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6

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央网信办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对影视作品、明星艺人及网络游戏中的内容质量和道德底线进行严格把控,尤其关注和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国家意识越来越重视网络文化、影视作品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而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媒介批评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依据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问题,探索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媒介批评学    青少年    影视媒介素养

“媒介批评学”是20世纪90年代大众传播学领域提出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批评者对媒介生产、文本、行为、现象乃至体制、文化、素养的评价和判断,它涉及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领域的媒介实践。“媒介批评学”的基本研究问题包括对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问题的批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已进入“媒介化社会”的时代。媒介能够实现其影响社会受众的良性功能,首先要提高人们使用媒介的能力,即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作为社会中较为庞大的受众群体,青少年往往指7周岁—12周岁的儿童和13周岁—17周岁为少年。他们每天接觸各种媒介传播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对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力不强,需要家长和学校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对媒介素养内涵的认识,主要从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三个不同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是青少年对信息的认知过程、了解信息是通过媒介如何传播的,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一、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山西省中小学为例

所谓影视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于影视传媒的认识,对于影视内容的主体辨识能力。影视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很多国家已取得重大成果,但国内至今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山西省中小学为例,笔者设计了《山西青少年影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其中学生共收回235份,老师共收回140 份,家长共收回123份,总共对370份有效调查问卷做了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发现31.91%的青少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48.94%的青少年对电影比较感兴趣,仅有19.15%的青少年对电影的兴趣度一般。这说明,电影对于大部分青少年而言,仍是一个适合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和教育方法。笔者分别从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三个层面对中小学影视教育情况做了调查发现,从家长层面,68.29%的家长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影视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28.46%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仅有3.25%的家长认为没必要。其中,有74.8%的家长对中小学影视教育不太了解,但有兴趣想要关注。这些家长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学历,职业以国家企事业单位占比为主。他们的孩子基本都在地级市以上的公办学校。

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电影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影视教育是表示赞同且充满兴趣的,而目前在地级市以上的公办学校开设影视类课程的并不多,仅占比28.57%,且开设此类课程的频次基本上以每个学期开展1次居多。71.43%的学校具备满足影视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设备,但是不具备影视类专业的师资。学校领导对影视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各占一半,有50%的校领导漠不关心此事。这也就导致了一方面57.14%的老师并没有学习和传阅过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国家在这方面的方针和举措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仅有12.77%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电影,绝大部分青少年还是通过进电影院、电视、手机、互联网观看影片。而且,63.83%的学生对学校现有的影视课程内容设置并不满意,他们希望能够丰富影片内容、加强观影交流、尝试短视频创作等。

除了关注影视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外,笔者还对学校围绕影视教育开展的其他活动情况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态度做了调查。目前,对于学生而言,想要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举办艺术节展、网络公开课等方式获得影视教育。然而,事实上学校目前开设的课外关于影视教育类的活动形式存在问题:学校组织集体观影活动和主题班会较多;社团活动和艺术节展的形式虽与学生需求相符,但数量占比并不能满足其需要;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公开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并没有开展,活动形式不够多元丰富。

从调查中了解,青少年最希望通过课外活动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丰富知识的目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需要通过影视教育,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发挥作用。电影、电视剧和网络视听文艺是综合的艺术门类。对于青少年而言,它们的娱乐功能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而运用优秀视听作品观赏提高青少年学习能力、通晓视听语言、培养批判意识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却仍有进一步拓延的空间。这是因为学校对于影视教育作用的认知仍体现在单一的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影视教育不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仅仅可以辅助教师培养学生心理、情操、品德、审美和实践动手能力,而这些方面都是素质教育中的内容,由此可见影视媒介素养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密切关系。

从山西省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影视教育与个人素质及正确价值观养成关系密切,也能够辅助教育教学。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影视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影视教学方面,学校无论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时长、频次,还是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都无法满足青少年需要,传播也未能得到明显效果。在影视媒介素养的培养方面,很多学校和家长并非重视和认同影视艺术的良性作用,不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青少年理解和感知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也未曾从影视教育中深度挖掘关于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和道德观念的价值意义。基于此,运用“媒介批评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去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传播路径,引导更多的中小学重视影视媒介素养的教育和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二、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媒介批评主要指的是基于人的传播活动对媒介现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反思性活动。从实践层面看,媒介批评至少应包括新闻新媒体批评、影视艺术批评、书籍出版批评、网络传播批评等。影视艺术批评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和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是提升影视审美和媒介素养的重要理论基础。借助媒介批评理论,笔者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顶层设计影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实现青少年喜欢且愿意接受、思考和理解的传播效果,最终达到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正确判断力和全能素养培育的目的。

(一)认知领域:以认知作为影视教学的主要逻辑认知领域指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活动和思考能力。可以说,在青少年影视教育认知领域中最关键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和是非观念。要想做到此点,必须先要摸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模式,思考并确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范式,研究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是适合青少年影视教育的,如何建设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如何实施中小学的影视教育,通过怎样的方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开展怎样的培训才能实现目标等问题。具体而言,影视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认知作为主逻辑。课程目标设置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建设传统课堂与新媒体云课堂交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模块主要通俗浅显地教授中外电影史、影视视听语言、影视鉴赏评析、艺术学理论等知识;实践课程模块主要围绕实践活动展开,通过短片创作、戏剧表演、主题活动等方式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影视作品的魅力;旨在提升青少年对影视作品主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据调查,青少年使用手机和互联网接收和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为53.19%和27.66%,媒介形式的多样性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对于网络健康环境的治理和为青少年设置的“青少年模式”也说明了影视教育应该扩大到对影视音频作品素养的认知和判断上去,尤其是针对内容庞杂的短视频内容生产。

(二)情感領域:以情感作为媒介理解的内在因素

情感领域指从情感维度对媒介的理解能力。人在传播和接受信息活动时,人脑和心智的工作是具有规律可循的,人的身体体验和实践与外界的环境息息相关。在社交媒体、移动传播、虚拟现实等新的媒介技术语境中,电影的传达和表现方式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挖掘个人情感领域中的体认性、情境性和交互性,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动机、情绪和期待等内在因素,真正做到“去中心化”,避免“教化式”影视教学偏差导致的学生体验感下降,充分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的“沉浸式”感官体验,教学过程可以多考虑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尽可能地让青少年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感官刺激极高地调动情绪,最终达到情感共鸣。除了利用5G、VR技术增强升级观影的情感体验外,还需要积极运用H5动画、主题小游戏、弹幕、表情包及多种接触身体互动体验的小程序在写剧本、点评电影、拍摄短片和表演等过程中激发青少年互动参与,增强感受,使其对电影充满兴趣,从经典电影导读、模仿和演绎延伸到电视剧、电视节目、短视频内容等视听领域,以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正确引导、知识传播和问题思考。

(三)审美领域:以审美作为媒介内容的判断能力

审美领域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能力,注重审美形象性感受。影视作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它符合读图时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喜好,观赏感受与纸质图书不同,具有生动形象的视听呈现和科技动感的特效,是一种复合性的审美感知,可以给人艺术审美的感受和提升。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提出:“我们有理由要求影像作品成为一种精致化的审美文化的载体。影像作品应是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带有污染的东西的负载体,或者说在表现复杂生活时必须很明确地带有具有感染力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能让学生观赏和接受的,能从中全方位感受如真如幻的生活世界,能设身处地地沉浸而认识到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②换句话说,影视作品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可以让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并感同身受其传递的情感,真正认识作品中的真善美。因此,要在影视媒介素养教育中注重培养和提升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具体而言,除了影视观摩和影视知识的教育外,对于高年级学生还应该加设艺术相关的课程,如《中外艺术简史》《艺术理论》《影视鉴赏方法》《电影剧本分析》等。教师以审美经验为依据,通过影视艺术真实可感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综合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从感知、想象、理解、移情等方面实现审美领域的教学互动。

(四)道德领域:以道德作为媒介素养的价值内涵

道德领域指对信息传播中道德价值内涵的判断。对于该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理解媒介内容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的能力,推动师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信服。通过对媒介文本中媒介符号、叙事、话语与互文性的分析,理解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确定且服从主流的价值立场和道德意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③由此可见,优秀经典的影视作品具有道德教育的社会人文功能性,充分发挥此类影视作品在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获得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局面。

纵观近几年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出现了票房大卖的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战狼》《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也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还出现了彰显国家形象的优秀纪录片《航拍中国》《大国工匠》《美丽中国》等,甚至出现了一批独具个性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等,点燃了青少年爱国的情怀和学习历史的热情。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影视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和经典文化道德传承的回归。通过组织青少年观看和学习此类作品,既可以利用好的传播效果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对祖国和社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感。通过对观影的消费行为转化成了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最终发展成为更加稳定的文化自信。

结语

本文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谈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基于媒介批评学理论,紧密联系当代的媒介传播环境,细化影视媒介素养与影视教育的互动关系,希望真的能够为青少年影视教育的素质养成的后续发展与效果提供有效的指导。针对青少年影视教育问题提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建议能带给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些许启发,结合学校和家庭实际情况加以拓展,重视且将影视媒介素养的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为青少年的素质养成营造良好环境和理论支撑。

①陈霞:《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73—77页。

②周星:《泛论当下青少年影视教育的价值、意义和任务》,《艺术教育》2020年第4期,第12—17页。

③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年第12期,第34—36页。

参考文献:

[1]饶曙光.疫情之下:关于影像时代青少年影视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20(4).

[2]姚君喜.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而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中的所指以我个人理解来看就是符号本身的外延,也就是符号所代表的一种象征意义,是刨去符号本身物质和概念之外的一种精神的代表。 在第二节的叙事学分析中,从卜罗普的叙事模式引出英雄这一符号。

在这一节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格雷马斯的表意结构,即“符号矩形”,其实这一结构说白了就是对一个故事开始而后往后发展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地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发现这些之后发生的情况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而之后的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先后提出了“中介”“二元对立”等概念。在我看来,“中介”就是事件的开始状态,引导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种精神情怀等等。而杰姆逊则认为这一矩形叙事结构必须代入价值观念,而有价值观念就必然会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赋予这一叙事结构以意义,而意识形态又通过价值观念反映在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文革时期不管是电影还是话剧都有表现明显的好人和坏人,地主和贫农,这一叙事结构就是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具体反映。杰姆逊提到的“英雄是不存在的,英雄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完美”,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英雄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状态,人们总是期望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是完美的,这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

对于叙事学结构在新闻中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叙事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了,就是把每天发生的不同事件按照固定的叙事模式添加进去而已。以我在实习期间的经历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同性质的事件有不同的叙事模式,而通过不断地重复,从而加深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定性认识,因此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通过新闻的报道往往会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恰恰就是这种叙事模式长此以往造成的影响所导致的。 接下来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则对前面已经构建在起来的语言学模式进行批判,颠覆了传统学说的一些观点。在德里达的眼里,所谓的“终极”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也符合哲学上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真理也一样。不同的时代,必然产生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就如同牛顿的力学理论一样,在牛顿的年代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就显示出了其局限性。为此,德里达提出了“补充”的概念,所谓“补充”,是在原有的基础以上加上一些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数量上的增补。因为没有终极意义的存在,所以这一增补的过程是无限制的,永不停歇的。而巴特的能指碎片就比较符合文本的规则。所为符码,其实就是文本应用的规则,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语法规则。这样不管是什么文本,什么故事,其实就是各种规则的重组、交织,从而衍生出新的意义。为什么说他的文本复数直接宣布了文本原作者的死亡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什么文本,在进行语言的组织时,总会不知不觉地引用到外来话语,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即使不是直接引用,在话语的表达上也会跟别人的话语有意义上的相似,“作者”的思维也是受外来话语的影响的。

现在来看看哪些传媒作品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那些对现行体制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传媒作品其实都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自然而然的,这些作品都不是主流的作品,从而是边缘的。因此后结构注意的分析对象大多是边缘的作品。

问题:

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书中的一些观点,就拿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所有的符号使用的规则,而言语则是我们日常的话语,它是上述符号和规则的具体应用。(P4)在我看来,语言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以文字为载体。而言语主要是以口头的形式呈现,具体表现就是我们日常的说话。至于索绪尔提到的符号使用规则,我个人认为应该独立于语言和言语,是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规范。

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好理解,如符号的三个不同层次问题。(P7)前两个层次我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第三个层次我是无论如何让也想不清。还有杰姆逊的批判叙事学理论中说的“第三者”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角色,它的功能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某种意识形态观念,(P13)这就不太好理解。“第三者”的意识形态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在后结构主义分析中,德里达的“延异”观点不是很清楚,(P21)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能指和所指为什么不是步调一致,符号为什么不再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启发: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对自己的研究启发最大的就是符号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研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符号的研究上来。 其实,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都是在跟符号打交道。吃饭有饮食符号,日常交往有礼仪符号,穿着有服饰符号等等。伴随着对符号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而符号必然伴随着意义的产生,可以说符号跟意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滥用。只有按照一定的符号规则来组织符号,才能更好地发挥符号的作用。这一点在传播学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播学就是对符号传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的意义,还要分析研究符号与符号直接的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不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自己的涵义,还要从整体把握发现符号的整体所体现的背后的意识形态或是符号意义。当然,也少不了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就涉及到符号的编码与解码,在这之间更应该弄清楚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之间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行符号之间的沟通,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编码者的意图,从而避免出现误解或是信息的遗漏。

再者,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符号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改变。另一方面,一个符号的意义也是多样的,符号的意义也分好几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符号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意义,不可生搬硬套。在研究时,既要准确地把握符号的本身含义,又要很好地理解符号在整个整体中的意义。

在进行研究时,不要忘了符号背后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符号的意义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反应,意识形态在符号意义的行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往往在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优势,这既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其他人群的话语权虽然有时也会发出声响,但是远远不能构成主流,只能沦为边缘形态。这也是后结构主义极力在做的,他们分析处于边缘的传媒作品,力争从中找出反映社会现实的声音。其实研究也是这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做研究时,要尝试吸纳百家之长,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研究才有说服力。因为你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会因为只听从了一方面的声音而显得没有说服力。

第二章:传媒是文本(Ⅱ)(我已经读完全章) 综述:(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意识形态批评中,着重讲到了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些批评家的眼中,那些文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意义,而是更深一层的其背后所存在的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意识形态,决定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可以说文本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所谓意识形态分析,就是解读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这种深层含义可能是作者的弦外之音,又或者是一种背景的声音。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和话语上面,它还从各个方面来批判。如权利、阶级等。它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揭示生活中的不同阶级,不同声音。在此,意识形态批评便构建了一个文本的世界,这一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声音,而不同的则是子民变成了文本。在这个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压迫,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做要做的,就是揭示文本世界中的阶级压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揭示在这一文本的世界中,处于劣势和边缘的文本,以及产生这种阶级压迫的原因。既然是批评分析,那么就少不了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意识形态分析的三种方法。

1、意识形态反应理论:从能指的有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听着好像很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一个作品及其作者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这种意识形态是怎样通过他或她以及他们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分析发现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文本世界中代表的文本也占统治地位。这种现象不仅仅在文本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的大众传媒中也很普遍,即话语失衡。那些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话语权总是占优势。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理论分析方法在传媒中的运用表现就是传媒文本如何曲解“事实”,例如如何错误地表达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2、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图塞。他的观点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上阶级关系或是权力关系的再现。也就是说从文本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权利或是阶级关系。他在书中举出的俄国改革前后的农民的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也并不少见。中国历史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社会关系,如: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民状况。这一时期的文本是无序的,但是从这些无序的文本中能够看出其背后有序运作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就是传媒文本批评家更关心这种结构性的规限和由此造成的意识形态效果。

3、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无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尔认为意识形态的命运是通过斗争产生的。只有通过抗争才能才能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生存下来。而且简单的斗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收并蓄,要学会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识形态也是这样的,否则就很难持续生存下去。试想虽说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固然独占鳌头,但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步。只有存在不同的声音,才能有竞争,才能有压力迫使自己不断前进。其次,他还认为语言不属于特定的群体和阶级,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每个阶级都有自语运用语言的权力。虽然存在阶级差异,但是不可否认语言是无国界的。其次,每个阶级也拥有自由解释语言的权力。对语言的不同编码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也是同一符号被不同的人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的原因所在。自然,解码的不同同样会导致这种结果。这种斗争胜利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对文本的占有和使用。胜利的阶级在文本的使用上占有优势。应用这一分析方法的批评家则偏重于意识形态生产过程的分析。 在第二节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批评家认为主流话语是男性压迫的工具,主流话语基本上是单声道的,男性支配的。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虽然古代有一段时间是母氏社会,但是近代还是男性社会的,从权力顶层,企业高管等以男性居多就能看得出来。这就导致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女性的声音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且关注的人很少。即使发出了话语权,也会受男性声音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则在女姓话语权的批评上存在两极的倾向。要么是温和的,要么是激进的。而在对女性话语权较男性少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上,他们从经济和性别两方面来分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并不全面。在经济问题上他们认为经济制约了女性话语权,而性别上的男性压迫则使得他们是男人为敌人。这就有点偏见和激进。

至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则认为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下不得不采用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即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不同。他们强调男女差异,而非平等。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卢宾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性别制度,而非经济因素。

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主要目的是解构父权制话语。他们利用男性话语所提供的空间,巧妙地解构和垫付这一话语。这一理论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借助话语和写作可以来解构男性的话语权和象征世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一系列的实践。

在第三节后殖民主义批评中,主要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为主要内容,所谓后殖民主义,简单那概括就是西方霸权主义在话语方面的表现。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东方”:西方的发明;“他者化”了的东方;“失语”的东方;“东方话语”:霸权的话语以及东方主义:统治东方的权利机制这几个观点。简单来说,“东方主义”观点认为东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落后的,而西方则是先进的,是文明的代言,西方对东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也符合了西方霸权主义的需要,为其入侵东方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和借口。但这一理论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太绝对了,把什么都说成必然的,不管是西方的霸权主义和东方的落后都是绝对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带有偏见的。后殖民理论应用于传媒上就是传媒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批评主要关注西方传媒在关于第三世界的报道中如何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这些作品大都将东方丑化、妖魔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对东方的落后、愚昧的看法。

问题:

1、在这一章中提到意识形态是预设的这一概念,何为预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而在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中又提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构建体现在哪些方面?与预设的有什么不同吗?(P34)

2、在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判中提到父权制二元对立,是哪二元对立?为什么说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和话语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P45)

3、后殖民主义中提到的宗主国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代表?(P52)

启发: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在研究中更要注意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析。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本身的分析上,更多的要看到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还有就是在研究中,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到研究中去,其实这也是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一种反应。作为新闻媒体更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歪曲事实,不能仅仅随大流,只看到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往往会陷入意识形态的误区,不能很好地反应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关注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女性色彩,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女性主义批判尤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如男女性别差异以及男女在经济政治上的差异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我们在研究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以男性的视角和话语权来进行文本的组织,这就会存在意识上的偏见。

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后殖民主义理论了。以前只是口头上说什么文化入侵,殖民统治等等,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理解。现在对这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研究中,我们往往要借鉴西方的很多理论或是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所谓的“东方主义”对研究的影响。因为这些是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或是话语权方面对东方的偏见,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观看西方的传媒文本时,更要注意这一方面,因为西方的大量传媒文本在对第三世界的报道中,有很大一部分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这些都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不要跌入“东方主义”的范畴。

第三章:传媒是机构

综述:(机构批评理论)

第一节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分析理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葛兰西和阿尔图塞。其中葛兰西的主要观点是文化霸权。他用文化霸权来解释共产主义运动为什么在西欧会失败。他认为现代社会是由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组成。政治社会是依靠枪支暴力来统治的,而市民社会则必须依靠文化霸权的说服教育,而这种说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他认为文化霸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这也符合哲学上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螺旋上升的这一观点。葛兰西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取得统治地位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拿中国的党的意识形态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来说就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而又艰难的过程,其中不乏文化大革命这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惨痛教训。而在阿尔图塞看来,上层建筑分为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是那些媒体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代表国家霸权体制的。话句话说,那些宣称自己会公平对待弱势群体和强势团体的传媒,其实他们用以衡量公平正义的标准时统治阶级的标准。同时,传媒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着意识形态,不光是传媒文本反映出意识形态,传媒的行为等等无不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而“召唤”概念的提出,则恰恰像我们展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将个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灌输,将其改变成国家统治权力可以接受的角色,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意识形态主体。

而在第二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当代的传媒政治经济学者把传媒当做经济实体来研究,他们认为传媒首先是商品,而非意识形态产物或是文化产品。在这些经济学者的眼中,传媒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也符合商品的一般规律。正是因为传媒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所以必然能够创造剩余价值。而创造剩余价值的表现之一就是广告的产生。而在传媒商品化的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传播内容的商品化。因为传播内容是直接面向受众的,所以只有内容的商品化,才能创造最大的商品价值。其次要考虑的就是所谓的“阅听人”,简单来说,就是节目的受众,他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收入。而这些受众也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只不过这些商品是买给广告商的。广告商根据阅听人的收听习惯来做出产品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米罕提出了收视率的概念。而收视率就必然涉及到现代网络2.0时代的大数据这一概念。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精确的把握到受众的喜好等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传媒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最后是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这一商品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原本分散的,不规范的创作转化为规范化的生产的过程。这就使得传媒的生产有了模式可循,这样可以提高商品化的效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限制了传媒生产者的创造性。

传播垄断是伴随着商品化产生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传媒的集中化和集团化.而实现传播垄断的途径无外乎两条:资源分配控制和经营控制.这些传播垄断者通过控制传播和资讯,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这使得所谓的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成为了一种神话和理想. 在第三节的公共领域分析中,公共领域是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当然,这是种理想的状态,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哈伯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所谓沟通理性,就是在沟通中双方都遵守彼此都认同的规范,从而寻求彼此的理解和共识.

但是哈伯马斯的公共领域这一观点存在很大的缺陷并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此不少学者对他的这一概念作了修正.他们通过强调公共领域与政治领域,商品经济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关联,来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作了修订.但是这些修订仅仅是模糊了其与其他领域的界限,而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对公共领域的修订则显示出大众传媒需要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这种多角色的扮演能够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领域的作用.

问题:

1、我并不是十分同意阿尔图塞关于召唤这一概念的解释.他认为我们在出生之前,意识形态就已经预设了我们将来要成为的角色.(P66)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一个角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还有霍尔在文中说到当代西方的传媒是独立的,无论从政治、人事、或是技术上均独立于政治体制,但这不妨碍它经常不自觉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所以它的独立自主只能是相对的。(P67)这一观点我不认同。我们都知道,无政治、不新闻。这一点西方的媒体也不例外。完全独立于政治体制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先不说媒体必须在政治体制之内进行运作,就拿媒体的一些运作人来说,他们也是有政治倾向的。

3、在传播劳动的商品化中,“劳动”一词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工艺劳动或是生产劳动吗?这些劳动可以进行商品化吗?(P73)

4、在传媒政治批判学者的眼中“没有人可以毫无限制随心所欲地使用所有的文化产品”(P75)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播的垄断,时刻不管是从传播的源头还是资讯、途径还是手段都被控制者所把握。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公共服务”和“言论竞争自由”是不存在的。

5、哈伯马斯关于沟通理性的理解中提到沟通理解要求人们在沟通中自觉地遵循彼此认可的规则。(P80)我在这里补充两点,所谓规则,一是在沟通时遵循的符码运用的规范,也是双方进行正常的编码和解码所遵循的规范;二是在交谈中彼此都认同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如礼仪规范等。

启发:

我觉得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首先明白了我们不管是在阅读中还是做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一个什么概念。同时,也清楚地感受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利益有弊。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在以后的研究中混淆概念,作出不公平的判断。

同时,给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政治经济学分析。它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深层剖析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使我认识到了传媒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外的另一种形态。在研究中,也拓宽了对传媒的思路。而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是十分贴近生活的,在这种分析思路下,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中的量化或是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如前面提到的收视率。这样就让我们对传媒有了一个比较直观和清晰地认识。也增强了研究的说服力。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使我认识到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中弊端,就拿利润最大化这一点来说,就使许多传媒作品质量下降或是只注重利益而忽视其质量和内涵,生产出许多快餐文化产品。而传播垄断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其负面影响,它阻碍了公共服务和自由言论竞争。这是我们在做研究中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我们平时总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认为当前的传媒环境还是不错的,使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而在公共领域分析中,虽说公共领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它为我们的传媒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视野。而不少研究学者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正这一并不十分正确的概念。但是不管怎么说,公共领域对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能见度”,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

第四章:传媒是文化(我已完整读完这一章) 综述:(文化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的文化工业分析中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好的”大众文化其实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片面的理解,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看来,大众文化其实是由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从这一定义来说,所谓的大众文化就远没有那么美好了。由于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控制,因此其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就只是文化消费品,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功能。最起码在质量上是欠缺的。而由财团掌控的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工厂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可想而知,由于是财团控制,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大众文化的最终目的,难免就会仅仅注重量的生产而忽视质的提高。

而在接下来法兰克福学派也提到资本主义合理、科学的文化生产却会生产出一个文化的畸形儿。这一切都是商品惹的祸。为什么?在我看来,这种生产仅仅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看待,不可避免地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不顾文化产品的好坏,只是满足受众需要即可。这就导致了大众文化反人性的实质,从而诞下一个畸形儿。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认为当代社会的商品崇拜是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趋势造成的。在他看来,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人们沦为了“物”并受物之规律的制约,他们不再为了自己的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了不由自己控制之物的市场而生产。在我看来,生产本来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活动,但是由于市场、利润的驱使,使得生产者不能再左右自己的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利润的要求而生产。久而久之,这一生产过程就会形成惯性或是习惯,从而使人不知不觉地沦为物的奴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多诺认为大众传媒是文化工业中最重要的文化制作工厂,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

在阿尔多诺的理论中,物化劳动的“铁律”同样支配着文化工业的生产和交换。因为工业生产也是市场支配的,市场需要“物”,从而物化劳动铁律也起着作用。另一方面,质的劳动不再受到重视,取而代之的是量的劳动。量的劳动倾向于泯灭文化艺术的个性。就是“下里巴人”的文艺作品也趋向于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这种量的生产是由利益驱动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所谓的模式化生产,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扩大生产,从而获得最大利润。而文化生产的物化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这一点也不难理解。生产上的模式化使得受众长年累月地被动接受被物化的产品,长此以往消费就会形成习惯,慢慢变成文化消费的物化。

而在本雅明看来,不管是大众文化还是艺术的生产都是一种“机械复制”,通过工业技术将艺术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因此我们现在所欣赏的产品也好,艺术也罢,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顶多是复制品。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人为地,原创的、独一为二的且是充满“韵味”的作品。而在现代的机械复制生产中,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大于其本身的宗教功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认,正式这种大规模的复制,才使得少数的艺术面向广大普罗大众成为可能。这也可以说是机械复制的一个好处吧。

在第二节的流行文化分析中,首先讲到了流行文化研究的起源,这一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地姿态来对流行文化和传媒在反建制斗争中的角色和功能。他们认为,从属阶级利用流行文化不断地反抗者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他们在构建着自己的文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文化产品。在他们看来,普罗大众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被动地进行物化消费的群体。恰恰相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文本中嵌入自己的意义。其中的代表有霍尔的阅读理论、莫里的话语理论以及费斯克等人的快感理论。

霍尔的阅读理论主要将编码和解码区分开来,他认为解码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他认为阅听人,也就是解码者会在解读电视讯息的时候构建起三种立场: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和对立立场。这三种不同的立场对应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而莫里的话语理论则认为阅听人所采用的话语规范是解读文本的更重要因素,他注重话语权在解读文本中所起的作用。而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则认为只有把阅读提升为一种快感,彻底摆脱文化工业,成为流行文化和消费的主角,才能摆脱大众文化的物化生产和消费。以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所谓的快感,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只有达到痴迷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到费斯克所说的抗衡甚至拜托主导意识形态的操控。

问题:

马库塞认为艺术本是一种异己、异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现在被强大的物质文化所收编和同化,随着这一收编和同化。这一观点我不太认同。我们不能否认,文化的生产创作过程中,有真正懂得并实践艺术的人,艺术并没有完全被物质文化收编和同化,并没有泯灭。

启发:

这一章的阅读对于我的研究的最大启发就是对大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它颠覆了我在高中时代学习和理解的大众文化。我依稀记得那时的大众文化定义是:为了满足大众精神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生产。反正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将其说成了跟资本主义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的文化。而在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为了满足受众的市场需求而进行地文化产品的生产。这一概念的转变,对我的研究影响巨大。

同时,我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文化产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文化产品在教化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大众文化离不开市场消费、利益第一的这样一个准则。因此,我们才会说现在电影电视制作以收视率高低,票房多少来论好坏。现在的电影或是电视制作本着吸引受众眼球为主要目的,而往往会忽视这些文化产品的真正文化功能。模式化的生产带来的仅仅是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却很少。也难怪中国的电影以及电视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作品,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精品的却寥寥无几。

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批评

【作者简介】王娟(1985.05-),女,汉族,陕西榆林人,巢湖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基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文学翻译批评 项目编号:hxktwy2018008。
引言

文学翻译批评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优质的翻译批评不但可以供应可行的科学方法及理论,工读者实施翻译研究。同时,翻译批评像欣赏译本或者名著,授予读者文学及艺术层面的享受。经过翻译工作,推动各个地区和国家间的有效互动交流,有助于文化的传递和传播,带动国家文化与经济发展。五四运动后,我国文艺界发起文学著作翻译潮流,高效提升当时学生群体文化涵养及素质,拓展学生思维与视野。并且,这一活动深受大学生群众的喜爱和推崇。至今,文学批评已历经时间的磨炼与考验,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也逐步产生功能翻译理论。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多种因素和其他地区、国家的差异,致使翻译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无法避免地出现译文与原文经过翻译后产生词不达意的情况。因而,文学翻译批评在此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对翻译工作存在督促与约束的作用。
一、文学翻译面临的困境

伴随时间的推移,文学翻译逐步走向成熟,翻译工作模式也渐渐娴熟。多数翻译人员经过长期地磨炼,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翻译风格与形式,促使翻译的作品均独具特色,也引发读者群众的阅读兴趣。自改革开放后,各个国家间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传播速度加快,文学翻译也迎来发展新契机。随着翻译领域的持续扩张,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也日益增加,甚至多数非专业工作者也参加到文学翻译相关工作行业中。近几年,翻译团队持续壮大,行业中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致使翻译水平与翻译成果差异性较大。除此之外,我国作为文化底蕴十分浓厚的国家,传统细习俗和文化均对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实际翻译工作中,受自身主观因素限制,忽视国际习俗及文化的差异,致使文学翻译最终形成中式文学,并未精准、切实表达国外文化。
二、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文学翻译应重视的问题

1.科学应用目的论标准多元化。在英语中,目的一词可用多个词汇表达,但词汇的不同,其表达的场景也不同,所蕴藏的含义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因目的决定方法,可知目的论表达的即翻译最高法则,可经过意象翻译或直接翻译实行。对语句中的动态词汇实施情形处理,将其内部呈现的形式充分展示。翻译人员认为,实际翻译工作中应明晰翻译目的,而目的呈现的差别,对翻译工作结果的影响也较大。依据翻译目的的差异,从而明晰翻译工作形式,选用适宜的方法实现翻译目的。当然,对于翻译评判人员而言,需要从不同层面对文学翻译进行评价。在评价翻译文字的精准性之外,还需重视翻译工作人员翻译手段是否科学,并衡量多各方面,观察整体效果表达层面是否得当,将评判指标界定在最终翻译精准度以及翻译效果层面。

2.将译文作为核心科学应用目的论。部分翻译工作人员认为,可以依据读者与目的差异对翻译文章实施选择性翻译。而翻译工作目的也被一定因素影响。其中,在译文文化背景下,依据现有交际要求及知识文化下的读者现状差异,制定不同程度翻译的目的是影响翻译工作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目的论可视作在满足读者群众需求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的翻译工作,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产生的活动。通过此形式的存在,呈现读者存在价值以及重要性,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其中,文学翻译理论与功能翻译理论具有一定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对于文学翻译而言,应满足四个要求。第一,翻译工作者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作品翻译。尊重作品创作者目的以及创作意图,并将作者创作意图结合寫作情境。第二,在翻译作品的同时,应统筹作者语言表达法方式以及写作目的,呈现作品原文的写作功能。第三,最终翻译的译文应依据作品原始情节发展实施编制。第四,在明晰翻译目的的基础上,选取适宜的翻译路径与翻译方式,促使译本基础功能与翻译成果相一致。

3.重视忠诚原则。将译文作为核心并非舍弃原文,而是在尊重原文基础上,展开译文形式,根于原文基本含义,在语言层面进行深化,促使读者较易理解原文意义。通过两个方面呈现忠诚原则:首先,尽量满足多数读者阅读需求,对广大读者表现翻译的责任及道义,以及翻译工作要求的原则。其次,读者应充分尊重原文,对原文表现出足够忠诚的态度,防止曲解翻译形式与原文的差异。忠诚原则对目的论具有一定维护及补充功能,弥补目的论的弊端,防止翻译将译文作为核心的原则向较为极端的反向概念股发展,及时阻止其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与极端性。翻译工作者在实际翻译文学作品时,应融合忠诚原则、目的论以及翻译功能理论,对译文实施高效批判与评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文学作品对各个国家、地区间互相理解与交流十分重要,有呼吁推动各个国家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学翻译批判者应充分尊重原文所表达的情感、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图。并产生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评定文学翻译文章优劣的评判指标。

参考文献:

[1]龚聪琮.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文学翻译批评[J].语文建设,2016 (36):88-89.

[2]赵凯伦.浅析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100+99.

[3]李广荣.文学翻译批评中功能翻译理论误用个案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3):87-92.

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介文化消费;媒介发展与管理;新疆

所谓的媒介文化消费,指的是以媒介为载体的媒介文化传播现象,消费则强调了其通过支付而实现媒介接触的一种方式。媒介文化消费是直接的文化消费方式,也是一个直接的过程及结果。媒介文化发展,归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下的经济活动,离开商业的激发,发展将无动力;离开文化引导权的把控,将会失去文化领导力。

新疆媒介文化的区域性特点非常突出,与内地其他许多省区市相比,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消费指数的分布与文化意义上。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对新疆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新的布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新疆媒介资源进行了结构性的整合,加大了以“村村通”为代表的媒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最大化地延伸了媒介抵达率。新疆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媒介环境的变化给新疆媒介文化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一、平衡媒介发展与文化消费

(一)平衡媒介文化消费的地域分布

未来新疆媒介文化的发展重点依然在广大的农牧区。新疆媒介文化消费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城乡的不平衡、农牧区的不平衡,其指向有两个维度:一是人口集中较高的区域与集中较低的区域的差距,二是中心抵达距离较近的区域与边远抵达区域。从具体的数据看,南疆与北疆也存在不平衡性,媒介抵达率与消费购买指数的差距十分明显。

(二)平衡媒介文化消费的形式和区域

过去媒介的活跃度主要集中在报纸和广播电视上,后来向互联网过渡,现在转移到了手机媒介上,媒介资源的流向也依照这个顺序进行,随之而来的是广告投放的转移。媒介文化的商业化元素会追逐这些资源,如同商家追逐高附加消费群体一样,将媒介注意力聚集于活跃度强的区域,从客观上加剧了媒介发展与消费的不平衡性。新疆城市人口集中度最高的是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的媒介活跃度也最高。尽管地市级城市都有媒介,但媒介文化消费依然离不开乌鲁木齐向外的辐射力。

媒介文化消费如同其他消费一样,是持续性的,越是指数低的区域,其要求上升的意愿越强。因此,媒介在发展方向上要关注媒介文化消费群体的变化,调动所有的积极因素,激发薄弱区域的消费潜力。

(三)平衡媒介抵达率

媒介抵达是媒介文化消费的基础,更是前提,无抵达,无接触,何谈购买与消费。农牧区对广播和电视媒介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媒介的抵达率高,获得媒介文化的路径便捷。尽管今天新媒介的便捷性远远超过了广播和电视媒介,但智能手机的流量费用比较高,另外在一些偏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新技术媒介的使用率明显降低。目前,广播是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媒介,在牧区有着较高的媒介依赖度,但广播在媒介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上,要远远弱于电视媒介。因此,在新疆媒介文化发展的战略中,要重视媒介文化消费的不平衡现象。

(四)平衡媒介文化发展和消费

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倡导“均等化”原则。媒介文化消费同样要转向“均等化”,第一步促进媒介文化发展的“均等化”,第二步实现媒介文化消费的“均等化”。以“均等化”降低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平衡性。

提升农牧区媒介文化消费的能力,仅仅完成媒介抵达并不等于大功告成,还需重视媒介文化传播的适应性。广播电视媒介的栏目设置、内容选择方向,都应该更多地覆盖广大的农牧区人群。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品牌栏目有《行风热线》《百姓热线》《金土地》等,其中《金土地》是针对农牧区人群设置的栏目。《金土地》栏目是一个老栏目,并且一直保持着名品牌栏目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二、新技术媒介背景下的传统媒介发展

(一)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式微

今天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可以用强势推进来表述,而且新技术媒介的平台热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发展最快的是从电脑终端向智能手机终端的跨越。微博开始渐渐式微,微信异军突起;快播渐行渐远,抖音横空出世。与新媒体不同,传统媒体有着地区性的分割,但新媒体终端就不同了,比如抖音在新疆的用户使用率和全国其他省份比较相近。也就是说,新技术媒介对新疆传統媒体的挤压与其他省份是同步的。

与新技术媒介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媒体被逼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报纸停刊早已不是新鲜事,在2019年的报纸停刊队伍里出现了新疆报纸的身影,《新疆都市报》《新疆经济报》等相继被整合或停刊。按照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停刊的报纸至少在30家以上。电视也未能独善其身,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电视观众数量流失严重,广告收入下滑。按照媒介文化消费的框架,每个媒介消费者的时间支出是有限额的,当一部分媒介支出时间大幅度上升时,另一部分媒介的支出时间就会被分割掉,随之反映在媒介趋势上。

(二)利用新媒体,做强主流媒介

发展新技术媒介是未来媒介发展的趋势,对新疆媒介文化发展战略而言,也是如此。目前有些观点认为,新技术媒介将取代传统媒介,传统媒介的出路是向新技术媒介转型。这种观点显然只重视了媒介的传播形态,没有立体地看待传统媒介的媒介地位。

无论何时,传统媒介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一是传统媒介是信源采集的主要渠道,二是主流媒介文化的引导力,三是把握舆论导向的主阵地。新疆广大基层群众接触媒介的类型,依然是传统媒介。发展传统媒介的策略要坚持,转变的是发展的方式。机构统计数据表明,党报时政类报纸发行数量处于稳定态势,甚至略有增长。这说明全国各地对传统媒介中的主阵地媒介的坚守是坚决的,一部分报刊被排除在外后,可以集中优势,做强主流媒体。

媒介文化消费受制于不同的消费意愿和消费需求,新疆差异化的媒介文化消费需求结构,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差异化的媒介结构。新疆省级媒介是主导媒介,报纸有《新疆日报》《兵团日报》两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各一家,新疆众多的报纸是地市级报纸,电视媒介和广播媒介的结构也是如此。在做强省级传统媒介的同时,百余家地市级传统媒介也不可忽视。

三、加大新疆媒介文化发展的投入与政策支持

(一)加大新疆媒介文化发展的资金投入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媒介文化机构的财政拨款逐渐减少,使其主要依赖商业化运作获得发展资金。图书出版、影视制作已经完全市场化,非时政类报纸的投入主要依靠媒体的自有资金,门户网站投资方式脱离了国有资金体系。媒介文化发展的商业化因素的注入,扩大了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加速了媒介文化的发展速度,提高了社会媒介文化的消费水平。

但媒介文化的公共性决定了其非完全商业性的特征,不是所有的媒介文化需求都可以通过媒介文化市场来满足的。在繁荣的媒介文化市场背景下,对需要政策扶持的媒介文化机构,应当加大支持力度。

从国家层面看,支持媒介文化发展的力度持续提升,以2016年为例,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达208亿元之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44亿多元,投入媒体融合、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实体书店等的资金达到28.6亿元。[1]

新疆媒介文化发展也引入了与国内其他省区市相同的商业化因素,图书出版完成了体制改革,影视制作基本上实现市场化。尽管在国家政策统一的指导之下,新疆的报业、广播电视将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但媒介竞争力一直比较有限,商业化程度一直不高。以天山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依然需要财政支持。新疆媒介一直在坚守原有的媒介定位,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任。从新疆的实际出发,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新疆媒介文化发展过于商业化。

(二)加大新疆媒介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新疆媒介文化发展应坚守公益性原则。从全国党报党刊订阅的变化来看,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既然媒介文化消费具有公共文化消费的特征,作为公共事业,同样可以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内蒙古日报》《吉林日报》等党报已经被当地政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体系。依据新疆媒介文化消费状态,政府购买媒介文化产品服务的对象,应集中到边远的农牧区。

发展新疆媒介文化,资金的支持是一个方面,政策的扶持更为重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新疆媒介完善、优化运行机制,提高媒介竞争力,注入媒介文化发展活力,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媒介文化产品。

四、提升媒介融合的整合力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媒体融合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相互深度融合,是适应媒介环境变化的必由发展之路。新技术媒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伴随性、快捷性、互动性等方面。传统媒体的优势体现在庞大的专业采集队伍和稳定精细的内容制作上,传承已久的专业主义精神及传播规范,保证了其媒介文化主阵地的地位。媒体融合发展在于将两种媒介的优势融合后,合二为一的一体化发挥传播优势。

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在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整合、融合各类媒介资源,打造新的制作及传播平台。深度融合的标志在于专业队伍、媒介文化产品生产、媒介各类有效要素、所有媒介终端的优势发挥。新疆传统媒介一直在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全媒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新疆新闻在线”新闻门户网站,借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全球传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建立“丝路云听”APP平台,新的媒介传播终端使得获得广播媒介文化产品的通道多元化。新疆电视台建立“虎鱼网”播出平台,通过网络、手机就可以收看新疆电视台播出的各类节目,并且实现了延时点播、视频搜索。在未来的融合媒体发展进程中,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可以推进与各地市台的融合发展,把它们相互的新媒介终端连为一体,与不同媒介实现传输内容共享。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发展异军突起,尽管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它的制作形式和传播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在融合了媒介资源之后,还应该注重与媒介市场终端的对接,将媒介文化产品精准分发给不同类型的用户,实现媒介文化消费的分级消费。

五、媒介文化管理的中心任务

我们应该意识到,媒介文化管理是一项科学的课题,不应该简单化或商业化或行政化。首先应该清楚媒介文化管理的基础要素和意义背景。尽管媒介文化消费呈现了多样的形态,包含了社会消费的多个层面,在新媒介环境下,所涉及的社会层面不是在减少,而是在扩大;但媒介文化消费的核心内涵没有变,任何形式的媒介文化消费都会归结到精神层面上,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丰富媒介文化,提升媒介文化消费指数,不是为了“娱乐至死”,而是为了凝聚、传承文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媒介文化管理的關键是对文化领导权的把握。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是新疆媒介文化管理的第一要务。坚守媒介文化主阵地,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靠的是对媒介指导思想的坚守与把握,靠的是媒介队伍的坚守与把握。

对新技术媒介的管理,重在依法管理。法规政策进一步明晰媒介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介自律管理是第一步,督促管理是第二步。强化媒介自身建立和遵守行业规范是基础,依法管理监督是关键。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发展新疆媒介文化的原则是,传播主流价值文化服务新疆社会,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正能量鼓舞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媒介文化消费的社会效益原则是对媒介文化公共性的释放,过度的商业化会导致媒介文化目标的窄化设定,媒介文化产品消费群体范围的缩小。改变以经济利益为单一取向的模式,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需要依据新疆社会发展实际进行政策设计。发展新疆媒介文化是一项社会化的工程,谋在当下,意在长远。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课题编号:2015BXW090)“新疆媒介文化消费状态及现代文化引导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下达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4.2亿元[EB/OL].http://www.chinairn.com/scfx/20160809/092621934-2.shtml.

[2]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pic.people.com/cn/nl/2019/0125/c1016-30591038-2.html.

(吴亚超为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生;武鸿鸣为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王志昭

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新兴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大量渗透,受众及其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的媒介消费愈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观展/表演范式成为最有力的受众研究范式。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关于观展/表演范式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受众研究;观展/表演范式;媒介消费;日常生活

1  观展/表演范式的提出和引入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的角色相应变化,对于以电视受众为主的效果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的《接收分析》受众研究范式的不足,学者们纷纷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观展/表演范式最具理论系统性。

英国社会学者阿伯克龙比与朗赫斯特(N.Abercrombie and B.Longhurst)在1998年于《受众》一书中提出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SPP)[1],成为80年代霍尔提出编码/解码范式后,最重要的受众研究范式。两位学者以扩散受众、观展、自恋、表演社会等概念,构建观展/表演范式。该范式认为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直接间接地成为受众,将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也同时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重视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的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观展/表演范式将“消费与认同”的观点纳入受众研究,不仅将受众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更重视受众在媒介消费行为中所产生的再建构过程,其研究焦点在于受众的主体认同[2]。

国内引入观展/表演范式来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行为始于台湾地区。黄光玉指出,随着当代学术社群研究与论述的焦点逐渐转向后现代、认同政治、全球化等方向,观展/表演范式成为当前受众研究的新趋势[3]。张玉佩则多次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受众,在《中华传播学刊》《新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受众研究的文章。她在2003年的博士论文《当代阅听人研究之理论重构:试论阅听人的思辨能力》中,以观展/表演范式分析网络社群,提出“网络受众”和“循环文本”的概念,认为网络受众可以在网络场域共建文本;并且探讨了观

展/表演范式对于研究受众主体性和思辨能力的启示,强调在当今的媒介景观中,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包括“受众对媒介内容产生的再建构”[4]。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观展/表演范式从提出至今不过20年,目前国内外对于观展/表演范式的研究不多,且纯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基本都以该范式作为分析框架来解读特定受众群体的媒介使用行为和主体认同建构过程;部分文章指出了范式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

综合现有文献看,研究场域主要在网络空间,研究对象集中于粉丝迷群、青年群体、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等受众,分析特定群体如何通过具体的媒介消费和观展实践来构建主体认同。

2.1  不同受众群体的媒介消费和认同建构

2.1.1  粉丝迷群

粉丝作为最积极的主动受众,观展/表演范式成为解释粉丝社群的最佳理论,当前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的最多的受众就是粉丝迷群。这类研究主要以观展/表演范式作为框架来观察、解读粉丝的媒介消费行为和认同建构过程,较关注粉丝在文本和意义的消费与再生产中如何进行自我展演和认同建构。在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网络田野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等多元方法。

2005年张玉佩在《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范式初探》中以观展/表演范式为分析框架,研究了村上春树的迷社群在文学网站中通过媒介影像消费来进行自我主体建构的过程。张嫱在2007年的博士论文《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研究——以虚拟社区中的追星族为例》中,以此框架分析了玉米(李宇春粉丝)的媒介使用和生产行为;提出国内迷群以网络虚拟社区为家,藉由观看和表演来建构自我认同,投射自我于偶像文本,将偶像视为家人的特殊媒介使用行为模式[5]。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媒介文本的丰富,新的迷群出现,其媒介使用行为和身份认同建构引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部分学者以观展/表演范式作为研究框架,对中国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建构进行研究。文卫华最先研究该议题,张赛男在此基础上聚焦美剧迷具体的交流实践,通过文本分析来考察《生活大爆炸》粉丝在豆瓣小组内的交流活动中的表达、互动、想象等,以归纳美剧迷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最直观路径[6]。

另外,丁依宁对亚文化中的弹幕使用族群进行研究,以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弹幕族群参与弹幕生产、消费的动因及其认同。研究发现受众通过弹幕构建了“观赏共同体”的想象,甚至形成一种“仪式”;弹幕促进了使用族群的认同与凝聚,但群体内部也出现了因年龄、知识背景差异而造成的分

裂[7]。关于亚文化中的认同建构研究还有Anderson用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嘻哈文化,朱姝对K-POP迷的认同研究等。

2.1.2  青年群体

除了粉丝群体,另一大研究对象是青年。这些研究主要以观展/表演范式来分析青年在新媒体使用、网络社交活动、社会消费行为中的认同建構。大多直接借用该范式来解读青年的媒介消费行为,进而总结归纳其认同建构的路径,很少对影响青年的主体认同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目前仅发现佟菲做过相关研究。

佟菲主要通过量化研究,结合深度访谈,在观展/表演范式下考察青少年在新媒体使用中的自我认同建构。该研究首次厘清了影响认同建构的中介变量,发现少年自我认同与媒介素养、自恋人格、自我表露倾向、学习成绩等中介变量显著相关,与媒介接触时间、父母文化程度等中介变量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青少年的新媒介使用风格具有表演者、盗猎者和游戏者的特征[8]。该研究对于受众主体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史丹则聚焦青少年中的“非主流”群体如何在媒介影像中实现自我建构,探讨形成“非主流”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非主流”群体是扩散受众,他们是个性的、自我的、热爱表演的,却也在消费文化的鼓吹下沦为流行文化的附庸[9]。

韩春丽引入了时尚消费和性别文化的研究视角,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研究青年女性白领的品牌消费和身份认同;通过对YOGA时尚社区中的三大论坛“shopping归来、美容护肤、品牌沙龙”的精华帖的文本分析发现,女性白领通过社区舞台的观展与表演,构建出“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但呈现的女性白领形象仍未脱离非理性消费形象,仍处于“被观看”的地位,未摆脱男权视角[10]。

沈宏芬关注中国城市青年劳动力身份塑形这一社会学问题,以观展/表演范式和后情感主义作为分析框架,指出情感和风尚消费正在成为青年劳动力身份建构的新形式,消费了劳动力身份的对抗性,是对城乡、阶层等传统的社会分层模式的补充[11]。该研究聚焦青年作为劳动力的身份建构问题,视角较为新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缺陷在于缺乏实证分析,说服性不足。

2.1.3  网络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

第三类研究对象是阅读、问答、视频分享、网络新闻跟帖等各类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仍以研究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和主体建构为主。既有文献主要包括对Wretch网站、Facebook、YouTube等照片视频分享网站的使用者的研究,以及对豆瓣、知乎、跑步App等平台用户的相关研究。

台湾学者许琼文(Chiung-Wen (Julia) Hsu)首次对网络相簿分享网站——台湾的Wretch网站(中文名为“无名小站”)的使用者进行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和观展/表演范式分析了使用者对于Wretch网站的使用动机和独特的舞台展演现象;研究发现,随着虚拟社区和现实生活的边界逐渐消失,媒介的渗透、表演、功能和参考是“新”的满足形态,这与互联网上的“扩散受众”的特征相一致,并建议学者采用观展/表演范式来研究互联网用户在不同技术功能下的行为,如博客[12]。而后,Birol Gülnar,?ükrü Balc?和Vedat ?ak?r三位学者对Facebook、YouTube等个人照片视频分享网站的用户的使用动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主要有自恋和自我表达、表演、消遣、娱乐等7种动机,每周使用频次是影响动机的最大因素,且使用动机中存在性别差异[13]。当时的Facebook和YouTube还是个人照片视频分享网站,尚未演变为社交媒体,但这篇文章对之后与社交媒体相关的受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朱悦琳在2016年的硕士论文《奇观展演范式下虚拟阅读社区的用户研究——以“豆瓣读书”为例》中,以“豆瓣读书”为个案,创新地将观展/表演范式用于虚拟阅读社区的用户研究,从用户在社区中的自我展演,社区中圈层的形成,以及社区用户与作者、出版商、渠道商的关系这三方面对社区用户进行考察,分析其活动心理,并对我国的图书营销策略提出建议[14]。史文妃关注受众对移动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对跑步社群App及其用户进行研究,在《寂寞星球不寂寞:Nike+Running跑步社群成就跑者的展演荣耀》中用田野观察法对Nike+Running跑步社区受众的App使用、品牌传播管道和相关活动进行观察,论述了使用者如何通过使用App融入跑步社区,App相关功能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自我展演、建构自我认同,如何增强用户对跑步社群的归属感,肯定其品牌社群营销策略[15]。两位通过特定平台的个案研究,总结出社群营销策略,反哺生产环节,体现社群经济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受众研究。

2.2  文化认同与想象共同体

当前也有部分研究主要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解读相关的文化现象,分析受众对该文化的认同与建构。

例如,贺夏蓉在《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中探究了女书文化如何在媒介影像、受众消费行为、政府在场等多元面向的新场域中跨越主流价值取向、构建认同并实现传承[16];蔡骐、谢莹在《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中分析了恶搞群体特殊的文化心理及自我认同的确立方式[17]。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以周立波“海派清口”現象为个案,分析受众对城市文化的想象与认同。朱剑虹认为这是城市文化的观展与表演,指出互联网参与式文化的兴起可能给受众创造新城市文化的可能,但也可能会因此遮蔽[18]。邬聪媛将观展/表演范式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和媒介奇观等理论视角相结合,系统分析受众对上海城市想象共同体的认同建构,认为周立波“海派清口”现象的扩散是建立在周立波本人、传媒和迷群依托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建构起的城市想象共同体的文化

认同[19]。

近年来,关于城市传播的研究逐渐兴起,随着媒介、城市、受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和融合,观

展/表演范式或许会被更多地运用在受众对于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建构等研究中。

2.3  影响主体认同建构的因素

不同媒介、不同受众对于自我认同的建构自然不同,同一受众群体内部也有很多差异和个体异质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球村”中的受众在媒介使用中还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关于影响主体认同建构的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媒介组织或生产者、权力、结构、意识形态这四点。

文卫华通过对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研究,指出生产者促成了粉丝身份的形成,粉丝本身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媒介资源等结构因素会影响媒介使用和身份认同。强调在分析美剧迷的媒介消费和自我主体建构的过程中,要考虑生产者和迷群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结构和权力的不平等,避免过于美化美剧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据此对观展/表演范式提出补充和修正,如图1所示[20]。

赖彦如在《解读、观展/表演与文化资本:探讨<台湾龙卷风>网络社群的差异》中分析了电视剧《台湾龙卷风》的两个网络讨论社群的意义生成,并探究“文化资本”是否为受众解读差异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两个社群受众在角色认同、观看态度和价值判断上都有所差异;受众的文化资本,也有高低之别;受众不仅在观展/表演中进行意义解读和自我的再建构,也延续了文化资本的差异;文化资本是影响受众解读差异的社会因素之一[21]。

2017年浙江大学的金云云在硕士论文《跟·贴:一个表达/表演空间的生成》中,强调跟贴空间的生成是媒介组织和网民长期互动与“共谋”的结果;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重点分析了网民在跟帖空间的表达、表演和观展的实践,以及网易对跟帖空间的组织化生产;指出网易跟贴兼具公共表达和观展/表演性质,且受众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学识、阶层等结构因素制约着跟帖中的表达和表演[22]。该研究强调了媒介组织在受众的观展和自我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媒介较以往更加重视用户的反馈,与用户有了更多互动、协商与合作,为研究受众在网络空间的媒介使用和主体建构提供了更多元的视角。

2017年南京大学白一婷在硕士论文《“红色爱豆”的诞生:观展/自恋循环中的认同建构与微观权力网络》中主要分析了意识形态和微观权力网络对于展演和认同建构的影响;文章以B站用户上传、观看“外交部天团”相关视频及用弹幕进行意义生产的媒介实践为个案,分析主流意识形态与年轻人的媒介使用和文化实践之间的互动;研究发现,弹幕话语实践体现出爱国主义话语与亚文化元素的拼贴,实现了青年亚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认同的“缝合”,推动了官方意识形态在亚文化场域中的再生产[23]。

其实Joshua Atkinson早就指出,在运用观

展/表演范式进行受众研究时,一要考虑到不同媒介的适用性,二要加入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考量,尤其是对于研究那些使用另类媒体来参与反全球化运动的受众;对此,Atkinson提供了一种思路,认为或许可以从女权主义理论中得到借鉴,发展出一个立场/表演范式,建议传播学者应尝试用立场/表演范式来观察使用另类媒体的受众在反全球化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和立场[24]。

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观展/表演范式自提出以来,便成为新媒介环境下最重要的受众研究范式,也很好地推动了粉丝研究的发展。但现有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范式名称的表述未统一

观展/表演范式的英文名稱是Spectacle/Performance,既有文献在引用该范式时,主要使用的表述是“观展/表演”范式,但也会使用“观

看/表演”“奇观/表演”“奇观/展演”等表述,尚未统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对所使用的这一表述进行了解释,产生不同表述的主要原因是“Spectacle”一词的翻译问题和内涵解释不同,有的学者将其解释为“观看”,以和“表演”相对,认为受众角色主要是看与被看,观看的同时也在表演;而有的学者将其看作“奇观”,和“景观”近似,认为受众的观看和表演是一种媒介景观甚至奇观,而这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的相关概念较为接近,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区分上的困难和意义误读。因此,需要对观展/表演范式的核心内涵进行细致且深入的理解,尽早形成规范的统一表述。

3.2  缺乏对范式本身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观展/表演范式的纯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基本都以该范式作为分析框架来解读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和认同建构过程,仅部分文献指出了范式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充和

修正。

正如Joshua Atkinson对于观展/表演范式的批评,该范式在不同媒介和受众群体研究中的适用性不同,使用时引入“消费与认同”的观点,关注主体建构,更适宜于研究主流媒介和扩散受众。虽然观展/表演范式对粉丝研究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粉丝群体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商业逻辑的控制使其逐渐向主流靠拢。而对于一些另类媒体和边缘群体的研究,就不能直接采用观展/表演范式,而应引入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

而且,面对席卷全球的数字资本主义,受众本身的阶层、文化资本、媒介素养等结构性因素,社交媒体等各类媒介组织的力量,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碰撞都会对受众的媒介使用和主体认同建构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观展/表演范式的应用和推广要更加谨慎,不能一味简单地移植和套用,而应充分考量适用性,进而对观展/表演范式做出补充和修正。同时,国内学者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受众的特殊性,观察受众在日常生活和具身实践中的媒介消费,进而发展出更为本土化、更具适用性的范式。

3.3  未来研究方向

既有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粉丝迷群、青年群体、网络虚拟社区及平台用户,主要围绕观

展/表演范式的“消费与认同”,分析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观看和表演实践,以及自我认同构建。关于影响主体认同建构的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到媒介组织或生产者、权力、结构、意识形态这四点。

随着媒介生态的不断变化,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带来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媒介进一步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受众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产消者”,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在目前常用的拟剧论、印象管理等理论视角之外,可以适时引入观展/表演范式来探究受众在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上的媒介接触与使用行为和认同建构问题。

而且,美图类App的涌现为受众制造和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影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日益消弭,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个体表达和展演的主要场域,这一现象也值得深入研究。还可以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出发,与舆论研究相结合,探寻媒介组织如何更好地与受众进行良性互动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还应关注影响主体认同建构的因素,厘清文卫华等学者提出的结构、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对受众的观展/表演实践和自我认同建构的影响。例如,赖彦如虽指出文化资本是影响受众的意义解读和生成的重要因素,但未探究文化资本影响受众观展和认同建构的具体路径或模式,之后可进一步研究。而且,随着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进程的加快,必须重视不同文化背景对受众的媒介使用和认同建构的影响,以及受众如何协调他者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多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多元研究方法,增加实证研究,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或发现新的影响因素,对观展/表演范式进行完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观展/表演范式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范式,也是一个较适用于当前媒介环境的受众研究的范式,目前在粉丝文化研究和认同建构研究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新传播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媒介消费全面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改变了媒介、受众、文本之间的关系,受众角色也不断变迁,学者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增强观展/表演范式对于受众研究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进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受众。

参考文献

[1]Abercrombie, N. and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张玉佩.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范式之初探[J].新闻学研究,2005(6):41-85.

[3]黄光玉.再探“主动的阅听人”之核心意涵:质化与量化的异同[C]//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会暨论文研讨会,2002.

[4]张玉佩.当代阅听人研究之理论重构:试论阅听人的思辨能力[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3.

[5]张嫱.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研究——以虚拟社区中的追星族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2007.

[6]张赛男.美剧迷的身份展演和认同建构——对《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组粉丝交流活动的考察[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5):48-53.

[7]丁依宁.受众的表演与想象弹幕使用族群研究[J].新聞春秋,2015(4):87-95.

[8]佟菲.想象表演与自我呈现——“观展”范式下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建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9]史丹.“非主流”群体的自我建构——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J].当代青年研究,2009(7):19-26.

[10]韩春丽.观展与表演:女性白领在消费网络社区中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1]沈宏芬.情感的权力参与:新世纪以来青年劳动力身份塑形的新形式[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5):80-83.

[12]Hsu, C.W. Staging on the Internet:Research on Online Photo Album Users in Taiwan with the Spectacle Performance Paradigm.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7,10(4).

[13]Birol Gülnar,?ükrü Balc?& Vedat ?ak?r. Motivations of Facebook, You Tube and SimilarWeb Sites Users. Bilig - Turk DunyasI Sosyal Bilimler Dergisi, 2010,54(54).

[14]朱悦琳.奇观/展演范式下虚拟阅读社区的用户研究——以“豆瓣读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15]史文妃.寂寞星球不寂寞:Nike + Running跑步社群成就跑者的展演荣耀[C]//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2013.

[16]贺夏蓉.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34-38.

[17]蔡骐,谢莹.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78-83.

[18]朱剑虹.海派清口——城市文化的表演与想象[J].国际新闻界,2011(3):46-51.

[19]邬聪媛.表演·奇观·想象——周立波“海派清口”现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0]文卫华.想象·表演·认同——中国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研究[C]//2009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1]赖彦如.解读、观展/表演与文化资本:探讨《台湾龙卷风》网络社群的差异[D].台北:台湾大学,2006.

[22]金云云.跟·贴:一个表达/表演空间的生成[D].杭州:浙江大学,2017.

[23]白一婷.“红色爱豆”的诞生:观展/自恋循环中的认同建构与微观权力网络[D].南京:南京大学,2017.

[24]Joshua Atkinson. Conceptualizing Global Justice Audiences of Alternative Media: The Need for Power and Ideology in Performance Paradigms of Audience Research.The Communication Review,2005(8): 137–157.

媒介文化理论批评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从满足多样化需求、丰富信息化内涵、提高先进化效率及实现人机互动4个方面研究了图书馆职业能力的要素构成,提出了借助网络智能平台丰富馆内资源信息、利用社会力量宣传媒介融合活动、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体系及完善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图书馆;职业能力;效能提升;措施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5.006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libraries; professional abilit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measures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已经应用于社会各界,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服务。作为网络传播的媒介,其为图书馆的发展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支持。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处在丰富和完善的发展阶段,为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增添了新时代的色彩与朝气。

1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图书馆职业能力的专业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在馆员和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上展现出的专业效果更加显著。一方面,馆员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体制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实现现代化改革。其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多媒体平台借助智能手段满足广大用户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用户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图书馆依靠媒介融合的发展理念,提高了服务大众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更能满足用户的文化诉求。最后,媒介融合借助技术力量,使图书馆在服务用户及完善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都体现了时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有助于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迎合大众文化需求,從而使得图书馆成熟发展与时代趋势同步[1]。

2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2.1  在图书馆服务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新技术

图书馆职业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新技术的开发及合理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资讯平台,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依靠技术的先进性,针对广大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将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中,随时随地地满足用户多样化诉求[2]。另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图书馆传统形式与新形式的融合发展,更新了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体系,为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和要素。

2.2  资源信息共享惠及广大用户群体

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方式和智能手段,以信息知识为核心内容进行资源的智能化、有效性的处理,更新馆内的传统资源,实现资源信息的智能整合,借助媒介融合平台实现共建共享,让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服务于广大用户,让用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媒介融合,优化馆内资源的配置,积极改善内部管理的不合理性,让传统资源、时效性资源等依托智能手段传递给广大用户,让资源真正地实现共建共享。

2.3  馆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实力提升加快

无论是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还是传统图书馆,都需要借助媒介融合的手段实现自身的变革。与此同时,借助媒介融合的作用,图书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馆员也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媒介融合一方面让馆员紧跟时代的步伐,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充实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有助于图书馆进一步实现人机协同的发展目标,让馆员技术性操作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3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1  用户:满足多样化需求

用户是图书馆实现服务功能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与为广大用户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媒介融合的应用,扩宽了用户获取资源、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仅是传统的纸质资源,而且也有线上的、实时的资源,开创了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动模式。图书馆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图书馆需要针对用户的个性、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开展有效性、及时性的服务,加大对馆内资源的宣传力度,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

3.2  资源:丰富信息化内涵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图书馆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提高,让馆内资源、信息、知识实现了“碎片化”发展。通过微信、QQ、微博、网络论坛等实现资源的传播,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地实现资源共享。另外,图书馆借助智能手段等方式,丰富馆内信息化内涵,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新的阅读服务平台[3]。一方面资源信息的传递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便捷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图书馆的资源更加的丰富与多样。

3.3  技术:提高先进化效率

图书馆职业能力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借助技术提高先进化的效率,进而满足用户需求的职业能力和资源信息的丰富发展。通过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让图书馆搭建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智能服务平台,整合多种媒介融合的作用与效果,开展有益于广大用户的阅读平台、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实现服务社会的最佳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新时代追梦人的文明素养。

3.4  人员:实现人机互动

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去实现。首先,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次馆员结构的合理性也不能轻视。馆员与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人机互动,才能让图书馆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展现。馆员通过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云端计算等方式让馆内资源的获取与传递更加方便。另外,信息技术不断地更新变革,促使馆员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

4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路径

4.1  借助网络智能平台丰富馆内资源信息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体系建设中,关键的一步在于借助网络智能平台丰富馆内资源信息。一方面,搭建网络平台,设立线上线下服务,线上开通网络智能服务,线下开通用户答疑解惑平台[4];另外,依靠技术创新能力,整合多方资源,如政府、企业、高校等为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时效资源、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在接收多方资源后,整合、深化处理,成立信息资源库,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技术应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内部结构调整合理化,人员配备专职化,从而让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更加人性化,旨在进一步满足广大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用户体验的效果更加显著,让图书馆的作用发挥最佳的效果。

4.2  利用社会力量宣传媒介融合活动

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水平需要不断地得到提升,借助媒介融合手段,实现图书馆职业能力的完善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图书馆需要利用社会力量宣传媒介融合活动。如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将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知识资源通过线上传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社会团体的力量收集信息资源,让图书馆利用智能平台、虚拟云端计算系统等进行信息资源数据的分析和深化处理,让广大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5]。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馆内资源配置问题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馆员不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媒介融合活动与图书馆契合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同时也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理念,让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与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感受图书馆职业能力平台的魅力,进而提高新时代公民的素质教育,为新时代追梦人带来更多的精神榜样和力量。

4.3  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体系

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完善与发展,不仅在于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在于馆员的高素质和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作为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人员,一方面,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本身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6],例如,定期举办培训交流会、学术研究活动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考试,让馆员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最热情的服务,让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4  完善圖书馆职业能力建设

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构建图书馆职业能力平台,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进而让图书馆向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职业能力由资源、技术、用户及馆员4个部分构成。资源要进行整合筛选、深化加工处理,形成精准化的资源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7];要利用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实现智能化发展,搭建智慧化平台,进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信息的合理化配置;由于用户个性、背景、专业的不同等,导致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借助图书馆的相关职能实现用户需求的满足;馆员的专业能力、自身素养的高低也决定着图书馆的发展。通过对资源、技术、用户和馆员的调整和改革,从而完善图书馆的职业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尧,刘喜球,王月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6):90-93.

[2] 曹继东.融媒体时代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多元路径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S1):260-262.

[3] 王奕,卢章平,刘玉梅.“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职业能力特点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J].图书馆,2017(5):27-31.

[4] 王正兴.图书馆职业能力与人类信息、知识、智能背景框架构建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5):47-53.

[5] 李宏.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S1): 16-19.

[6] 杨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67-74.

[7] 蔡迎春.文化阅读推广:媒介融合背景下“深阅读”推广新思维——以“海尚悦读 寻梦上海——海派文化阅读推广”为中心[J].图书馆杂志,2019,38(4):34-40.

(收稿日期:2020-05-21)

(修回日期:2020-05-29;编辑:魏民)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下群众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医院校人体生命科学论文范文