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

2024-02-11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互联网、手持终端等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的主力军。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完毕,新媒体的产生和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当前新闻传播的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新老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媒体融合基本情况

1. 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加入新媒体的阵营。在当前,几乎不再存在一个完全的传统媒体,即使是以古籍整理刊行为中华书局出版社也于近期开设了收费网络平台,在短时间内仅微信个人用户就达到近40000。而新闻媒体,由于其时效性,进入网络平台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的媒体是以纸质和广电传播为主的,但是能够在当前仍然运作的传统媒体主体,必然有了网络渠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脑门户站、手持终端门户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中国媒体,以上的媒介渠道缺一不可。

2. 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异军突起。除了以传统媒介为根本平台,将影响力扩散到新媒体领域的传统媒体机构,更有一些从新媒体行业开始发展,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在当前国内新闻行业中举足轻重的行业翘楚。也有“非典型”的新媒体的新闻主体,首先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软件,在这些平台上有上文提到新华社等传统媒体开设的帳号发布相关新闻,又有个体和机构帐号发表有意或无意中收集的新闻线索及评论。其次是较为传统的论坛、BBS网站,如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虽然这些网站并不是以新闻发表为主,但是有相当多的个人和团体用户将其作为资讯的发布的平台。第三是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在首页推荐和关键字推荐、热搜榜中,对新闻资讯进行二次传播。

3. 新闻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纷纷改变。当媒介融合这一语境下,人们阅读习惯的最大改变是超文本带来的。超文本的两个特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其一是“超链接”,在一条消息中的关键字,可以随时点入相关的消息,其关键字也可以引入其它的相关信息,使读者得到相关新闻立体全面的消息,通过关键字的关联和检索读者可以了解到相关消息。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方式的新特征

1. 说话人与听话人身份的模糊。在当前的媒介融合的环境中,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已经不存在了,新闻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在网上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即使不是事件的亲历者,普通读者也可以通过开放评论功能的门户站、论坛和BBS、微信和微博上发表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并在公共平台和朋友圈中进行传播。

2. 超文本的表达方式带来的采编方式的改变。超文本是当前新媒体一个典型特征。于是对于采编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同的平台上,表现相同的事件,但是又将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何合理的编排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如何将不同的媒体平台配合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超链接这一概念由网络上产生,但已经逐步通过网址、电邮、社交媒体号码等方式渗入到传统媒体,而二维码则将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无缝地对接起来。

3. 转发与“@”带来的二次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看一个媒体的受众或一条消息的传播情况,主要看纸媒的发行量和收视收视率。而在当前,则更多的是点击量,收获了多少赞以及转发量。转发与“@”使普通的读者成为资讯流转的参与者与评论者,参与感的增强与转发的方便性,使新闻资讯的流转渠道更多,范围更广。

三、几点思考

1. “全媒体”趋势的到来。当前是一个由“媒介融合”向“全媒介”过渡的时期,随着网络盲区的消失和个人终端的普及,各种媒体的融合向一种越来越深入的方向发展,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任何一个单一媒体将在这个时代难以生存下去。各种传统和新兴的媒体将进一步的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全平台共享、全民参与、全产业竞争的新常态。我们在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同时,要对于未来的“全媒体”时代作出必要的前瞻。

2.资讯的多元化与同质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发布的主体较传统媒体时期明显增多。这意味着读者的选择更多,但是在发布主体增多的情况下,为了吸引眼球,同时也是因为大多数新兴的发布主体并不具备自主的采编力量,片面求快求新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的同质化反而增强了,不同的媒体上具有相同的头条新闻,内容和表述也十分相似。

3. 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在各种主体都可以进入到新闻的发布和传播的“媒介融合”时代,也造成了新闻传播整体上的逐利倾向,从业者没有经过传统的新闻从业者教育,在丧失了话语权的同时,部分从业者也丧失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虚假消息、商业炒作、新闻的娱乐化等情况,严重地破坏了新闻的生态。

4. 新闻人与“媒介融合”。面对着以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新闻人也在不停地改进,寻找突破。笔者觉得最重要的是前瞻性,这种前瞻性尤其要存在于院校之中,我们培养的是四五年后的新闻从业者,而倘若是用四五年前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就将落后十年。只有与时俱进,深入体会新闻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参 考 文 献

[1]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张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的专业素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2)

[3]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的特点

网络媒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其主要是将计算机作为基础, 利用一些网络手段对其进行一些新闻的传播。网络媒介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 属于一种比较全新的媒介形式, 网络媒介当中包括图像、文字、视频等, 很多媒介手段都在其中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与此同时, 利用这种媒介手段, 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而且还能够保证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比, 传统媒介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但是传统媒介仍然是利用一些机械性的设备按照一定期限向公众展示。传统媒介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一些形式, 导致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受到限制影响。

二、网络传播中网络与传统媒介的差异性

(一) 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介下的人员分工

由于传统媒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所以传统媒介在人员分工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特点。大多数情况下, 传统媒介都有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 同时队伍中的人才大多数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比较高。无论是在新闻内容的编辑或者是在采集上, 传统媒介背景下的人才在工作时, 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1]。但是网络媒介由于其入门门槛比较低, 所以有很多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都不足, 工作经验方面也比较少。

(二) 内容时效性

网络和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这主要是由于运作方式在具体操作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传统媒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在新闻实现传播之前都会相对应的对其进行一系列程序的操作, 这样能够尽可能为其后续的传播效果提供有效保证。其中包括采集、编辑、修订等, 这些流程都是在传统媒介传播过程之前需要涵盖在其中的内容。由于传统媒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将重点放在了这些流程的规划上, 导致传统媒介新闻的传播缺少时效性。但是网络媒介可以直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多元化特征, 实现对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网络媒介可以不受任何地域、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 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2]。

(三) 互动与权威性

传统媒介虽然发展时间比较长, 但是对其而言, 传统媒介大多数的新闻资讯传播都是以一种单向方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介的影响下,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大多数情况都是直接以一种“一对多”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不仅会导致传统媒介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变得越来越少, 而且还会直接导致传统媒介的单一性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网络媒介则打破传统媒介的这一局限性, 实现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的发展关系

(一) 重构分工形成网络和传统媒介的优势互补

通过对现阶段的网络媒介发展形势进行分可以看出, 网络媒介虽然具有一定优势特点, 但是其在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仍然存在劣势。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媒介可以借鉴传统媒介在工作人员管理方面的优势特点, 实现优势劣势的互补。网络媒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比如可以邀请一些传统媒介中的工作人员, 让这些工作人员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网络媒介在其中人才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而且还能够实现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人才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二) 完善新闻采集发布

在新闻采集发布方面, 传统媒介在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操作的时候, 需要与网络媒介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将网络媒介的优势特点充分应用到实处, 而且还能够尽可能为新闻资讯采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供有效保证。

(三) 发挥网络媒介互动, 增加控制权与选择权

网络媒介由于其开放性特征, 所以其在互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 这也正是传统媒介在发展中所缺少的一点问题。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将网络媒介的这种互动性特征应用到实践中, 这样能够有利于打破传统媒介的一些局限性, 促使两者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

另外, 在传统媒体社会时代的发展过程中, 大众只是以一种被动接受新闻的状态存在, 但是在网络媒介的发展下, 大众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需求, 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网络新闻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大众的控制权和选择权有所强化, 而且还能够尽可能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网络媒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 与传统媒介相互之间虽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但是相互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的特点, 其次, 对网络传播过程中网络与传统媒介相互之间的差异性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 针对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的发展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网络,传统媒介,新闻传播,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 肖宇.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新闻窗, 2014 (03) :60.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尝试

业内学者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 集中在公共新闻 (Public Journalism) 和大民生新闻的讨论上。公共新闻是上世纪末美国学者斯坦利·巴兰等人提出的“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 旨在组织和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 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付社会问题, 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舶来品, 公共新闻自发展伊始就被国内的民生新闻盖过了风头, 没有可发展之机。只是成为国内新闻界的学术研究热点, 而后随着民生新闻发展势头的回落, 美国“公共新闻”理论在中国偏向“公民新闻”发展。公共新闻能否成为国内民生新闻的治病良药, 还没有被实践验证。

大民生新闻是相对于“小民生”新闻的新闻样式, 偏向于反映老百姓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从单纯的消息类报道转向民生视野解读, 既要展示个体事件的来龙去脉, 也要深究事件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对于公共新闻关于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 社会问题的议题设置有共通之处。面对迥异的政治和公共政策的语境, 舶来品公共新闻并不适用于本土移植, 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对于大民生新闻的尝试具有较高可行性, 但要避免国内民生新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 否则很难走出发展怪圈。

二、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

(一) 关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生问题在当下不再局限于生活资料的保障, 更多的反映民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电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 作为连结政府和公众的桥梁, 传播社会公众政治信息、组织建设地方人民精神文化是职责也是义务。电视民生新闻应借助传播渠道的高效和便捷, 充分展现国家和地方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关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跳脱“鸡零狗碎”的市侩琐事。当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 城市和乡镇都在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 提升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服务能力。民生新闻自带的亲民性可以温和的将这些政策信息传达给百姓。

(二) 强化电视媒体的教化职能

电视民生新闻关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体现民间百态和地域文化, 在社会文化的培养和传播上引起大众的共鸣。民生新闻要以敏锐的新闻视角深挖日常生活事件中的普遍性社会问题, 在个体事件中审视社会风气, 监督人们进行完整人格的塑造。长期以来, 国内将经济建设视为第一要义, 忽略了国民文化建设,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环境污染严重、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等社会问题不断显现, 成为极端事件频繁发生。比如富士康工厂员工的跳楼事件、被路人漠视的小悦悦事件等。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日常生活事件的报道中, 要致力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传播, 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 奉行中庸之道、崇尚忠恕的精神”等基本精神的大力弘扬, 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 由民生内容转向民生视角

电视民生节目记录百姓的生存状态、情感困惑、现实矛盾, 为了博取注意力, 利用观众的“窥视”心理, 釆取了一种无条件地迎合观众口味的方式方法, 把“奇”“趣”“腥”“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尺度。电视民生新闻散失了自身的新闻特性与人文关怀。因此, 电视新闻要从民生内容转向民生视角。民生视角不是只关注一个人的生活, 而是以民生的态度与情感来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

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不能事无巨细地报道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 而是要精选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 从这些简单的百姓生活中提炼出有新闻价值的理念, 使受众在故事中启迪思想, 在心灵的激荡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曾经的收视桂冠到近年来的发展困顿, 面临着转型困难和媒介变迁的多重困境。民生新闻的转型发展不应局限在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的转变, 而是寻找契合当下媒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从民生新闻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 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跳脱生活琐碎的民生内容, 深入挖掘民生新闻内涵。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珺琬.新媒介环境下省级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再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2015 (05) .

[2] 姚娟.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界, 2013 (07) .

[3] 李秀平.省级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发展趋向和策略——以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 (05) .

[4] 高林伟, 陆君.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以咸宁电视台《百姓关注》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 (08) .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第4篇

而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现在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 因为其具有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传播有效性高、定位精准、以一对多、便于分享、内容多元等传播优势, 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

一、相关概念

(1) 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在狭义上就是指网络、数字的基础上,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在形势和内容上走向一体化。广义的媒介融合, 还包括媒体所有权、人员、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在信息传输去到多远的情势下, 把新兴媒体传播终端有效地结合起来, 资源共享, 集中处理, 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 最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2)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正是基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微信公众账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 该账号与QQ账号互通, 通过公众号, 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二、体育新闻在微信公众号中的传播形式

(1) 从传播结构上分析, 微信公众号是新型的传播—接受终端。人们不再需要报纸、收音机和电视等传统的接受媒介, 从手机上就可以看报、听广播和看电视。在过去的体育新闻传播当中, 体育新闻事件大多需要受众从传统的媒体上得知, 而现在通过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到更多的消息。而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可以将视觉和听觉高度融合在一起的移动媒介则可以在热点新闻的基础上更快、更详细、更准确的报道新闻。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更多的传统媒体也试图将自己的传播媒介发展到“新媒体”的阵地, 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 “微信公众号”是不二的选择。例如, CCTV5在过去的体育信息传播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消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影响力都是国内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绝对“龙头”, 但是随着传媒新业态的不断变化, CCTV5也推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像“CCTV5体育新闻”、“央视网体育”、“篮球公园”这样的节目类型的公众号来吸引那些不在看电视的人, 将节目从电视荧幕搬到了手机银屏。微信公众号很好的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发展趋于一个平衡, 使得两者可以达到兼收并蓄的效果。

(2) 从传播理念上分析, 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报业在新媒体发展的最初几度面临“崩溃”的状态, 但是在经过一点时间的发展, 尤其是在微信公众号出现之后, 报业也开辟了他们的新“高地”。例如“篮球先锋报”, 2004年创办开始就成为了一代人了解篮球消息的主要来源, 报纸行业的萧条“篮球先锋报”也没能幸免, 但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年代, “篮球先锋报”顺应时代的旋律, 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篮球先锋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传统报业的优势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得已再度展现。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媒, 报纸数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传播公信力和专业的采编队伍却是互联网和新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而且由于互联网传播瞬时性、快餐性的特点, 不适合做大型的深度报道和深度解读, 而在信息泛滥的汪洋大海中, 深度解读的解释性报道、解释事件真相的调查性报道和深度评论恰恰是对于事物全面、细致、深入了解的关键。而“篮球先锋报”正是将这两者结合到一起, 将透彻的分析和评论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最快的传达到受众的手机上。在传播理念上, 将传统媒体中的精华部分和新媒体的特性巧妙融合, 使得报纸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形式。

(3) 从传授关系上分析,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他传播速度快, 时效性显著, 互动性更强, 传播成本和门槛较低, 使得受众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而且受众也可以成为生产者。微信公众号的裂变式传播、强弱关系的互换, 使得这些新媒体不再有传者和受者的界限, 每个人都是传者, 每个人都能做新闻, “人人即媒体”。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自媒体传播不受制于传统媒体对新闻价值“重要性、接近性、异常性、显著性、及时性、冲突性、趣味性”的要求, 把自己想说的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出来。微信公众平台吸引了很多的有传播需求和新闻需求的人们成为了新闻的“生产者”。当热点事件发生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出来以期望能达到“意见领袖”的目的。从一个新闻的生产者变成新闻“本身”。

(4) 从传播内容上分析, 微信公众号发挥其特有的受众属性, 信息的内容具有个性化、海量化的色彩。尤其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而言。体育的门类有很多,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关注自己所需要的微信公众号, 这样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自己需要的, 避免了传统媒体时代要被迫接受很多自己不需要的信息。海量化的信息传递也彰显了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一个热点新闻的热点评论并不再是独家化的媒体报道, 而是变成了大家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全民化, 在与受众的互动中人人可以评论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谁发表的速度快, 谁的用户群体大, 谁就可能在这条新闻舆论中占领了主动, 成为了舆论导向中的“意见领袖”。

(5) 从传播的互动性上分析, 微信公众号有它特有的长处, “留言板”的功能使其可以和受传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有效的积累到了手中的反馈可以在日后的撰稿中进行改善。

三、体育新闻在为公众号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1) 从新闻的规范性上讲, 微信公众账号也出现了很多“假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但是在现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有的人或者公司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不惜传播假新闻。这种做法极大的损害了新闻的价值, 也给新闻事件的主体和受众带了不好的影响。就像之前爆出的“姚明提案被否决”、“里皮不满足协教练选聘工作”, 这样的假新闻一度引起了热议, 后来通过官方出面认证是假新闻舆论才得以平复。中国体育的改革道路道阻且长, 我们应该建立在公正、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去报道体育新闻, 这样才能帮助中国体育向前发展。

(2) 体育新闻的娱乐功能庸俗化。新闻传播的娱乐功能与体育的娱乐功能有着本质的相同, 都在努力为人们提供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基本组成部分。体育新闻作为二者的结合产物可以更大的发挥其娱乐的作用, 新闻传播因为有了体育而使娱乐的内容更加丰富;体育因为负载在大众传播上而使其影响力更广泛。

而有的有关于体育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为了迎合低级趣味, 不惜出现色情内容。在一些新闻类别的分析中, 体育新闻被当作娱乐新闻的一部分, 但是, 娱乐化不是庸俗化, 更不是色情化, 如果只是凭借单纯的感官吸引, 脱离了体育新闻的本质, 那么, 作为体育新闻自身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之中。

(3) 错误的舆论导向。体育舆论的定义:公众对于体育活动和各种相关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在新媒体爆炸的时代, 任何一个体育公众人物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被过分解读, 从而形成舆论导向, 而微信公众号在其中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是新闻媒介反应和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和引导舆论。微信公众号通过持续不断地体育信息流, 构筑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形成对舆论的引导。所以一旦某个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微信公众号错误的引导了舆论, 那造成的后果也是不敢想像的。

(4) 撰稿人的体育新闻素养不够通过上面的几点我们也发现, 微信公众号对体育新闻传播的不利因素主要出现在传播者身上。“人人即媒体”的时代, 体育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比比皆是。体育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来源的关系处理不当, 就会发生“假新闻”的可能;在体育新闻的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 由于体育新闻的边缘性和体育比赛的竞技性, 有失客观公正的报道时有发生。在某些公众号上会存在地方主义, 主队色彩过于强烈, 而导致了在新闻措辞上出现的严重失误。更有甚者, 再发布新闻的时候完全忽视了新闻的要素, 凭个人的想象和主观臆断来编写新闻, 给体育新闻界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四、微信公众号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推进, 微信公众号的经营与营销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从整体趋势来看, 内容的生产、套餐捆绑、销售服务这一完整的上、中、下游产值链都将在媒介融合的前提下完成重组。

首先,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下, 内容的生产将更具专业性和独创性。体育新闻的板块众多, 怎样才能在众多的同类公众号中脱颖而出, 必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地方。例如, 微信公众号“杨毅侃球”, 在众多的篮球评论类公众号中独占鳌头, 在拥有先天的粉丝基础上他还将资源进行了整合, 在公众号上不仅仅通过文字跟大家讲述他的观点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更好的与受众进行交流, 将媒体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其次, 将体育新闻商品化, 以产品的形式销售给用户, 微信公众号变成了市场的职能。这就需要更加精准的销售服务,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广告的发布不再是以偏概全而是更加讲究准确。应该根据受众打造一套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 从体育新闻的产生、加工、发布到手中的反馈都应更具个性化色彩, 让需要这一类体育新闻的人更加直接快速的得到他们的消息。

再者, 当体育新闻与微信公众号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扩展了体育新闻的受众人数。体育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号这个生命力极强的媒介, 积极的传播体育新闻和与体育相关的知识, 最大程度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新闻事业。

最后,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微信公众号为体育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在服务了普罗大众的同时也为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从传播的理念上, 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三者共同的载体, 让体育新闻得以有利传播。

自1992年中国新闻界实现第三次跨越式发展以来, 中国的纸业媒介和电子媒介迅猛发展, 新闻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这其中不可忽视的现象是, 在任何一家新发展的新闻媒体中, 体育新闻都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置于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观看体育新闻成为中国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点。体育新闻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当然这与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尤其是体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任何信息的传播必然有它自身的传播魅力, 即传播特征和传播内核。如今拥有如此众多受众的体育新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理解与分析体育新闻的基本特征, 对准确地把握体育新闻的运作规律, 更好地利用体育新闻为广大受众服务, 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概念来理解, 特征是指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每一事物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都可能形成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标志。

从体育新闻的活动范围来看, 它即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密切联系, 因此体育新闻的特征必然是在与这两者的交叉与互动中形成, 在恪守新闻原则, 客观地反映体育事实, 遵循大众传播规律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自身区别其他新闻传播活动的显著的征象与标志。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 由于媒体竞争加剧、广告市场变化、媒介技术革新以及读者心里变化等一系列深层原因, 体育新闻市场正面临复杂的结构性变化, 传统的体育新闻生产模式受到新的媒介生态的极大冲击。本篇文章将会从体育新闻传播的理念、传授关系、传播内容和微信公众号的弊端和挑战等方面讨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微信公众号”给体育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媒介融合,微信公众号,体育新闻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4.

[2] 毕雪梅, 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3] 邵培仁, 陈兵.媒介管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8.

[4] 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3.

[5] 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3.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各种艺术门类精彩纷呈,千变万化,呈现出不同面相。随着当代新媒介技术不断推进,艺术赖以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巨变,探索当代艺术如何在新媒介技术挑战下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呈现。

一、新媒介及其挑战

(一)何为新媒介

从时间维度来看,所有媒介都是“新”媒介。因此“新媒介”一词指涉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那里,“新媒介”是电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和巨型计算机。而到了2007年洛根那里,“新媒介”又指的是“这样一些数字媒介:它们是互动媒介,含双向传播,涉及计算,与没有计算的电话、广播、电视等旧媒介相对”[1]。到了今天,“新媒介”又指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各种数字技术产品,如VR、AR、ER等设备。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认为其具有以下14个特征:双向传播;“新媒介”使信息容易获取和传播;“新媒介”有利于继续学习;组合与整合;社群的创建;便携性和时间的灵活性,赋予使用者跨越时空的自由;许多媒介融合,因而能同时发挥一种以上的功能;互操作性;内容的聚合与众包;多样性和选择性远远胜过此前的大众媒介;生产者和消费者鸿沟弥合(或融合);社会的集体行为与赛博空间里的合作;数字化促成再混合文化;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2]42—43总之,媒介即技术,技术不止步,新媒介也层出不穷。那么它们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呢?

对新媒介的文化后果进行大张旗鼓的思考,肇始于北美媒介生态学的诸位理论家。媒介生态学(MediaEcology)是20世纪后半叶在北美兴起的传播学三大流派之一。它奠基于以伊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人物的多伦多学派。从媒介生态学公认的几位代表人物的理论来看,他们都深入分析了“媒介”和“技术”问题。比如伊尼斯讨论了媒介偏向问题、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信息”、波兹曼分析了书籍与电视媒介的文化差异,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媒介生态学虽然表面上围绕“媒介”展开,但“媒介”只是其思考的表象,他们真正关注的是“媒介”背后生产媒介的“技术”及“技术”背后的人类文化。从媒介、技术到文化构成了媒介生态理论的基本应用之场链。电子媒介、电子技术到电子文化的兴起,使每一个人都处于媒介技术的应用场中,因此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问题的话语场之中。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它引发的自然、社会和艺术之变。

(二)新媒介技术对自然的挑战

新媒介技术首先带来自然内涵的巨变。一般而言,“自然”有自然界与自然状态两大含义。如果将自然理解为“自然界”,我们看到当代技术已经超越了对自然的“摹仿”,而达到对自然的“再造”。这一再造既包括再造一个真正的自然界(克隆技术,复活灭绝的生命)也包括再造一个虚拟的自然界(VR、AR、ER技术再造场景)。如果将自然理解为“自然状态”,我们会发现技术正在颠覆达尔文的进化论,正以远远超过人类自然进化的速度飞速改变人类进化了数百万年的身体。就个人而言,电子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自然生命进程,参与我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最为典型的是基因工程。从试管婴儿到器官移植,自然生成的生命遭遇到技术的全面接管。基因技术可以预测新生儿的基因缺陷加以人为干预,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人体器官进行移植,甚至技术产物可以与人类身体结合,使人变为哈拉维(DonnaJ.Haraway)所说的“Cyborgs”(赛博格),成为与自然人不同的新人类[2]。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身心一体的生命,人类对自己身体的技术处置必然影响人的精神,引发新的精神问题。一旦技术开始对“自然”有了如此改变,我们的“自然观”将发生改变,作为结果,文化对“自然”的阐释也应发生变化。

(三)新媒介技术对社会活动的挑战

新媒介技术也带来了社会内涵的巨变。此处的“社会”主要涉及两方面: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社群组织。个人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的交通技术(如高铁)改变了空間,新的交流技术(如微信)改变了时间,新的制造技术(3D打印)带给我们新的产品。这些结合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介技术极大影响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使其越来越依赖媒介技术。这种依赖外在方便了生活,使得个人目标更易达成;内在导致个体感官比率的变化,构建了基于当代技术的感官文化(如当代视觉文化的崛起)。更进一步,新媒介技术也改变了社群的组织和活动方式。比如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领域,媒介技术重组了它们的表现形态和内容:网络意见左右政治局势、网络极端组织的出现、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军事冲突数字化等。如此巨变需要从文化高度进行阐释,或者说,激发了新的文化问题。比如如何评价人造美女、如何看待技术与人的关系、如何理解技术社会的审美趣味等。当代文化需要回答新媒介技术所带来的日常生活的挑战。

(四)新媒介技术对艺术活动的挑战

新媒介技术不仅带来自然和社会的巨变,而且也带来艺术活动的变化。总体来看,新媒介技术正在成为当代艺术新的发生点,当代艺术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化特征。

“技艺”作为“艺术”的来源,包含着明显的技术内容。中国古代艺术本就有丰富的技术内容,但往往被其承载的超越内容所掩盖,尤其是宋代文人大量的参与,包括禅宗的影响,导致艺术的精神性被置于艺术的物质生产技术之上。从中西方艺术史角度看,一直存在艺术的技术手段与表达内容之间的融合与割裂。今天的问题是,新媒介技术对艺术形式的改造远超古典技术,人们明显地感觉到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我们一般公认的传统艺术(建筑、音乐、舞蹈、绘画和文学)会因新媒介技术发生形式上的新变化。比如文学的网络化传播,绘画、音乐大量采用电脑特效,随着技术进步出现的观影新体验(3D电影的普及)等。虽然现在开始的是形式的变化,然而形式即内容,形式的变化也必然会引起艺术内容的变化。其二,如同摄影术催生摄影艺术、摄像技术催生电影一样,新媒介技术也将会催生出适应其表达优势的新艺术形式。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与之前艺术截然不同的新艺术,但新艺术的发展和确立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更不能轻视人类创造新艺术的永恒冲动。无论如何,新媒介技术必将成为未来新艺术的核心维度。

总之,新媒介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自然、社会和艺术实践,迫使我们文艺研究者反思当代艺术的出路。当代艺术要产生高峰,必须面对新的自然、社会和艺术实践。具体来说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艺术如何呈现新的自然状态?艺术如何反映新的社会现实?艺术如何创新自我?下面一一回答。

二、当代艺术的现代性呈现

(一)新天人合一/人机合一

新媒介技术造就的新自然如何被艺术化地表达?这是当下文艺理论思考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第一,面对被新媒介技术重塑的自然,我们的艺术活动也要与时俱进,要从工业时代中走出来,进入数字时代,使用数字时代的手段来进行创作。

第二,面对被新媒介技术重塑的自然,我们不能舍弃它,更不可潜在地对抗(如工业时代那样)。因为这一新自然就是我们自己选择重塑的结果,是最具有现实性的当下的自然。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对这一自然进行某种审视和批判,以此来为当代的艺术表达摄取材料。

第三,艺术表达需要依赖新的天人关系。从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今天的数字生产所依赖的基本逻辑再也不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力学,而是量子力学。因此建筑在这种生产之上的哲学要走出工业时代传统哲学的桎梏,尤其要反对工业思维的主客二分模式。20世纪人类早已经发现了西方工业文化的弊病,因而在文化层面兴起了反理性思潮,在实践上出现了自然主义、生态主义等实践诉求。然而,虽然生态文化等试图表达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关系,但它的局限在于: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基础没有变,总是先有主体的“我”和作为主体对象的“自然”,再有“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然而如上文所述,当代新的媒介技术带来的不再是这样的“自然”,不再是“我”之外的“自然”,而是数字化的自然。在这样的“自然”中,“自然界”和“自然状态”都已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数字技术重构的“自然”。或者也可以认为,数字技术已经消灭了“自然”,它所創造的就是真实的自然。面对这样的自然,机械工业时代的自然观已经无法解释。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自然观。这时,量子论和相对论赋予了中国传统天人关系以新的生命。虽然传统天人关系所强调的天人合一从根源来看具有浓厚的巫术残留,然而历史总会螺旋式地重复,天人合一在面对新媒介技术所生成的自然面前,它的和谐具有了特殊价值,获得了新的生命。

当然,数字时代的“天人合一”建构在“地球村”语境下,具有数字文化的独特风貌。与其说是“天人合一”,不如说是一种“人机合一”。因为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不同于传统天人关系的“和谐”:它们的共性在于都具有整体性、模糊性和混沌态,差异在于前者基于外在工具,即数字技术这一人类自己拥有的工具之上,而后者则来自人的内在想象。新的“天人合一”将自然处理为自身的一部分,最终指向基于数字技术的人机一体化状态。

(二)提炼数字生活

新媒介技术导致新的个人生活和社群组织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由新媒介技术改造成新的组织形式,博客、微博、QQ、微信等组织方式客观上导致吸引眼球的惊悚内容的出现和传播。视觉冲击变得尤为重要,能够被直接观看的短、浅、快的内容大行其道。这样的浅阅读更容易引发偏见,使个人的生活产生不安定和无谓的恐惧。更严重的是,在资本控制的消费逻辑下,这些新的组织形式都变为了最广义的广告形式:商业资本无孔不入地对技术进行适合自身的改造。从结果上看,这样的改造极大地激发了人的享乐主义、物质崇拜,消磨了斗志,瓦解了青年人奋斗乃至平静生活的内在动力。

面对这样的媒介后果,艺术何为?它如何对当下新媒介技术引发的社会变化进行回应?我认为,当代艺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对当下数字生活进行深刻体察,提炼数字生活的内在能量,艺术化地表达正能量。以视频直播为例,它基于视觉快感,构建出了只留恋外在形式的审美趣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各种修图软件)塑造出千篇一律的“网红脸”。从表面上看,这些表演者无法与传统表演艺术者相提并论,然而除去稚嫩的形式,视频直播有传统表演远远不能达到的即时互动、生动活泼、跟踪热点等优点。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恰当的艺术化提炼,融入当代艺术表达之中,这正是我们艺术现代化呈现的必须。

(三)呼唤新媒介技术的参与

当代艺术实践已经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发生了改变。我们如何看待?是抱怨道之不存,还是无限欢呼新的时代?我觉得都不是。海德格尔指出,艺术就是不断从存在之“场”中汲取真来成就自己。今天这一“场”还在,但是经过了媒介技术的遮蔽,汲取更加困难。新媒介技术形成的这一环境“场”,艺术在其中“游戏”,危险在于有可能沦为真的“游戏”。若要将艺术从这种审美的游戏中拯救出来,获得对真理的解蔽,就应该重返媒介技术,对技术去蔽,然后才知道艺术发展的道路。同样,麦克卢汉也从媒介角度谈到对技术的去蔽问题。他指出,所有的媒介都是旧媒介。因此所有所谓新媒介的问题其实都是旧媒介的问题,只不过问题呈现的角度不同。摄影技术造就了新的摄影艺术,然而其开始出现时也被攻击并无艺术性。在与绘画搏斗中,摄影慢慢脱离技术的遮蔽,寻找到自身的艺术价值。同样,电脑游戏当然也可能成为艺术,只要它能够超越技术,获得艺术本真的体认。

因此,面对新媒介技术激发的种种偏见和恐惧,当代艺术的呈现并不需要一味排斥,相反,一种宽容的艺术将在这些挑战中逐步生成。在一种宽容的艺术精神中,才有可能对当代媒介技术进行无偏见的理解:新媒介技术永远是新的艺术建构的生命力,即便它一定会有成长的烦恼,但只要我们消除新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平庸化”和“商品化”取向,就可能依靠新媒介技术来找到新的艺术生成点。正如前文所述,艺术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技术。当代的新媒介技术当然也会成为新的艺术活动乃至新的艺术门类的推动力。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越是发展新媒介技术,其“艺术化”倾向就越明显。在视频APP上,从最初的聊天、谈话,到如今主播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艺”才能引起关注,这一发展的最终指向就是新的艺术活动的发生。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说一切技术都通向艺术,通过艺术通向“道”。

总之,新媒介技术虽然改变了我们的自然、社会和艺术实践,但是当代艺术的现代呈现却是可能的。对于新的自然,当代艺术需要确立新的天人关系;对于新的数字社会,当代艺术应当提炼数字时代的生活;对于普遍数字化的艺术活动本身,当代艺术应该主动呼唤新媒介技术的参与。这样,中国当代艺术才能够借着新媒介技术获得自身的现代呈现。

注释

[1][加]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

[2]DonnaJ.Haraway.Simians,Cyborgs,andWomen:TheReinventionofNature.Routledge,1991:42—43.

媒介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的实证研究,揭示了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指出专业媒体新闻编辑应根据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积极应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牢牢把握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和主导权,从而不断提升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

[关键词]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性新闻编辑编辑能力

近几年,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公共空间对专业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得网民拥有了快捷、公开、平等和自由的新闻话语权,他们可以快速传播新闻、参与话题的讨论。在一个能够自由对话、公开交往和自由表达意见的“网络公共空间”[1],参与新闻传播与话题讨论的受众,具有受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许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通过这些网络公共空间再进入公众和专业媒体的视野。尤其是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专业媒体或多或少受到网络舆论空间的影响。在新闻的发现、捕捉、跟踪报道等方面,专业媒体的新闻反映往往步网络媒体的后尘。面对网络公共空间对新闻传播权的抢夺,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闻编辑该如何转变思维,把握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提高新闻传播的选题策划能力,提高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性,对提升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引发热烈讨论后,形成社会热点与现象的事件,它具有极大的聚合能力和社会效果。一般媒介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媒体界。当时电影院纷纷开办,人们发现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闻电影等对同一新闻的报道有着很强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2]。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专业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网络媒介事件时有出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新闻披露、追踪报道,反映公众评论、媒体评说的媒体有天涯社区、凯迪论坛、强国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公共舆论的社区空间,也有新浪、网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专业媒体的新闻频道,还有众多的广播、电视新闻频道以及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热点事件的传播交融着专业媒体与非专业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

笔者曾以“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为例,对几个典型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文本内容和议程变化进行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周期性和阶段性

网络媒介事件往往是爆发式的,聚集了网络媒体、新媒体、专业媒体的互动效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形成社会热点现象;但是往往来得快去得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网络媒介事件根据事件本身的客观特性、事件发生的密度和前后的间隔时间,其传播周期有数天、数周到数月不等。此外,事件传播还具有阶段性。在传播周期内大致可以分为初始爆发期、顶峰期和衰退延续期三个阶段。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关注文章发表数量激增。初始爆发期时间短,几小时、几天不等,一般在一周内。爆发期之后就进入顶峰期,顶峰期往往由专业媒体介入,对该事件进行深度报告、评论等,使得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顶峰期也很短,一般只有数天时间。顶峰期后,一般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网络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此阶段一般是发布一些事件回顾、综合评论等回溯综述和观点汇集类文章。例外的是,因为部分媒介事件的议题具有两可性,受众有支持和反对不同的态度,评价有正反两面的不同舆论;或者前面的事件又牵连附带出后面的事件,这样的媒介事件就会呈现出多个顶峰期。

2.钟型与S型两种基本周期模式

我们选择了2010-2011年度前20名的网络媒介事件[3],以博客和网站新闻频道为例进行统计,绘制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图,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见图1和图2)

可以看出,网络媒介事件具有钟型和S型两种最基本的传播周期模式。正好符合法国学者丹尼尔·戴扬(D.Dayan)和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E.Katz)提出的媒介事件的两大基本类型特点的理论[4]。这两位著名学者早在1992年就提出媒介事件可以分成两类:即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认为两者的区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当时丹尼尔等是基于电视媒介对媒介事件传播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网络媒介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则更加丰富。不管是钟型传播模式还是S型传播模式,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具有爆发性、短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以下差异:

(1)议题类型与价值取向的差别。钟型周期图的媒介事件往往在议题类型上具有社会公认性和一致性。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比较一致。例如“李刚校园撞人事件”、“郭美美门炫富事件”、“瘦肉精事件”、“乔布斯去世事件”等;或者是重大的社会活动和仪式,例如“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神舟八号发射升空”等,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S型周期的媒介事件,在议题类型上具有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有赞成也有反对,有同情也有谴责。例如“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自焚案事件”等。或者是因为前面的媒介事件而牵连出其他相关的事件,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故宫失窃+文物安全事件”等。

(2)议题出现时间与高峰数的差异。钟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大都出现在爆发期,一般只有一个高峰,议题比较集中。而S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往往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而是前后或连续出现,会产生两个或者多个高峰,所以呈现S型的周期变化。

(3)民众等参与的差异。相比较而言,钟形周期事件的民众参与议题设置的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产生聚合效应,如因某名人言论而引起的网络媒介事件,多表现出钟形传播模式。S型传播事件一般由专业编辑和媒体记者进行议题设置,发掘新闻线索,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公众视线。如社会公共安全类的网络媒介事件,呈现S型传播较多。

3.互动互促效应

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新闻编辑主导的专业媒体和由网民自主管理的网络公共空间——自媒体(如博客等),两者对媒介事件传播具有大致相同的周期曲线。我们对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的事件关注强度进行分析,发现皮尔森指数(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和互促效应。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峰点,事件关注点基本相同。

(2)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3)自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强度明显受专业媒体影响,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在唐骏学历门的6项主要议题中,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只有一个议题相关,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和对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提出异议。可见自媒体具有更多的话语自主权,如果不进行干预引导,将会产生另一个议题高峰和事件关注点。

(4)专业媒体在媒介事件传播的衰退延续期中关注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零”关注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专业媒体的提出议题的人数有限(专业媒体编辑人数有限)和传播任务造成的(可能要传播其他新闻)。但在自媒体中的表现却具有“长尾效应”,这也是因为自媒体的人数造成的(博客自媒体人数众多)。

因此,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者多元并进,且民众参与程度高,不仅事件的源头多出自网络新媒体,而且事件的传播者也不再由专业新闻媒体独揽,传播多呈现“自下而上”的过程,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天涯论坛、腾讯微博等自媒体积极参与传播,它们的反应速度、传播强度甚至优于专业新闻媒体。而在态度形成方面,专业媒体的意见也不再绝对权威。例如7·23动车事件的传播中,微博在新闻传播中起到议题主导作用,专业媒体反而沦落为自媒体的解说工具了,为微博议题寻找理由、解释原因。虽然专业媒体在报道评论中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倾向,但在自媒体上,充当意见领袖角色的学者、企业主管等社会精英积极阐述自家观点,并与普通民众循环互动,逐渐形成或赞同专业媒体或反对专业媒体的多种观点,有些观点的形成甚至动摇了专业媒体的先前态度。可以说,自网络公共空间的存在为媒体迎来了多元化的传媒时代,考量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也考量着新闻编辑的素质、能力。

二、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对新闻编辑的启示

面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是积极争取主动,掌握新闻话语权,还是步自媒体的后尘,拾人牙慧,成为他人的随从?这是新传媒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挑战,考量着专业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因此,努力提高新闻编辑在网络时代的新闻话语权的掌控能力、提升专业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笔者认为根据网络媒介事件的阶段性传播特征,专业媒体新闻编辑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应对,提高专业媒体的效能,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

具体阐述如下:

1.事件初始爆发期,应以“快”、“广”为原则,做好“测”的工作。

初始爆发期时间短,专业媒体要关注议题,及时跟进。所谓“快”是要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潜在的热点度,跟进事件的报道。“广”是要考虑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者的多元性,追踪信源、查证事件真实性、把握新闻价值。做好预测工作,一般有主动查询、网络调研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等手段。主动查询指专业媒体的记者可以定期主动搜索网站、博客、微博等提供的热门话题排名,结合对话题中网民发文以及对与事件相关情况的核实,判断事件的报道价值。网络调研是指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了解网民对某一事件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从而为判断事件报道价值提供依据。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一般指较大的专业媒体机构会建有自己的舆情监测平台,专业编辑只要对其词频等信息进行分析,就能初步了解当时民众关注什么。

2.事件高峰期,应以“融”、“诚”为原则,做好“听”和“评”的工作。

在事件的高峰期,事件议题呈现出多样性,在网络自媒体中会出现挖苦、讽刺、影射、泄愤、谩骂等行为,专业媒体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网民的观点,深入分析事件的社会原因,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出发加强舆论引导。所谓“融”既指兼容多种自媒体和其他媒体的声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情绪发泄、网络谣言等杂音,客观把握民众观点;也指兼顾不同民众的声音,包括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以及普通民众,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民众提出的各种观点。而“诚”是指放下专业媒体的架子,诚心营造多元意见的倾诉空间,谨慎评论,以倾听而非急于抢夺话语权的态度去全面掌握民众的观点。网络媒介事件的顶峰期是专业媒体与民众充分互动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增强“首发力”,对事件新出现的关键节点进行及时报道;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加强互动机制,设立媒体官方博客、微博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引导民众以理性的视角观察事件,减少负面情绪或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3.衰退延续期,应以“客观”为原则,做好“留”和“谏”的工作。

所谓“客观”主要针对网络媒介事件中常杂糅情绪性信息和不实传闻,这些信息或是真实中参合有主观臆想,或是纯粹的子虚乌有,若不加以过滤,将会被其引入歧途。在高峰期,由于事件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明朗,因此那时的评论只能针对某一节点进行,专业媒体重点应更多集中在与民众交流,全面把握民众观点态度上。而在事件进入衰退延续期时专业媒体不要迅速转移注意力,甚至整周“零关注”。“留”就是要“留意”,要继续关注事件,甚至要拓展议题,进行“谏”。要强化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向社会或相关管理部门谏言的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弘扬主旋律。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把握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变化的特点,针对媒介事件传播不同阶段的特征积极应对,牢牢掌握主流媒体在事件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专业媒体的权威,不仅不辱专业媒体的社会使命,而且在媒介激烈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宁晓晓.从哈氏“公共领域”到网络公共空间.法制与社会,2009(2下).

[2]祝华,新单学,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1-12-23). 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3]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国际新闻界,2010(6).

[4][法]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邱林川. 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 传媒透视,2009,12(2).

[2]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 (5) .

[3]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 .

[4]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 .

(本文写作受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692191100)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商号权司法保护论文范文下一篇:过失责任论法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