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范文

2023-11-22

媒介融合范文第1篇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探讨过程中,要超越媒介融合的技术思维和产业思维,重视媒介融合的文化维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融合文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文化思维 融合文化 中国语境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深化,是信息洪流的黑洞,是良莠不齐信息的轰炸,假新闻、低俗信息、庸俗事件层出不穷。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观念的历史是我们在思想和感觉上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的变迁所作出的反应的记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媒介融合之后的文化,思考媒介融合“将”和“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文化。

一、研究现状:技术与商业维度的偏向

有学者认为:“当今媒体的分类早已逾越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的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定义模糊的合并性的媒体形式。”可是这个定义“模糊”的媒体究竟怎么样,是众多的研究学者所关心的。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不同的媒介学者依靠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方法,对媒介融合展开了不同维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融合的技术维度。在这方面,“技术”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技术指的是单纯的物理技术,因为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也是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过程,所以如何在物理技术层面上打破传统媒体和多媒体之间的技术转换和更新,成为一部分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媒介融合“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第二个技术指的是新闻传播的报道技术,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转而要求在跨媒介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必然催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意味着以编辑为核心的传统媒介体制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全能记者、全媒体记者、融合新闻才能在这里被不断地探讨。技术层面的进步带来媒介报道方式和媒体生存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整个媒介生态的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打破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思考媒介环境及媒介融合环境下人的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成为媒介融合技术层面研究的欠缺之所在,这涉及技术研究的人文维度。

2.媒介融合的产业维度。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经济利益成为重要驱动,将媒介融合看做一次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开掘不尽的“富矿”成为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不同的产业技术和方案、传统媒体的合并、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的联手等,成为学界热门的探讨话题,研究者相信“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无可厚非,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面对媒介融合的商业思维,我们更要相信媒介融合带来的不应该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的到处传播,也不应是简单的拼贴与复制,更不应是色情信息的泛滥。我们应该认识“传媒业不再只是谣言绯闻的发源地,不再是强词夺理的场所,不再只是牟取暴利的超级工厂;而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动力”。而如果要超越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显然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观察能力和文化批判能力。

3.媒介融合的管理维度。在媒介融合的管理逻辑当中,一部分学者涉及了文化,但探讨的重点放在了文化创意、文化政策、文化管理等方面,有学者借鉴国外的做法,指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而有人则指出传媒企业要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断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整个媒介环境和受众的变化”。有学者甚至断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分立时代所构建的政策架构,已经成为媒介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并提出了不同的规制模型。但是,无论是文化政策、文化管理还是文化创意,都无法回避和脱离媒介融合的具体文化语境,而不同的文化语境则必然引发不同的管理方案和策略,媒介融合形成的“媒介文化”仍然是无法摆脱的现实语境。

综合来看,国内的媒介融合研究实际上走入了一个技术和产业的误区,或者说是被有目的地引入到这个误区。很多情况下,促进媒介融合,只是一种对商业利益的渴望和产业政策的宽松,媒介融合的热闹和表面的繁荣只是一些媒体的合并和扩大,它真正的成熟和完善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尤其是媒介融合的整体文化的思考并没有达到一个哪怕是初步的共识,自圆白话当中缺乏真正的内在的文化冲动。媒介融合不是产业的简单的相加或相减,媒介融合也不是技术的突破或者简单说是各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无论是媒介融合研究的技术维度,还是其产业维度和管理维度,都脱离不开对文化维度的支撑和反思,“融合文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对这一变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二、融合文化:媒介融合研究的新维度

美国学者亨利·吉金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用以描述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词,他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5个层面: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从这里可以看到,文化是媒介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从媒介融合的文化思维,到媒介的文化融合,再到融合文化,显然并不是词语的转换,而是媒介新的转向或者说媒介融合的再出发。“媒介融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改变,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媒介文化融合的研究。

1.融合文化的特质

无论是媒介文化融合也好,还是融合文化也好,实际上都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融合文化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词来描述融合文化的图景?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对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有很多人这样描述:口头传播时期一文字传播时期一印刷媒介传播时期一电子媒介传播时期,实际上每一个时期传播的变迁,恰恰是文化变迁的开始。而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的媒介环境学派也正是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媒介变迁的。而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印刷文化、影像文化、网络文化就这样迅速地汇流,并形成不分彼此的气势,这才有我们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是一个产业的概念,更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概念。媒介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更是这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生存的世界相互关系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融合文化范式要抓住矛盾中的媒介图景,运用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努力应对媒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变化关系”,显然我们还更应该具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思维,思考融合文化的真正特质。

2.媒介融合中的视觉转向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视像屏幕的时代”,电视、电影、互联网中的图像已经铺天盖地地包围着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图像成为不同媒介之间“穿越”的共通语言。以新闻为例,新闻图片在报纸、电视、互联网、户外LED电子屏幕等的联动就可以清晰地说明。有学者就指出“图像化传播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符号形式上的显著标志”。实际上,图像化传播也是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征。媒介融合的视觉转向,不仅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模式。“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我们目前的文化“所生产的不仅是解空间化和解时间化的观看主体,而且有一个视觉形象的场域,它在本质上是异质的和杂交的”。这种异质打破了地方和全球的界限,打破了传统和现代的界限;而这种杂交,不仅是传统艺术和新兴媒体的杂交,而且也是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杂交,对于这种杂交文化的视觉特质显然需要在媒介融合的境遇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把握。

3.媒介融合下的媒介化社会

伴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的能量不断释放:人们心中的空间距离与时间差异正在逐渐地消弭,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正在“压缩”,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传媒化生存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无处不在的时代,一个文化与传媒互渗、互补、互证的时代”。而这种传媒化生存显然不是简单的传媒进入我们生活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中介化”了,媒介建构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媒介社会当中,伴随着不同媒介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媒介世界已经形成了私人的与大众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真实的和虚拟的互融的大型媒介平台,“它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它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电影、图书等单一化的大众媒介已截然不同”。这是媒介融合的初步结果,同时又是新一轮媒介融合的开始。“评估一种文明的时候,如果是用它依赖的一种传播媒介,那就需要知道该媒介的特征有何意义。”同样,在媒介融合风头正劲的时候,我们也更要思考媒介融合会将我们带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种媒介又会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何样的意义与影响。

三、媒介文化融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民族是带着它的文化传承一起走向现代文明的,而处在传统与现代抉择中的大国,在媒介融合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媒介的同质化

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中,传统与现代、新兴媒体与传统艺术、媒介化与原质性之间的紧张纠缠着我们,也困扰着我们。“只有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才能够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但是,这样的媒介化社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呢?在我国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在文化产业存在描述的问题当中读出中国文化的现实与难题。同时,从国际上看,媒介全球化面临着媒介同质化,或者说媒介“好莱坞化”的危险,更带来了所谓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同质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语境出发,思考我们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时代巨变和媒介同质化——这段经历混合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的焦灼伤痛。

2.媒介全球化和中国媒介发展的不平衡性

21世纪,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媒介全球化的时代。当代传媒模式的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大众媒介不仅仅是推动全球化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就是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媒介全球化的是“消费文化的盛行”,是受众选择权的不断减少,是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是文化的同质化和知识鸿沟的加深。当代作家余华曾经也有类似入木三分的断言:“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全球化浪潮的欧风美雨之中,中国享受着媒介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但依然无法回避“媒介融合与媒介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在中国这样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处于剧烈变动的国度中,东西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的背后是媒介发展不平衡和媒介融合的不平衡,这都决定着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搬西方的媒介融合模式,更不能唯经济利益至上、不加挑选和甄别地全球化。媒体融合的综合考虑和融合文化的巧妙布局,不仅是缩小差距和追求公平的一次机遇,也是中国媒介本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媒介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

3.媒体众声喧哗与文化引导

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种种欲望,原来看似坚不可摧的道德意识和各种规范,在应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时患上了‘失语症’”。媒体的众声喧哗将人们的“失语症”不断地放大,媒介融合之后更是“一地鸡毛”。媒介融合众声喧哗的结果一方面是受众自由度的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在信息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是媒介推进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网络暴力对于人权乃至民主的侵害,“媒体已经成为一股明显的反民主的力量,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不久前,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表示“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在中国这个网民最多的国家,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如何来进行文化引导,来正确塑造网民的文化认同,来奏响网络“主旋律”,如何使我们融合文化成为“另一个文化家园”。对此,中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那样,“任何文化在整体过程中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强调、一种特殊的扶持”。我们应该坚持并不断努力:媒介融合形成的社会不是分裂的社会,而是融合的社会;不是商业覆盖的社会,而是文化创新的社会;不是矛盾重重的社会,而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项目基金: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SWU100907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媒介融合范文第2篇

2、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研究

3、媒介融合下新兴新闻客户端的传媒研究

4、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5、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教材的立体化开发

6、媒介融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7、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

8、从媒介融合看新闻学子应具备的能力

9、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浅谈

10、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习模式研究

11、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采编的特点探究

12、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

13、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

14、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影响

15、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及对策探讨

16、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17、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及应对

18、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改革

19、论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培养

21、媒介融合下新闻实践教学设计与相关问题阐述

22、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路径

2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24、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报道

25、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6、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

27、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

28、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

29、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编辑的发展与创新

30、试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嬗变研究

31、浅析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工作

32、融合媒介时代下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报道研究

33、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分析

34、媒介融合与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路径研究

35、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

36、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探讨

37、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摄影报道的实现策略

38、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策略初探

39、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40、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探讨

41、新闻摄影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42、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素养的思考

43、融合传播中新闻编辑的跨媒介运作

44、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

45、“央视新闻+淘宝直播”媒介融合下的共赢

46、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47、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途径

48、电子新闻杂志:在媒介融合下软着陆

49、电视新闻短视频化的媒介融合传播路径探析

媒介融合范文第3篇

媒介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传统媒介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在媒介融合的视域下,媒介融合只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在大的媒体格局下,山东红色影视艺术要大胆创新,提升内容质量,提供高品质、正能量的信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应加快创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抢占新媒体平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扬正能量红色文化。

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表现形式,与传统单一的媒介叙事形式有所不同。以电视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实现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互动、交流,最终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叙事范式,也就是跨媒介叙事。跨媒介叙事,这种媒介传播形式具有创造性意义。

跨媒体叙事对文娱项目进行的规划,主要是根据其受众群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每个媒介平台有着独立的内容,不同媒介平台展示的故事情节相互关联,相互独立,最终为观众呈现出立体、饱满的故事。

跨媒介叙事,并非简单的媒介形式的整合,而是一种媒介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媒介形式,两者存着本质的差异。跨媒介叙事其表现方式主要为多媒介融合。近些年,影视节目顺应时代发展,充分运用各种媒介进行叙事、创作、传播,将游戏、出版、网络等媒介形式充分结合,从而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不同媒介平台在同一个大的故事框架中建构自己的故事文本、产品形式,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影视文化产品的新制作形式呈现出鲜明的“跨媒介叙事”特征。影视文化跨媒介叙事的主要形式包括开放性的叙事空间、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等。

在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正视媒介融合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刻认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更好的传播创新主体意识形态,通过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及特征有效地传播“红色文化”。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发展,新媒介和旧媒介共同存在、相互竞争,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主流。新的传播方式与格局,也使得传统媒介素质培养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社会,在新媒介为主流的环境中,需要新的媒介培养方式。媒介素质培养不仅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编写、受传者对信息的接受的培养,还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正确解读。

在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或许会出现当下最常见的现象——媒介产物带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媒介素质的培养对这些媒介的产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随着大众媒体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提高国民的媒介素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媒介素质的培养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积极弘扬正能量既传播了相关信息,还为国家治理提供助力。新媒体利用各种媒介反映社会民生、传递社会主流声音。

新媒体发展历史格局下,媒介平台应充分发挥其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口语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民主文化之一,其影响力有一定区域局限性。在媒介形式的推动下,口语文化打破了人们的文化桎梏,使得人们都能够去深入了解、认识传统文化,并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山东红色文化的进步与中国红色文化的进步。

新的历史阶段,科技力量迅猛发展,衍生出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科技,这些科技催生出全媒体,为新媒体的发展、进步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其重新塑造媒体传播的形态、格局、形式。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年龄段群体也在使用不同的媒介形式,因此,媒体传播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内容质量,还需要考虑受众的感官体验。传统红色文化只有实现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避免被边缘化,才能有新的格局与生命力,新媒体也要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内容优势进行创作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型红色民族歌剧《沂蒙山》自2018年12月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讨论,好评如潮。观众和网友纷纷表示这是一部让人震撼流泪的、传承红色基因的、反映红色文化力量的作品,看完后我们对“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这就是媒介融合下的红色影视艺术创作的一个典型的优秀作品。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了“精华”与“糟粕”同时存在。因此,要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方向上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现代转换,从创新传播路径等方面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引发文化的创新,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新面貌。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更加依赖媒介的融合,这是一个新的转型趋势,使得“红色文化”能够以一种新面貌展现给全世界。

很多红色基地和宣传部门还停留在传统媒介的宣传阶段。有些工作人员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甚浅,无法满足大众的红色文化需求。这使红色文化的宣传只停留在简单介绍革命事迹,宣传英雄人物的层面,因此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欠佳。

影视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将时间、空间、主题等表现元素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

在媒介整合、多渠道、多结构的影视剧艺术创作的背景下,发展大众化的红色影视是重要的。它在公众的视野中,艺术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岁月与历史,书写了中国人民在特定时代艰苦奋斗的历程,展现了伟大的民族情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红色文化是对特定时空和人文地理学的概括和集中。在多重情感诉求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其情感来源,将经典与流行相结合,结合山东红色文化的特点,探索新时代红色影视剧创作的新方向。在这个阶段,电影和电视节目已经不再能给观众带来满足感和情感体验的需求,文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增长也是必须的。

山东红色文化精神的代表——沂蒙精神,在全国极具影响力。沂蒙精神展现出来的是“爱国爱党、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与鼓舞下,山东人民转变思维,锐意进取,用汗水与智慧浇筑新时代富裕、文明、开放的山东。

山东早期的红色文化作品就有解放战争时期真实事迹改编的小说《红嫂》,英勇抗战故事《沂蒙頌》,歌曲《反对黄沙会》改编成为的《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优秀民歌,传唱海外。在抗日战争时代,红色文化不仅起到宣扬先进文化的作用,还起到鼓舞大众士气奋勇杀敌的作用。

第一,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产生了强大的媒体活力,使得媒体传播方式得到改造和提升。正是在这样一个媒体环境下,红色影视剧的创作获得了无限发展潜力。

第二,红色遗址旅游已成为这股强大的发展洪流中的一股巨大力量。它不仅自然地继承了融媒体时代的话语表达,而且构建了影视创意文化产业的新载体。体验红色旅游,感受历史与时代精神的传承,以及其文物和自然景观的各种特征,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神载体和具体表现。

第三,随着商业化的发展,大众娱乐越来越具有娱乐性。随着现代生产生活等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娱乐影视作品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从而达到高品质享受生活。因此,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影视创作人要深刻理解影视艺术大众化的内涵,才能真正创造、制作符合公众审美需要的影视艺术作品。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视域下山东红色影视艺术创新研究》批准号:18CCYJ34)

媒介融合范文第4篇

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

(一) 对于电视新闻采编主体的影响

媒介融合现象的出现, 最先影响的就是电视新闻采编的主体。首先就是电视新闻采编被报道对象发生了变化, 传统媒介的被报道对象主要集中在政策的颁布、赛事的直播等大型事件上。现在, 媒介融合增加了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被报道对象, 例如一位常年助人为乐的社区老人, 一只聪明学话的鹦鹉, 都可以成为被报道的主体。其次是电视新闻采编的报道对象也发生了变化, 播报的“记者”不一定是身着正装, 手拿话筒的专业人士, 可以是拿着手机录下一段具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人。媒介融合就是这样悄悄的扩充着电视新闻采编主体的队伍。

(二) 对于电视新闻采编信息的影响

媒介融合不仅扩大了电视新闻采编的主体队伍, 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网络传播的即时性, 加大了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业务难度。一方面,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电视新闻采编行业随时播报最新消息, 另一方面, 从虚拟的网络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说, 媒介融合虽然增加了信息量, 但电视新闻采编行业可用的有效信息却实在有限。

(三) 对于电视新闻采编行业流程的影响

原有的电视新闻采编行业都有自己固定的播报流程和审核方式, 媒介融合现象开始之后, 电视新闻采编行业借助网络传播的外衣,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的结合, 征集网友的小视频汇集制作的新闻等等。媒介融合很大程度上让电视新闻采编行业变得“接地气”起来, 播报流程不再固定, 审核方式也开始多样化。电视新闻采编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对新闻进行了有效整合, 共享传播经验, 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审美需求。

二、利用媒介融合, 完善电视新闻采编业务

(一) 筛选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主体

在媒介融合影响下形成的电视新闻采编业务主体中, 筛选出优秀的选题和人才。被播报对象的选题可以借助媒介融合平台, 例如电视节目或是新闻都有时间限制, 在有限时间内, 选择大众喜欢的生活新闻选题, 是提高收视率的保证。可以在网络上投票大众喜欢的选题, 选择性的播放生活类新闻。

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业务人才也可以从普通人中筛选出来, 自媒体时代, 网络上有很多个体新闻播报者。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发展可以与自媒体工作者合作, 为大众提供更多形式的播报方式。

(二) 提炼媒介融合平台中的有效信息

信息时代自媒体数量息虽然庞大, 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并没有因此改变。面对媒介融合上多而杂的信息, 电视采编行业更需要独具慧眼, 通过实际的行动去验证信息的真假, 在信息泛滥的网络中, 为大众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向, 减少虚假信息误传、谣传及对社会大众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 电视采编行业还要加强新闻人员业务和素质培训, 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有效的真实信息, 保证新闻源的真实性, 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完善信息监督机制, 拓宽监督渠道, 及时听取大众的意见和反馈。

始终牢记,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提炼媒介融合信息、保证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上, 多传播社会正能量, 通过好的电视新闻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 培养社会健康良好的氛围。

(三) 创新发展电视新闻采编的业务

一是缩减传统的繁复流程。缩减不必要的审查流程, 改变原有的固化模式。为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制作过程“瘦身”, 精简业务流程, 提高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业务效率;二是创新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业务模式, 借助媒介融合平台, 改变传统的播报方式, 塑造具有自己特点的新形象;三是加强电视新闻采编行业的合作, 寻找电视新闻采编的新模式, 各行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 借鉴彼此的优点取长补短, 共同创新电视新闻采编的业务方式。

三、结语

媒介融合现象的出现, 增加了电视新闻采编的主体, 拓宽了电视新闻采编的信息渠道, 改变了原有的电视新闻采编的流程。面对媒介融合现象带来的冲击, 电视新闻采编行业要积极适应这一时代潮流, 继续认真筛选电视新闻采编的主体, 不断提炼媒介融合平台的有效信息, 创新发展电视新闻采编的业务, 共同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 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媒介融合现象也开始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中去。媒介融合现象对于电视新闻采编行业这些媒介传播的主要群体来说, 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意在分析现有媒介融合对于电视新闻采编业务影响的具体方面, 以及如何更好地的保证自身业务的更好发展提出相应地建议, 以面对媒介融合给电视新闻采编业务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影响

参考文献

[1] 冯蔷薇.关于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研究[J].新闻研究刊, 2016, 7 (22) :159

媒介融合范文第5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民族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声音,重视民族元素在文化交流中的融合与运用。钢琴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最初是以课堂伴奏的方式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來,钢琴音乐作品中越来越重视民族元素的体现,钢琴音乐作品成为展现各国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将深入探究民族元素在其中的融合与运用,为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民族元素;钢琴;音乐作品;融合应用

引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钢琴在传入我国后逐渐与中国民族元素相结合,出现了诸如《黄河大合唱》这类展现中国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与中国民族元素的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钢琴演奏的中国特色,还可以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一、钢琴在中国的发展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自明末清初开始进入我国,在中国已经有百年的应用历史了,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作曲家尝试将中国民族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中,其中赵元任的《偶成》便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钢琴家逐步探索欧洲乐理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合,其中的和声展现了丰富的中国民族特征。在抗日战争时,我国钢琴家更是利用钢琴音乐作品展现当时的农民生活以及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元素更进一步地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之中,很多钢琴音乐作品的标题采用了中国传统器乐的标题,运用钢琴和声等处理技巧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改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与西方音乐的元素融合的更加自然,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以及演奏过程中更是有大量的民族元素融入。

二、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

(一)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语言。我国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更是通过钢琴演奏展现出黄河边民工喊着号子奋力拼搏的景象,其中运动号子旋律口语化的融合展现了浓浓的民族色彩。瞿维在创作《花鼓》这一钢琴音乐作品时就充分融合了《凤阳花鼓》的民族语言特色,向听众传达出一种像安徽传统舞蹈形式——《凤阳花鼓》一样的欢快的民族气氛。

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合民族语言,一方面可以通过钢琴这一国际通用表现形式展现中国民族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钢琴音乐作品成为表现中国人民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所展现的中国人民或喜或悲,或雀跃或悲痛的思想情感,都通过民族语言在其中的融入得到进一步的表现。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民族语言口语化的表现形式更拉近了钢琴与听众的距离。

(二)民族调式

民族调式是辨别不同民族音乐形式的重要特征,例如傣族的民族调式更为婉转,而陕北地区的民族调式更为宽宏有力。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调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各类戏曲调式在其中的运用。

首先是昆曲的调式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应用。昆曲整体呈现出一种江南的风格,曲调秀丽温婉。丁善德先生在创作《降G大调序曲》过程中,也是将昆曲中的《琴挑》生旦轮唱的演唱音调融入其中,使得整个钢琴作品表现出一种婉转悠扬的音乐韵味。

其次是京剧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入与运用。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其主要曲调分为西皮和二黄两类,分别为高亢和低沉的音调。京剧是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合最多的民族调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江文的《午后胡琴》,将京剧的二黄唱腔与钢琴演奏相结合,展现了中国音乐作品的特色。

最后是河南的豫剧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豫剧作为河南的代表性戏剧,其唱腔有着口语化的特色。其中,王建中先生基于豫剧音乐表现特点所创造的《百鸟朝凤》,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浓浓的河南地方特色,整个表演过程中能够给人一种“百鸟朝凤”、气势恢宏的听觉体验。

民族调式是中国民族在音乐领域的重要特征,将民族调式融合进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钢琴演奏向世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能够增加中国钢琴音乐的辨识度和听觉体验。

(三)民族器乐

民族器乐与钢琴音乐作品的融合,可以使得人们在熟悉的曲调中感受中国民族文化,可以推动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梅花三弄》和《阳关三叠》是将民族元素融合进中国钢琴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不同的钢琴演奏手法来模仿古筝的滚拂散音等不同的音色,一定程度上重现了《梅花三弄》的音乐意境,给听众带来一种空灵的感觉,利用钢琴展现了中国民族器乐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以心灵和听觉上的震撼。《夕阳箫鼓》钢琴演奏中更是出现了对中国箫、古琴、琵琶、古筝等传统民族器乐的模仿,运用钢琴这一乐器可以表现各种中国民族器乐,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是一种震撼。

民族器乐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应用,通常都是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模仿中国民族器乐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不同器乐音色之间的转变往往能够带给听众极大的震撼。同时,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各类民族器乐的协调性更是可以让听众通过钢琴音乐作品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民族器乐的韵味和其所营造的意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未来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应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器乐与钢琴演奏的结合点,通过钢琴这一中西方音乐的良好媒介,引导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世界上发出中国民族器乐的声音。

(四)民族审美

正如中西方对美女的定义有着极大的差别,细长的眉眼在西方人眼中是东方美女的标志,而中国人的审美中却将双眼皮视作美女的标准。在钢琴音乐作品中,中西方也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尽管是运用钢琴来演奏,但是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民族审美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因此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民族审美。中国民族审美中强调“和”“黑白”“恬淡”等意境,赵晓生在《太极》的创作中,就将中国传统的“太极”审美情趣融合进钢琴音乐作品之中,“破、承、起、入、缓、庸、急、束”八个部分的创作,与中国的“八卦”以及唐大曲等审美情趣相契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民族审美标准和倾向,带有浓浓的中国特色。

民族审美的差异是阻碍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将民族审美融入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向世界傳达中国审美。植根于中国民族审美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可以逐步加深西方国家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加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民族审美在其中的融合,还可以消除东西方文化中的误解,有助于国际和谐。

(五)民族风俗

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风俗,通过钢琴不同的音色,向听众们展现了一幅幅中国民族风俗画卷。庙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蒋祖馨在《庙会》这一钢琴音乐作品中,通过钢琴不同的音色变换,营造出人们在庙会上以及中国传统节日里欢聚玩耍的情形,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社戏、老人舞等中国民族风俗,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民族风俗的重要文化载体。同时,石夫在《塔吉克鼓舞》这一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也是通过将塔吉克族的民族风俗与钢琴演奏相融合,展现了塔吉克族在传统节日中欢歌笑语的民族场景。

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文化、语言以及行为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风俗。中国的庙会、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三月三”等民族风俗都可以通过钢琴音乐作品得到良好的展现。将民族风俗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中,不仅可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还可以间接推动中国民俗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传播。

三、结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入大量的民族元素,不仅增加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性以及辨识度,还使得其成为宣传中国民族风情和民族风俗,让世界感受中国音乐韵味的重要文化载体。民族语言、民族调式、民族器乐以及民族风俗等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是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声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力地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加强对民族元素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融合与运用的研究,是推动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法宝,将大大增强我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葛芳辛.汪立三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元素与欧洲技法的整体研究[J].音乐创作,2018(7):113-114.

[2]周婷婷.对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的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644-648.

[3]谭立琴.论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兼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性[J].音乐创作,2015(4):113-115.

[4]常开起.丁善德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性探析——以丁善德《新疆舞曲》为例[J].芒种,2014(8):243-244.

作者简介:林萃(1984-),女,福建福州人,硕士,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艺术及其教育。

上一篇:电子陶瓷下一篇:陶瓷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