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

2024-01-07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网络文学热潮的兴起,我国网络文学作品、作者与读者数持续攀升。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达3.08亿,较2015年底增加1085万,占网民总体的43.3%,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为2.81亿,占手机网民的42.8%{1}。与此同时,仅网络文学头号巨头——阅文集团旗下网站即拥有超过400万创作者队伍,收录作品超过1000万部,覆盖200余种内容品类。{2}网络文学兴盛的势头、海量的规模、巨大的影响力令人无法“选择性失明”,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势在必行。2016年8月12日-14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湖南省文联主办,《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南大学研究基地和怀化学院承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怀化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主题竞相发言,提出了颇多富有理论价值的观点。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在一代先行者的开拓、努力下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探索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是历史赋予当代文学学人的全新使命,网络文学价值导向的树立、批评标准的创生、文学意义的升华等均有待更多理论先贤与一线网民加以关注和探讨,以推动中国网络文学这一“印刷文明的遗腹子”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奇观”呈现健康发展的局面。

一、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新气象与评价大背景

三十年来,“在线文学”的蛮荒成长为当代文学史写下争议性注脚,在视听文化裹挟下中国网络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具有先锋意义的“弯道超车”。{3}从外在形态、技术支持、传播载体,到作品类型、思想意蕴、商业模式,网络文学的变化日新月异,不断刷新和重构着文学研究与评价的背景。

从整体状貌上看,网络文学以其特有手段展现出互联网文化的新风貌,凭借“爆发式”生长改写着文学的发展谱系与时代篇章。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指出,从某种程度而言,没有哪个朝代、哪个语种、哪种文学类型能达到今天中国网络文学这样的规模和巨大影响力,美国媒体称“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新力量”,实为名符其实。湖南省文联陈善君认为,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丰富了中国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呈现出我国文学的创新活力。衡阳师范学院陈杨、欧卫军认为,网络文艺作为文艺与科技的结合,展现了文艺发展的新前景,激活了艺术民主和大众文艺潜能,甚至对人们的行为、思维方式造成重要影响。安徽大学吴家荣教授以“互联网+文学”来指称网络文学,指出这种文学具有情节发展的不确定性、故事结局的多变性,文学内容的心灵化、主观化,在线交互的游戏性等艺术特征,赞扬其有着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和不可限量的广阔前途。湖南科技大学李胜清教授指出,新媒体艺术不但是一种世俗性的知识形态,且是一种关于人的形而上诉求的价值意向。怀化学院党委书记谭伟平教授则预言,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今后数十年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热点,甚至有可能带来中国文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的真正分野。

就具体类别而言,网络文学的裂变式涌现打开了大众狂欢文学的“万花筒”,文学形态改头换面,呈现新风景、凸显新特点。鲁东大学文学院何志钧教授研究了手机文艺引起的当代审美实践的变化后指出,手机在运用中与人互动,不仅形成一种生活化的关系,更形成审美化的关系,且这种审美具有鲜明的数字化、媒介化和消费化的特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雷丽平及中南大学贺予飞分别关注着网络类型小说的大众情愫及其审美偏误,前者验证了网络类型小说作为“当代神话和白日梦”对大众心理的满足,后者对模式化、“伪个性化”、技术化的类型写作造成的文学诗性审美的被消解及小说娱乐游戏功能的强化进行了批判。闽南师范大学任毅、戢桂荣及怀化学院潘桂林分别对网络诗歌对文学精神的建构、解构及微信时代的新诗写作境遇进行了研究,任毅、戢桂荣认为,网络诗歌以虚拟空间里的精神自由为旨归,真实呈现出善恶之间人际关系的复杂样态,具体历史地传承着当下的道德伦理状态。潘桂林则指出,当前新契机下微信诗歌写作面临着狂欢化、消费化、圈子化倾向的挑战与诗歌普及、沉淀精品、塑造品牌、保持纯粹等难得的机遇并存的现实。湖南师范大学岳凯华教授、衡阳师范学院讲师文玲分别讨论了网络文学对网络影视的影响和桐华小说的影视改编与艺术特色,指出网络文学的IP价值是网络影视发展的重要动力,桐华的清穿文小说正是将闪回、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应用于文学,促成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联姻、实现双赢的典范。

网络文学的发展并非只有乐观的一面,其同样存在多种不足,突出反映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良莠并存”等问题上,亟待引导。欧阳友权教授将当前网络文学的不足總结为“三个不匹配”:即数量和质量的不匹配,效益追求与人文审美的不匹配,技术强势和艺术优势不匹配。陈杨、欧卫军指出,网络文艺整体质量偏低,作品类型化、同质化,重视娱乐、担当薄弱等问题明显,呼吁要处理好文艺与技术之间、文艺与市场之间、文艺与大众化之间的“三重关系”,不让网络文艺空洞无物、哗众取宠、唯点击率。着眼于现有问题的改进,怀化学院罗先海提出,“文学编年史”是一种介入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的新方法,可利用其对网络文学(含网络文学批评)“入史”以及网络文学学科构建产生积极作用。湖南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则提出,文字数据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的背景下,对网络文学应实行分层建设,以实现科学疏导之目的。

二、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探索: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

在当下,研究、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培育健康向上网络文化、营造天朗地清网络空间的要求,也是网络文学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基本立场在大会上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认同。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关系国家宣传文化战略的落实、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湖南理工学院余三定教授认为,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成果、影响都非常之大,在人们的文学生活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讨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适逢其时。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已成为现象级的文化现象,它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国家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的掌控,关涉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的成长,关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网络文学并构建评价体系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再到学界、文学界,都既无法忽视,也绕不过的。中南大学聂庆璞副教授从文学网站社会责任的伦理维度亦提出,文学网站作为特殊的企业主体理应承担审美引导、网络空间管理、文化传承责任等责任伦理,政府应积极加以管理和引导,确保其坚守道德底线、多发具有健康审美趣味的作品。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之所以必要,是由于网络文学评价与传统文学评价存在鲜明差异,当前已有评价体系的错乱局面不利于文学批评功能的实现,唯有逐步建立、完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才能推动网络文学学科发展与影响力正确发挥。山东师范大学周志雄教授指出,那些认为原有的文学评价体系就是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不需要另外再建的观点看似不无道理,但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却毫无意义,用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网络文学,难免是隔靴搔痒而不得要领。中南大学欧阳文风教授分析,当前多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正经历着破除与新生的辗转历程,呈现“失联”状况下的漫议与喧闹、热闹表象下的混乱与贫瘠、多元语境下的迷茫与无力三重景象,这些负面影响的消除呼唤文艺评论要利用媒介融合、重塑批评范式。苏州大学房伟教授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着虚假繁荣问题,无法像经典文学批评一样对传统文学起作用,背后是批评有效性的缺失和混乱,这呼唤着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成,重塑文学批评的尊严和权威性。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之所以可能,建立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思想、理论、人才与资源积累之上,植根于我国网络文学研究与实践的现实土壤,并非是空中楼阁式的幻想。一方面,随着网络文学的兴盛投身该领域的学者不断增多,人才集聚,本次会议吸引了上百名专家参与即是明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者们已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这些研究为接下来的评价与话语体系探讨奠定了基石。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庭戡代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高度强调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政治意义,并介绍,中国文联自2014年成立上述一中心一协会以来,开通运营了中国文艺评论网,主办了“中国文艺评论”和“青评”微信公众号,创办了《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6年度又牵头开展了网络文艺评论专题调研,并专门成立网络文艺委员会,以实际行动促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湖南大学罗宗宇教授指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广大学者正在进行的积极探讨正是该学科领域发展的深入、自觉与反思,也是网络文学学科理论自身完善的需要。网民自发式的在线评价也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中南大学程海威介绍,在网络第一原创网文评论网站——“龙的天空”论坛上,网络文学批评者数量超过万人,原创网络文学评论超过3000篇,网民批评在民间孕育、发展,以网言网语冲击着传统批评专业论述,以网民意志改写着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接触文学批评的第一方式。

三、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困境、原则与路径

网络文学的特性、现状及网络批评的现状决定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存在诸多困难,这些困难的克服需要相关研究者充分汲取传统文学批评的理论营养,深入网络文学现场,以合理的方法力求突破。

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概括,我国网络文学评价总体上遭遇着四重困境:一是网络文学作品海量,动辄上千万字,研究者阅读量有限,难以成为合格的批评家;二是网络文学研究成果多通过传统渠道出版,而非放在网络上供网络文学创作者、读者阅读,导致了文学批评载体与对象的分裂;三是网络文学批评的“在场”要求批评者“快跑”,而文学评论本身需要“慢思”,两者构成了矛盾;四是当前的评价机制与网络文学研究与评价相背离,易导致研究者工作与生存要求的相悖。对此,欧阳友权教授指出,推动网络文学批评、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吸收更多新鲜力量,包括硕、博士及广大青年教师等加入网络批评阵营;二是建议“学院派”要更多关注网络文学研究与批评,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三是研究者要密切关注网络文学场的变化,把握好网络文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时;四是以“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为方针,回到网络现场,阅读网络作品,增强发言权。

针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路径,学者们纷纷发表了看法。杭州师范大学刘克敌教授提出,网络文学评价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网络文学无论写什么和怎么写,“文学性”是核心。二是无论运用最低标准还是理想标准,都须注意“网络”因素对文学活动的复杂影响。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认为,越是走进中国网络文学,越不能丢掉学理立场和价值评判,从媒介存在论批评视角出发,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应遵循合理的价值预设和历史性、语境化两大原则,把文学批评及其标准看成一定历史、语境中的具体存在。滨州学院李盛涛副教授提出了文化生态学作为言说中国网络文学的方法论式的有效理论话语形态对网络文学评价的意义,即文化生态学的整体主义原则有利于发掘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场中的生态位和全面把握网络小说的叙事表征,文化生态学的建构立场与网络文学的文学史建构等存在内在呼应性。欧阳文风教授建议,网络文学批评应抓住三个着眼点:一是批评家要积极主动、有深度地走進网络文学现场;二是要做一个普通读者,客观平等地面对网络文学作品;三是要当好精神引领人,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批评实现文学理想。周志雄教授还提出了阅读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两种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路径。

四、网络文学评价:主要维度与评价指标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可能凭空捏造出来,而应当是既继承传统审美经验,又结合网络文学独有特性的产物,应具有科学依据与现实说服力。对网络文学评价的维度与指标,与会专家展开了学术论剑,观点碰撞之中涌现出颇多真知灼见。

一是对把已有文学评价标准简单套用于网络文学评价的观点进行了驳斥,表达了不同意见。单小曦教授指出,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学评价存在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普遍文学评价说”视精英文学评价标准为文学的普遍、一致标准,体现的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和文化霸权心态;“通俗文学评价说”混淆了印刷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界限,将网络文学混同于通俗文学,拉低了其价值;“综合多维评价说”,试图全面把握网络文学的评价尺度,但隐含着评价尺度的双重性和矛盾性。以媒介存在论批评视角建构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应由网络功能发挥尺度、跨媒介及跨艺类尺度、技术性-艺术性-商业性融合尺度、“虚拟世界”开拓尺度、主体网络间性与合作生产尺度、“数字此在”对存在意义领悟尺度、“数字现代主义”美学尺度等多尺度体系整体构成。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指出,“地域性”是文学在地方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传统文学以地域性为主导,但具有去地域性,在地域性与去地域性的矛盾中发展,网络文学以在线性为主导,但包含了地域性,在地域性与在线性的矛盾中发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已经为网络文学的重新地域化开辟了道路,网络文学评价应注意文学评价体系基点从地域性、在线性到定位性的变迁,并遵循这种规律。周志雄教授肯定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立足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之上,同时强调要系统地考评网络文学,建立有相应的价值、理论、审美、文化、技术、接受、市场维度的一种开放的、综合的、多维的话语体系。

二是从网络文学的核心要素与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实践出发,或参考民间网络文学批评现况,探讨具有网络文学特色的评价尺度。如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结合自己作为最早触网的文学从业者之一的经历及与现场专家的思想交流、碰撞指出,网络文学评价不仅要着眼于技术层面,还应与社会学相结合,不仅要抓住网络文学的“网络性”还要抓住其“文学性”,在关注其市场化的一面的同时要回归到人文审美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为资本家说话”。衡阳师范学院任美衡教授认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须明确网络文学的评价指标是综合的、新颖的与创造的,坚持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是复杂的、动态的、多层面的、开拓的,认识到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之建构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从网站到社会,从读者到作品,从灌水到改编,从点击率到传统文学批评无所不包,其涉及了众多学科并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网络文学、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成果加以借鉴。刘克敌教授提出了含四条主要评判尺度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主张通过判别网络文学作品的创新性或者艺术独创性如何通过“网络”因素而体现,艺术想象力的丰富性、奇特性是否合理运用,语言的运用是否既注意“网络”因素和当代日常用语的结合又能从传统文学语言体系汲取营养,对娱乐性、可读性的追求是否与艺术性追求相对平衡和统一来定夺作品的好壞优劣。中南大学禹建湘教授在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文献、开展大量走访调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政治导向、文学生产、文化服务、受众反应、社会影响、内部制度、队伍建设等7个要素层共36个指标在内的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开拓为网络文学作品的综合评价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贵州财经大学周兴杰教授,以“更”字为线索阐述了网络文学批评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读者批评话语和学者批评话语二者间沟通的重要性。中国地质大学李玉萍将网络小说的价值流变视为网络小说评价的重要因子。中南大学程海威介绍了草根网民原创网络文学评论的发展情况,解读了一些网友提出的由“力量”(表达明确)、“敏捷”(结构清晰)、“体质”(逻辑严谨)、“智力”(理论扎实)、“感知”(观察敏锐)、“魅力”(文采感人)6项指标构成的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体系。

欧阳友权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网络文学永远是变化不拘的,一代代创作者作品不一样,模式也是花样百出,探索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并非是要建立一个固定、僵死的体系,就可以完成任务、高枕无忧,那是绝无可能的。从传统文学的评价来看,哪怕是精英文学的评价至今学界仍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可见,在文学评价领域,没有一统天下的评价标准,更无恒定不变的评价体系,任何一个真理的追求都永远在路上,人们只能得到真理的颗粒,却不可能到达真理的终点,只能把对“无限”的追求变成“无限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呼吁更多学者加盟网络文学批评实践,是永无止境的事,这一代学人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网.(2016-08-03)[2016-08-25].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

2016/201608/W020160803204144417902.pdf.

②轩召强:《阅文集团力推“生态共营”?打造IP商业2.0时代》.人民网,http://sh.people.com.cn/n2/2016/

0607/c137167-28471415.html.

③李敬泽、邵燕君、陈晓明:《野蛮生长后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世界奇观》,《北京青年报》2016年6月14日。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佘 晔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电视媒体生态系统

电视媒介并非单纯的个体存在, 而是在与其他媒介相互作用下, 组成的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电视媒介通过自身内部的筹集策划、制作包装、宣传发行和电视节目等保持系统内部的平衡, 从而达到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的平衡关系, 同时兼顾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相互作用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电视媒介的大环境即电视媒介生态。

全媒体对电视媒介生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各因素的介入使之产生巨大变化, 这就需要制作方不断探索方向、及时调节策略, 才能避免整个生态的失衡。电视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其生态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当下媒介受到经济因素影响日益加重, 许多节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节目本身的文化素养和舆论导向。另外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强势介入, 使得观看电视节目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新媒体的受众大多数以年轻人居多, 这样就与传统的电视受众结构层次不同, 电视媒介因及时针对受众结构的变化, 对电视节目构成比例做出相应调整。调查显示, 2016年电视节目收视比重中电视剧类占29.2%、综艺类节目占14.7%, 而新闻类节目则只占13.4%, 低于综艺类节目。年轻受众喜欢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比例空前地膨胀导致节目比例失调。

二、电视媒介的政治生态

2011年10月下旬,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 2013年10月20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下文, 规定以年为单位每家卫视新购入的版权节目不能超过1个, 黄金时间段歌唱类节目可以保留4档。“限娱令”的发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选秀节目泛滥地局面, 其中湖南、东方、浙江和江苏卫视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使得本身不以娱乐为定位的二线卫视以此为契机, 重新抢占了资源;2016年, 随着国内真人秀类综艺节目的火爆, 许多明星嘉宾的出场费也水涨船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 鼓励各大卫视频道制作高质量的真人秀类综艺节目, 同时加入“素人”的概念, 鼓励普通群众参与到此类节目当中, 为了应对“限星令”, 众多综艺节目纷纷退出黄金时间段, 同时请来“素人”嘉宾, 比如《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 一改以往星爸星娃的形式, 加入了未婚明星带领“素人”小孩的组合, 增加了节目的看点。由此可见“限娱令”和“限星令”对电视媒介影响较大, 多数是以约束的姿态出现, 但给电视媒介带来的并不只是困扰,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超高的收视数据不能完全归功于“剪胸事件”, 但其巧妙利用广电总局政策, 营造话题, 在宣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宣传团队将一次事件完美转变成一次营销, 这是便是巧妙地运用了电视媒介和政治关系。

三、电视媒介的社会文化生态

电视媒介与社会文化向来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地关系。当前电视媒介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 其在节目策划构思和制作生产上的诉求点直接面向受众的诉求, 但是受众并不一定需要从节目中获取到真正的内容, 而仅仅是不断满足被刺激的欲望。“泛娱乐化”下节目被热捧的原因, 其源头是契合受众心理需求的, 毕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娱乐是必不可少的调节剂, 娱乐也是人的天性, 电视节目也天生具有娱乐属性, 两者切合下自然而然地就达成了需求和生产地统一。由于国内教育水平地不同, 还是有大部分人认同通俗易懂地节目类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赢得观众, 不少节目产品取向趋于低俗化、庸俗化, 缺少文化养分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 这些节目仅仅满足于表象, 将一些娱乐符号搭建起来, 没有深入挖掘的意义, 这在本质上是对观众的敷衍和愚弄。

电视媒介将节目传递给观众, 节目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本身的观念, 起到教育作用, 形成新的社会文化, 这是一个生态循环。全媒体时代, 电视媒介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 但其信息依然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受众, 而且电视媒介的信息都是以声画结合的生动形式传播, 对受众的影响更加直接显著。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任何媒介都不是单一的个体, 媒介的发展演化受到所处内外部生态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 在新媒体不断变化发展地大前提下, 电视媒介如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重新定位自身所处的大环境, 完善与此相适应的策略和措施, 而电视作品也只有在深入研究当前电视媒介生态的内外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契合时代地进步, 找到新地突破点, 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青睐。

摘要:当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在受到冲击的同时, 也在新媒体的助力下, 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条件下电视媒介的生态系统, 在研究当前电视媒介生态内外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探寻电视媒介新的突破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泛娱乐化,政治生态,社会生态

参考文献

[1] 孙政.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现状调查研究[N].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1期.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媒介环境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

(一) 新媒介环境与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机会

新媒介环境给电视民生新闻注入了活力, 尤其是在融合、对接、扩张中, 创新性和适应性强的民生新闻节目, 进一步提升了品位和传播力。但是, 新媒体的不断快速扩张和覆盖, 给在转型环节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电视民生新闻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 多角度、多方位融合媒介, 这是新媒介环境下, 电视民生新闻的必然趋势。

(二) 新媒介环境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冲击

传播模式和结构的全新调整, 会形成一种全面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优胜劣汰效应。在这个过程中, 很多过时、落后、僵化的节目将会衰败乃至消亡, 如同产业结构调整一样, 过时或过剩的产业必然会被淘汰掉,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乃至新闻传播平台, 面临着就此死亡或者再生的问题, 这些问题, 在互联网思维相对滞后的地方电视台来讲, 可能更加严重。

二、新媒介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误区

(一) “软到底”的电视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里, 强调要深入寻常百姓, 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显然很多节目过于“刻苦铭心”的理解这一理念, 其结果是镜头下频繁出现各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夫妻不睦吵架, 不赡养老年人等“小民生”事件, 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关注民生问题, 但是其视点不应仅限于此, 应多关注“大民生”。

(二) “娱乐化”的电视民生新闻

当前,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陷入严重化娱乐化倾向。纵观各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难发现, 很多节目已经背离了新闻的本质, 过于强调娱乐因素。传达信息是新闻的首要职责, 倘若过于渲染色情、暴力等因素, 而将“告之”信息这一本职工作置于次要位置, 那么这样的新闻也就失去其真正存在的价值了。

三、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 充分履行社会职责, 恪守新闻底线

电视民生新闻在实际发展中应恪守新闻底线, 履行社会职责, 全面提升自我社会责任感, 应致力于倾听民众心声, 传达政府、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弘扬真善美, 敢于用语言、文字抨击一切不合理、非主流价值观。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判断是否维护了社会公平, 是否促进了社会和谐。惟有真正担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才能真正得受众之心, 才能赢得公信力。

(二) 坚守民生新闻本质, 拓展民生新闻报道视域

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把着力点放在市井生活, 未能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引导老姓形成正确的三观。针对这一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应结合民生问题, 从时政新闻中寻找切入点, 反映民情、民生问题, 做到上传达政府、党的正确思想, 下体察民情, 以“大民生”新闻为主要切入点, 以社会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为着入点。

(三) 扩宽视野, 融合新媒介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紧扣新媒介这一特殊的背景, 积极融合媒介,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打造多元化新闻节目。应合理运用新媒体、传统媒体两者间的优势, 做到扬长避过短, 整合资源, 创新合作模式。尤其是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1. 创造品牌价值, 重视品牌宣传。

电视媒体应重视审视自我品牌形象, 重视宣传, 比如可利用地铁、公交或者制作LED大屏广告等方式宣传节目, 通过宣传, 提高社会知名度。审时度势, 契合时代发展脉络, 构建网站, 加大与新媒体网站的合作, 并依托网站的力量, 全面提升品牌价值, 重塑社会公信力。

2. 创新互动。

依托新媒体, 电视新闻节目可在播出节目时同步开放网站留言、微博观点, 有效与观众互动。除此之外还可开用于征集新闻素材、线索的网站平台、热线电话。通过这种互动方式, 激发民众参与热情, 提高传播效率。

3. 创建新的板块。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充分抓住媒介融合的优势, 创建板块。比如可通过新闻主播播报观众最新留言, 主播评论。此外节目还可结合现有新闻背景, 补充关于热点新闻的看法, 综述补补, 对比本地、异地新闻之异同, 邀请社会上有名望的人、知名人士点评等等。

综上所述, 未来媒介领域必然翻开全新的篇章, 在此背景下, 电视民生新闻与加大与新媒体的合作, 共享信息、优势, 共创辉煌,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依托新媒体良好的平台, 实现分享、展示、保存节目等功能, 在灵活化播放方式的同时, 扩大受众覆盖面, 彰显新媒体的公益性质, 履行其社会责任感。当然这也有助于丰富新媒体的传播内容, 提升其责任意识。最后为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和影响力, 实现在媒介融合过程中, 电视媒介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新媒体成为报道民生新闻的扩展点、支撑点, 民众依托媒介环境发表个人观点、阐述事件看法。电视媒体基于新媒介这一大环境下, 应具有较强的整合信息资源, 多元化传播渠道, 以全新的视角、角度阐述观点, 赋予节目生命力。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新媒介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清花.新媒体语境下民生新闻报道的问题及前景探析[J].魅力中国, 2014 (23) :299-299, 300.

[2] 钟金梅.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困境及对策——以深圳民生新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5 (6) :90.

[3] 王佳.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转型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 :19-19, 24.

[4] 刘小岩.新媒体时代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优势[J].科技传播, 2014 (15) :43-43, 20.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尝试

业内学者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 集中在公共新闻 (Public Journalism) 和大民生新闻的讨论上。公共新闻是上世纪末美国学者斯坦利·巴兰等人提出的“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 旨在组织和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 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付社会问题, 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舶来品, 公共新闻自发展伊始就被国内的民生新闻盖过了风头, 没有可发展之机。只是成为国内新闻界的学术研究热点, 而后随着民生新闻发展势头的回落, 美国“公共新闻”理论在中国偏向“公民新闻”发展。公共新闻能否成为国内民生新闻的治病良药, 还没有被实践验证。

大民生新闻是相对于“小民生”新闻的新闻样式, 偏向于反映老百姓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从单纯的消息类报道转向民生视野解读, 既要展示个体事件的来龙去脉, 也要深究事件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对于公共新闻关于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 社会问题的议题设置有共通之处。面对迥异的政治和公共政策的语境, 舶来品公共新闻并不适用于本土移植, 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对于大民生新闻的尝试具有较高可行性, 但要避免国内民生新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 否则很难走出发展怪圈。

二、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

(一) 关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生问题在当下不再局限于生活资料的保障, 更多的反映民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电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 作为连结政府和公众的桥梁, 传播社会公众政治信息、组织建设地方人民精神文化是职责也是义务。电视民生新闻应借助传播渠道的高效和便捷, 充分展现国家和地方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关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跳脱“鸡零狗碎”的市侩琐事。当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 城市和乡镇都在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 提升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服务能力。民生新闻自带的亲民性可以温和的将这些政策信息传达给百姓。

(二) 强化电视媒体的教化职能

电视民生新闻关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体现民间百态和地域文化, 在社会文化的培养和传播上引起大众的共鸣。民生新闻要以敏锐的新闻视角深挖日常生活事件中的普遍性社会问题, 在个体事件中审视社会风气, 监督人们进行完整人格的塑造。长期以来, 国内将经济建设视为第一要义, 忽略了国民文化建设,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环境污染严重、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等社会问题不断显现, 成为极端事件频繁发生。比如富士康工厂员工的跳楼事件、被路人漠视的小悦悦事件等。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日常生活事件的报道中, 要致力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传播, 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 奉行中庸之道、崇尚忠恕的精神”等基本精神的大力弘扬, 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 由民生内容转向民生视角

电视民生节目记录百姓的生存状态、情感困惑、现实矛盾, 为了博取注意力, 利用观众的“窥视”心理, 釆取了一种无条件地迎合观众口味的方式方法, 把“奇”“趣”“腥”“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尺度。电视民生新闻散失了自身的新闻特性与人文关怀。因此, 电视新闻要从民生内容转向民生视角。民生视角不是只关注一个人的生活, 而是以民生的态度与情感来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

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不能事无巨细地报道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 而是要精选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 从这些简单的百姓生活中提炼出有新闻价值的理念, 使受众在故事中启迪思想, 在心灵的激荡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曾经的收视桂冠到近年来的发展困顿, 面临着转型困难和媒介变迁的多重困境。民生新闻的转型发展不应局限在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的转变, 而是寻找契合当下媒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从民生新闻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 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跳脱生活琐碎的民生内容, 深入挖掘民生新闻内涵。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珺琬.新媒介环境下省级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再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2015 (05) .

[2] 姚娟.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界, 2013 (07) .

[3] 李秀平.省级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发展趋向和策略——以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 (05) .

[4] 高林伟, 陆君.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以咸宁电视台《百姓关注》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 (08) .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今世界,电视媒介以其自身的强势背景,全方位渗透之势,遥遥领先居各传播媒介之首。近年来电视媒介与奥运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大量奥运节目已成为电视收视率的主打,奥运传播以一个象征国家形象、政治、经济和全球文化的重要符号定格在电视媒介上。电视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奥运是传播的对象。因此。电视媒介在奥林匹克传播中所形成的话语权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关键词:电视媒介 奥林匹克运动 话语权 异化

今天,电视以其独有的神奇魅力。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传播学专家柯惠新在其力作《媒介与奥运》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电视媒介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中无以伦比的作用:84.9%的中国观众首选通过电视来了解奥运信息。《中国应用电视学》指出:“电视凭借传播声画的直观性和现场性。无远弗届的破空力,灵便快捷的即时性,以及深入家庭服务等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电视媒介拥有如此高的覆盖率是包括新媒介在内的任何一种媒介望尘莫及的。近年来电视媒介与奥运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奥运节日已成为电视收视率的主打。奥运传播以一个象征国家形象、政治、经济和全球文化的重要符号定格在电视媒介上。电视与奥运都是现代社会中两个重要的文化元素。电视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奥运是传播的对象。因此。电视媒介在奥林匹克传播中的话语权就显得相当重要。

电视媒介话语权的形成

话语权,即说话权,以语言形成对他人的强制权力。传播即是话语权形成的过程,也是其执行的过程,即话语者的意图必须通过传播活动才能到达他人。通过说话和促使他人接受、服从的过程中。话语者获得了控制舆论的权力。传播之所以是话语权的执行过程,在于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即话语权能决定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话语权的形成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著名法国学者布尔迪厄提出,语言并不纯粹是作为交往的一种工具而起作用。而是表达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当话语成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形式”,也成为“表达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时,它就转而变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具备了权力的特质。在这个意义上,说话也得以完成了从修辞手法向话语权的根本性嬗变。“话语”是社会地位的代表,“话语”是权力的一种形式,权力是影响、控制“话语”最根本的因素,“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进行社会渗透,得以实现的。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因传播而存在”,传播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转的维系物;随着人类传播行为的进步和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演变为一个高度垄断性的“媒介时代”。媒介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理解外部世界的关键性渠道,人们对媒介的高度依赖。使得媒介逐步具有了主宰受众对外进行精神层面交往的能力。换言之,媒介逐步在传播中凸显其自“话语”的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们不愿亲身感受外部世界的因素之一,在个人与世界之间架设了沟通的桥梁。媒介可以通过它构建的桥梁进行信息传输,主导受众、帮助受众纵览整个世界,感受“外面的世界”。

人类进人了电视时代。电视媒介的话语权迅速地占领了媒介的主导地位:电视的意义,并不单单在于其传递信息的直观、快捷、广泛,而且还在于其具有视听双通道、“高保真”的技术特点,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视听多维复现,使信息传递更为集中、顺畅。电视媒介话语权的出现和正名。逐渐消解了文字报道的深度优势。受众用一种亲自参与的态势重新鉴定着信息。在当今世界,没有什么能像电视媒介的话语一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生存和运转,电视媒介利用受众对信息的掌握和表达方式而获取了话语权。它把世界展示为经它概念化后的图像,而受众只面向图像。并且将图像看做整个世界。所以电视媒介成了社会舆论的主导者,在社会生活中享有了充分的权力。诚然,这种权力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大多数通过舆论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而且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因此,研究当今语境下的电视传媒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电视媒介在奥运传播中的话语权分析

麦克卢汉对于传播学的杰出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惊世骇俗的“媒介决定论”,坚定地认为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它的形式,而非它的内容。麦氏理论认为,媒介最重要的效果是它们影响了人类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平面媒体,即报刊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它使人类可以将思考与感情分开来阅读;而电视媒介除了视觉外,则更强调听觉和感觉,它比报刊媒介更注重受众的介入与参与。一些观众经常对节目主持人的问候和告别做出不经意的应答,好像他亲临现场一样。电视传播以其善于表达现场真实性的特色,在奥运传播中表现得尤其鲜明。面对电视屏幕。人们完全有理由把自己当成情景中的一个角色。在美国,许多学者认为人们对体育的热情是被电视及有线电视刺激起来以后,才变得空前热烈。

电视具有独特的声像、文字符号,显示的信息是动态的,具有强烈的现场感,能够将事件的现场直接展现在受众眼前,对电视观众既有听觉刺激。也有视觉刺激;电视屏幕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具有相当的仿真效果,它能够对受众产生报纸、广播无法达到的真实、直观、身临其境的效果。奥运会作为举世瞩目的体育比赛,动感性强,受众的兴奋点在于运动员冲出的一瞬间、入水的一刹那,可以尽情享受奥林匹克运动给人带来的特殊感受。在这方面,电视传媒的独特优势无与伦比。

电视媒介传播中的话语权。首先体现在电视对于所转播内容的取舍,传播者的主体思维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主持人或者是评论员处在中心位置上,他们在传播过程中行使着话语权来主导我们的受众。世界上大多数人不可能亲临奥运会赛场感受奥运会主办国文化,他们通过电视传媒的报道来对主办国有所感知,并最终形成他们心中对主办国的抽象印象和总体评价。奥运会主办国的大众传媒是国际传媒的一部分。电视是最能体现媒介话语权的一种媒介。这一特点在历届奥运会赛事转播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基于体育中的技术特点,电视的介入,对于体育传播乃至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意义:电视缩短了奥运与大众的距离,使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电视成为大众了解奥运、传播奥运精神的首要途径:奥林匹克运动依赖予电视媒介也得以发展壮大。为此。国际足联前任主席阿维兰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广告和电视。职业足球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萨马兰奇也认为:将来体育运动必然分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电视口味的体育运动。另一类是不适合电视口味的体育运动。而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正是适合电视口味的体育运动。当电视介入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后。电视转

播将奥运比赛由小圈子的、贵族式的活动变成了一个大众的“公共领域”,电视奥运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当今时代称为“电视奥运的黄金时代”。

电视自从与奥运会“联姻”之后迅速蹿红,电视传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晰,主持人的主体意识也逐步加强。主持人的话语权也逐渐强化。因为,电视强化重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甚至使话语权发生变形。实施话语权的主持人由纯粹的“解说”嬗变为增强了专业知识的“评论”,也从最初的传声达义,让受众了解信息,到精辟的话语分析,引导舆论走向,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奥运传播中话语权的呈现:丰富的专业知识,画龙点睛的评论。高超的预见。在电视转播的比赛中。观众轻松地享受着一切过程:为漂亮的动作兴奋,为失误的动作遗憾,为运动员的受伤惋惜。为错误的判罚而怒吼。这一切都由主持人的话语引导着进行。他们都以其自己的主体思想确立着电视媒介在奥运传播中的话语权,在传播中造就了一个巨大的“话语场”,带动受众共同关注传播的议题。

从另一方面来看,电视技术的“话语权”也不可忽视。电视直播中不时使用慢镜头“复制”奥运赛事中的精彩,这似乎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但在许多时候也是传播者在行使话语权,我们且不妨称为“传播技术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多针对夺得奖牌的运动员,由此引发了电视传媒话语权的另一面:异化的浮出。

电视媒介话语权在奥运传播中的异化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界最商的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也一直是电视传播的焦点。从效果上看,金牌的奥运被所有的受众接受。当前的受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金牌的奥运会是否还能称其为奥运会。在我国奥运会的报道中,电视媒介的话语一直定格在奥运金牌的价值与作用上。这是一种舍本逐末、异化奥运的走向。这是电视媒介话语权在奥运传播中的远离,它忽略了奥运的精神本质,使得受众处于畸形的接受状态,导致人们对现代奥运精神的曲解。传媒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让受众承认了它所构建的一个金牌奥运,使得受众逐渐淡忘了本质的奥运,让奥运的教育功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的电视传媒在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往往过分地强调金牌榜的排名以及盲目地强调奖牌的重要性,强调与欧美之间的竞争,而弱化个人的参与、较量和努力,忽视奥林匹克运动会真正的精神,从而再一次异化了奥运会。

奥运会是人们厌倦了无休止的战争对身心戕害的产物。是一个通过“和平竞技”的方式来获得精神愉悦和身体运动快感的赛场,所以才有了“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一说。然而,在金牌带来的连锁诱惑驱使下,“奖牌情结”被极度放大。电视的宣传报道一切以金牌为准。我们的电视传媒在作报道的时候,经常将“赶超世界”的这个主题过度渲染。一方面,如果我国运动员处于优势状态。我们的电视媒介用攻击性的战争词汇强化我们的胜利,如“中国打了一场‘翻身仗”’等;另一方面,当我国运动员处于劣势时。我们的电视媒介就会三言两语弱化我国运动员的失败。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解说门事件”至今仍是电视媒介话语权异端的典型表现。精通足球技术的解说员在行使媒介话语权的过程中呈现出严重的失态、失控、缺乏自律,其根源在于社会角色的失调。从某球队赢得点球到比赛结束,记者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身份与公共角色,而还原成一个狂热的球迷,呐喊高呼,造成极端不良的社会影响。显然,电视传媒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对传播内容的控制,并以此引导着社会舆论的方向。

电视的公共信号制作的核心理念是:既要是公正和平等的,又要是动态和情感的。参与此项工作的电视转播人员,必须忘掉自己的国家、忘掉身份。在转播两国的比赛时,两国选手的镜头必须是力求保证各占50%。这在表面上看是平均主义,但公共信号在面对全世界时就是要绝对平均,这也是奥运精神“公平竞争”的体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我国中央电视台参与全球转播。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公共信号的处理,结果在公正与公平方面出现了错误:羽毛球比赛混双决赛进行得跌宕起伏,中国运动员最终获胜,摄影师和导播都太激动了。只给了中国运动员的镜头,忘记了对方选手。信号制作没有按照规定的走。主控中心当即发问:“为什么?你们在干什么?”国人可以理解多年来中国人对奥运金牌的渴求,但主控中心强调:“中国选手只是你工作中的一个对象,你的信号是给全世界观众看的,而不只是给中国观众看的。”本土化倾向是话语权异化的表征。

总之,电视媒介话语权在奥运传播中的异化和滥用,关键在于缺乏社会监督机制。“解铃还须系铃人”,电视传媒话语权在奥运会报道中的异化应由大众传媒来加以纠正。要解决电视传媒对奥运会的报道话语权的异化问题。就应在加强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下工夫,以确保我们的电视传媒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让电视媒介的话语权真正成为奥运精神的主导。

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以教师媒介素养现状为切入点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问卷调查显示:随着媒介在教育领域的迅速渗透和逐渐融合,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升,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分析讨论促进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训机制、教学应用等三种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以期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素质的师资。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师;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策略

近年来,随着媒体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学习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学科教育,媒介成为民众接受知识最重要的管道。因此,如何教育学生与社会大众理性认识媒介,并使其具备了解媒介对个人的正面或负向的能力,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素养概述

媒介素养译自英文“media literacy”,又称为“媒体素养”或“媒体识读能力”,是大众传播领域所关切的议题,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及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多层和立体,目前看来,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人的角度,教师应具有独特的媒介素养、知识和能力,以达成媒介使用者和媒介传播者的有效融合;从专业角色定位的角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媒介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呈现手段和展示方法,以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从工作职责的视角,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开展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以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品质的公民。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标群体是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兼职教师,调查样本涵盖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同时也考虑到了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类型、学科等变量。问卷发放情况如下:南宁市院校150份、柳州市院校80份、桂林市院校130份,总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36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4.0%。

(一)教师了解和掌握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

1.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

在“您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选项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了解”的教师只有8%;选择“了解”的教师占29%;选择“很模糊”的教师有47%;认为“根本不了解”的教师则占到了16%。在“媒介对您的影响程度”选项的调查中,选择“一般”、“较小”、“很小”的教师占到了51%;选择“很大”或“较大”的教师占49%。据此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

2.对常用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单向传播媒介。单向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教科书、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在对单向传播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调查中,有87%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科书情有独钟,在教学中主要依赖教科书;而教师对电影和电视媒介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源于个人的娱乐需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关联性不大;广播、录音和录像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感觉很陌生,只有外语类的教师会比较熟悉和掌握一般的录音技巧。

(2)双向传播媒介。双向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格教室等。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很重要的一种媒介,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5%的教师认为对计算机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有93%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Powerpoint电子课件”,但也有87%的教师认为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深度还有待提高。对于语言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外语类和计算机类的教师,97%的教师表示不了解或根本没有使用过。对于是否了解或使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的教师表示听说过“微格教室”这个概念,但从来没有教师使用过这一教学手段。

(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媒介状况的调查

1.如何运用媒介获取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将其运用于教学的信息。在“你在日常教学中是如何检索并获取信息资源的?”的调查中,选择“图书信息检索”工具的教师有11%;选择“期刊信息检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期刊网等)”工具的教师占26%;利用“雅虎、搜狐等目录搜索”工具进行教育信息资源收集的教师有9%;利用“谷歌、百度等网页搜索引擎”工具查找、下载教学资料的教师占44%;通过访问FTP服务等方式获取相关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师相对较少,只有3%;通过其他媒介途径获取教学信息的教师占7%。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利用媒介获取教育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教师基本具备了教学信息资源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2.如何合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

关于“你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主要应用于哪些工作”的调查显示,47%的教师表示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教学技能竞赛或者领导听课,而单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占到了37%,从学生角度考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的教师比例只有16%,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时候,很多教师处在一个态度相对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在“你如何有效利用教学信息资源”的调查中,对教育信息资源事先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比例为29%,习惯于将已获取的教育信息资源略微做些修改之后运用到课堂上去的教师有45%,而选择不加任何处理直接照搬套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教师比例占到了36%。由此不难看出,在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媒介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促进教学改革,而是为了迎合某些教学之外的因索,这说明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是比较低,还需要不断学习、锻炼和加强培训。

(三)关于媒介素养培训的相关调查

针对“对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很有必要的教师比例为10%,认为比较有必要的教师占29%,表示无所谓的教师有50%,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教师比例占到了11%。通过对教师“是否参加过关于媒介的相关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四分之三的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活动。关于“如果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的调查,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教师选择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而接近50%的教师则认为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或者获得必要的相关资格认证证书;而认为进行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毫无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5%。关于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大部分教师反映当前应该加大

多媒体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应该强化教育信息资源获取、整合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有教师认为应该加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探讨,尤其是要开展发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先进典型的参观考察;对于传统媒介比如多媒体教室、幻灯机、投影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表示出兴趣和需要。有关“通过参加培训,你希望提升哪些媒介素养”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希望获取和使用教学信息的占32%,判断和读写信息的占23%,加工和制作信息的占28%,传播信息的占4%,获取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占5%,其他的占8%。教师选择媒介素养培训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专家指导和合作的占34%,选择教工发展培训的占24%,建议融人其他培训项目的占26%,建议通过校本培训和大学课程的分别占11%和3%,选择自学和其他方式的各占1%。

通过上述调查,不难看出,针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不同的教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讲,很多教师都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但也有少数教师认为当前的媒介素养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内容比较空洞,无法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培训机构本身,我们广大教师的媒介知识学习水平和媒介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策略

(一)创设促进教师媒介索养发展的人文环境

1.营造教师关注媒介素养的群体氛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也是这样,通过营造一种良好有序、充满激情和探索的媒介索养氛围可以让教师真切体验到媒介素养的内涵和魅力,从而使其对媒介素养产生较高的关注度和兴趣,而这种氛围的营造需要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各级结构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首先,要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自上而下,使各个层级机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保持正向的态度,要结合教师综合业务水平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出台为教师媒介素养水平提高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要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重视和奖励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发掘教师个人的潜能,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以点带面的现实效果。

2.深化教师以媒介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

媒介素养在教师利用媒介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媒介素养水平能够显著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层次。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创设良好的条件,在努力打造媒介素养氛围的同时,要制定适合院校自身定位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远景规划和战略。其次,从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来看,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特有的媒介知识和能力,并且要积极运用这种知识和能力,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遭遇的教学困难和阻力,发展娴熟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深入开展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训

1.要明确培训目标

教师媒介素养培训要求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使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发展、价值、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充分了解和把握;通过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方法、媒介信息的传播与创作培训,使教师媒介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从专业化角度能借助媒介设计和媒介展示,提高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能获得迅速研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

2.要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要积极统领整合本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包括专家学者、项目团队、示范基地等),努力开发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媒介素养的专项培训和认证。

3.要实现培训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

要通过理论讲授、现场观摩、研讨交流、案例示范、创意教案、展示评价等多种活动形式实施模块化、立体化的师资培训,要引导教师媒介素养培训由自发走向自为,鼓励教师在理论先行的基础上辅佐实践,在实践的探索中反思前进。

4.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认证机制

要通过培训课程或者项目的考核实施相关认证并且颁发认证证书,要将此项认证纳人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唤醒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媒介素养知识

1.要正确认识媒介素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媒介素养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包括情感、价值、需要等多方面变化的过程。媒介素养不仅可以培养教师对媒介、媒介社会、教育信息化的理性认识和态度,还可以培养教师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和传递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鼓励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应该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媒介素养知识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使其符合教学过程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将媒介素养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教学策略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和方法。

3.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媒介素养语境的创设,注重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从媒介素养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还存在很多片面性,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使用了新型的媒介,比如网络或者多媒体,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其实这些具体的媒介只是媒介素养语境的一部分,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语境除了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客观媒介,还包括显性的媒介素养课程和隐性的媒介素养观念。媒介素养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各种大众媒介的历史演变.分析媒介素养的生活化流程或者案例,培养学生利用媒介进行信息识别、表达意见和传递讯息的能力。隐性的媒介素养观念主要是指教师要将媒介法制知识和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媒介伦理道德观念,使其媒介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上一篇: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