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新内容范文

2024-05-13

新媒介新内容范文(精选11篇)

新媒介新内容 第1篇

一、针对大学新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1、媒介知识教育

大学新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大学新生开展的包括媒介和传播的概念、基本要素和原理,媒介语言学、媒介心理学等知识,认知媒介、选择媒介、辨析和运用媒介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和传播媒介信息的教育活动。因此,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基本知识的教育内容是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这项教育,旨在帮助大学新生了解基本的媒介常识以及媒介环境的行程过程,包括媒介的类型与特点,不同媒介内容的制作流程,媒介机构的运行规律,传播者的编码方式,受众的解码形式,媒介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媒介的基本功能、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以及影响“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处理、把关的相关因素等等。了解并理解这些媒介基本知识,有助于大学新生理解各种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与运行规律,从而能正确认识媒介信息以及媒介互动所营造出的“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信息的生成和传播模式,能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明白自身是如何被媒介信息所影响的。

2、媒介道德教育

媒介道德是指在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相关主体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中充斥各类色情、暴力及其它不健康的信息。由于大学生的抗拒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这些内容的负面影响进而产生一些非理性乃至极端的言语和行为。此外,由于受众很难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面对一些具有话题性的虚假信息时,往往不加甄别的进行转发及传播,甚至伴有线下的呼应动作,从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甚至祸及自己。近年来,通过网络窥探他人隐私,散播谣言,恶意炒作等事件层不出穷。表面上看这些行为都是因为受到媒介负面效应影响才导致的,但事实上,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不高才是根本原因。所以,在大学新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加入媒介道德教育的内涵,不仅能够帮助大学新生在传播和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树立与强化道德意识,还有助于增强大学新生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识,从而进一步净化媒介的环境。

3、媒介能力教育

新媒体时代,媒介类型众多、媒介信息纷繁,正确应用媒介和媒介信息已经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媒介应用能力教育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能力主要包括选择、解读、分析和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对媒介信息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媒介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能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参与社会事务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等。大学新生的媒介应用能力教育中重点在于帮助大学新生树立传播媒介的工具意识,自动屏蔽媒介的各类负面影响,帮助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媒介使用观念,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运用媒介信息,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针对大学新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迅速,为了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变得重要而又迫切。笔者认为,提高大学新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是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两种方式的相互补充。

1、新生入学常规教育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加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涉及到各类教育如始业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以及各种相关的活动、专题报告和讲座。尽管这些教育活动都是针对不同领域的,但是也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例如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就可以开设一次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题报告,结合学校已有资源,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者学校宣传部门的老师,就有关主流报纸及网络延伸、重点门户网站、热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面的媒介知识进行专门讲授,就如何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学习、娱乐、社交等内容进行说明,也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媒体的日常运作规律,让学生知道新闻版面或专栏中“软文”的存在及其背后的经济因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中哪些内容可以相信、哪些内容需要批判地审视等。

2、在校园中营造媒介素养教育氛围

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正在处于起步和发展的阶段,针对大学新生以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要在校园内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学生一入校就了解到媒介素养在未来中国社会以及自己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下,大多数人对教育与媒介关系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如何运用媒体辅助教学,但媒介对教育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大学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类媒介资源,例如校园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加大宣传,积极营造氛围,针对大学师生开展持续的媒介素养教育。校园媒体具有接近性、灵活性、运作方式简单等特点,对于高校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简单、便捷、可行的途径。

3、注重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提高媒介素养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让大学新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锻炼与成长。让大学新生加入到学校广播台、电视台、网站的制作和采访团队,举办主题鲜明的摄影、摄像作品大赛,为大学新生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培训,邀请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或者新闻人物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与当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大学新生参观当地报社、网站、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推荐学生担任兼职媒体兼职工作,参与媒体栏目的前期策划与后期制作等,在具体实践中,减少大学新生对媒介机构的神秘感,避免盲目崇拜。也只有在自身参与其中,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后,大学生才能对媒体有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也才能以一种健康积极的态度参与的媒体互动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消费流行文化乃至媚俗文化。

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新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媒介使用观,探寻合适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渠道,增强他们参与媒介互动的能力。鼓励大学新生参与主流媒体线上线下的互动,通过实践让他们了解并熟悉主流媒体的特性,学习信息传播的过程、规律及技巧,了解如何向主流媒体发布信息并及时获得反馈,从而实现与主流媒体的互动,达到发展自我、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目的。

4、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学校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分考核序列,即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以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让大学新生在入学后不久就尽快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并伴随相应学分考核。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中,知识讲授和理论讲解相结合,以热点媒介事件与现象为案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知晓传播者的意图,对媒介环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活鲜活,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熟知的各类热点新闻和经典媒介话题,发动讨论,引起思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除了这种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外,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该体现在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因为在全媒体时代,几乎所有门类的课程都会和大众媒介产生关联,通过本专业的知识和视角来解读媒介信息会更有利于大学新生提高自身对信息的认知和评判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大学新生的媒介素养。

摘要:大学新生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陡然变化,媒介接触频次和信息接受量都大幅增长,成为加入媒介及信息传播中的新人群,有规划的针对大学新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认识媒介,建立媒介认知,培养媒介自律意识,能帮助大学新生将媒介工作化,提高对学业和综合素养的帮助,也有助于整个信息传播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致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素养新领域[J].教育与职业,2014,(9):69-70.

新媒介新内容 第2篇

摘 要:国际化和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两大推动力。数字化是国际化的内核,国际化是数字化的表述和现象。手机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数字技术的内核将会催生手机媒体内容产业国际化的表述和现象。

关键词:手机电视;内容产业;融合;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50-02

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产品经过商业化、组织化,进而达到产业化。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产品原先是媒介的附属,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独立出来,形成同渠道产业并重的产业。因此,推动内容的融合和渠道政策的融合,是保证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

1 广电模式与手机电视

“竖井的管理思想,不仅体现在中国部委这一层次,而且在同一个管理系统中,也体现着“竖井”的管理思路。以广电行业为例,广电总局的管理方式是将该行业自身分成电影、电视和广播三个“竖井”系统,对这三类媒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手机电视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原先对电视节目的认识。

①手机电视传输网络发展为手机综合信息平台。现有的国内手机电视网络已经实现了卫星传输,全国已经通过卫星传输移动视频节目,共有66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同时,手机电视网络已经建成了移动通讯骨干网,各省和各大型城市已经建立了手机移动通讯网络系统。我国目前有电信国家干线网4.3万km、省级干线网10万km、地市县分配网近300万km;联通了近3亿用户。

无线网络以及卫星共同构成手机移动媒体媒体的传输渠道。渠道虽然在传输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数字技术对传输网络的影响在于将它们从单一的节目传输通道变成了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数字化的改造过程中,渠道表现出了基本一致的趋势:增大现有的传输频谱带宽、从单向传输向双间互动转变、可以同时传递多种不同的信息形式。

②传统电视媒体从节目生产商向内容数据库运营商转型。电视节目生产公司和电视媒体纷纷建立了分布式数据库。在广电系统内,各类经营商正在建设“媒体资产管理多媒体数据库”,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建立的节目数据库。

举例而言,杭州的数字电视建设是国内数字电视的试点,其数字电视建设具有代表性。其中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杭州数字电视观众在家中可以收看60套电视节目,收听25套广播节目;利用影视节目资源库,可以点播电视新闻、影视剧和纪录片;利用信息资料库,可以接收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查询新闻、文化、教育、生活、交通、奥运等16大类的信息内容。

③手机电视平台——数字节目集成平台成为主要的销售通道。手机电视平台主要指移动广播影视节目平台。这里的手机电视平台是指全国性或区域性宽带无线数字化节目交换及信息发布平台。手机电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由电视媒体和影视制作公司提供数据服务,建立分散式的电视节目数据库,同时通过国家干线网和省级支干网连接受众手机平台,形成双向节目互动。

④手机电视运营核心—内容类型。手机电视系统依托无线宽带双向互动的电信传输网络,结合手机电视运营平台,可以提供包括节目、信息和服务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关于手机电视的发展,管理者已经对原有的广电管理模式进行了思考、手机电视所带来的融合将在各个层面展开那么,现有的管理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融合呢?

2 手机电视内容的融合

手机技术的发展,“0”和“1”推动内容的数字化形态的实现,二者形成了手机电视内容融合的基础。手机电视内容融合促使多种多样内容产品的出现,大批数据库公司将会建立,而高速宽带的传输网络则会联通千家万户,大批内容信息的拥有者将会转变定位,成为新的内容提供商

这就造成一个趋势:传统内容提供商将会逐步数字化,而新兴的其他行业的内容提供商也将会不断出现。哪个行业有消费者需要的内容,哪个行业就具备了孕育内容提供商的温床。这导致了四种变化。

第一,大批传统内容行业之外的内容提供者转型为手机内容提供商。这无疑给内容产业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原先一些属于公共领域的信息提供者,会转变为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内容提供商。例如,图书馆凭借其拥有的强大信息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如何界定这些资源?如何看待这些内容的商业转化,需要政府扩大内容管理的范围。第二,个人作为一个个独立的手机内容提供者,将会成为重要的手机内容创造力量。这些将其产品商业化的个体数量众多、形式复杂,且是跨行业、跨媒介的经营活动力量。如何控制、管理和规范这些商业活动,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跨媒介和跨行业自由交易的政策。第三、作为手机内容产业的重要销售平台.即数据库集成公司,将随着手机内容产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而大规模地发展。这些数据库集成公司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但是其技术基础和销售模式日渐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性质的销售平台分布在各个行业、如果分头管理,势必会使销售平台面临不同的产业政策和行业管理规范。其结果是:在产业政策推动力强的行业中的公司,竞争优势明显;而处于产业政策保守的行业中的公司,则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有可能逐渐被淘汰,最终消失。此外,手机内容销售平台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政府必须对同一属性销售平台制订统一管理的政策。第四,手机多媒体产品的发展。随着手机内容的融合,平台销售的产品都是手机多媒体的内容产品而在原先的“竖井”模式下,对新媒介产品采取了分别管理的方一式、其管理政策是针对不同的媒介属性进行的,因此需要针对多媒体传输制订相关的管理政策。变化已经发生,管理制度正面临着更新,而管理思路也需要转变。

3 从“竖井”走向新媒体融合

新媒体融合导致了“竖井”模式的倾倒。“竖井”模式下原先彼此独立的内容行业,面对着横向融合的冲击,纵向体系作用逐渐减弱,纵向一体化的各个环节将会“分裂”,逐步横向融合成一个个复杂的群体。面对手机内容融合的横同动力,要想保持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面临着种种问题,而新的制度必须满足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基于这样的假设,新的制度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①各个行业系统建立开放的管理制度。在国内,涉及到内容产业的行业管理系统通常是封闭的。行业结构采取了纵向一体化的结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纵向一体化的各个环节采取限制准入的政策。但是,技术发展下带来的融合,既推动了本行业进入其他领域,也促使其他行业要求进人本行业系统。“竖井一相互倾斜,各个环节需要横向联通。这就要求各个行业系统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降低甚至取消行业准入的政策性壁垒。推动传媒领域的相互投资,鼓励媒介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体现了政府对行业系统逐步开放的探索。

②管理制度中“标准之争”发展到标准统一。内容的融合产生了大批新兴的内容提供商,他们来自其他的行业,因此采取标准的管理政策便成了内容产业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管理标准的一致性,能够为内容产业的参与者提供一个统一的经营规则,进一步保证合理、公平的竞争,从而形成平等的交易模式。到目前为止,新兴的内容提供商和传统的内容提供商都处于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的逐渐成型,管理者面对的是以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对内容提供商的管理标准正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标准”之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各项经营机制中。因此,通过各方面标准的探索,最终要对标准进行整合。

③新媒体产业制度以制度创新为特色。从产业内部政策来看,在手机内容创作、内容流通和消费者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纵向变化;原先产业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在于原有内容管理体制的改造,另一方面在丁新的管理制度的创造。

除新媒体内容产业外,国家的一些相关法规也面临着数字化带来的创新,特别是在内容产业交易的核心环节——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国对内容生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属于《著作权法》范畴,但是,著作权法范畴的有些规定也不能适应目前新媒体数字内容的权利保护。目前,法学界对新媒体数字内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领域,不断有新理论出现。产业政策之外的制度创新属于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而相关领域的制度创新相应地也会对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制度创新产生影响。

4 手机内容产业政策的启示

国内手机内容产业的重构迫在眉睫,因为无论是媒体自身的变革,还是电信的产业发展,内容都成了瓶颈。在如何发展、壮大手机内容创造力的生产与销售方面,原来的政策思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单纯依靠行政鼓励,如“五个一工程,“精品工程”,只能是一相情愿的尝试。数字移动产业已经破土而出,压制和无视都是不合理的。政府和市场都存在自己本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所以,需要通过种种博弈,在两者之间寻求发展的空间。从有关的产业化论述中,我们应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第一,对于这个特殊的成型之中的手机内容产业,完全的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都是行不通的,因而,需要一个鲜明的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

第二,当前的手机文化产业扶持重点依然是硬件,这是无用功的做法。手机文化产业的源泉和核心,是手机内容生产和手机内容消费。脱离这个重点而希望得到产业发展,那是缘木求鱼。

第三,手机内容产业成型的核心是什么?是从手机内容产业自身的制度形成的、推动手机内容逐步脱离媒体进而独立的、创新力量的规棋化和商业化。

第四,政府角色从严格管制到适度的放松。放大自由创作的空间,加强引导和事后惩戒的立法,都能给手机内容产业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媒介新内容 第3篇

从20世纪末开始, 新媒介 (New Media, 又译新媒体) 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新闻与传播学者们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美国学者斯科特在《新媒介研究》中就提出这样的疑问:“新媒介能新多久?从现在算起20年后, 全球网络还能算作是新媒介吗?”[1]基于此, 我们有必要对西方21世纪新媒介的研究进行分析;同时, 虽然国内的新媒介研究基本上与国际同步, [2]但是检索主要期刊, 国内关于西方新媒介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选取“2000~2011西方新媒介研究”作为考察对象, 试图勾勒出21世纪西方新媒介研究的主流现状及发展趋向, 为中国新媒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信息传播技术是新媒介迅猛发展的基础。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最初诞生的情况类似,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 西方的新媒介研究者的主要兴趣仍集中在新技术上。

相对于西方研究者, 国内学者最初的关注点在新媒介内涵的界定上, 如吴信训教授指出:“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 ‘新媒介’与‘旧媒介’也可以说是世事沧桑必然的推陈出新的相对概念。”[3]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 新相对于旧而言, 相对于报纸, 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 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 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

近年来,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 具体体现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新媒介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监管难题、新媒介技术的趋势及新媒介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

以上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但缺乏对西方新媒介研究主流趋势及发展动向的认识。为更好地把握西方新媒介研究的路径, 本文一部分文章取自研究新媒介的专业期刊, 如《新媒介与社会》 (《New Media&Society》) 、《电视与新媒介》 (《Television&New Media》) 、《融合:国际新媒介技术研究期刊》 (《Converge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另一部分取自在国际传播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期刊, 如《传播学期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人类传播研究》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传播理论》 (《Communication Theory》) 、《计算机传播期刊》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以上7种期刊能广泛地关注各种新媒介形态、技术、文化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在研究主题、方法、视角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取向, 很适合全面展示西方新媒介研究的面貌。

研究方法及主题设计

本研究选择上述7种期刊2000年至2011年的文章作为分析单位, 通过在SAGE数据库、国际SSCI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搜索的方法获取文章141篇。其中, 以关键词“new media”在SAGE数据库 (Jan-2000到Sep-2010) 中《New Media&Society》、《Television&New Media》、《Converge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期刊中搜索到相关文章74篇;以关键词“new media”在SSCI数据库中搜索到文章67篇, 其中《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0篇、《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4篇、《Communication Theory》10篇、《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3篇。通过阅读筛选, 发现符合本次研究主题的论文共110篇, 其中学术论文105篇, 书评5篇。这些论文构成了本次研究的样本。

长期以来, 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盛行定量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内容分析、实地调查及控制实验等, 形成了功能主义的特点;而欧洲则以思辨、定性的研究为专长, 包括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等, 形成了批判传统。从上世纪70年代起, 符号学、叙事学、后结构主义等研究手法进入传播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也促使西方新媒介研究的深入开展。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 内容分析和文献分析并举的方法, 对相关文章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编码:发表年份、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法上, 遵循西方媒介研究的做法, 将其分为四大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历史批判研究及混合研究。

研究主题是本研究内容分析的重点。依照拉斯韦尔5W模式并结合新媒介自身分为如下主题:新媒介产业经营管理 (新媒介产业、市场战略等控制分析) ;新媒介内容研究 (手机、网络社区、博客、网络新闻及视频游戏等内容分析) ;新媒介受众研究 (受众的特点、受众的心理及行为等受众分析)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研究 (研究新媒介与其他媒介关系以及新媒介技术等媒介分析) ;新媒介的效果研究 (对个人、社会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效果分析) 。

研究方法及主题的内容分析

首先对论文的期刊来源研究发现, 西方关于新媒介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新媒介领域中的专业期刊, 其中4种以新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期刊中有94篇相关论文;而其他3种重要的传播学期刊相关文章仅16篇。

通过对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不同时期的新媒介研究呈现如下特点:

研究方法多为定量、定性研究, 混合研究增幅明显。在研究方法中, 2000年至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始终是新媒介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者共占70%左右, 其中又以定量研究方法居多。仔细分析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 21世纪初混合研究的方法仅占5%左右, 而此后, 这种研究方法逐渐增加, 增长了近15个百分点, 超越了历史批判研究方法 (15%) ;而历史批判研究方法则逐渐减少。以上分析表明, 研究者仍习惯采用传播学研究中传统的定量、定性研究去分析新媒介, 混合研究方法是最近几年 (2005年至今) 学者们尝试研究的新方法, 如Macias W等人在《Blog Functions as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During Hurricane Katrina》卡特里娜飓风侵袭期间博客传播的风险和危机功能一文中就运用了定量和历史批判的混合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中效果研究占主导, 控制研究明显增多。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效果研究一直是新媒介研究的重点, 其次是内容研究和受众研究。关于新媒介自身的研究, 重点仍是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及新媒介技术等方面。关于控制研究, 最近几年明显增多, 基本上与受众研究持平 (均为15%左右) , 究其原因, 一是随着新媒介层出不穷, 如何对不同形式的新媒介进行管理也成了西方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二是随着新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凸显, 西方国家和我国一样都十分重视新媒介的管制。

历史批判方法多用于效果研究, 鲜见于控制研究。通过进一步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交叉分析, 从中发现, 学者们大多用历史批判的方法对新媒介效果进行研究, 高达68.40%, 而在样本中没有发现用历史批判来对新媒介进行控制研究。效果研究中也多采用混合研究方法, 比如个案研究与历史批判混合。在内容研究和受众研究中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主要因为研究内容和受众多用定量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 此种方法对研究手机、网络社区、博客等内容以及受众对象的心理、行为变化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内容研究方面也多用混合研究方法, 例如个案研究与定性研究混合。而对于媒介以及控制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 显示出西方学者重视用思辨的方式来解决新媒介自身及其管控问题。

关于新媒介研究主流与动向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不同主题的研究比重日趋平均。比如2005年至今, 关于效果研究、内容研究及媒介研究基本持平。当然效果研究与内容研究是西方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领域, 无论是21世纪初期还是近几年, 二者都是研究主流。

关于效果的研究, 比较重视新媒介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 例如Radhamany等学者分析了移动电话、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关系的定位;[4]而Keith N等学者则指出了无线上网在公共和半公共空间的使用增强了社会互动;[5]Danah Boyd则通过对脸谱网曝光个人信息的分析, 指出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的融合;[6]Glen则认为新媒介摧毁了传统媒介如BBC的唯一声音, 提供给社会一种普世文化。[7]

关于内容的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是手机和博客, 关于二者的研究近10年来不断地深化;近5年也加强了对网络社区的研究, 而之前5年侧重点在网络新闻。例如关于手机的研究, 近几年多数结合着受众, 着重在于不同年龄阶段 (如青年人、中学男生等) 或特定群体 (大学生、戒酒成员、美日学生对比等) 使用手机的情况;同时也有学者讨论了手机使用的社会性以及手机与社会互动的关系、手机游戏等。而在早些年仅涉及手机技术以及与手机相关的政策 (如手机召回措施) 等问题。关于博客的研究, 近几年考察了博客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博客的风险和危机沟通功能、博客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方式以及博客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而早几年多见于博客的定义、特点等浅层问题。

定量、定性研究占主流, 混合研究是趋势。尤其是在效果研究和内容研究上, 目前西方多采用定性与定量中具体方法 (如个案研究、观察法、抽样调查等) 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西方学者关于新媒介的效果研究多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多涉及微观层面的研究, 比如新媒介受众的个体行为, 多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群体的新媒介具体行为。同时, 随着西方关于新媒介研究和认识的深入, 关于新媒介的问题更需结合定性的以及历史批判的方法加以思考。

历史批判方法对效果研究较重要。前文提到, 学者们大多用历史批判的方法对新媒介效果进行研究, 对于这种现象, 究其原因, 一方面承袭以往西方重视大众媒介的宏观社会效果的传统, 多采用定性的角度对大众媒介引起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 在新媒介时代, 这种思想将延续下去, 西方学者多采用历史批判的方法对新媒介的效果问题进行思考;另一方面, 伴随新媒介问题凸显, 显示出西方学者也开始重视用思辨的方式来解决新媒介自身及其管控问题。

摘要:本文选取在新媒介研究领域颇具代表性的《新媒介与社会》以及国际传播学会 (ICA) 主办的《计算机传播期刊》等7份国际SSCI期刊, 通过对以上期刊关于新媒介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 考察了21世纪国外新媒介研究的特点及动向。研究发现, 研究方法上仍以定量、定性研究为主, 但混合研究方法明显增多;研究主题上虽效果研究和内容研究占主导, 但不同内容的研究主题分布日趋平均;效果研究多采用历史批判方法。

关键词:新媒介研究,内容分析,互联网

参考文献

[1]Scott Rettberg.Introduction:New Media Studies, American Review, 2003, March-April, 35-42.[1]Scott Rettberg.Introduction:New Media Studies, American Review, 2003, March-April, 35-42.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1) :13-15。[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1) :13-15。

[3]吴信训.世界传媒产业评论 (第一辑)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207.[3]吴信训.世界传媒产业评论 (第一辑)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207.

媒介总监的职责内容 第4篇

1、研究市场,向公司提出媒介渠道规划部署和可行性方案;

2、分析公司媒介情况,整合公司优质媒介资源,提升媒介资源的利用效率;

3、负责新的网络广告平台资源和渠道开发、业务拓展,加强团队谈判的议价能力,构建共享多赢的媒介利益分配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4、管理整个媒介部团队,做好团队建设

任职条件:

1、大专以上学历,5年以上同岗位相关经验;

2、有传统及互动媒介经验,具备媒介方案撰写能力;

3、媒介资源开发、整合能力强;

4、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跨部门协调组织能力好;

媒介的暗面:新媒介的“科学危机” 第5篇

作者王颖吉在该书第二章谈到,新媒介在带来某些方面的明显进步的同时,总是伴随着人类文化在某些方面的退化。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媒介即讯息”,媒介总是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信息,包含着媒介自身的价值取向,但媒介的这种影响是人们难以察觉到的。新媒介的危险也正在于此,它看似中立无害,使用某种“障眼法”使人们只看到它美好的那一面,却忽略了它的种种弊端。但是,正所谓“福祸相依”,任何事物都必然具有其两面性。作者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新媒介带来的“福”与“祸”:

便利与麻烦、高效与低效。或许有人会好奇,新媒介带来的高效与便利有目共睹,所谓的麻烦与低效从何而来呢?毫无疑问,新媒介确实增加了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尤其是从有纸办公到无纸办公的飞跃,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然而,人们节省下来的时间又用来做什么呢?实际上,还是用来劳作。被节省下来的时间没有用来进行生命存在意义上的休整,而是被用来追求更高的产量。这是因为,我们必须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快速变化,并且技术为我们重新构造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总是仅仅符合技术演化逻辑的。新媒介技术的高效率反而造成了生命存在意义上的低效率。

沟通与隔绝。书中提到了两种关系的演变:首先是亲密关系,比如家庭和婚姻,人际关系复杂化带来的猜忌与嫌隙、媒介非常态的伦理和价值呈现使亲密关系变得淡薄;其次,借用里斯曼的术语,人们的自我意识、即基于本能或者感性经验的自我认知增强,但其自主性、即一种比较成熟的理性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却下降、甚至消失了,这导致新媒体人群深深陷于一种孤独之中——既明确的察觉到自我的存在,却无法与人群缔结和谐的关系。

自由与控制。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确实为网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它使信息可以更广泛地传播,一些以往不便发布、不能发布的信息得到了“公之于众”的机会,而贪腐等负面消息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样的情况等于所受控制的减少吗?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在为公民实现民主监督提供便利的同时,实际上也把网民自己放置在了同样的监控下——普通网民的一举一动同样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况且,正如作者所说,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其核心要点尤其是指对于自己的某些“自由”的适度放弃和牺牲,没有这样的利他主义精神的自由永远都不会变成真正的自由,以技术为手段对他人进行控制的做法是与真正的自由背道而驰的。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彼此监控,产生自由的幻想,却终将被互联网所桎梏。

总之,新媒介和它固有的价值取向不仅让我们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式,并且还向我们灌输了另一种思考的方式。假如谁不按照新媒体的方式生活、思考,比如反对无纸办公或声称无纸办公是有害生活的,那这个人一定会被视为顽固或者奇怪的人。新媒介和科学的客观主义范式一样,都让人们以某种公式化的思维思考事物,如果有什么东西不符合这个公式,那一定是这个东西出了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实际上就脱离了自己身处的现实世界。举例来说,在新媒介环境下,人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西方普世价值观,很大一部分人还会接受它,哪怕其中有某些观点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格格不入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我们都知道,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在思考、生活的时候,也应当以我们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而不是盲目地生搬硬套某种观点,更不是不加反思随波逐流。要想使新媒体多利少害,也必须从生活世界出发对其进行反思。

那么,这种反思该如何进行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的力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正是传统构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构建了我们目前的社会状态。钱穆先生曾经说:“欲考较一国家一民族之文化,上层首当注意其‘学术’,下层则当注意其‘风俗’。学术为文化导先路……风俗为文化垫深基。”就学术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有影响的恐怕就是儒家和道家。儒家推崇“仁爱”的君子之道,道家则推崇的是“有道无为”的豁达境界。不难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一大共同点就在于,主张修身而不损人,都崇尚一种个人和社会和谐安定的状态,只不过儒家的和谐更为世俗,而道家的和谐更为飘逸。这似乎和我们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正好相悖,举例来说,老子提倡“小国寡民”,认为理想的传播应当是有限度的,而反对大规模的社会联结,人们“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然而如果谁在当下的生活中放弃使用任何新媒介,那这个人就无法融入社会了,哪怕他只是希望逃避一种声色犬马的生活。现在的我们,比起自身的德行和社会的稳定,追求的似乎更是利益的最大化和欲望的满足。我们已经习惯了媒介之中展现的那一套非常态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新媒介中,常态化的生活被看做是不值得展现的,而被展现的东西越特殊越好,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更多地寻求刺激和“变态”,视传统、平静、安宁的生活为“异端”。

其次,要在生活世界里反思,还要关注个体的主体性。虽然传统在我们产生之前就对我们的生活世界产生了作用,但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所作所为总会对它产生影响,因此生活世界也是由我们共同构造的。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创造者,因此每个人都值得尊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尊重不仅仅是个人权利的尊重,更应当是生命意义上的尊重。所谓生命意义上的尊重,即是对生命发展过程的尊重,换言之,我们需要把人看做是能够不断进步的人,看做是不断健全的人。举例来说,就“理性”方面,我们要想尊重人就必须把人看作是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主体,他们能够对世界进行思考的同时也能够对自己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改正自己,而这些思考正源于他们生活的实践经验。如此来看,新媒介对人们思想模式的限制确然使人们远离了生活世界和自我反思,是对人主体性的破坏。

总而言之,新媒介固然是技术的进步,但其带来的种种问题却不容忽视。无论是新媒介还是新媒介上的内容,我们在接触时都需要警惕起来,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回归反思,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世界。

新媒介新内容 第6篇

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社会迅猛的发展中, 世界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文化现实与实际情况, 选择并明确了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加拿大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伊始, 就侧重于从平衡媒介生产、媒介内容和媒介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设定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他们所遵循的主旨是引导青少年正确解读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媒介文本。而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对大众传媒信息的接受及其所利用的传播能力, 其出发点是重视青少年的视听能力和制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1)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广大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 (2)

在英国致力拓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团体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把媒介素养教育应涵盖的内容概括为六大项目:媒介机构 (media Agencies) 、媒介型态 (media categories) 、媒介技术 (media technologies) 、媒介语言 (media Language) 、媒介受众 (media Audience) 、媒介再现 (Media Representations) 。 (3) 这六大项目基本上奠定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内容, 主要侧重于批判性教育。

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而是经过刻意的选择, 人们根据各种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建构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图像。因此我国也有研究者指出,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依据以下几项核心理念来设计和构建:其一, 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二, 媒介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三, 媒介信息是其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镜像”;其四, 媒介信息难免含有商业动机;其五, 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其内容密切相关;其六, 不同受众理解媒介的意义具有鲜明的差异。 (4)

针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情况复杂的现实状况, 有研究者提出, 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包括认知教育、批判教育和行动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让广大受众了解和掌握有关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是媒介素养的基础, 只有充分建立了媒介基础知识框架, 才能形成正确有效地运用和参与媒介的态度及行为, 这种基础的认知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至关重要。其次, 重视培养受众对传播媒介的反思、批评与监督意识, 这种反思性的批判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最为关键。对媒介信息的批判主要基于这样五个基本假设所可能产生的影响:1) 媒介信息并不全然真实地反映世界;2) 媒介信息往往经过复杂的筛选、组合与包装;3) 受众是一个个主动而多元的个体, 并非被动而能够加以预测的;4) 媒介信息的呈现可能受到包括媒介编辑者、组织负责人, 甚至政府主管机关的影响;5) 媒介的科技本质塑造了媒介的表现形式, 甚至塑造了其内涵。 (5) 再次, 必须对受众传授运用媒介的技术方法以及批评、监督媒介的途径与方式, 这种具体的行动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行动教育大致上通过三个层面来展开:第一个层面是让受众了解、熟悉并掌握初步操作媒介的基本技能;第二个层面是让受众用实际行动来监督媒介;第三个层面是让受众利用媒介拓展自我与完善自我。 (6)

哈洛伦 (James D Hallom) 在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论文中指出:像任何其他类别的教育一样, 媒介教育不可能在孤立的状况下获得充分的探索与研究, 比如无法脱离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经济、法律、民族、政治及社会背景来研究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恰恰是在这些背景中发展起来并且还在不断地起作用。 (7) 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也必须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教育等等实际国情, 选择适合不同层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特色的教育内容, 即对于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公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放性内容框架

从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与演化的历程来看, 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不断拓展, 呈现出从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的多元格局。 (8) 媒介素养教育在多元价值取向引导下, 内涵不断丰富、层面不断延展、方式不断更新。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涉及到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信息技术、生态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等许多学科的基础理论, 但是在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 始终有其稳定的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 这些核心要素和内在本质属性, 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 主要涵盖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 微观层面具体的媒介基础知识

其一, 媒介基础知识。包括媒介的种类、媒介的结构、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性质、媒介的特点, 媒介的局限性, 以及媒介的发展演化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

其二, 媒介生态知识。包括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媒介生态的维度和层次、媒介生态的观念、媒介生态规律等。

其三, 媒介信息知识。包括媒介的符号特质与形式特质、媒介信息的性质与特点、媒介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控制因素及信息检索、采集、解读、评估的方法和制约因素等。

其四, 媒介基本技术和制作技巧。包括基本的写作、编辑、摄影摄像、计算机应用等操作规程和技巧。

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侧重微观的媒介认知和具体的操作, 属于功能性教育, 主要为媒介信息的批判性评估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使学习者在掌握媒介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媒介使用的社会性与政治性, 较为深入地考察媒介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运行机制。

(二) 中观层面媒介专项系统培训

中观层面涉及到结合具体媒介文本进行分层分级的专项系统训练, 内容丰富而庞杂。主要包括:媒介内容分析;媒介语言分析;媒介修辞分析;媒介把关人与控制分析;媒介受众分析;媒介语境分析;媒介功能与效果分析;媒介文化与价值观分析;媒介意识形态分析;媒介消费分析;媒介审美分析等等。这种媒介专项培训, 在于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拆解为各个系统要素, 按照循序渐进、深度渐增的原理安排课程, 分级分层逐渐从各个侧面去体验认识媒介, 侧重分析思考, 属于思辨性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 体现在内容框架设计中也是如此。媒介素养教育专项系统训练必须在尊重人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前提下, 生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层级训练模块, 这样有利于在具体实践中以主题活动或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开放式教学, 在循序渐进的累积中培养思辨方法和思辨意识。

(三) 宏观层面媒介思想和媒介主体性教育

这一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媒介伦理道德教育;媒介心理素质教育;媒介批判力教育;媒介意识与主体性教育;媒介文化教育;媒介艺术教育;媒介美学教育、媒介哲学教育等等。这些宏观媒介思想的获得, 是在具体掌握媒介基础知识和进行媒介专项系统培训基础上, 不断拓展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媒介经验, 使主体逐渐具备媒介批判力和创新力, 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介和媒介资源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参与社会发展, 属于主体性、创造性教育。

媒介基础知识是形成媒介运用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的基础。媒介知识只有通过媒介专项的实践训练, 才能转化为媒介运用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知识的不断累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最终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媒介素养, 其中包括个体的媒介道德观与媒介价值观。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内容框架, 又要有比较充足的拓展空间, 为教学获得和运用媒介资源提供自主性和灵活性、开辟创造性的新领域。

可以看出, 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视角和内容框架, 整合了媒介及传播研究的模式和理论, 其重点在于理论与媒介现实的紧密结合, 在保持其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的同时, 不断汲取各学科的创新成果和实践领域中的鲜活案例, 实现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学科交叉开放研究。纵向上, 其开放性表现在采取分层分级的内容框架, 在深度、广度上逐渐递增, 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拓展。横向上其内容包括四个互动层次:基础性的媒介概念和知识;媒介文本的讨论与个人对媒介观点的表达;不同层次的相关媒介的调查与评估;媒介行动技能的训练与应用。这四个层次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其开放性表现在围绕媒介相关概念和知识展开的讨论思考、调查评估和表达应用上。

三、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

媒介素养教育因其与时俱进的传统和内容框架的开放性, 无论是纵向上分层分级的渐进式教育, 还是横向上互动参与的网络状或放射状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围绕其核心内容和内在稳定要素, 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包容性、渗透性和互动性, 尤其在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引入学校学科教学实践中, 这种多向度的灵活性、包容性、渗透性和互动性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具有了多维拓展的空间。

(一) 基于素质拓展与提高的媒介素养教育, 实际上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延伸。

目前已进入以视觉文化、注意力经济为主的信息时代, 其典型特征是大众媒体成为我们观察、了解, 进而把握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 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必须以媒体产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在认识和分析媒体产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 可以渗透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可以说, 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与途径, 是人文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合理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结果。

在学校学习情境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基于课堂、教材, 着眼于素质训练, 又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教材, 而是综合运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 在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指导下, 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现实的媒介经验出发, 以媒体产品为依据, 不断开拓解读和运用媒介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提升学生的媒介分析、判断、使用、创新能力, 这种灵活渗透性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重视建构性学习活动的媒介素养教育, 视学生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其内容是不断丰富、多维拓展。

媒介素养教育视学生为知识意义和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是在其核心内容和稳定要素中渗透个体现实的媒介经验, 和在丰富鲜活的媒介文化资源中, 不断丰富、多维拓展的。从根本上说,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图不在于强调刻板的规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序, 而在于学生借助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式教学和开放性内容框架的优势, 在教师和周围同学帮助下, 通过自身的感受、认识、理解与领悟, 对以往媒介知识经验进行再审视、再发现、再加工与再创造, 从而内化成为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 生成多彩的内心媒介世界和心智结构。与此同时, 让学习者在判断复杂的媒介问题和运用媒介进行表达、交往、沟通、交流与创新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 有力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建构与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在教师和学生、课堂和社会、教材和案例、个体经验和文化资源的多边互动中, 学生自主进行媒介知识意义和媒介素养的建构, 并在生活领域延伸对媒介知识意义的深层理解与运用, 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引导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支撑与促进, 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媒介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开放性, 为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维拓展平台。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因其开放性, 为教师设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案及其评价标准提供了多维拓展的平台。媒介素养教育尤其重视与倡导一种独具特色的认识论。这一认识论认为, 现有的知识既非简单地来自教师的传授, 也非来自学生的发现或者学习, 它是一门批评性的调查研究和对话的学科, 通过这种独具批评性的研究与对话, 新的知识和新的认识被学生和教师能动性地创造出来。 (9) 为了促进学生对媒介知识、媒介意义和媒介素养的建构, 势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媒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媒介经验, 在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指导下, 以宽容的态度和兼容并包的胸怀, 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媒介理论和媒介技术, 并将这些理论与技术跟自己的媒介经验和教学经验相结合, 转化为可以共享和迁移的媒介素养教学案例, 充分展示出媒介素养教育特别尊重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宽广襟怀。比如, 英国电影学院 (British Film Institute) 的课程综述 (Curriculum Statements) 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它提供了一种新型而独特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计, 这种设计主要由教师自己规划完成, 他们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恰当地定位在着重培养学生的传媒理解力及其媒介参与能力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英国电影学院的教师们没有按照研究的对象或者单纯的媒介技能来设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框架, 而是根据学生概念性的理解需求来精心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 (10) 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往往向学生提供若干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或关节点 (Key Aspects) , 再根据这些核心概念或关节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参与课堂讨论。

(四)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多维拓展, 为我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

媒介素养教育既可以根据学校课程的不同相关性灵活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中, 也可以设置为独立的专门课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一种互动发展的过程, 它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 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 其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渗透性和灵活性, 这也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再是完全预定的和不可更改的, 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也不再局限于学科界限, 而是向跨学科、综合性全面迈进, 由累积媒介知识不断走向发展和创造媒介知识意义。媒介素养教育必然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性, 不以所谓的权威观念来控制课堂和学生, 不仅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充分的空间, 而且把学生看作媒介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更把学生视为媒介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必须体现多元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多维拓展, 深刻地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 体现出先进的媒介观、课程观、教学观及学习观, 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因素, 势必影响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在媒介素养教育开放性内容框架指导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 不是僵硬知识的总和, 也不只是政府和媒介专家关注的事宜, 而是师生的互动性、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与开放性的内容、政府和媒介专家的指导多方交叉渗透的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独特系统。也就是说,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像传统学科课程那样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强行规定学校教什么, 而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更新扩展的。这样,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不断走向开放、走向整合、走向灵动, 由单纯的文本概念转变为复杂的体验历程, 教师和学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主体与创造者, 在互动的过程中, 共同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开发与创新, 由此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壮大的能动力量。

(六)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新知识、新方法不断融合, 表现出动态、复杂、渗透的多维拓展态势。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 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必将衍生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向, 产生新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媒介教育专家和研究者介入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 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整合与协调, 融合各学科的新成果, 提供学习活动策略, 进行理论探究和开发指导, 为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与技术支撑, 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僵化凝固的, 而成为一个动态、复杂、渗透发展的过程, 表现出多维拓展的态势。

信息化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 促使大众传播媒介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力与渗透力显著增强,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更能无限多样地满足人们的视听感官需要, 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大众文化信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程度,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媒介现实中生存。媒体业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二课堂, 时刻刷新与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我们适应与改造周围环境的方式。 (11) 因此, 媒介素养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 也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媒介化社会中开展终生学习的基础条件。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 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提高学生的媒介文化、媒介道德、媒介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传播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研究者担心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会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天然有着与时俱进的品质, 个别研究者所担心的泛化恰恰证实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所体现出的广泛性、普遍性、灵活性、包容性和渗透性, 具有多向度层级融合与多维拓展空间。

注释

1裘涵, 虞伟业.日本媒介素养研究与借鉴[J].现代传播, 2007 (5) :128.

2张毅, 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J].新闻记者, 2007 (10) :66.

3Bazalgette, C. (ed) . (1989) .Primary media education:A curriculum statement.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4张冠文, 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13) :69-70.

5Hart A.Understanding the media:A practical guide.Lodon:Routledge, 1991:78.

6龙黎飞.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 :116-117.

7James D.Hallom:Media education and research:in search of soundbas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In Media Development, 1995:3.

8大卫·帕金翰, 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2) :76.

9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 (4) :57.

10大卫·帕金翰, 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2) :77.

新媒介新内容 第7篇

美国皮尤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与2013 年相比, 2015 年, 从Twitter上获得新闻的人增加了9%, 从Facebook上获得新闻的人增加了16%;从具体年龄段来说, “婴儿潮一代” (即1946—1964 年左右出生的一代人) 有60% 从电视上了解新闻, 而“ 千禧一代” (1981—1996年出生的一代) 则有61% 是从Facebook上获得新闻。在中国, 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开始从社交媒体上获得新闻。大量受众流失, 内容生产唯一性的优势不再, 传统媒体该如何运用全新的理念、方式和流程重塑竞争力?顺势而为, 做好跨媒介的内容生产,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理念?

美国皮尤调查中心“卓越新闻项目”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PEJ) 主席汤姆·罗森斯泰尔说过, “在一个消费者决定他们获取什么新闻和怎样获取新闻方式的世界里, 未来属于那些最懂受众的人, 属于那些会利用这种知识和懂广告的人, 而这些知识却存在于新闻业以外的地方。”[4]当下, 多媒体作用的网络平台上, 人们获取新闻的行为方式可以概括为便携化、个性化、参与性。腾讯科技企鹅智库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对国内受众获取新闻渠道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17.6% 的人获取新闻的渠道是社交应用, 甚至超过了PC端的新闻网站16.9% 的比例。基于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 如何把传统媒体的信息生成与传播活动融入并扩散到现代化的信息传播网络中, 并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 是传统媒体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因此, 我们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的新理念就是“数字第一”。

所谓“数字第一”, 就是不管生产什么样的内容, 首先要考虑的是, 它是否能够并且适合数字化的手段呈现。当下, 很多传统媒体开辟了报纸的网络版、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 把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通过网络加以复制和呈现, 但这还远远不够。众媒时代, 传统媒体要寻找尽可能多的数字传播载体, 比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以及一切可以借助物联网来实现的视频屏幕载体。当然, 对数字化载体的选择不应盲目, 可以根据新闻故事的特点、平台的个性优势以及受众的使用习惯来选择。

“数字第一”还意味着重新审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 它要如何改变才能与数字化的呈现形式, 与数字载体下受众的阅读习惯相匹配。如果说第一步是做一个“互联网的媒体产品”, 那么第二步, 是做一个“媒体的互联网产品”。

二、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内容?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生产的进入门槛进一步消解, 一方面它使得信息传播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它使得用户贡献内容 (UGC) 变得更加高效和快捷。

(一) 基于“粉丝经济”的大数据分析

首先要做的是大数据分析。以往, 我们总是强调媒体不断扩张容量, 把受众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都搜罗进去。殊不知, 每一次扩容, 对每一个受众个体都意味着有效信息比例的缩减, 意味着与其他媒体同质化程度的提高。所以, 当网络环境下大众化的内容急剧贬值, 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大众解构为小众、个众, 呈现部落化、社群化的传播形态, 重新明确市场定位, 实现传播内容的精准匹配。

据了解, 在美国, 除了主要采用收听率和收视率做内容分析外, 传媒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巨额金钱和精力做大数据分析, 让内容生产直接与受众连接。主要是了解在媒体网站、社交媒体上, 谁来阅读我的新闻, 停留了多长时间, 有没有具体的反馈, 反馈是什么, 从而来改进和修正报道。美国媒体还将大数据的分析直接运用到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中。美国俄勒冈州校园枪击案发生之后, 美国新闻媒体通过实时大数据分析, 搜寻到与枪击事件相关的各方信息, 在证实和证伪后, 选择性地用于新闻报道当中, 为挖掘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便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使用一款名为DATAMINR的软件, 专门针对Twitter上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辅助报道内容的生成。

反观国内, 除了收听率和收视率, 较少看到大数据的分析被直接用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上。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各类聚合性媒体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流, 加强对这一块庞大的数据量的监测, 将有利于我们寻找到更有价值的内容, 以用于媒体各个平台的新闻生产中。

(二) 逆向思维下的内容生产

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传播与接受, 而是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用户不但消费新闻, 还能参与新闻。[5]因此, 我们要改变“传统媒体生产什么, 受众就接受什么”这一单向的传受理念, 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多个平台运营用户、聚集人气, 从而发动用户贡献更多的内容。

可以通过互联网找选题, 了解受众正在关心什么, 对哪些话题感兴趣, 据此进行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 抓住受众的兴奋点。

可以成立数码工作室, 聚合互联网生产的文字和视频, 用于传统媒体内容的再生产。将这些视频和文字的生产者直接引入到现有的内容生产, 为我所用。

还可以将当下流行的众包与众筹的概念引入到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和节目制作环节中, 让受众和粉丝在充分的参与感中体验获得感, 通过用户体验来增加媒体黏度。

(三) 分享式的文本生产与表达模式

传播载体的变化必然带来传播内容的变化, 要拥抱众媒时代, 传统媒体还要重塑文本生产和表达的模式, 特别是要重视互联网的链接属性所带来的传播内容更加重视分享感的这一变化。

传统媒体应更加重视独家新闻背后的精品化文本的生产。随着云计算的全面展开, 理论上讲, 每个机构乃至个体获得信息的时差趋向于零, 因此独家报道将不再是媒介竞争的唯一优势, 独到的分析、评论和阐释才是未来媒体内容竞争的主要领域。因此, 我们应善用互联网链接带来的全景化、立体式和多层次的信息分享来延伸相关的新闻背景、充实相关的新闻内容和深入相关的新闻讨论, 在详尽梳理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事实背后的真相、原因、本质、意义等, 进行更加精品化的内容生产, 这是新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专业价值所在。

此外, 要产生链接、促成分享, 传统媒体在文本的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表达方式的变化。以标题为例, 原来我们更强调的是时间、地点等要素的交代, 而现在衡量一个好标题的标准之一是它能否有效激发用户进行转载和分享。内容更加强调小切口和趣味性, 强调讲故事的重要性。

在众媒时代, 我们应善于利用互联网链接带来的分享性, 通过新的生产方式让内容在跨媒介平台的传播中加值。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流程?

在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 由于“原主流模式创造价值的能力正在衰退……新老产业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可能宣告解体”[6]。媒体融合时代的流程再造强调的是开放、兼容、多元、承接, 可以让传统媒体以较低成本获取高效度的自我更新。

然而, 很多传统媒体无论是流程设计还是制度安排上, 都还是以传统媒体的核心业务为中心, 大多将新媒体的内容呈现仅仅作为传统媒体内容的复制和延伸。在众媒时代, 这样的流程将会得到改造。可以这样假设:媒体获得新闻, 首先通过各类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首发, 并不断进行动态的更新和完善。而传统传播渠道比如报纸或者电视则主要是在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延伸报道。这种延伸报道主要是通过精写、精编, 与新媒体实现功能差异化, 更强调做解释性新闻, 侧重报道和分析趋势, 而不是基本事实, 实现传统媒体的精品化。

编辑部形态的改革也是流程再造的一部分, 应改变传统媒体编辑部和新媒体编辑部分立并行的“两张皮”的组织架构, 将两个各自为政的编辑室整合成一个新闻编辑室, 更强调内部的互动与深度合作。首先, 内容的生产收集过程将是新媒体编辑室和传统媒体编辑室汇流而得的;其次, 收集而来的新闻内容, 需要经过一个评估中心, 对新闻素材做出价值判断以及去向判断, 解决新闻分发问题, 手机、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建制, 使得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 从而保证多介质、全方位传播。

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人才?

全媒体时代的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 传统媒体要拥抱新媒体, 人才的转型尤为必要。新人才的特点是, 一方面能纯熟地运用新媒体的技术, 承担新型的媒体工作室的各项编辑任务;另一方面, 还要对新闻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如何放大价值有着基本的判断力。新人才必须既懂新闻传播规律, 又懂新媒体发展规律, 是一种新的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当前, 这种新型传播人才的缺失是国内外媒体共同面临的制约发展的瓶颈。改变这样的现状, 传统媒体一方面应加大对新媒体人才的引进, 打造新鲜的媒体队伍;另一方面, 通过收入分配机制、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激活现有人才的能量, 调动现有媒体记者转型。

可以开展现有编播队伍一专多能的培训, 建立掌握音频、视频、简单网页制作、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媒介融合新闻产品的编辑与制作等多种能力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将网络供稿数量、稿件点击率等指标纳入记者绩效考核体系, 强化采编人员的新媒体意识。特别应鼓励传统媒体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人, 比如著名主播、评论员等, 开设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 将其塑造培养成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从而提高用户对他们背后的媒体的关注。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下的媒体生态正在超越以用户参与为主要特点的WEB2.0时代, 进入了一个一切皆“媒”的“众媒时代”。它的特点是:用户的阅读兴趣变了, 消费场景变了, 内容生产方式变了, 内容服务方式变了, 媒体至此迎来了一场全产业链的变革。[1]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如何适应、引领这场变革, 需要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 而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说, 就是树立新理念、生产新内容、构建新流程、培养新人才, 以跨媒介的内容生产重塑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关键词:众媒时代,传统媒体,跨媒介,内容生产

注释

1[1]腾云企鹅智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15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属于亿万人的“众媒时代”.公众号“企鹅智库”, 2015-11-12.

2[2]刘鹏.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若干趋势.新闻记者, 2015 (4) .

3[3]陈文敏.微传播时代的“公民新闻”谫论.新闻界, 2012 (6) .

4[4]http://state of the media.org/2011/overview-2/keyfindings/2011-3-14.

5[5]钟剑茜.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生产中的受众参与.当代传播, 2012 (1) .

新媒介新内容 第8篇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指导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由媒介认知、信息解读、信息评判、信息制作与传播等多个维度的内容构成, 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是针对媒介素养构成内容实施的有针对性对受教育对象进行指导培养的一项广义的社会教育活动。中国地域广阔, 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同, 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会影响到公民的媒介参与、信息处理、评价倾向。因此不同地域中的人们的媒介素养差异或大或小地存在着。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多民族聚集, 多元民族文化在此交汇, 彼此影响, 处于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同样也具有地域性特色。

二、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在媒介素养教育目的上, 不同研究者的论述有差别, 对媒介素养内涵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媒介素养教育目的的看法。复旦大学张志安、沈国麟认为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身、参与社会发展。张志安、沈国麟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重点放在了对媒介的理性批判能力方面, 媒介素养受教育者有效地利用传媒资源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基于健康的媒介批判意识之上的。中国传媒大学袁军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拥有通识性的媒介知识以适应媒介化社会生存,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还要正确地认识国外信息传播问题以免被西方部分媒体的信息报道混淆了视听。袁军教授对媒介素养教育目的的论述更多的是基于社会环境的信息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这一宏大的社会信息环境之上。公民素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媒介素养是公民素养的构成部分, 公民媒介素养关系到社会媒介化背景下社会管理、民主参与等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中国传媒大学张开教授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提升至培养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以提高社会文化品质的高度。

“社会运动通常指有意识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旨在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引发或阻止社会秩序的大规模变化。”[1]在早期的工人运动、革命等社会运动中, 运动有着鲜明的行动对象, 往往带有阶级性。而新时期的社会运动由于主题与内容同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相关, 社会运动的目标与对象开始泛化, 内容开始与普通的社会成员联系紧密, 如节能环保运动、疾病预防运动, 运动的内容与运动组织者也紧密关联, 此类运动被称为新社会运动。既然新社会运动目标泛化, 内容与大多数社会成员相关, 这一特征与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匿名性相契合, 新社会运动组织广泛使用传媒以达到社会运动的目标。由于新社会运动的目标泛化, 大多数媒体受众均是新社会运动的对象, 媒体受众的媒介素养成为新社会运动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社会运动组织希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公民使用传媒、利用传媒推动新社会运动发展的目的。让受众拥有使用媒介达成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构成的维度之一。

具体到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而言, 让受教育对象的各民族大学生拥有普遍意义的媒介素养能力, 如正确解读使用传媒信息的能力、较高的媒体使用技能、对媒介组织属性的正确认知、参与媒介的能力等, 这是最基础、最起码的媒介素养教育目的与目标, 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新疆南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新疆南疆高校是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校园, 每一种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色的符号呈现与意义表达, 族际间理想的互动与交往需要族际间更好地了解彼此、知悉彼此的文化符号意义系统, 推动彼此更顺畅地交流, 而对文化符号意义的正确解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个目的是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符号的意义内容, 以推动各民族大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相处。部分不良政治信息试图通过隐蔽的途径进入新疆南疆高校, 侵蚀部分信息话语意图辨别能力差的大学生, 企图干扰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稳定和谐的局面。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境内外反动势力不良政治信息背后不可告人的阴暗意图, 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不良政治信息侵蚀的免疫能力。可见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是增强各民族大学生识别境内外反动势力炮制的各种不良政治话语的险恶意图, 提高防止被不良信息蛊惑的信息免疫能力。

新疆的不少少数民族是跨界民族、跨境民族, 其民族的主体或其他成员大多分布在中西亚部分国家, 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浏览中西亚部分国家的互联网站, 收集中西亚部分国家的报刊, 受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影响较大, 但中西亚部分国家的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活动毕竟根植于其特有的政治文化土壤之上, 在理念与实践上与我国大众传媒存在较大差异。培养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认知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也就成为了新疆南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综合上面三个方面的目的, 可以看出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促进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的团结, 实现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三、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要实现上文论及的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就需要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来支撑, 通过具体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传授, 让各民族大学生拥有相应的媒介素养能力, 通过受教育主体能力的提升来达到教育者的目的, 这一媒介素养教育理念被称为“赋权”。“赋权”一词在英文中为词语“empowerment”, 可见“赋权”的内涵非指给予权利, 而是让对象拥有某种能力,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赋权”是指让受众有正确处理信息、有效参与媒介的能力。让主体具有某种能力以推动主体参与某项社会运动, 这比单纯地在条文上写明主体具有某项权利的静态予权行为更有实在的意义。“赋权”一词的内涵, 展现了对现代公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 保障现代公民有能力使用法规赋予自己的各项信息传播的权利, 提升现代公民的素养与能力。

依据目前的研究成果, 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构成, 划分的标准不同, 其构成维度差别也比较大。中国传媒大学袁军教授分析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 介绍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状况, 提出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与理念, 包括三方面:参照西方媒介素质教育的经验结合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对全民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坚持防御与建设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体与课程模式, 认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部分:科学的媒介通识教育、对西方传播的正确认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本土化内容教育体系。[2]李琨则把媒介素养教育分为:技术应用层面、语言语义层面、价值观层面、媒介环境层面。[3]所谓的技术应用是指使用媒介工具的能力, 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新兴媒体的日新月异, 民众的媒体使用能力成为普及新兴媒体、充分开掘新兴媒体社会功能的重要前提;语言语义是与呈现信息的传媒符号知识相关, 指民众正确使用传媒符号, 准确解读传媒符号意义的能力;价值观层面是指传媒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塑造与影响;媒介环境则指影响传媒组织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尽管划分方法有所差异, 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正确认知判断媒介信息和有效使用媒介工具。

由于影视信息传播“通过运动的画面和伴音, 将客观事物生动纪实的形象直接奉献在观众面前, 使观众听其声, 观其形, 见其状, 如临其境”。[4]这种现场感式的信息呈现使得影像信息具有了更高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受众往往更容易把影视真实视为客观现实, 因此培养受众的影视素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张开认为影视素养指“认知、解读、分析、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认为受众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影响到他们的影视素养。[5]新疆南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解读电影、电视影像作品中其他民族文化符号系统的意义及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 目前的意义解读状况。

如前所述, 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如媒介信息解读与评判、媒体使用、参与媒介等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容易作到, 相关可供借鉴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包括基于新疆南疆地域特色的有自身特点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如对传媒中其他民族文化的解读、对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认知等, 而这一块内容是新疆南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内容与难点所在, 笔者接下来重点阐述这一步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一) 对其他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正确解读

在早期的文化研究者看来, 文化是经验知识再现, 是人们与实践物质之间关系的象征性呈现, 从这个视角来看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多元文化系统是不同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代表实践物质的符号呈现。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则认为文化是相关者对其有关事物社会关系想象的再现, 可见阿尔都塞对文化的认知与经验实践的视角有很大差异, 更多地出自于对人的认知、观念的一种总结与提升, 而这种与想象事物观念性的认知成为文化构成的内容来源与基础。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的来源与形成可能是多个维度的, 有实践经验型的, 有想象型的, 不同维度视角的文化均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行为实践产生了重要的直接影响。可见从媒介素养视角看待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文化也应采用多元文化视角, 媒介本身是文化的符号呈现系统, 是象征的, 对象征性文化的象征与对实践性文化的象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在伦理观念、宗教信仰、价值取向、民族归属等方面, 彼此有着很大的差别, 各民族大学生习惯性地根据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民族归属等对其他民族的符号进行解读和判断, 由此往往带来误判与误读。既然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内多种民族文化符号系统差别明显, 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应是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其他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 相应地, 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让各民族大学生通过讲座、活动、大众传媒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准确理解各符号的象征与表达某一意义内容所应用的准确的能指符号系统。

(二) 正确认知国外传媒

在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构成上, 国内学者认为应培养我国民众正确认识西方大众传播的能力, 其实在这里“西方传播”是代指国际传播, 由于西方国家在全球大众传播中占据强势, 西方国家大众传播活动对我国部分民众的信息获取使用状况影响显著, 而南美、非洲、西亚的大众传播对我国部分民众影响较弱, 故用“西方传播”替代“国际传播”。在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西方国家传播强势的背景下, 这样论述非常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化传播的战略, 是出于培养我国普遍民众国际传播意识, 增强我国民众国际传播能力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国家战略构想。

然而在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 这一情况有特殊的地方, 结合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媒体的状况, 笔者认为除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西方国家传播方面的媒介素养教育, 还应当对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中西亚部分国家信息传播方面的媒介素养教育。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维吾尔大学生浏览的国外网站、观看的国外电影、电视剧, 美国的网站、电影、电视剧占比并不高, 因为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 阅读收看很有困难, 而土耳其的网站、电影、电视剧浏览收看率比较高;哈萨克族大学生更经常浏览哈萨克斯坦的网站, 收看、观看哈萨克斯坦生产的影像节目, 笔者在课堂上曾碰到一位哈萨克族女大学生用MP5观看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的晚会节目“纪念哈萨克斯坦独立20周年纪念”;柯尔克孜族大学生则经常浏览吉尔吉斯斯坦的网站, 阅读吉尔吉斯斯坦的报纸, 笔者在课堂上碰到一位柯尔克孜族学生阅读一份吉尔吉斯斯坦的报纸, 报纸的内容是对阿富汗柯尔克孜族人生活状况的报道。这源于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符号系统与新疆少数民族民众的信息传播符号系统具有较大的相通性, 语言同属突厥语系, 加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均是跨境跨界民族, 在感情上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更关心中西亚部分国家的大众传播, 会更愿意浏览或收看中西亚部分国家的传媒信息或影视节目。

然而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是基于本国政治需要、文化需要而进行的符号建构, 中西亚部分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文化价值观上、利益诉求上与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新疆南疆高校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上述问题缺乏准确的认识, 甚至由于民族宗教感情因素而盲目信从, 甚至由此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我国的大众传播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可见培养新疆南疆高校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解读中西亚部分国家的大众传媒信息的意义成为跨境民族大学生、跨界民族大学生占比较高的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内容。

(三) 识别不良信息的图谋

新疆地缘位置特殊, 国内外各种信息传播在新疆交织在一起, 国际反华势力借助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混淆视听, “三股势力”有针对性地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境内外分裂分子积极利用先进的传播媒体加紧向新疆部分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辨识、判断、抗拒境内外分裂分子利用各种方式传播的不良信息的能力, 不能够正确的分析、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 从而被其利用因此, 培养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辨识、判断、抗拒境内外分裂分子利用各种方式传播的不良信息, 增强其分析、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构成了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内容。

四、结语

从前文的论述中, 可以看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关系密切, 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联性。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会影响乃至决定着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的设置, 毕竟具体的行为往往是为特定的目的服务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具体的社会活动, 实施者借助这项活动来实现培育公民素养, 提升公民个人发展能力, 实现社会整体目标等各种各样的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我国地域广大, 不同地域文化差异较大, 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 多民族集聚, 多元民族文化并存, 且差异明显, 民族、宗教等文化因素成为影响新疆南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 新疆南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摘要: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环境有其特殊性, 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民族团结、校园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媒介素养教育的服务性决定了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既要包含一般性知识, 也要包含含有地域特色的知识, 这主要体现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正确解读、对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正确认知、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等方面。

关键词:民族,媒介素养教育,目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陆晔, 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189.

[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204-219.

[3]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 2003 (5) :40.

[4]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52.

新媒介新内容 第9篇

一、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系统是自我供给的一个生态体系。这是保罗·莱文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本观点, 这名北美著名的数字媒介理论学者, 继承了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衣钵, 并向前推进一步, 从而使其论述更具前瞻性, 以适应新媒介时代的理论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我们只有理解这一观点, 才能清晰地理解新媒介及保罗·莱文森关于“媒介生态”的理论。如同蚂蚁的触角一样, 人的眼、耳、鼻、舌、身, 都有着获取信息的本能和作用, 接收信息的同时, 再造信息。而文字、报纸、电台、电视, 相继作为人的这五方面官能的补充, 为人类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获得和传播信息实现了存储化、即时化、声响化、图像化, 而后来发展起来的网络, 以及受网络技术支撑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介”和“新新媒介”, 则是对前一类群媒介更进一步的补充, 或者说延伸。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在机械时代, 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今天,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之后, 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 以至于能拥抱全球。”

二、“群”的力量不容忽视

媒介与人不分彼此。从语言的交流, 到文字的传达, 再到声音, 再到图像, 人类表达和求知的欲望不但从没停止, 而且不断扩大, 构成了一个生长的力量, 最终形成了媒介的生态体系。每一种媒介载体诞生的驱动力量都是表达, 说的欲望, 记录的欲望, 听的欲望等等。但是, 最终的完善与成型都是在实际应用推动下完成的, 文字的统一, 印刷技术和造纸术, 收音机以及电视的发明, 很清晰的一条脉络:欲望推动技术, 使载体的工艺制造成为可能。等到最基本的欲望实现后, 实用性被强化, 例如文字载体书写和携带的便捷性, 收音机和电视机的音质和画质。一旦实用性达到一定程度, 个性化表达便被突出, 此时便出现了“艺术”。但是, 在互联网时代, 个性表达变得越来越便捷, 越来越技术化, “艺术”似乎已成为花边和装饰, 信息和观点形成强势。我们可以看到, 在互联网的体系内, 人作为个体不断变弱, “群”的概念重新加强, 从QQ到博客再到微博, 无不以个体出现, 并以“群”的样式存在、滋生并蔓延, 形成一个个类似于“部落”的存在体。

信息被肢解成碎片传播, 一个“群”如同一片土壤, 由于对同一则信息的解读和传播角度不同, 信息的成长方向和样式也不同。“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小孩子之间无聊的攀比和表现, 但是一旦被另一个角度解读, 顶级跑车和红十字会二者之间刺眼的矛盾便如同一粒种子, 迅速在另外一个土壤里生根发芽并蔓延和扩大, 最后形成另一种与最初截然不同的信息。这其中“群”的力量不容忽视。

三、有生命的信息

如同纸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书写和阅读习惯一样, 新新媒介伴随着网络的出现, 改变的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由个体到“群”, 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以微博为例, 其简短的形式, 简单的只有一个字或一张图片, 交流和传递着浅化、泛化、碎化, 强化了思维的单向。保罗·莱文森认为新新媒介恢复了人类的某些原始的欲望, “我们从来就渴望既阅读又撰写, 既接收又挑选我们的新闻……就像简短书写的冲动一样, 我们从来就没有丧失生产的冲动, 随着新新媒介的出现, 人们撰写、挑选和生产的冲动就恢复了。”由此, 我们进一步探讨以微博为典型的新新媒介可能将整个媒介带往何方。

如今, 新新媒介的功能中大大增加的部分是:参与性与使用性,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参与过程中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我们注意到, 微博的评论功能已使微博的发布者和阅读者之间形成互动和黏性, 其表现为:1.信息被阅读者以评论的形式再分解、再解读;2.阅读者的“评论”成为信息的延伸或链接;3.“评论”成为另一阅读点。如果微博所发布的信息是棵树, 那么评论就是信息树上的枝叶, 它使评论者与信息发布者之间形成他们所共有的拥有自我符号系统和交流方式的“群”。

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 传播者、媒介、受众处于几乎同一点面上, 信息构建、接受过程以及再传播, 三者之间相互转化。例如新华社今年新近推出的新栏目“中国网事”, 其稿件由头大多源于网络热点, 或是论坛, 或是博客, 或是微博, 记者根椐相关信息进行深入采访, 将一个新闻点挖掘出来进行报道, 由于新华社的报道, 网络热点被权威化、深入化, 并被众多媒介传播, 同时重又回到网络。由此可见, 传播者、网友、媒体 (新旧媒体) 角色已不再是一成不变了, 一定条件互为参照。

“受者即信息”, 上面我们谈过, 一个信息通过微博传播, 同时也通过读者的评论, 深化、丰富、甚至改变信息的发展方向。未来, 媒介的延伸将触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点, 每一个点都可能成为接受和反馈的媒介 (目前称为“自媒体”) , 微博的作用就是这个“点”的作用。

新媒介正在渗入朝鲜 第10篇

真的是这样吗?

“朝鲜已经改变了许多,”一位平壤的年轻姑娘说。她认为,巨变的起源是外部媒介的渗入。

如《朝鲜每日资讯》记者克里斯·格林所言,朝鲜人为了获得新资讯,已经“发明”出了不少出奇的点子。其中一种,便是让人将U盘绑在气球上,从韩国飘入朝鲜境内,这样就不必被边防检查里边的内容了。

国际咨询和研究公司InterMedia在2012年发表了一份名为《悄然开端》的报告,揭示了在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中,朝鲜人民的生活是如何悄然发生着变化的。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科技记者大卫·李则在近日发表了《世界最神秘国家的网络生活》一文,让人们得以更清晰明确地了解到朝鲜的“互联网”情景。

朝鲜官方网站的服务器在国外

在朝鲜,接待外宾的酒店大多配备有可上网的电脑,平壤和清津等城市更出现了网吧。不过,在这些可以上网的地方,电脑装载的并非是世界通行的微软Windows,而是一套名为“红星”的系统,开机音效是朝鲜民谣《阿里郎》。这套操作系统由金正日在世时亲自主导开发。

一个预安装的自述文档解释说,这套系统在各个方面都符合该国的价值观,而这一点十分重要。

进入“红星”系统后,可很快发现,电腦上显示的年份并不是2012年,而是101年。这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纪年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金氏纪年”,亦即,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任领导人金日成的诞生年份开始计数。

浏览器当然也不是微软IE或谷歌Chrome,而是非盈利性组织Mozilla基金会所开发的开源网页浏览器Mozilla Firefox(火狐)的一个修订版本。朝鲜方面给这个浏览器起名为“Naenara”,在朝鲜语中意为“我的国家”。

Naenara同时也是朝鲜新闻门户网站的名称,这个网站还有英文版本,是少数可以合法运营的网站之一。网站的服务器大多在国外,比如,朝鲜中央通讯社的服务器在日本,“联合阿里郎”的服务器在中国,Minjok Tongsin(民族通信)的服务器则在美国。

然而不管服务器设在哪里,这些网站上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点:所有网页都必须嵌一段代码,不长,却很重要——有了这段代码,只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被提及,他的名字就会自动地变得比它周围的字体稍微大一点,足够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在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这三大社交媒体上,朝鲜都建立了官方账号,账号名字不是“Uriminzok”(意为“我们的人民”)就是“Uriminzokkiri”(意为“我们的国家”)。目前,朝鲜官方在Youtube页面中上传了超过5000个视频,获得了超过350万次的点击;发了5111条tweet的朝鲜官方Twitter账号则获得了10795名粉丝的关注。

用气球传韩剧U盘

开头提到,朝鲜人为了获得新资讯,让人将U盘绑在气球上,从韩国飘入朝鲜境内。通常,里边都是一些韩国电视剧、娱乐节目或者维基百科的朝鲜语版。

风险当然是有的。非法观看外国电视,以及持有非法的手机,这在朝鲜都可能被打为“反革命”的重罪;然而《悄然开端》的作者之一奈特·克伦琴说:“现在的人所愿意承受的风险远不是20年前所能想象的。”

他们采访过一个25岁的男性“脱北者”,并从他那里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看一集韩剧就犹如一场心理战争。首先,我需要把窗帘都拉上,并锁好大门,以免有人突然接近;其次,我戴上自己的耳机,并将音量调得很低,这样别人就无法在外面偷听;由于时不时还有人巡逻检查,所以我得保证能够在巡逻的人到来时迅速关掉画面……这整个看韩剧的故事几乎足够拍一个新的电视剧。不过,正因为有着偷偷摸摸的感觉,让整个体验更添了几分刺激。”

在这刺激之中,年轻的朝鲜女孩开始偷偷学着韩剧里的流行词,当她们与别人聊天时,只要发现对方也用了相同的词,就知道对方与自己是“同类”;甚至连中年主妇也认为,如果你不了解一些外国资讯,就根本没法与朋友展开交流,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开了头,其他人就会沉迷进去”。

有许多人在看过韩剧之后,开始抱怨朝鲜电视的片面性,因为“韩剧更加生活化,不像朝鲜,我们的电视只播漂亮的图景”。尽管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并不会因为接触的外国资讯变多了就觉得朝鲜不好,但他们对美国跟韩国的印象却有了极大改观。比如一个31岁的男性就说,他从小就被教育说韩国很穷很落后,但他看了韩剧之后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通过“修电视”搜看外国台

不过,能够光明正大上网的,只有少部分精英、学者和科学家。相比之下,之前曾经同样被视为权贵阶级专属的电视,已经悄悄走进朝鲜的平常百姓家。

多亏了中国的“帮助”,才有了便宜的中国制造,以及中朝边境上走俏的二手电视交易。上文提到的《悄然开端》报告说,在所采访的420名“脱北者”中,有74%的人曾经看过电视,而自家拥有电视的人也超过了半数(51%)。

只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被提及,网页上他的名字就会自动地变得比它周围的字体稍微大一点。

当然,在平壤的商场就可以买到一手电视,价格也不算离谱。据2011年7月的韩国报纸《朝鲜每日资讯》报道,一台29英寸电视的价格约为300美元。只是,这样的电视总有些限制,比如频道是固定的。于是,一种新职业应运而生——电视修理商。

“他们因此而发了大财,”一名26岁的“脱北者”介绍说,“因为人们总需要把电视拿去他们那里修,修完之后就可以搜到国外的频道了。”当然,受到波段的限制,他们即使能看到外国电视,选择也并不是很多。根据《悄然开端》调查,中国的延吉台和韩国的KBS是朝鲜普通百姓中间最常见的两个外国频道——住在北方中朝边境的看延吉台,住在南方朝韩边境的看KBS。

但并非所有人都住在边境又有闲钱去修电视,于是DVD便成为了人们接触外国资讯最普遍的途径。在那420名“脱北者”中,他们之中有24%的人看过外国电视,而看过外国DVD的则达到了48%。

看外国DVD仍然是危险的非法行为,但来路还是有的。碟片的提供者大多是中国的朝鲜族人,有的直接将碟片卖给朝鲜人,有的则是过境到朝鲜时被偷走或被复制。

“政府允许中国人在朝鲜看碟,不管是中国节目还是韩国节目,他们都不关心。他们只说,万一这个碟片出了他们住的招待所,这就归朝鲜政府管了。”《悄然开端》补充说,“但接近这些中国人的家伙能把碟搞出来。”

新媒介——传统媒介的弥补和延续 第11篇

按照惯例, 我们日常提及的传统四大媒介为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四种。而当下我们所涉及的新兴媒介则主要是网络。研究表明, 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传播载体, 兼具了文字、声、画、像等多媒体功能, 相对于旧媒体, 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 网络媒介还衍生出了博客 (微博) 、BBS论坛、E-mail、Facebook等新生代实时传递信息的工具, 这类工具在传递信息上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这主要表现在时效性方面。面对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介的不断挑战, 传统媒介将何去何从?传统媒介诸如报纸等是否会和我们渐行渐远?在瞬息万变的未来, 新媒介怎么与传统媒介相处呢?

1 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谁主沉浮

微博、BBS论坛、MSN、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等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媒介已逐渐推广开来。对于传统媒介而言, 这些新媒介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的优越性, 势必对传统媒介的发展构成很大程度上的挑战。现在笔者将结合实例来谈谈新媒介环境下对传统媒介的挑战。

1.1 从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有染案看微博传递信息

从德拉吉报道的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博客这一现代媒介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博客这一新媒介以其自身的优势, 配合上德拉吉的勇敢果断, 使遭新闻周刊杂志高管枪杀的一个重大新闻得以曝光, 即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

虽然说如果没有德拉吉, 那么还会有拉吉德出来报道的。笔者认为德拉吉的报道事实上是展示了一种新的新闻样式, 而能使这条新闻得以曝光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利用了一种能在新闻业引起巨大变革的势不可挡的力量——博客。

博客是一种网络时候的衍生物, 其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既有官方提供, 也有民间个人发布的内容。对于这样克林顿这个案件, 不是说传统媒介不敢报道, 而是传统媒介有着许多的束缚, 它必须考虑到信息的真实性与信息传播出去带来的后果。

1.2 传统媒介现场报道的挑战——以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报道为例

发生在温州的7·23动车追尾事故, 从网友上传现场开始, 到传统媒介的逐步介入。从网上到网下, 诠释了现场传播的流程架构。

从7·23动车追尾事故的报道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 即时讯息、即时画面成为占据现场主导权的第一要义。官方发布的事故时间为20:30左右, 网友的第一张照片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传送到了网络。这张照片依靠微博、QQ空间动态、MSN等自媒介迅速被扩散转载, 让大量的网络受众对这一事故有了直观的印象。此后, 越来越多的照片被上传, 现场画面的稀缺性被冲淡, 所以照片被打包成组体现, 以聚合式冲击力去吸引受众。

传统媒介 (在这里, 指的主要是各家报刊) 在这次的报道中, 比较温和, 大量的报道侧重在现场的细节、感人故事上。可能受政治因素影响和报道的僵化模式影响, 对于人们所提出的一些公开质疑, 尤其动车的信号系统的问题, 各家报纸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

这次的事故的责任由谁承担?关于这个问题, 网络新闻、微博等媒介的穷追不舍使得铁道部官方的“动车遭雷击信号故障”这一说法失去意义。之后迫于人民的压力, 铁道部不得不成立专门的调查部门, 而这些调查人员均不是来自铁道部系统的人员。深究其中, 如果没有新媒介的不断跟进, 试想依靠传统的媒介想要还公众一个真相是有多么的困难。

新媒介当中的网络新闻、微博等在传递新闻消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是既成事实。通过这次的动车追尾事故, 我们明显感觉到传统媒介在与新媒介角逐中的式微。

1.3 传统媒介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笔者认为, 来自网络媒介的挑战是存在的, 但目前网络媒介还不具备压倒传统媒介的能力。传统媒介依然有自身的优势, 如信息的严格筛选、新闻的原创性等等, 只要积极应对, 避害趋利, 传统媒介仍然会有自身的发展空间。

2006年, 美国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尔普迈尔就对报纸的“寿命”作出了预言:“到2044年, 确切的说, 是2044年10月, 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面对如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带来的空前挑战, 报纸真的会如上述所预言的那样消失于现代社会的波涛中, 成为人类记忆中的一笔吗?

2 走向融合

不久前, 其现任董事会主席和出版人阿瑟·苏兹伯格说《纽约时报》正在经历由印刷版向网络版的转变, 其终点就是印刷版的消失。但是笔者认为, 当代发展程度还不具备让报业心脏停止跳动的条件。纸质报刊的生命力还很顽强。网络版报纸目前的发展不够成熟,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媒介获得消息的。电视、广播还是有着广泛的基础。

笔者认为新媒介和传统媒介之间, 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关系, 每一种传媒方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其二者在不断的融合, 而这种融合也是有机的, 不是生搬硬套的。比如就收音机出现后, 人们还会去买报纸;而电视机出现后, 人们还会打开车上的收音机。新媒体可以将旧媒体的部分功能包含其中, 但是这种变味的嫁接也正象征着两者的“互利合作”。

新旧媒介的发展关系备受人们关注, 面对多样的新媒介, 传统媒介究竟何去何从?这已不是一种疑问, 反而是一种选择。就目前来看, 新媒介对传统媒介仍有较强的依附作用, 传统媒介丰富的资源和优势, 对于新媒介来说都是宝贵而不及的。所以, 与传统媒介的合作是新媒介的重要出路。当新媒介的时效性结合传统媒介的严谨踏实性之后, 媒介的传播效果将更加强大。

今后, 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双方会在媒介世界中重新定位, 进行势力的重新分配。传统媒介会对新媒介进行补充, 并与之共同发展。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董天策, 《网络新闻传播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年2月[1]董天策, 《网络新闻传播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年2月

[2] (美)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胡泳、范海燕译, 海南出版社 (1997) [2] (美)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胡泳、范海燕译, 海南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优质梨产业下一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