻译与写作上, 结合高考和入学测试的成绩这两项内容分出了两个A班和四个B班。

2.2 分层教学要求

为了切实有效地最终考查英语分级教学的成果, 学院给A班配备相对较强的师资力量, 在教师的职称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与此同时, 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有了适当的调整。学校对于A、B班采用相同的教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摸索适合不同层次的英语教材) , 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和不同的教学方式。就教学进度来讲, 对于B班的教学进度要求是建立在学生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知识上, 可以延长每一单元的授课课时。在教学方式上力图突出不同, 对英语学习兴趣较弱的B班学生, 要求教师安排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采用丰富活泼的教学手段, 创建轻松快乐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要适当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出适合的问题, 如读课文, 写单词等。老师对于学生的小小进步要给予不断的鼓励, 帮助学生建立其英语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A班学生, 由于他们的基础相对扎实, 对英语学习也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可以少讲多练, 让学生完全作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学会总结课文中出现的难点、重点, 然后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分层作业与考核要求

为了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和教学目标, 切实掌握分层教学的效果, 就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方法, A班与B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做出了具体要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A班学生学校提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考核要求, 提高日常课堂活动口语的参与比重, 重点突出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相对而言, 从B班学生的基础出发, 在不断巩固基础知识之外, 不断增加新的词汇量, 要求他们掌握词表中列出的所有新词及词组, 同时增加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在要求学生通过英语A级的情况下鼓励报考英语四级。

在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时候, 试卷要求采取不同的测试难度。要求试题的题量、类型、难易程度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英语取得的进步, 同时教师也能明确地了解学生成绩情况, 从而有效地反馈自身的教学方式。

3 分层教学取得的效果

英语分层教学为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 使各自的学习更主动, 更积极。这次改革最为明显地就是改变了往届一种教学内容、一种教学模式很难迎合基础好的学生与差生的都满意的局面。特别是A班的学生, 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和强化训练, 他们能提前完成学期学习任务, 从而缩短和优化了教学进程, 使他们能省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强化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获取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B班的同学也在不断取得的进步中树立更多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不可否认, 英语分层教学最作为学院对于英语教学的首次改革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学院领导和全院英语老师们, 特别是参与分级教学的教师, 定期讨论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使我院的首次教学改革在摸索中不断进步。并且在这次改革中形成了相关的教学文件和制定了相关法规, 是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这无疑对于以后的分层教学起到进一步完善和推动的作用。

4 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分层标准不准确

在实行分层教学时, 因为考虑到不同地区试卷分值和试题标准的的原因, 加之有些学生基于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主动提出申请等因素, 出现了在分班时A班与B班划分界限不是很明确的问题。A班会有一小部分同学跟不上A班的教学进度, 无论在平时作业的完成或课堂表现以及期末的考试成绩等方面, 甚至有的还不如B班的一些同学。而在B班中, 也有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他们对于基础不如他们的学生能在A班学习而感到有点不公平, 他们有强烈的到A班学习的愿望。这确实反映了我们在划分不同层次的时候考虑的诸多因素有着不合理的地方, 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遗憾。所以, 我们应该不断探讨如何更加科学, 合理地实行分层教学。

4.2 具体操作不合理

A班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好于B班学生, 但在A、B班级之间, 由于各种原因, 学院给学生选择相同的教材, 这就出现了在实施分层教学当中, 没有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在层次要求, 目标和具体操作过程中, 对于层次差异考虑不周全, 这无疑对于所提出的考核要求与教学效果评价有很大差异。

学院在最初提出的英语分层教学方案中提出了A班与B班学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成绩实行滚动制, 优者上, 劣者下, 把滚动机制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来鼓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 整体提高英语水平。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样的方案很难实施。原因在于代课教师在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不能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的为滚动而设立的水平测试和考核, 单凭每学期一次的考试成绩来实施滚动机制似乎不尽合理, 因为这还要考虑到学生考试时是否作弊的情况;加上学院又没有保障能上能下的灵活机制, 从而使滚动制实际上成了一句空话。在这种不成熟的操作机制下, 毋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B班的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影响学院整体的英语教学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 在英语教学理念日新月异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的推动下, 为了切实做到英语的分层教学, 体现层次划分的公平和公正, 在我院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分层标准体系以及合理有效地操作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 群策群力, 使我院的英语教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摘要:社会节奏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对于三本独立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英语分层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学生而进行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是有效提高三本学生英语水平的必要教学改革。旨在重点分析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英语分层教学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 以期有效地促进学院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玉明.分层教学之管见[J].教育探索, 2006, (3) .

上一篇:科技型公司下一篇:并列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